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党组织负责人怎样称谓(论文文献综述)
宋天骐[1](2021)在《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构的特别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机构具有特别性,这种特别性内嵌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振兴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治理机构的特别性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治理机构的类型设置,二是治理机构的构成与职权,三是治理机构的运行方式。治理机构的类型设置应明确监督机构设置的必然性和内外部监督机构的有效联动,治理机构的构成与职权应明确人员构成的身份性特征以及权力机构的职权和职权行使的独特性,治理机构的运行方式应明确党组织领导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以及民主管理的独特性。
李冬慧[2](2021)在《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历经社会变迁而生生不息,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的乡土社会。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呈现出新变化,广大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多数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质量不高,集体所承担的村庄责任越来越少,农民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下降,村庄发展呈现出分散化趋势。与此同时,有一类村庄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坚持合作化、组织化和集体化道路,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富裕理念,承担多方位、全覆盖的村庄社区责任,为集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集体福利,从而形成牢固的集体凝聚力和村庄团结关系。这类村庄即集体化村庄,其发展路径与发展前景可成为透视中国农村道路的重要窗口。现有关于集体化村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体经营、集体产权、集体产业等经济领域,本文则重点关注社会治理领域,意在强调集体化村庄治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基于北方乡村“集体社会”底色的理论认知,以山西省典型集体化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集体-权威”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口述访谈等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权威要素在具有集体底色的乡村社会中所经历的“缘起与萌芽、生成与激活、削减与重振、稳定与延续”的变迁过程;以外部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为参照,以村庄内生权威影响力为线索,深入分析典型村庄从自发到自觉探寻适宜路径和治理模式的过程,进而从历史性制度起点、地域性社会文化性格、实践性客观条件等多维度剖析影响村庄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探明集体组织、集体成员与集体权威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关系,以及权威治理模式的运行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一)集体化是一个集体组织变迁、权威类型转换、从自发到自觉的动态发展过程。权威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获得治理客体的认同和服从,形成内化于心的观念意识,进而指导个体行为。相较于经济、制度和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强制性作用,权威要素·具有内部自愿服从性质,在治理实践中成员接受度高、行动阻碍小,对形成农民组织化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形成基于不同目标的治理模式,表现为从“伦理型权威治理、依附型权威治理、教化型权威治理、互惠型权威治理”的转换过程。(二)集体社会是一种对当代集体化道路产生规制性影响的社会底色。从自然条件、历史事实、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维度考察,北方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其社会形态受到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叠加影响,形成以“以户聚村”的集体社会形态。村庄中内生“大家长式”的集体权威,不断维系、巩固集体这一组织形态的延续。(三)集体化村庄是一种理性选择下的复合型村域共同体。村庄的再集体化是集体领导与集体成员共同选择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化模式能够创造更经济、更具规模、更强联系的村域综合体,以此完善村庄社区功能,增强文化凝聚力。集体化村庄为中国乡村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四)锦标赛治理作为权威治理的实践形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有益探索。较强的集体经济与集中的权力结构形成村庄“强压力-强激励”的锦标赛治理基础。呈现出集体权威压力、指标量化考核、锦标赛排名约束、福利分配激励等特征,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其动力来源于权威引导,又在一定程度上维系权威,形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权威治理形式。(五)党组织引领集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协调好农村各基层组织的利益,突出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是新时代探索“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开展乡村振兴实践的组织保障。总体上,探讨集体化村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模式,并不等于对过去的怀念,更多的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分红,享受集体经济红利;提供多样化集体福利,包括创造工作岗位、完善村庄设施、分配生活物资、实现集体赡养,为乡村扩展有效治理空间;在新权威体系下,按照“党业合一”的管理办法实行锦标赛治理模式,引导集体成员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实现集体成员组织化发展;在“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下,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协调村庄各方利益,整合集体多样资源,塑造集体团结格局。简而言之,通过总结集体权威生成与作用机制,阐明新时代背景下集体化村庄的治理模式,以期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并为当前农村党组织全面领导和统筹村庄事务提供经验参考。
孙经纬[3](2021)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作作了不同程度的强调,这也就说明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选取苏北J村作为研究个案,在乡村治理视角下对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探索、现实困境以及优化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总结凝练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和乡村治理的一般性经验。所谓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相应目标任务而进行资源调配整合、发挥自身功能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以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组织力与外部组织力,前者指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与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合调配组织内部资源,促进组织团结统一、进步发展的能力;后者指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与普通村民的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合调配农村社会资源、领导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能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进行理据剖释可以发现:强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基本遵循构成其理论逻辑,组织力是实现不同时期政党建设目标的关键力量为其提供了实践依据,而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则是提升组织力的现实需求。聚焦个案本身,J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实践探索从场域形塑、主体锻造、客体认同、外援嫁接四个维度展开,村庄共同体重建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服务力的呈现、组织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凝聚力的强化、村民认同建构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号召力的提升、外部资源争取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的拓展是其提升组织力的探索路径。然而,组织权威私人化、组织工作形式化和组织队伍“老龄化”导致组织建设不够完善,村民认同缺乏长效性、客观性和面临着易变性又促使村民认同缺乏稳定,这两大问题共同构成了 J村党组织提升组织力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此同时,这也是全国许多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因此,在借鉴J村提升组织力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以推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本质回归和确保组织力提升过程中村民认同的稳定性目标实现为重点来改善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赵绪生[4](2020)在《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第一书记制度》文中指出自第一书记制度建立以来,其内涵和指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均有所变化。基于夯实党的执政之基、聚焦农村精准扶贫、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而推行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健全完善第一书记制度的路径是厘清第一书记制度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关系,准确界定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及其工作职责,解决第一书记制度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张浩然[5](2020)在《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是既不平凡又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疫情逆势中,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小康却相对滞后。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最基层的执行者和最直接的推动者,是能否把“三农”工作抓好做实的关键群体。同时,村干部又是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并非编制内干部,却拿着财政工资;没有行政级别,却做着许多行政事务。构建一套既科学合理,又便于基层付诸实践的村干部激励机制,对提高村干部工作热情和动力,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对四川省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思考分析,思考其存在的村干部薪酬制定欠合理、身份转变途径单一、工作权责关系不清、缺乏及时必要培训等问题,继而从经济待遇、发展提升、职能明晰、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更具参考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完善物质激励手段,健全村干部收入合理保障和稳步增长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宽村干部身份转变和选拔任用途径;厘清事务权责,建立正确评价体系,缓解村干部工作心理压力;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提升村干部服务乡村振兴各项能力等。为基层政府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村干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或其他主体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开阔思路、提供参考。
黎雪[6](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胡光胜[7](2020)在《“后贫困”村庄治理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皖南N县长乐村的调查》文中指出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步入关键时刻和乡村振兴实施的新时期,贫困村的治理中出现了新现象——转变中的权力运作方式与变革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国家力量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民间力量代表的“城归”精英的影响下,逐渐改变或瓦解了村庄长期以村两委为主的单一治理模式,形成了以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与“城归”精英为主的多元权力运作机制,这种景象在乡村社会中出现,实属鲜有。然而,在国家关于乡村宏观政策主要是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全国出现了诸多类似的例子,并且这样的乡村呈现出了积极发展的态势。因此,有必要针对目标案例和结合现有研究,对“后贫困”村庄治理权力运作进行探讨,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本文主要采用个案调查的研究方法,辅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个案研究调查需要笔者进入皖南N县长乐村——已脱贫的贫困村实地观察,了解村庄的整体风貌与村情民风,与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两委干部以及返乡精英部分人员进行一对一访谈。通过访谈与实地走访,梳理三方在参与一些典型事件中的逻辑,明晰三方在其中的作用,如:长乐村为建设国家级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而进行的平和的土地流转、“两水”治理中权力分工、“项目进村”中非正式权力主体的作用等等事件,进而总结出“后贫困”村庄治理中权力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既有传统的村两委的权力运作,也有国家力量的介入与民间力量的补充,不同权力主体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权力运作,以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到文章,首先,导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等内容,并就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论述;其次,通过对长乐村的描述,引入文章需要分析的权力主体及其权力来源;从次,基于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城归”精英相较村两委后进入村庄场域,分析其参与村庄治理的逻辑;再次结合调研内容,深描村庄典型事件中各权力主体之间的互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占据主导位置,村两委依旧具有在地性的优势,“城归”精英则成为村里的利益代理人;最后总结提炼,分析三方之间的互动、吸纳与嵌入,实现真正的治理融合。概而言之,笔者立足于当下社会现状,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借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切入到贫困乡村的权力运作体系当中,分析了各主体介入到乡村治理的逻辑及其产生的作用。研究所形成的结论,以期为“后贫困”村庄治理权力运作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案例借鉴,最终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赵继梅[8](2020)在《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精准扶贫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持续不断推进扶贫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等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4月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所有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五年来,驻村第一书记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总体而言,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成效突出,但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问题。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作用,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的具体行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笔者认为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研究十分必要。吕梁市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大、人口多、程度深、发生率高,是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J县作为省定贫困县,高度重视驻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2015年至今共为49个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9名,为J县顺利脱贫摘帽发挥很大作用。本文通过了解上级政策文件、查阅文献资料、案例研究、实地调研、访谈市县驻村第一书记管理机构及扶贫开发机构等方式,对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驻村第一书记在参与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融入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带领村“两委”难、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分析得出有关制度不完善、权责关系不匹配、内部领导力不强及支持协助不到位等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健全有关制度、理清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重新定位工作重心、建立良好支持关爱体系等方式使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更关键作用,进一步提升帮扶成效。
梁俊山[9](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谢安民[10](2020)在《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礼堂的兴起是乡村社会公共生活的最为显眼的变化。它起初是浙江北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发行为,十八大前后被浙江、河南、湖北等省在属地农村推广,2019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一项乡村治理国家政策。在此过程中,礼堂建设主体事实上一直是新乡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可,文化礼堂乃是当下最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但是,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已有研究往往与政府宣传策略一致强调普通村民的行为意义,而无视或者低估了乡村精英的参与作用。它们也未看到乡村精英内部互动关系对礼堂公共空间的直接影响,也即后者产生于既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下。基于浙江省新乡贤参与礼堂建设案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本世纪以来的乡村精英角色、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乡村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构建,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多数学者使用广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抽象的人。有关研究因为过于空泛,不太具有现实分析力。少数学者使用了狭义公共空间概念,它的主体是各种乡村行动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乡村精英作为公共领域行动者的动机及意义分析都不太明确。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村公共空间总是直接形成于一定的乡村治理格局之中。在大多数研究中,本世纪乡村治理格局总体上仍被归为改革后的乡政村治模式。其结果是,忽略了乡村两级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交错关系。有少数学者试图避免这种简化倾向,转而认为近二十年时期形成了新双轨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仍未根本摆脱乡政村治论的影响。当然,这些文献包含的乡村精英角色分析,正是探讨乡村治理格局之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关系的核心内容。乡村精英研究一般存在三种视角:国家附属论、国家与社会中介论和地方精英能动论。对于新乡贤这一新兴乡村精英研究的主流视角相当于中介论。实际上,能动论更为符合近年来新乡贤的去国家化的命名及其实际的治理主导者形象。本研究运用“地方精英能动论”、“双轨治理”和“交往型公共领域”框架,分析本世纪以来新乡贤动员地方文化和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确认其在乡村治理格局中的公共权威,主导构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在乡村礼堂建设过程中,新乡贤总体上相对于基层政府官员属于交往行动者,但是相对于普通村民较多扮演了策略行动者的角色。在新乡贤群体内部,村两委干部相当于策略行动者,乡村文化人、老党员、老干部和经济能人等相当于交往行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策略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对于乡村治理格局,进而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起承转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为浙江政府官方评选的省市两级、两届“最美文化礼堂人”共126人的事迹介绍材料,他们包括村干部、乡村文化人、退休或在职教师、退休干部、经济能人、志愿者等。本研究还使用了笔者在浙江文化礼堂发源地A县的4个村庄的田野调研资料,以及二手收集的浙东南H县的6个村庄资料。本研究认为,新乡贤乃是与传统士绅相似的非正式的能动性的乡村精英,他们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复合双轨”中的公共权威。在政府规划乡村礼堂建设机遇下,新乡贤主要出于个人自身文化需求、村庄治理诉求和宗族吸引等,全面参与了乡村礼堂的规划、筹资和设计的各个过程,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公共空间,为其文化权威的建树奠定了物质性和组织性基础。这种公共空间具有泛文化的特征,可称之为“新乡贤交往空间”。它是指处于基层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在其中,新乡贤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并从基层政府和普通村民两边获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文化认同。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目前,“新乡贤交往空间”发展还不充分,它既受基层政府外部支持,又受其控制,更主要的是,它为新乡贤群体内部权力关系所限制。然而,它有可能丰富未来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是阐明了“新乡贤交往空间”兴起的社会本质,论证了其赖以形成的“双轨治理”的直接条件和“精英能动”的根本条件,为在乡村社会中调适经典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个案。本文的“新乡贤交往空间”明显不同于国内农村研究中的以普通村民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而与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文化网络”、“士绅社会”有所相似。不过,新乡贤交往空间并不拥有“士绅社会”的特权功能,而更多地是文化性公共空间,它是当代乡村“文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潜力。“新乡贤交往空间”有别于西方社会实际存在的“宰制型公共领域”,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自由型公共领域”,而是“教化型公共领域”。这些发现,使得本研究同时具有为实现乡村治理振兴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二、村党组织负责人怎样称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党组织负责人怎样称谓(论文提纲范文)
(2)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乡村治理的类型、要素及阶段特征 |
(二)权威基础理论及权威治理研究 |
(三)集体化村庄的相关研究 |
(四)中国区域社会底色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集体 |
(二)权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章节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五.案例基本概况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集体社会底色:缘起、演变及伦理型权威生成 |
1.1 集居型村庄的形成 |
1.1.1 集居型村庄的历史演变 |
1.1.2 集居型村庄的结构与关系 |
1.2 集居型村庄内部分工与集体互助 |
1.2.1 集居型村庄中的劳作分工 |
1.2.2 集居型村庄的内生性互助传统 |
1.3 村庄外部民族交融与乡村社会管控 |
1.3.1 政治辐射与民族融合造就杂姓集居 |
1.3.2 基层制度变迁下的乡村外部管控 |
1.4 等级观念延伸与伦理权威形成 |
1.4.1 等级观念维护家庭权威 |
1.4.2 权威服从的社会关系网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观念到实体:行政性集体与依附型权威治理 |
2.1 式微的集体与权威激活 |
2.1.1 动荡环境下的集体生存 |
2.1.2 从革命权威到生产权威 |
2.1.3 生存理性下的权威偏好 |
2.2 觉醒的集体与权威生长 |
2.2.1 劳动实践与权威引导下规则创新 |
2.2.2 权威引领下内生凝聚力与集体认同 |
2.2.3 建构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转化 |
2.3 实体化的集体与权威主导 |
2.3.1 秩序重塑:模式管理造就集体权威 |
2.3.2 行政吸纳:村庄合并与权威扩展 |
2.3.3 经济增量:集体决策与循环农业 |
2.3.4 精英动员:集体行动与荣誉感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分化到集合:经营性集体与教化型权威治理 |
3.1 分化的集体与权威危机 |
3.1.1 国家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
3.1.2 政策落地中的弹性运作 |
3.1.3 个人崛起与权威消减 |
3.2 聚拢的集体与权威重振 |
3.2.1 以企业回填守住集体底线 |
3.2.2 再集体化中农民行动选择 |
3.2.3 从集体主义到共同富裕 |
3.3 集体再造与权威引领 |
3.3.1 集体权威再造经济集体 |
3.3.2 集体权威搭建政治集体 |
3.3.3 集体权威引导文化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单向到互动:利益性集体与互惠型权威治理 |
4.1 当代集体化村庄运行实践与关键要素 |
4.1.1 经济改制下产业发展与多主体参与 |
4.1.2 组织整合下“党业合一”实践 |
4.1.3 价值共享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维系 |
4.1.4 声誉回报中集体认同与社会资本利用 |
4.1.5 福利纽带连接下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 |
4.2 当代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延续 |
4.2.1 村庄集体中的集体情感与“家长权威” |
4.2.2 政党身份与家族身份重合下的权力延续 |
4.2.3 权威代际传递中的认同建构与责任承担 |
4.3 当代利益性集体的发展及特征 |
4.3.1 新集体经济:当代集体化村庄的经济保障 |
4.3.2 新权威体系:多种身份重叠下的治理主体 |
4.3.3 新治理格局:“一核多元”结构下的新集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影响及其治理逻辑 |
5.1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要素与带动效应 |
5.1.1 集体权威的多维面向:来源、内涵与性质 |
5.1.2 集体权威、集体成员与集体组织间的互动关系 |
5.1.3 权威治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 |
5.2 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机制与逻辑进路 |
5.2.1 治理前提:“经济基础-利益相关-福利获取”的类型村庄 |
5.2.2 治理技术:“约束-激励”的双轨治理机制 |
5.2.3 治理资源:“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
5.2.4 治理过程:“压力-考核-约束-激励”构成村治锦标赛 |
5.2.5 治理绩效:治理有效的实践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田野工作 |
(一) J村概况 |
(二) 选择J村作为个案村庄的依据 |
五、研究视角的选择 |
(一) 现有研究视角回顾 |
(二) 本文研究视角建构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缕析 |
一、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
(一) 基层党组织的概念 |
(二) 基层党组织的类型 |
(三)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概念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乡村治理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概念解析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表现形态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与治理功能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理据剖释 |
一、理论逻辑: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基本遵循 |
(一) 政党属性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与组织力 |
二、实践依据: 实现不同时期政党建设目标的关键力量 |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武器 |
(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法宝 |
三、现实需求: 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 |
(一)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组织力 |
第三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
一、村庄共同体重建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服务力的呈现 |
(一) 重建地域共同体: 以土为生到依土而生 |
(二) 重建精神共同体: 村民内心世界的调适 |
二、组织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凝聚力的强化 |
(一) 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
(二) 严格开展组织生活 |
(三) 建构党员认同 |
三、村民认同建构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号召力的提升 |
(一)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
(二) 建构村民认同 |
四、外部资源争取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的拓展 |
(一) 获取外部资源 |
(二) 运用外部资源 |
第四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的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
(一) “头雁”色彩过分凸显导致组织权威面临私人化的风险 |
(二) 迎检式工作逻辑导致组织工作面临形式化的风险 |
(三) 青年党员脱钩导致组织队伍面临“老龄化”的风险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的村民认同缺乏稳定 |
(一) 精英人物主导下的村民认同缺乏长效性 |
(二) 村庄信息传递梗阻削弱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
(三) 村民政治素养缺失催生村民认同的易变性 |
第五章 J村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优化策略 |
一、推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本质回归 |
(一) 规范“头雁”运作,维护组织权威的集体化 |
(二) 转变工作逻辑,推进组织工作的实效化 |
(三) 加强党员管理,落实组织队伍的活力化 |
二、确保组织力提升过程中村民认同的稳定性目标实现 |
(一) 建构组织主导的认同机制,提升村民认同的长效性 |
(二) 多渠道畅通村庄信息传递,增强村民认同的客观性 |
(三) 全方位培育村民政治素养,限制村民认同的易变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中主要人物一览 |
附录二: X县村党组织书记激励考核办法 |
附录三: X县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绩效百分制考核细则 |
附录四: Y镇村居工作百分制考核实施细则 |
附录五: Y镇2020年度政法综治暨“平安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责任书 |
附录六: J村支部活动记录节选 |
附录七: 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八: J村调研掠影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第一书记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书记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
(一)革命时期第一书记制度的初创形成 |
(二)建设和改革时期第一书记制度发展 |
(三)新世纪以来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 |
二、推行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总体考虑 |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之基 |
(二)聚焦农村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 |
(三)强化基层社会领导,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
三、第一书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第一书记外力帮扶与农村内生动力未能形成互补共振 |
(二)第一书记制度设计与实施中的目标偏差与角色错位 |
(三)第一书记人员选派、工作作风、保障奖惩机制等问题 |
四、健全完善第一书记制度的有效路径 |
(一)厘清第一书记制度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关系 |
(二)准确界定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及其工作职责 |
(三)从体制机制上解决第一书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5)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村干部 |
2.1.2 激励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成就需要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3 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内容 |
3.1 Z市D区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
3.1.1 Z市D区基本情况 |
3.1.2 Z市D区农村基本情况 |
3.1.3 Z市D区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
3.2 Z市D区现行激励机制主要内容 |
3.2.1 经济报酬机制 |
3.2.2 发展提升机制 |
3.2.3 教育培训机制 |
3.2.4 监督奖惩机制 |
4 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效应分析 |
4.1 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4.1.1 村干部待遇总体仍然偏低 |
4.1.2 村干部工作压力较大 |
4.1.3 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单一 |
4.1.4 部分村干部履职能力有待提升 |
4.2 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村干部薪酬分配制度欠合理 |
4.2.2 村干部晋升渠道不畅通 |
4.2.3 村干部工作事务权责关系没有理顺 |
4.2.4 村干部缺乏及时必要培训 |
5 完善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建议 |
5.1 完善村干部收入保障机制 |
5.1.1 建立村干部工作报酬稳步增长机制 |
5.1.2 推进村干部参加社会保险工作 |
5.1.3 完善绩效补贴发放办法 |
5.2 拓宽村干部转变身份渠道 |
5.2.1 完善优秀村干部考试录用制度 |
5.2.2 提高村干部队伍建设质量 |
5.2.3 拓宽村干部参政议政渠道 |
5.3 疏导村干部工作心理压力 |
5.3.1 厘清权责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
5.3.2 疏导村干部心理压力 |
5.3.3 健全村干部正确评价机制 |
5.4 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 |
5.4.1 切实加大培训力度 |
5.4.2 注重培训内容务实管用 |
5.4.3 讲究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Z市D区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后贫困”村庄治理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皖南N县长乐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文献述评与总结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后贫困村庄的治理主体与权力来源 |
第一节 皖南N县长乐村个案描述 |
第二节 长乐村治理的权力主体 |
一、传统治理主体代表——村两委 |
二、国家力量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 |
三、民间新型力量代表——“城归”精英 |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主体的权力来源 |
一、村两委的权力来源 |
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权力来源 |
三、“城归”精英的权力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后贫困村庄治理主体的参与逻辑 |
第一节 在地性:村两委参与的固有逻辑 |
一、村民之于村两委的认知 |
二、村两委的功能属性与职责 |
第二节 国家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贫困治理 |
一、基于贫困治理的国家介入 |
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权力运作 |
第三节 民间性:“城归”精英的社会补充 |
一、“城归”精英的返乡动力 |
二、重返乡村社会的角色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贫困村庄的现有权力架构 |
第一节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的权力重塑 |
一、驻村扶贫工作队嵌入村两委组织 |
二、双轨治理:国家治理与乡村基层治理 |
第二节 正式权力主体与非正式权力主体的双重建构 |
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城归”精英的有机耦合 |
二、村两委与“城归”精英的功能互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贫困村庄场域内的治理互动 |
第一节 土地流转中各方的权力互动 |
第二节 “两水”治理中正式权力间的协作 |
第三节 “项目进村”中各权力主体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后贫困村庄治理体系的优化 |
一、基本结论: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融合 |
二、讨论与思考:后贫困村庄治理体系优化进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对象和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概述 |
1.1 相关政策概述与核心概念界定 |
1.1.1 驻村第一书记 |
1.1.2 精准扶贫 |
1.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
1.2.1 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
1.2.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3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
第二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1 J县基本情况 |
2.1.2 J县驻村第一书记基本情况 |
2.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内容 |
2.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2.2.2 宣传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
2.2.3 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
2.2.4 制定实施脱贫规划 |
2.2.5 发展特色扶贫项目 |
2.2.6 参与整合扶贫资源 |
2.2.7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
2.3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成效 |
2.3.1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
2.3.2 促进经济收入增加 |
2.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2.3.4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
第三章 吕梁市J县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困境 |
3.1.1 驻村融入困难 |
3.1.2 工作任务繁重 |
3.1.3 带领村两委难 |
3.1.4 力量相对薄弱 |
3.2 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归因 |
3.2.1 相关制度不完善 |
3.2.2 权责关系不匹配 |
3.2.3 内部领导力不强 |
3.2.4 支持协助不到位 |
第四章 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的建议 |
4.1 健全相关制度 |
4.1.1 完善选派任职制度 |
4.1.2 健全培养选拔制度 |
4.1.3 细化考核激励制度 |
4.1.4 建立能力提升制度 |
4.1.5 改进日常管理制度 |
4.2 明确驻村第一书记权责边界 |
4.2.1 赋予扶贫决策权 |
4.2.2 建立工作职责清单 |
4.3 明确定位工作重心 |
4.3.1 聚焦内生发展动力培养 |
4.3.2 增强农村党组织组织力 |
4.3.3 打造新型农村干部队伍 |
4.4 形成良好的支持关爱体系 |
4.4.1 构建多方支持格局 |
4.4.2 健全谈心谈话体系 |
4.4.3 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
4.4.4 建立合理容错纠错办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分析框架 |
1.4 资料方法 |
1.5 本文观点 |
2.精英的转换 |
2.1 传统士绅 |
2.2 民国新乡绅 |
2.3 集体农村干部 |
2.4 改革后新乡贤 |
3.“双轨”的重建 |
3.1 平衡双轨 |
3.2 长单轨 |
3.3 强单轨 |
3.4 复合双轨 |
4.礼堂的复兴 |
4.1 传统礼堂 |
4.2 近代礼堂 |
4.3 农村礼堂 |
4.4 文化礼堂 |
5.新乡贤的参与 |
5.1 规划选址 |
5.2 规模设计 |
5.3 建设筹资 |
5.4 布局展陈 |
6.内在的动力 |
6.1 村民的文化需要 |
6.2 新乡贤的文化兴趣 |
6.3 村庄的治理诉求 |
6.4 宗族的吸引 |
6.5 女性新乡贤的作用 |
7.自我的限制 |
7.1 村庄领导的竞争 |
7.2 村两委成员的冲突 |
7.3 乡村文化人的工具化 |
7.4 乡村文化人的行政化 |
8.基层政府的策略 |
8.1 行政动员 |
8.2 业务指导 |
8.3 被动支持 |
8.4 特意排斥 |
9.乡村交往的重构 |
9.1 “礼治”交往 |
9.2 文化交往 |
9.3 再组织化 |
9.4 村域外交往 |
10.结论 |
10.1 新乡贤交往空间的历史形成 |
10.2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文化网络 |
10.3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士绅社会 |
10.4 新乡贤交往空间与公共领域 |
参考文献 |
四、村党组织负责人怎样称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构的特别性[J]. 宋天骐.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21(01)
- [2]集体化村庄的权威治理研究 ——基于山西省贾村的实证调查[D]. 李冬慧. 山西大学, 2021
- [3]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 ——以苏北J村为例[D]. 孙经纬. 扬州大学, 2021(09)
- [4]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第一书记制度[J]. 赵绪生. 理论视野, 2020(10)
- [5]Z市D区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D]. 张浩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4)
- [6]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后贫困”村庄治理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皖南N县长乐村的调查[D]. 胡光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驻村第一书记参与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吕梁市J县为例[D]. 赵继梅. 山西大学, 2020(01)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10]精英能动、双轨治理与新乡贤交往空间生产 ——浙江省乡村礼堂建设案例研究[D]. 谢安民. 浙江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