一、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钟月[1](2010)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中提出中国朝鲜族是跨境民族,随着历史发展留有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是文化之根、民族之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命题之一。因此,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相关的基本理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人们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及界定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以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主体,更有利于研究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这一术语的内涵,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具体的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一般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传承性等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朝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着民族的精神与力量,她对维护民族团结、维系民族生存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既体现了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又体现了促进民族发展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同时,她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又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了解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抢救和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困境。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商品化或为走向市场而成为单纯的表演,致使其逐渐脱离生活,丧失原意,保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要求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存在重申请、轻保护等诸多问题。如何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以朝鲜族象帽舞为典型的个案分析,比较有针对性地阐述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问题。探究保护与传承的现实路径,确立整体性的保护思路和原则,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可行性、合理开发利用,从而探究“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并且提出适时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权宜之计,只有深入民间,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其价值。建议政府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唤起并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传承和保护。
陈军[2](2009)在《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对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农村减贫是破解这一难题最理想却又是最困难的途径。现有的贫困理论一般认为,贫困的发生是因为某些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比较劣势,在区域的竞争中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却存在着普遍的贫困,仅黑龙江省就分布着14个国家级贫困县,9个省级贫困县,现有理论中的比较劣势特征并没有在松花江流域的贫困中得到突出的体现。如何理解松花江流域这种困惑性的贫困现象,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解决途径问题,首先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现有的贫困理论能够一般解释贫困发生的机制,但是对贫困的原因无法给出针对性的答案,特别是对松花江流域这种存在着反常贫困现象的情况,就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松花江流域的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上,解决松花江流域的农村贫困也自然要落到水资源上。正是这一基本思路成为本文研究松花江流域贫困现象的出发点。本文集中考察了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性地回答了松花江流域的贫困问题。尽管本文研究贫困的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理论以及实践,虽然总结的理论未免过于宽泛,综述的实践也不一定符合松花江流域的实际,但是对我们理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还是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松花江流域存在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水资源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不仅如此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还导致了流域局部因病致贫的二次灾害。现有的水利资源体系构建不合理,水资源的多项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在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带存在着大面积的贫困。从制度经济学层面上,本文发现水资源产权属性不清晰是造成目前这一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水资源的公共资源特征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性的开采,使得水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被污染,政府在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没有扮演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行良性竞争发展的角色。本文对以水资源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涵盖了松花江流域的各个方面,对综合治理松花江流域贫困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最后本文通过富裕县案例论证了我们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市场的构想,对于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刘彦[3](2007)在《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发生的重要事件中,转型无疑是突出的事件之一。转型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转型期,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农产品的供求状态、农业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目标、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农业的国际化背景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安全。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农业生产水平对资源、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态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生态安全既是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研究转型期我国农业的生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对农业生态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的具体内容、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本文对转型的概念、我国转型的成效、特点内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认真剖析了转型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转型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中需要破解的理论难题和实践难题。从农业资源环境对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影响、对农业发展的约束的角度,提出在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在回顾中分析了原始农业阶段、古代农业阶段、近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真归纳总结了转型期我国农业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转型期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从资源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运用相关理论,如资源环境价值理论、资源环境利用的外部效应理论、资源环境的稀缺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理论、托达罗模型、市场失灵、政府政策失灵、政府管理失灵等,结合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实际,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进一步认识农业生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农业生态安全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PSR模型初步构建了农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确定了三大类、七亚类24个具体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进行相应的评价。并据此方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地域分异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利用系统流图法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环境自调节系统、隐含的干预系统、他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具体对策建议。即:保障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前提——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改变发展方式;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转变消费模式;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补充——强化干预能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提出要通过大力推行生态恢复和建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来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通过确立新发展观,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业来改变发展方式;通过确定绿色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关联性,从而实现消费系统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相关宏观配套政策创新,建立生态资本市场,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强化公众监督,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来增强政府、社区、市场、个人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干预能力;通过实施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来实现对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
王维丰[4](2000)在《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提出
二、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理论 |
2.1.1 文化的要素与特征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
2.2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
2.3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第三章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
3.1 保护与传承的成就 |
3.2 保护与传承的困惑 |
3.2.1 个案分析——象帽舞的传承 |
3.2.2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
3.2.3 开发与保护的两难困境 |
第四章 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
4.1 保护与传承的现实路径 |
4.1.1 整体观的保护思路 |
4.1.2 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 |
4.1.3 活态传承 |
4.1.4 保护文化生态 |
4.2 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建议 |
4.2.1 政府方面的举措 |
4.2.2 民间的参与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贫困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贫困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贫困、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贫困问题相关理论 |
2.1.1 贫困的一般理论 |
2.1.2 贫困的发展理论 |
2.2 水资源使用相关理论 |
2.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 |
2.2.2 水资源价值理论 |
2.2.3 水资源产权理论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1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 |
2.3.2 节水灌溉理论 |
2.3.3 流域理论 |
2.3.4 农村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减贫和水资源利用的实践 |
3.1 减贫问题的国内外实践 |
3.1.1 发达国家的减贫实践 |
3.1.2 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 |
3.1.3 中国的减贫实践 |
3.2 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外实践 |
3.2.1 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践 |
3.2.2 建立水资源市场实践 |
3.2.3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实践 |
3.3 国内外实践的经验借鉴 |
3.3.1 减贫实践的经验借鉴 |
3.3.2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4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和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 |
4.1 松花江流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 |
4.1.2 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指标表 |
4.1.3 气象水文 |
4.1.4 内河航运 |
4.1.5 物产资源 |
4.1.6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4.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 |
4.2.1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现状 |
4.2.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现状 |
4.3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状 |
4.3.1 流域农村贫困的表现形式 |
4.3.2 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增加 |
4.3.3 流域农村贫困人口的特点 |
4.4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原因 |
4.4.1 因灾致贫 |
4.4.2 因病致贫 |
4.4.3 基础设施落后致贫 |
4.4.4 地域经济落后致贫 |
4.4.5 因种植结构制贫 |
4.4.6 因教育致贫 |
4.5 本章小结 |
5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
5.1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制度性因素 |
5.1.1 水资源产权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
5.1.2 水资源市场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
5.1.3 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
5.2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非制度性因素 |
5.2.1 水资源承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
5.2.2 水害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
5.3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
5.3.1 水资源对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
5.3.2 水资源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
5.3.3 水资源的运能可以缓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交通压力 |
5.3.4 水资源过度开采加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程度 |
5.3.5 水资源通过绿色农业影响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 |
5.3.6 教育通过水资源方式导致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 |
5.4 水资源与农村贫困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5.4.1 库兹涅茨曲线与贫困、水资源的关系 |
5.4.2 目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恶化程度的库兹涅茨曲线位置 |
5.4.3 水资源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启示 |
5.5 制度干预的依据——一个博弈模型分析 |
5.5.1 模型背景 |
5.5.2 模型求解 |
5.5.3 结果分析 |
5.5.4 结论的经济学含义 |
5.6 本章小结 |
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途径 |
6.1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制度 |
6.1.1 确定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的经营权主体 |
6.1.2 保证经营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的地位平等 |
6.1.3 维护使用权主体用水权力的平等性 |
6.1.4 建立农用水权制度对减缓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实例分析 |
6.2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市场 |
6.2.1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操作平台 |
6.2.2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保障机制 |
6.2.3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监管机制 |
6.3 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
6.3.1 加快节水灌溉鼓励政策的出台 |
6.3.2 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
6.3.3 适度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价格 |
6.3.4 加大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力度 |
6.4 加快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 |
6.4.1 根据流域水土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6.4.2 大力压缩水田种植面积推广节水高产旱田 |
6.5 加强流域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
6.5.1 加大兴建农业水利设施农民参与力度 |
6.5.2 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比重 |
6.5.3 加强已有农用水利工程的管护力度 |
6.6 本章小结 |
7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对策 |
7.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
7.1.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保护 |
7.1.2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保护 |
7.1.3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水害防治 |
7.2 拓展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
7.2.1 加强松花江流域雨水利用 |
7.2.2 利用松花江流域污水进行灌溉 |
7.3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
7.3.1 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
7.3.2 成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联合机构 |
7.3.3 加强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
7.4 完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节制度 |
7.4.1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价格管理制度 |
7.4.2 实施流域农业用水许可制度 |
7.5 完善农业水利设施的制度建设 |
7.5.1 建立农业水利设施的科学论证制度 |
7.5.2 建立对农业水利设施的金融支持制度 |
7.6 建立农业用水监测系统 |
7.7 本章小结 |
8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 |
8.1 富裕县概况 |
8.1.1 自然条件 |
8.1.2 社会经济条件 |
8.2 富裕县农村贫困概况以及特征 |
8.2.1 富裕县农村贫困现状 |
8.2.2 富裕县农村贫困特征 |
8.3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及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
8.3.1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 |
8.3.2 富裕县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
8.4 富裕县农村贫困的水资源因素分析 |
8.4.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
8.4.2 水资源污染严重 |
8.4.3 水旱灾害严重 |
8.4.4 水土流失严重 |
8.5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途径 |
8.5.1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 |
8.5.2 培育发展水市场 |
8.5.3 加强水资源管理 |
8.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对策 |
8.6.1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
8.6.2 以水资源保护为基础发展特色牧业 |
8.7 富裕县农村减贫成果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安全问题提出 |
1.1.2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提出 |
1.1.3 转型期研究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农业生态安全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2.1 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
2.1.2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3 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
2.1.4 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辨析 |
2.1.5 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容 |
2.2 农业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 |
2.2.4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2.2.5 混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转型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
3.1 转型概述 |
3.1.1 转型界定 |
3.1.2 转型问题研究的学派 |
3.1.3 中国转型 |
3.2 转型与农业和农村发展 |
3.2.1 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2 转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转型期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
4.1 农业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回顾 |
4.1.1 原始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4.1.2 古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4.1.3 近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4.1.4 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4.2 转型期中国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农业自然资源锐减 |
4.2.2 农业环境安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4.2.3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农业生物风险日益凸显 |
4.2.4 农业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4.3 本章小结 |
5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5.1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 |
5.1.1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内涵 |
5.1.2 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分析 |
5.1.3 农业生态安全的外部性理论分析 |
5.1.4 农业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农业资源环境产权 |
5.2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发展经济学分析 |
5.2.1 从经济增长理论看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
5.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影响 |
5.2.3 托达罗模型对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解析 |
5.3 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3.1 从“市场失灵”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
5.3.2 从政府政策缺陷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
5.3.3 从政府管理缺陷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1.1 科学性和动态性原则 |
6.1.2 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 |
6.1.3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
6.1.4 可比性和针对性原则 |
6.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6.3 评价方法 |
6.3.1 评价方法简介 |
6.3.2 计算步骤 |
6.3.3 权重的确定 |
6.3.4 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评价实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安全地域分异评价 |
7.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及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
7.1.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
7.1.2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建设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7.2 应用改进的主成分投影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 |
7.2.1 评价权重的确定 |
7.2.2 评价的具体步骤 |
7.2.3 评价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利用系统流图法分析农业生态安全系统 |
8.1.1 生产系统 |
8.1.2 消费系统 |
8.1.3 隐含的干预系统 |
8.1.4 环境自调节系统 |
8.1.5 他系统 |
8.2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前提—增强环境自调节能力 |
8.2.1 大力推行生态恢复和建设 |
8.2.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
8.3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改变发展方式 |
8.3.1 新发展观的确立 |
8.3.2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
8.3.3 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业 |
8.4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转变消费模式 |
8.4.1 消费系统对农业生态安全系统具有主导作用 |
8.4.2 消费模式的转变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关联性 |
8.4.3 绿色消费模式是人类消费发展方向 |
8.5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补充—强化干预能力 |
8.5.1 政府相关宏观配套制度创新 |
8.5.2 建立生态资本市场 |
8.5.3 完善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强化公众监督 |
8.5.4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理念 |
8.6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支撑—有效整合协调他系统 |
8.6.1 实施生态系统管理 |
8.6.2 加强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D]. 张钟月. 延边大学, 2010(04)
- [2]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 陈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3]转型期农业生态安全问题研究[D]. 刘彦.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4]质量效益农业的命脉──关于牡丹江市农业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王维丰. 水利天地,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