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水池塘鲻鱼、斑节对虾混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东[1](2020)在《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文中认为近年来,江苏虾类养殖业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投喂高产出养殖模式给养殖水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养殖水域氮磷超标现象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虾类养殖水体氮磷超标问题,并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使之可以符合现行标准排放,是文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虾类饲料源头入手,改良饲料的投喂方式,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后续养殖尾水处理减轻压力。然后通过贝类及微藻的水质净化作用,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最后构建出虾贝养殖系统,为实际养殖提供模式参考。具体研究如下:1.使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体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旨在掌握脊尾白虾当下普遍的混投模式下养殖水体的环境现状及养殖产出现状,为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基础。试验结果显示:(1)混投组(Diet2组)脊尾白虾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单一投喂组(Diet1组和Diet3组)(P<0.05),而单一投喂组(Diet1组与Diet3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3个投喂组之间脂肪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3)Diet2组脊尾白虾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Diet3组(P<0.05),与Diet1组差异不显着(P>0.05),混投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单一投喂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脊尾白虾粗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总体呈现Diet1组>Diet2组>Diet3组的规律。由此可见,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方式对环境污染小,以其代替冰鲜饲料已经成为趋势。然而人工配合饲料无法达到全价营养,还不能完全替代冰鲜饲料,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以“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方式继续投喂,养殖水质氮磷超标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因此,还需要通过滤水性贝类对养殖水质进行处理,以保证脊尾白虾养殖尾水符合现行标准排放。2.使用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直接研究了文蛤的滤水率,明确了文蛤的净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着差异,但是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着高于野生群体;(3)根据响应面BBD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 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m L/(个·min)。(4)在BBD模型优化得出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下进行了水质检测,结果发现,文蛤能显着降低水体中TSS、Chl.a及COD含量(P<0.05),但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无显着的消除效果(P>0.05)。需要通过与微藻的协同作用,方可起到消除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的目的。3.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CCD模型法,设置了4个实验组即无蛤无藻组(O组)、有蛤无藻组(A组)、无蛤有藻组(B组)及有蛤有藻组(AB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响应面实验根据CCD模型,以文蛤密度(A)和微藻密度(B)为影响因素,共设13个实验组。研究了文蛤与微藻的协同作用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消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1)文蛤在清水态(无藻)环境中对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不显着(P>0.05),需与微藻协同才能显着降低水体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P<0.05)。(2)文蛤和微藻最佳搭配比例为:文蛤221粒/m2,微藻1.92×106个/m L,此时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日消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93%和8.60%。4.通过在江苏吕四构建“脊尾白虾-文蛤”串联养殖模式,并采用生态学方法,连续30 d监测了虾贝串联养殖系统的水质指标,结果发现,虾池尾水经过文蛤池净化后,能一定程度上净化脊尾白虾养殖尾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虾贝分池养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脊尾白虾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模式借鉴。
董学兴[2](2019)在《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养殖模式单一,养殖中后期常面临氨氮浓度升高、水质恶化等问题,而且富含氨氮的养殖尾水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土壤环境遭受污染。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研究了氨氮对罗氏沼虾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首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罗氏沼虾对氨氮的代谢、解毒机制,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罗氏沼虾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1、氨氮短期胁迫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体重为3.46±0.66 g罗氏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设置非离子氨浓度0、0.5、1.88 mg·L-1,研究了氨氮胁迫4 h、8 h、12 h、24 h、48 h和72 h对罗氏沼虾血淋巴、肌肉、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肌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并检测了氨氮对其肌肉和肝胰腺抗氧化酶基因(SOD、CAT和GPX)、热休克蛋白基因(HSP60、HSP70和HSP90)、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2、Caspase 3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离子氨对罗氏沼虾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72、5.44、4.28和3.78 mg·L-1,其安全浓度为0.378 mg·L-1。(2)1.88 mg·L-1组在8 h时显着诱导了鳃T-SOD活性,72 h时显着诱导了鳃CAT活性;0.5、1.88 mg·L-1组24 h时显着诱导了血淋巴CAT活性,1.88 mg·L-1组24 h时亦同时显着诱导了血淋巴T-SOD活性;72 h时,0.5、1.88 mg·L-1组显着诱导了肌肉GSH-Px活性。72 h时,1.88 mg·L-1组罗氏沼虾血淋巴、肌肉和鳃MDA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0.5 mg·L-1组。(3)1.88 mg·L-1组肌肉SOD基因表达分别在8 h和24 h时被显着诱导,该组肝胰腺SOD基因也在8 h和48 h时被显着诱导;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CAT基因分别在3 h和8 h时被显着诱导到最高值;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GPX基因均在8 h时被显着诱导到最高值,其中肝胰腺GPX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的23.86倍和12.21倍。(4)0.5 mg·L-1组在3 h时显着诱导了肌肉HSP60基因表达,1.88 mg·L-1组在8 h、24 h和72 h时均显着诱导了肌肉和肝胰腺HSP60基因表达;1.88 mg·L-1组在8 h、24 h和48 h时显着诱导了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该浓度下肌肉HSP70基因表达仅在8 h时被诱导,0.5 mg·L-1组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在8 h时被诱导;1.88 mg·L-1组分别在8 h、12 h和24 h时显着诱导了肌肉HSP90基因表达,在3h和72 h时诱导了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0.5 mg·L-1组在12 h时诱导了肌肉HSP90基因表达,在72 h时显着诱导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5)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Caspase 2基因表达分别在3 h和8 h时被显着诱导至最大值;1.88 mg·L-1组肌肉Caspase 3基因表达在24 h和48 h时被显着诱导,肝胰腺Caspase 3基因表达在8h和24 h时亦被显着诱导;氨氮对肝胰腺Bcl-2基因表达无显着影响,0.5 mg·L-1组肌肉Bcl-2基因表达在3 h时被显着诱导。氨氮胁迫72 h后,1.88 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现象。2、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温度(25±1)℃、pH 8.0±0.5条件下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0.16±0.06 g)的LC50。设置0、0.43、0.64、0.85、1.06 mg·L-1等5个非离子氨浓度,研究了氨氮胁迫48 h及恢复48 h对罗氏沼虾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胁迫和恢复对其肌肉抗氧化酶基因(SOD、CAT和GPX)、热休克蛋白基因(HSP60、HSP70和HSP90)、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2、Caspase 3和Bcl-2)表达的影响。(1)非离子氨对罗氏沼虾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4.25、2.35、1.86、1.54 mg·L-1,安全浓度为0.154 mg·L-1。(2)氨氮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罗氏沼虾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CAT和GSH-Px活性变化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0.43、0.64和1.06 mg·L-1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胁迫48h时相比,恢复48 h后各组SOD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除0.85 mg·L-1组外,其余试验组SOD活性仍然显着高于对照(P<0.05);0.85、1.06 mg·L-1组CAT活性较胁迫状态显着下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MDA含量无显着差异。(3)氨氮胁迫48 h时,1.06 mg·L-1组CAT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恢复48 h后各浓度组间无显着差异。氨氮胁迫48 h对SOD基因表达无显着影响,恢复48 h后0.43、1.06 mg·L-1组SOD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其他组。氨氮胁迫48 h时,0.85 mg·L-1组GPX基因表达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恢复48h后GPX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4)氨氮胁迫和恢复对HSP70基因表达均无显着影响。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HSP90表达均显着上升,恢复48 h后各组HSP90基因表达较胁迫时下降,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胁迫48h时,除0.43 mg·L-1组外的其余试验组HSP60基因表达显着上升,恢复48h后表达量下降至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5)氨氮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Caspase2、Caspase3表达皆显着高于对照组;恢复48 h后,除0.43 mg·L-1组外其余试验组Caspase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各试验组Caspase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3、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生长、代谢酶、抗氧化酶、代谢组的影响将罗氏沼虾(0.28±0.05 g)暴露于非离子氨浓度为0、0.108、0.216、0.324和0.54 mg·L-1中20d,研究氨氮对罗氏沼虾生长、成活率、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检测了0.108、0.324和0.54 mg·L-1氨氮对其肌肉代谢组的影响。结果表明:(1)0.54 mg·L-1组罗氏沼虾成活率显着降低,该组增重率也降低但差异不显着。(2)0.216、0.324和0.54 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着降低,0.216 mg·L-1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也显着降低。随氨氮浓度升高,肝胰腺和肌肉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着,对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也同样不显着。0.216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尿素氮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0.54 mg·L-1浓度组。(3)氨氮对肌肉CAT活性无显着影响;0.324 mg·L-1组SOD活性最大,显着大于对照组和0.108 mg·L-1组;0.216 mg·L-1组MDA含量最低,显着低于0.108mg·L-1组,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4)氨氮对罗氏沼虾肌肉嘌呤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а-亚麻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膦酸盐与磷酸酯代谢、萜类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以及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研究可见,高浓度氨氮对罗氏沼虾产生了胁迫效应,显着影响其成活和生长。为探寻减少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氨氮积累的方法,本文采用围隔实验研究了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组)、罗氏沼虾+浮萍(Lemna minor)(PP组)、罗氏沼虾+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P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鲢鱼(PM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鱼(PMPF组),养殖64 d。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水质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4、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水质指标的影响养殖过程中,每10 d测定一次水质理化指标(浊度、DO、pH、Chl-a、COD、BOD、NO3-N、NO2-N、NH3-N、TN、TP、PO4-P、TOC)。养殖结束(64 d)时测定增重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PMPF组增重率最大,但与其它组无显着差异,各组间成活率也无显着差异。PMPF组中平均DO最高,而PF组中TN和Chl-a浓度最高。与MP组相比,混养鲢鱼的PF、PMF和PMPF组有效降低了PO4-P含量。浮萍可有效吸收水中的N和P,有浮萍的PP和PMP组中Chl-a浓度较PF组显着下降。PMPF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5、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冗余分析(RDA)肠道菌群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肠道细菌多样性指数MP组最大(4.08),PMF组(1.27)最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虾肠道中相对丰度较大。不同模式最大优势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P、PMP和PMPF组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PP组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PF和PMF组为Candidatus Hepatoplasma。肠道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TP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具有显着影响(P<0.05)。肠棕气单胞菌(Aeromonas enteropelogenes)、有益菌肠球菌(Enterococcus)、格氏乳酸菌(Lactococcus garvieae)与NO3-N、TN正相关,红细菌属(Rhod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ranovensis)与TP正相关。可见,养殖模式可通过影响水体营养盐尤其是氮磷含量影响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王金凤[3](2017)在《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文中认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是一类感染多种海水甲壳动物的致病性寄生性甲藻。近年来,该藻导致的流行病频繁暴发,严重影响了全球多种野生经济甲壳动物的渔业生产,对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血卵涡鞭虫的发病规律、致病机制以及宿主对其免疫防御机制是防控该类病害的基础。因此,本论文分别从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生活史、致病机理及宿主免疫防御方面进行系统探究,以期为血卵涡鞭虫流行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血涂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和养殖蟹类感染血卵涡鞭虫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血卵涡鞭虫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在辽宁、山东、浙江地区的野生三疣梭子蟹和广东的野生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中均发现了血卵涡鞭虫的感染;对山东青岛三疣梭子蟹重要养殖基地虾蟹混养池塘的连续监测发现,血卵涡鞭虫病在三疣梭子蟹整个养殖周期内持续发生,感染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7月末,可达90%。伴随着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暴发,混养池塘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大批量死亡,经检测确定为血卵涡鞭虫感染所致,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发现和报道。2.通过分子生物学和体外培养技术手段,研究了感染养殖三疣梭子蟹和斑节对虾的血卵涡鞭虫的生物学特征。成功建立了血卵涡鞭虫的体外培养,观测到其生活史过程中历经的丝状滋养体、类变形虫状滋养体、团块状聚合体、裂殖体、蛛网状滋养体、孢子体、孢子母细胞、孢子前细胞和孢子生活史阶段。分子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三疣梭子蟹和斑节对虾的血卵涡鞭虫的种群同源性高达99.2%,与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血卵涡鞭虫属于同一类群(Hematodinium perezi II)。3.通过血涂片法和H&E染色法初步探究了血卵涡鞭虫感染三疣梭子蟹后的增殖过程和致病机理。发现血卵涡鞭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肝胰腺、心脏等主要器官的血腔和血窦内,其大量增殖可导致宿主肝胰腺、心脏、鳃和肌肉等重要器官、组织发生系统性病变,最终宿主消化、代谢、呼吸等功能的紊乱和丧失引发死亡。4.初步研究了三疣梭子蟹抵御血卵涡鞭虫侵染的免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抗氧化酶GPx。首次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GPx基因全长c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优先与甲壳动物GPxs聚为一枝;三疣梭子蟹GPx蛋白序列的预测三维结构由3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片层组成,其催化位点为硒半胱氨酸(U),位于α1螺旋和β3折叠片层结构中;遭受血卵涡鞭虫侵染后,GPx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血细胞、肝胰腺、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发生显着性变化,表明GPx在三疣梭子蟹抵御血卵涡鞭虫的免疫响应过程中可通过缓解甲壳宿主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对宿主产生重要的防护功能。
郭永坚,罗昭林,阴晓丽,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4](2015)在《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初始体重(25.0±1.59)g的鲻为研究对象,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饲料投喂对鲻的生长及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处理组分别为面粉组(T1)、米糠组(T2)、虾料组(T3)和鱼料组(T4)。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水族缸内单一地使用面粉或米糠投喂,鲻几乎不生长,但仍能维持较高的成活率(>80%)。虾料组的特定生长率(1.46%/d)和饲料效率(48.62%)均为各组最高,约为鱼料组的两倍,且两组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着高于面粉组和米糠组(P<0.05)。面粉组和米糠组的周均日摄食量在第4周后迅速降低(<0.80 g/d),而整个养殖期间虾料组和鱼料组普遍高于0.80 g/d,且在第8周明显升高。养殖结束时全鱼的粗蛋白以米糠组最高(18.62%±1.36%),粗脂肪以虾料组最高(10.52%±0.36%)。面粉组有较明显的粗脂肪积累(8.01%±0.42%)。研究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面粉)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鲻全鱼脂肪的积累,用米糠代替配合饲料投喂时可维持鲻的粗蛋白含量水平。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5](2015)在《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池塘中构建围网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单养及对虾-鲻(Mugil cephalus)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特征。围网内鲻放养量依次为0(M0)、250(M 250)、500(M500)和800(M800)尾。结果显示,池塘浮游植物共计7门39属65种,其中绿藻门最多(21属33种),蓝藻门次之(7属17种),细胞丰度随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养殖池塘藻类以小球藻为主(50%以上)。养殖末期鲻放养组绿藻丰度普遍高于对照组,蓝藻丰度反之。M250组绿藻丰度最高而蓝藻最低,且与对照组呈显着差异(P<0.05),其多样性指数在养殖末期居各组最高。养殖前中期高密度鲻组(M500、M800)浮游植物藻相较优,后期则以低密度鲻组M250最优。研究表明,虾塘围网混养鲻可有效提高池塘中绿藻密度,降低蓝藻密度,增加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李俊伟,罗昭林,陈利雄,陈素文[6](2014)在《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新型对虾生态养殖模式,于池塘中构建围网开展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鲻(Mugil cephalus)混养试验。鲻密度依次为0尾(M0,对照组)、250尾(M250)、500尾(M500)和800尾(M800)。结果显示,鲻放养组的饵料系数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M250组对虾产值(30.30×104元·hm-2)及总产值(31.02×104元·hm-2)为各组最高,M800组对虾产值(20.96×104元·hm-2)及总产值(23.30×104元·hm-2)最低。试验结束后,放养较多鲻的处理组(M500和M800)的总有机碳(TOC)有约20 mg·L-1幅度的下降,而M0和M250则变动极小,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养殖末期鲻放养组的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M0,且M250组NO2-N及氨氮(NH4-N)质量分数居于各组最高(P>0.05)。试验表明,在池塘围网混养少量鲻(M250)时对虾产量最高,而混养较多鲻(M500和M800)时饲料成本较为节约且水质指标较好。采取养殖前期多放鱼,后期适当分鱼以降低密度的措施,可能更有利于虾塘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提高。
粟丽[7](2012)在《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浮游植物和颗粒有机物的含量与养殖池塘水质及对虾的健康生长有着密切关系,虾鱼混养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国华南对虾养殖地区已经较普遍,但目前关于对虾混养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以及混养鱼类对两者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组成及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对虾养殖池塘网箱混养吉丽罗非鱼期间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于2010年8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鸡打港冠利达对虾养殖场进行了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试验,实验选取了3口池塘,编号分别为406、407和408,每口池塘中分别设置5个网箱放养罗非鱼,编号为1-5号网箱,网箱内分别放养吉丽罗非鱼50、100、150、200和250尾,各池放养对虾密度均为90万尾/hm2。1.1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本节对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406池在实验期间一直以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407池和408池相继出现了不定微囊藻等蓝藻占优势的时期,表明试验所放养的罗非鱼量不能完全控制微囊藻等蓝藻的生长繁殖。(2)罗非鱼的肠含物经检测发现有大量的铜绿微囊藻、较多的栅藻和多种硅藻,没有发现不定微囊藻、微小色球藻和细小平裂藻等在池塘水体中含量较多的小型藻类,表明罗非鱼的摄食对这些小型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较小。(3)三口池塘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407池>408池>406池,并且407池与406池和408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不同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对罗非鱼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1.2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本节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网箱混养池塘养殖期间水体中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的动态变化及POM含量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池塘总颗粒悬浮物量(TPM)平均为(83.1±34.1)mg/L,变动于35.0153.8mg/L之间;颗粒无机物(PIM)平均含量为(34.3±11.8)mg/L,变化于19.054.0mg/L之间,占总颗粒悬浮物的41.28%;浮游生物干重(PZ)波动在2.4322.477mg/L之间,平均值为(9.631±5.911)mg/L,其中浮游植物干重(DWP)为(8.987±5.983)mg/L,变动于2.29822.105mg/L之间,浮游动物干重(DWZ)为(0.645±0.607)mg/L,变动于0.0182.724mg/L之间;颗粒腐质与细菌量为(38.966±25.530)mg/L,变动于14.33997.958mg/L之间,占悬浮颗粒有机物的比例为81.77%。(2)407池网箱养殖吉丽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406、408池(p<0.05)。三口池塘罗非鱼的存活率没有显着差异。2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实验于2011年68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岭门镇鸡打港冠利达对虾养殖场进行,实验选取一口池塘,在池塘中设置24个围隔,分为6个组(A、B、C、D、E、F组),每组4个平行,其中A、B、C、D、E组为实验组分别放养罗非鱼4、8、12、18、24尾每个围隔,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养对虾数量均为3000尾每个围隔。2.1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因子的影响本节对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实验期间养殖水体中的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在整个养殖期间DO含量变化为下午高于上午,养殖前期高于养殖后期,在整个养殖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DO含量接近;各组围隔养殖水体中亚硝氮和氨氮浓度呈升高的变化趋势,养殖前期养殖水体中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都很接近,养殖后期各组围隔之间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着低于实验A、B、E组和对照F组(P<0.05);在整个养殖期间对照组COD和TOC含量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到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 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对照组最低,实验组TN、TP的增加量高于对照组,而在实验组之间A、 E组增加量高于B、C、D三组;(2)围隔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6种,优势度较高,优势种单一,优势种基本上为小型种类,在实验组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为放鱼量较多的C、D、E组较放鱼量少的A、B组良好;叶绿素a的含量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之间则是放鱼量最少的A、B组高于其它三组。2.2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本节对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在整个养殖期间,TPM含量变化情况为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含量接近,养殖中期和后期实验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OM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波动较小,整体上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整个养殖期间含量均接近;PIM含量在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含量接近,而养殖中后期则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OM与PIM在TPM中所占的比列变化,为养殖前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近,养殖中期有较大波动,到养殖后期POM含量百分比为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IM百分比则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放鱼量多的C、D、E组PIM含量百分比较放鱼量少的A、B组高。(2)各围隔弧菌数量变化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数量波动在1.01152.33×103个/mL,均值为15.08±24.50×103个/mL,实验组中A组弧菌数量最多,其次是B组,C、D相对较少。表明合理密度的罗非鱼混养有利于底质的再悬浮,促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控制养殖水体中颗粒有机物含量,减少弧菌数量,给对虾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两种鱼虾混养模式罗非鱼最佳放养密度分析本文通过鱼虾收获规格、成活率、产量、产值以及池塘水质状况等指标,探讨两种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中最佳罗非鱼配比,结果表明:(1)网箱混养实验中不投饵组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与投饵组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建议在选择虾池网箱混养模式时,若养殖水体较肥应采用不投鱼饵方式,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也不会给养殖水体带来负担,但由于实验中不投饵组只设了一个密度,所以最佳密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若养殖水体较瘦时应采用适当投饵方式混养鱼类。(2)围隔混养实验中发现,各组围隔鱼虾总产值为E组最高,其次为C组,但利润率为C组最高,说明大量罗非鱼的放养增加了养殖产量,但大量的罗非鱼可能会影响池塘水质和对虾的成活率;C组虽然产值不是最高,但C组利润率最高,且C组对虾成活率也最高,罗非鱼的生长速率较快,水质状况在实验组中也最好,因此建议在选择鱼虾直接混养时,对虾混养密度为83尾/m2,罗非鱼为0.33尾/m2,放养规格为200g左右,鱼虾混养密度比例约为250:1。
裴宇[8](2012)在《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因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比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Linnaeus)混养池和对虾单养池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生物种类、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收支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分析了虾鱼混养模式对对虾池塘养殖的影响,为探索新的对虾养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池塘和对虾单养池塘为研究对象,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4—2007)中的实验方法,对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池塘和对虾单养池塘水体的理化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养池塘中温度、盐度、pH和溶解氧(DO)与单养池塘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保证每天开启增氧机的条件下,混养池中溶解氧略高于单养池;两池塘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显着差异(P<0.05),且在养殖过程中均呈现上升趋势,在后期上升趋势变快,但混养池上升趋势较缓。两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种类基本相同,前期均以硅藻为优势种群,后期以蓝藻和绿藻为优势种群。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4.108个cell/L和1567.9ind/L;单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1.108个cell/L和2055ind/L;混养池塘中的浮游植物丰度在后期显着大于单养池塘(P<0.05),而浮游动物丰度则显着小于单养池塘(P<0.05)。实验期间,太阳辐射总能为1345.08MJ.m-2。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29%和0.26%,两者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混养池与单养池的光合能转化效率分别为1.07MJ.m-2和0.95MJ.m-2,前者比后者提高了12.63%(P<0.05)。混养池塘饲料能转化效率、总能量转化效率和单位净产量总饲料能分别高于单养池塘0.31%、7.4%和3.46%(P>0.05),而单位净产量总耗能低于单养池1.26%(P>0.05)。养殖过程中,混养池沉积物能量是0.75MJ.m-2,占总输入能量的2.40%,单养池沉积物能量是1.26MJ.m-2,占总输入能量的到4.30%,混养池中的沉积物能量与单养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混养池塘中对虾体重和体长均略高于单养池塘,但两者间无显着差异。混养池塘对虾产量550kg,金钱鱼增重24.67%,利润为4321元;单养池塘对虾产量530kg,利润为2196元,前者比后者利润增长46.67%。表明金钱鱼与凡滨对虾混养可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平衡水中浮游生物量,提高能量转化率,增加经济收益。
林更铭,项鹏,杨清良[9](2011)在《基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调控水环境的池塘养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构建了生态位互补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黄鳍鲷(Sparus latus)、鲻鱼(Mugil cephalus)、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和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的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不仅能对虾池污染环境起生物修复作用,而且经济效益显着增加。实验池的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均明显低于未套养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的对照池,铵盐、总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了51.57%、31.69%、43.33%和15.65%,与对照池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饵料系数从1.52下降到1.47,投入产出比从0.57下降到0.50。
韩耀龙[10](2011)在《拟穴青蟹健康养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洋经济养殖蟹类,之前我国有关锯缘青蟹的研究报道实际上都应归为拟穴青蟹。拟穴青蟹属于广温、广盐、肉食性名贵海产品,营养丰富,肉质好,深受人们喜爱。青蟹是汕头市传统特色优势海水养殖品种,但是,自2004年起,汕头市青蟹养殖遇到了严重的病害问题,每年911月,牛田洋围垦区养殖的青蟹病害严重,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近几年来,本课题组对牛田洋养殖青蟹的病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已弄清病害的主要类型、病原和病因,查明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恶化和条件致病菌的大量增生是牛田洋青蟹病害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利用中草药进行防治病害的方法,取得一定成效。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从生态角度出发,期望通过建立青蟹健康养殖模式,达到防控和降低病害发生的目的。养殖试验在3个半咸水养殖池塘中进行(1号和2号池塘面积各1亩,3号池塘15亩),各池塘放养种类和密度相同(拟穴青蟹与斑节对虾、鲻鱼混养)但养殖模式不同。1号和2号池塘采用半封闭式养殖模式,而3号池塘采用开放式养殖模式,养殖周期共46周;其中,在养殖试验进行35周后,在1号池塘按21Kg/亩放入细基江篱,共养殖约10周。通过比较不同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及微生物的变化及差异,探讨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与传统开放式养殖模式的不同点,以及细基江篱对水体环境的修复作用。主要结果如下:与传统开放式养殖模式相比,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养殖水体盐度相对稳定;溶解氧含量较高,有害物质氨氮含量低且稳定在0.01mg/L0.11mg/L范围内, 7月、1012月显着低于开放式养殖模式(P<0.05);611月水体的无机磷水平,57月和911月水体的异养菌含量,以及5月、8月、1012月水体的弧菌含量都显着低于开放式养殖模式(P<0.05)。半封闭模式在未放养细基江蓠情况下,其拟穴青蟹的存活率及池塘亩净收益分别比传统养殖模式提高66.22%和38.46%。放养细基江篱的半封闭式池塘与未放养细基江蓠的半封闭对照池塘相比,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在放养细基江篱10天开始显着高于对照池塘(P<0.05);盐度在放养细基江篱20天开始显着低于对照池塘(P<0.05),并且趋于稳定;放养细基江篱后,水体中氨氮含量从江篱投放20天时的0.29mg/L显着下降到40天时的0.04mg/L(P<0.05)。总体来说,水体中大多数重要理化指标都朝着有利于养殖品种健康生长的方向变化,收获时拟穴青蟹的存活率及池塘亩净收益分别比对照池塘提高22.43%和、60.47%,比传统养殖模式提高103.51%和、122.20%。本研究结果表明,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与传统开放式养殖模式相比,受外界水源质量影响较小,水体中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含量没有开放式养殖模式变化剧烈,给各养殖品种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因此在各品种产量、存活率及收益等方面均高于传统开放式养殖模式;而在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中,加入细基江篱对其水质理化指标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作用,更加有利于各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提高了产量、存活率及收益。因此,将拟穴青蟹与斑节对虾、鲻鱼混养,并在养殖后期加入细基江篱的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拟穴青蟹的健康养殖模式加以推广。
二、海水池塘鲻鱼、斑节对虾混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池塘鲻鱼、斑节对虾混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贝类生态修复作用 |
1.1.1 控制浮游藻类数量 |
1.1.2 降低氮磷含量 |
1.1.3 富集重金属元素 |
1.2 微藻生态修复作用 |
1.3 文蛤养殖现状 |
1.4 脊尾白虾养殖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质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1.4.1 生长性能分析 |
2.1.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1.4.3 体成分的测定 |
2.1.4.4 水质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
2.2.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2.4.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COD含量的影响 |
2.2.4.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氮(IN)含量的影响 |
2.2.4.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磷(IP)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
2.3.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文蛤滤水作用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单因素试验 |
3.1.2.1 单胞藻种类及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2.2 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2.3 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
3.1.3 多因素试验 |
3.1.4 水质试验 |
3.1.5 指标测定 |
3.1.6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1.1 不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1.2 不同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1.3 不同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
3.2.3 多因素试验响应面法分析 |
3.2.4 模型验证及水质实验 |
3.3 讨论 |
3.3.1 盐度、温度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滤水率的影响 |
3.3.2 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野生群体生长对比 |
3.3.3 文蛤水质净化效果 |
第四章 文蛤及微藻协同作用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2.1 定性试验 |
4.1.2.2 定量试验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2.2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ERIN及ERIP响应面法分析 |
4.2.3 模型验证 |
4.3 讨论 |
4.3.1 文蛤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3.2 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虾贝串联养殖模式中的水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构建虾贝串联养殖系统 |
5.1.2 养殖管理及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2)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壳动物对氨氮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
1.1.1 渔业水资源氮素污染状况 |
1.1.2 甲壳动物体内的氨氮代谢 |
1.1.3 氨氮对甲壳动物的毒性作用 |
1.1.4 甲壳动物氧化胁迫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1.1.5 代谢组学在水生动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 虾类养殖模式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1 池塘粗养及其环境效应 |
1.2.2 高位池精养及其环境效应 |
1.2.3 工厂化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
1.2.4 小棚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
1.2.5 综合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氨氮短期胁迫对罗氏沼虾毒性及抗氧化系统、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氨氮急性毒性试验 |
2.1.3 氨氮亚急性毒性试验 |
2.1.4 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
2.1.5 Realtime-PCR检测基因表达 |
2.1.6 Tunel法检测肝胰腺细胞凋亡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氨氮对罗氏沼虾急性毒性试验 |
2.2.2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3 氨氮对罗氏沼虾MDA含量的影响 |
2.2.4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5 氨氮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6 氨氮对罗氏沼虾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7 氨氮对罗氏沼虾肝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2 氨氮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3 氨氮对罗氏沼虾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三章 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氨氮急性毒性试验 |
3.1.3 氨氮亚急性毒性试验 |
3.1.4 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
3.1.5 Realtime-PCR检测基因表达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 |
3.2.2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3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MDA含量的影响 |
3.2.4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基因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5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 |
3.3.2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3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代谢酶及代谢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案 |
4.1.3 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测定 |
4.1.4 代谢酶活性、蛋白含量和尿素氮含量测定 |
4.1.5 代谢组测定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4.2.2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代谢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
4.2.3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肌肉GOT和 GPT的影响 |
4.2.4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肌肉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4.2.5 代谢组学方法评价 |
4.2.6 氨氮胁迫下罗氏沼虾差异离?筛选 |
4.2.7 氨氮胁迫下罗氏沼虾主要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分析 |
4.3 讨论 |
4.3.1 氨氮对罗氏沼虾生长、存活和糖代谢的影响 |
4.3.2 氨氮在罗氏沼虾中的代谢途径 |
第五章 不同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水质指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置 |
5.1.3 饲养管理 |
5.1.4 水样采集与水质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
5.2.2 整个养殖周期不同养殖模式水质参数均值比较 |
5.2.3 不同养殖模式下DO、pH、CODMn和 TOC动态变化 |
5.2.4 不同养殖模式氮和磷的动态变化 |
5.2.5 不同养殖模式Chl-a的动态变化 |
5.2.6 Chl-a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增重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
5.3.2 不同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水质参数的动态变化 |
5.3.3 养殖模式对水质参数的影响 |
5.3.4 Chl-a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六章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养殖模式设置 |
6.1.2 饲养管理和水质测定 |
6.1.3 肠道样品采集与基因组DNA提取 |
6.1.4 高通量测序分析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水质指标 |
6.2.2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6.2.3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
6.2.4 基于门水平的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
6.2.5 基于属(或科)水平的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
6.2.6 罗氏沼虾肠道细菌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6.3 讨论 |
6.3.1 罗氏沼虾肠道核心菌群 |
6.3.2 水质因子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疣梭子蟹 |
1.1.1 三疣梭子蟹分类地位及其地理分布 |
1.1.2 三疣梭子蟹养殖现状 |
1.1.3 三疣梭子蟹主要流行病研究进展 |
1.2 三疣梭子蟹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 |
1.2.1 分类地位 |
1.2.2 宿主种类及分布地域 |
1.2.3 生活史 |
1.2.4 遗传多样性 |
1.2.5 传播方式与途径 |
1.3 甲壳动物免疫防御机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国沿海地区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研究及其新宿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 |
2.2.4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采集 |
2.3.2 病原检测 |
2.3.3 分子测序和遗传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野生三疣梭子蟹、拟穴青蟹和日本蟳的血卵涡鞭虫感染状况 |
2.4.2 养殖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感染状况 |
2.4.3 血卵涡鞭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血卵涡鞭虫体外培养及生活史初步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主要的实验试剂 |
3.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 |
3.2.4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液的配置 |
3.3.2 血卵涡鞭虫的分离纯化 |
3.3.3 血卵涡鞭虫的体外培养 |
3.3.4 血卵涡鞭虫生活史形态观察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血卵涡鞭虫感染三疣梭子蟹的病原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1 主要实验仪器 |
4.2.2 主要实验试剂 |
4.2.3 其它所需试剂及配置方法 |
4.2.4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病原检测 |
4.3.2 感染实验 |
4.3.3 病理组织样品制备及观察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样品感染率和感染程度 |
4.4.2 血淋巴中寄生虫形态学检测 |
4.4.3 寄生虫组织病理学形态 |
4.4.4 宿主主要器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三疣梭子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1 主要实验仪器 |
5.2.2 主要实验试剂 |
5.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 |
5.2.4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分离获得血卵涡鞭虫 |
5.3.2 GPx基因全长克隆取样及样品处理 |
5.3.3 GPx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
5.3.4 受血卵涡鞭虫感染侵染后,PtGPx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GP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5.4.2 PtGPx蛋白序列的三维结构预测 |
5.4.3 PtGP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
5.4.4 血卵涡鞭虫感染后PtGPx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 |
申请或已获得的专利 |
(4)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饲料 |
1.2 养殖系统及养殖条件 |
1.3 实验用鱼及饲养 |
1.4 取样及样品分析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生长及饲料利用 |
2.2 生化组成 |
3 讨论 |
3.1 不同饲料投喂对鲻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饲料投喂对鱼体组成的影响 |
3.3 不同饲料投喂在混养模式中的应用潜力 |
(5)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池塘与放养情况 |
1. 2 样品的采集、测定与计算 |
1. 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 1 Chl-a 质量浓度 |
2. 2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细胞丰度 |
2. 3 浮游植物鉴定结果 |
2. 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
2. 5 悬浮物变动特征 |
2. 6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 1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特征 |
3. 2 悬浮物、Chl-a 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3. 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3. 4 虾-鲻混养在池塘藻相调控中的意义 |
(6)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池塘与放养情况 |
1.2 样品的采集、测定与计算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鲻放养密度下鱼虾成活率和成体规格比较 |
2.2 不同鲻放养密度下主要养殖成本及饵料系数比较 |
2.3 不同鲻放养密度下鱼虾养殖产量和产值比较 |
2.4 不同鲻放养密度下水质状况比较 |
2.5 不同鲻放养密度下底质状况比较 |
3 讨论 |
3.1 鲻-对虾混养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3.2 鲻-对虾混养模式下生态效益分析 |
3.3 几种鱼虾混养方式比较 |
(7)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对虾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研究进展 |
1.1 对虾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 |
1.1.1 对虾单养模式 |
1.1.1.1 高位池精养模式 |
1.1.1.2 潮间带土池半精养模式 |
1.1.1.3 河口区土池淡化养殖模式 |
1.1.2 对虾混养模式 |
1.1.2.1 对虾-滤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模式 |
1.1.2.2 对虾-肉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模式 |
1.1.2.3 对虾-海参混养模式 |
1.1.2.4 对虾-大型藻类混养模式 |
1.2 对虾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悬浮颗粒物特征 |
1.2.1 对虾单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1.2.1.1 高位池精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1.2 潮间带半精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1.3 河口区淡化养殖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2 对虾单养池中悬浮颗粒物特征 |
1.2.3 对虾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1.2.3.1 对虾-滤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3.2 对虾-肉食性水生动物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3.3 对虾-海参混养池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4 对虾混养池中悬浮颗粒物特征 |
1.3 环境因子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
1.3.1 理化环境因子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3.2 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影响 |
1.4 养殖模式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对虾病害的关系 |
1.5 总结 |
1.6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对虾养殖池塘网箱混养吉丽罗非鱼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 |
第一节 网箱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池塘条件及实验设计 |
2.1.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1.3 浮游植物样品的分析 |
2.1.1.4 罗非鱼肠道中浮游植物检测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2.1.2.2 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动态变化 |
2.1.2.3 罗非鱼前肠内含物组成 |
2.1.2.4 罗非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 |
2.1.3 讨论 |
2.1.3.1 罗非鱼的摄食选择性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
2.1.3.2 不同浮游植物藻相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2.1.3.3 放养罗非鱼对池塘蓝藻水华发生的影响 |
第二节 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虾池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池塘条件及实验设计 |
2.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1.3 总颗粒物和颗粒有机物分析 |
2.2.1.4 浮游生物生物量 |
2.2.1.5 颗粒腐质与细菌量 |
2.2.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实验期间的天气及养殖情况 |
2.2.2.2 实验期间池塘水温、盐度、pH、透明度的变化情况 |
2.2.2.3 池塘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变化 |
2.2.2.4 各池塘罗非鱼的存活与生长情况 |
2.2.3 讨论 |
2.2.3.1 养殖期间池塘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
2.2.3.2 池塘悬浮颗粒物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2.3.3 颗粒有机物与吉丽罗非鱼生长的关系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围隔混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与悬浮颗粒物特征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池塘条件和围隔实验设计 |
3.1.1.2 浮游植物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3.1.1.3 叶绿素含量分析 |
3.1.1.4 相关理化因子测定 |
3.1.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围隔养殖水体中主要理化因子动态变化情况 |
3.1.2.2 围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1.2.3 各围隔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动态变化情况 |
3.1.2.4 各组围隔叶绿素 a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
3.1.3 讨论 |
3.1.3.1 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围隔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
3.1.3.2 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围隔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二节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池塘条件和围隔实验设计 |
3.2.1.2 总颗粒物和颗粒有机物分析 |
3.2.1.3 弧菌数量分析 |
3.2.1.4 叶绿素 a 含量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实验期间天气及养殖情况 |
3.2.2.2 围隔对虾和罗非鱼养殖情况 |
3.2.2.3 各组围隔 TPM、POM 和 PIM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
3.2.2.4 各组围隔 POM 和 PIM 占 TPM 百分比情况 |
3.2.2.5 各组围隔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 |
3.2.2.6 各组围隔叶绿素 a 平均含量变化情况 |
3.2.3 讨论 |
3.2.3.1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悬浮颗粒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3.2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弧菌数量变化的影响 |
第四章 两种鱼虾混养模式罗非鱼最佳放养密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网箱与围隔设置 |
4.1.2 实验设计与管理 |
4.1.3 计算与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虾池网箱混养罗非鱼模式结果与分析 |
4.2.1.1 网箱罗非鱼的收获情况 |
4.2.1.2 网箱混养罗非鱼池塘水体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以及水质分析 |
4.2.2 围隔混养模式结果与分析 |
4.2.2.1 对虾和罗非鱼的养殖情况 |
4.2.2.2 混养罗非鱼对围隔养殖水体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及水质因子的分析 |
4.3 讨论 |
4.3.1 虾池网箱混养罗非鱼模式最佳罗非鱼放养密度探讨 |
4.3.2 围隔混养模式最佳放养密度探讨 |
4.4 总结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因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凡纳滨对虾和金钱鱼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 |
1.1.1 凡纳滨对虾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1.1.2 金钱鱼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
1.2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况 |
1.2.1 凡纳滨对虾单养现况 |
1.2.2 对虾混养模式现状 |
1.2.3 虾鱼混养的研究现状 |
1.3 影响对虾养殖的因素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池塘的管理与养殖 |
2.1.2 主要仪器 |
2.1.3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物理指标 |
2.2.2 化学指标 |
2.3 讨论 |
3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池塘的管理与养殖 |
3.1.2 主要仪器 |
3.1.3 浮游生物的采集 |
3.1.4 浮游生物的定性、定量 |
3.1.5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浮游植物 |
3.2.2 浮游动物 |
3.3 讨论 |
4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能量收支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池塘的管理与养殖 |
4.1.2 主要仪器 |
4.1.3 沉积物及生物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4.1.4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
4.1.5 能量计算公式 |
4.1.6 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能量折算系数 |
4.2.2 太阳辐射能及光合作用效率 |
4.2.3 两池塘能量的输入与输出 |
4.2.4 两池塘的沉积物能量 |
4.2.5 两池塘能量的转化效率 |
4.3 讨论 |
5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虾混养养殖效果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池塘的管理与养殖 |
5.1.2 主要仪器 |
5.1.3 材料来源 |
5.1.4 测定方法 |
5.1.5 统计方法 |
5.2 结果 |
5.2.1 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 |
5.2.2 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收益 |
5.3 讨论 |
5.3.1 对虾生长情况分析 |
5.3.2 经济效益分析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基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调控水环境的池塘养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实验材料 |
1.2.1 主体养殖品种 |
1.2.2 搭养品种 |
1.2.3 修复生物 |
1.3 实验方法和生产管理 |
1.3.1 实验方法 |
1.3.1. 1 实验池 |
1.3.1. 2 对照池 |
1.3.2 生产管理 |
1.3.2. 1 暂养 |
1.3.2. 2 投饵 |
1.3.2. 3 水质调控 |
1.3.2. 4 池塘改造工艺与设备 |
1.4 检测指标与数据处理 |
1.4.1 检测指标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生态效益分析 |
2.2 生长情况比较 |
2.3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10)拟穴青蟹健康养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引言 |
1.1 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1.2 主养品种—拟穴青蟹的生物学特性、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拟穴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
1.2.2 拟穴青蟹的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混养品种—斑节对虾、鲻鱼、细基江篱的生物学特性 |
1.3.1 斑节对虾生物学特性 |
1.3.2 鲻鱼生物学特性 |
1.3.3 细基江篱生物学特性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拟穴青蟹健康养殖模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养殖动植物苗种来源及放养前处理 |
2.1.2 养殖池塘的选择、改造及前处理 |
2.1.3 养殖试验设计 |
2.1.4 养殖管理与水质监测 |
2.1.5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1.6 养殖产品收获及养殖效果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养殖方式池塘水体理化生指标的比较 |
2.2.2 不同养殖方式下的产量、存活率及收益比较 |
2.3 讨论 |
2.3.1 养殖水体环境生物因子对拟穴青蟹及其它养殖品种产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拟穴青蟹的适宜养殖模式 |
第3章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海水池塘鲻鱼、斑节对虾混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D]. 张志东.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2]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D]. 董学兴.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3]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D]. 王金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6)
- [4]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J]. 郭永坚,罗昭林,阴晓丽,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1)
- [5]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J]. 郭永坚,朱长波,阴晓丽,李俊伟,颉晓勇,陈素文,罗昭林.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1)
- [6]凡纳滨对虾-鲻网围分隔混养模式下经济与生态效益评价[J]. 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李俊伟,罗昭林,陈利雄,陈素文. 南方水产科学, 2014(04)
- [7]两种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和悬浮颗粒物特征的研究[D]. 粟丽.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8]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对池塘生态因子及能量收支的影响[D]. 裴宇. 广东海洋大学, 2012(03)
- [9]基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调控水环境的池塘养殖模式研究[J]. 林更铭,项鹏,杨清良. 海洋科学, 2011(09)
- [10]拟穴青蟹健康养殖模式研究[D]. 韩耀龙. 汕头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