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和一个世纪

十本书和一个世纪

一、十本书与一个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惠钰[1](2021)在《The Uncertain Future of America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为教育学着作The Uncertain Future of America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美国公立高等教育不确定的未来》)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私立高等教育学分制度以及学分制度的不足之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终身任职制度,并指出终身任职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最不利于保护学术自由的方式。该文本专业性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启示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文本句式包含大量平行结构,还有较多插入语、定语从句的使用,这就使得原文句式丰富、详略得当。笔者主要从词汇和句法角度进行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结合文本特点,在词汇方面,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文本存在大量专业术语和复合形容词,针对复合形容词笔者提出并总结了词义引申、译为动宾结构、省略喻体等翻译方法。在句法层面,笔者针对文本中的平行结构从词的平行结构和句子的平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词义具体化、词性转换等翻译方法。因此此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启示,也为日后翻译同类文章提供借鉴。

暴笑瑜[2](2020)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 ——以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Book的汉译为例》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为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Book(《书籍史指南》)中的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该两章主要讲述希伯来文书籍、伊斯兰书籍的印刷史,涉及到手稿的发展、书籍的装饰等问题。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译文里“的”字使用频率较高,容易出现“的”字滥用的现象。这是因为“的”字功能多、英汉语差异大,并且译文易受英汉词典和英语教材中单词翻译的影响。这一现象导致译文不符合汉语习惯,表达含糊不清、啰嗦繁杂,语句不通顺。所以,如何避免滥用“的”字这一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实践报告以笔者的翻译实践项目为例,援引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原则和突显原则,通过总结英译汉中“的”字滥用的现象及原因,借鉴汉语中“的”字的隐现规律,来探讨英译汉中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力求提高翻译质量,为今后的英译汉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概述,主要介绍任务背景及任务意义;第二章为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校对;第三章总结“的”字的隐现规律和英译汉中“的”字滥用的现象和原因;第四章为翻译方法的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重点与核心,该章给出英译汉中避免“的”字滥用的具体翻译方法,主要包括去“的”法、重组句子结构法、词性转换法以及换词法;第五章为结语,总结笔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指出本次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

金弢[3](2020)在《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空的窗》在德出版》文中提出中国当代作家中短篇小说集《空的窗》(德译版)一书由旅德华人翻译、作家金弢先生编辑,2012年2月由德国Spielberg出版社成功出版,并于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同时发行。全书篇幅约33万字,共504页,被收入的12位作家及作品为:陈染《空的窗》、陈建功《找乐》、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格非《青黄》、何申《年前年后》、田耳《一个人张灯结彩》、葛水平《喊山》、蒋韵《心爱的树》、万方《空镜子》、荆永鸣《外地人》、陈村《一天》以及赵本夫《天下无贼》。参加小说集翻译的人员有:出品人金弢、毕君、Gerhard vom Hofe、丁娜、Christiane Tholen。《空的窗》(德译版)2012年付梓问世,此文详细记录其一波三折、历经跌蹶的出版过程。

李桂玲[4](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研究表明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禹风[5](2019)在《圆舞浜黑蜀葵》文中认为第一章斯德哥尔摩的天如此湛蓝。秦陡岩右手遮在额头上,眼睛往前看,他看见阳光下北欧城市黄色的石头建筑,缺乏游人的宁静街巷。换岗的皇宫卫兵懒洋洋骑在白骏马上,从他身边经过。头一抬,蓝色天宇澄净无云,完全与秦陡岩熟悉的灰色天空不同。怎么形容这天空?好比横陈一个金发碧眼北欧女郎,让人一下子想不起圆脸扁身材的家乡妹。一只鲜红热气球滑入视野,航行高天。秦陡岩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朱彦[6](2018)在《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帕特·巴克尔(194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从1982年小说《联合街》获得成功并跻身英国“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行列开始,巴克尔已经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13部小说,其中最着名的作品“再生三部曲”的第三部《鬼魂之路》还获得了1995年的布克奖。然而,比较起巴克尔的成就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对这位作家的介绍、翻译与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对巴克尔进一步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丰富我们对于当代英国文学的全面了解。在巴克尔的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关照尤为突出,它构成了巴克尔写作的一大特色。巴克尔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探讨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创伤记忆与历史、创伤记忆的延迟与代际传递、创伤记忆与创伤疗愈、创伤记忆与艺术再现等主题都有深入地探讨,而且巴克尔在对这些主题的阐释中还渗透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表现出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这使得从创伤记忆的主题入手对巴克尔的作品进行整体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厘清巴克尔创作中创伤记忆主题的各个不同方面,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巴克尔的整体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更好地理解作家对历史和当代的深刻剖析和犀利批判。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介绍巴克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将巴克尔主要作品的创伤记忆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对巴克尔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是巴克尔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籍此也可以揭示巴克尔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连续性和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侧重点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展现巴克尔基本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特色。此外,绪论部分还简要介绍了本选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即创伤记忆理论,并提出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主要解读巴克尔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六部小说。第一章以“再生三部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创伤记忆被压抑的主题。与以往大多数的一战作品不同,“再生三部曲”选取了医院、监狱和英属殖民地等远离战争的场域,并采用以非士兵身份的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里弗斯作为主要聚焦人物的叙事手法重建一战叙事。在此过程中,三部曲得以重新审视一战创伤并挑战英国业已形成的一战集体记忆,实现了当代对于一战文化创伤的一次重构,将一战文化创伤阐释为一战前后广大社会群体创伤记忆被压抑的过程。具体说来,三部曲将创伤受害者界定为广大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包括战场归来的士兵和军官、国内的和平主义者和反战人士、同性恋者,甚至还包括了远离英国本土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将一战前后的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认定为创伤的责任归属;将创伤的性质建构为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之下的广大群体话语权的被剥夺和创伤记忆的被压抑。一战文化创伤的重构体现了巴克尔的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发出了英国必须正视曾经的历史问题并承担道德责任的诉求。第二章研究小说《另一个世界》,揭示其中有关创伤记忆重返的主题。《另一个世界》围绕历史的“凝结”之处展开,小说中个体的人生和家族的生活都因为“凝结”之处的存在而为创伤所主宰,而无论是个人创伤还是家族创伤在巴克尔的笔下其实都是历史的表征:如果说小说主人公乔迪创伤记忆的重返表现了创伤的历史性,乔迪作为受创伤的主体携带着难以解决的历史,那么突现的壁画和纠缠的鬼魂则象征了历史的创伤性,是充满了暴力循环的历史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巴克尔阐释创伤历史的策略。与此同时,通过展现创伤历史的多重策略巴克尔也建构了独特的历史观,并且表达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虑。同时,小说还表明,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不仅可能表现为潜伏期之后的重返,它还会以代际传递即“后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不仅是灾难的亲历者本人,他们的后代也会受到其创伤记忆的影响。即使经历过历史大灾难的一代渐渐逝去,“活着的连接感”逐渐消失,生活在创伤幸存者家庭中的幸存者后代和那些与创伤幸存者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们仍然会以“家庭型的后记忆”和“联系型后记忆”的形式承载来自前代的创伤记忆。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都将人们该如何对待创伤记忆并面对未来的问题推向争论的焦点。在小说的最后,巴克尔也给我们暗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智慧。第三章聚焦于小说《越界》,并从心理和社会两个维度剖析小说主人公创伤记忆言说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内容。从心理的维度而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创伤记忆言说带领读者直抵其内心深处,洞察身兼创伤患者和犯罪者双重身份的人群的复杂心理和畸形道德观。在此过程中,小说还同时启发读者不断探索主人公通过言说创伤记忆获得创伤复原的可能。对于既是创伤患者又是犯罪实施者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特殊经历注定了其走向康复之路的复杂性,为了真正实现创伤疗愈并获得精神的救赎,他们既要认清造成自己创伤的真相,也需要认清犯罪的真相。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导致创伤疗愈的失败。《越界》不仅对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还展现出广博的社会维度。通过小说主人公言说创伤记忆的过程小说还揭示了英国当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社会体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忽视、心理救助者自身的情感越界和道德相对性、社会底层民众贫困的加剧带来的子女教育缺失、英国政府频繁卷入当代战争和无视底层民众的贫苦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既是造成小说主人公为代表的人群创伤和悲剧的原因,也是导致其创伤疗愈无法实现的诸多原因之一。第四章具体研究巴克尔的小说《双重视角》。在《双重视角》中,暴力和其导致的他者的创伤记忆在艺术作品中如何进行艺术再现和表征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小说通过艺术家对艺术表征的思考和艺术创作过程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巴克尔对于艺术表征的伦理思想和暴力美学。在巴克尔看来,艺术具有表征人类暴行和他者苦难的绝对责任,也具有为广大的受众揭示真相使其面对他者遭遇的责任。艺术必须忠实记录人类的创伤记忆,只有通过再现暴行的残酷和暴行下他者的受苦艺术才能唤醒大众的良心,迫使人类正视自己丑陋的一面。与之相应,艺术作品的广大受众也不能无视他者的苦难,他们也应当承担起对他者的责任。除了提出艺术再现和表征他者创伤的责任,《双重视角》还暗示艺术也肩负着引领人们哀悼创伤并且走出创伤的责任。展现暴力与创伤的艺术其目的当然不是带给人们绝望和悲观,而是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指引人类走向希望和未来。巴克尔在小说最后还同时暗示了人类走出创伤的最终途径,那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本论文在结论部分指出,巴克尔在作品中书写创伤记忆,揭露暴力的残酷和野蛮,关注他者的创伤和苦难,勇敢地为他者言说,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表现他者的创伤与苦难的过程中,巴克尔采用了和戈雅相似的高度写实和不加美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坚持去直面人类经历中的极端情况,对人类阴暗的一面进行毫不留情地真实再现。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巴克尔的作品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它使读者能够对他者的苦难身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对他者的移情和向善的欲望。聚焦于他者的创伤与苦难也凸显了巴克尔的道德观,巴克尔将降低暴力和减少痛苦视为一种道德追求,在作品中发出了“排斥暴力”和“减少痛苦”的呼唤。因此,无论在创作风格、创作理念还是道德追求上,巴克尔都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为英国当代文学界的“戈雅”。

谭元亨[7](2016)在《山歌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草原的"长调",西北黄土高坡的"信天游",青海高原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大别山区的"慢赶牛",还有武夷山、罗霄山、南岭、云开大山一路唱来的客家山歌那便是中国山歌。山歌中国,魂牵梦萦的中国。我的母亲,在摇篮边上的吟唱。

彭莱[8](2016)在《《图画见闻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郭虚所着《图画见闻志》是一部古代绘画史要籍,该书所记画家的上限与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煞尾时间适相衔接,又有南宋邓椿《画继》继其後踵,因而构成了唐宋画学史籍独特的“史传系列”.在唐宋时期的画学着作中,《图画见闻志》以其史料之详备、叙述之精要、论理之透辟而历来被学界推重,然而,与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致力於《历代名画记》的研究而形成的丰硕学术成果相比,目前有关《图画见闻志》的研究速不能匹敌其“画史第二”的地位。已有的成果,包括从文献学角度的整理与从艺术学角度的阐述、评价,都难称深入,相关史实含糊不清,甚至以讹传讹的现象亦难避免。本论文将从文献学与艺术学等不同角度对这部绘画史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大体沿着三个大的方向进行研究并得出论点:一,从历史与文献的角度,对《图画见闻志》的作者身份、写作过程,版本流传、写作背景、史料来源等基本问题进行考述,尽可能还原这部史籍的真实面貌。在第二章、第三章,廓清了学界尚有争议的郭若虚的家世问题,肯定其系北宋开国功臣郭守文、宋真宗彰穆皇后之後人;同时考订《图画见闻志》成书於北宋元佑年间;指出《图画见闻志》是郭若虚作为贵族文人收藏家在北宋前期社会上层兴起绘画鉴藏风潮的背景下,综合前代文献史料与个人见闻而编撰的一部画史之书。二,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图画见闻志》作为一部昼史之书的撰作思想、写作体例作出探讨.在第四章,通过将《图画见闻志》的内容、结构,及理论、史事的编写方式与唐宋之际其他的画学着作相比较,认为《图画见闻志》在继承《历代名画记》体例的基础上又有鲜明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对晚唐五代以来绘画史的新潮流、新风尚的积极回应。至於其一变张彦速周详、博赡的记史风格而为简要清通的原则与文风,则是受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学术与写作风尚影响的结果。三、从艺术学的角度,对《图画见闻志》的艺术思想与观点进行阐发与评价。在第五章,通过对郭若虚的“古今优劣”观与“绘画风格”论的分析,揭示出郭若虚撰作画史的时代意识。联系北宋文人艺术思潮,分析郭若虚艺术思想中所包含的对艺术创作主体生命意识的弘扬,遣与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建构独特的士人绘画观的理想是一致的。郭若虚与苏轼的不同在於,其延续的以“六法”为中心的论画观念与苏轼将绘画纳入到士大夫的“道统”与哲理体系去讨论相比,代表着一种“传统的话语方式”。通过以上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希图明确《图画见闻志》作为“唐宋画史系列”中的代表作,在保存了晚唐五代以来丰富、可信的绘画史料的同时,所具有的学术内涵与价值:它既继承唐代张彦远所开创的“以史传为中心的画学知识系统”叙事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其写作的观念、体例开启了宋代画学着作的新风气;它既继承南北朝以来的“六法”论画观,同时又弘扬晚唐以来的“士人绘画观”,对传统与时代的双重阐释,使其成为唐宋画学风尚转变之际的代表着作。

佩特·施特因,侯一川[9](2015)在《古代罗马法》文中认为罗马人所关注的是管理个体财产的各项规则以及可以让另一方通过法律程序为他做什么。事实上,罗马法的各项具体规则是由职业法学家制定的,并且非常抽象、富有逻辑性,吸引了一大批各个年龄阶段的职业法律人。虽然罗马法并没有像艺术和罗马的马路那样闪耀着光芒,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它在共同的欧洲文化理念创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探讨古代罗马法的特性,追溯罗马法内容所涉及的区域,就是一种对赋予欧洲法律及其政治思想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性的现代理解。

陈平原[10](2014)在《精神的魅力——在2014年5月7日北京大学“王瑶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中指出一开幕式:主持人:陈平原(北京大学教授)致辞:陈跃红(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陈平原: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会议开始了。我是中文系的陈平原,王瑶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今天我们的会议题目是"精神的魅力——王瑶与20世纪中国学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着名文学史家王瑶先生,1914年5月7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道备村,若健在,今天刚好满百岁。很可惜王先生1989年冬外出参加学术会议,12月13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至今已四分之一个世纪。

二、十本书与一个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本书与一个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The Uncertain Future of America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词汇层面的翻译
        一、教育学术语的翻译
        二、复合形容词的翻译
        三、词的平行结构的翻译
    第二节 句子平行结构的翻译
        一、合句译法
        二、减词法
        三、换序译法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 ——以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Book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概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对
第三章 “的”字的使用
    3.1 “的”字的用法:隐现规律
        3.1.1 “的”字的用法
        3.1.2 “的”字的隐现规律
    3.2 英译汉中“的”字的滥用及原因
第四章 案例分析:翻译方法
    4.1 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的理论原则:认知语言学
    4.2 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
        4.2.1 前置修饰语
        4.2.1.1 形容词和分词
        4.2.1.2 物主代词
        4.2.2 后置修饰语
        4.2.2.1 介词短语
        4.2.2.2 定语从句
        4.2.2.3 非谓语动词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空的窗》在德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壮志未酬 功败垂成
二、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三、反复斟酌 功德圆满

(4)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圆舞浜黑蜀葵(论文提纲范文)

(6)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帕特·巴克尔作品名称缩写
绪论
    第一节 帕特·巴克尔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创伤记忆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再生三部曲”:创伤记忆的压抑
    第一节 历史的“再生”:《再生》中被压制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建
        一、创伤记忆的幽闭:不能发出的声音
        二、创伤记忆的“医治”:发声与缄默
        三、父权文化:创伤记忆溯源
    第二节 偷窥的“眼睛”:《门上的眼睛》中规训下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一、监狱与门上的“眼睛”:被规训者的创伤与压抑
        二、监视的“眼睛”与分裂的自我:普莱尔的创伤与压抑
        三、来自军事医疗的“眼睛”:规训执行者的内心分裂
    第三节 永不终止的“鬼魂之路”:《鬼魂之路》中被缄默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一、爱迪斯通的亡魂祭仪:里弗斯的跨文化认同与帝国反思
        二、对土着的划界与审视:里弗斯的帝国哲学
        三、帝国记忆的他者:缄默的美拉尼西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创伤记忆的重返
    第一节 历史的“凝结”之处:“另一个世界”的纠缠
        一、“唐克雷蒂”的悲剧:创伤记忆的重现
        二、突现的壁画:创伤历史的重返
        三、劳勃山庄的鬼魂:家族暴行的重演
    第二节 “后记忆”的一代:“另一个世界”的承载与未来
        一、镜子的映射:尼克的后记忆想象
        二、口头历史档案:海伦的记忆研究
        三、“后记忆”之后:记忆与未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界》:创伤记忆的言说
    第一节 心理之维:回返“黑暗中心”的创伤记忆言说
        一、坚持“自己的故事”:规避真相
        二、建构脱罪叙事:抵抗真相
        三、言说“黑暗的中心”:无法实现的创伤安度和救赎
    第二节 社会之维:指向“救赎者”的创伤记忆言说
        一、救赎体系对丹尼创伤记忆的忽视:冷漠之罪
        二、汤姆对丹尼创伤治疗的“越界”:共谋之罪
        三、当代战争与丹尼创伤的渊源:“合法的社会暴力”之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重视角》:创伤记忆的再现
    第一节 再现他者: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他者伦理
        一、“这不能看”:艺术表征的困境与他者的召唤
        二、“我看见了”:艺术表征对他者的应答
        三、“这就是真相”:艺术表征对受众的责任
    第二节 走出创伤: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创伤疗愈
        一、退隐田园:逃离暴力
        二、艺术再现:创伤的回顾与哀悼
        三、与他人的连结:重生与超越
    本章小结
结论 当代“戈雅”:为他者的痛苦勇敢言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和科研项目
后记

(7)山歌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开篇
    摇篮边上母亲的山歌
    英州穷到骨中空
    女的高,高一窝
    苦瓜苦苦吞落肚,甘蔗甜甜爱吐渣
第一章大山之子
    “洵美且都”
    阿鹊含草入山林
    还了母亲的大学梦
    从听涛学堂到第一个农讲所
第二章不平之山
    冠豸精神
    差点成了“六君子”后的第七位
    关塞万重
    无人辩白
第三章故人如歌
    炎陵飞歌
    火伯呀火伯
    歌手之死
    一字千寻
    头颅敲处铁铮铮
    天妒其才
第四章山的证明
    郁孤台下清江水
    《十送红军》
    “全民和解”
    忘情于山
    来自民间的艺术
第五章母爱的山
    客家女、自梳女、姿娘
    岂一个“苦”字了得
    悲悯情怀
第六章重走客家路
    中原、中土、中县
    灵魂所系的故土
    来自家园最深情的呼唤
    “第二祖地”的证明
第七章红色山歌
    天旱唔断长江水
    精神领域里的花朵
    撑船唔怕滩水急
第八章过番谣
    奶奶要听“月光光”
    大伯公与客人开埠
    阿哥不穷不过番
    夜半山歌
第九章以歌证史
    立鼎以示千年的沧桑
    天风为我洗尘衣
    国者,地域也;风者,民谣也
    千年不易的身份认同
    唱得云开见日头
第十章人性的坚守
    歌的尊严
    白云无雨枉遮天
    寄望于未来
第十一章歌仙
    自古山歌松口出
    唱出人生最凄美的歌
    《山歌追着太阳走》
第十二章精神脊梁
    山歌唱出彩,青龙翻云海
    不卖祖宗言
    客家本色
后记

(8)《图画见闻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学术史视野下的画学文献研究
第一章 《图画见闻志》研究述评
    第一节 南宋至明清的抄刻与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学者的研究与整理
    第三节 海外研究与相关讨论
第二章 郭若虚的身世与《图画见闻志》的成书、流传
    第一节 郭若虚的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图画见闻志》的成书与刊印、流传
        一、《图画见闻志》的成书年代
        二、宋元时期的刻本与抄本
        三、明清时期的刻本与影印
        1. 明翻宋本与嘉靖本
        2. 《津逮秘书》本及其他
        3. “永昌”与“会昌”之惑
第三章 《图画见闻志》的写作背景与史料来源
    第一节 《图画见闻志》与绘画鉴藏史
        一、北宋书画鉴藏风潮的兴起
        二、《图画见闻志》的鉴藏性质
    第二节 从《叙诸家文字》看传统画学观念的形成
    第三节 《图画见闻志》的史料来源
        一、《叙论》各篇的参考文献
        二、《纪艺》的编纂
        1. 对《益州名画录》的参考与改写
        2. 与《五代名画补遣》的关系
        3. 与《圣朝名画评》的关系
        三、《故事拾遗》及《近事》的编撰
        1. 采自《太平广记》
        2. 采自北宋文人笔记
        3. 参考其他史籍编写
第四章 《图画见闻志》与画史撰作体例
    第一节 画史写作的两种范式
        一、《唐朝名画录》:品第为经、记传为纬
        二、《历代名画记》:以史传为中心的画学知识系统的建构
    第二节 《图画见闻志》的结构及其对《历代名画记》的继承与变化
        一、《图画见闻志》的内容与结构
        二、《叙论》对《历代名画记》继承与变化
    第三节 《纪艺》的体例及其画史背景
        一、晚唐五代品第之风及《图画见闻志》“不复定品”
        二、分科记画与“知人论画”
    第四节 “故事”两卷的性质与写作特色
        一、史书故事与画史撰作
        二、“故事”两卷的“笔记体”特徵
第五章 《图画见闻志》与北宋画学的发展
    第一节 郭若虚的绘画史观
        一、郭若虚的时代意识
        二、古今绘画优劣论
        三、绘画风格论
    第二节 《图画见闻志》与北宋文人画思潮
        一、文人画思潮的发端与发展
        二、“气韵非师”说的理论渊源与士大夫艺术思想的建构
        1、“气韵非师”说的内容及其历史评价
        2.“气韵”及个体生命意识在绘画中的觉醒
        3.“心印”、“神会”与理学心性论
        4. “人品”之内涵与“道德”、“学问”论
    第三节 “格法”与“画理”:郭若虚、苏轼文人画观比较
        一、“制作楷模”与“格法”
        二、“格法”论的思想渊源与“画理”的探讨
        三、“就艺论艺”与“知人论昼”
结语:《图画见闻志》与画学的“唐宋之变”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古籍文献
    第二部分 今人论着
    第三部分 海外文献
附录一:《图画见闻志》现存版本
附录二:郭若虚家世年表
附录三:《叙诸家文字》所列书目的相关着录
附录四:历代有关《图画见闻志》的着录与题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十本书与一个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The Uncertain Future of American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Chapter3-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惠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避免“的”字滥用的翻译方法 ——以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Book的汉译为例[D]. 暴笑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3]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空的窗》在德出版[J]. 金弢. 南方文学, 2020(01)
  • [4]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5]圆舞浜黑蜀葵[J]. 禹风. 当代, 2019(02)
  • [6]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D]. 朱彦. 苏州大学, 2018(12)
  • [7]山歌中国[J]. 谭元亨. 芳草, 2016(06)
  • [8]《图画见闻志》研究[D]. 彭莱.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古代罗马法[J]. 佩特·施特因,侯一川. 湘江法律评论, 2015(02)
  • [10]精神的魅力——在2014年5月7日北京大学“王瑶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 陈平原. 现代中文学刊, 2014(03)

标签:;  ;  ;  ;  ;  

十本书和一个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