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东[1](2019)在《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税收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连续16个中央一号文件安排部署“三农”、“农业现代化”等工作。十九大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深入推进“产业兴旺”,培育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是关键,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2018年,中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新时代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体制、机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税收政策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选取西部落后地区眉山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比较成本理论、最优税制结构理论基础上,研究了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税收对策。经研究发现当前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支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促进农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面,没能表现出连续性,对于家庭农场的税收优惠存在城乡差异,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不够,对于资金流向家庭农场的作用性不强。二是现行的税收政策更侧重于专业大户的所得税优惠,对农业投入物的增值税优惠税率还不够完善,保护力度大于鼓励力度,不利于增强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专业大户的积极性。三是当前实行的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年代久远,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局限性,即税收优惠政策不够明确,界限不明显,合作社的涉税会计复杂、操作性差。四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格认定门槛高,对中小型涉农企业的优惠力度不够强,税收优惠产业链不平衡。根据问题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启示:一是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引导投资流向家庭农场,促进家庭农场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二是税收政策向专业大户倾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是积极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支持式。四是创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中小型涉农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引领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五是优化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范畴,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六是优化农业科技进步税收政策,扩大产品品牌影响力。七是着力创新税收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王莹[2](2018)在《区镇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昌吉高新区及榆树沟镇为例》文中提出目前,中国已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推动区域二元结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阶段,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大批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各类园区与周边区镇的融合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建立的区镇分工双重制度尚未从根本上消除。农业经济系统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建立区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机制迫在眉睫。在当前背景下研究和探讨区镇一体化[1],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问题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跳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区域和区镇整体发展,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通过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促进园区和小区镇融合发展,实现功能互补、统筹发展的一种行政管理模式。以乡镇为起点,以产业促农业,与乡镇互动、协调发展,最终为形成“天山慧谷、产业新城、援疆小镇”的工业和农村对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融合发展的视角重点对昌吉高新区及榆树沟镇区镇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高新区及榆树沟镇区镇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政策提出适合当的区镇一体化政策性建议,从而促进昌吉市高新区及榆树沟镇的经济发展。结合本地实际,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为发展主线,以国家区镇一体化创建为核心,不断摸索创新,努力实现区镇发展一体化、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的区镇一体化发展实践,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小容[3](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自农村始,并迅速以渐进、增量的改革方式向前推进,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时30余年;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形式为标志,中国的农村改革恰好亦历时30余年。30年的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其本质上即是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不断被市场机制配置的过程。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途径。理论探求和实践证明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各要素有效结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回顾,便于把握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及其配置路径,既是对发展经济学、发展政策的理论新释义,对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并化解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困境和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回顾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之逐步成熟,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本着这一研究目的,论文一方面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序为标准,把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细分为5个阶段,系统梳理农村土地、工业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对不同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背景、路径和基本脉络进行考查和总结。另一方面论文按照文献研究的方法,广泛收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引导要素市场流转的中央核心政策,纵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论文最后一章总结并提炼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过程中待解的迷题,在此基础上对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形成前瞻性的认识。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展的时序为标准,本论文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家庭承包制改革及其完成为标志,依靠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产生强大内聚力,逐步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阶段以乡村工业的初步振兴和乡镇企业的辉煌崛起为标志,依靠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复苏和发展,逐步化解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的实然困境。第三阶段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依靠中央核心政策的引导推动农业发展机制的变革,稳步应对农村经济市场化转轨的新困境。第四阶段以农村劳动力的跨域流动为标志,依靠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政策等推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积极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第五个阶段是以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依靠系列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全方位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流转面临的诸多困境,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道路。透过以上5个阶段的系统梳理,论文得出结论:30年来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发展过程呈现从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复苏与发展,到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全方位统筹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此过程中中央核心政策由初级应对逐步转向体制变革式全方位应对的思路,逐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和合理流动。毫无疑问,至今待解的惠农政策践行效果不佳、农地产权制度“两难”困境、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不尽人意,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四大迷题,仍然是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瓶颈。基于这种判断论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一是通过农业产业体系、科技人才体系和农业基础能力等重点领域建设持续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二是以城乡统筹思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投入机制;三是以科技创新持续发掘并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内生动力。三条主线将是未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其驱动力仍然是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和执政党及政府核心政策的引导作用,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期”。
南云洲[4](2012)在《廊坊市广阳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农业及农民大国,农民是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的主导力量。提高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不容乐观。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该题目的研究,能够对广阳区“三农”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带动并引导农民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增加自己的收入,为促进广阳区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增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广阳区座落在廊坊市主城区,尽享优势资源,要想实现和谐广阳的目标,难在农村,难在农民增收。从实质上说就是尽快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行不通的,必须发挥政府的行政行为的特殊作用,用统筹协调的方法来解决。对广阳区来说,关键是要加大以城带乡工作力度,根本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做好村街社区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相关准备工作。本文结合国内外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广阳区农民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工作经验,通过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方法,对广阳区农民现阶段收入进行分析,再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出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使研究、探讨更加具有可行性,为广阳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要实现广阳区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还是要从经济与政策两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增收:一是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这是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前提条件。应通过农业结构的内部和外部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二是政策支持,除了加大政府支农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外,还应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达到农民增收。
武建勇[5](201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更是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尤其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之举。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的大量弱势群体已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比如:对农村大环境稳定的影响,对农村大量农民凝聚力的影响,对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这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根本得不到体现。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也直指农村存在的大量弱势群体,它所产生的问题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农村文化生活的匮乏;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遭到无节制的开发、破坏。在农村缩小弱势群体甚至是消除农村弱势群体的数量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建设新型农村战略目标,最终达到农村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扶持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不仅包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医疗社保相关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都将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绊脚石”,圆满的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是需要涉及我们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的,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问题。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单纯的是一个普通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解决整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农村弱势群体经济独立的问题,它不仅涵盖着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涵盖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实践研究证明: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农民文化程度大大提高农村文明化建设加强、农村建设得到整体性合理性规划、农民的民主意识逐步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增加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三方面来减少直至消除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随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不断投入,我们相信农村的弱势群体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定会大踏步的朝前走!
马国巍[6](2011)在《中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探寻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被提到日程上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乳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但奶农的收入并没有取得相应增长,如何帮助奶农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获得稳定的收益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奶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实质是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规范生鲜乳交易行为是整顿振兴乳业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交易费用理论、边际效益理论、产权理论、新型合作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为依据,从乳业合作社的一般理论的视角着眼,在借鉴国外乳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考察我国乳业合作社的发展沿革和现状;从乳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成长空间,进一步预测未来我国乳业合作社的成长空间。分析了乳业合作社的典型经营模式及现阶段我国的选择,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提出对策及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第一,对现代乳业合作社、现代乳业合作社产业进行了界定。第二,总结了美国、丹麦、印度、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展乳业合作社的经验和共性特征。第三,采用影响美国乳业合作社的5个指标,运用RAGA-PPE模型,对美国生产及加工型乳业合作社的合适数量范围及其占有的牛奶市场份额进行了定量评价。第四,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十年中国乳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奶牛年末存栏数、原牛奶年产量、奶牛养殖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将大幅度增长。第五,组建乳业合作社是乳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奶农获益的重要保障、是稳定奶源市场的迫切需要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现实选择;未来十年中国乳业规模将迅速扩大,必须加强乳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对乳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步建立“合作社参股的乳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专业奶牛饲养公司(奶联社)模式更适合我国的乳业的发展。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顺应乳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提出逐步提高奶业组织化程度;完善现有奶农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鼓励奶农专业合作社开办奶站;加大对奶农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的四点对策。在加大对奶农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中,建议增加奶业扶持的专项资金,提高对奶农专业合作社的补贴力度,给予奶农专业合作社在税收上的最大限度优惠。纵观整个研究,将系统理论与模型化方法引入现代乳业合作社研究,在研究思路、方法与成果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乳业合作社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总结了乳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种类型,概括了乳业合作社的特征,阐述了乳业合作社的本质及建立乳业合作社应遵循的原则,加深了对乳业合作社的理性认识,完善了乳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文建立的评价美国乳业合作社的RAGA-PPE模型具有创新性,表明在美国这样一个奶牛养殖和乳业生产大国,乳业合作社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乳业合作社的规模也并非越大越好,两者都有一个适合的范围。这对中国的乳业合作社的数量、规模大小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3)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中国乳业发展规模未见报道,具有创新性。未来十年中国乳业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不仅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乳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乳业规模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乳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原料奶生产无组织管理已不适应乳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必须转变原料奶总量的增长方式。这是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产生和变革的前提,对乳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张畅[7](2011)在《苏南农业区域景观生态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南部农业生态区景观生态优化与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城乡建设如火如荼,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正在迅速的城市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大变化,农村城市化的冲击已经对我国的农业区域空间的景观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农业发展趋势,如何保护农业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农业景观的生态价值,完善农业景观和农村风貌塑造,使其成为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时期农业地域,是21世纪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苏南地区是我国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苏南许多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土地制约的问题,能否实现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经济发达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占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土地占用供给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我们必须重视农业区域空间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环境外部效应。苏南地区农业空间景观优化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景观空间的布局和其产业布局。论文拟在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临港新城2008年土地现状图为材料,通过对生态绿地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分析,对临港新城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其景观斑块水平及景观水平格局特征。同时结合当前国内外城乡空间的发展态势,尝试通过对临港新城农业区域空间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出临港新城农业区域空间景观的优化方案,即产业布局与生态安全建设。最后综合考虑所总结的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景观规划功能区的模式特征,营造一种适宜于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的基于平衡和持续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景观格局,通过其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共同繁荣。
张伟[8](2010)在《中国种业产业化组织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产业是农业的特殊生产资料产业,是决定国家农业生产的产量、质量、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基因源头产业。种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富裕文明程度。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种子产业体系已基本成熟,产业组织化程度高,行业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而我国种子产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绩效差、研究创新投入不足、产业进入壁垒低、产业内竞争无序与过度竞争、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问题。积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种业产业化道路,己成为目前种业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理论研究、文献检索及案例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在正确界定种业产业化组织特性和深入了解种业产业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种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和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种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具体运作对策,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除引言外共有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1)种业产业化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这是研究种业产业化的起点。本部分通过对种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的研究,阐述了发展种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与客观必然性,从理论上正确定位中国种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以后研究做好铺垫。(2)我国种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本部分通过对种业产业化的科研、规模、效益、产品结构、经营结构现状分析,总结了中国目前种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山东省种业产业化成功案例介绍,为后续章节提供逻辑思路与实证基础。(3)种业产业化运行模式分析。本部分归纳出种业产业化有三种模式,即企业模式、高校模式、研究所模式。并运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对根据每种模式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内容更加充实。(4)发达国家的种业产业化经验及启示。本部分是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种业产业化的现状,结合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成功案例,总结发达国家种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启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中国种业产业化发展的提供有益的对策。(5)我国种业产业化存在问题。本部分是通过上文充分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得到中国种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体制乏力,育种能力不强;种子质量问题突出,种子市场化程度不高;种子企业经营分散;创新能力滞后于种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品种权保护不力等。(6)我国种业产业化发展策略。本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种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深化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快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体系;加速发展和推广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育种后劲;创造有利于种子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健全和完善种子管理制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本研究创新点与特色主要有:(1)本文运用战略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国外尤其是种业发达国家发展种子产业的经验,从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与相似处,萃取有益于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从而为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2)通过对种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组织模式及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引用大量实例证明以及实地调查问卷分析提出种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为中国种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沈振锋[9](2010)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三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杨照渠[10](2006)在《台州市果品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探讨果品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台州市果品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台州果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过研究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成果,结合果品生产的特殊性分析,提出了果品产业化的基本内涵。2.分析了果品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探讨了果品产业化经营与效益农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产业化经营与效益农业两者的内涵及外延特征分析,认为效益农业是产业化经营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产业化经营则是实现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3.通过对台州果品生产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阐述了台州果业发展的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种质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厚的果品文化积淀、发达的民营经济、便捷的交通条件、健全的市场网络、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体系为台州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4.总结了“临海蜜橘的品牌战略”等三个典型实例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台州果品产业及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临海蜜橘的迅速崛起是临海市长期不懈地实施品牌战略的结果。发展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强势产业化组织,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是黄岩果品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温岭市葡萄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科技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台州果品产业及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品种更新工作滞后,优质基地偏少,保鲜技术落后;合作社运行不够规范等。5.提出了台州市果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一是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水平。二是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实施名牌战略,切实抓好基地建设。四是强化加工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五是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强果品贮藏保鲜工作。六是讲究营销策略,健全市场网络,促进果品流通。七是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八是实施三产开发,发展观光果业。
二、小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1)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税收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 |
1.3.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成本理论 |
2.2.2 最优税制结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
2.3.2 农业产业化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
2.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章 眉山市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 |
3.1 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分析 |
3.1.1 眉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
3.1.2 眉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
3.2 眉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劣势 |
3.3 眉山市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
3.3.1 眉山市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政策举措 |
3.3.2 眉山市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成效 |
第四章 眉山市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
4.1 对家庭农场的税收支持不力 |
4.2 环保税的落地,专业大户的税收支持面临新挑战 |
4.3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对局限 |
4.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格认定门槛高,税收优惠产业链不平衡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引导投资流向家庭农场 |
5.2.2 税收政策向专业大户倾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5.2.3 积极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支持模式 |
5.2.4 创新地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化发展 |
5.2.5 扩大农产品深加工税收优惠范畴,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 |
5.2.6 优化农业科技进步税收政策,扩大产品品牌影响力 |
5.2.7 着力创新税收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一、个人基本情况 |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
(2)区镇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昌吉高新区及榆树沟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2.1 区镇一体化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昌吉市区镇一体化发展现状 |
3.1 昌吉市区镇一体化概况 |
3.2 昌吉区镇一体化情况调查 |
3.3 昌吉市区镇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四章 昌吉市区镇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2 制约因素 |
第五章 加快推进昌吉市区镇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推进区镇一体化的基本方法 |
5.2 区镇一体化工作发展趋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划分标准 |
2.1 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概述 |
2.1.1 官方式直线描述 |
2.1.2 时间序列分期法 |
2.2 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与进程 |
2.3 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基本脉络 |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业发展新起点 |
3.1 承包制改革前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状况 |
3.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初步确立 |
3.2.1 多种承包经营方式出现 |
3.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
3.2.3 农地整合与结构性初调 |
3.3 承包制下农村经济超高速增长 |
3.3.1 生产力恢复性发展中经济效益初现 |
3.3.2 “一号文件”引导要素流动功勋卓着 |
3.4 简单应对—家庭承包经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重组 |
第四章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
4.1 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 |
4.2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 |
4.2.1 乡镇企业崛起并发展 |
4.2.2 农村经济结构市场化调整 |
4.3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动因分析 |
4.3.1 刚性管理政策对要素流动具有积极效应 |
4.3.2 需求层次假说释义生产要素的流转路径 |
4.4 初级应对—发展乡镇企业活跃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4.4.1 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4.4.2 拾遗补缺充裕农村工业品市场 |
4.4.3 吸纳释放开辟农村劳动力市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转轨 |
5.1 市场化转轨前农村经济发展困局 |
5.1.1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和矛盾 |
5.1.2 农业结构问题与农民增收困境突出 |
5.2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2.1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
5.2.2 高层次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
5.3 市场化改革中农业发展机制运行动力分析 |
5.3.1 现代经营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 |
5.3.2 连续政策支持推动农业机制运行 |
5.4 稳步应对—体制变革适应农村生产要素流转需求 |
5.4.1 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
5.4.2 变革农技推广体制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六章 跨域转移开辟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路径 |
6.1 市场化转轨中农村生产要素禀赋不足 |
6.1.1 二元体制下“三农问题”凸现 |
6.1.2 世贸规则下农业市场困境尽现 |
6.2 市场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 |
6.2.1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
6.2.2 “民工潮”下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 |
6.2.3 城乡经济梯度转移引导农民工返乡 |
6.3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成因分析 |
6.3.1 原动力—比较利益驱动务工行为 |
6.3.2 牵引力—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松动 |
6.3.3 不竭动力—城市低层次就业需求 |
6.4 积极应对—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体制性障碍 |
6.4.1 “三农”问题三维度解析 |
6.4.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
7.1 免税时代“三农”发展新困境 |
7.1.1 农民负担反弹面临潜在压力 |
7.1.2 农村基层组织面临双重压力 |
7.1.3 利润垄断威胁农产品价值链 |
7.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初步确立 |
7.2.1 “三农”发展推向新境界 |
7.2.2 新农村建设高潮兴起 |
7.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动力分析 |
7.3.1 中共十七大新论明晰要素市场发展方向 |
7.3.2 新政解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新路 |
7.4 全方位应对—城乡统筹思路引导农村生产要素流转 |
7.4.1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
7.4.2 持续破解农民工问题 |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 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经验总结 |
8.1.1 生产力的释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8.1.2 核心政策牵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 |
8.1.3 辩证应对探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
8.2 新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待解迷题 |
8.2.1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 |
8.2.2 新农村建设四大民生问题遗留待解 |
8.3 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路径展望 |
8.3.1 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及未来走向 |
8.3.2 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可行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廊坊市广阳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阳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
2.1 广阳区农业现状 |
2.1.1 广阳区基本概况 |
2.1.2 广阳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2.1.3 广阳区农业经济基础概况 |
2.1.4 广阳区农业生产结构及相关产值 |
2.2 广阳区农业相关情况现状 |
2.2.1 广阳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2.2.2 广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2.2.3 广阳区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2.3 广阳区农民收入现状 |
2.3.1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步趋小 |
2.3.2 农民收入的构成及来源向多元化发展 |
2.3.3 农民收入发展呈现区域差异 |
第三章 广阳区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农业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变化 |
3.2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品牌效应 |
3.3 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
3.4 城乡居民收入发展不平衡 |
3.5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
3.6 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比较低 |
3.7 农民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不高 |
第四章 促进广阳区农民增收的保障措施 |
4.1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4.1.1 加快实施“四园区、三基地、一新城”项目 |
4.1.2 深化园区合作,提高广阳区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
4.2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
4.3 打造精品特色农业,大力拓展农业功能 |
4.4 加强农业公司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
4.5 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充分发挥导向和带动作用 |
4.5.1 在增产上促进增收 |
4.5.2 在种植模式上促进增收 |
4.5.3 在产业化上促进增收 |
4.5.4 在生态建设上促进增收 |
4.5.5 在劳务用工上促进增收 |
4.5.6 在减支上促进增收 |
4.6 强化农村经营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
4.7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基本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 |
2.2 关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组成 |
第三章 农村弱势群体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3.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
3.1.1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
3.1.2 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力量是农民 |
3.1.3 建设新农村需要调动农民积极性 |
3.2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障碍之一 |
3.2.1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
3.2.2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严重的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3.2.3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使农村不文明更加凸显 |
3.2.4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增加了农村民主的难度 |
3.2.5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加大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 |
3.3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便是减少农村弱势群体 |
第四章 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社会地位低 |
4.2 农村弱势群体处于贫困状态 |
4.3 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态度低调 |
4.3.1 农村弱势群体人际交往群体单一 |
4.3.2 缺乏社会竞争的意识,消极思想占主导地位 |
4.4 正当的权利无法得到维护 |
第五章 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环境差,生产结构单一 |
5.2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 |
5.2.1 教育水平低 |
5.2.2 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
5.2.3 思想道德素质 |
5.2.4 民主意识淡薄 |
5.2.5 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
5.3 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
5.3.1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
5.3.2 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
5.3.3 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不健全的就业制度 |
5.3.4 欠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5.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失调 |
第六章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管理的政策建议 |
6.1 优化农民生存环境 |
6.1.1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设施 |
6.1.2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保障农民的环境参与权 |
6.2 农村弱势群体要自立、自强 |
6.2.1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
6.2.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 |
6.2.3 丰富农村弱势群体的精神生活 |
6.2.4 努力提高农村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的水平 |
6.2.5 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法律、法规的教育 |
6.2.6 注重农村弱势群体的心理矫正 |
6.3 消除制度层面的障碍 |
6.3.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
6.3.2 深化农村就业制度改革 |
6.3.3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6.3.4 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统筹制度 |
6.4 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6.4.1 繁荣农村经济 |
6.4.2 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
6.4.3 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
6.5 改善金融扶持对策 |
6.5.1 积极发展P2P 信贷助农模式 |
6.5.2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作用 |
6.5.3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 |
6.5.4 调整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 |
6.5.5 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
6.5.6 加快推进邮政储蓄改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中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English Catalog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辨析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边际效益理论 |
2.1.3 产权理论 |
2.1.4 新型合作理论 |
2.1.5 公共物品理论 |
2.1.6 利益共同体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相关概念 |
2.2.2 乳业合作社的本质 |
2.2.3 乳业合作社的原则 |
2.2.4 乳业合作社的基本类型 |
2.2.5 乳业合作社的特征 |
2.2.6 乳业合作社的功能 |
2.2.7 乳业合作社社员的相关规定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乳业合作社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3.1 国外乳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1 美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2 丹麦乳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3 印度乳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4 荷兰乳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5 新西兰乳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
3.1.6 澳大利亚乳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经验 |
3.2 国外乳业合作社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合作社的原则 |
3.2.2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 |
3.2.3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使乳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
3.2.4 大力推进乳业合作社一体化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 |
3.2.5 建立健全乳业合作社服务体系 |
3.2.6 加强乳业合作社的横向联合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乳业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4.1 我国乳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4.2 我国乳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未来乳业的发展模式 |
4.4 中国乳业发展规模预测 |
4.4.1 奶牛年末存栏数预测 |
4.4.2 畜牧业总产值预测 |
4.4.3 奶牛养殖业产值预测 |
4.4.4 中国乳业发展规模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乳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回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我国乳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回顾 |
5.1.1 1956~1978年:国营奶牛场主导模式 |
5.1.2 1979~1992年:“散养奶户与规模养殖奶户并存”的模式 |
5.1.3 1993~2002 年:“公司+农户”模式 |
5.2 我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现状(2003~2010年) |
5.2.1 组织形式多元化 |
5.2.2 兴办力量多样化 |
5.2.3 服务功能升级化 |
5.2.4 发展趋势产业化 |
5.2.5 政府推动有力化 |
5.3 我国乳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3.1 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到位 |
5.3.2 合作社的意识动力不完备 |
5.3.3 合作社的建设资金不充足 |
5.3.4 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
5.3.5 合作社的内部管理不完善 |
5.3.6 合作社的产权归属不明确 |
5.4 本章小结 |
6 乳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观动机 |
6.1 发展乳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
6.1.1 组建乳业合作社是乳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6.1.2 组建乳业合作社是奶农获益的重要保障 |
6.1.3 组建乳业合作社是稳定奶源市场的迫切需要 |
6.2 乳业合作社发展的动机分析 |
6.2.1 牛奶本身的特殊属性决定 |
6.2.2 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动机 |
6.2.3 企业引领奶农组建合作社的动机 |
6.2.4 政府具有推动合作社建设的动机 |
6.3 本章小结 |
7 乳业合作社模式的演进过程及现阶段的模式选择 |
7.1 乳业合作社模式的演进过程 |
7.1.1 公司+奶农模式 |
7.1.2 公司+奶站+奶农模式 |
7.1.3 公司+合作社+奶农模式 |
7.1.4 乳业合作社(包括奶农、奶站)+公司模式 |
7.2 现阶段我国乳业合作社的模式选择 |
7.2.1 逐步建立“合作社参股的乳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7.2.2 专业奶牛饲养公司(奶联社)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8 对策建议 |
8.1 强化政府职能 |
8.1.1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管理 |
8.1.2 财税方面给予支持 |
8.1.3 监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 |
8.2 奶制品企业的转变 |
8.2.1 建设质量标准体系 |
8.2.2 建设可追溯体系 |
8.2.3 企业担当乳业合作社法人 |
8.3 奶农及乳业合作社 |
8.3.1 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
8.3.2 乳业合作社 |
8.3.3 乳业合作社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
8.4 本章小结 |
9 典型案例分析 |
9.1 新疆伊源乳业领办合作社 |
9.1.1 企业助办合作社的具体做法 |
9.1.2 乳业合作社的成效 |
9.2 呼和浩特市旭泥板村乳业合作社 |
9.2.1 旭泥板村乳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
9.2.2 旭泥板村乳业合作社的效益 |
9.2.3 旭泥板村乳业合作社的成效 |
9.3 北务广峰乳业合作社 |
9.3.1 广峰乳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9.3.2 广峰合作社的具体运作 |
9.4 云南省呈贡县穆盛达乳业合作社 |
9.4.1 乳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
9.4.2 乳业合作社的具体做法及特点 |
9.5 黑龙江呼兰对青镇奶农技术协会 |
9.5.1 呼兰县对青镇奶农技术协会的基本情况 |
9.5.2 对青镇奶农技术协会的具体工作及成效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苏南农业区域景观生态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南部农业生态区景观生态优化与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农田生态支持系统薄弱 |
1.3.2 环境污染重 |
1.4 研究的意义及预期目标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产业目标 |
1.5 概念的界定 |
1.5.1 非建设用地的界定 |
1.5.2 都市化地区城乡统筹总体规划中所谓"农业区域"的概念 |
1.5.3 "不开发区域"的概念 |
1.6 相关概念 |
1.6.1 区域性生态农业规划 |
1.6.2 农业景观规划 |
1.6.3 "反规划" |
1.7 研究的理论、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对农业景观的研究动态 |
2.1.1 国外对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对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对土地规划化研究动态 |
2.2.1 国外对土地规划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对土地规划的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对非建设用地的研究动态 |
2.3.1 国外对非建设用地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对非建设用地的研究进展 |
2.4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2.4.1 国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
2.4.2 国内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2.5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的现状分析 |
2.5.1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的发展优势 |
2.5.2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的发展劣势 |
2.5.3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的发展机遇 |
2.5.4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的发展挑战 |
2.6 苏南地区农业区域空间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作用 |
2.6.1 农业区域空间对乡村风貌保护的作用 |
2.6.2 农业区域空间对农业文化的传承的作用 |
2.6.3 农业区域空间对乡村休闲农业观光的作用 |
第三章 江阴市临港新城发展现状与案例区分析 |
3.1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现状 |
3.1.1 气候资源 |
3.1.2 水环境资源 |
3.1.3 土地资源 |
3.1.4 农业生产现状 |
3.1.5 区位与交通 |
3.1.6 经济概况 |
3.1.7 临港新城主要工业产业 |
3.2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分区规划 |
3.2.1 江阴城市总体规划 |
3.2.2 江阴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3.2.3 江阴市沿江规划 |
3.2.4 江阴市城市总体布局 |
3.2.5 江阴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
3.2.6 江阴市城市河道整治规划 |
3.2.7 江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总体环境景观分析 |
3.3.1 景观特征 |
3.3.2 江阴市西组团中心区景观规划 |
3.4 在建设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3.5 江阴临港新城区域生态建设的布局 |
3.6 研究案例区—南部农业生态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四章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景观格局分析 |
4.1 景观空间定量分析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景观分类体系 |
4.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1 常用景观指数 |
4.2.2 本研究景观指数的选取 |
4.3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区景观格局分析 |
4.3.1 斑块类型特征 |
4.3.2 景观水平特征 |
4.3.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值评价 |
5.1 生态系统服务 |
5.1.1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 |
5.1.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2.2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及其评价 |
5.3.1 生产率变动法 |
5.3.2 市场价值法 |
5.3.3 机会成本法 |
5.3.4 费用分析法 |
5.3.5 影子价格法 |
5.3.6 影子工程法 |
5.3.7 人力资本法 |
5.3.8 旅行费用法 |
5.3.9 享乐价格法 |
5.3.10 条件价值法 |
5.4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现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5.6 临港新城南部农业生态区规划远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5.7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南部农业生态区的景观格局优化与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 |
6.1 规划目标 |
6.2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南部农业生态区的景观格局优化规划原则 |
6.3 农业景观敏感度分析 |
6.3.1 理论模型 |
6.3.2 评价过程 |
6.3.3 评价结果 |
6.3.4 景观生态格局表达 |
6.4 农业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4.1 绿色生态廊道系统 |
6.4.2 农业斑块 |
6.4.3 自然斑块 |
6.4.4 人工斑块 |
6.5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5.1 水系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5.2 农业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5.3 村庄景观生态格局优化 |
6.6 规划区环境保护规划 |
6.6.1 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
6.6.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6.6.3 土壤污染防治 |
6.6.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6.6.5 污水治理 |
6.6.6 噪声治理 |
6.7 土地适宜性的农业利用与产业安排规划 |
6.7.1 生态观光农业 |
6.7.2 现代设施园艺 |
6.7.3 现代高效水产 |
6.7.4 名优水果示范园区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种业产业化组织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2 种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实施意义及理论基础 |
2.1 种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 种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
2.3 实施种业产业化的意义与客观必然性 |
2.4 种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3 中国种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中国种业产业化发展回顾 |
3.2 中国种业产业化的科研现状 |
3.3 中国种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现状 |
3.4 种业产业化的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现状 |
3.5 种业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 |
3.6 种业产业化问卷调查分析 |
4 种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分析 |
4.1 种业产业化企业模式 |
4.2 种业产业化高校模式 |
4.3 种业产业化研究所模式 |
5 发达国家的种业产业化经验及启示 |
5.1 发达国家种业产业化现状 |
5.2 发达国家种业产业化的主要经验 |
5.2.1 政企分开,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生产 |
5.2.2 科研是发展基础,实行育、繁、推一体化 |
5.2.3 发展联合,组建种子集团公司 |
5.2.4 增加投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
5.2.5 加强种子法制建设,严格管理法规 |
6 中国种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6.1 体制乏力,育种能力不强 |
6.2 种子质量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
6.3 种子市场化品种混乱,销售市场混乱待整治 |
6.4 种子产业规模庞大,但经营分散 |
6.5 创新能力滞后于种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
6.6 对品种权日趋重视,但保护不力 |
7 种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
7.1 推进种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
7.2 种业产业化发展原则 |
7.3 种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
7.4 种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关于种子企业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9)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2 大学办学模式解析 |
2.1 大学办学模式的含义及特性 |
2.2 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外部关系 |
3.1 社会政治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3.2 经济发展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3.3 文化传统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内部关系 |
4.1 大学理念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4.2 管理模式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4.3 大学结构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流变 |
5.1 清末:被动开放模式 |
5.2 民国:艰难发展中的开放模式 |
5.3 改革开放前: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 |
5.4 改革开放后:正在形成中的开放办学模式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案例 |
6.1 华中农业大学的历史演变 |
6.2 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和定位 |
6.3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战略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地方性农业大学建设:以河北农业大学为案例 |
7.1 河北农业大学的历史演变 |
7.2 新时期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
7.3 区域性示范农业大学建设战略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
8.1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演进的外部约束 |
8.2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演进的内部局限 |
8.3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创新的有力条件 |
8.4 未来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
8.5 小结 |
参考文献 |
9 研究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10)台州市果品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果品产业化与效益农业 |
1.1 果品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
1.2 果品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 |
1.2.1 果品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 |
1.2.2 果品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 |
1.3 果品产业化经营与效益农业 |
1.3.1 果品产业化与农民增收 |
1.3.2 果品产业化与农村社会发展 |
1.3.3 果品产业化与生态效益 |
第二章 台州果品生产现状 |
2.1 台州市果品生产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2.1.1 地形、土壤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果树种质资源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1.5 历史渊源与果品文化 |
2.2 台州市果品生产的现状 |
2.2.1 概况 |
2.2.2 柑橘(类)生产 |
2.2.3 杨梅、枇杷 |
2.2.4 落叶果树 |
2.3 台州果品产业化典例分析 |
2.3.1 狠抓基地建设,强化宣传力度,创立优质名牌—临海蜜桔品牌战略的实践 |
2.3.2 发展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强势产业化组织,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黄岩区果品产业化的探索 |
2.3.3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科技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推进葡萄产业化经营—温岭市大棚葡萄发展之路 |
2.4 台州果品产业及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种果经济效益下降 |
2.4.2 品种工作滞后,苗木生产失控 |
2.4.3 优质基地偏少,绿色果品稀缺 |
2.4.4 龙头企业与果品基地之间联系松散 |
2.4.5 加工产品花色少,外销罐头缺品牌 |
2.4.6 采后处理简单,保鲜技术落后 |
2.4.7 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不够规范 |
第三章 台州果品产业化经营发展对策 |
3.1 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水平 |
3.1.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3.1.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措施 |
3.2 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
3.3 实施名牌战略,切实抓好基地建设 |
3.3.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 |
3.3.2 整合商标,打造名牌 |
3.3.3 大力推进果品优质化栽培与绿色无公害生产 |
3.4 强化加工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
3.5 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强果品贮藏保鲜工作 |
3.6 讲究营销策略,健全市场网络,促进果品流通 |
3.7 不断完善经营运行机制,建立果品产业化的服务与保障体系 |
3.7.1 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 |
3.7.2 建立和健全果品产业化的服务体系与保障体系 |
3.8 实施三产开发,发展观光果业 |
参考文献 |
四、小议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 [1]眉山市农业产业化税收支持研究[D]. 张亚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2]区镇一体化问题研究 ——以昌吉高新区及榆树沟镇为例[D]. 王莹.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 江小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4]廊坊市广阳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南云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5]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武建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6]中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马国巍.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
- [7]苏南农业区域景观生态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江阴市临港新城(区)南部农业生态区景观生态优化与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D]. 张畅.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中国种业产业化组织与策略研究[D]. 张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9]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10]台州市果品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杨照渠. 浙江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