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刘萍[2](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孟惠[3](2016)在《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NOC中筛选出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通过修订使其成为符合本土文化的、临床可行的、适于护士用来评估抑郁障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测评工具,通过在抑郁障碍住院患者的初步应用,检验其信效度、反应性和可行性,得出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得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相应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旨在为护理人员评估抑郁障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有效性提供标准化工具,为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改进目标提供方向。方法:(1)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第一,文献查阅法,确定抑郁障碍相关的护理诊断;第二,专家排序法,选取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43名,对抑郁障碍相关的14个护理诊断按常用程度排序,得出5个最常用的护理诊断;第三,再次进行文献查阅法,确定5个最常用的护理诊断相链接的护理结局;第四,问卷调查法,选取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44名,确定5个最常用的护理诊断相链接的护理结局的重要性。以其结果筛选出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2)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修订:第一,专家咨询法,选取专家39名,采用专家咨询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8个护理结局的结局名称、结局定义、结局指标的表述方式进行调整,完成指标的删除、合并或增加;第二,预调查,选取抑郁障碍住院患者20名,听取意见,发现并调整难以理解或有歧义的条目,最终完成8个核心护理结局的修订。(3)3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初步应用:选取某1三甲医院精神卫生科经ICD-10诊断为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100例,以经过修订的“抑郁自我控制”、“心境稳定”、“睡眠”结局为调查工具,由1名已取得护士资格证的研究者进行调查。结果:(1)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依据“是最常用的护理诊断所链接的,且该护理结局的重要性均数≧4.50”,共筛选出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心境稳定”、“抑郁水平”、“抑郁自我控制”、“自杀自我克制”、“自伤行为克制”、“攻击行为自我控制”、“睡眠”、“认知”。(2)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修订:(1)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94.87%,权威系数分别为0.71、0.84;2个护理结局的结局名称、7个护理结局的度量尺度进行了表述方式的调整,共51项指标进行了删除、合并、增加或表述方式的修订。(2)预调查发现8个护理结局更适于他评,结局“自杀自我控制”、“自伤自我控制结局”、“攻击行为自我控制”不适宜无自杀、自伤和攻击观念的抑郁障碍患者,8个核心护理结局同时调查时间过长、可行性差。(3)3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初步应用:(1)结局“抑郁自我控制”、“心境稳定”、“睡眠”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9、0.843、0.838;分半信度分别为:0.765、0.793、0.910;内容效度好;具有反应性和可行性。(2)3个核心护理结局中共有6个指标在出入院时得分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和各结局总分在出院前一天均较住院第一天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抑郁自我控制”结局中,不同学历、婚姻状况分组的患者结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结局总分呈负相关;“心境稳定”结局中,不同临床诊断分组的患者结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结局中,除了有或无伴随疾病分组的患者结局总分相差较小外,其他一般资料分组的结局总分相差较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结局“抑郁自我控制”、“心境稳定”总分与hdma、hama得分呈负相关、与nosie得分呈正相关。结论:筛选出的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能反映出最常见护理问题的解决情况、又最具有重要性,能够捕捉到精神专科抑郁障碍疾病的护理实践本质,筛选核心护理结局的方法为国内其他专科疾病选择其临床护理结局的方法提供了借鉴。在临床应用前对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进行修订和预调查是有必要的,修订后的结局形成了适于本土文化使用的、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的、用于临床护士或研究者来评估抑郁障碍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相应护理措施有效性的测量工具。“抑郁自我控制”、“心境稳定”、“睡眠”结局可信可靠、具有反应性和可行性,抑郁障碍患者在其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抑郁自我控制能力、心境稳定水平和睡眠情况是有效的,学历、婚姻状况、年龄是抑郁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抑郁障碍的临床类型是心境稳定的影响因素,通过3个核心护理结局得分水平、出入院得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为护理重点和护理措施改进目标提供了方向。
渠利霞,康佳迅,伍东红,张贤,高金玲,杨晓[4](2015)在《叙事医学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欠缺,这种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学习者及教育者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护理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以研究为基础、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叙事医学是着眼于患者的病痛体验及其人文关怀的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是推进医学人文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综述国内外叙事医学教育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我国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5](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张艳[6](2013)在《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护理学国际化、专科化趋势的护理学学科体系,以丰富和促进护理学元理论研究,并为我国护理学科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不同类型的护理学研究生培养、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方向性指导。2.比较不同成熟阶段的护理学科的发展特征,揭示影响护理学科演进历程的关键因素,为促进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方法:1.应用文献研究法,把握护理学科体系研究趋势,探讨护理学科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确定学科体系构建策略。2.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内容分析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体系的知识形态、组织建制现状,归纳出判断学科成熟程度的基本内容,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运用历史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进一步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经专家小组会议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其条目内容。4.运用理论研究法,从分析护理学科概念内涵切入,确立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逐步推演出护理实践的逻辑范畴及其涉及的学科知识群。5.运用比较研究法,揭示国内医学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特点,形成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本土化参考依据;结合逻辑起点推演结果,依据“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构建由二级学科群、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的护理学学科体系。6.运用专家小组会议法,讨论、修订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辨析各层级学科的内涵差异,澄清模糊认识。7.运用理论研究法,通过与生态学概念交叉移植,结合“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内容,提出生态学视域中的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结果:1.界定了护理学“学科”、学科层级划分、护理学科体系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学科的四种形态特征(知识、组织、历史、文化信念形态),逐步确立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为“人的健康反应”。由此推演护理实践过程的逻辑中介、核心、结果范畴及逻辑终点,提炼出人和环境这两个影响健康反应的关键因素,并沿着人、环境、照护主轴,以健康反应为结局变量,绘制出多维的、立体状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简图。2.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国内外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组织建制状况,归纳整理出判断护理学科成熟度的基本维度:理论内涵、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并通过分析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的差距,提炼出各维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初步形成“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3.纵向梳理了中美两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及文献内容,从中发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社会需求是影响学科体系演进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社区护理学的个案演进历程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证,由此验证了所提出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合理性,并经35位专家讨论,逐条修订并完善了条目内容。4.揭示国内学科体系设置具有内在逻辑主线多维性特点。从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推演,沿着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将护理学科知识划分为“人文护理知识体系”、“科学护理知识体系”。前者继续分为“护理学原理”、“跨学科护理知识”,后者分为“人的生命阶段的护理知识”、“护理诊疗知识”、“生存环境的护理知识”三个知识群,分别涵盖不同类属的护理学次级学科。按照“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结合前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历史研究资料,筛选出10门备选二级学科,提请27位专家进行小组会议讨论。最后,专家对所构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的赞同程度均较高。5.从生态学视域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涵盖了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国内护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结论:1.本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中对护理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结合对护理学“学科”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确定“人的健康反应”是护理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可按照人、环境、照护三条逻辑主线,通过科学性与人文性护理过程,描绘出复杂的、立体型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护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2.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考察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现状,揭示了护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及各学科发展前沿,提炼出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归结出中外护理学科发展的异同点。研究中所收集到的中美护理学发展史料将对国内护理学历史研究提供一定参考。3.本研究确立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将为今后的二级学科自主申报设立一定的指引方向,所构建的护理学科体系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兼容性、现实性、扩延性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具有现实可操作性。4.依据本研究提出的护理学学科体系生态发展框架,提出今后护理学科体系建设的策略:①巩固学科基本要素,奠定学科发展的深厚根基;②拓宽生态资源,加速护理国际化、制度化进程;③汲取跨学科知识营养,促进护理学科丛林繁荣发展。
牛雪飞,毛容秋[7](2001)在《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伟[8](2011)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系统总结分析护理教育等相关状况的基础上,探寻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文献挖掘;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规律趋势;通过对11所中医药院校802份调查问卷以及6所院校中医护理相关教学计划的分析,认为应围绕四年制本科主流层次,构建特色突出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论:提出了六位一体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观点,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
李静[9](2010)在《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护理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护理教育也形成了从中专到博士研究生的全层次培养体系。但我国护理学还是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其学科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和广泛的认同,这就导致了在护理教学和护理实践中的一些乱象,如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当、课程设置不能反映护理学科的人文属性等。将护理学定位在一级学科,可以按照护理学科的特点和临床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护理学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护理学科培养高层次的科研队伍,这将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合理的学科划分是专业设置的指南,也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学学科体系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研究。对护理学科体系内部进行分类,是为了科学地反映护理学发展的实际及把握其发展趋势,以加强对护理学的规划和指导,提高护理研究和护理理论的水平,从而更有力地指导护理教育和护理实践。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确定学科成熟所需要的条件,论证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我国目前护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护理学科进行历史性分析,参照美国的护理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学科发展的动因和条件;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科构建的原则,提出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及研究生专业设置展望,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相关概念界定。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中西方护理学科的发展过程,结合中美两国护理学科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借鉴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我国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护理学科定位为一级学科是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护理学科定位于一级学科,有助于护理学科成员强化学科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学科理论的发展,形成护理学科的科学的哲学观、思想方法、专业精神,并应用于全面调整护理学各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护理学科创新性人才,发展护理学科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也是护理实践发展的需要。护理学在护理理念、工作性质和工作范畴方面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临床医学相比,护理学日益呈现出其重视人而不仅仅是重视疾病的本质,护士的工作已扩大到了医院以外的场所,护士的工作范畴已超出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范畴。护理实践这些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使护理工作者深入进行新问题的研究,需要增加新的知识对问题做出解释和回答,这些知识已不是临床医学所能涵盖的;另一方面,从照护病人的角度,护理实践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大大提高,实现了与医生合作照护和负责病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护理学科定位为一级学科也是护理研究的需要。目前护理学科的定位一方面影响了护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不足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对护理学科的重视,严重限制了国家、地区和部门对护理学科的投入和资源的分配。就护理学本身的成熟程度而言,定位为一级学科也有其理论基础,护理学以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作为学科的基本概念框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并显现了与医学的区别。目前护理学的学科体系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学科的发展,一级学科逐渐增加,而二级学科逐渐减少,这是学科发展的自然生态。因此,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也是护理学自身发展成熟水平所决定的。第三部分:美国护理学科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护理学科是在南丁格尔的护理理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1850年以前,护理的重点是提供照护和促进舒适,注重于疾病本身而不是整体的病人。1900s后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医生与护士需要合作,在专业化的医疗环境中的护理实践促进了专科护理知识的发展,护理学科逐渐建立起来。在20世纪50到60年代,美国护理学者意识到了护理科研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发展护理科学研究。学科的发展开始重视护理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学术气氛和学者的发展。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护理学者开始反思有关护理概念、护理范围和发展知识的适当方法,他们借助哲学的探索方法探讨关于护理知识本质的问题,并且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发展护理知识。在以后的护理学发展过程中,将教育、研究和实践进行整合,发展护理学独有的知识体系是护理学科的重点。研究的重点是护理结局、人和环境的作用及护理哲学,护理学科被充分接纳作为一门科学,护理实践是基于特定知识体系的实践,护理知识被承认作为卫生保健知识的一部分。至此,美国的护理学科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护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和多样性的卫生保健领域的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从护理哲学到各科临床护理,以及个体的与护理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知识。第四部分: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历史借鉴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之初也深受南丁格尔护理理念的影响,19世纪后期,随着教会护理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西方教会人员在中国开办医院和创立护校,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以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资助开办的中国协和医学院护校,开创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先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和护理学科的领军人物。建国后,由于各种政治和经济原因,我国停办高等护理教育,将护理教育定位于中专教育,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术交流中断,这使得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陷入了低谷。文革期间,护校停办,护士转行做医生,护理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知识和技术含量,不需要训练就能做的工作,医院的许多护理工作由家属来完成。中华护理学会在文革期间也停止了所有的学术活动,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这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在文革结束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护理学科有机会发展新的教育项目和完善专业结构。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自80年代中期恢复后逐步走上了正轨。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实践也开始改革,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引进的责任制护理代替了多年的功能制护理,把人看作不仅是生理的人,而且是心理和社会的人,注重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护患关系。90年代中期,由美籍华人袁剑云博士来华讲学并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形式——系统化整体护理,把人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更加强调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完好状态。在科研方面,不但实施了系统化的护理量性研究,还进行了大量的护理质性研究,为发展护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条件。第五部分: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纵观我国和美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美国护理学科的发展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逐渐发展的,由院办护校的建立、大学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生教育,到临床护理专业化的发展,护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护理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中专到博士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但是学科体系不是很完整,有必要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构建护理学的学科体系,以指导护理研究生的专业设置,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我国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应该植根于我国护理实践,结合国内外护理学科的发展实际,遵循反思性、自主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原则,参考其他学科分类的方法,按照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护理活动进行学科分类,按照科学的一般理论,结合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方法,分为基础学科、技术和方法学科以及应用学科三大类,以科学地反映护理学发展的实际及预测其发展趋势,提高护理研究的水平,进一步发展护理学科。当然,护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开放性,可以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维度和新的层次。这一学科体系的结构只是探索性研究,是否妥当,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矫海莲[10](2009)在《循证护理教育培训需求及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在全球卫生保健领域文献信息量迅速增长,同时要求卫生保健实践活动“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受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ing,EBP)思想影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护理理念和方法。2002年美国医疗教育峰会建议,为满足21世纪卫生保健系统的期望和需求,医疗学生应具备的四种核心能力之一就包括EBP能力。国外不少护理院校开设了EBN课程,但在课程教学方案上差异较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未见深入报道,且对教学效果也较少评价。EBN在国内虽迅猛发展,但其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初始阶段,临床护理人员对EBN理解不深,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EBN概念和方法存在误解误用情况。目前,只有部分医院对在职护理人员以讲座等形式来介绍EBN知识,极少数护理院校尝试将EBN引入护理高等教育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EBN距离真正应用到护理实践还相差甚远,且尚未真正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循证能力的培养;且EBN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社会和护理学科对EBN教育培训的需求,并开发和实施EBN教育,具体分为三个阶段:①调查上海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护理人员对EBN教育培训的需求;②调查上海市已开展研究生教育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课教师对EBN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建议;③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下,构建EBN课程教学方案,对护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开设系统的EBN课程教育并评价教学效果,从而为以后开展深入、系统的EBN课程教育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问卷法调查722名上海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护理人员对EBN的认知现状,并调查其对开展EBN障碍因素的认识;2.采用问卷法调查52名上海市已开设研究生教育护理学院的护理专业课教师对EBN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建议;3.根据社会和护理学科需求分析及学习者需求和教师建议的调查结果以及文献分析,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下,构建EBN课程教学方案;4.采用上述教学方案,组建教师队伍,设立EBN课程建设项目,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07级学生(22人)为试验组、06级学生(26人)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学生进行36学时(2学分)的EBN课程教学,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EBN理论知识、态度、文献评鉴技能及制作系统评价方案能力方面的测试,同时应用课程反馈问卷评价表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学生对EBN课程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结果1.EBN教育培训需求及护理专业教师对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建议的调查(1)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护理人员的EBN知晓率较高,但对EBN内涵深入理解却存在较多问题,且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2)已开设研究生教育护理学院的护理专业课教师对开设EBN教育培训应具备的教学条件、师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评价方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EBN课程教学方案构建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EBN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1)根据EBN教育培训需求和教师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建议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培训经验以及文献分析,在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指导下,构建了针对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的EBN课程方案;(2)教学后试验组学生EBN理论知识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3)教学后试验组学生EBN文献评鉴技能得分显着高于教学前(p<0.01);(4)教学后两组学生EBN态度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课程反馈的问卷评价和访谈结果提示: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理论联系临床护理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满意,但对教学学时和开课方式提出改进意见。结论1.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护理人员对“EBN”知晓率较高,但对其内涵认知甚少;EBN认知情况存在较多问题,需进行系统的EBN教育培训;2.根据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构建的EBN课程教学方案应基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和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建议,体现针对性和实践性;3.系统EBN课程教育能够提高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EBN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4.系统EBN课程教育对学生EBN态度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二、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
引言 1.1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
研究方法 1.4 |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
论文框架 1.6 |
论文的创新点 2 |
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 2.1 |
研究步骤与方法 2.2 |
结果 2.3 |
讨论 3 |
8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修订 3.1 |
对象与方法 3.2 |
结果 3.3 |
讨论 4 |
3个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初步应用 4.1 |
资料与方法 4.2 |
结果 4.3 |
讨论 5 |
结论与讨论 5.1 |
研究结论 5.2 |
对策(建议) 5.3 |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
(6)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研究 |
一、本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科学理论 |
二、学科的相关概念 |
三、护理学科的相关概念 |
四、护理学学科体系逻辑起点的确立 |
六、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
一、护理学科知识创新现状考察 |
二、护理学科知识传播载体(教材、专着)现状考察——基于内容分析研究 |
三、护理学科体系的组织建制状况考察——基于网络内容分析的研究 |
四、对国际成熟学科特点的总结与分析 |
五、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构建 |
六、研究小结 |
第四部分 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论证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理论 |
二、基于史料的论证一——美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三、基于史料的论证二——中国护理学科体系演进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四、基于史料的论证三——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历程的影响因素与启示 |
五、基于复杂性科学视域的中美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分析 |
五、基于专家工作会议的论证——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专家会议 |
七、研究小结 |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
一、我国部分学科体系设置现状及启示 |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框架初步构建 |
(一)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的原则 |
(二)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
(三)构建基于“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的学科体系 |
三、研究小结 |
第六部分 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及策略研究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生态位理论 |
二、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研究 |
(一)护理学学科生态发展核心概念的提炼 |
(二)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前期研究结论 |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形成 |
三、护理学科体系发展策略——基于学科体系发展框架的应用研究 |
四、研究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 |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附录一、“护理学二级学科准入标准”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
附录二、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
附录三、“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提纲 |
附录四、“护理学学科体系”专家小组会议意见征集表 |
附录五、美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演进历程译文节录 |
附录六、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7)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的发展需要康复医学 |
2 康复医学的综合性 |
3 康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
4 康复医学是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
(8)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古近代中国护理思想及教育研究 |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与中医学 |
一、中医护理学溯源 |
二、中医护理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
三、中医护理学在中医学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医护理教育与中医教育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护理思想研究 |
一、"医乃仁术"的护理道德观 |
二、"未病先治"的预防护理观 |
三、"天人合一"的整体护理观 |
四、"相因相宜"的辨证护理观 |
五、"形神共养"的情志护理观 |
六、"阴阳中和"的和谐护理观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护理教育探析 |
一、先秦中医护理教育 |
二、师承式中医护理教育 |
三、官办式中医护理教育 |
第四节 近代护理教育探寻 |
一、中国近代护理事业的发展 |
二、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发展 |
三、近代护理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外护理教育模式的比较 |
一、培养层次比较 |
二、培养目标比较 |
三、课程体系比较 |
四、教学方法比较 |
五、教育评价比较 |
六、思考与对策 |
第二节 国内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一、国内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
二、国内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
三、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是为适应医学模式的变革发展规律 |
二、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是保持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的重要途径 |
三、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质量控制 |
四、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二、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问卷调查结果与中医护理课程设置现状的文献分析结果 |
讨论 |
一、问卷调查部分 |
二、文献分析部分 |
第四章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 |
第一节 模式构建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培养模式 |
二、培养目标 |
三、课程设置 |
四、课程结构 |
五、课程内容 |
六、实践教学 |
七、教育评价 |
第二节 模式构建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原则 |
第三节 模式框架设计 |
一、框架构想 |
二、具体内涵 |
第四节 模式的具体构建 |
一、培养目标确立 |
二、课程体系建设 |
三、实训体系建设 |
四、保障体系建设 |
五、评价体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论文摘要 |
(9)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概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本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
第二部分 我国护理学科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护理学科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 |
二、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的可行性 |
第三部分 美国护理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护理学教育和科研发展概况 |
二、美国护理实践对学科发展的作用 |
三、美国护理理论的发展是护理学科科学化的开端 |
四、美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对我国护理学科体系构建的启示 |
第四部分 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借鉴 |
一、我国护理教育和科研发展概况 |
二、我国护理实践发展的历史 |
三、我国护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
四、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历史对学科体系构建的启示 |
第五部分 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想 |
一、目前护理学研究生专业设置现状调查 |
二、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三、构建护理学学科体系遵循的原则 |
四、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
五、护理学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 |
结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循证护理教育培训需求及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前言 一、 |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 三、 |
本研究总体目的 第二章 |
上海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教育培训需求调查 一、 |
研究目的 二、 |
研究方法 三、 |
研究结果 四、 |
讨论 第三章 |
护理专业课教师对循证护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建议调查 一、 |
研究目的 二、 |
研究方法 三、 |
研究结果 四、 |
讨论 第四章 |
循证护理课程教学方案构建及循证护理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一、 |
研究目的 二、 |
研究方法 三、 |
研究结果 四、 |
讨论 第五章 |
结论、创新点、局限性和建议 一、 |
结论 二、 |
创新点 三、 |
局限性 四、 |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五、 |
对教学和临床护理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综述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
四、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抑郁障碍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筛选、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 孟惠.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4]叙事医学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J]. 渠利霞,康佳迅,伍东红,张贤,高金玲,杨晓.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27)
- [5]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6]我国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 张艳.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 [7]康复医学在临床与护理教育中的必要性[J]. 牛雪飞,毛容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S2)
- [8]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刘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9]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D]. 李静.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0)
- [10]循证护理教育培训需求及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研究[D]. 矫海莲. 复旦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