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141例(论文文献综述)
卞昊宇[1](2021)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总结近20年胆总管结石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提取其中的证候要素,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内在规律;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初发型胆总管结石和复发型胆总管结石两类。收集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后,参照《证素辨证学》进行打分量化并转化为相应证素,根据现代文献中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特点,探究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筛选2000年至202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具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胆总管结石的文献,提取其中的中医证型,建立EXCEL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共计356例,制定临床中医证型收集表,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诊断、现病史、既往手术史(胆囊切除史、ERCP史)、四诊资料等。将收集到的临床症状转化为相应证素,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证素进行处理。研究结果:(1)现代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32篇,提取中医证型25类总计2990例,主要有肝胆湿热证(14.11%),肝胆湿热气滞证(12.11%),肝阳不足证(11.61%),肝气虚证(11.37%),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证(10.97%),肝郁气滞证(10.03%);其中病位证素3类,分别为肝、胆、脾,病性证素11类,以热、湿、气滞为常见病性证素;在证素组合方面单一证素有气滞证、血瘀证、阴虚证,两证素组合有肝+阳虚、肝+气虚、肝+气滞、湿+热,三证素组合有肝+胆+气滞证、湿+热+血瘀、寒+湿+脾、湿+热+脾,四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滞+湿+热,五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气滞,六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血瘀+气滞。(2)通过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356例患者,对比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在年龄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分布相较于初发型患者更多的集中于45岁以上年龄段;在胆囊切除史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既往行胆囊手术史人数比例高于初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多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痰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少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等证素在统计学上初发、复发型患者间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在比例上复发型患者稍高于初发型患者,且各个证素间存在传变趋势;在证素组合方面,两类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与证素之间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研究结论:(1)现代文献的中医证候研究与本次临床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基本相符;(2)年龄及是否存在胆囊切除史,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学中存在着显着差异;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痰三类中医证素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方面的差异,结合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各类危险因素的影响,证素存在着由实转虚的倾向,在治疗复发型胆总管患者时除辨证论治、解除患者标实证外,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兼顾补气、养阴、温阳、补脾、养血。且后期可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性观察研究以探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证型的变化规律。(3)证素组合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辩证统一,即无论何种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易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表现,故临床治疗时当以解除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为治疗思路,根据邪气的变化,在邪气虚弱之时即标证缓解后,予以治疗,祛除邪气,以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朱四会[2](2021)在《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足阳明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系统的追根溯源的文献整理研究,尝试为规范腧穴的主治表述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建立相关的文献方法学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在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籍九部,现代通用的针灸学教材六部,对有关的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条文进行逐条检索、收集、整理。结果初步完成了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进行了大体的归类与疏理。结论1.足阳明胃经头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口、眼、耳、鼻等头面五官病症,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近治作用,与古籍文献记载的主治病症比较,现代针灸学教材多忽视了头面部腧穴所具有的远治及全身性治疗作用。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肺脏、气管、咽喉、乳房等胸肺部病症,胃经经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治疗作用。3.足阳明胃经腹部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肠、胸肺、神志、泌尿以及妇科病症,下肢部腧穴主用于治疗腰、膝、胫等肢体经络类病症,体现了胃经经脉具有主治本经脏腑及与本经相联系的其它脏腑的远治作用。4.古今文献对比初步发现,现行的针灸学教材与古籍文献记载的胃经腧穴主治,存在一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古代文献记载的穴位主治功效,在现代教材中未提及。(2)古代文献没有记载的穴位主治功效,现代教材明确列出。(3)现代教材穴位主治混杂西医病名,存在表述不规范的问题。
高秀芳(Tananan Sangwanit)[3](2020)在《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对照分析,总结导师韩新民经验方化湿理气止痛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的临床疗效,探讨韩师对本病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辨证新思路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腹痛患儿60例,入组患儿均符合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及罗马IV中非特异性功能性腹痛(即罗马Ⅲ中的小儿功能性腹痛,本研究称此病名)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两组间的疗效比较与分析。治疗组给予导师韩新民教授自拟的化湿理气止痛汤(组成:苍术8g、厚朴6g、藿香10g、法半夏6g、陈皮6g、茯等10g、木香6g、枳壳8g、薏苡仁10g、延胡索6g。1剂/日,水煎服,分次温服,2~3次/日。随症加减:舌红、偏热者,加黄芩6g、马鞭草10g清热化湿;舌淡、偏寒者,加桂枝6g、白芍10g温阳止痛;嗳气泛恶,加苏梗10g、竹茹10g和胃降逆;大便偏干,加莱菔子10g、瓜萎仁10g、决明子10g导滞通便。)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分次温服,每日2~3次;对照组给予理气和胃口服液(药物组成:柴胡133g,醋香附133g,佛手133g,檀香33g,枳壳133g,川楝子133g,白芍330g,甘草67g,陈皮64g,加单糖浆161ml,口服液制剂要求制成10ml/支。)4~6岁每次5ml,6岁以上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均以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为基础治疗,4岁~6岁,2片/次,2次/日;7岁~12岁,2片/次,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进行对照,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末、4周末分别记录病情。通过记录主症积分(脐腹疼痛时间、脐腹疼痛性质、脐腹疼痛程度)、次症积分(嗳气、纳食不香、情绪波动、大便不调)的变化,采用IBM SPSS 23软件分析数据及总结。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愈显率33.33%,痊愈率16.67%;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0%,愈显率13.33%,痊愈率13.33%。两组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愈显率73.33%,痊愈率50.00%;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愈显率60.00%,痊愈率46.67%。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师经验方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邪滞肠络证疗效显着,针对由湿阻、食积、气滞的病因,治疗起效快,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张放放[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近现代期刊及部分医案专着中的四逆散医案进行挖掘,为临床合理运用四逆散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及《中华医典》医论医案部分,根据纳入标准,收集符合的古今四逆散医案,通过Microsoft access建立四逆散医案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药物用量、辨证理据、人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26例医案涉及中医病名105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胃痛、胁痛、厥证。2、男性高频疾病依次为胃痛、胁痛、阳痿、泄泻,女性为胁痛、胃痛、厥证、腹痛。儿童为发热、腹痛、夜啼,成人为胃痛、胁痛、厥证。3、326例医案中303例描述了脉象,涉及脉象53种,高频脉象依次是弦脉、弦细脉;拆分相兼脉后,弦脉出现258次,占85.14%;241例医案描述舌质,高频舌质为红舌;283例医案描述舌苔,累计27种舌苔,薄白苔及薄黄苔出现频次最高。4、共纳入主症1478次,规范后累计为203种,高频主症依次为:食欲减退、四肢不温、腹痛。5、326例医案中1例使用散剂,325例使用汤剂;使用赤芍为30例,白芍305例,赤、白芍同用9例,使用枳壳94例,枳实232例,使用生甘草为205例,炙甘草为115例,6例医案中未使用甘草。6、在325例汤剂医案中药味剂量众数为:柴胡10g、赤芍10g、白芍15g、枳壳10g、枳实10g、生甘草6g、炙甘草6g;药味均值为:柴胡10.70g、赤芍11.50g、白芍15.40g、枳壳10.38g、枳实10.97g、生甘草6.53g、炙甘草8.56g;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比例均值为1:1.57:1.04:0.72,众数为1:1:1:1,但仅25例按1:1:1:1运用。7、共加味中药951次,涉及中药209种,加味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郁金、香附、大黄,分类统计后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出现频次最高。8、女性四逆散用药剂量可能大于男性,儿童运用四逆散剂量较成人减少。结论:1、现代临床运用四逆散时,运用范围较《伤寒论》明显拓宽。2、四逆散在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中主治病种有明显差异。3、现代临床运用中四逆散原方剂型及药味之间的比例与《伤寒论》原书中差异较大。4、在运用四逆散时,加味以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为多。5、儿童运用四逆散时剂量较成人减少。
张茜[5](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文中认为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是近年来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经验的核心内容,医案是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可老中医的医案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名老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中医名家医案和理法方药以其思维复杂与网状结构概念着称,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以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为主,此类分析难以深入研究医案中理法方药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特色,难以满足对中医医案分析研究的需要,医案中尚有许多隐性信息难以被提取发现。鉴于此,本课题运用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发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数据整理、挖掘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对数据特点做出更加直观的挖掘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方法的缺陷,为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助力。李可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0余年,诊治10余万患者,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生的代表作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该书是一本医案专集,收录了李可老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验案,部分医案后附有“兼探”“按语”等,对若干专题和理论做了阐述。李可老中医一生只有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留世,其中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非常宝贵,成为了中医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参考着作,也是中医后学研究和继承李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学习和继承李可临床经验,就必须深入探索分析其医案。为使李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进一步了解李可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方法:梳理总结《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理法方药特点,筛选书中疗效显着、方药明确的病例,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舌脉、病名、证型、主方、方药、煎服方法以及附加疗法输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然后根据研究设计,将数据库总表格拆分为病、症、证、方、药、量、附加疗法、煎服法等属性之间相互对应的分表格,再使用偏序结构图生成工具将分表格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李可医案中的症治规律,分析李可辨治用药的特点。成果:本研究分别从症状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从疾病与方剂的对应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对应关系、疾病与煎服方法的对应关系、疾病与附加疗法的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从证型与方剂对应关系、证型与药物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从方剂与疾病对应关系、方剂与症状体征对应关系、方剂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从药物剂量与疾病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症状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总结出李可对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的辨证特点,对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的治疗特点,对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的治疗特点,对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的运用特点,以及对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的使用特点。结论:李可老中医临证特色为:各科疾病巧辨证,李可老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临床辨证使用多种辨证方法,从而给出最合适准确的证型名称;大剂扶阳非常态,李可老中医虽以大剂量使用扶阳药物着称,但在其实际治疗中,并非动辄使用扶阳药物或方剂;最常使用姜枣草,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者可起到健脾和胃、解毒增效的作用,可见李可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重视固护中焦脾胃;治疗方法多样化,李可在临床治疗中善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剂种类都很广泛,除了汤药以外,李可还常运用丸剂、散剂、中成药以及针灸、刺血、熏洗等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热象须防虚与寒,李可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舌红、脉数、烦躁等常见于实热证或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时,往往谨慎辨证,医案中此类症状体征也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亡阳证等;清热通腑亦大胆,李可不仅善于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物,在治疗外科急腹症、疫毒痢、暴发型脑炎等疾病时,对金银花、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热、通腑药物也常常破格重用;阴虚火燔引火治,李可常以引火汤治疗肾阴虚火不归元,此处的火不归元须与格阳证、戴阳证之浮阳外越相区别,辨别重点在于是否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重视祛瘀善活血,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证,李可在治疗疑难重症时注重祛瘀活血;善用虫药疗顽疾,李可医案中多使用全蝎、蜈蚣、穿山甲等虫类药,此类药物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对李可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该方法能系统化梳理名老中医医案,并挖掘分析其中的病-症-证-治之间的相互对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精准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晶晶[6](2017)在《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综合分析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养生法,对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积分、HAMD抑郁量表相关项目评分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探讨该法在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脑病病区及门诊收治的中风后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入选60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养生法组(以下简称中医组)和氯丙嗪组(以下简称西药组)。其中中医组33例,西药组27例。两组疗程均为3周。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HAMD抑郁量表相关项目积分的变化以及患者治疗后的总效率。结果: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 88%,西药组为77.78%。两组呃逆证候治疗后评分比较,中医组为1.55±0.42,西药组为2. 08±0. 31。经过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抑郁情绪、胃肠道症状进行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养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呃逆症状和抑郁情绪表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丁力[7](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应用胆道驱蛔汤加减联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90.9%,分别高于对照组83.3%和0%。提示:该疗法效果显着,且无毒副作用,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李金龙,何平,张福鑫,张乙川,李劲[8](200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67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道蛔虫疾病中的作用。方法:67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解痉止痛、利胆驱虫、抗感染等手段处理。结果:本组67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2~20d,平均5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
樊凌,常小荣[9](2006)在《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独特优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分析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独特优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2000-01/2006-03有关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文献,检索词“针刺,胆囊”,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还参考了相关医学书籍。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53篇相关文献,其中41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胆道系统疾病的防治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毒副作用少,因此,其独特优势正逐渐被患者接受。作者从中西医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认识入手,综合分析近年来临床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病、胆绞痛、胆道蛔虫症及胆心综合征等胆道系统疾病的报道,指出针刺在胆道系统疾病预防、治疗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结论: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疗效确切,优势独特,但其相关实验却较少。因此,其作用原理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杨东宇[10](2006)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文中研究表明《突厥语大词典》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学者、语文学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经过在突厥语部族地区广泛深入的语言调查,于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编撰的一部以阿拉伯语诠释突厥语的关于突厥各部族及地区的百科全书式词典。由于其蕴含的重要史料与学术价值,所以甫经发现,立刻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瞩目,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甚众,成果亦夥,但以语言学、地理学、民族学、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最多,虽也有一些相关医学内容的研究论述,却罕有全面整理词条而分门别类整体进行的专门研究。本文的研究旨趣即在于此,力求将词典中经过重新统计的6772个词条中占汉文版总词条数七分之一强的医学及相关词汇(约有一千余),通过分成九大类别详加辨析考查,总结每类词条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力图勾勒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社会医疗状况,进而更清楚地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应该说明,本文在此领域的研究属于开拓性尝试,此前并未有学者深入涉及。余以为医学问题(医疗、医药)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认真剖析古代医学问题也同样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因此,本文的研究是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结合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学、临床医学、卫生学、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中医学、民族医学、统计学等等可资借鉴的学科,试图通过对全部词条的耙梳,析出九类并逐一分析对比释义研究,而后总汇论述整个喀喇汗王朝的社会生活概貌。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及附论,索引,附录。 在绪论中从简介词典与着者开始,对国内外的版本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述评,认为利用词典中丰富的医学词汇对喀喇汗王朝进行医学及其相关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完全可以的。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史甚至中亚史的研究都是不无裨益的。文中列举了国内相关词典或使用词典研究的若干着作中医学方面的内容,说明了至少目前在此领域尚未出现专门研究的事实与对此研究的必要。 第一章喀喇汗王朝概述。首先通过引用史料与现有着作,简要论述了喀喇汗王朝的初建以及王朝名称的问题,而其本文将从《喀嘲汗王朝史稿》中关于王朝
二、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14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14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1 胆总管结石的病因病机 |
1.2 胆总管结石的各家学说 |
2. 胆总管结石的证型变化规律 |
2.1 现行胆石症指南 |
2.2 胆总管结石证候变化规律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胆总管结石的现代治疗与防治 |
1. 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 |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
1.2 胆总管扩张 |
1.3 胆道支架置入 |
1.4 ERCP及相关手术操作 |
1.5 其他危险因素 |
2. 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
2.1 中医药改善预后 |
2.2 中医药预防复发 |
2.3 中医药整体调理 |
2.4 中医药治疗方式多样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文献的证候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的选择和排除标准 |
1.3 证候名称规范及证素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型分布 |
2.3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组合规律 |
3. 讨论 |
3.1 胆总管结石的证素分布及组合 |
3.2 探讨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规律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参考标准 |
1.4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5 数据的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证型相关分布 |
2.3 证素组合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1 证素辨证学的科学性 |
3.2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的差异 |
3.3 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差异 |
3.4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候的辩证统一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胆总管结石中医临床证候调查病例报告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凡例 |
1 足阳明经头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
1.1 承泣ST1 |
1.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具体版本见凡例) |
1.1.3 问题讨论 |
1.2 四白ST2 |
1.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原始文献记录 |
(2)疑难字词考证 |
(3)古代文献主治归类及规范表述疏理 |
(4)古代主治小结 |
1.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2.3 问题讨论 |
1.3 巨髎ST3 |
1.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3.3 问题讨论 |
1.4 地仓ST4 |
1.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4.3 问题讨论 |
1.5 大迎ST5 |
1.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5.3 问题讨论 |
1.6 颊车ST6 |
1.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6.3 问题讨论 |
1.7 下关ST7 |
1.7.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7.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7.3 问题讨论 |
1.8 头维ST8 |
1.8.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1.8.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1.8.3 问题讨论 |
2 足阳明胃经颈项部腧穴功效文献整理 |
2.1 人迎ST9 |
2.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2.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2.1.3 问题讨论 |
2.2 水突ST10 |
2.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2.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2.2.3 问题讨论 |
2.3 气舍ST11 |
2.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2.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2.3.3 问题讨论 |
2.4 缺盆ST12 |
2.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2.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2.4.3 问题讨论 |
3 足阳明经胸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
3.1 气户ST13 |
3.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3.1.3 问题讨论 |
3.2 库房ST14 |
3.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3.2.3 问题讨论 |
3.3 屋翳ST15 |
3.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3.3.3 问题讨论 |
3.4 膺窗ST16 |
3.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3.4.3 问题讨论 |
3.5 乳中ST17 |
3.5.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3.5.3 问题讨论 |
3.6 乳根ST18 |
3.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3.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 |
3.6.3 问题讨论 |
4 足阳明经腹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
4.1 不容ST19 |
4.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1.3 问题讨论 |
4.2 承满ST20 |
4.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2.3 问题讨论 |
4.3 梁门ST21 |
4.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3.3 问题讨论 |
4.4 关门ST22 |
4.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4.3 问题讨论 |
4.5 太乙ST23 |
4.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5.3 问题讨论 |
4.6 滑肉门ST24 |
4.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6.3 问题讨论 |
4.7 天枢ST25 |
4.7.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7.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7.3 问题讨论 |
4.8 外陵ST26 |
4.8.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8.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8.3 问题讨论 |
4.9 大巨ST27 |
4.9.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9.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9.3 问题讨论 |
4.10 水道ST28 |
4.10.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10.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10.3 问题讨论 |
4.11 归来ST29 |
4.1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1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11.3 问题讨论 |
4.12 气冲ST30 |
4.1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4.1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4.12.3 问题讨论 |
5 足阳明经大腿穴功效文献整理 |
5.1 髀关ST31 |
5.1.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5.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5.1.3 问题讨论 |
5.2 伏兔ST32 |
5.2.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5.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5.2.3 问题讨论 |
5.3 阴市ST33 |
5.3.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5.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5.3.3 问题讨论 |
5.4 梁丘ST34 |
5.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5.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5.4.3 问题讨论 |
6 足阳明经小腿穴功效文献整理 |
6.1 犊鼻ST35 |
6.1.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1.3 问题讨论 |
6.2 足三里ST36 |
6.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2.3 问题讨论 |
6.3 上巨虚ST37 |
6.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3.3 问题讨论 |
6.4 条口ST38 |
6.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4.3 问题讨论 |
6.5 下巨虚ST39 |
6.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5.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5.3 问题讨论 |
6.6 丰隆ST40 |
6.6.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6.6.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6.6.3 问题讨论 |
7 足阳明经足部穴功效文献整理 |
7.1 解溪ST41 |
7.1.1 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7.1.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7.1.3 问题讨论 |
7.2 冲阳ST42 |
7.2.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7.2.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7.2.3 问题讨论 |
7.3 陷谷ST43 |
7.3.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7.3.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7.3.3 问题讨论 |
7.4 内庭ST44 |
7.4.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7.4.2 现代针灸类教材主治记载 |
7.4.3 问题讨论 |
7.5 厉兑ST45 |
7.5.1 古代文献主治记载 |
7.5.2 现代教材主治记载 |
7.5.3 问题讨论 |
讨论 |
结论 |
今后的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足阳明胃经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小儿腹痛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及病机 |
1.3 辨证与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研究概况 |
2.1 定义 |
2.2 罗马Ⅲ及罗马Ⅳ诊断标准 |
2.3 现代医学对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儿童腹痛症状的研究 |
2.4 现代医学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与辨证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治疗方案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统计软件与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纳入数量 |
4.2 基本情况分析及可比性 |
4.3 疗效指标观察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化湿理气止痛汤加减方药分析 |
1.1 组方分析 |
1.2 组方中单味药分析 |
2 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经验 |
2.1 病位在脾与肝,常涉及肺、肾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则治法 |
2.4 方药加减 |
2.5 经验小结 |
3 临床典型医案 |
4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医案信息整理规范 |
2.4 建立数据库 |
2.5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四逆散方主治疾病统计结果 |
3.2 四逆散主症统计结果 |
3.3 舌象的统计 |
3.4 脉象的统计 |
3.5 性别的统计 |
3.6 年龄的统计 |
3.7 不同人群四逆散主治疾病及主症的统计 |
3.8 四逆散原方药物的统计 |
3.9 四逆散疗效统计结果 |
3.10 四逆散服药剂数统计 |
3.11 四逆散加味药物统计 |
3.12 四逆散合方统计结果 |
3.13 中药与主症关联规则分析 |
4 讨论 |
4.1 四逆散医案中舌脉的分析 |
4.2 四逆散医案中主治疾病的分析 |
4.3 四逆散主症分析 |
4.4 四逆散原方统计结果分析 |
4.5 四逆散加味中药统计结果分析 |
4.6 性别对四逆散用量影响的分析 |
4.7 年龄对四逆散用量影响的分析 |
4.8 四逆散加味药物与主症关联性统计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创新性与特色 |
7 问题与展望 |
7.1 存在的问题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传承现状 |
1.1.1 传承内容 |
1.1.2 传承方法 |
1.2 李可老中医简介及学术思想研究 |
1.2.1 生平简介 |
1.2.2 着作 |
1.2.3 人文精神 |
1.2.4 学术思想 |
1.3 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 |
第二章 知识发现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筛选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收集结果 |
2.4 数据规范化 |
2.5 数据录入 |
2.6 数据质量控制 |
2.7 偏序统计图结果分析 |
2.7.1 症状体征分析 |
2.7.2 疾病分析 |
2.7.3 证型分析 |
2.7.4 方剂分析 |
2.7.5 药物分析 |
第三章 知识发现小结 |
3.1 知识发现结论归纳 |
3.1.1 辨证经验 |
3.1.2 治疗经验 |
3.1.3 方剂经验 |
3.1.4 用药经验 |
3.2 对李可老中医临证特点的认识 |
3.2.1 各科疾病巧辨证 |
3.2.2 大剂扶阳非常态 |
3.2.3 最常使用姜枣草 |
3.2.4 治疗方法多样化 |
3.2.5 热象须防虚与寒 |
3.2.6 清热通腑亦大胆 |
3.2.7 阴虚火燔引火治 |
3.2.8 重视祛瘀善活血 |
3.2.9 善用虫药疗顽疾 |
第四章 属性偏序结构图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评述 |
4.1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
4.2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 |
4.2.1 方法步骤 |
4.2.2 方法特色 |
4.3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展望 |
4.3.1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
4.3.2 文献医案整理分析 |
4.3.3 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
4.3.4 新药研发与处方筛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柴胡桂枝汤现代临床运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六字诀功法的临床治疗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
2.2.2 顽固性呃逆诊断标准 |
2.2.3 中医肝胃不和型的证候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3.3 剔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分组方法 |
2.4.2 治疗方法 |
2.4.3 疗效判定 |
2.4.4 观察指标 |
2.4.5 质量控制措施 |
2.4.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数据 |
3.3 结论 |
4 讨论 |
4.1 关于呃逆病名的历史演变 |
4.2 中风后呃逆的病机探讨 |
4.2.1 心脑受病神不导气 |
4.2.2 肝克脾土胃气上逆 |
4.2.3 痰浊中阻胃失和降 |
4.2.4 阴虚燥热胃火上扰 |
4.2.5 气虚血瘀胃失和降 |
4.2.6 脾肾阳虚胃气上逆 |
4.3 中风后呃逆肝胃不和病机分析 |
4.4 柴胡桂枝汤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的理论探讨 |
4.4.1 调枢机以利升降 |
4.4.2 调营卫以平冲逆 |
4.5 方药分析 |
4.6 病证分析 |
4.7 六字诀养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的理论探讨 |
4.7.1 六字诀发展渊源 |
4.7.2 六字诀练功顺序 |
4.7.3 六字诀的辩证施治 |
4.8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6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依据 |
1.3 方法 |
1.4 治愈标准和疗效 |
2 结果 |
2.1 一般结果 |
2.2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10)《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论文提纲范文)
上编 |
绪论 |
第一章 喀喇汗王朝述略 |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与名称 |
立国之初 |
王朝名称 |
第二节 喀喇汗王朝王朝政治述略 |
王朝的初创(公元840-960年) |
王朝的政治发展时期(公元960-1041年) |
王朝的分裂与经济文化的繁荣(公元1041-1141年) |
王朝的衰落(公元1141年-1212年) |
第三节喀喇汗王朝的疆域与民族 |
王朝疆域 |
王朝境内的民族 |
第四节喀喇汗王朝与宋、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
与宋的关系 |
与辽、高昌及西夏的关系 |
第五节 社会概况与文化成就 |
社会概况 |
文化成就 |
第二章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及其主要经历 |
第一节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平 |
第二节 主要生活及学术经历 |
离开喀什噶尔 |
编纂词典 |
第三章 《突厥语大词典》的概述 |
第一节 词典的历史背景及发见 |
历史背景 |
词典抄本的发见 |
第二节 国外译本的整理校勘、出版与研究状况 |
土耳其的整理校勘与出版 |
各国出版与研究状况 |
第三节 国内维文版与汉文版的出版 |
维文版的翻译出版 |
汉文版的翻译出版 |
第四节 词典的主要内容 |
长篇序言与地图 |
词典的正文 |
第五节 国内的词典研究状况 |
下编 |
第四章 药物相关的词汇内容 |
第五章 人体解剖生理的词汇内容 |
第六章 疾病、卫生与健康观念的词汇内容 |
第七章 一般性传染、流行病的词汇内容 |
第八章 头颈、五官、精神疾病的词汇内容 |
第九章 消化、呼吸系统与皮肤疾病的词汇内容 |
第十章 物理性伤、虫畜伤与外伤的词汇内容 |
第十一章 疾病传媒的昆虫、动物词汇内容 |
第十二章 畜禽生理解剖驯育兽医的词汇内容 |
专论1 关于词典中人参的辨析 |
专论2 面衣与眼罩发微 |
专论3 小议大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尚待进一步考释的医药词条 |
附录1 国外有关《突厥语大词典》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2 国外研究《突厥语大词典》学者英汉人名对照 |
附录3 本文所见相关医学词条词汇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症14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D]. 卞昊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足阳明胃经腧穴主治文献整理研究[D]. 朱四会.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化湿理气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观察[D]. 高秀芳(Tananan Sangwanit).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四逆散医案研究[D]. 张放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D]. 张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柴胡桂枝汤配合六字诀治疗肝胃不和型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D]. 刘晶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2)
- [7]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J]. 丁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06)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67例报告[J]. 李金龙,何平,张福鑫,张乙川,李劲. 中国医药导报, 2009(28)
- [9]针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独特优势[J]. 樊凌,常小荣. 中国临床康复, 2006(27)
- [10]《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D]. 杨东宇.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1)
标签:中医论文; 胆总管结石论文; 四逆散论文;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论文; 李可老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