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温福军[1](2019)在《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依靠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农机装备科技发展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仅靠一个单位很难实现,需要政府、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推广部门进行协同创新。论文围绕我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问题,对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调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运用合作博弈理论与协同学理论等,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了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合作的利益诱因,协同创新主要矛盾点,确定了模式目标与结构,构建了政府引导、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牵头、生产企业牵头3种典型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17种不同引导方式。并通过DEMATEL分析方法,确定了政产学研推促进农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12原因因素和9个结果因素。(2)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按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划分为沿海特色发展型、综合发展滞后型、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和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四种类型。为促进全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出适合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需对全国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进行区域分类研究。协同创新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机装备科技发展薄弱点,论文分析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装备薄弱环节。(3)分析了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精细化耕作、提质增效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海南、浙江、广东、福建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业经济占比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均收入高,农民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释放劳动力。(4)分析了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适用性、普及性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广西、山西、贵州、西藏、重庆、青海10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农村人口占比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5)分析了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政府引导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4个地区,其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农村人口比例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并非来源于农业,需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来进一步释放农业劳动力。(6)分析了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地区农机装备科技发展情况,提高国内知名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向从主要作物向全面作物发展是主要方向,提出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是这类地区的主要应用模式。这类区域包括新疆、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安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13个地区,农业机械发展特点是经济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规模种植效益显着,企业拥有雄厚资金和强大科研创新能力。
孙喆[2](2017)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林业局曾多次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而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林业机械普及和利用率较低,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还十分薄弱。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创新驱动“三元四维”模型,并以此为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分析了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其次总结并借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经验;最后论述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并针对制度、技术、人才培养、文化环境的创新动力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以期为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刘凌霄[3](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张桃林[4](2013)在《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总结2012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经验,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五个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与加快构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明确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工作。
杨国磊[5](2012)在《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升,整体上已经跨入中级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处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国家出台了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的阶段性战略规划。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优势农产品优势布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则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本文以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通过全面审视近年来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现有资料及调研数据,对影响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适应性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梳理当前适应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揭示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运行机理和变动规律,最终构建给出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章的铺垫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并说明了研究思路及可能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相关理论综述部分介绍了产业集群理论及现代农业中的农业机械化理论。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通过对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析,对适应性的内涵进行定义,从农机结构、技术储备、管理层面分析适应性的特点,并从农机供需、农林牧渔业之间的农机量、各区域农机发展平衡水平、农机配套设施、农机服务效能等方面分析适应性的要求;其次,对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战略、发展内容进行研究,系统的概括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再次,对影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理论因素和实证因素。理论因素以前文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分析,实证因素以江苏省各市(区)为单元,采用DEA方法对江苏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PanelData模型,对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的战略构建部分:构建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战略。明确了适应性战略遵循的原则,战略的内容,提出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战略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的优化方案。综合前文的研究结论,结合江苏省当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现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既有的农业机械化政策体系,提出了下一阶段促进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机械化适应性发展的相关对策与政策建议。
刘玉[6](2009)在《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五周年暨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文中认为本刊讯10月30日,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5周年暨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刘小伟,刘卓,杨杰[7](2009)在《纪念农机化促进法施行5周年暨实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 (通讯员 刘小伟 记者刘卓 杨杰) 嘉宾云集,高朋满座。10月30日,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5周年暨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 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农业部联合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
陈宝峰[8](2005)在《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关注程度的增加,农业机械化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农机化促进法的出台、农机购买补贴政策的实施预示着农机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的到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对山西省的农机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作者在对国内外有关农机化发展研究文献分析、及对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逐一研究了山西省农机化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首先,分析了新时期的基本特征,从科学发展观在农机化领域中的应有体现及农机化发展指导思想变化历程这两个方面着手,总结出了指导整个农机化发展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三农为本、注重效益、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新的农机化发展观。 其次,分析了山西省农机化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山西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对山西省的农机化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农机化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机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了农机化发展影响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山西省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山西省未来农机化发展条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展望,具体测算了影响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相关指标未来发展水平。 第四,研究了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发展布局。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山西省2010和2020年的农机化的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预测,确定了发展目标;根据新的农机化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山西省农业机构及相应的农机化水平,提出了山西省农机化的发展重点;利用综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15个县(市)进行了农机化发展类型划分,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策略;针对山西省确定的农业发展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农机化发展对策。 第五,对农机化的公共产品属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具体测算了政府对农机化的应有支持力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持策略。 最后,对整个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并指出了区域农机化发展问题的研究方向。
张宝文[9](2005)在《我国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文中提出一、2004,农机化发展的里程碑2004年,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国农机化系统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农机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农机化发展环境向好,装备、作业水平再创新高
赵庸[10](2005)在《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全面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二、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章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
2.1 政产学研推五大主体之间关系 |
2.2 模式构建相关理论基础、模式目标、模式结构 |
2.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典型模式总结 |
2.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划分和农机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1 研究区域划分 |
3.2 研究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
3.3 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4 主要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沿海特色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4.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4.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4.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4.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发展滞后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5.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5.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5.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5.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6.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分析 |
6.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6.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6.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规模带动快速发展型地区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 |
7.1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
7.2 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装备薄弱环节分析 |
7.3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
7.4 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应用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科研成果 |
1、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发表的论文 |
3、参加学术活动 |
4、参加调研活动 |
附录 B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调查问卷 |
(2)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
1.1.2 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
1.1.3 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 |
1.1.4 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林业机械 |
1.2.2 林业机械化 |
1.2.3 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创新理论概述 |
2.2 创新驱动理论 |
2.3 创新驱动主体 |
2.4 创新驱动要素 |
2.5 创新驱动的“三元四维”模型 |
第3章 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 |
3.1 建国后林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3.1.1 初创起步阶段(1952-1965) |
3.1.2 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 |
3.1.3 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1) |
3.1.4 快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
3.2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初步成效及发展趋势 |
3.3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
3.3.1 主体管理部门模糊,发展规划“高悬” |
3.3.2 政府采买及补贴政策尚未健全 |
3.3.3 林业机械产品不成体系,发展不平衡 |
3.3.4 行业管理混乱,研发力量薄弱 |
3.3.5 人才供给不足,机械利用率低下 |
3.3.6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
3.4 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功能失位 |
3.4.2 缺乏宏观调控,扶持政策有待健全 |
3.4.3 技术创新能力需不断加强 |
3.4.4 人才培养与建设机制亟待完善 |
3.4.5 创新观念滞后,文化环境改善势在必行 |
第4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
4.1 建国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4.1.1 行政主导阶段(1949-1980) |
4.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4) |
4.1.3 市场化引导阶段(1995-2003) |
4.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2010) |
4.1.5 全面发展阶段(2010-) |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政府扶持,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
4.2.2 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机实力 |
4.2.3 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
4.2.4 完善推广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
5.2.1 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5.2.2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
5.2.3 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用 |
5.3 技术创新引领 |
5.3.1 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
5.3.2 搭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
5.3.3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
5.4 制度创新保障 |
5.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5.4.2 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 |
5.4.3 规范行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
5.5 人才培养创新支撑 |
5.5.1 强化人才培养 |
5.5.2 推进学科建设 |
5.5.3 完善扶持激励机制 |
5.6 文化环境创新推动 |
5.6.1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
5.6.2 推进产学研联合共赢 |
5.6.3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
2.1.2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 |
2.1.3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
2.1.4 适应性 |
2.2 产业(经济)结构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产业政策理论 |
2.5 灰色系统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1.1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
3.1.2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1.3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2 以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2.1 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
3.2.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2.3 以荷兰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3 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3.1 中国农业基本概况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3.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
3.4 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分析 |
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原则 |
4.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效应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系架构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体系架构 |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主体特征 |
4.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主体的适应性 |
4.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主体——政府 |
4.3.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主体——农民 |
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条件 |
4.4.2 科学技术水平 |
4.4.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
4.4.4 社会需求状况 |
4.4.5 社会经济条件 |
4.4.6 其他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
5.1.1 对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内容的认识 |
5.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5.2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
5.2.1 农业产品及其结构 |
5.2.2 农业产品的生产模式 |
5.2.3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现状 |
5.2.4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目标 |
5.2.5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思路 |
5.3 农业区域布局 |
5.3.1 农业布局的概念 |
5.3.2 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5.3.3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 |
5.3.4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一般规律 |
5.3.5 区域农业布局原则 |
5.3.6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因素 |
5.3.7 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思路 |
5.4 农业产业链 |
5.4.1 农业产业链内涵 |
5.4.2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
5.4.3 我国农业产业链模式综述 |
5.4.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
5.4.5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内容 |
5.4.6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原则 |
5.4.7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
5.4.8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路径 |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综合评价 |
6.1 绩效及绩效评价 |
6.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一——粮食安全 |
6.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二——经济效益 |
6.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三——资源配置 |
6.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四——市场需求 |
6.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灰色综合评价 |
6.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综合评价的简要评述 |
6.8 本章小结 |
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 |
7.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调整策略分析 |
7.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模型构建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7.2.2 变量选取和变量描述 |
7.2.3 实证模型设计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7.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7.3.1 相关系数分析 |
7.3.2 有效性分析 |
7.4 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7.4.1 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 |
7.4.2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7.4.3 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 |
7.4.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7.4.5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 政策支持 |
1.1.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2.2 现代农业中的农业机械化理论概述 |
3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现状及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分析 |
3.1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1 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现状 |
3.1.2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历程 |
3.1.3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目标 |
3.1.4 江苏省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
3.2.1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机械化的内在关系 |
3.2.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3.2.3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
3.2.4 农业机械化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影响 |
4 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的内涵、特点及要求 |
4.1 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适应性的内涵 |
4.2 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的特点 |
4.2.1 装备结构的特点 |
4.2.2 技术储备方面 |
4.2.3 宏观管理政策的特点 |
4.3 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的要求 |
4.3.1 农机需求供给合理 |
4.3.2 农、林、牧、渔各业之间拥有农机量合理 |
4.3.3 各地区间农业机械化发展平衡 |
4.3.4 农业机械化配套政策及基础设施齐全 |
4.3.5 农机服务效能发挥好 |
5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分析 |
5.1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
5.2 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5.2.1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
5.2.2 主要作物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 |
5.2.3 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2.4 农业机械化投入与经营水平 |
5.2.5 农业机械产业规模及水平 |
5.3 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5.3.1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稳步提高,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
5.3.2 根据农业生产现实条件和技术水平,推进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生产 |
5.3.3 农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了参考和推广价值 |
5.3.4 农机质量鉴定及标准化建设标准初步形成 |
6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不适应性发展的因素分析 |
6.1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 |
6.1.1 农机结构性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不足 |
6.1.2 种植业与林、牧、渔各业之间拥有农机量不合理 |
6.1.3 各地区间农机发展水平不平衡 |
6.1.4 农机科技创新不能适应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农机发展的要求 |
6.2 基于 DEA 方法的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 |
6.2.1 基于 DEA 方法的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分析 |
6.2.2 基于 Panel Data 模型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
7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战略构建 |
7.1 遵循的原则 |
7.1.1 农民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
7.1.2 政府政策扶持 |
7.1.3 以市场为导向 |
7.1.4 因地制宜 |
7.2 战略内容 |
7.2.1 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7.2.2 完善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适应性战略的政策体系 |
7.2.3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机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
7.2.4 促进农机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发展 |
7.2.5 促进农机工业和农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
7.2.6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
8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的优化方案 |
8.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
8.2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8.3 加强农业机械化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
8.4 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文章情况 |
(8)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新时期的基本特征与新的农机化发展观 |
2.1 新时期的基本特征 |
2.2 新的农机化发展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
3.2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机化发展环境研究 |
4.1 农机化发展环境研究概述 |
4.2 农机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4.3 “三农”的解决途径及农机化需求预测 |
4.4 农机化发展主导因素分析 |
4.5 农机化发展环境的展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目标研究 |
5.1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目标研究概述 |
5.2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初步估算 |
5.3 专家调查预测分析 |
5.4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的具体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重点与布局研究 |
6.1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的重点 |
6.2 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类型区域划分 |
6.3 与山西省农业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农机化区域发展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和措施研究 |
7.1 农业机械化的公共产品特性分析 |
7.2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适宜支持力度确定 |
7.3 对政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对山西省未来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实施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发展的“政产学研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 温福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2]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D]. 孙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4]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J]. 张桃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01)
- [5]江苏省农业机械化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适应性研究[D]. 杨国磊.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6]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五周年暨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J]. 刘玉. 中国农机监理, 2009(11)
- [7]纪念农机化促进法施行5周年暨实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座谈会在京举行[N]. 刘小伟,刘卓,杨杰. 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9
- [8]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 陈宝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我国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节选)[J]. 张宝文. 贵州农机化, 2005(01)
- [10]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全面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上的讲话[J]. 赵庸. 中国农机监理, 2005(01)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农机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