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性地基梁法中水平向基床系数的取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岩松[1](2021)在《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繁荣发展、社会稳定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立国之本。在水利工程中,水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挡水和过水建筑物。尤其是对于修建于土质地基上的水闸工程,闸室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强烈。闸室底板作为闸室与地基的衔接构件,其工作性态与水闸工程的功能发挥和安全密切相关。正确地对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进行计算至关重要。水闸底板的安全受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等的影响,而地基反力与内力又不同程度的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于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水闸底板的安全问题,在计算底板所受到的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过程中,在除了几何尺寸之外找出几个可变的因素,在各个因素都在变化时,将得到的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规律研究,可以得到所选取的各个不同因素对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影响重要度及规律。将闸室底板所受到的地基反力和内力作为闸室结构与地基等相互作用以及受力的表征指标,依据现行水闸设计规范,融合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抽样法(MCMC)、BP神经网络以及Tchaban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水闸闸室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发现影响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主要因素为钢筋混凝土重度、上游水位、下游水位以及风速,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重要度与其所在的底板位置密切相关。最后构建了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统计模型,经过显着因子的筛选,并且采用误差影响分析的方式,形成了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统计模型。本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和研究水闸闸室底板地基反力、内力以及闸室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水闸工程的合理设计、安全运行以及科学评估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晨阳[2](2020)在《考虑回收期的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锚支护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支护体系,因其在变形控制、施工方便上的优势,成为基坑工程中最常用和首选的主流支护型式。但传统锚索因施工结束后被永久留置在地下,这些废弃的锚索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样造成严重的地下污染,肆意侵占红线外空间,对后期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构成巨大障碍。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以及“四节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可回收锚索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相关设计理论却未能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而同步更新,目前桩锚支护设计中大多都采用经典极限土压力理论进行土压力计算,但实际工程中支护结构位移变化往往并不能使土体达到极限状态。而且有研究表明,锚索回收将不同程度的降低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储备,并将导致基坑变形增大,国内目前尚没有相关规范规程作为技术支持,如果盲目回收将导致基坑出现安全性问题,因此急需探寻一种实用的考虑锚索回收过程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非极限土压力计算模型、锚索回收过程中基坑变形及整体稳定性等,并依托济南绿地明湖城基坑项目研究不同回收方案对基坑变形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合理化回收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传统的经典极限土压力理论建立在土体极限平衡状态基础上,实际工程中支护结构位移变化往往并不能使土体达到极限状态,本文在考虑支护结构位移的情况下引入了一种简单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开挖深度和嵌固深度的影响,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反算支护桩所受土压力,为下一步锚索回收工况的进行提供指导。(2)针对桩与结构墙之间的肥槽回填土在抵抗基坑侧壁变形中所起到的有利作用,研究了锚索回收过程中回填土松弛修正系数、回填土宽度等因素对支护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无回填土直接回收锚索时,支护桩位移过大,不满足工程变形控制要求;(2)松弛修正系数β一般可取0.51.0,随着β的增大,支护桩水平位移呈降低的趋势;(3)支护桩桩身水平位移随回填土宽度b的增大而减小,开始减小较快,随后减小幅度变缓。(3)根据所引入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初步验算其合理性,由支护桩位移反算桩后土压力,同时用土层弹簧来表示桩与结构墙之间的肥槽回填土,建立了考虑锚索回收的桩锚支护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综合基坑开挖期与锚索回收期,提出了考虑锚索回收的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方法。(4)对于锚索回收施工方案的问题,依托济南绿地明湖城基坑项目从支护结构变形、基坑整体稳定性及回收工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考量,建议锚索回收最优方案为:边回填边回收锚索,一次回收两道,即先施做底板及侧墙,回填土回填至第四道锚索位置,然后回收第四和第三道锚索,然后回填到到第二道锚索位置,再回收第二和第一道锚索,最后回填至与地表齐平。
王翠仪[3](2020)在《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面弹性地基梁法中的m法常用于分析桩撑(锚)式支护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但该分析方法存在着两个明显缺陷:一是将三维基坑及支护体系简化成平面问题,不能考虑所有支护桩、圈(腰)梁、内支撑(或锚索)和地基土体的共同作用和空间效应;二是依据经验事先给定土层水平抗力的比例系数m,不考虑基坑施工过程中m值的动态变化。为克服上述m法的缺陷,本文将基坑一个支护面上的支护体系(包括支护桩、内支撑(锚索)、圈(腰)梁和地基土)看作一个拟三维共同作用体,并以该共同作用体为对象,利用基坑施工监测信息和优化理论,首先建立了任意施工阶段支护体系受力和变形的正、反分析方法,然后将该方法用于指导基坑的信息化施工,所得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支护体系受力及变形的拟三维弹性地基梁正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以支护面上的任一单桩为研究对象,建立单桩在不同施工工况(开挖、设置内支撑或预应力锚索、对锚索施加预应力等)条件下的受力平衡及变形协调方程,然后再考虑圈(腰)梁与支护桩的协同作用,将研究对象从单桩扩展为整个支护面,进而推导出同时考虑开挖过程、设置内支撑(或锚索)及各个支护构件协同作用的内力及位移方程组,最后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即可分析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圈(腰)梁、内支撑(或锚索)的内力及变形。(2)以各土层水平抗力的比例系数m为待反参数,利用前述正分析方法和基坑施工时支护桩的水平监测位移,首先将基坑的信息化施工问题转换为一个反分析多个比例系数m的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然后通过联合使用优化理论中的遗传算法和可变多面体法,建立了支护体系的拟三维弹性地基梁反分析方法。该反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精准搜寻到待反参数的优点。(3)将该反分析方法用于预测基坑下一施工阶段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初步实现了信息化施工。(4)将上述信息化施工方法应用于某实际工程,通过比较文中方法的预测值与现场监测值,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5)编制了上述分析方法的FORTRAN语言计算程序。
李雪强[4](2020)在《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中的非线性土体弹簧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时,多采用杆系有限元法进行计算,但是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法的被动区土体采用线弹性弹簧模拟有较大不合理之处,导致工程人员经常计算出实际监测中没有的“踢脚”变形。这使得基坑工程围护结构设计变得脱离实际。为了使基坑变形计算更接近实际监测结果,在计算时被动区应采用反映土体非线性变形特征的弹簧,即非线性弹簧。被动区非线性土体弹簧的参数取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说明了传统的杆系有限元法的不足之处,重点讲述了非线性弹簧的形式,建立了双曲函数土弹簧模型。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反分析了30几个基坑的被动区土体非线性弹簧参数。针对一个典型工程,既通过原位测试方法获取了土体的非线性弹簧参数,又进行了反分析工作,讨论了通过反分析获得参数与通过原位测试获得参数的相关关系。基本取得了上海地区土层在不同的原位测试和反分析两种手段下的非线性弹簧参数经验值。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具体的工程中的两个计算断面采用改进后的杆系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采用增量法并对非线性弹簧参数进行调整,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计算结果。与线性弹簧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被动区非线性弹簧是切实可行的,且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有利于改进基坑变形的算法。
肖信霈[5](2020)在《考虑时空效应的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基坑工程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处于软土地层的深基坑,具有围护结构变形大且时空效应明显的特点,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本文依托佛山地铁三号线大墩站(以下简称大墩站)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工程,基于时空效应对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综合论述国内外深基坑变形尤其是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及其时空效应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时空效应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2.阐述了基坑开挖的变形机理和时空效应原理,并对考虑时空效应的围护结构变形计算进行分析。基于大墩站深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时空效应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的影响。3.在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值反分析单纯形法的基础上,提出将同一土层分为多个子层,将每个子层优化后的m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该层土最终优化结果,并以大墩站深基坑工程为例,对各层土的m值进行反演分析,得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m值取值范围。4.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建立大墩站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和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考虑时空效应的软土强度参数取值,分析地下连续墙厚度和水平支撑道数对连续墙变形和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的影响。
刘建磊[6](2019)在《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紧缩以及工程技术的发展,深基坑工程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深基坑工程中支护体系的变形对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市信合·御龙山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模拟分析了该项目支护体系的受力及变形,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当前深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受力计算方法。概括对比了几种深基坑常用支护体系各自的优缺点。简要概括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2.利用Midas/GTS NX模拟分析了基坑整个施工过程,并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研究了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在不同开挖深度下的内力及水平位移变化规律。3.利用Midas/GTS NX分析了支护桩嵌固深度、桩径、内支撑截面尺寸三种因素对排桩-内支承支护体系受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环形内支撑内环所受轴力以受压为主,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三道内支撑所受轴力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且每道内支撑内环受力近似于对称结构。(2)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加大,支护桩水平位移不断加大,位移曲线呈抛物线型,且随着开挖深度的加大,水平位移最大值产生位置也逐渐下移。(3)加大支护桩嵌固深度可有效减小支护桩自身水平位移,但对内支撑受力影响较小;(4)支护桩桩径越大,内支撑内环受力最大值越大,最小值越小;支护桩桩径越大,桩自身水平位移越小。此次针对信合·御龙山深基坑工程的模拟分析,为接下来工程的继续进行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未来同类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参考。
黄彪[7](2019)在《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控制算法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伺服钢支撑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并调控千斤顶液压实现轴力补偿,较传统钢支撑能更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减小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近些年在软土地区基坑工程中被不断推广应用。目前,对采用伺服钢支撑的基坑工程案例研究不足,不仅缺少相关计算方法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且缺少合理的控制准则去调控伺服钢支撑轴力。因此,亟须深入研究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为设计施工提供一套合理的计算方法。本文基于弹性地基梁法与非极限土压力模型,推导了计算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的控制算法;进一步应用控制算法对伺服系统进行案例模拟及参数分析;最后总结已有工程案例的实测数据,验证算法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控制算法研究。引入墙土摩擦力与土体内摩擦力同墙体变形的发展公式,建立非极限土压力模型,并将该公式嵌入弹性地基梁模型的控制方程中。采用混合边界条件模拟伺服钢支撑作用效果,并应用杆系有限元法进行求解,计算过程中迭代修正支撑刚度矩阵模拟求解基坑开挖过程中伺服钢支撑的作用效果。最后结合TNEC基坑工程案例,检验算法中土压力模型及墙体受力变形计算结果的合理性。(2)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的工程应用及参数分析。选取3处采用伺服钢支撑的典型基坑断面,利用算法研究各断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案例一揭示了伺服钢支撑的工作机理;案例二对比预应力钢支撑与伺服钢支撑的作用效果及两者轴力发展过程;案例三分析了混凝土支撑与伺服钢支撑混合使用时支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得到了伺服钢支撑采用不同调控准则对墙体变形及弯矩的影响规律。(3)伺服系统控制算法验证及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结合某隧道工程中应用伺服系统的基坑工程实测数据,对比三处基坑断面墙体变形计算值,验证算法合理性;结合已有参数分析结论,进一步研究伺服系统控制下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伺服钢支撑能有效限制墙体最大变形,支撑处墙体变形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且墙体最大变形位置会下移至开挖面以下;伺服钢支撑可有效避免轴力损失现象;地表沉降在支撑安装后可一定程度限制,但总体趋势仍是沉降量不断增大。
王雨[8](2019)在《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交通及地下结构和工程进行设计时广泛采用的抗力系数(基床系数)是表征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土体的成层性、非均质性及空间各向异性均会对抗力系数产生较大影响,而结构的形式(基础、梁、板、壳、圆筒等)以及埋深等因素也会导致抗力系数取值发生变化。因而选取合适的抗力系数,不仅可以较为简便且准确地计算结构力学反应,而且可以保证设计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本文主要针对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结构力学反应与地基成层特性关系研究为分析地基成层特性对结构力学反应的影响及土层影响随深度的衰减规律,针对管线与各向同性成层地基相互作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数值算例对比验证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管线下方首层土体对其变形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层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衰减。不考虑地基成层性的简化均质处理所得计算值,相较于成层解偏于危险(上软下硬土层)以及偏于保守(上硬下软土层);而考虑土层影响衰减规律时的均质解则更为准确。运用权重分析法所得衰减函数符合负指数分布,且上软下硬土层的影响衰减要快于上硬下软土层。(2)竖向抗力系数对结构与土体参数敏感性针对地埋梁式结构,考察梁底埋深、地基成层性及横观各向同性对竖向抗力系数的影响,采用Winkler模型解与层状弹性理论解类比法推导得到竖向抗力系数的广义Vesic解答,并详细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竖向抗力系数取值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抗力系数随着梁底埋深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至最大值,约为地表时的2.05至2.25倍;该系数随着地基总厚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水平与竖向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该系数与土层软硬分布形式相关,土层加权平均弹性模量相同且首层土体越硬时取值越大。(3)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结合地埋管线开展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探讨分析:考虑管土刚度比的变化以及管线埋置情形,采用解析类比法求得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轴向抗力系数采用剪切位移法或镜像法求解。分别通过算例验证和参数分析得出抗力系数取值的合理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均质半无限地基中轴向小于竖向抗力系数,管线部分埋置时水平与竖向抗力系数的比值小于1,而完全埋置时其值大于1且埋径比达到20后会趋近于1;管线下方地基的有限压缩特性对竖向及水平抗力系数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竖向;抗力系数的均质解与成层解相差较大,分层特性明显时应采用成层解。(4)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空间各向异性利用镜像法分析各向同性半无限围岩(土体)中,不同及同一隧洞埋深下抗力系数取值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应力函数法得到第1类或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以及正交各向异性全无限土体中抗力系数随旋转角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抗力系数随着隧洞埋深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深度后会趋于稳定。当隧洞埋深较小时,抗力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趋势。第2类横观各向同性及正交各向异性土体中抗力系数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水平抗力系数关于土性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相较于竖向抗力系数要高一些。表征各向异性的土性参数或比值趋近于1的过程中,各向异性程度会逐渐减弱。结合黄土隧道工程实例与实测值及规范值进行对比验证,并给出黄土隧洞围岩抗力系数推荐值。
涂启柱[9](2018)在《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水平基床系数是地下工程设计的重要岩土工程参数,决定地下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旁压试验是一种先进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通过本文研究,拟建立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的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建立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的经验关系。研究结论:(1)本文建立的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考虑了基础尺寸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梅纳法"和"日本法"较为接近;(2)规范经验值与本文建立的方法、"梅纳法"及"日本法"的试验结果相比显着偏小;(3)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的经验关系式:黏性土,Kh1=12. 84ps1. 61;砂性土,Kh1=6. 58qc;(4)本研究成果可为地下工程勘察与设计提供借鉴或参考。
商冬凡[10](2017)在《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可较好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文物建筑中塔式结构建筑占有相当比例,目前国内外关于塔式结构移位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针对典型塔式结构移位体系的受力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典型塔式结构平移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安全系数取为5.0;提出塔式结构移位增强体系,该体系可有效提高典型塔式结构平移的整体稳定性,使抗倾覆安全系数提高2.2倍,塔体结构受力更合理;与增强体系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分析了影响典型塔式结构平移过程中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对典型塔式结构进行简化,推导了可用于快速计算塔体关键部位应力、塔顶侧移等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适用性。(2)针对文物建筑塔式结构平移时变形和开裂要求严格的特点,提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托换结构(简称“托换结构”);对托换结构进行静止、平移两种工况下的受力变形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可将静止工况的应力和变形放大1.2倍,进行平移工况下托换结构应力和变形的快速计算;确定托换梁抗裂安全储备系数取为1.6,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抗裂安全储备系数取值合理。(3)针对处于软土场地塔式结构的平移,采用复合地基对平移线路进行加固处理;对平移荷载作用下的轨道梁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提出了轨道梁差异变形、停留时间、裂缝宽度的控制限值;推导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对计算公式中采用的E.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的基床系数k0进行修正,当结构平移速度在0.51.5m/h范围时:采用估算法时α=0.61.0,采用静载法时α=1.72.1,该系数可用于轨道梁变形的快速计算。(4)针对文物建筑塔式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的特点,增设隔震支座以改善其抗震性能,研究隔震后塔式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增设橡胶隔震支座后,该典型塔式结构自振周期提高4.63倍,远离场地卓越周期,避免了共振;结构顶点加速度、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均显着减小,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效果更为显着;对于设有托换底盘的塔式结构,改变单、斜向地震动作用,结构动力响应无明显差异。
二、弹性地基梁法中水平向基床系数的取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弹性地基梁法中水平向基床系数的取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弹性地基梁法研究现状 |
1.3.2 地基反力研究现状 |
1.3.3 内力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闸底板分析的弹性地基梁法 |
2.1 引言 |
2.2 弹性地基梁法的发展 |
2.2.1 反力直线分布的假设 |
2.2.2 局部弹性地基模型(温克尔假设) |
2.2.3 半无限体弹性地基模型 |
2.3 弹性地基梁的计算 |
2.3.1 基本微分方程 |
2.3.2 地基反力以及内力计算 |
2.4 弹性地基梁在水闸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闸底板地基反力及内力的影响因素与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分析方法 |
3.2.1 MCMC抽样 |
3.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Tchaban敏感性分析方法 |
3.2.3 方法融合与验证 |
3.3 工程实例 |
3.3.1 变量抽样 |
3.3.2 抽样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的统计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统计模型及逐步回归分析法 |
4.2.1 逐步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2 逐步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 |
4.3 水闸底板地基反力及内力的统计模型 |
4.3.1 水闸底板地基反力统计模型 |
4.3.2 水闸底板弯矩统计模型 |
4.3.3 水闸底板剪力统计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考虑回收期的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锚支护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可回收锚(杆)索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及非极限土压力理论 |
2.1 稳定性理论 |
2.1.1 桩锚支护基坑失稳破坏模式 |
2.1.2 稳定性计算方法 |
2.2 非极限土压力理论 |
2.2.1 极限土压力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
2.2.2 非极限土压力的主要类型 |
2.2.3 考虑位移影响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公式 |
2.2.4 基于现场实测的非极限土压力案例应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锚索回收的桩锚支护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及设计方法 |
3.1 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法 |
3.2 回收期肥槽回填土土压力计算方法 |
3.2.1 土压力计算方法 |
3.2.2 案例分析 |
3.3 回收期整体稳定性理论模型 |
3.4 考虑回收期的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锚索回收的基坑桩锚支护空间有限元分析 |
4.0 工程概况 |
4.1 三维有限元模型 |
4.1.1 模型参数选取 |
4.1.2 模型建立 |
4.2 基坑开挖变形分析 |
4.3 锚索回收变形分析 |
4.3.1 回收方案一变形分析 |
4.3.2 回收方案二变形分析 |
4.3.3 回收方案三变形分析 |
4.3.4 回收方案四变形分析 |
4.4 锚索最优回收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工程支护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反分析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的正分析算法 |
2.1 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的算法思想 |
2.2 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的正分析算法 |
2.2.1 单桩的挠曲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2.2.2 挠曲方程 |
2.2.3 当前坑底以上桩的挠度方程的解 |
2.2.4 当前坑底以下桩段挠度方程的解 |
2.2.5 坑底以下土体抗力比例系数m的确定 |
2.2.6 考虑开挖过程的弹性地基梁法 |
2.2.7 拟三维分析方法的计算模型 |
2.2.8 圈(腰)梁计算模型 |
2.2.9 开挖过程的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的反分析算法 |
3.1 反分析算法的基本思路 |
3.2 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待反参数的方法 |
3.2.1 采用遗传算法确定函数极值时变量的离散化 |
3.2.2 遗传算法中十进制变量向二进制转化的方法 |
3.2.3 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待反参数的方法 |
3.2.4 算例 |
3.3 利用可变多面体法确定待反参数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应用 |
4.1 基坑工程概况 |
4.2 基坑支护方案 |
4.3 部分支护桩的水平监测位移 |
4.4 反分析的内容及参数取值 |
4.4.1 反分析的内容 |
4.4.2 土性参数的取值 |
4.4.3 遗传算法和可变多面体法的控制参数 |
4.4.4 反分析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的控制参数 |
4.5 反分析结果 |
4.5.1 土的水平抗力的比例系数 |
4.5.2 支护桩反分析位移与监测位移的比较 |
4.6 利用反分析参数预测支护体系的受力和变形 |
4.6.1 支护桩的预测位移与监测位移的比较 |
4.6.2 圈(腰)梁的位移、弯矩、剪力和扭矩 |
4.6.3 支护桩的位移 |
4.6.4 支护桩的弯矩 |
4.6.5 支护桩的剪力 |
4.6.6 内支撑的支撑力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中的非线性土体弹簧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坑变形计算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
1.4 变形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
1.4.1 土压力 |
1.4.2 基床系数 |
1.5 目前基坑变形计算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框架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坑围护变形的杆系有限元算法及其改进 |
2.1 概述 |
2.2 杆系有限元法 |
2.2.1 计算原理 |
2.2.2 内支撑刚度取值 |
2.2.3 土抗力确定 |
2.3 改进的杆系有限元法 |
2.3.1 基坑计算中的增量法 |
2.3.2 Winkler线性弹簧及其缺陷 |
2.3.3 Duncan-Chang本构模型 |
2.3.4 双曲非线性土弹簧及土体割线刚度 |
2.3.5 改进的新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原位测试的土体非线性弹簧参数 |
3.1 概述 |
3.2 工程介绍 |
3.3 旁压试验获取双曲线参数 |
3.3.1 旁压试验原理 |
3.3.2 参数获取方法 |
3.3.3 参数结果 |
3.4 扁铲试验获取双曲线参数 |
3.4.1 扁铲试验原理 |
3.4.2 参数获取方法 |
3.4.3 参数结果 |
3.5 螺旋板试验获取双曲线参数 |
3.5.1 螺旋板试验原理 |
3.5.2 参数获取方法 |
3.5.3 参数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基坑监测数据的土体非线性弹簧参数 |
4.1 概述 |
4.2 基坑围护变形杆系有限元算法的正、反分析 |
4.2.1 有限元法正分析过程 |
4.2.2 平面弯曲杆件的正分析 |
4.2.3 平面弯曲杆件的逆反演 |
4.2.4 Matlab程序说明 |
4.3 反演结果分析 |
4.3.1 反分析结果 |
4.3.2 反分析结果与原位测试结果的相关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的基坑杆系有限单元法应用实例 |
5.1 工程简介 |
5.2 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
5.2.1 工程地质条件 |
5.2.2 水文地质条件 |
5.3 支撑围护结构及监测布置 |
5.3.1 支撑围护结构 |
5.3.2 监测布置 |
5.4 计算分析过程 |
5.4.1 荷载计算 |
5.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3 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考虑时空效应的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佛山软土地层特性研究 |
1.2.2 深基坑的变形特性研究 |
1.2.3 基坑时空效应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理论分析 |
2.1 基坑的变形机理 |
2.1.1 围护结构的变形 |
2.1.2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
2.2 围护结构变形的计算理论 |
2.2.1 计算原理 |
2.2.2 主动土压力计算 |
2.2.3 地基水平向基床系数 |
2.3 时空效应原理 |
2.3.1 时间效应分析 |
2.3.2 空间效应分析 |
2.4 考虑时空效应的计算方法 |
2.4.1 考虑时空效应的主动土压力的取值 |
2.4.2 考虑时空效应的水平向基床系数的取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墩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 |
3.1 基坑的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基坑支护方案 |
3.1.3 监测点布置 |
3.2 深厚软土地层特性分析 |
3.3 开挖过程中的时空效应分析 |
3.3.1 连续墙水平位移 |
3.3.2 地表沉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时空效应的m值反分析研究 |
4.1 m值取值方法分析 |
4.2 位移反分析法 |
4.2.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4.2.2 m值取值范围 |
4.2.3 优化方法分析 |
4.2.4 单纯形法反分析的基本步骤 |
4.3 结合大墩站深基坑工程实例对m值的反分析研究 |
4.3.1 工程概述 |
4.3.2 m值对围护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
4.3.3 反演过程 |
4.3.4 反演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深基坑时空效应影响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
5.1 MIDAS GTS NX介绍 |
5.1.1 概述 |
5.1.2 本构模型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基本假定 |
5.2.2 计算模型尺寸的确定 |
5.2.3 计算参数 |
5.2.4 计算工况 |
5.2.5 荷载、边界约束条件 |
5.3 考虑时空效应的软土强度参数分析 |
5.3.1 连续墙水平位移计算分析 |
5.3.2 地表沉降计算分析 |
5.4 连续墙厚度和支撑道数变化对基坑时空效应的影响分析 |
5.4.1 连续墙厚度变化 |
5.4.2 水平支撑道数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6)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深基坑工程发展现状 |
1.3 深基坑围护结构类型 |
1.3.1 土钉支护 |
1.3.2 重力式水泥土墙 |
1.3.3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
1.3.4 地下连续墙 |
1.3.5 排桩支护体系 |
1.4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1 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特点 |
1.4.2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4.3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技术在成都地区应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技术路线 |
2 排桩-内支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理论 |
2.1 基坑开挖阶段产生的变形 |
2.2 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平面分析理论 |
2.2.1 支护桩内力与变形平面计算 |
2.2.2 水平支撑内力与变形平面计算理论 |
2.3 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空间分析理论 |
3 工程概况与支护设计 |
3.1 区域地形地貌 |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3.2.1 场地水文概况 |
3.2.2 场地地层结构 |
3.2.3 建筑规模及基坑周边环境 |
3.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
3.4 基坑施工方案 |
3.4.1 总体施工流程安排 |
3.4.2 建筑材料 |
3.4.3 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 |
3.5 基坑监测 |
3.5.1 监测项目 |
3.5.2 监测原则 |
3.5.3 监测点位布置 |
3.5.4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3.5.5 监测频率 |
3.5.6 监测报警值 |
4 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 |
4.1 计算模型与参数取值 |
4.1.1 本构类型的选取 |
4.1.2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
4.1.3 土层参数 |
4.1.4 支护结构计算参数 |
4.1.5 施工工序模拟 |
4.1.6 边界条件 |
4.2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位移分析 |
4.2.1 开挖深度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2 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 |
4.2.3 支护桩嵌固深度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4 内支撑截面尺寸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2.5 支护桩桩径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
4.3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内力分析 |
4.3.1 开挖深度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2 支护桩嵌固深度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3 内支撑截面尺寸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4.3.4 支护桩桩径对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控制算法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伺服钢支撑系统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伺服钢支撑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 |
1.2.2 伺服钢支撑安装及工作流程 |
1.2.3 伺服钢支撑研究现状 |
1.3 基坑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极限平衡法 |
1.3.2 弹性地基梁法 |
1.3.3 数值分析法 |
1.4 墙后主动土压力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控制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非极限土压力模型 |
2.2.1 极限土压力求解 |
2.2.2 墙土摩擦角与土体内摩擦角的发展模型 |
2.3 考虑墙土耦合的弹性地基梁模型 |
2.3.1 基本受力平衡方程 |
2.3.2 迭代求解受力平衡方程 |
2.3.3 考虑墙土耦合的弹性地基梁模型求解流程图 |
2.4 伺服钢支撑系统的弹性地基梁解法 |
2.4.1 伺服钢支撑的力学模型 |
2.4.2 采用修正刚度矩阵求解伺服钢支撑系统 |
2.4.3 伺服钢支撑系统求解流程图 |
2.5 计算方法验证 |
2.5.1 工程概况 |
2.5.2 土压力对比分析 |
2.5.3 墙体变形对比分析 |
2.5.4 墙体弯矩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伺服钢支撑系统参数分析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伺服钢支撑工作机理揭示 |
3.2.1 工况简介(案例一) |
3.2.2 结果分析(案例一) |
3.3 伺服钢支撑与预应力支撑对比研究 |
3.3.1 工况简介(案例二) |
3.3.2 结果分析(案例二) |
3.3.3 伺服钢支撑轴力发展过程 |
3.4 混凝土支撑对伺服钢支撑的影响 |
3.4.1 工况简介(案例三) |
3.4.2 结果分析(案例三) |
3.5 支护体系的整体等效刚度研究 |
3.5.1 伺服系统的整体等效刚度研究 |
3.5.2 混凝土支撑对伺服系统整体刚度的影响 |
3.6 不同控制准则下伺服钢支撑对墙体受力变形影响研究 |
3.6.1 采用设定恒定轴力阈值的准则 |
3.6.2 采用设定阈值变化范围的准则 |
3.6.3 采用限制支撑处墙体变形的准则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伺服系统控制算法验证及实测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伺服系统控制算法应用与验证 |
4.4 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研究 |
4.5 围护结构变形发展过程研究 |
4.5.1 墙体最大变形发展变化 |
4.5.2 支撑及底板处墙体侧向变形发展变化 |
4.5.3 墙体竖向位移发展变化 |
4.6 伺服钢支撑轴力发展过程 |
4.7 地表沉降发展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力系数的理论分析研究 |
1.2.2 抗力系数的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 |
1.2.3 抗力系数的数值计算研究 |
1.2.4 结构与成层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
1.2.5 结构与各向异性土体相互作用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地基成层性对结构力学反应的影响及衰减规律 |
2.1 计算模型及假定 |
2.2 土体变形及管线附加荷载 |
2.2.1 状态向量传递矩阵 |
2.2.2 状态向量边界条件 |
2.2.3 未知状态变量求解 |
2.2.4 数值方法的选取与准确性 |
2.3 成层地基上管线受荷变形 |
2.4 数值算例验证 |
2.4.1 均质地基算例——与既有理论法对比 |
2.4.2 双层地基算例——与FLAC~(3D)法对比 |
2.4.3 三层地基算例 |
2.5 地基成层性影响分析 |
2.5.1 双层地基 |
2.5.2 三层地基 |
2.5.3 土层影响随深度的衰减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地基复杂特性及结构埋深的竖向抗力系数取值方法 |
3.1 地基梁变形的Winkler模型解 |
3.2 各向同性成层地基表面上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3.2.1 双简谐荷载下梁底土体变形 |
3.2.2 单简谐荷载下梁底土体变形 |
3.2.3 竖向集中荷载下地基梁变形 |
3.3 横观各向同性成层地基中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3.4 考虑地基成层性的抗力系数取值 |
3.5 考虑地基横观各向同性及埋深的抗力系数取值 |
3.6 数值算例验证 |
3.6.1 均质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2 不等厚双层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3 等厚三层各向同性地基表面梁 |
3.6.4 均质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地埋梁 |
3.7 本章小结 |
4 地埋管线周围土体抗力系数的正交各向异性分析 |
4.1 计算假定与求解说明 |
4.2 竖向与水平抗力系数 |
4.2.1 地埋梁变形的Winkler模型解 |
4.2.2 地埋梁变形的弹性理论解 |
4.2.3 竖向抗力系数解答 |
4.2.4 水平抗力系数解答 |
4.2.5 反力分布函数及数值方法有效性 |
4.3 轴向抗力系数 |
4.3.1 管线部分埋置情形 |
4.3.2 管线完全埋置情形 |
4.3.3 待定参数取值 |
4.4 算例验证 |
4.4.1 管线部分埋置算例 |
4.4.2 管线完全埋置算例 |
4.5 抗力系数正交各向异性分析 |
4.5.1 均质半无限地基 |
4.5.2 均质有限压缩地基 |
4.5.3 双层地基 |
4.6 本章小结 |
5 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分析 |
5.1 隧洞埋深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1.1 均匀内压下半无限平面围岩抗力系数 |
5.1.2 不同埋深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2 围岩横观各向同性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2.1 隧洞横断面为各向同性面 |
5.2.2 围岩水平面为各向同性面 |
5.2.3 不同横观参数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3 围岩正交各向异性与抗力系数各向异性 |
5.3.1 正交各向异性围岩抗力系数 |
5.3.2 不同正交参数下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 |
5.4 工程实测对比分析 |
5.4.1 土质参数与试验过程 |
5.4.2 与实测及规范对比验证 |
5.4.3 抗力系数推荐值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
附录B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研究现状 |
2.1 基床系数基本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旁压试验计算水平基床系数理论研究 |
3.1 建立计算水平基床系数方法 |
3.2 计算水平基床系数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 |
3.2.1 上海岩勘法 |
3.2.2 王长科法 |
3.2.3 规范经验值法 |
3.2.4 梅纳法 |
3.2.5 日本法 |
3.3 基准水平基床系数 |
3.4 规范经验值与比贯入阻力ps的关系 |
4 旁压试验计算水平基床系数试验研究 |
4.1 按土类统计分析 |
4.2基准水平基床系数与ps (或qc) 拟合分析 |
5结论 |
(10)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建筑物整体移位应用现状 |
1.2.1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
1.2.2 建筑物整体移位国外应用现状 |
1.2.3 建筑物整体移位国内应用现状 |
1.3 建筑物整体移位理论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塔式结构平移受力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塔体结构平移受力性能分析 |
2.2.1 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2 塔式结构平移荷载取值 |
2.2.3 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
2.2.4 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
2.3 增设“CRCP”塔体结构平移受力性能分析 |
2.3.1 “CRCP”设计 |
2.3.2 增设“CRCP”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3 增设”CRCP”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
2.3.4 增设”CRCP”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
2.4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
2.4.1 “SSTS”设计 |
2.4.2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2.4.3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抗倾覆分析 |
2.4.4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受力与变形分析 |
2.5 增设“CRCP-SSTS”塔式结构平移现场监测 |
2.5.1 监测内容 |
2.5.2 监测结果分析 |
2.5.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2.6 塔式结构平移稳定性参数影响分析 |
2.6.1 结构高度的影响 |
2.6.2 水平加速度的影响 |
2.6.3 轨道高差的影响 |
2.7 典型塔式结构受力变形理论计算 |
2.7.1 典型塔式结构简化模型建立 |
2.7.2 应力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
2.7.3 结构顶部侧移理论计算推导 |
2.7.4 “SSTS”杆件应力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式托换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托换结构设计 |
3.3 托换结构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托换结构变形分析 |
3.3.3 托换结构应力分析 |
3.3.4 托换结构抗裂性能分析 |
3.4 托换结构应变监测 |
3.4.1 监测传感器布设 |
3.4.2 监测结果分析 |
3.4.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弱场地塔式结构平移轨道梁变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基加固方案及轨道梁设计 |
4.2.1 地基加固方案设计 |
4.2.2 轨道梁设计 |
4.3 地基与轨道梁受力变形有限元分析及控制参数确定 |
4.3.1 基本理论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3 轨道梁变形有限元分析及其控制值确定 |
4.3.4 轨道梁裂缝有限元分析及其控制值确定 |
4.3.5 地基反力有限元分析 |
4.4 轨道梁变形裂缝与地基反力监测 |
4.4.1 监测设计 |
4.4.2 监测结果分析 |
4.4.3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4.5 地基及轨道梁受力变形性能的参数影响分析 |
4.5.1 褥垫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2 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4.5.3 桩长的影响 |
4.5.4 桩间距的影响 |
4.6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 |
4.6.1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 |
4.6.2 轨道梁变形理论计算公式修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塔式结构平移就位后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塔式结构隔震分析理论 |
5.2.1 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
5.2.2 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 |
5.3 无隔震与隔震塔式结构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5.3.1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5.3.2 结构模态对比分析 |
5.4 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
5.4.1 地震动选取 |
5.4.2 结构隔震效果分析 |
5.5 不同因素对隔震塔式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5.5.1 斜向地震输入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5.5.2 水平等效刚度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5.5.3 等效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弹性地基梁法中水平向基床系数的取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闸底板地基反力以及内力影响规律研究[D]. 丁岩松. 扬州大学, 2021(08)
- [2]考虑回收期的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方法研究[D]. 刘晨阳. 济南大学, 2020(01)
- [3]桩锚(撑)支护基坑拟三维信息化施工方法研究[D]. 王翠仪.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4]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中的非线性土体弹簧及工程应用[D]. 李雪强. 上海大学, 2020(02)
- [5]考虑时空效应的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D]. 肖信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6]成都东区某深基坑排桩-环形内支撑支护体系稳定性研究[D]. 刘建磊. 西华大学, 2019(02)
- [7]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的控制算法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 黄彪.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抗力系数的各向异性及受地基成层性影响研究[D]. 王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旁压试验确定水平基床系数方法研究[J]. 涂启柱. 铁道工程学报, 2018(10)
- [10]塔式结构移位体系受力性能研究[D]. 商冬凡.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