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杏树的保护地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王久照,姜继元,章世奎[1](2022)在《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坐果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以7个新疆优良杏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6个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授粉后的坐果率进行调查和观测果实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6个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授粉后杂交当代的坐果率影响明显,与库车白杏杂交的当代坐果率由高到低的授粉品种依次为:克孜朗、毛拉肖、旦杏、库尔勒托拥、轮台白杏、乔尔胖;杂交当代果实的生长呈"双S"成长变化曲线,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的趋势,从授粉到充分成熟,果实的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不同授粉品种的杂交当代果实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三个阶段的生长期开始的时间不同,每个阶段生长期持续的时间也不尽一致,杂交当代果实体积由大到小的授粉品种依次为:乔尔胖、轮台白杏、毛拉肖、克孜朗、库尔勒托拥、旦杏。综合坐果率及果实生长情况,毛拉肖和克孜朗作为库车白杏授粉树的配置较为合理。
王玉丽,吕昭智,令狐伟,高桂珍[2](2021)在《新疆野果林的新害虫——杏树鬃球蚧(半翅目:蚧总科:蚧科)》文中提出[目的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研究揭示该虫在新疆野杏上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防控杏树鬃球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研究了杏树鬃球蚧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结果 ]杏树鬃球蚧属于性二型昆虫,雌成虫呈半球形,雄虫有翅。在新疆野果林1年发生1代,主要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越冬死亡率在65%以上,雌雄性比为1.02∶1。雌成虫平均产卵量527粒,卵的发育起点温度9.50℃,有效积温81.17 DD。杏树鬃球蚧在野杏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发生量无显着差异,主要分布在3年生枝条,且同一枝条阴面显着多于阳面。[结论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的薄弱环节为2龄若虫出蛰期、膨大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1龄若虫涌散期(6月上、中旬),建议在此时期对该虫开展综合防治。
王昭民,李秀霞,靳志强[3](2021)在《浅山干旱区杏树速成栽培技术》文中认为针对浅山干旱区杏树产业的现状,从建园、品种搭配、整形修剪等常规管理模式入手,介绍了浅山干旱区杏树自由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速成栽培枝术,使杏树提前达到稳产、丰产。
热比艳木·阿不都卡地尔[4](2021)在《杏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果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但对于杏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杏树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经济果树,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重视起对杏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再通过选种、育苗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保证杏树的产量。文章从杏树的重要性出发,对杏树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出几点建议。
雷超[5](2019)在《昌黎县杏树园村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杏树园村是坐落于碣石山脚下的的小山村,种花历史百年,远销京、津、冀、鲁、辽、吉、黑等省的四十多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村花卉产业生产销售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花卉产业的优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制定了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杏树园村总面积9.6hm2,共有1018户,3138口人,种植花卉的专业户627家,花卉生产面积446亩,年生产盆花800-1000万盆,占全县盆花的90%,年产值约8000万元。杏树园村花卉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面积300-2500 m2,多数在1000 m2左右。采用传统日光温室栽培,温室面积200-667 m2,新建温室有1000 m2。每户栽培盆栽数量3000-29000盆,每户数量多少与盆栽规格有关,规格大数量就少。杏树园村主要栽培的花卉有30种,隶属于23科26属。月季、八仙花、平枝栒子是自己繁苗、养大上市,其他大多从河南、江苏、浙江进规格不用的苗,养植6-8个月上市。出售价格大多十几块到几十块,价格高的较少。花农采用塑料花盆养植,栽培基质主要以粉碎的风化花岗岩为主,灌溉采用纯净的地下水,肥料采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生产的花卉品质较好。花卉销售通过村建的花卉市场,有本地或外地的客商用货车拉到远近的花卉市场销售。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杏树园村花卉产业存在以下问题:栽培品种老化,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栽培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消耗大;花卉生产产业链不完善;花卉品种偏少,花卉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但杏树园村花卉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杏树园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化神奇的山水景观,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流传千年的历史文化,欣欣向荣的农工产业产业。为了推动杏树园村花卉产业发展,结合杏树园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周边山村发展,实现花卉生产专业化;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树立产业化的思想;制定花卉产业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科学研究,加速人才培养;发展花卉相关产业,打造特色花卉品牌;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形成花卉产业链条。
苑克俊,牛庆霖,王培久,王江勇,葛福荣,李圣龙[6](2018)在《塑料薄膜大棚和露地栽培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的保护地栽培大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设计大棚通风窗自然调控温湿度生产杏是可行的,3种试验杏比露地栽培提前28 d成熟,且果实大;进一步采取树下覆盖黑色地膜,在花期前1030 d白天9:40—10:20开启、15:40—16:20关闭2个通风侧窗;花期前10 d白天8:30—9:30开启、16:30—17:30关闭2个通风侧窗的简单控制措施,大棚内气温和地温维持在杏树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内,大棚内地温比露地大田地温高,从积温看大棚栽培杏比露地栽培至少提前7 d成熟。这些结果为下一步建立极早熟新品种杏与特别设计塑料薄膜大棚栽培相结合的杏栽培技术模式提供了试验依据。
李慧[7](2016)在《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仁用杏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是世界六大干果之一。杏仁含油率达50~60%,蛋白含量达35%左右,是优良的木本油料和优质植物蛋白树种。但由于仁用杏开花早,花果期易遭受晚霜、寒流,引起冻害,造成冻花冻果,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仁用杏产量和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主产区霜冻发生规律,仁用杏花期和霜冻预测,仁用杏适宜区划分,推迟开花的栽培措施和抗晚霜的栽培措施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试图建立仁用杏抗避晚霜的有效的预防技术措施,为仁用杏提高产量以及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调查研究了仁用杏主产区霜冻发生规律。研究表明,主产区内蒙古赤峰和河北张家口地区霜冻与海拔、纬度、坡度、坡向有关,其中霜冻与海拔的关系最大;在同一纬度和海拔下,赤峰地区大扁杏和山杏的受冻程度相同,在同等纬度(41°54’)下海拔900~1200 m范围内的大扁杏均未出现受冻,海拔890 m以下大扁杏受冻严重,张家口海拔500 m易受冻,500~800 m受冻较轻;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树之间进行比较,树势旺盛、树形高大、肥水充足受冻轻;同一棵树,树体上部受冻比下部轻,树高1.5 m以下受冻严重,树高1.6~1.8 m中等受冻,树高1.8 m以上基本无冻害;同一棵树同一部位,大果(果长1.7 cm,果宽1 cm,果径0.5 cm)受冻比小果(果长0.9 cm,果宽0.5 cm,果径0.3 cm)轻。故仁用杏种植选择合适的造林地至关重要,要求一定的海拔高度,海拔太低易受冻,树体不宜过低,通过施肥或修剪等方式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避晚霜能力,减少晚霜危害。2、初步建立了仁用杏花期和霜冻预测模型。通过河南和内蒙试验地的初花期和日均温计算出开花前的有效积温(≥5℃的开花有效积温是102℃),利用此温度来预测出花期,得出花果期预测公式:Flowering=(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102℃)∩[(Continue 7d)>10℃];Fruiting=Flowering∩[(Continue 30d)>20℃];霜冻预测模型:Frost=(Flowering≤-2.8℃)U(Fruiting≤0.6℃)。通过连续三年的验证,以上两个模型的预测性较准确,为霜冻防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3、仁用杏气候适宜区进行了区划。根据1981~2010年的30年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日照时数(h)、年无霜期天数(d)等8个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区划。研究表明,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的104个县市,涉及面积233,149.71 km2,其次为东北地区的66个县市,涉及面积300,289.26 km2,西北的陕西省21个县市,涉及面积104,192.8 km2;次适宜区主要有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158个县市,涉及面积2,585,431.03 km2。全国适合仁用杏种植的面积可达4,357,125.05 km2,其中最大的适合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适宜区的面积有2,075,735.24 km2),占全国适合仁用杏种植地的47.64%。4、建立了仁用杏推迟开花的技术措施。在推迟开花技术包括单层或双层黑色遮阳网覆盖、覆草与灌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有效措施中,比久(B9)和乙烯利(ETH)的推迟花期效果最显着。分别在8月、10月、1 1月中下旬,喷施3次浓度为1.5~3 g/L的比久(B9)可以推迟仁用杏花期5~12d;在10月中下旬喷施浓度为0.1~1 mL/L的乙烯利(ETH)可以推迟仁用杏花期5~15d。5、建立了仁用杏花果期提高抗冻性的技术措施。提高抗冻性方面,试验了施肥、喷施抗冻液、柴堆熏烟、喷施水杨酸等抗冻技术,并总结出了提高仁用杏花果期抗冻性的技术措施。首先,提高树体本身的抗冻性,果实采收后每棵杏树平均施有机肥10~15 kg或者复合肥1~1.5 kg,幼果期抗冻率可提高50%左右,能有效减轻晚霜危害;在霜冻来临之前,喷施2~3次20~30%的1,2-丙二醇混合液,花期或幼果期抵抗5~8h以上-5℃以下的低温。综上所述,仁用杏抗避晚霜的有效技术措施总结为,首先以’适地适树’的原则推广仁用杏适宜的产区,且种植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冷空气难以长时间逗留的山坡上;其次,每年采果后适量施肥,保证树体健壮,提高其本身的抗冻性;第三,采取推迟开花技术,尽量避开晚霜;第四,关注每年开花时间和霜冻来临时期,提前预测,并采取提高抗冻性的措施,有效抵抗晚霜。以上技术措施有效避开和抵抗仁用杏晚霜危害,为仁用杏产量提高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刘富堂[8](2010)在《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文中认为鲜食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果品,其成熟期正值春夏之交,可很好弥补水果淡季市场的供应。鲜食杏易受晚霜危害,通过保护地栽培可避免杏树晚霜危害,解决杏树花期受冻问题。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园地选择、设施的建造、品种选择、授粉树的配置、扣棚后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冯磊[9](2009)在《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杏树品种需冷量、保护地条件下光合特性、环境因子调控技术,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等展开系统深入研究,旨在解决杏树保护地栽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制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应用花枝水培、盆栽试验等方法,测算出不同杏树品种的需冷时间为860—1100小时,确定出杏自然休眠结束期为12月底至1月初。系统的对7个杏品种在保护地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光合日变化规律,测算出光与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补偿点。得出如下结果:1.凯特杏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探索和总结出新建幼园杏树和利用盛果期老资源杏树进行保护地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使杏树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产量可达到919kg/666m2,提出1年生杏树的促花壮树技术。2.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应用花枝水培、盆栽试验等方法,确定出杏自然休眠结束期为12月底—1月初,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0-7.2℃积温模型,测算出不同杏树品种的需冷量为860-1100小时,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宜扣棚时间提供了依据。3.杏树光合特性研究通过对杏树光合特性的测定的研究,根据保护地杏树的光合日变化规律,应用关联度分析找出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测算出光与二氧化碳的饱和点、补偿点,为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环境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4.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硬核初期为杏落果高峰期,提高坐果率的各种措施、方法应在硬核初期前进行。幼果膨大期喷0.1%硼酸、15—25ppm的GA3与KH2PO4、蔗糖、葡萄糖的混合液及300倍防落增色剂能提高坐果率。硬核初期喷100ppmB93000倍必多收可防止后期落果。
孟庆瑞[10](2009)在《杏花器官霜冻害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杏(Prunus armeniaca Linn.)是蔷薇科(Rosaceae)杏属(Prunus Linn.)果树,杏树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生产中,由于春季开花较早,晚霜危害十分严重,花期一旦遇到霜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故晚霜已成为制约仁用杏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为系统深入的阐明杏树霜冻害机理,为生产上制定有效的防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探索新的防霜途径,本研究以不同杏品种为试材,开展了不同发育时期花器官过冷却点变化,低温胁迫下对花器官抗寒性、授粉特性的影响,综合栽培措施对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及药剂防霜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杏花的抗寒性与其发育时期有关,表现为:随杏花发育进程的推移,5个杏品种自大蕾期至幼果期过冷却点、结冰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幼果对霜冻最敏感,而盛花期是杏花器官最为敏感的时期;花器官中以花瓣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低,雄蕊次之,雌蕊最高,雄蕊、雌蕊过冷却点较花瓣高1℃~2℃;品种间抗寒性顺序为优一>龙王帽>红荷包>金太阳>凯特。2.低温胁迫对杏花器官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和激素含量产生的影响表现为: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花器官O2.—产生速率、H2O2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均表现为花瓣>雄蕊>雌蕊;花器官抗氧化酶(SOD、GPX、CAT、APX、GR、DHAR、MDHAR)活性随温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酶活性高低因花器官不同而异;抗氧化剂中除DHA含量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外,花器官ASA、GSH、GSSG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器官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不同;另外,低温持续时间延长对花器官的伤害与温度下降的效果相似,即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亦会使花器官膜透性、MDA含量增加。花器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胁迫温度下降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含量高低在花器官间差异较大,花瓣、雄蕊、雌蕊分别以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激素与杏花器官抗寒性相关,表现为:不同激素类型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不同,且不同花器官间激素含量高低亦存在差异,IAA和ABA含量以花瓣中最高,而GA、Z+ZR含量则以雌蕊中最高,但花器官激素间的比值(ABA/GA、ABA/IAA、ABA/Z+ZR)均表现为花瓣>雄蕊>雌蕊。花器官中未检测到ZT。3.低温胁迫对杏授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表现为:低温降低了花粉生活力、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但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影响存在差异。对授粉后4h、24h分别进行-2℃、-3℃低温处理,恢复不同时间后进行花柱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温度越低,对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的抑制越明显,且使花粉管停止生长的时间提前。而在不同发育时期授粉花柱中花粉管受低温影响程度不同,表现为低温对授粉后4h的花粉管伸长生长的影响较授粉后24h大。4.综合栽培措施对树体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和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表现为:综合栽培措施分别促进龙王帽外围枝条增长、增粗30.50cm和0.52cm,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有效花比例和坐果率,并提高了杏仁的出仁率和品质;综合栽培措施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了蔗糖酶、蛋白酶等土壤酶活性,促进各土层须根显着增加,使须根数量在0-30㎝、30-60㎝、60-90㎝土层分别是对照的2.17、1.17、1.56倍;综合栽培措施降低了花器官过冷却点、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着提高了SOD、P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使杏花器官抗寒性增强。5.采用vali结冻法和含菌平板培养法,从9种供试药剂中筛选出1号、2号、3号、5号、7号5种对INA细菌触杀及破坏冰蛋白作用的药剂。将5种筛选的药剂于日光温室和田间进行药剂防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霜冻温度为-4℃时,5种药剂中3号、7号防霜效果显着,分别为47.05%67.74%和49.44%69.33%。3号、7号分别提高坐果率12.25%14.83%和4.69%11.3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着水平。大田温度为-6.5℃时,5种药剂中3号的防霜效果为21.80%,提高坐果率9.17%,与对照相比达显着水平。
二、杏树的保护地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杏树的保护地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坐果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花粉直感杂交试验 |
1.2.2 果实发育动态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坐果率的影响 |
2.2 库车白杏不同授粉品种的果实生长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3)浅山干旱区杏树速成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建园规划 |
2 苗木栽植 |
2.1 栽植时间 |
2.2 挖丰产坑 |
2.3 苗木处理 |
2.4 苗木定植 |
3 栽植管理 |
3.1 覆膜保墒 |
3.2 解除树干包缠膜 |
3.3 清除根蘖 |
3.4 抹芽 |
3.4.1 疏散分层形树体抹芽 |
3.4.2 自由纺锤形树体抹芽 |
4 摘心 |
4.1 主干、主枝摘心 |
4.2 摘心注意事项 |
5 疏枝 |
5.1 疏散分层形树体的疏枝 |
5.2 自由纺锤形树体的疏枝 |
5.3 疏枝注意事项 |
6 拉枝 |
6.1 疏散分层形树体的拉枝要点 |
6.2 自由纺锤形树体的拉枝要点 |
7 提干落头 |
7.1 疏散分层形树体提干落头 |
7.2 自由纺锤形树体提干落头 |
8 冬季修剪 |
8.1 疏散分层形树体冬季修剪 |
8.2 自由纺锤形树体冬季修剪 |
9 小结 |
(4)杏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杏树的重要性 |
2 杏树的栽培管理分析 |
2.1 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 |
2.2 选择品种优良的杏苗 |
2.3 运用科学合理方法进行种植 |
2.4 及时对土壤进行相应的管理 |
2.5 合理施肥和灌溉 |
2.6 及时进行整形修剪 |
3 杏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
3.1 不同病虫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3.2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
4 结语 |
(5)昌黎县杏树园村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人居环境对花卉的需求 |
1.1.2 杏树园的百年花卉栽植历史 |
1.1.3 退耕还林,生态和谐 |
1.1.4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
1.1.5 庭院经济 |
1.2 立题意义 |
1.2.1 改造传统产业 |
1.2.2 引入现代科技 |
1.2.3 打造生产、旅游、销售一体化的现代新农业生产模式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地调查 |
1.3.3 利用电子地图-----谷歌地图 |
第二章 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概况 |
2.1 国外 |
2.1.1 美国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1.2 荷兰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1.3 日本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1.4 哥伦比亚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2 中国 |
2.2.1 台湾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2.2 北京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2.3 上海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2.4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2.2.5 河北花卉产业现状概况 |
第三章 杏树园村花卉产业现状和问题 |
3.1 杏树园村花卉生产历史 |
3.2 杏树园村花卉产业现状 |
3.2.1 生产规模和设施 |
3.2.2 栽培种类和数量 |
3.2.3 种植技术 |
3.3 存在问题 |
3.3.1 产业问题 |
3.3.2 技术问题 |
第四章 杏树园村花卉产业改进发展策略 |
4.1 杏树园村花卉产业发展潜力 |
4.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
4.1.2 神奇造化的山水景观 |
4.1.3 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 |
4.1.4 流传千年的历史文化 |
4.1.5 欣欣向荣的农工产业产业 |
4.2 杏树园村花卉产业发展策略 |
4.2.1 实现花卉生产专业化 |
4.2.2 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树立产业化的思想 |
4.2.3 制定花卉产业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 |
4.2.4 加强科学研究,加速人才培养 |
4.2.5 发展花卉相关产业,打造特色花卉品牌 |
4.2.6 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形成花卉产业链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塑料薄膜大棚和露地栽培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自然控温试验 |
2.2 短期控温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7)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霜冻的含义及分类 |
1.2.1 霜冻的概念 |
1.2.2 霜冻的分类 |
1.3 霜冻对仁用杏的影响 |
1.4 仁用杏晚霜生理研究进展 |
1.4.1 冰核细菌与仁用杏抗寒性的关系 |
1.4.2 生理生化指标与仁用杏抗寒性的关系 |
1.4.3 仁用杏组织器官的抗寒性研究 |
1.5 仁用杏避开晚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进展 |
1.5.2 推迟花期技术研究进展 |
1.6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培育抗晚霜品种 |
1.6.2 改善果园的小气候 |
1.6.3 喷施抗冻剂抵抗晚霜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霜冻调查研究 |
2.1.1 调查地霜冻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霜冻预测模型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划分适宜栽培区 |
2.3.1 资料收集 |
2.3.2 研究方法 |
2.4 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2.4.1 试验地概况 |
2.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4.3 产量调查 |
2.5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仁用杏主产区霜冻调查研究 |
3.2 霜冻预测模型 |
3.2.1 计算开花有效积温 |
3.2.2 建立霜冻预测模型 |
3.3 划分适宜栽培区 |
3.3.1 确定了影响仁用杏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 |
3.3.2 影响仁用杏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的权重值 |
3.3.3 全国仁用杏适宜栽培区的等级区划 |
3.4 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3.4.1 光照调控 |
3.4.2 温度调控 |
3.4.3 营养调控 |
3.4.4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
3.4.5 组合措施调控 |
3.5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3.5.1 施肥对仁用杏低抗晚霜效果的研究 |
3.5.2 抗冻剂对仁用杏低抗晚霜效果的研究 |
3.5.3 柴堆熏烟 |
3.5.4 水杨酸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主产区霜冻调查研究 |
4.1.2 建立了霜冻预测模型 |
4.1.3 划分仁用杏适宜栽培区 |
4.1.4 探索了仁用杏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4.1.5 建立了仁用杏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园址的选择 |
1.1 地形条件 |
1.2 土壤条件 |
1.3 水源条件 |
1.4 交通和环境条件 |
2 杏树保护地栽培设施的建造 |
3 栽培技术 |
3.1 品种选择 |
3.1.1 主栽品种的选择 |
3.1.2 授粉树的配置 |
3.2 栽植密度和方式 |
3.3 栽植时期 |
3.4 栽植方法 |
3.5 苗木准备 |
3.6 栽后的管理 |
3.6.1 定 干 |
3.6.2 抹芽整形 |
3.6.3 浇 水 |
3.7 扣棚时间与人工破萌技术 |
3.7.1 扣棚时间的确定 |
3.7.2 人工破萌技术 |
3.8 树形培养与整形修剪 |
4 肥水管理 |
4.1 土壤耕翻 |
4.2 施 肥 |
4.3 水分管理 |
5 扣棚后的管理 |
5.1 萌芽期 |
5.2 开花期 |
5.3 湿度的调控 |
5.4 气体成分的调节 |
6 揭膜后的管理 |
7 病虫害的防治 |
(9)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低产原因及发展前景 |
1.1.1 杏树设施栽培现状 |
1.1.2 杏树设施栽培低产的原因 |
1.1.3 发展前景 |
1.2 杏树低温需求量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果树光合作用研究概述 |
1.3.1 国内外果树光合特性研究 |
1.3.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1.3.2.1 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
1.3.2.2 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
1.3.2.3 果树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
1.4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杏树低温需求量实验材料 |
2.1.2 杏树光合特性的研究材料 |
2.1.3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材料 |
2.1.4 杏树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材料 |
2.2 试验概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低温需求量实验 |
2.3.2 光合特性的研究 |
2.3.3 提高座果率 |
2.3.3.1 人工授粉 |
2.3.3.2 自花授粉 |
2.3.3.3 水杏花粉的生命力测定 |
2.3.3.4 利用蜜蜂传粉对坐果率的影响 |
2.4 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
2.4.1 建园 |
2.4.2 树形培养 |
2.4.3 肥水管理 |
2.4.4 大棚管理技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杏树低温需求量的研究结果 |
3.1.1 杏花枝水培法测定的需冷量 |
3.2 杏树光合特性研究 |
3.2.1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CO2 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提高座果率试验研究 |
3.3.1 不同品种花粉的萌发率结果分析 |
3.3.2 泰安水杏花粉的生命力 |
3.3.3 利用蜜蜂传粉对坐果率的影响 |
3.3.4 人工授粉对杏坐果影响 |
3.4 保护地栽培试验 |
3.4.1 保护地栽培的效益 |
3.4.2 保护地栽培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凯特杏当年植苗、当年扣棚、翌年丰产栽培技术 |
4.2 杏树低温需求量 |
4.3 杏树光合特性 |
4.4 大棚杏提高座果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杏花器官霜冻害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杏花期霜冻害的研究进展 |
1.1 霜冻的含义及类型 |
1.2 霜冻的危害 |
1.3 杏花期霜冻害机理 |
1.4 杏花期霜冻害的防治 |
2 问题与展望 |
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杏花器官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第一节 杏花不同发育时期抗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发育时期花及幼果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 |
2.2 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及结冰点 |
2.3 杏花器官过冷却点频率分布 |
2.4 花器官对低温的反应 |
3 讨论 |
第二节 低温胁迫对杏花器官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低温处理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胁迫对杏花器官 O_2~—产生速率、H_2O_2和 MDA 含量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杏花器官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2.4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节 低温胁迫对花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对花器官IAA 含量的影响 |
2.2 低温对花器官ABA 含量的影响 |
2.3 低温对花器官GA 含量的影响 |
2.4 低温对花器官Z+ZR 含量的影响 |
2.5 花器官ABA/GA、ABA/IAA、ABA/Z+ZR 变化 |
3 讨论 |
第四节 低温持续不同时间对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低温不同持续时间处理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及持续不同时间对杏花器官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2 低温及持续不同时间对杏花器官MDA 含量的影响 |
2.3 低温及持续不同时间对杏花器官SOD、POD 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低温胁迫对杏品种授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温胁迫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
2.2 低温胁迫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 |
2.3 低温胁迫对不同授粉组合花粉在柱头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综合栽培措施对杏树体生长及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园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对仁用杏树体生长的影响 |
2.2 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园土壤性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 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防除杏树冰核细菌药剂筛选及花期防霜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防霜药剂筛选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1.4 防霜效果调查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除INA 细菌药剂的筛选 |
2.2 药剂防霜效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杏树的保护地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授粉品种对库车白杏坐果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王久照,姜继元,章世奎. 新疆农垦科技, 2022(01)
- [2]新疆野果林的新害虫——杏树鬃球蚧(半翅目:蚧总科:蚧科)[J]. 王玉丽,吕昭智,令狐伟,高桂珍. 林业科学研究, 2021(05)
- [3]浅山干旱区杏树速成栽培技术[J]. 王昭民,李秀霞,靳志强. 宁夏农林科技, 2021(09)
- [4]杏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热比艳木·阿不都卡地尔.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3)
- [5]昌黎县杏树园村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D]. 雷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9(03)
- [6]塑料薄膜大棚和露地栽培杏的比较研究[J]. 苑克俊,牛庆霖,王培久,王江勇,葛福荣,李圣龙. 天津农林科技, 2018(01)
- [7]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D]. 李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5)
- [8]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J]. 刘富堂. 林业科技开发, 2010(01)
- [9]杏树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冯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杏花器官霜冻害生理机制研究[D]. 孟庆瑞. 河北农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