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12)在《智能化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截止2012年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3.8亿并还在不断增加,网络在带给人们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电脑病毒、盗窃密码、黑客入侵和恶意网站等。与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相比,当前网络中出现的信息内容低俗化,泄露机密、政治谣言甚至从事网络经济犯罪活动,成为新的网络安全威胁。面临这种情况,很多政府、教育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都需要对本单位的内网进行安全监听和控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具体设计了系统的上网场所端设备。该设备基于Intel X86构架的CPU和Linux操作系统所开发,为解决内网用户的上网信息安全监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解决途径。本文从分析网络安全及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目前常用网络监控技术方案入手,构建了基于智能化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旁路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NET-1711VD4N网络平台构建了基于Linux的监控系统硬件环境,实现了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直到应用层的协议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并调试完成了系统软件,具体分析了应用层的HTTP协议、POP3协议。基于智能化的信息安全监控软件主要分为5个模块:网络数据报文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违规信息实时TCP连接阻断模块,违规信息报警模块及数据库存储模块。本论文软件主要实现了网络数据包捕获、协议分析、基于智能化的违规信息匹配及实时TCP连接阻断。
李润成[2](2010)在《嵌入式邮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计算机集娱乐休闲、办公、学习、上网冲浪等功能于一身,已经是许多家庭的必备品。尤其是上网冲浪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是许多青年人的最爱。电子邮件是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它已经成为我们相互交流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一个电子邮件系统一般都由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两部分组成。不管接收系统还是发送系统都是基于一定的网络协议的。一般的发送系统都是基于SMTP协议的,而接收系统一般都是基于IMAP协议或者POP3协议的。POP3协议的命令少、简单、实用,实现起来相对简单,对硬件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的要求低,符合嵌入式系统的各种要求。本软件就是基于POP3协议的邮件接收系统。它的主体部分是以VC 6.0为开发工具,通过C语言进行开发;界面部分用DeltaGUI(Delt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Deltay图形用户接口)开发。DeltaGUI是构造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应用开发包。本软件可以不经过修改或少许修改就可以移植到各种电子设备上。通过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接收电子邮件。用户通过它可以不必先登陆各种网站而直接登陆邮箱,省去了不必要的时间和麻烦。而且本软件是一次性的从邮件服务器上把邮件下载下来,用户对邮件的各种操作不必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而是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大大方便了用户。
杨柳青[3](2009)在《基于智能代理的信息安全监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人数不断增加,网络在带给人们许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电脑病毒、盗窃帐号密码、黑客入侵和恶意网站等。与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相比,当前网络中出现的内容低俗化,泄露机密甚至从事网络经济犯罪活动,成为新的网络安全威胁。面临这种情况,很多企业、政府、教育部门、金融部门都需要对本单位的内网进行安全监视和控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具体设计了系统的上网场所端设备。该设备基于Intel X86构架的CPU和Linux操作系统所开发,为解决内网用户的上网信息安全监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本文从分析网络安全及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目前常用网络监控技术方案入手,构建了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旁路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利用NET-1711VD4N网络平台构建了基于Linux的监控系统硬件环境,实现了从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直到应用层的协议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并调试完成了系统软件,具体分析了应用层的HTTP协议、POP3协议。基于智能代理的信息安全监控软件主要分为5个模块:网络数据报文捕获模块、网络协议分析模块、违规信息实时TCP连接阻断模块,违规信息报警模块及数据库存储模块。本论文软件主要实现了网络数据包捕获、协议分析、基于智能代理的违规信息匹配及实时TCP连接阻断。该系统在青岛某网吧进行了应用,达到实时捕获应用层的HTTP、POP3等协议的信息要求。在检测到所预设的触发条件后,能达到实时阻断TCP连接效果。
黄志勇[4](2008)在《基于中日韩的多国语言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计算机取证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简体中文操作系统中。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涉及外国人的计算机案件量的不断增加。各省各地市缺乏精确高效的多语言后处理手段,使得涉及多语言的电子数据后处理工作诸多不便。当遇到此类案件的时候,往往让调查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各自使用的手段方法不统一,也难于将各自的应用技术或方法推广与普及。本文研究的系统正是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指出国内的信息分析系统和取证系统的不足,对中、日、韩三国的计算机常用编码规则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给出取证搜索关键字在计算机中的可能的16进制编码的方式,让调查人员可以利用标准的计算机取证软件对16进制编码进行关键字搜索,从而实现案件线索的快速定位。为取证工作简化工作模式,在提高现有的工作质量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中日韩的多国语言编码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取证调查分析的现状;接着,详细研究了中日韩三国所涉及到的各种编码;然后,对这些编码的内容、特点、编码/解码原理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以Unicode为核心编码,深入研究了中文的GB2312、BIG5、GBK等,日文的JIS、SHIFTJIS、EUC-JP等,韩文的EUC-KR等本地编码规则,以及写字板的rtf,邮件的base64与QP编码,UTF-8等二次编码规则和Unicode编码,本系统支持直接批量导出为重要取证软件EnCase的关键字搜索脚本:然后,介绍了系统设计、运行环境、和具体实现的基本情况等;最后,对本系统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开发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经过测试,本文研究的基于中日韩的多国语言编码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取证人员的工作效率,扩大取证搜索的范围,为有力打击计算机犯罪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工具。本系统还可用于纠正乱码,增强国际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同时该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吕建军[5](2005)在《基于文本特征提取算法的旁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网络规模快速扩大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维护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网络监控。通过对网络监控技术与原理的剖析以及对含有敏感信息文本的过滤研究,本文给出了网络监控的一种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基于文本特征提取算法的旁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了B/S与C/S构架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网络监听方式实时地对网络应用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网络监控性能分析,基于B/S与C/S组合的网络监控管理模式以及文本特征提取算法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监控的主要关键技术:网络监听原理,TCP连接阻断技术和敏感信息文本过滤技术。监听技术是实现监控的前提和基础,仔细分析了信息监听在广播式和交换式两种环境中的原理与实现;通过对TCP协议栈深入分析,提出了三种阻断TCP连接的方法:TCP协议栈异常中断处理,TCP协议栈正常中断处理和填充窗口;对典型的几种信息过滤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本特征提取算法。其次,从提高监控性能的角度出发,在winpcap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并给出了四个主要制约监控性能的条件:数据采集速度、协议分析系统开销及系统处理的最大线程数和文本分析效率,并分别针对每种情况,提出了优化方法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接着,给出了旁路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监控端子系统和管理端子系统,首先从设计原则上描述了性能和功能指标,然后从系统组成、运行环境和支撑平台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系统运行平台,接着详细讲述了系统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框架和特点、系统结构和工作流程,最后详细描述了监控端子系统和管理端子系统的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主要有数据采集模块;IP 分片组装、还原模块;应用协议还原模块;内容文本分析模块;阻断模块;通信模块等。接着,详细描述了文本分析器模块的设计,该模块定义了它的接口和数据属性,使得文本分析器可以方便地挂接到监控系统,从网络数据实时性考虑,采用了基于树的多关键词搜索算法,重点在于针对含有敏感信息内容的文本,分析与总结它们出现的特征,
罗勤[6](2005)在《基于J2ME的移动办公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过去几年中,因特网(Internet)和移动电话这两项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亿万人的生活带来了直接影响。Internet使人们能方便价廉地接用大量信息,不受该信息在什么地方产生或目前是否还保存着的限制。所需的最少设备是一台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与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相连的计算机。另一方面,移动电话打破了位置和通信接入之间的束缚。用户再也不必坐在办公桌旁或家中的固定线路电话旁。至少从理论上讲,用户或多或少可以漫游到他们要去的地方,并且仍能接触家庭、朋友、业务同事和客户,或被他们所接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办公的梦想成为可能。移动办公对于雇员而言,他们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表,可以存任何有接入条件的地方高效地工作。对于公司来说,其好处尤为明显,由于没有工作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而可雇用员工的范围将大大扩大。此外,移动办公还可以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满意率。现在,在进行商业贸易时,移动办公已被很多公司和组织所采用。 本文将Internet和移动电话这两种技术合在一起,使信息的接入不仅不受信息源的限制,而且不受接入者的位置限制。基于J2ME的移动办公系统就是在移动电话上实现的移动办公系统。本系统以J2ME作为客户端平台,J2EE作为服务器端平台,客户端通过TCP/IP的HTTP协议连接Internet服务器,与之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基于J2MF的移动办公。
李慧杰[7](2003)在《智能小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其GPSS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因特网的发展必将更加深入的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能小区、家居自动化的影响表现为以网络技术为数据传输手段的发展。 在本课题中,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成本低、功能务实的智能小区网络系统,它采用标准的EMAIL协议与小区管理中心进行通讯,这是这个系统很有新意的一点,也是这个系统的特色。这个系统是面向低端市场开发的,应该说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必将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完成系统的设计并实现全部功能后,采用离散仿真语言GPSS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模拟。通过对系统容量从1点到10000点的行为模拟,可以看到这个系统完全满足小区管理的实际需要,为以后的实际安装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Microwind[8](2002)在《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文中提出 许多人都用Foxmail收取邮件,那么,你是否想知道所收邮件的一些具体信息,诸如发送者的邮箱帐户名、邮件发送的精确时间甚至是发送邮件所用的客户端软件、版本等信息呢?其实使用Foxmail右键菜单中的“原始信息”可以十分轻松地了解到! 在Foxmail收件箱中,选择一份收取的邮件,右击该邮件,从菜单中选择“原始信息”,或是选中邮件,同时按下Ctrl与l,便会打开一个消息框,里面正是邮件的各方面信息,如图所
二、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化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安全概述 |
1.2 网络安全现状 |
1.3 信息安全监控技术现状分析 |
1.4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课题研究背景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信息安全监听技术概述 |
2.1 网络监听技术 |
2.1.1 网卡工作原理 |
2.1.2 网络监听原理 |
2.1.3 网络监听种类 |
2.2 信息安全监听节点操作系统分析 |
2.2.1 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2 Unix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3 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4 本设计操作系统选择 |
2.3 数据包捕获方式介绍 |
2.3.1 Socket方式 |
2.3.2 Li bpcap方式 |
2.4 TCP连接阻断方式 |
2.4.1 TCP协议栈异常中断处理 |
2.4.2 协议栈正常中断处理 |
2.4.3 填充窗口 |
2.4.4 阻断方案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
2.5 文本信息过滤技术研究 |
2.5.1 四种典型信息过滤模型 |
2.5.2 四种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化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功能概述 |
3.1.1 信息监控结点功能描述 |
3.1.2 远程管理结点功能描述 |
3.2 网络拓扑结构 |
3.3 监控节点设计 |
3.3.1 硬件选型 |
3.3.2 软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
4.1 构建Linux操作系统 |
4.1.1 Linux内核 |
4.1.2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4.2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2.1 建立根文件系统基本结构 |
4.2.2 链接库 |
4.2.3 定制应用程序 |
4.3 网络信息监控程序总体结构 |
4.4 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 |
4.5 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
4.5.1 TCP/IP协议基础 |
4.5.2 网络协议分析框架 |
4.5.3 链路层协议分析 |
4.5.4 网络层协议分析 |
4.5.5 传输层协议分析 |
4.5.6 应用层协议分析与实现 |
4.6 实时TCP连接阻断模块 |
4.6.1 智能代理匹配算法设计 |
4.6.2 汉字转换拼音算法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
5.1 系统测试 |
5.1.1 搭建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1.3 测试步骤 |
5.2 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嵌入式邮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简介 |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2.1.2 嵌入式软件的特征 |
2.1.3 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 |
2.2 电子邮件介绍 |
2.3 协议总体介绍 |
2.3.1 POP3 协议介绍 |
2.3.2 SMTP 协议介绍 |
2.3.3 IMAP 协议介绍 |
2.4 DeltaGUI 简介 |
2.4.1 DeltaGUI 的概念 |
2.4.2 DeltaGUI 的功能 |
2.4.3 DeltaGUI 的特点 |
2.4.4 DeltaGUI 的结构 |
2.4.5 DeltaGUI 的使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 |
3.2 用例模型 |
3.3 系统性能需求 |
3.4 运行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设计 |
4.1.1 邮件接收协议分析 |
4.1.2 邮件接收协议命令集 |
4.1.3 用户认证的设计 |
4.1.4 接收新邮件流程的设计 |
4.1.5 删除邮件流程的设计 |
4.1.6 功能模块设计 |
4.2 详细设计 |
4.2.1 连接服务器 |
4.2.2 文本信息处理 |
4.2.3 根据相关编码规则解码 |
4.2.4 界面的布局和显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详细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智能代理的信息安全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安全概述 |
1.2 网络安全现状 |
1.3 信息安全监控技术现状 |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信息安全监控关键技术 |
2.1 网络监听技术 |
2.1.1 网卡工作原理 |
2.1.2 网络监听原理 |
2.1.3 网络监听种类 |
2.2 信息安全监控节点操作系统分析 |
2.2.1 WINDOWS 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2 Unix 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3 Linux 服务器操作系统 |
2.2.4 本设计操作系统选择 |
2.3 捕获数据包方式 |
2.3.1 Socket 方式 |
2.3.2 Libpcap 方式 |
2.4 TCP 连接阻断方式 |
2.4.1 TCP 协议栈异常中断处理 |
2.4.2 协议栈正常中断处理 |
2.4.3 填充窗口 |
2.4.4 阻断方案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
2.5 智能代理技术研究 |
2.5.1 概述 |
2.5.2 智能代理技术在本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2.6 文本信息过滤技术研究 |
2.6.1 四种典型信息过滤模型 |
2.6.2 四种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第三章 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功能概述 |
3.1.1 信息监控结点功能描述 |
3.1.2 远程管理结点功能描述 |
3.2 网络拓扑结构 |
3.3 监控节点设计 |
3.3.1 硬件选型 |
3.3.2 软件框架 |
第四章 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
4.1 构建Linux 操作系统 |
4.1.1 Linux 内核 |
4.1.2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4.2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2.1 建立根文件系统基本结构 |
4.2.2 链接库 |
4.2.3 定制应用程序 |
4.3 网络信息监控程序总体结构 |
4.4 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 |
4.5 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
4.5.1 TCP/IP 协议基础 |
4.5.2 网络协议分析框架 |
4.5.3 链路层协议分析 |
4.5.4 网络层协议分析 |
4.5.5 传输层协议分析 |
4.5.6 应用层协议分析与实现 |
4.6 实时TCP 连接阻断模块 |
4.6.1 智能代理匹配算法设计 |
4.6.3 汉字转换拼音算法分析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 |
5.1 系统测试 |
5.1.1 搭建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1.3 测试步骤 |
5.2 测试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中日韩的多国语言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取证 |
1.2.2 电子证据的收集 |
1.2.3 取证软件EnCase |
1.3 系统目标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 |
第二章 中日韩三国编码使用情况汇总 |
2.1 中日韩三国在Windows平台下常用字符编码 |
2.2 各国存在的文字处理软件及其使用的字符编码 |
2.2.1 Microsoft Word文档 |
2.2.2 金山WPS文字 |
2.2.3 写字板 |
2.2.4 记事本 |
2.3 各国字符在网页中的常用编码 |
2.4 邮件中常使用的编码及各国常用的邮件客户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日韩三国各种编码研究 |
3.1 编码基础知识 |
3.1.1 基本概念 |
3.1.2 西文字符的表示 |
3.1.3 ASCⅡ字符集 |
3.2 汉字字符的表示 |
3.2.1 汉字编码国家标准 |
3.2.2 GB2312字符集 |
3.2.3 GBK字符集 |
3.2.4 中国台湾定义的汉字字符集 |
3.2.5 BIG5字符集 |
3.2.6 GB18030字符集 |
3.2.7 简繁转换 |
3.3 日韩编码及转换 |
3.3.1 日文多字节编码 |
3.3.2 日文编码转换 |
3.3.3 韩文编码 |
3.4 半\全角转换 |
3.5 二次编码 |
3.5.1 WPS的旧版本 |
3.5.2 WPS的新版本 |
3.5.3 写字板RTF编码 |
3.5.4 邮件编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nicode及其转换 |
4.1 Unicode |
4.1.1 Unicode定义 |
4.1.2 Unicode和IS010646 |
4.1.3 组合字符 |
4.1.4 UCS实现级别 |
4.2 显示中日韩三国语言 |
4.2.1 代码页 |
4.2.2 SBCS、DBCS和MBCS |
4.2.3 显示中日韩三国字符 |
4.3 UTF-8 |
4.3.1 UTF-8的由来 |
4.3.2 UTF-8的特性 |
4.4 Unicode与UTF-8之间的相互转换算法与代码 |
4.4.1 Unicode转换为UTF-8的算法及代码 |
4.4.2 UTF-8转换为Unicode的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需求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总体结构 |
5.2.2 输入输出 |
5.2.3 项目流程 |
5.3 系统实施 |
5.3.1 开发测试环境 |
5.3.2 编写Unicode程序 |
5.3.3 EnCase脚本 |
5.4 代码编写 |
5.4.1 编码 |
5.4.2 解码 |
5.5 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文本特征提取算法的旁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背景介绍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2 关键技术介绍 |
2.1 网络监听技术 |
2.1.1 广播式监听 |
2.1.2 交换式监听 |
2.1.3 旁路监听 |
2.1.4 winpcap 简介 |
2.2 TCP 连接阻断技术 |
2.2.1 TCP 协议栈异常中断处理 |
2.2.2 TCP 协议栈正常中断处理 |
2.2.3 填充窗口 |
2.2.4 阻断技术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
2.3 文本信息过滤技术分析与研究 |
2.3.1 四种典型信息过滤模型 |
2.3.2 四种信息过滤模型分析 |
3 网络监控性能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2 协议分析开销 |
3.3 系统处理的最大线程数 |
3.4 文本分析效率 |
4 旁路监控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
4.1 设计原则和要求 |
4.1.1 适用 |
4.1.2 名词和术语 |
4.1.3 性能及功能描述 |
4.2 系统运行平台 |
4.2.1 系统组成 |
4.2.2 系统运行环境 |
4.2.3 支撑平台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3.1 总体框架 |
4.3.2 系统结构 |
4.3.3 监控工作流程 |
4.3.4 子系统接口 |
4.4 监控端子系统设计 |
4.4.1 主控模块 |
4.4.2 数据采集器 |
4.4.3 协议分析器 |
4.4.4 主要接口 |
4.4.5 流程图 |
4.4.6 配置需要的文件 |
4.5 管理端子系统设计 |
4.5.1 功能描述 |
4.5.2 软件结构 |
4.5.3 接口 |
5 文本分析器设计 |
5.1 设计思想 |
5.2 名词和术语 |
5.3 总体设计 |
5.3.1 模块基本功能 |
5.3.2 模块总体结构 |
5.4 详细设计 |
5.4.1 系统初始化 |
5.4.2 文本预处理模块 |
5.4.3 特征词搜索模块 |
5.4.4 流程图 |
5.4.5 关键字树的结构 |
5.4.6 关键字树的创建 |
5.4.7 基于树的多关键字搜索 |
5.4.8 特征词库分析模块 |
5.4.9 特征词库维护模块 |
5.4.10 分析策略设置模块 |
5.4.11 特征词库表结构设计 |
5.4.12 特征词组合编码 |
5.5 特征词分析匹配算法设计 |
5.5.1 特征词匹配 |
5.5.2 特征词频分析匹配 |
5.5.3 特征词覆盖度分析与匹配 |
5.5.4 特征词组合规则匹配 |
5.6 文本内容分析设计 |
5.7 接口设计 |
5.7.1 用户接口 |
5.7.2 系统接口 |
5.7.3 内容分析功能扩展接口 |
6 旁路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6.1 网络数据的传输安全 |
6.2 访问控制 |
6.3 系统漏洞 |
6.4 数据库安全 |
7 系统实现情况 |
7.1 实现网络环境 |
7.3 功能实现 |
7.4 性能实现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研究生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2 系统测试报告与分析 |
声明 |
致谢 |
(6)基于J2ME的移动办公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前景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2章 移动办公系统的研究 |
2.1 J2ME平台 |
2.1.1 J2ME全景 |
2.1.2 J2ME体系结构及MIDP简表 |
2.1.3 MIDP应用程序开发 |
2.2 J2EE应用 |
2.2.1 Web容器 |
2.2.2 JavaMail技术 |
2.3 工作流的研究 |
2.3.1 工作流概述 |
2.3.2 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2.3.3 基于J2ME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
2.4 J2ME与J2EE的结合 |
第3章 移动办公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工作流程 |
3.1.2 功能模块 |
3.2 工作流数据流程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设计 |
3.3.2 配置ODBC |
第4章 移动办公系统的实现 |
4.1 移动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案 |
4.2 配置Web服务 |
4.2.1 软件准备 |
4.2.2 服务端安装及配置 |
4.2.3 客户端安装及配置 |
4.2.4 安装测试 |
4.3 Web应用程序设计 |
4.3.1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4.3.2 客户端程序设计 |
4.4 数据库逻辑联系 |
4.5 邮件应用程序设计 |
第5章 论文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履历 |
(7)智能小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其GPSS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历史及现状 |
1.1.1 X-10 |
1.1.2 CEBus |
1.1.3 LonWorks |
1.1.4 其他协议 |
1.2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网络化的智能家居系统 |
1.3 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
1.4 符合国情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实现及模拟 |
第2章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2.1 家庭自动化系统概述 |
2.2 家庭自动化系统功能描述 |
2.3 家庭自动化系统硬件设计 |
2.3.1 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 |
2.3.2 数据采集控制板的硬件设计 |
2.4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EMAIL方式在智能小区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
3.1 EMAIL基本原理 |
3.2 采用EMAIL方式的系统设计 |
3.3 在智能小区网络系统中采用EMAIL方式通信的特点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系统模型的分析和建立 |
4.1 GPSS简介 |
4.1.1 GPSS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
4.1.2 GPSS语言的基本概念 |
4.2 采用GPSS的建模观点建立系统模型 |
4.2.1 建模的基本思路 |
4.2.2 系统建模分析 |
4.2.3 系统模型中输入数据的分析 |
4.2.4 用GPSS语言表达系统模型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模拟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5.1 模拟输出数据的分析前提 |
5.2 一点接入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5.3 十点接入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5.4 千点以上接入系统的结果分析 |
5.4.1 多点接入系统的模拟结果 |
5.4.2 多点接入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5.5 对系统的改进及其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化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研究[D]. 张旭. 北京工业大学, 2012(S2)
- [2]嵌入式邮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润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3]基于智能代理的信息安全监控技术研究[D]. 杨柳青. 中北大学, 2009(11)
- [4]基于中日韩的多国语言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黄志勇. 厦门大学, 2008(08)
- [5]基于文本特征提取算法的旁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吕建军. 四川大学, 2005(01)
- [6]基于J2ME的移动办公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罗勤. 大连海事大学, 2005(08)
- [7]智能小区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及其GPSS模拟[D]. 李慧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03(03)
- [8]用Foxmail了解所收邮件的具体信息[J]. Microwind. 少年电世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