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梁波,王海英[2](2020)在《战略认知、增量式变革与中国银行业变迁》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视角,考察了1984-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长时段发展进程。研究发现:从银行业金融形态上看,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专业银行分割垄断到多元银行体系构建、民间金融再度兴起及其制度化发展、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其背后隐含着共通性和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的变迁本质上是国家所主导的增量式变革的产物;在特定战略认知的交叠影响下,国家先后通过三次增量式变革战略深刻影响和形塑了银行业的变迁路径。本文为理解中国银行业发展变迁提供了一种具有历史洞察力的解释路径与分析框架。
张庆华[3](2020)在《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银行是多区位企业,银行网点的分布代表着金融资源的配置及对银行业市场的抢占,其分布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间银行业结构的差异。区域银行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会影响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质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那么当前我国区域银行业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区域银行业结构呈现怎样的特征?区域银行业结构差异依赖和根植于哪些原因因素?如何有效推进不同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等成为亟需探讨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区域银行业机构网点数据,利用Arc GIS制图展示、多元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各类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区域银行业结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区域银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将我国全部银行业机构分为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政策型银行、其他银行机构8种类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网点占比最高的一类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几类银行,从全国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嵌套分布的特征较为明显,长江中下游流域省区所辖地市,山东省等地区大部分地市农村信社,几乎全部完成了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村镇银行为一类新型银行业机构,各地网点规模相对均较小,但全国多数地市均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村镇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占比居第二位,其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区域地市拥有者控制性地位,此外西藏等地区大型商业银行占当地银行网点总数的比例和区位商也较高。邮政储蓄银行为全国拥有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其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相似,多随人口分布,但有较强区域和个体特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其他银行机构集聚于少量中心城市、开放城市分布,政策型银行分布较为均衡。城市商业银行在浙江省和环渤海广大区域地市、高等级城市,集聚分布的特征较为明显,网点占比和区位商均较高。中国目前形成了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导的区域银行业体系。以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得到HHI和CR3值为表征的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和集中度特征,用以表现区域银行业发展的竞争强度。研究发现区域银行业结构具有区域内相似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特征。中国多数地区银行业结构较为多元、集中度较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政治资源等优势明显的地区银行业结构总体更为多元、集中度更低。东部沿海区域地市银行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均较高;中部区域银行业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中心外围及由东向西渐弱的过渡特征;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川西、甘南等地区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均较低。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较低地区,多为区域经济环境相对闭塞,与外界经济互动频次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等地区,这些地区银行业结构往往较为单一。相比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特征,中国更多的地区银行业结构集中度较高,个别中心城市由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达,使得区域银行业集中度亦较高。我国中北部区域,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区域,江南地区等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西部和部分边疆地区,大部分地市区域银行业集中度较高。江南地区作为我国最为富庶发达的地区,其银行业发展多元化程度强、集中度低;而较为闭塞相对落后的青藏高原区域,其银行业发展多元化程度弱、集中度很高。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程度主要受城镇化率、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城市建成区面积等的影响,区域银行业结构集中程度主要受管辖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常住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建成区面积等的影响。区域银行业结构深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别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东部经济活跃地区的银行业结构表现出根植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应进一步促进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降低集中度;继续推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的改革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支撑;经济发达地区应进一步提升本地银行竞争力,强化银行业竞争,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张琦[4](2020)在《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历经数次改革,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进入转型阵痛期,银行业获取优质资产的难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金融监管也在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营风险却不断上升,亟需探寻改革路径。金融科技的兴起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转型动力。通过与新兴科技的有机融合,银行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破传统业务局限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金融科技在带来改革动力的同时,也对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金融科技的新兴金融业态正在持续蚕食着银行业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提升了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因此,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正面提升居多还是负面冲击居多?能否成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就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方面竞争力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更具发展潜力。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业在资产不良率和净息差方面的表现,以及资本约束情况的变化,发现由制度因素推动的转型路径在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2)中国是金融科技大国,国内金融科技发展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总体而言落后于美国,本文认为底层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现状,本文发现中国金融科技相对于美国而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效率远超美国,并且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金融科技相关产业比美国更具发展前景;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还是云计算,中国与美国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金融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3)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各类传统业务经营指标的变化,本文发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上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能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在负债业务领域,互联网理财分流了银行业的存款资金,尤其是住户存款受到了强烈影响,从而增加了我国银行业获取资金的成本,提升了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互联网信贷主要针对传统金融服务覆盖较少的长尾客户群体,因此对银行业的冲击因银行类型而异: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小的影响,而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中间业务领域,通过快捷高效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抢占了银行业大量支付清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财富管理业务也受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等新兴金融模式的分流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4)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处于两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还在持续发生,但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技术对银行业传统业务的改革机制后发现,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和前景正在不断显现。并且,在分析国内外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成功案例后发现,通过发挥金融科技在银行业转型升级途径中的优势作用,银行业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不断提升。(5)本文用Malmqusit指数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近似反映银行业竞争力的变化。2008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除去受到几次外界宏观因素冲击之外,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对较慢;金融科技通过优化风控水平、强化创新能力等有效途径,对我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着的正面提升作用;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有所不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提升效应最高,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提升次之,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提升作用不显着。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银行业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1)在国家政策层面,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扫清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障碍,发挥基础科技研究带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扩大高素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供给;(2)在行业监管层面,应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立法,构建行业监管框架,深化金融监管与先进科技的有效融合,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交流联系,学习国外先进金融科技监管理念;(3)在银行发展层面,应强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多方面合作,投资或并购金融科技企业,并且加强新型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合规科技的落地应用,提升风险控制准确性。同时,应综合发挥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因行制宜确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
陆岷峰,周军煜[5](2019)在《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及未来趋势研判》文中认为70年风雨征程,70年砥砺前行,中国银行业在改革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中国银行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既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同时也是银行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走过70年银行改革开放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银行业迈进了健康发展的新时代和新征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总结7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足迹,对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金融体制、银行改革、金融创新、监管体制、对外开放等维度系统性回顾了建国70年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归纳分析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客观总结了中国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最后对未来的银行业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的研判。
胡世超[6](2019)在《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在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2014年11月提高存款利率上限,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宣布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中国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彻底完成,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第1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指出要推动利率“两轨”逐步合“一轨”。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使其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风控机制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度量了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数学建模和实证检验,并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环境,控制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回顾相关文献并进行述评。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系统地回顾了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以及银行风险,为后文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梳理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而后度量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章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首先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银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而后选取中国98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市场结构化的方法,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市场集中率指标(CRN)度量了市场集中度;基于非结构化的方法,用H指数、Boone指数、Lerner指数和经效率调整的Lerner指数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程度,并总结样本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进行测度。首先对商业银行个体风险指标进行度量。而后回顾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文献,并对四种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即三种ΔCoVaR的方法与MES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实证比较研究。第五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第六章主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述评,然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使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文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若干研究结论。并根据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的状况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着成就。并且还发现利率市场化指数在危机期间不断波动,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而危机过后,利率市场化指数便呈现出快速上涨之势。这一变动情况与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相关政策的动态调整基本符合。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竞争度从2007到2010年在快速上升而后逐年下降,直到2015年又开始逐渐提升。总体上来讲,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属于垄断竞争水平。此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强并进一步提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下降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较为稳定。第三,从2007年起,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2017年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其他依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关于系统性风险,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ΔCoVaR更能准确地刻画银行间的损失相依性,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历史相对较长、资产规模较大,受居民青睐度较高,所以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相对较高。第四,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个体风险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处于“集中-脆弱”区域与“竞争-脆弱”区域。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个体风险的影响,相较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第五,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分别与系统性风险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其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度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竞争度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构建论文框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商业银行风险分为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分别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这两类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往文献大多从银行个体风险角度,来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银行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两个维度,来表示银行风险,以更全面地研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度量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结合中国上市银行可得数据,在CoVaR的基础上,本文采用GAS-based-Dynamic Gaussian Copula的方法来估计ΔCoVaR,该方法能更好的估计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更好地度量系统性风险。此外,结合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从实际利率水平、利率浮动幅度、利率决定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第三,研究样本更加丰富和完整。本文选取的样本更加完整,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并且数据统计上也统一了计算口径,进而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主要侧重于应用研究,以对现实情况进行实证检验为主,而在理论上的创新较少,仅分析了现有理论,并未在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第二,数据样本时间长度不够,短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王海英[7](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刘先[8](2016)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刘乃梁[9](2016)在《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溯源不足百余年的当代反垄断法秉承竞争宏愿,以独立规制禀赋常立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宏图之中,因其恢弘效果而被社会舆论褒奖为“经济宪法”,也因此标签设定而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与规制期待。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肩负着为市场经济发展肃清垄断荆棘的任务,它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广泛质疑和银行业市场化探索的行之惟艰“不期而遇”。当回顾、审视和反思我国银行业从垄断经营到竞争引入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知晓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开展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源于现实和发展之迫切需要。我国银行业发展呈现出对政府干预的高度路径依赖,这使得银行业垄断以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形态呈现于社会舆论面前:它因公权的过多介入而游走于市场与法律的边界,又因公私交融之下金融机构权利的权力化倾向而表现出市场行为的肆意。在种种争论之中,金融消费者和大多数社会舆论声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为富不仁”,经济学家更多地痛陈银行业市场精神之缺失,业界人士极力维护银行业的正面形象,而决策层隔岸观火静待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外部性展开。在银行业垄断的“罗生门”之中,《反垄断法》的实施成为问题澄清和解决的应然进路,银行业垄断的传媒语境亟待法律层面的认知、剖析与应对。从金融学到法学,银行业垄断问题需要从指数分析和效果评测回归《反垄断法》的法定垄断类型和法律规制结构之中,进而寻求法律框架下的合理界定与规制进路;从金融法到竞争法,银行业需要引入更为独立、更为权威的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制手段,通过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探索实现对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补充和完善;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我们应当在尊重银行业金融规制的基础上,立足主体权利的维护,从主体行为逻辑出发构建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银行业垄断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范体系的单薄、银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的“一家独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机构的分散与不成熟,种种对比的结论在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反垄断法的羽翼未满而对银行业垄断问题视而不见,亦不能因反垄断法律规范的既有残缺而放弃对银行业垄断行为专业规制路径的探索。在金融法治化的议题之下,我们没有理由使金融市场化的建设脱离最符合市场化诉求、最能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反垄断法的实施。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特征,从反垄断法规制优势出发不断寻求制度完善,以期为银行业市场化进程保驾护航。本文的研究与写作立足于法学视角,在遵循问题主义进路的前提下,依照法律规制开展与完善的基本结构展开对核心命题的论述。具体来看,从“规制需求—规制供给—规制问题—规制分析—规制路径”的法律规制进路逻辑出发,对银行业垄断的规制缘起、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界定、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困境、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律逻辑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导论之外,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进路”。本章通过银行业垄断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梳理,阐明命题的法学属性,明确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制度体系的宏观向度。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虽然存在着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观点之争,但是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始终是从垄断逐渐走向竞争。鉴于反垄断法对银行业垄断结构规制的局限性和行为规制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应当确立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导向,将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关注点从金融学的市场评测转入法学视野下的行为规制。银行业垄断问题的法学本质在于形成垄断行为、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我国银行市场的垄断行为夹杂政府的不当干预具有多层次、多场域的特征,从根本上渗透于银行业市场的各个领域。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市场化建设,从垄断行为规制着手,树立“攘外必先安内”的规制理念,正确处理与金融规制的关系,借《反垄断法》实施之东风,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第二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本章在厘清《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阐明银行业经营者的主体特殊性,将广泛存在于社会舆论之中的“意定”垄断行为置于法定垄断行为框架之内分析,通过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对号入座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的法律真实性,从法律适用的层面释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应当以合理规则适用为主,慎用本身违法规则,相关市场认定应当着眼结论的发展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应当尊重银行业的行业特征,适时调整认定方法。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秉承经营者的同一性,树立“以经济垄断规制为主,行政垄断规制为辅”的推进维度。除宏观认定思路阐释之外,本章从银行业市场价格联盟、“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和“大到不能倒”等问题着手,着重分析银行业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垄断类型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个性。第三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本章从“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的规制结构出发阐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我国银行业市场反垄断法规制承继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目标虚化”,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多元定位不仅导致自身规制目标的不集中,也使得与银行业规制目标趋同,产生外部挤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的权力冲突不利于规制目标的实现,并且银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反垄断法规制体系自身的不健全更是加剧了银行市场对反垄断法规制的排斥。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面临着一种“内忧外患”的实践困境,规制方法的不完善首先成为“内忧”的始作俑者,而后反垄断法规制的“无计可施”又对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产生减损效应,最终导致反垄断法规制“无从下手”,威慑与合规指引的双重规制效果成为奢求。第四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本章依据第三章提出的目标虚化、主体冲突、方法困境和效果评测四方面的问题,立足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和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从规制理念、权利导向、冲突协调和规制调试四个方面进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阐释。我们认为,反垄断法规制秉持着助推而非主导、规制而非控制、工具而非万能以及独立而非附庸的法律适用理念,在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和金融民主化的银行业市场发展思潮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树立一种法治、辅助且独立的规制理念,通过对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规制,促成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有效变革,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路径创造实现银行业市场监管路径依赖的适当破除。银行业市场应当明确竞争者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不同的权利诉求,反垄断法规制立足于相关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并且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自我调试缓解法律的不确定性,挖掘反垄断法规制之于银行业市场的特殊禀赋。第五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本章针对前文问题梳理与逻辑分析首先明确银行业反垄断规制权的行使原则和边界,明确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特征在于软硬兼施、多元参与和制度明晰。首先,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建立明确的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为规制协调机构,不断促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司法化改造,合理配置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依据区分原则开展银行业市场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并通过执法和解制度的探索柔性处理银行业市场问题。其次,通过以大数据和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评估的基础制度完善、以法律规范体系和量化标准为核心的实体制度完善以及以执法和司法为内容的程序制度完善,缓解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不确定性。最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还应从主体多元化、守法促进、政府不当干预排除和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着手,完善私人实施、专家参与、竞争倡导、竞争中立和行政指导等关联法律制度。
路建翔[10](2015)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基于降低国家金融风险视角》文中认为自198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起,中国开始有了真正的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主要是:通货膨胀、经济合理增长、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即在大力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降低国家金融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我国金融行业也进入了改革期,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货币政策的金融风险也开始逐渐显现。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拐点,与此同时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来到了最重要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正处于需要调整的阶段,许多原有的政策在当前的时间节点已不再适用。以往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时,通常是从其调控效果的角度来分析的,而国外学者则少有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云还没有完全散去的现在,有必要从降低国家金融风险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货币政策,以及由其所导致的中国商业银行行业的金融风险,并希望对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在降低国家金融风险方面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风险开展演绎研究,分析风险的产生原因。在借鉴2008年经济危机前美国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有不良贷款余额逐步上升、资产负债扩张增速放缓以及经营利润中利息收入占比过高等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中国常规性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偏高、利率政策目标不明确以及中国金融监管政策中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监督力度不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在借鉴2008年经济危机前美国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启示,并给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强监管等从降低国家金融风险角度完善中国货币政策的政策建议。由于本文研究的基础是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情况与银行业发展情况,但在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拐点的当下,有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中国的经济状况与银行业发展情况会有新的变化。如果随着时间推进,因经济政策或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中国的经济状况与银行业发展出现与本文研究基础相悖的现象,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研究结果进行修正。
二、新世纪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战略认知、增量式变革与中国银行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路径 |
二、银行业发展变迁的历史路径 |
(一)从专业化分割垄断到多元银行体系的曲折发展(1984-2007年) |
(二)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及制度化发展(2008-2012年) |
(三)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2013-2015年) |
三、决策者认知的交叠转换:银行业变迁的观念动力 |
(一)国家对早期银行业变革的认知 |
1.银行业应服务于国企改革与宏观调控 |
2.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
(二)民间金融兴起时的决策者认知 |
1.金融应积极服务“三农”及实体经济 |
2.民间金融治理“宜疏不宜堵” |
(三)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 |
1.传统银行业弊端重重 |
2.具有创新意义的互联网金融 |
四、决策者的制度选择:银行业三次增量式变革战略 |
(一)第一次增量变革:发展股份制银行等金融力量与引进战略投资者 |
(二)第二次增量式变革:发展村镇银行等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
(三)第三次增量式变革:鼓励和规范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发展 |
五、研究结论 |
(3)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机构网点的空间分布 |
1.2.2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 |
1.2.3 银行业结构影响因素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3.1 研究数据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的空间分布 |
2.1 大型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2 邮政储蓄银行空间分布 |
2.3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4 城市商业银行空间分布 |
2.5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空间分布 |
2.6 外资银行空间分布 |
2.7 政策型银行空间分布 |
2.8 其他银行机构空间分布 |
3 区域银行业结构分析 |
3.1 中国银行业结构总体特征 |
3.2 区域主导银行类型分析 |
3.3 区域银行业结构多元化分析 |
3.4 区域银行业结构集中度分析 |
4 区域银行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2 影响因素选取 |
4.3 数据和散点图拟合分析 |
4.4 多元回归分析 |
4.5 地理探测器分析 |
4.5.1 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
4.5.2 结果分析 |
4.6 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
5 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的创新点 |
5.4 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研究综述 |
2.1.1 金融科技的定义 |
2.1.2 金融科技的功能 |
2.1.3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
2.2 银行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1 银行业竞争力的内涵 |
2.2.2 银行业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2.3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
2.3.1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
2.3.2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力的演化 |
3.1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 |
3.1.1 我国银行业二元化改革时期 |
3.1.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改革时期 |
3.1.3 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时期 |
3.2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3.2.2 我国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分析 |
3.2.3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能力分析 |
3.2.4 我国银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
3.3 我国银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的内涵、细分领域和我国发展现状 |
4.1 金融科技内涵、发展和业务模式 |
4.1.1 金融科技的内涵 |
4.1.2 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4.1.3 金融科技的参与主体和业务模式 |
4.2 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 |
4.2.1 大数据 |
4.2.2 人工智能 |
4.2.3 区块链 |
4.2.4 云计算 |
4.3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
4.3.1 中美金融科技比较综述 |
4.3.2 各类底层技术的中美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5.1 金融科技对于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冲击 |
5.1.1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冲击 |
5.1.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资产业务的冲击 |
5.1.3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冲击 |
5.2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5.2.1 大数据与银行分析能力升级 |
5.2.2 人工智能与银行经营能力提升 |
5.2.3 区块链与银行业务创新 |
5.2.4 云计算与银行信息系统升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计量模型的建立 |
6.2 变量描述 |
6.3 研究样本与统计性描述 |
6.3.1 研究样本 |
6.3.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6.4 基准回归结果 |
6.5 异质性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国家政策层面 |
7.2.2 行业监管层面 |
7.2.3 银行发展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及未来趋势研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 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二) 银行发展思路和改革方法的研究 |
1.产权改革观。 |
2.市场结构观。 |
3.治理结构观。 |
(三) 银行改革动力的研究 |
三、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 |
(一) 计划经济下银行体系“大一统”阶段 (1949—1978年) |
(二) 银行体系初步建成阶段 (1979—1993年) |
(三) 商业化改革进展曲折阶段 (1994—2002年) |
(四) 股份制改革红利释放阶段 (2003—2013年) |
(五) 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阶段 (2014年至今) |
四、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经验总结 |
(一) 经济稳定增长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基础 |
(二) 发展是商业银行生存壮大的基础 |
(三)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义 |
(四) 改革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五) 技术进步改变商业银行的形态和本质 |
(六) 对外开放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新机遇 |
五、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
(一) 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 打造“平台+生态”的开放银行 |
(三) 继续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 |
结语 |
(6)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率市场化、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
二、金融发展理论 |
三、新结构主义利率理论 |
四、金融约束理论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 |
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特点 |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相关理论 |
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一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影响 |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 |
一、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构建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度量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概述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 |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度量 |
一、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度量 |
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程度的度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度量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度量 |
一、个体风险度量指标 |
二、度量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
一、相关研究方法述评 |
二、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构建 |
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个体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平稳性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进一步研究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二、平稳性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
2.1.2 关于商业银行监管的研究 |
2.1.3 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
2.1.4 银行风险度量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内银行监管的研究 |
2.2.2 监管体制的研究 |
2.2.3 国内宏观不确定性对银行风险影响研究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基本理论 |
3.1 商业银行风险内涵 |
3.1.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 |
3.1.2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3.1.3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 |
3.2.1 资产风险控制理论 |
3.2.2 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3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理论 |
3.2.4 VaR风险控制理论 |
3.3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第4章 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基于风险博弈模型 |
4.1 商业银行风险博弈模型 |
4.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博弈 |
4.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博弈 |
4.1.3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博弈 |
4.2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一般表现 |
4.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
4.3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在我国内地及香港的形成机理 |
4.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4.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第5章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比较分析 |
5.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1 内地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2 香港商业银行现行风险控制框架 |
5.1.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框架的比较 |
5.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5.2.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比较 |
5.3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1 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2 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 |
5.3.3 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部环境比较 第6章 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经济周期关系 |
6.1.1 全球主要地区资产质量波动事件回顾 |
6.1.2 我国商业银行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机制的分析 |
6.1.3 宏观经济因素在两地度量体系中的表象 |
6.2 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模型设计 |
6.2.1 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简介 |
6.2.2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构建模型 |
6.3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
6.3.1 内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2 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模型估计 |
6.3.3 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实证中的差异 |
6.3.4 针对内地和香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建议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
7.1 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
7.1.1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
7.1.2 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
7.2 强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操作体系 |
7.2.1 建立多种资本参与的商业银行产权体系 |
7.2.2 树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
7.2.3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
7.2.4 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
7.2.5 改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式 |
7.3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 |
7.3.1 逆经济周期的监管策略 |
7.3.2 加强商业银行宏观监管 |
7.3.3 建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体系 |
7.3.4 建立完善的信贷数据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现有文献的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价值与力图实现的创新 |
五、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需求 |
第一节 银行业垄断:从结构到行为的问题演进 |
一、银行业垄断结构及其外部性传导 |
二、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反垄断法规制思路变迁 |
三、垄断行为: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导向 |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从社会争议到法学问题 |
一、银行业垄断社会争议中的法学追问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既有趋势 |
三、银行业垄断引发的法学问题澄清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基于市场化需求的分析 |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
二、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衍生场域 |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理论澄清 |
一、反垄断法适用的制度障碍及其释明 |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的银行业性质判断 |
三、《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实然逻辑 |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 |
一、垄断效果的判断规则 |
二、合理规则的具体实施:市场界定 |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认定的一般思路 |
第三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主体言说 |
一、垄断行为主体的反垄断法理解 |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实施主体审视 |
三、银行业垄断行为利益相关主体 |
四、银行业垄断行为主体一般结论 |
第四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类型探讨 |
一、银行业垄断行为之垄断协议 |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三、银行垄断行为之经营者集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目标虚化 |
一、法律规制目标的一般理解 |
二、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实然把握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现实语境 |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虚化效应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权力冲突 |
一、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冲突的理论阐释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表现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缘由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方法困境 |
一、银行业对反垄断法规制提出的挑战 |
二、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银行业适用 |
三、从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效果预估 |
一、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有效果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效果推导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效果实现之要点初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阐释 |
一、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秉持 |
二、银行业发展的传统与未来——基于监管理念的演变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预设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利导向 |
一、从竞争到权利的反垄断法规制目标转化 |
二、银行业主体的权利预设及其垄断演化 |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市场权利冲击 |
四、银行业市场权利重塑与垄断问题破解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冲突协调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普遍性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客观必然性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化解的应然逻辑 |
四、银行业金融规制的现实趋势——基于规制冲突的缓和 |
五、银行业垄断治理规制冲突的缓和向度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调试向度 |
一、银行业反垄断: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 |
二、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由局限回归特征 |
三、独特性塑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示范与突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禀赋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施维度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本原则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发展向度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力协调 |
一、主要国家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配置模式概览 |
二、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法域涉及 |
三、权力协调之整体架构 |
四、权力协调之协调机构设置——基于反垄断法规制主导的思考 |
五、权力协调之关键问题: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配置 |
六、权力协调之特殊问题: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
七、权力协调之制度补充:执法和解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完善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础制度完善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体制度完善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程序制度完善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方法探索 |
一、银行业反垄断实施的主体多元化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竞争倡导适用 |
三、银行业市场发展的竞争中立原则 |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指导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基于降低国家金融风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货币政策 |
二、货币政策目标 |
三、货币政策工具 |
四、金融风险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 |
一、泰勒规则 |
二、相机抉择理论 |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三节 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 |
一、金融不稳定假说 |
二、货币危机理论 |
三、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历史演进 |
二、利率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 |
一、不良贷款余额逐步上升 |
二、资产负债扩张增速放缓 |
三、经营利润中利息收入占比过高 |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的问题 |
二、金融监管政策的问题 |
第四节 问题货币政策对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 |
一、对不良贷款余额的影响 |
二、对资产负债扩张增速的影响 |
三、对经营利润占比情况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次贷危机前后美国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问题货币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一、以向量自回归模型统计分析 |
二、以演绎法分析 |
三、问题货币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的局限性 |
一、危机前美国常规性货币政策 |
二、以泰勒规则理论评估 |
三、以相机抉择理论评估 |
四、货币政策理论的局限性 |
第三节 美国的金融监管政策 |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
二、政策的核心内容 |
第四节 次贷危机前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中美宏观经济环境比较 |
二、次贷危机前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常规性货币政策的建议 |
一、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
二、审慎制定利率政策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政策的建议 |
一、强化在大型商业银行扩张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
二、加强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管控 |
第三节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新世纪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战略认知、增量式变革与中国银行业变迁[J]. 梁波,王海英. 社会学研究, 2020(04)
- [3]中国银行业网点分布、行业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庆华. 河南大学, 2020(08)
- [4]金融科技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张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及未来趋势研判[J]. 陆岷峰,周军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6]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与风险行为研究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证据[D]. 胡世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8]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 ——基于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的视角[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02)
- [9]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D]. 刘乃梁.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1)
- [10]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基于降低国家金融风险视角[D]. 路建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反垄断法论文; 金融科技论文;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