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文文献综述)
史文天[1](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季晶晶[2](2016)在《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被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下,长三角区域正在谋求系统化的转型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作为节点的独特功能也越加凸显。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中心是上海,上海的发展定位是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实现“四个中心”目标,不可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周边多个次中心城市的协作配套,同时,“四个中心”建设也必将辐射周边次中心城市并二次辐射长三角城市群,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形成了多个次中心城市。上海以南有杭州、宁波,以西有苏州、无锡、南京,以北尚未形成次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缺乏接受上海辐射支持上海发展的支撑点。从江苏优化生产力布局、长三角区域均衡发展和上海跨江发展趋向来看,长三角北翼需要经济中心城市。目前,无论从空间和环境,还是从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条件来看,南通在长三角北翼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南通,整体正处于向现代工业社会加快过渡阶段,近年来发展迅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重要规划中,南通的城市定位首次被明确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2012年2月,继省党代会之后,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的提升发展被纳入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生态学的研究视角看,一个行政系统与其所处的行政环境必须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当行政系统感知到所处行政环境发展需求后,应快速反应及时消化分解,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方式和速度,通过各种自我革新的活动来积极回应所处环境的需求,从而达到两者之间新的平衡状态。因此,转型期的南通,要想成为引领长三角北翼发展的中心城市,更需要根据所处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加速行政系统的转型提升,以适应整个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的快速发展,并对北翼地区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南通以及整个长三角北翼城市达到长三角都市圈行政生态环境发展需求,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基于此,本文以行政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工具,以行政系统外环境因素对城市定位和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它们对南通城市定位和发展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探索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互动关系和发展规律,选择与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相关的主要行政生态要素,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揭示南通的定位和发展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提出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对南通市政府紧抓机遇、科学定位、优化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和路径建议,也为我国区域一体化科学发展、互动发展、均衡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邹娜[3](2014)在《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首都经济圈是都市圈的一种形态。在我国,首都经济圈以北京为中心,其发展目标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相关部门就已提出环渤海经济规划;后经历年的发展,又陆续提出“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大北京规划”、“3+2”首都经济圈等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学界和政府关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的提法虽然早已提出,而且论证了多次。但这一地区至今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内在生命力的“都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合作及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一体化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颁布,“打造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推进首都经济圈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都市圈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开发首都经济圈的人力资源,加强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合作,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学术界对于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研究大多数是从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从人力资源角度对首都经济圈发展进行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首都经济圈内相对落后的区域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研究更少。因此,研究基于首都经济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理,探讨以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为基础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路径,这对于深化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及区域人才开发,促进河北省在首都经济圈发展中扬长避短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都市圈理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基于首都经济圈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机理,分析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构建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借鉴美国、德国、印度及我国其他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提出以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为基础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设计,为企业及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回顾与梳理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对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都市经济圈等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和评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二部分是基于首都经济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理研究。首先对都市圈及首都经济圈进行界定,之后基于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从人力资源规模、素质、结构、流动;首都经济圈的聚集、扩散、共享等方面探索首都经济圈发展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互动的关系,构建人力资源规模、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与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系统阐释基于首都经济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理。第三部分是首都经济圈与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对首都经济圈的界定及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对首都经济圈区域发展及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对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研究,通过对河北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衡量河北省供需平衡状况;对河北省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对河北省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为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及策略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评价。构建了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对具体的指标体系内容进行设计,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及京津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国内外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经验。通过对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及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研究,总结各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为制定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提供经验借鉴。第六部分是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策略制定。提出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对战略体系的目标及实施重点进行规划;制定具体的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策略。
潘中艺[4](2012)在《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已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区域增长极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由于我国已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之内,因此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与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基本依赖产业、城市等增长极而起步的局面不同,中西部、东北等落后区域由于不具备增长极形成的前提条件,如果消极等待发达区域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只能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建立引致性增长极的模式是促进中西部、东北区域发展的现实选择。另外,因落后地区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发育不良,产业联系断档,城市间的联系也较弱,单独寻找一个城市作为增长极点,对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大。综上,实现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将有赖于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空间扩散与承接,也即更多地依靠区域内引致增长极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通过区域性增长极“群”的协调整合与引致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集中批复和出台,预示着增长极呈现群落化态势将成为我国区域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即区域空间战略单元的细化及区域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升级,使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协作,通过增长极“群”整体的分工效应、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多极互动的全面发展。本文综合采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运用包括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内涵、形成与发展机理、引致增长模式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总结。本文分为六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并对区域增长及增长极理论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区域增长“极群”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进行回顾分析;第三章,研究区域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增长极群崛起的特定机制与决定性因素、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与演进动力、要素集聚对区域增长极群形成的作用机理等;第四章,研究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及引致模式。界定了引致增长的内涵、区域增长极群形成过程中的内生力、内生力作用机理等;并对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模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引致模式的空间成长模式、资源整合模式和产业协同模式;第五章,成熟期增长极群的引致模式:长三角实证。对区域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协同增长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从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机理、生命周期、产业转移以及新格局下产业定位与产业转移模式创新四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发育期增长极群的引致模式:辽宁沿海经济带实证。对区域增长极群的错位培育引致增长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章在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考察引致增长极群政策引致路径的总体思路,并依据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产业定位与产业错位发展规划。
李秀美[5](2012)在《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农业生产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是个现实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也是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是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关键性根本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整理分析,在农业产业化理论、人才开发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指导下,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模型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寻找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开发路径。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人才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和述评,阐明本研究的设计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次,论述农业产业化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才团队理论、人才流动理论及其对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意义,重点从人才对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贡献的角度,界定农业产业化人才的概念。第三,对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人才演进及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人才现状,剖析农业产业化人才匮乏产生的问题根源,并提出开发产业化人才的出路。第四,详细论述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设计思路。一是对农业产业化人才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农业产业化人才划分为三类,即单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人才、综合农业生态产业化人才和城乡统筹区域产业化人才,并分析论证了农业产业化层次与人才需求层次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构建开放的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中心,分析该中心对农业产业化人才进行教育、培训、服务、评价的作用。三是探讨人才开发的几种实现路径:建立服务于产业化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回流”体系,提出三种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主导模式。旨在依据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侧重,合理规划并实施人才开发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力求从数量、结构层面上科学合理地开发产业化人才,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寻求可行之路。
彭燕东[6](2012)在《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苏南地方政府人才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政策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苏沪同城效应的显现和深入,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苏沪同城效应也催生了上海对苏南地区的人才虹吸效应和人才溢出效应,且呈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久性态势。对苏南地区而言,人才虹吸效应导致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流失,进而对苏南产业的跨越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人才溢出效应则增加区域人才存量,提升区域人才集聚力和竞争力。那么,对苏南地方政府而言,在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如何尽可能削弱人才虹吸效应的负面影响,强化和放大人才溢出效应的收益,成为苏南地方政府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同城效应的研究视角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上海对苏南地区人才虹吸和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分别从产业结构和人才政策两方面对这两大效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苏南地方政府的人才战略选择,以期为苏南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胡蝶[7](2012)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无论国家、地区、企业都十分重视战略性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目标,人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关键支撑。本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现状与问题研究。这部分主要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现状,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突出障碍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与上海、浙江等沿海差距巨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存在例如缺乏人才支撑体系的背景——良好的人才环境等障碍。第二,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其人才支撑体系的互动关系研究。主要通过海西先进制造业和其人才支撑体系相关数据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海西制造业与其人才支撑体系为极强正相关。第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理论分析。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理论框架模型,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路径: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模型和结构。第四,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政策研究,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的优化海西人才生态环境、闽台产业结构错位和闽台人才错位与合作的思路等建议政策建议。
暴琪[8](2012)在《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三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三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三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谢星原[9](2012)在《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持久贡献力,使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资源的独有特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国际与国内的人才流动,从而导致区域之间的人才竞争。区域人才资源开发,是探索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对策,形成区域人才一体化开发利用的趋势,达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资格互认、开发合作的目的,这既是区域内部和跨区域人才合作新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统筹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娄底市来说,人才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问题: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难度较大;人才市场发育不充分,人才配置市场化程度较低;人才引进入口不畅,人才成长创业环境不优;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机制不健全,区域性人才一体化竞争优势难以形成。针对娄底市人才资源现状与问题,就区域人才资源开发提出有价值、可操作性的对策。一方面要重点协调处理好四大关系,即: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的关系、统一规则与特殊政策的关系、区域开发与全局发展的关系、人才层次与队伍梯次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手段,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人才培养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相结合,加大培养培训现实急迫需要的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畅通人才引进通道,有效引导和促进人才资源向区域内流动,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吸纳、选用、激励手段,形成一整套人才资源开发的规范化、科学化机制,从而加快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为娄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詹海斌[10](2011)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而区域资源配置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一体化。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为了招商引资需要,违背土地市场正常运行规律,特别是对于大量的工业用地,区域内各城市纷纷出台相关城市土地供给的优惠政策,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换取投资,严重破坏了土地市场高效配置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机制,加速了城市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同时长三角区域内由于各城市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导致区域内基础设施大量重复建设和各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浪费了区域内有限土地资源。因此,长三角区域必须打破各城市土地市场的行政区划壁垒以及城市间土地市场分割,建立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论文对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进行了研究,希望探索一条能够解决当前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有关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的途径,以期为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论文技术路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回顾和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并根据研究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土地产权、区位、地租地价等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归纳,为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对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出论文的理论分析柜架,为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空间差异分析。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测算模型对长三角区域16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测算,并在此测算结果基础上进行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Moran’sⅠ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相邻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现出微弱的正空间自相关,表明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并且对影响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主要措施。②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地价一体化研究。主要从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水平分析、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一体化改革措施以及区域城市地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保障区域城市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促使区域城市土地资源显现真实的土地价值。③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一体化研究。区域城市土地供给一体化主要是针对当前区域各城市之间土地市场分割形成的恶性供地竞争,区域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采取各种优惠供地措施导致区域土地市场供给的混乱。论文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用地供地门槛进行深入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城市土地等别的地区分类、区域建筑容积率门槛分析、区域投资强度及地均产出门槛分析、区域产业用地评估等方面。④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收益分配一体化研究。针对地方政府为追求土地出让收益最大化导致的大量违法用地事件发生、土地出让金的委托代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混乱等方面问题,提出区域城市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改革,并就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由于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建议设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基金进行城市间合理土地收益分配,以及对区域城市间土地合作开发过程中土地收益建立合理分配机制。⑤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的构建。由于长三角区域城市间土地市场是相互独立的,需要制定区域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程序、交易法规、统一的供地门槛以及通过构建区域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土地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和共享,并且通过建立区域各层次的具体职能分工明确的有形土地市场建设,保障区域土地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同时解决区域各城市土地市场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的一系列问题。区域城市土地交易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区域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创新模式、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的组织构建、区域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平台的构建、区域土地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与发展等方面。⑥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形式。为保障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有效运行,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形式。借鉴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及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考虑可以采取中央-区域-省-市-县的垂直管理组织模式,将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脱离于当地政府的管辖,减少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过度干预,为形成区域统一的良好有序土地市场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在以上理论与实证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文章的一些基本研究结论。(1)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土地市场分割是区域城市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低的主因之一。当前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土地市场是被分割的,区域内各城市土地市场没有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规则,没有形成激励的土地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为了招商引资,工业用地通常以低地价或零地价以及变相返回土地出让金的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这种恶性竞争破坏了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2)区域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是适应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需要。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发展需要跨省级的区域土地管理机构来统一协调制定区域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法规以及区域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土地资源协调管理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区域级-省级-市县级土地管理机构的中央垂直管理模式,进行区域土地管理体制创新。(3)实现区域土地收益合理公平分配是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实现,必须解决区域土地收益的合理公平分配问题,否则,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对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应向失地农民与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大力倾斜,实现土地收益的合理公平分配;要加强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收益分配的公开、透明使用,加强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也必须值得关注。总之,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其实是各方土地收益分配博弈的过程,能否处理好区域土地收益的合理公平分配,关系到区域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成败,也是其难点之所在。(4)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构建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形成。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需要构建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其主要包括制定区域统一土地市场交易规则、统一供地门槛、垂直管理模式下的有形土地市场的建设以及区域土地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共享,为区域城市土地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5)完善区域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充分显现土地真实价值。当前我国城市地价普遍存在两种绝然相反的情况,一个是工业用地地价的偏低,而另一个则是住宅、商业用地地价的虚高。因此,要完善区域城市地价的市场形成机制,首先应消除地方政府对城市地价市场形成机制的干扰,防止地方政府对地价的操控。其次要积极培育土地市场交易主体以及加大土地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形成良好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充分竞争来形成合理的地价,使地价的形成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文章最后提出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与存在不足,并展望了后续研究方向。
二、解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样本 |
1.4.3 主要数据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辨析 |
3.1.1 人才 |
3.1.2 科技人才 |
3.1.3 科学家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4 复杂网络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网络构建 |
5.1.3 测度模型 |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
5.2.1 网络节点特征 |
5.2.2 等级层次结构 |
5.2.3 节点角色识别 |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测度模型 |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
6.2.1 网络整体特征 |
6.2.2 等级层次结构 |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
6.3.1 度中心度性 |
6.3.2 加权度中心性 |
6.3.3 介数中心性 |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
7.3.1 空间联系结构 |
7.3.2 网络体系结构 |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
7.4.1 溢出效应 |
7.4.2 创造效应 |
7.4.3 回流效应 |
7.4.4 随从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2.1 理论层面 |
8.2.2 实证层面 |
8.3 政策启示 |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 对“长三角北翼”概念的界定 |
二、 对“次区域经济中心”概念的界定 |
三、 行政生态学理论 |
四、 政府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文献的收集情况 |
二、 相关文献涉及的主要方面 |
第四节 论文设计与基本框架 |
一、 论文设计 |
二、 基本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长三角北翼行政生态环境变迁概述 |
第一节 长三角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
一、 长三角核心16城的基本情况 |
二、 长三角城市群的最新拓展 |
三、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新格局初步形成 |
第二节 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形成与崛起 |
一、 经济要素相对落后是长三角两翼失衡的主要表现 |
二、 沟通网络的打通是长三角北翼形成的先决条件 |
三、 自身特殊优势是长三角北翼快速崛起的必然 |
四、 南通已具备在长三角北翼崛起中的“领头雁”地位 |
第三节 长三角北翼行政生态环境现状 |
一、 沟通网络客观条件成熟,区域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
二、 特色发展取得成效,产业同构现象依然明显 |
三、 南通发展异军突起,辐射带动作用暂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通建设次区域经济中心已具备的良好基础 |
第一节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
一、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跃升 |
二、 在苏北八市中具有明显优势 |
三、 合作载体建设如火如荼 |
第二节 交通区位优势实现新突破 |
一、 天然的区位优势 |
二、 后发的交通优势 |
第三节 城市发展良好基础已奠定 |
一、 南通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 南通城市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三、 南通城市发展的有效保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南通行政生态系统薄弱环节简析 |
第一节 南通市行政生态薄弱环节分析 |
一、 经济要素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
二、 社会要素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
三、 沟通网络方面的薄弱环节分析 |
第二节 南通市政府管理的行政生态特质分析 |
一、 异质性分析 |
二、 形式主义分析 |
三、 重叠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借鉴及南通下阶段目标设定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一、 上海浦东新区 |
二、 日本东京湾经济圈 |
第二节 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下阶段目标设定 |
一、 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准 |
二、 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 |
三、 南通建设北翼经济中心下阶段发展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政生态视角下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途径 |
第一节 改善南通行政生态外部环境 |
一、 经济要素方面:加快培育成熟的市场经济 |
二、 社会要素方面: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
三、 沟通网络方面:构筑内外通达的区域网络 |
第二节 完善南通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
一、 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
二、 建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
第三节 发挥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 |
一、 发展特色海洋经济 |
二、 发展特色港口经济 |
三、 发展特色江海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3)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 |
2.1.1 人力资源概念及内涵 |
2.1.2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2.1.3 人力资源开发概念及内容 |
2.2 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2.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 |
2.2.2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模型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3.2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
2.3.3 新古典增长模型 |
2.3.4 人力资本模型 |
2.4 都市圈相关理论 |
2.4.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4.2 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
2.4.3 系统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首都经济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理 |
3.1 都市圈及首都经济圈界定 |
3.1.1 都市圈的界定 |
3.1.2 首都经济圈的界定 |
3.2 人力资源对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1 人力资源规模是首都经济圈经济增长的基础 |
3.2.2 人力资源素质是首都经济圈经济增长的源泉 |
3.2.3 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促进首都经济圈发展 |
3.2.4 人力资源的流动影响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均衡性 |
3.3 首都经济圈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作用机理 |
3.3.1 首都经济圈的聚集效应对人力资源的作用 |
3.3.2 首都经济圈的扩散效应对人力资源的作用 |
3.3.3 首都经济圈的共享效应对人力资源的作用 |
3.4 人力资源规模与首都经济圈发展关系模型构建 |
3.5 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与首都经济圈发展关系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4.1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
4.2 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发展及合作现状 |
4.2.1 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发展概况 |
4.2.2 首都经济圈区域合作现状 |
4.3 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4.3.1 城市人口分布结构不合理 |
4.3.2 区域内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 |
4.3.3 人才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 |
4.3.4 人力资源闲置与紧缺并存 |
4.3.5 区域内人力资源流动率低 |
4.3.6 区域性人才市场体系有待完善 |
4.3.7 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不显着,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
4.4 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4.4.1 河北省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 |
4.4.2 河北省人力资源城乡结构分析 |
4.4.3 河北省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分析 |
4.4.4 河北省人力资源支出与投资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评价 |
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原则 |
5.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 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构建 |
5.3 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评价 |
5.3.1 人力资源自然结构评价 |
5.3.2 人力资源配置结构评价 |
5.3.3 教育投入水平评价 |
5.3.4 医疗卫生投入水平评价 |
5.3.5 人力资源环境评价 |
5.3.6 产出效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内外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6.1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6.1.1 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
6.1.2 德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
6.1.3 印度的人力资源开发 |
6.2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
6.2.1“长三角”的人力资源开发 |
6.2.2“珠三角”的人力资源开发 |
6.3 经验的启示 |
6.3.1 区域合作,实现共赢 |
6.3.2 教育与就业共同推进 |
6.3.3 放宽人才政策,主动广纳贤才 |
6.3.4 完善培育机制,防止本土人才流失 |
6.3.5 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设计与策略制定 |
7.1 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 |
7.2 战略目标与实施重点 |
7.2.1 战略目标 |
7.2.2 实施重点 |
7.3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7.3.1 加快首都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合作进程 |
7.3.2 河北省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策略 |
7.3.3 明确首都经济圈中河北省城市定位及人力资源开发方向 |
7.3.4 营造“尊重知识、爱戴人才”的人力资源环境 |
7.3.5 河北省人力资源总体水平提升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内容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增长极群及其引致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基本内涵 |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概念 |
二、 区域增长极群的特征 |
三、 区域增长极群与城市群的异同 |
四、 区域增长极群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理论基础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经济增长极理论 |
三、 区域分工理论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进展 |
一、 引致增长研究进展 |
二、 引致增长极研究进展 |
三、 增长极群研究进展 |
四、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研究简评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一、 珠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二、 京津冀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国外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 |
一、 美国东北部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二、 美国沿太平洋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三、 日本太平洋沿岸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和决定性因素 |
一、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 |
二、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与演进动力 |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及特征表现 |
二、 区域增长极群演进动力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分析 |
一、 要素集聚对区域增长极群形成的作用机理 |
二、 扩散效应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 要素升级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四、 内部联系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五、 市场扩容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及引致模式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及必要性 |
一、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 |
二、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内生力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政府引致力 |
第四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模式 |
一、 产业转移协同引致增长模式 |
二、 错位培育引致增长模式 |
第五章 成熟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长三角实证 |
第一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阶段演进 |
第二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集聚与扩散 |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升级 |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内部联系 |
四、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市场扩容 |
第三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生命周期判定 |
第四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 |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各城市产业定位 |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 |
第五节 新格局下长三角增长极群产业定位及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
第六章 发育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辽宁沿海经济带实证 |
第一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形势解析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静态形势解析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动态形势解析 |
第二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生命周期判定 |
第三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选择与定位 |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 |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
三、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行业构成 |
四、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势分析 |
五、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定位与错位规划 |
第四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政策引致路径分析 |
一、 要素集聚路径分析:基于综合产业吸引力的区际比较 |
二、 要素升级路径分析:基于高端要素缺口的区际比较 |
三、 强化区域内部联系路径分析:基于分工与通达性的比较 |
四、 区位市场扩容路径分析:基于最终需求的市场动向分析 |
第五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生增长与政策引致的耦合性分析 |
结论 |
一、 基本结论 |
二、 主要贡献 |
三、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兴农关键 |
1.1.2 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新问题 |
1.1.3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战略导向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农业产业化及人才开发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本 |
2.1.2 农村人口、农村人力资源、农业人才与农业产业化人才 |
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的起源 |
2.2.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2.2.3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2.3 人才开发理论 |
2.3.1 基于个体的人才开发理论 |
2.3.2 基于组织的人才开发理论 |
2.4 人才流动理论 |
2.4.1 个体层面的流动 |
2.4.2 组织层面的流动 |
2.4.3 社会层面的流动 |
3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演进与现状分析 |
3.1 农业产业化人才的演进及特征 |
3.1.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 |
3.1.2 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农业产业化人才状况 |
3.2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态势 |
3.2.1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现状分析 |
3.2.2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现状分析 |
3.3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困境及出路 |
3.3.1 农村人才“空心化”问题凸显 |
3.3.2 农业从业人员地区分布不平衡 |
3.3.3 农业产业化人才严重匮乏 |
3.3.4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出路 |
4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理论解析 |
4.1 探讨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几个问题 |
4.1.1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
4.1.2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战略分析 |
4.1.3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功能 |
4.1.4 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分类及涵义 |
4.2 农业产业化细分与产业化人才细分 |
4.2.1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人才需求 |
4.2.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同层次中的人才需求 |
4.2.3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化人才匹配 |
4.2.4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主体识别 |
4.3 三层次人才队伍开发机理解析 |
4.3.1 产业化层次间的关联分析 |
4.3.2 产业化人才间的关联分析 |
5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模型构建 |
5.1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模型设计 |
5.1.1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
5.1.2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建设目标 |
5.1.3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建设原则 |
5.1.4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的建设主体 |
5.1.5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体系框架 |
5.2 构建开放的农村产业化人才开发平台 |
5.2.1 根据产业链的分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
5.2.2 根据人力资源状况选择人才培养形式 |
5.2.3 根据产业化发展水平确定人才培养内容 |
5.2.4 根据产业化人才贡献测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5.3 建立并完善服务于产业化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 |
5.3.1 农业产业化分工与专项技能知识累进模型 |
5.3.2 基于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的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型 |
5.4 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回流”体系 |
5.4.1 无边界职业生涯与人力资本团队运行模式 |
5.4.2 农业产业化人才的供求分析 |
5.4.3 构建基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回流”模型 |
5.5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的主导模式 |
5.5.1 公共教育培训主导模式 |
5.5.2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导模式 |
5.5.3 区域人才孵化平台主导模式 |
6 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苏南地方政府人才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政策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一) 苏沪同城效应 |
(二) 人才虹吸效应 |
(三) 人才溢出效应 |
二、 理论基础 |
(一) “极化-扩散”理论 |
(二) 区域一体化理论 |
(三) 城市功能定位理论 |
第二章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上海对苏南地区人才流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 同城效应及其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
(一) 同城效应的形成及特征 |
(二) 同城效应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
(三) 苏沪同城效应及其对人才流动的影响 |
二、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人才虹吸效应 |
(一)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人才虹吸效应的动因分析 |
(二)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人才虹吸效应的路径分析 |
(三) 人才虹吸效应对苏南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 |
三、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人才溢出效应 |
(一)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人才溢出效应的动因分析 |
(二) 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人才溢出效应的路径分析 |
(三) 人才溢出效应对苏南带来的收益分析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产业结构的人才虹吸和溢出效应分析 |
一、 产业结构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
二、 基于产业结构的人才虹吸和溢出效应 |
(一) 重点产业规划对比分析 |
(二) 产业发展环境对比分析 |
三、 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基于人才政策的人才虹吸和溢出效应分析 |
一、 人才政策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
二、 基于人才政策的人才虹吸和溢出效应 |
(一) 人才政策的梳理 |
(二) 重点人才工程的梳理 |
三、 基于人才政策的分析结论 |
第五章 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政策的苏南地方政府人才战略选择 |
一、 共赢共享开发战略 |
(一) 真正树立共赢共享人才合作开发理念 |
(二) 健全共赢共享人才合作开发的制度建设 |
(三) 优化共赢共享人才合作开发的机制 |
二、 错位布局齿轮化战略 |
(一)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人才结构调整 |
(二) 健全错位布局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 |
(三) 做精做强城市人才品牌工程 |
三、 人才柔性开发战略 |
(一) 树立科学的人才柔性理念 |
(二) 拓展人才柔性引进途径 |
(三) 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
(四) 推广“虚拟人才制” |
四、 人才服务个性化战略 |
(一) 建立健全人才个性化服务体系 |
(二) 建立常态化个性人才服务机构 |
(三) 实施高层次人才的特色化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研究背景 |
1.1.2 实践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界定 |
2.1.2 先进制造业概念界定 |
2.1.3 人才支撑体系概念界定 |
2.2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状 |
2.2.2 产业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2.2.3 人力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
第3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其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分析 |
3.1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 |
3.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
3.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环境保护能力 |
3.2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现状分析 |
3.2.1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总体特征 |
3.2.2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行业分布特征 |
3.2.3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地区分布 |
3.2.4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 |
3.3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现状分析 |
3.3.1 人才存量 |
3.3.2 高层次人才 |
3.3.3 科技投入 |
3.3.4 人才结构 |
3.3.5 人才引进与交流 |
3.4 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主要障碍 |
3.4.1 缺乏人才支撑体系的背景——良好的人才环境 |
3.4.2 人才支撑体系的基础——人才存量不足,人才资源素质有待提高. |
3.4.3 人才支撑体系的核心——人才资源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
3.4.4 人才支撑体系的关键——复合型人才开发和培养,缺乏机制 |
3.5 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其人才支撑体系的互动关系 |
3.5.1 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对其人才支撑体系的影响 |
3.5.2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对其先进制造业的影响 |
3.5.3 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与其人才支撑体系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
第4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理论分析 |
4.1 人才支撑体系相关实践动态 |
4.2 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分析 |
4.2.1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
4.2.2 专业技术人才 |
4.2.3 高技能人才 |
4.2.4 复合型人才 |
4.2.5 生态环境安全治理专业人才 |
4.3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路径 |
4.3.1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模式 |
4.3.2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结构 |
4.3.3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对于良好的人才支撑体系特点的体现 |
第5章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
5.1 优化海西人才生态环境 |
5.2 坚持绩效导向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 |
5.3 加大对于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5.4 注重先进制造业复合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
5.5 海西先进制造业人才资源资本化、一体化 |
5.6 加强闽台人才合作与交流 |
5.6.1 闽台人才结构的比较 |
5.6.2 闽台经济结构的比较 |
5.6.3 闽台人才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 |
1.1.2 全球服务经济与低碳经济兴起 |
1.1.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
2.1.3 生产力系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2.1.4 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 |
2.1.5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解读 |
2.1.6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碳服务业辨析 |
2.2 国内外经济现代化总论研究 |
2.2.1 经典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2 当代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不同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3 地理学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4 总结与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 耦合与联动的哲学基础 |
3.2 耦合与联动的理论基础 |
3.2.1 外部性理论 |
3.2.2 产业关联理论 |
3.2.3 服务外包理论 |
3.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相互关系具体解析 |
3.3.1 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 |
3.3.2 低碳经济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4.1 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总结 |
4.1.1 国内动力源泉 |
4.1.2 国外动力源泉 |
4.2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2.1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
4.2.2 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3 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
4.3.1 供给因素 |
4.3.2 需求因素 |
4.3.3 环境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
5.1 空间规划:创新模式基本架构设计 |
5.1.1 宏观层面:促进区域低碳综合服务网络的形成 |
5.1.2 中观层而:促进低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 |
5.1.3 微观层面:促进低碳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
5.2 内在动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5.2.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
5.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
5.3 核心要素: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
5.3.1 低碳技术内涵及类型 |
5.3.2 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5.3.3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 |
5.4 基础环境: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5.4.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5.4.2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实践 |
5.4.3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服务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策建议 |
6.1 以政府为主导,树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思想理念 |
6.1.1 加强对低碳经济认识 |
6.1.2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6.1.3 纠正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思想观念 |
6.2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
6.2.1 规划先行,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
6.2.2 制度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
6.2.3 标准保障,竞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主动权 |
6.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
6.3.1 推动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6.3.2 充分发挥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 |
6.3.3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
6.3.4 扩大低碳服务市场的需求 |
6.4 以知识为动力,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 |
6.4.1 实施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引进 |
6.4.2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
6.4.3 构建规范开放的人才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评述 |
1.3 体系结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论 |
2.1 人才和人才观 |
2.1.1 人才 |
2.1.2 人才观 |
2.2 人才资源相关概念 |
2.2.1 资源 |
2.2.2 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 |
2.2.3 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 |
2.2.4 人才资源开发与激励 |
2.3 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
2.3.1 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
2.3.2 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 |
2.3.3 实现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1 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基本现状 |
3.1.2 娄底市人才资源的主要特点 |
3.2 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2.1 人才总量不足 |
3.2.2 人才流失严重 |
3.2.3 人才市场发育不充分 |
3.2.4 人才引进入口不畅 |
3.2.5 合作开发机制不健全 |
3.3 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与承载力不强 |
3.3.2 人才激励与培养不够 |
3.3.3 政府职能缺位 |
3.3.4 政治与社会等要素制约 |
3.3.5 社会重视不够 |
第4章 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思考 |
4.1 遵循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 |
4.1.1 逐步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 |
4.1.2 构建娄底人才市场体系 |
4.2 探索统一规则与特殊政策 |
4.2.1 湖南区域人才优惠政策 |
4.2.2 娄底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与政策 |
4.3 实现区域开发与全局发展相得益彰 |
4.3.1 区域人才开发机制 |
4.3.2 湖南区域人才开发规划 |
4.3.3 加快“3+5”城市群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 |
4.4 合理搭建人才层次与队伍梯次 |
4.4.1 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
4.4.2 搭建合理的人才队伍层次体系 |
4.5 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吸纳选用激励机制 |
4.5.1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
4.5.2 构建良好的引才用才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基础理论 |
2.1 文献回顾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
2.1.2 区域土地市场发展水平研究 |
2.1.3 地价、土地供给政策研究 |
2.1.4 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组织形式研究 |
2.1.5 土地市场机制配置效率研究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2 区域资源配置理论 |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土地产权理论 |
2.2.5 区位理论 |
2.2.6 地租地价理论 |
第3章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
3.1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内涵与实质 |
3.2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3.3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驱动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因素 |
3.3.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因素 |
3.3.3 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因素 |
第4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空间差异分析 |
4.1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测算 |
4.1.1 土地市场构成 |
4.1.2 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测算模型 |
4.1.3 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 |
4.1.4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测算结果 |
4.2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空间自相关测算模型选择 |
4.2.2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空间自相关测算 |
4.3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化水平空间差异形成原因 |
4.4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地方政府过度行政干预下的区域城市土地市场分割 |
4.4.2 城市土地市场体系与土地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尚未完善 |
4.4.3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地价一体化研究 |
5.1 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水平分析 |
5.1.1 区域主要城市地价水平现状分析 |
5.1.2 地方政府行为主导下的区域地价扭曲 |
5.1.3 区域地价市场形成机制的不完善 |
5.2 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1 地价内涵与测算模型 |
5.2.2 数据来源与测算结果分析 |
5.3 长三角区域城市地价一体化的措施 |
5.3.1 改革土地管理体制,完善区域地价市场形成机制 |
5.3.2 强化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 |
5.3.3 区域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完善 |
5.3.4 区域工业用地的地价体系一体化 |
第6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一体化研究 |
6.1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
6.1.1 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对城市土地供给的垄断 |
6.1.2 区域土地供给制度的主要缺陷 |
6.1.3 区域土地投机性需求对城市土地供给的不利影响 |
6.2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协调供给的政策措施 |
6.2.1 取消无偿划拨方式,建立区域有偿土地供应新机制 |
6.2.2 规范"招拍挂"区域土地供应方式 |
6.2.3 积极培育区域土地供应主体的多元化 |
6.2.4 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抑制土地投机 |
6.3 长三角区域产业用地供地门槛分析 |
6.3.1 区域城市土地等别的地区分类 |
6.3.2 区域建筑容积率门槛分析 |
6.3.3 区域投资强度分析 |
6.3.4 区域产业用地评估 |
第7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的收益分配一体化研究 |
7.1 区域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现状分析 |
7.2 区域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存在的突出问题 |
7.2.1 土地出让收益主要归地方政府所有导致的大量违法用地 |
7.2.2 土地出让金的委托代理问题 |
7.2.3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混乱,土地出让收益流失严重 |
7.3 区域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的改革措施 |
7.3.1 加大对区域失地农民的补偿 |
7.3.2 强化区域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 |
7.3.3 建立区域城市土地基金制度 |
7.4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
7.4.1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 |
7.4.2 区域土地合作开发的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 |
第8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的构建 |
8.1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
8.1.1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秩序的混乱 |
8.1.2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不完善的根源 |
8.2 区域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模式研究 |
8.2.1 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的困境 |
8.2.2 区域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的创新模式 |
8.3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的实现 |
8.3.1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交易平台的组织构建 |
8.3.2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与发展 |
第9章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形式 |
9.1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
9.2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研究 |
9.3 长三角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织创新模式 |
9.3.1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形式创新目标 |
9.3.2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机构模式 |
9.3.3 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组织机构职能定位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四、解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行政生态视角下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路径研究[D]. 季晶晶. 苏州大学, 2016(02)
- [3]基于首都经济圈的河北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邹娜. 武汉理工大学, 2014(12)
- [4]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D]. 潘中艺.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李秀美.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6]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苏南地方政府人才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和人才政策视角的分析[D]. 彭燕东. 苏州大学, 2012(03)
- [7]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人才支撑体系研究[D]. 胡蝶. 华侨大学, 2012(06)
- [8]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娄底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 谢星原. 湖南大学, 2012(05)
- [10]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D]. 詹海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