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的年代和鉴别

封泥的年代和鉴别

一、封泥的断代与辨僞(论文文献综述)

李运富,王立军,齐元涛,何余华,黄德宽[1](2021)在《汉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汉字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汉字职用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研究材料和研究视角上也更加多元化;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学史也有新的拓展;特别是古文字学研究由冷门变热门,不仅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召开了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如出土文献整理、疑难字考释、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十四五"期间,汉字学研究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将在材料的普查、整合、着录方面形成国家级文化工程,更加注重理论方法体系性建设,特别是要深入开展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动态研究,开展古文字考释成果的覆验研究,提炼出古文字考释方法并加以理论建构,还要将汉字文化价值的推广应用落到实处,"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孔令通[2](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潘婕[3](2021)在《《碧葭精舍印存》所录玺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徐发[4](2021)在《考据之风与晚清印谱的编纂——以陈介祺金石圈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清代考据学的兴盛促进了金石学的发展,以金石证史蔚成风尚,而此时期金石学家的印谱编纂也反映了这种考据之风的影响。本文通过以陈介祺为中心的金石圈诸友的印谱编纂考察,指出陈介祺在编选《十钟山房印举》中,屡屡致函金石诸友搜寻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一书,欲参考其书对《印举》加以释例。正是由于陈介祺对瞿书的推崇,其金石圈诸友如吴云、吴大澂、吴重憙、孙文楷、高庆龄、郭裕之的印谱编纂,无论在考据思想还是编纂体例上,都受瞿书影响,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几乎囊括了晚清考据印学着作的全部。而此时期印谱编纂中将印章与经传史籍相互参证,考察印章的职官、地理、文字,补史籍之缺漏,不仅成为此一时期印谱编纂的主要特征,也是此时金石考据风气在印谱编纂中的具体体现。

徐诗艺[5](2021)在《文人篆刻入印文字在金石学中的横向取法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艳涛,张显成[6](2021)在《西北屯戍汉简中的“居令延印”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者们大多认为西北屯戍汉简中印文的抄记文字"居令延印"属文书人员对"居延令印"的误抄。本文指出这种非正常读序的官印抄记,实际上是文书人员有意为之。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武帝时期进行的两次官印改革没有对印文的读序、印文字体及印文的阴阳作出强制性规范。推测原封泥印文为右上起横读形式,但是文书人员按照主流的右上起竖读的顺序来抄记印文,遂被记作"居令延印"。

魏晓妍[7](2021)在《隋唐官印发微》文中研究指明隋唐官印印章形式的变化及多样性呈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面貌,是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是篆刻史上重要的创作母体之一。是由于纸张和印色的广泛使用,使得隋唐官印完成了从“抑与泥”到“钤于纸”的转变,由此也成为区别于秦汉印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对隋唐印的形制突变产生重大影响。隋唐时期纸张的普及和印泥的使用是印章由小变大,由白文变朱文的重要原因,纸张彻底取代封竹木简的封泥成为新的钤印载体。制作工艺直接影响隋唐印风的形成。现有研究大多认为隋唐官印变革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官印制度和唐篆风格影响所致,当然,这些因素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个案研究,同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分析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揭示隋唐时期并非是印史上所认为的衰落时期。本文撰写以隋唐官印为研究对象,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隋唐官印概况,根据搜寻资料分类同时介绍隋唐时期的官印制度;第二章从钤印方式的转变对隋唐印风的影响,纸张、印色的广泛使用直接影响了隋唐时期钤印方式转变,由此出现印形增大、印文由白变朱,这不仅是特征也是印形制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从隋唐官印材质和制作工艺总结出影响唐代官印风格的转变;第四章小篆入印成为隋唐新印风的重要标志,重在分析其印风成因及演化走向;第五章全面总结隋唐官印的特征及艺术价值,通过图像分析呈现隋唐官印独特的审美趣味,拓宽当下具有局限性的篆刻艺术审美边界;第六章重新审视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七章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以及对后世篆刻家们的影响,从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隋唐印风反过来证明了这一时代的重要性。

王安褀[8](2020)在《两汉魏晋赐民族公印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公印是古代玺印中特殊的一类,这类玺印一般由中央王朝颁赐给周边的民族,是当时民族关系的重要见证。这类玺印在造型和内容上都别具一格,有着不同于中央公印系统的形制。这类玺印目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学者们对这类玺印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缺失系统的整理,目前对其具体造型含义和使用制度认识不足。因此本文在收集整理已知民族公印的基础上对此类玺印的印纽形制、颁赐制度、使用方式和鉴定特征做出初步的探索。第一章,主要介绍现有民族公印的资料概况。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并整理已知的民族公印数量情况,其资料来源有谱录记载、考古出土、博物馆馆藏和私人收藏等几种。其中考古出土者,有着更多的背景资料,因此对其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结合文献记载,对各民族公印出土地进行考证,发现出土玺印往往与各民族活跃区域相近。第二章,对现有民族公印进行断代和考证。历代民族公印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时代有争议的,需要对这类玺印的年代进行重点的讨论。因此本章节结合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将已知民族公印按朝代和族属进行断代划分。第三章,对民族公印的形制进行研究,包括尺寸、质地、钮饰等。在尺寸上,自西汉至晋,在印面边长和印台厚度上其整体呈变小趋势。在质地的选择上,历代民族公印都与民族官员的等级相关,等级高者为金印,其次为鎏金、银、铜,但也有大量高等级玺印用低级材料制作,证明其制度执行并不严格。在钮饰上,民族公印主要使用骆驼、羊、马、蛇等动物钮饰,不同时代和民族的钮饰有着不同的形态,在东汉时,赐匈奴、叟族、乌桓的驼钮就有着不同的形态,自汉至晋,骆驼钮、蛇钮的形态也随着时间有所不同。最后,在整理玺印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对各民族的记载,推测钮饰的选择与民族生活环境有关。第四章,对民族公印的诸制度进行研究,包括制作、颁赐、使用制度。民族公印是中央制作后颁赐给内附归义或者和平往来的民族首领和各级官员的,在日常生活中,官员将其作为实用印佩于腰间使用。颁赐对象具体有王、侯、中郎将、君、长等,这些官职大部分来自于民族职官系统,也融合了中央职官。在印文上也很有特点,往往署中央王朝国号,印中有“率善”、“归义”等嘉号。另外,这类玺印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钮饰和印文的选择上都有着归顺的象征。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各时期这类玺印的鉴定特点。具体分为西汉、新莽、东汉、魏、蜀汉和两晋几期,每个时期在质地、形态、印文内容和风格上都有独特的地方,是鉴定各时期民族公印的重要参考。最后,对一些传世民族公印的年代和真伪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自己的鉴定意见。通过整理和研究发现,两汉魏晋时期中央王朝赐民族公印是古代公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制度都有着独特的地方,对认识古代民族关系、民族职官系统和玺印制度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孟宪斌[9](2019)在《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战国出土文献资料的逐步增多,战国文字的分域研究也逐渐细化和深入。王辉、王伟《秦出土文献编年订补》(2014)(以下简称《订补》)一书,汇集了 2012年以前所见的秦出土文献资料4282条,体例明晰,内容丰富,为秦文字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订补》出版後,秦出土文献又有新增,加之《订补》所收材料偶有疏漏,故本文将对2013至2018年间新见秦出土文献资料和《订补》漏收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绪论的第一部分主要为2013至2018年间秦出土文献研究情况的述评。由於所涉资料较多,为方便叙述,故又将其分为秦金文、秦石刻、秦简牍、秦玺印封泥、秦陶文、秦货币文字等多个小类。其中,秦金文、秦简牍和秦玺印封泥的新出资料较多,故而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绪论的第二部分主要为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的介绍与说明。第二章为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该部分对除简牍和玺印封泥之外的2013至2018年间新见秦出土文献资料(详见凡例)及《订补》漏收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共计415条,并按其时间先後进行排序。按语部分讨论了相应器物铭文的字形、铭文内容涉及的职官、地理及器物时代判定等问题,并作出倾向性判断。附录部分为文中“引用书刊简称目录”,方便找寻器物原图及核查器物信息。

张润锴[10](2019)在《秦封泥研究》文中提出正确的称谓是研究的基础,传统的称谓“封泥”仅指封缄所用之泥,完整而正确的称谓当为“壐”。读法多样和“十字”界格是秦封泥的两大特点。读法多样背后主要有秦代官印制度和秦印文字多省略通假两大原因;“十字”界格的出现,则更多受楚文化影响。简牍文书上记录下的封泥,虽非实物,但对秦封泥的品式、使用规定和流程等问题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料。从具体记载可见,封泥的使用,与秦王朝的统治息息相关。

二、封泥的断代与辨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封泥的断代与辨僞(论文提纲范文)

(1)汉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十三五”期间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
    1.1 汉字材料多元利用
    1.2 汉字理论有所发展
    1.3 汉字发展史研究持续深化
    1.4 古文字学冷门趋热
    1.5 汉字学史研究继续拓展
    1.6 汉字文化普及和汉字教育受到重视
2 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相对薄弱。
    2)汉字史研究不平衡。
    3)汉字资源利用效果欠佳。
    4)汉字应用研究深度不够。
3 “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
    3.1 材料资源方面要注重宏观统筹
    3.2 理论方法上要注重体系性建设
    3.3 汉字发展史研究要注重全面和全程
    3.4 汉字文化价值的推广应用要落到实处
4 “十四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
    4.1 甲骨文普查和全息性整理着录
    4.2 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现实文化价值研究
    4.3 汉字与汉语的动态关系研究
    4.4 古文字考释成果的覆验研究和理论建构研究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考据之风与晚清印谱的编纂——以陈介祺金石圈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廷济与《清仪阁古印偶存》
二、陈介祺与《集古官印考证》
三、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的成书及其特色
四、陈介祺批注《集古官印考证》
五、吴重憙与《封泥考略》
六、吴云与《二百兰亭斋古印考藏》《两罍轩印考漫存》
七、吴大澂与《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续百家姓印谱考略》
八、《齐鲁古印捃》与《续齐鲁古印捃》
九、孙文楷与《稽庵古印笺》
十、结论

(6)西北屯戍汉简中的“居令延印”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居令延印”并非误录,而是有意为之
    (一)抑压“居令延印”的官印印文读序原貌
    (二)论“误录说”不成立
        1.文书抄记工作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
        2.抄记文书的是专门的、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人员
        3. 文书抄记人员熟悉有公务往来的单位或机构的官名官印
        4.“居令延印”所处的时代汉官印制度已日臻完善
        5.“居令延印”的出现频次高、出现地点多
    (三)“居令延印”是文书人员有意为之的结果
三、汉代官印印制相关问题讨论
四、结语

(7)隋唐官印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学术史回顾
    五、研究思路、研究范围与相关材料
第一章 隋唐官印概况
    第一节 隋印
    第二节 唐印
    第三节 隋唐官印制度与钤印制度
第二章 钤印方式转变对隋唐印章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纸张与印色的应用
    第二节 印形由小变大的内在原因
    第三节 朱文一直是古玺印的主流
    小结
第三章 隋唐官印材质与制作工艺对印文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材质与印式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与印文风格
    小结
第四章 小篆入印——隋唐的新印风
    第一节 小篆入印
    第二节 隋唐印章风格的由来
    第三节 唐代篆书对唐代官印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隋唐官印的基本特征和艺术价值
    第一节 隋官印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唐官印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
    小结
第六章 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七章 隋唐印风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
    第二节 历代篆刻家与隋唐印风的传承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两汉魏晋赐民族公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一 民族公印研究
        二 断代与鉴定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公印概况
    第一节 资料概况
        一 谱录记载
        二 考古出土
        三 博物馆馆藏
        四 私人收藏和国外收藏
    第二节 数量统计
    第三节 民族公印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 民族公印分期与分类
    第一节 西汉
    第二节 新莽
    第三节 东汉
    第四节 魏
    第五节 蜀汉
    第六节 晋
第三章 民族公印形制研究
    第一节 尺寸
    第二节 质地
    第三节 钮式
第四章 民族玺印制度
    第一节 制作制度
    第二节 颁赐制度
        一 颁赐族属
        二 颁赐官职
        三 赐印印文
    第三节 使用制度
    第四节 象征意义与民族关系
第五章 民族公印的鉴定
    第一节 鉴定方法
        一 西汉
        二 新莽
        三 东汉
        四 魏
        五 蜀汉
        六 两晋
    第二节 辨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近六年秦出土文献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
    (1) 秦公簋一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2) 秦公簋二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3) 秦(?)簋 约秦襄公时期(前777~前766年)
    (4) 秦公簋三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5) 秦公鼎一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6) 秦公鼎二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7) 秦公鼎三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8) 秦公鼎四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9) 秦公鼎五 约秦文公时期(前756~前716年)
    (10) 秦公壶一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11) 秦公壶二 约秦文公时期(前765~前716年)
    (12) 秦子戈甲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3) 秦子戈乙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4) 秦子戈丙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5) 秦子矛 秦静公或出子时期(下限前698年)
    (16) 秦公乍子车戈 约秦穆公时期(前659年~前621年)
    (17~19) 秦公钟(3件) 春秋早期
    (20) 宫字铜矛 春秋早期
    (21) 西祠器铜豆 春秋晚期
    (22) 十四年大良造鞅殳镦 秦孝公十四年(前348年)
    (23) 十六年大良造鞅殳镦 秦孝公十六年(前346年)
    (24) 四年□□□戈 秦惠文王後元四年(前321年)
    (25) 王七年上郡守疾戈 秦惠文王後元七年(前318年)
    (26) 王八年内史操戈 秦惠文王後元八年(前317年)
    (27) 十二年相邦义鼎 秦惠文王前元十二年(前326年)或後元十二年(前313年)
    (28) 十三年上郡守寿戈一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
    (29) 十三年上郡守寿戈二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
    (30) 邵宫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
    (31) 家丞戈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问(前286~前278年)
    (32) 小妃漆盒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
    (33) 平安夫人漆盒 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
    (34) 三十八年上郡守庆戈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前269年)
    (35) 四十年工师韩勺 秦昭襄王四十年(前267年)
    (36) 四十四年上郡守绾戈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
    (37) 五十年上郡守(?)戈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
    (38) 五十二年蜀郡守竈戈(含戈镦)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
    (39) 大官漆豆足座一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0) 大官漆豆足座二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1) 大官漆豆足座三 秦昭襄王时期(前306~前251年)
    (42) 四年相邦吕不韦戈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3) 四年相邦吕不韦戟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4) 四年相邦吕不韦矛 秦王政四年(前243年)
    (45) 八年丞甬戈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
    (46) 十二年丞相启颠戈 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
    (47) 十三年右工室钟一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48) 十三年右工室钟二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49) 十三年右工室钟三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0) 十三年右工室钟四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1) 十三年诏事钟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
    (52~53) 十五年寺工铍(2件) 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年)
    (54) 少工银扣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
    (55) 少工喜银扣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
    (56) 仓端王义鼎 秦王政时期(前246-前221年)
    (57) 相邦□□不韦密戈 秦王政时期(前246-前221年)
    (58) 颖阳矛 秦王政时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59) 咸阳鼎 战国中期(下限前350年)
    (60) 乌氏扁壶 战国中期(下限前350年)
    (61) 丁亥镜 战国中期
    (62) 信宫鼎 战国晚期
    (63) 平宫鼎 战国晚期
    (64) 泰官鼎 战国晚期
    (65) 西鼎 战国晚期
    (66) 直陶雍弩机 战国晚期
    (67) 原都戈 战国时期
    (68) 始皇诏铜方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69) 始皇诏铜椭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0) 始皇诏铜量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1) 始皇诏铜量二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2) 始皇诏铜量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3) 始皇诏铜权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4) 始皇诏铜权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5) 始皇诏铜权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6) 始皇诏铜权丁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7) 始皇诏铜权戊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8) 始皇诏铜权己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79) 始皇诏铜权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0) 始皇诏铜权辛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1) 始皇诏铜权壬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2) 始皇诏二十斤铜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3) 始皇诏二十四斤铜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4) 始皇诏铁石权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5) 始皇诏铁石权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6) 始皇诏铁石权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7) 始皇诏版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8) 始皇诏版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89) 始皇诏版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90) 三十四年少府戈(含戈镦)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
    (91) 铜鞮戈 秦始皇时期(前221年~前210年)
    (92~102)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陶文(11枚) 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间
    (103~147)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所出陶文 约秦王政元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46~210年)
    (148) 咸亭权 约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49) 两诏方升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0) 两诏铜椭量甲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1) 两诏铜椭量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2) 两诏铜权甲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3) 两诏铜权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4) 两诏铜权丙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5) 左乐两诏铜权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6) 两诏铜版 秦二世元年至三年(前209~前207年)
    (157) 路里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58) 雕阴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159) 大官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160) 亭里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1) 朱公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2) (?)度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3) 官斗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4) 邦右莤钫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5) 公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6) 大官盉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7) 秦铜灯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8) 少府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69) 少府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0) 少府戈三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1) 中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2) 饶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3) 柏人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4) 柏人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5) 陭氏戈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6) 陭氏戈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7) 郝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8) 江鱼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79) 析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0) 武安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1) 咸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2) 启封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3) 宜安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4) 毕据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5) 山阳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6) 公戈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7) 成都矛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8) 成都矛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89) 寺工矛甲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0) 寺工矛乙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1) 孱陵矛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2) 孱陵矛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3) 河南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4) 荣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5) 平都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6) 阳周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7) 武库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8) 武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199) 漆垣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0) 叶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1) 杜阳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2) 武始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3) 诏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4) 公矛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5) 降剑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6) 武垣剑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7) 少府镦一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8) 少府镦二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09) 中阳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0) 雕阴戈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1) 竈镦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2) 上郡武库弩机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前207年)
    (213) 漆垣弩机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4) 中阳马衔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5) 竹阳秘冒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6) 高奴铜座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7) 临洮方策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8) 华阳右般漆器口沿(或圈足)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19) 修铺首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20) 襄成环权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21~230) 三门峡市司法局、刚玉砂厂秦人墓出土“陕亭”等陶文(10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31~238) 凤翔八旗屯西沟道秦墓出土陶文(8个)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39~241) 洛阳于家营秦墓出土陶文(3个)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42~246) 咸阳花杨战国秦墓出土带字陶鼎(5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47~266) 临潼马额秦墓出土陶文(20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67) 陕西黄陵县史家河墓地出土陶缶 约战国晚期至秦代(下限前207年)
    (268) 蒜头铜壶 秦代(前221~前207年)
    (269) 南门外阁残版 秦代(前221~前207年)
    (270) 司工权 秦代(前221~前207年)
    (271) 私府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2) 栒邑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3) 夏阳邦工鼎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274~379)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陶文资料(106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80~390)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印章资料(11枚)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91~394) 临潼新丰秦墓出土半两钱资料 约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
    (395) 沙羡矛 约战国时期至秦汉之际
    (396) 旬阳壶 秦汉之际
    (397) 北食右鼎 秦汉之际
    (398) 平都量 秦汉之际
    (399) 元年鄜弩机 秦汉之际
    (400) 陵里车軎 秦汉之际
    (401) 内官棒形器 秦汉之际
    (402) 当阳铜勺 秦汉之际
    (403) 中府勺 秦汉之际
    (404) 汧勺 秦汉之际
    (405~413) 平宫铭漆耳杯(9件) 秦汉之际
    (414) 平陶缶(棘里陶缶) 秦汉之际
    (415) 公陶罐 秦汉之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引用书刊简称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秦封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第一章 “封泥”称谓献疑
    第一节 论赵、周两家所定之名
    第二节 秦汉至唐代文献中对“封泥”的称谓
    第三节 先秦时期对“封泥”的称谓
    第四节 论“封泥”之“泥”
第二章 秦封泥印面文字研究
    第一节 秦封泥印面文字的读法
    第二节 封泥文字的省略与通假
第三章 “十字”界格研究
    第一节 山东六国玺印中的带“十字”界格的玺印
    第二节 秦玺印封泥中“十字”界格出现时间
第四章 秦简中有关封泥的资料
    第一节 秦简中抄录下来的封泥资料
    第二节 封泥的使用流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封泥的断代与辨僞(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运富,王立军,齐元涛,何余华,黄德宽. 语言科学, 2021(05)
  •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3]《碧葭精舍印存》所录玺印研究[D]. 潘婕. 安徽大学, 2021
  • [4]考据之风与晚清印谱的编纂——以陈介祺金石圈为中心的考察[J]. 徐发. 西泠艺丛, 2021(06)
  • [5]文人篆刻入印文字在金石学中的横向取法现象研究[D]. 徐诗艺. 渤海大学, 2021
  • [6]西北屯戍汉简中的“居令延印”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周艳涛,张显成. 江汉考古, 2021(03)
  • [7]隋唐官印发微[D]. 魏晓妍.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8]两汉魏晋赐民族公印整理与研究[D]. 王安褀. 南京大学, 2020(04)
  • [9]近年新见秦出土文献编年辑证[D]. 孟宪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秦封泥研究[D]. 张润锴.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封泥的年代和鉴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