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煤浆多级气动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兵科[1](2021)在《高粘度液体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粘度液体的雾化一直是雾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科学难点问题。本课题通过对高粘度液体的雾化的试验研究与模拟研究,揭示高粘度液体在气液同轴三通道直流式喷嘴的雾化特性。本论文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热能设备的高粘度燃料的高效雾化应用发展,也将推进其它行业(航天推进剂、粉末冶金、颗粒制造等)中的高粘度液体的高效雾化应用发展。为了全方位的研究高粘度流体的气力雾化特性,本文针对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喷嘴,设计了相关的雾化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第2章),随后研究了该喷嘴对高粘度液体的试验与数值模拟雾化特性,最后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同轴三通道喷嘴在水煤浆雾化上的应用。总的来说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详细介绍了雾化试验方法,试验研究装置主要包括反压仓、同轴三通道喷嘴、Winner318A型激光粒度仪、Plantom V12型高速摄像机及配套输送管路及调节系统。在光源下利用粒度仪和摄像机对喷雾进行雾化粒径测量和流场摄影。采用工业甘油(测试粘度742 m Pa·s)为高粘度液体,可调节压力的压缩空气为雾化气体介质。然后利用实验研究了不同气液比、雾化气分配比、喷嘴结构和反压条件对高粘度液体雾化粒径和喷雾形态的影响。发现稳定液流量时,增大气液比有助于提高雾化效果。低负荷流量下小喷嘴雾化效果好,大喷嘴可以适应高负荷流量。液体在离开喷嘴后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雾化结构:1)近喷孔区域的连续液膜区;2)喷雾外围区域的液丝区域;3)喷雾中央轴线附近的细液滴区。喷雾外围的液丝长度和数量均随中心气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喷雾中心区域的细液滴数量浓度降低。以试验工况为基础,采用喷嘴内流动与喷嘴外雾化联合计算方法对同轴三通道喷嘴的雾化过程进行模拟。使用VOF方法模拟喷嘴内流动,获得中喷嘴出口截面处的液膜厚度、出射速度和角度,作为初始条件赋值给DPM方法进行液膜雾化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发现液膜在喷嘴外壁面区域呈环状分布,液膜形态与气体湍动能分布相关。液膜厚度存在波动,波动特性具有一定的准周期特征。在考虑液膜在喷嘴内表面波增加和波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液膜波动模型和原Air-blast雾化模型,提出了同轴三通道喷嘴的改进空气雾化模型,改进模型可明显提高喷雾锥角和SMD计算精度。内路气体喷嘴的喉部气速较高,会出现局部超声速阻塞流。增加中心气比例可减小喷雾锥角和液滴粒径,中心气比例为16.98%和22.01%时,液滴粒径达到最低值。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加,液滴更易破碎,喷雾场各径向切面的粒径均值都逐渐减小,液滴粒径分布更加均匀。以工业煤化工的水煤浆气化为应用背景,分析研究了水煤浆雾化喷嘴的重要性。根据水煤浆流量变化引起的气化效果变化情况,分析水煤浆的雾化性能变化对水煤浆气化效率变化影响很大。对于工业用户扩大产能的需求,结合理论分析,应用模拟分析和最优化理论,得到新工艺喷嘴结构参数,设计了产能扩大20%的扩能工艺喷嘴。经过实际生产测试后,扩能工艺喷嘴气化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从而验证了喷嘴结构参数对高粘度液体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的正确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创新点,展望了后续研究方向。
吴明[2](2018)在《二流体雾化发生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目前,随着雾化发生器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医药卫生等领域,在环境的加湿、降温、除尘、防静电等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存的气动雾化发生器常存在雾化锥角过小、雾化形成的液滴粒径不均匀、雾化扬程过短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气动雾化研究现状以及雾化机理和雾化方式进行了介绍,引出了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对雾化发生器内部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尤其是对雾化发生器的喷嘴、壶体内浮子式控水开关装置、水路直联装置进行设计,此次研究对雾化器的喷嘴结构以及尺寸都进行了设计,气相通道的斜度有30°、45°、60°三种,有效解决了供水系统因液相工质存在湍流现象对雾化效果影响的问题。通过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几种类型的喷嘴进行流场模拟,得到了输入压力、出口斜度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得到两相流下喷嘴出口处流场相对速度云图,得出两相工质在喷嘴出口处流场分布的一般规律。最后搭建了雾化测试系统,对新设计的雾化发生器样机进行性能实验检测,通过改变输入压力、气液比等具体因素。对雾化器样机雾化后的雾化锥角、液滴粒径、雾化沉积量进行了检测。最后对雾化发生器在消毒免疫加湿除静电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具体介绍。该雾化发生器的优点还在于其体积小,结构简单,这会极大地促进了该雾化发生器的适用范围。
王向阳[3](2014)在《瓦斯抽采钻孔风水射流负压除尘技术与装置研究》文中提出瓦斯抽采是预防和治理瓦斯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瓦斯抽采钻孔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煤尘产生,不仅严重危害矿工的身体健康,也对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隐患。钻孔过程中,在钻孔口安装除尘装置是有效减小煤尘浓度的方法。除尘装置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除尘效率,常用的除尘装置存在结构庞大、操作工艺复杂、除尘效率低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除尘装置方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级除尘单元重力除尘分离器和二级除尘单元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并分别对重力除尘器的结构和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的最优喉嘴距进行了数值模拟。另外,通过分析实验室试验数据,绘制出不同含尘气流风速下,重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曲线。同时,对喉嘴距为120mm、160mm、190mm时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损情况综合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结论。最后,对比不同工作风压、水压对除尘器除尘效率及压损的影响,得出该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
赵辉[4](2012)在《同轴气流式雾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水煤浆气化技术为研究背景,以液体雾化和界面不稳定性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高速摄像机、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处理技术等研究了牛顿流体与水煤浆的破裂形态与机理。具体内容可归纳如下:1.以水和空气为介质,研究了气流式同轴喷嘴的尺寸对初次雾化的影响。发现了不同喷嘴液气出口面积比条件下,同轴环形气流作用下圆射流破裂模式的临界We数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同轴环形气流作用下的圆射流与横向气流作用下的圆射流、二次雾化的相似性。中心气流作用下的环形液膜破裂模式可以分为:壳状模式、细胞状模式和拉丝模式,分析了不同破裂模式的破裂特点、边界条件及产生机理。分别获得了圆射流与环形液膜的破裂模式图。2.研究了二次雾化中袋子结构的个数与液滴尺度上的R-T不稳定波数的相关性。目前的二次雾化的模式划分依赖于其破裂形态,提出以R-T不稳定波数取We数作为二次雾化模式划分的新判据,得到了不同破裂模式相应的边界条件和预测公式。依据相同的破裂机理,将袋状破裂、袋状-雄蕊破裂和双重袋状破裂统称为广义袋状破裂模式。以R-T不稳定性理论为基础预测了不同Oh数液滴临界破裂We数的公式。分析了不同粘度液滴袋状破裂模式的液滴最大变形、大碎片的数目与直径的变化规律。发现环结构破裂后产生的碎片符合单参数伽玛分布,液滴所有碎片的数量分布为指数分布。同时,还研究了袋状-雄蕊破裂模式出现的边界条件及相关的液滴变形与破裂特性的变化规律。3.根据水煤浆的流变特性,提出了非牛顿流体雾化中涉及的无因次参数。考察了同轴环形气流条件下水煤浆液柱的破裂模式,发现有雷利破裂、拉丝破裂和雾化模式,并且分析了水煤浆的雾化与牛顿流体的差异,分别获得了破裂长度与振荡频率的关联式。研究了二次雾化中水煤浆液滴的破裂形态,发现有变形、多模式破裂(细分为穿孔破裂和拉伸破裂)和剪切破裂等模式,并得到了水煤浆二次雾化的破裂模式图。发现在粘度相同的条件下,水煤浆二次雾化的无因次破裂时间比牛顿流体小4.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研究了气流式同轴双通道喷嘴与三通道喷嘴水煤浆的雾化粒径特性,主要分析了不同通道流体速度对水煤浆雾化粒径的影响。以水作为参照,发现水煤浆的雾化粒径对气流速度的变化更加敏感,而液体速度对水煤浆雾化的影响不如水显着。同时,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雾化照片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同轴双通道喷嘴高粘度的水煤浆破裂会产生大尺寸的不规则碎片,从而使的其雾化粒径大大增加,大尺寸不规则碎片也会使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量值偏小。
单贤根,索娅,任相坤,步学朋[5](2010)在《气流床煤气化冷模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冷模实验是研究气流床喷嘴和气化炉结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冷模实验的研究,可以为喷嘴、气化炉的结构设计、优化以及放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总结前人冷模实验,包括单喷嘴雾化、分散特性研究,多喷嘴对撞特性研究以及气化炉内流场、浓度及停留时间分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后气流床气化冷模实验的潜在研究内容和方向。
王建勋[6](2010)在《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燃油燃烧器的应用现状,指明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原理,设计了实验所用的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并对其进行了冷态雾化实验和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冷态雾化实验,分析了雾化空气压力、油压、气液比和油温(粘度)对雾化粒径和雾化角的影响。实验表明: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对重油和渣油均有良好的雾化效果,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雾化气压的增大而减小,雾化气压越大,减小趋势越小;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油压的增大而增大,油压越大,增大趋势越小;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气液比的增大而减小,存在一最佳气液比,达到此气液比后,再增大气液比,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变化不明显;重油和渣油的雾化粒径随着油温的增大而减小,重油温度到达90℃时,雾化粒径能降到30?m以下。在冷态雾化实验的基础上,本文为所研究的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设计了相应的配风器,配风器设计为轴向可动叶轮配风器。通过拉杆,改变叶轮的位置,当叶轮向外拉时,部分空气可由叶轮外的环形间隙进入燃烧室,前后移动叶轮,可以改变旋流风与直流风的比例,从而可以调节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在冷态雾化实验和所设计配风器的基础上,本文又进行了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对空气流场及雾化液滴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越大,对液滴的作用越强烈,二次空气与雾化液滴的混合越充分。通过对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冷态雾化实验和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发现该燃油燃烧器对劣质燃料有很好的雾化效果。本文对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设计出适合工业应用的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波[7](2010)在《水煤浆气化喷嘴加压雾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中国引进的最早,且已经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开发与研究。但是我国的水煤浆气化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气化喷嘴技术仍然是水煤浆气化技术发展的瓶颈。三通道外混式喷嘴是水煤浆气化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喷嘴,对三通道外混式喷嘴在加压环境下雾化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三通道外混式喷嘴在雾化室加压条件下的雾化过程,主要包括实验与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实验方面:首先,在加压环境下对三通道外混式喷嘴的流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其次,以雾化粒径SMD为研究目标,研究了在加压环境下喷嘴出口结构参数对雾化性能的影响;然后,同样以雾化粒径SMD为研究目标,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下负荷、气耗率、气量比等操作工况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变化,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并对不同环境压力下不同气耗率时的雾化式样进行了拍照观察,研究了雾化角度的变化特点;最后对工质粘度在不同环境压力下对喷嘴’雾化性能表现的影响作了研究与分析。数值模拟:本文在冷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新型三通道外混式喷嘴的三维物理模型,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模拟了雾化介质的流场分布,分析了速度场、压力场及回流区的特点。除此以外,还采用大涡模拟和DPM模型对喷嘴出口射流破碎及雾化情况进行了冷态模拟,分析了非稳态雾化场的特点,计算结果对喷嘴的工程设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陈颖[8](2009)在《煤矿胶带输送机转载点喷雾降尘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巷道内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研制适合井下使用的降尘装置是当前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粉尘防治措施是喷雾降尘,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在井下易于实现。胶带输送机是现代化矿井原煤外运的主要设备,当煤炭转载时,由于胶带具有一定的速度,并且胶带间有0.5m左右落差,煤炭中的细小粉尘会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应把转载点作为粉尘重点防治对象。本文结合巷道中胶带输送机转载点处粉尘的特点,在分析研究了雾化理论、喷雾降尘机理和影响降尘效率主要因素的基础之上,设计出适宜在此处使用的降尘喷嘴结构,它由喷嘴体、旋芯和喷嘴口三部分组成,旋芯与喷嘴体之间是间隙配合,容易取出,便于喷嘴发生堵塞时进行处理。然后利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并通过喷雾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该离心式喷嘴的结构参数。针对矿井下现有喷雾系统供水管存在的缺点,提出了用经过阻燃抗静电改性的HDPE管替代钢管的设想,用该双抗配方加工出的HDPE管,达到了煤炭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巷道的现场情况,安装了喷雾降尘系统的联动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了胶带运煤与喷雾开启的同步;这种喷雾系统降尘效果显着,并且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有利于在煤矿推广。
于海龙,董向元,刘建忠,郭淑青,高洪亮,李小民[9](2009)在《喷嘴入口位置对气化炉流场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考察气化炉炉侧喷嘴入口位置对炉内流场和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新型水煤浆气化炉冷模三维实验台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喷嘴距气化炉顶部0.9m时,气化炉炉内流场分布最合理,颗粒浓度分布最均匀;实验测试结果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测试结果为气化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郑捷庆,张军,罗惕乾[10](2007)在《水煤浆雾化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水煤浆的雾化技术与应用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水煤浆不同于一般的牛顿流体的特性,就水煤浆雾化机理、雾化方式、雾化喷嘴的结构与雾化特性、雾炬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煤浆雾化喷嘴的设计思路,提高雾化细度的途径及完善数值模型的方向。
二、水煤浆多级气动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煤浆多级气动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粘度液体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高粘度液体雾化概述 |
1.2.1 雾化分类 |
1.2.2 液体雾化特性 |
1.2.3 雾化机理 |
1.2.4 高粘度液体雾化特点 |
1.3 国内外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4 高反压条件下的液体雾化 |
1.5 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研究分析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2 试验研究系统及数值模拟方法 |
2.1 试验系统和测试设备 |
2.1.1 试验系统组成 |
2.1.2 喷雾仓 |
2.1.3 同轴三通道喷嘴 |
2.1.4 测试设备 |
2.1.5 试验工况 |
2.1.6 试验测量误差分析 |
2.2 同轴三通道喷嘴内流动与喷雾的数学模型 |
2.2.1 喷嘴内流动与喷嘴外雾化的联合模拟方法 |
2.2.2 喷嘴内流动数学模型 |
2.2.3 喷嘴外雾化模型 |
2.2.4 同轴三通道喷嘴流动物理模型和参数设置 |
2.3 本章小结 |
3 高粘度液体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的试验研究 |
3.1 气液比对高粘度液体雾化粒径的影响 |
3.1.1 大喷嘴(2#)的雾化粒径特性 |
3.1.2 小喷嘴(1#)的雾化粒径特性 |
3.1.3 气液比对喷嘴雾化粒径的影响分析 |
3.2 雾化气分配比例对高粘度液体雾化粒径的影响 |
3.2.1 相同液体流量下中心气比例CGR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3.2.2 不同液体流量下雾化气分配比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3.2.3 雾化气分配比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分析 |
3.3 喷嘴结构参数对高粘度液体雾化粒径的影响 |
3.3.1 同中心气比例、稳定液流量时不同喷嘴的雾化粒径对比 |
3.3.2 同中心气比例、稳定气流量时不同喷嘴的雾化粒径对比 |
3.3.3 喷嘴结构参数对喷嘴雾化粒径的影响分析 |
3.4 大喷嘴(2#)高粘度液体气力喷雾形态的试验研究 |
3.4.1 气液比对喷雾形态的影响 |
3.4.2 中心气比例对喷雾形态的影响 |
3.4.3 反压条件对喷雾形态的影响 |
3.5 喷雾参数和环境参数对喷雾锥角的影响 |
3.6 高粘度液体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的喷雾粒径经验公式 |
3.7 本章小结 |
4 高粘度液体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的模拟研究 |
4.1 喷嘴内部流动液膜厚度的模拟分析和模型建立 |
4.2 气液比对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特性的影响 |
4.3 雾化气分配比对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特性的影响 |
4.4 反压条件下的高粘度液体气力雾化特性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同轴三通道喷嘴的水煤浆雾化工业应用分析 |
5.1 水煤浆雾化与高压气化反应理论分析 |
5.1.1 水煤浆的流体特征 |
5.1.2 水煤浆的雾化与水煤浆燃烧气化反应 |
5.2 水煤浆雾化在高压气化炉中的工业应用 |
5.2.1 工业应用喷嘴设计流程 |
5.2.2 喷嘴结构对4.0MPa水煤浆气化炉气化效率影响的模拟分析 |
5.2.3 在4.0MPa水煤浆气化炉上的工艺喷嘴应用 |
5.2.4 在6.5MPa水煤浆气化炉上的工艺喷嘴应用 |
5.3 工业应用分析 |
5.3.1 在4.0MPa水煤浆气化炉上的工业应用分析 |
5.3.2 在6.5MPa水煤浆气化炉上的工业应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二流体雾化发生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雾化机理及常见的雾化方法 |
1.3.1 滴状分裂 |
1.3.2 丝状分裂 |
1.3.3 膜状分裂 |
1.3.4 常见的雾化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雾化发生器结构设计 |
2.1 喷嘴的设计 |
2.1.1 喷嘴质量要求 |
2.1.2 喷嘴结构特点 |
2.1.3 喷嘴材料选择 |
2.2 浮子式控水开关装置的设计 |
2.2.1 单浮子结构设计 |
2.2.2 顶针设计 |
2.2.3 摆杆及挡圈设计 |
2.3 水路直联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Fluent数值模拟及实验方案 |
3.1 控制方程的选择 |
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2 物理模型的选择 |
3.3 模型建立 |
3.4 网格划分以及质量检验 |
3.5 求解器以及计算模型的设计 |
3.6 材料定义 |
3.7 设置边界条件 |
3.8 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二流体雾化发生器实验研究 |
4.1 雾化发生器性能测试系统 |
4.2 实验台搭建 |
4.3 雾化角的测量 |
4.3.1 雾化角的定义 |
4.3.2 气液比对雾化角的影响 |
4.3.3 液相压力对雾化角的影响 |
4.3.4 气相压力对雾化角的影响 |
4.4 雾化发生器雾滴粒径的检测 |
4.4.1 液滴粒径定义 |
4.4.2 纵向位置液相通道直径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4.3 纵向位置气液比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4.4 纵向位置液相压力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4.5 纵向位置气相压力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4.6 横向位置气液比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4.7 横向位置液相通道直径对液滴粒径的影响 |
4.5 喷雾宽度及沉积量分布特性检测 |
4.5.1 实验设计 |
4.5.2 液相压力对喷雾幅宽及雾化沉积量的影响 |
4.5.3 气液比对喷雾幅宽及雾化沉积量的影响 |
4.5.4 气相压力对喷雾幅宽及雾化沉积量的影响 |
4.6 雾化发生器耗气量的检测 |
4.7 雾化发生器流量特性检测 |
4.7.1 雾化发生器单向流流量特性 |
4.7.2 雾化发生器两相流流量检测 |
4.8 本章小结 |
5 二流体雾化发生器的应用 |
5.1 雾化发生器在消毒中应用 |
5.2 雾化发生器在免疫中应用 |
5.3 雾化发生器在加湿中的应用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瓦斯抽采钻孔风水射流负压除尘技术与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矿井粉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装置的基本理论及分析 |
2.1 总体设计方案 |
2.2 重力除尘机理和分析 |
2.2.1 重力除尘机理 |
2.2.2 重力除尘煤尘分离理论分析 |
2.3 湿式除尘机理 |
2.3.1 液滴捕集机理 |
2.3.2 喷雾形成和降尘机理 |
2.4 射流除尘基本理论 |
2.4.1 射流除尘原理 |
2.4.2 射流的流动结构 |
2.4.3 射流除尘基本方程 |
2.5 小结 |
3 孔.重力除尘分离器的设计及研制 |
3.1 重力除尘分离器构造和设计要点 |
3.1.1 重力除尘分离器的构造和性能 |
3.1.2 重力除尘分离器设计计算 |
3.1.3 重力除尘分离器设计要点 |
3.2 重力除尘分离器设计方案 |
3.2.1 前期设计方案 |
3.2.2 改进设计方案 |
3.3 重力除尘分离器流体模拟分析 |
3.3.1 Fluent软件简介 |
3.3.2 多相流模型 |
3.3.3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 |
3.3.4 模型优化模拟 |
3.4 小结 |
4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的设计及研制 |
4.1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尺寸设计 |
4.2 喷嘴的选型 |
4.2.1 液态工质喷嘴雾化分类 |
4.2.2 液态工质的雾化原理 |
4.2.3 雾化喷嘴安装形式的选择 |
4.3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器配件 |
4.3.1 水路管道及配件 |
4.3.2 风路管道及配件 |
4.4 喉嘴距的选定及优化模拟 |
4.4.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4.4.2 喉嘴距模拟及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装置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装置 |
5.4 实验方案 |
5.4.1 粉尘粒度分析 |
5.4.2 重力除尘分离装置试验方案 |
5.4.3 风水射流负压除尘装置试验方案 |
5.5 实验数据分析 |
5.5.1 原始煤尘粒度分布 |
5.5.2 重力除尘分离装置实验数据分析 |
5.5.3 风水射流除尘装置的实验数据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同轴气流式雾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液体雾化概述 |
2.1.1 雾化简介 |
2.1.2 雾化分类 |
2.1.3 雾化测试与表征 |
2.2 初次雾化 |
2.2.1 圆射流 |
2.2.2 同轴环形气流中的圆射流 |
2.2.3 横向气流中的圆射流 |
2.3 二次雾化 |
2.4 雾化模拟 |
2.5 非牛顿流体的雾化 |
2.6 水煤浆的雾化 |
第3章 气流式喷嘴初次雾化机理的研究 |
3.1 液柱在环形同轴气流作用下的破裂 |
3.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3.1.2 液柱破裂的形态特性 |
3.1.3 液柱破裂的模式划分 |
3.2 环形液膜在中心同轴气流作用下的破裂 |
3.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3.2.2 环形液膜破裂的形态特性 |
3.2.3 环形液膜破裂的模式划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牛顿流体二次雾化机理的研究 |
4.1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对低粘度流体二次雾化的影响 |
4.1.1 实验流程与介质 |
4.1.2 液滴的变形 |
4.1.3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 |
4.1.4 液滴破裂模式的新判据 |
4.1.5 液滴破裂过程中的节点 |
4.2 二次雾化的破裂临界韦伯数 |
4.2.1 实验流程与介质 |
4.2.2 临界破裂韦伯数 |
4.3 袋状破裂模式的粒径分布 |
4.3.1 袋状破裂过程的演化 |
4.3.2 粘度对液滴变形的影响 |
4.3.3 数字图片处理过程介绍 |
4.3.4 液滴平均直径 |
4.3.5 液滴粒径分布 |
4.4 袋状-雄蕊型破裂模式的特性 |
4.4.1 袋状-雄蕊破裂模式的范围 |
4.4.2 袋状-雄蕊破裂中液滴的变形特性 |
4.4.3 雄蕊结构的变形特性 |
4.4.4 液滴破裂后的碎片尺寸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煤浆雾化机理的研究 |
5.1 水煤浆的初次雾化 |
5.1.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5.1.2 非牛顿流体雾化中的无因次数 |
5.1.3 破裂形态 |
5.1.4 破裂长度 |
5.1.5 射流振荡 |
5.2 水煤浆的二次雾化 |
5.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5.2.2 破裂形态 |
5.2.3 破裂模式划分 |
5.2.4 破裂时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煤浆气流式同轴喷嘴雾化粒径特征的研究 |
6.1 水煤浆物性 |
6.2 同轴双通道喷嘴水煤浆雾化的粒径特征 |
6.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6.2.2 操作条件对水煤浆雾化粒径的影响 |
6.3 同轴三通道喷嘴水煤浆雾化的粒径特征 |
6.3.1 实验装置与流程 |
6.3.2 操作条件对水煤浆雾化粒径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气流床煤气化冷模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喷嘴冷模实验研究 |
1.1 单喷嘴冷模实验研究 |
1.2 多喷嘴冷模实验研究 |
2 气化炉冷模实验研究 |
2.1 流场分布的研究 |
2.2 浓度分布的研究 |
2.3 留时间分布的研究 |
3 结语 |
(6)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喷嘴技术的发展 |
1.3 液体燃料的雾化机理 |
1.4 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原理与结构 |
2.1 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原理 |
2.1.1 超声波雾化机理 |
2.1.2 电动式超声波雾化喷嘴 |
2.1.3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雾化喷嘴 |
2.2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发生器 |
2.3 燃油燃烧器雾化喷嘴的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系统和工质粘度的测量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装置及测量仪器 |
3.3.1 实验装置 |
3.3.2 LS-2000 分体式激光雾化液滴粒度分析仪 |
3.4 实验步骤 |
3.5 实验管路特性的分析 |
3.6 重油和渣油粘度的测量 |
3.6.1 实验目的 |
3.6.2 实验工质粘度的测量方案 |
3.6.3 SYD-265E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 |
3.6.4 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工况参数对重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1.1 雾化气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1.2 油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1.3 气液比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1.4 温度(粘度)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2 工况参数对渣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2.1 雾化气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2.2 油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2.3 气液比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2.4 温度(粘度)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3 工况参数对重油和渣油雾化粒径影响的对比 |
4.3.1 雾化气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3.2 油压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3.3 温度(粘度)对雾化粒径的影响 |
4.4 实验工况参数对雾化角的影响 |
4.4.1 雾化气压对雾化角的影响 |
4.4.2 油压对雾化角的影响 |
4.4.3 气液比对雾化角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燃油燃烧器配风器的设计 |
5.1 配风的基本原则 |
5.2 配风器的类型及特点 |
5.3 燃油燃烧器配风器的设计原则 |
5.4 燃油燃烧器配风器的设计 |
5.4.1 轴向叶片旋流器 |
5.4.2 旋流器的计算 |
5.4.3 轴向可动叶轮配风器的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燃油燃烧器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
6.1 物理模型 |
6.2 数学模型 |
6.2.1 FLUENT软件介绍 |
6.2.2 基本守恒方程 |
6.2.3 可实现性k-ε湍流模型 |
6.2.4 离散相模型 |
6.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6.3.1 网格划分 |
6.3.2 边界条件 |
6.4 网格验证 |
6.5 燃烧器数值模拟的结果及分析 |
6.5.1 速度分布 |
6.5.2 二次空气流动的迹线图 |
6.5.3 雾化液滴的轨迹图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水煤浆气化喷嘴加压雾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煤气化工艺简介 |
2.2 水煤浆气化喷嘴简介 |
2.2.1 水煤浆气化工艺对喷嘴的要求 |
2.2.2 国内外典型气化喷嘴介绍及其指导意义 |
2.2.3 工艺喷嘴存在的问题 |
2.3 雾化性能表征及影响因素 |
2.3.1 雾化性能的表征 |
2.3.2 雾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2.4 雾化室压力影响研究现状 |
3 试验系统与仪器 |
3.1 冷态雾化试验系统 |
3.2 加压雾化室设计 |
3.2.1 雾化室封头设计 |
3.2.2 雾化室长度设计 |
3.2.3 雾化室壁厚计算 |
3.3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校正 |
3.4 LS-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 |
3.5 HAAKE粘度计 |
4 加压环境下三通道气力式喷嘴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
4.1 实验用喷嘴 |
4.2 冷态模拟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加压环境下喷嘴流量特性试验研究 |
4.3.2 喷嘴出口几何结构尺寸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环境压力下操作工况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环境压力下雾化角度的变化 |
4.3.5 不同环境压力下工质粘度对雾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三通道气力式喷嘴冷态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拟的计算基础 |
5.1.1 物理模型 |
5.1.2 数学模型 |
5.1.3 边界条件 |
5.1.4 求解方法 |
5.2 雾化介质流场的数值模拟 |
5.2.1 压力分布 |
5.2.2 速度分布 |
5.3 雾化场的数值模拟 |
5.3.1 射流出口后的雾化发展情况 |
5.3.2 雾化粒径在不同时刻的发展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煤矿胶带输送机转载点喷雾降尘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的问题的提出 |
1.1.1 粉尘的分类 |
1.1.2 粉尘的危害 |
1.1.3 粉尘允许浓度的国家标准 |
1.2 粉尘防治技术概述 |
1.2.1 常用的粉尘防治措施 |
1.2.2 煤矿粉尘防治国内外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雾化及喷雾降尘机理的理论研究 |
2.1 雾化理论基础 |
2.1.1 射流破碎理论 |
2.1.2 液膜破碎理论 |
2.1.3 液体在喷嘴中的雾化破碎过程 |
2.2 雾化特性的评定参数 |
2.2.1 雾滴平均直径 |
2.2.2 雾滴尺寸分布 |
2.3 雾滴捕尘机理 |
2.4 喷雾降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尘喷嘴的设计与实验 |
3.1 国内外喷嘴的研究与发展 |
3.2 喷嘴的功能与分类 |
3.3 喷嘴的设计与计算 |
3.3.1 喷嘴类型的选择 |
3.3.2 离心式喷嘴的工作原理 |
3.3.3 喷水量的理论计算 |
3.3.4 雾化角的理论计算 |
3.3.5 喷嘴结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
3.4 雾化喷嘴的实验研究 |
3.4.1 实验系统的搭建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喷嘴的雾化特性 |
3.4.4 喷嘴结构尺寸对雾化的影响 |
第四章 喷雾系统塑料供水管配方改性 |
4.1 HDPE管阻燃性能研究 |
4.1.1 燃烧的基本特征 |
4.1.2 阻燃剂的种类和阻燃机理 |
4.1.3 我国PE阻燃的现状 |
4.2 HDPE管抗静电性能研究 |
4.2.1 抗静电改性的常用方法 |
4.2.2 导电炭黑的选择 |
4.2.3 炭黑填充体系的导电原理 |
4.3 HDPE管阻燃抗静电配方 |
4.4 阻燃抗静电性能实验 |
4.4.1 管材阻燃性能测试 |
4.4.2 管材表面电阻值的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载点喷雾降尘的试验研究 |
5.1 转载点喷雾控制装置 |
5.1.1 电感式喷雾控制装置 |
5.1.2 机械式喷雾控制装置 |
5.2 供水管路中过滤器的应用 |
5.3 转载点降尘系统的应用情况 |
5.3.1 粉尘浓度测量装置 |
5.3.2 转载点喷雾降尘效率 |
5.4 巷道粉尘综合防治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以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喷嘴入口位置对气化炉流场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气化炉不同高度处速度分布的影响 |
2.2 气化炉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
3 结 论 |
(10)水煤浆雾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水煤浆的雾化机理 |
3 雾化喷嘴的设计 |
3.1 雾化方式的选择 |
3.2 气力雾化喷嘴的结构型式 |
3.3 雾化喷嘴的设计要求 |
4 雾化特性的研究 |
5 雾炬流场的模拟与测试 |
6 展望 |
四、水煤浆多级气动喷嘴的喷雾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粘度液体同轴三通道喷嘴气力雾化特性研究[D]. 李兵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1
- [2]二流体雾化发生器的研究与应用[D]. 吴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1)
- [3]瓦斯抽采钻孔风水射流负压除尘技术与装置研究[D]. 王向阳.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3)
- [4]同轴气流式雾化机理研究[D]. 赵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9)
- [5]气流床煤气化冷模实验研究进展[J]. 单贤根,索娅,任相坤,步学朋. 神华科技, 2010(06)
- [6]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研究[D]. 王建勋. 北京工业大学, 2010(10)
- [7]水煤浆气化喷嘴加压雾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李波. 浙江大学, 2010(02)
- [8]煤矿胶带输送机转载点喷雾降尘系统的研究[D]. 陈颖.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9]喷嘴入口位置对气化炉流场影响的实验研究[J]. 于海龙,董向元,刘建忠,郭淑青,高洪亮,李小民. 煤炭转化, 2009(01)
- [10]水煤浆雾化技术与应用研究[J]. 郑捷庆,张军,罗惕乾. 流体机械,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