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脆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亚军[1](2021)在《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基材料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建筑材料,但其也具有抗折强度低、脆性大、韧性差等缺点。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和纤维,是在工程应用中公认的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上述缺点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很好的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混凝土结构阻固沙措施需要大量的外来砂石建筑材料,运输成本高,导致混凝土材料结构成本高昂,不利于推广使用。考虑到新疆等西部线路附近有丰富的、廉价的、获取方便的沙漠沙原料,如果能使用沙漠沙为主要骨料,替代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制备新型阻沙、固沙和防沙水泥基材料,将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沙漠沙属于粉细砂,因此,要将其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制备新型的阻、固沙材料,需要开展沙漠沙颗粒粒径分析、沙漠沙密度、含泥量、空隙率等材料基本性能测定,同时,考虑到需要大量用到沙漠沙,为改善其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需要进行矿物掺合料、纤维力学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因此,本文从材料抗折和抗压性能着手,主要以粉煤灰、硅粉、脱硫石膏和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各矿物掺合料掺量、纤维掺量及纤维长度等因素,研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内容与试验结论如下:(1)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选择,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深化研究各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28d龄期的抗折强度作为考察依据时,优化配合比是:粉煤灰掺量为5%,硅粉掺量为0%,脱硫石膏掺量为5%,石灰掺量为3%,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为1%,以28d龄期的抗压强度作为考察依据时,优化配合比是:粉煤灰掺量为5%,硅粉掺量为20%,脱硫石膏掺量为0%,石灰掺量为3%,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为0%,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在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中的掺量不宜大于12%,硅粉掺量为6%时,材料力学性能最好,脱硫石膏的最优掺量为2%,硅粉的掺入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2)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抗裂砂浆胶粉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纤维在该材料中的配比,当纤维掺量为0.5%,纤维长度为19mm,抗裂砂浆胶粉掺量为0.3%时,材料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升明显。(3)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28d、45d、60d、90d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的抗压性能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养护方式对抗折性能和抗压性能有较大影响。
姚鹏飞[2](2021)在《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也越发广泛,然而原材匮乏、废物利用率低等新问题日益显现。采用矿物掺合料和尾矿混合砂配制新型混凝土不仅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也有效解决了天然砂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单轴受压性能及其微观机理进行研究,为新型混凝土材料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及创新成果如下:(1)得到了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变化规律。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率、粘聚性和保水性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普通强度的四元混凝土工作性能优于三元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标随硅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掺量为5%时达到最优。尾矿砂掺比的增加使拌合物的坍落度先增大后减小,扩展度急剧减小,粘度增大。(2)得到了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强度预测模型。普通强度混凝土破坏过程与高强混凝土类似,且强度越高崩裂声越大,破坏面也由骨料与浆体界面破坏变为骨料与水泥石共同断裂。混凝土强度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但增速均放缓。普通强度混凝土中,矿粉对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的增益更高。高强混凝土中,强度随硅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掺量为10%,石粉掺量对抗压与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与硅灰类似,但对劈裂抗拉强度较为不利。尾矿砂掺比的增加导致强度减小,最优掺配比例为25%。矿粉和硅灰对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的贡献大于对抗压强度。劈裂抗拉-抗压强度关系模型为fts=0.20fcc0.77(普通强度)和fts=0.07fcc0.99(高强),以关系式f=Alnt+B建立了强度增长预测模型,且吻合度较高。(3)得到了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的变化规律与本构模型。单轴受压试验试件多沿斜向对角方向破坏,且强度越高破坏越突然,崩裂声越大,破坏面的变化规律与立方体抗压试验类似。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且与峰值应力基本呈正相关。普通强度的石灰石粉-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另外两者。高强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随硅灰和石粉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尾矿砂则相反,但差异不大。弹性模量随石粉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硅灰和尾矿砂逐渐减小。普通强度棱柱体试件的各特征参数均大于圆柱体,而高强混凝土中,棱柱体峰值应力与应变均小于圆柱体,弹性模量略大,两者强度关系模型为fc=0.96935 f’。以公式Ec=105/[a+(b/fcu]和ε0=(a+b(?))×10-6拟合出了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峰值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建立了单轴受压本构模型,拟合度较高。(4)得到了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的水化产物组成与界面微观形貌。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主要有方解石、钙矾石、氢氧化钙及水化硅酸钙。水胶比降低,混凝土水化进程加快,片状Ca(OH)2和C-S-H凝胶的含量有所增强,但抑制了 AFt晶体的产生,胶凝材料颗粒分布不再均匀,孔隙率增大,且界面过渡区的结构较其他区域更易破坏。硅灰和石灰石粉的适当掺入能够优化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加速混凝土整体的水化速率,而尾矿砂掺比的增加延缓了水化反应的进程。(5)揭示了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拌合物的工作性因胶凝材料小而光滑的粒径形貌得以改善,材料化学活性越高,工作性能经时损失越显着。水胶比的降低提高了体系内胶凝材料的相对含量,增加了体系持续水化的时间,凝胶体填充了毛细孔使得混凝土强度增大。石灰石粉的晶核、化学及分散效应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快反应速率。具有火山灰与微集料效应的粉煤灰和矿粉能够加强体系粘结。硅灰的高活性与毛细填充效应,能大幅提升体系密实度。尾矿混合砂质地坚硬,表面粗糙,更有利于浆体的粘结。单轴受压性能的微观机理与基本力学性能类似,石灰石粉的掺入稀释了体系中的水泥,使得混凝土延性增大,而硅灰活性高、粒径小的特点使得混凝土脆性增大。本文有图78幅,表38个,参考文献131篇。
吴源[3](2021)在《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建筑节能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传统建材存在自重大,抗拉强度低,保温隔热效果差等问题。我国珍珠岩储量较为丰富,采用电炉加热方式制成的玻化微珠,具有十分稳定的理化性能,且玻化微珠可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减少材料的收缩,降低综合成本,其优良的特性使它在保温隔墙中得到较多的应用。本文通过试验调整,使玻化微珠混凝土具有力学性能优越、导热系数低的优点,形成新型的玻化微珠混凝土,由于玻化微珠颗粒的加入极大的削弱了混凝土的强度,掺入钢渣粉、微硅粉等工业废料,在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减少了水泥的用量,对于节约材料以及保护环境有着积极影响,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玻化微珠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其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进行分析,其拟合关系为:fc,d=0.6041fc,c+5.1029、Ec=0.0455 fc,c+0.8724,且R2均大于0.8。(2)对于玻化微珠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而言,各因素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玻化微珠掺量>钢渣粉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4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15%、钢渣粉掺量10%。(3)各因素对玻化微珠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水胶比>玻化微珠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钢渣粉掺量,其劈裂抗拉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10%、钢渣粉掺量10%。(4)各因素对玻化微珠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效果主次顺序为:玻化微珠掺量>水胶比>钢渣粉掺量>微硅粉掺量>钢纤维掺量,其抗折强度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玻化微珠掺量20%、水胶比0.4、钢纤维掺量1.2%、微硅粉掺量5%、钢渣粉掺量20%。(5)对玻化微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热阻、传热阻以及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与计算。其导热系数随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多而出现明显降低趋势,玻化微珠掺量为40%时,玻化微珠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99W/(m·K),抗压强度为37.6MPa,玻化微珠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其保温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
倪彤元[4](2020)在《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高强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发生早期开裂,其体积变形是引起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拉伸徐变是混凝土早期体积变形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早龄期混凝土拉伸徐变是混凝土早期开裂预测和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加入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本文简称矿粉))是改善高强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在约束条件下,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风险与其内部应力发展、体积变化发展、结构中的约束形式、约束程度以及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强度、拉伸徐变等性能的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徐变会改变高强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缓解约束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的发展,对降低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掺合料高强混凝土(C50)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掺合料(粉煤灰、矿粉)与掺合料掺量水平(包括不含掺合料的对照组-Ref.,10%粉煤灰-FA10,20%粉煤灰-FA20,30%粉煤灰-FA30,50%矿粉-BS50,20%粉煤灰+25%矿粉-FA20BS25)、不同荷载水平(应力强度比为0.2、0.3、0.4)、不同加载龄期(1d、2d、3d、5d、7d)为实验参数,通过实验研究掺合料净浆早龄期拉伸弹性模量发展及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分析用现有拉伸徐变模型来预测评价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适用性;在ZC模型中引入掺合料因子以探寻掺合料对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影响规律,并引用第三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就本文研究范围,可归纳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拉伸弹性模量在早龄期有所下降,反映其拉伸刚度下降,柔度上升,抗变形能力增强;净浆的拉伸弹性模量随龄期发展与混凝土并不一致,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净浆对应同龄期拉伸弹性模量,是其净浆拉伸弹性模量的一倍以上。(2)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水化温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矿粉高强混凝土水化温升较对照组高,并且达到温峰的龄期也比对照组早。粉煤灰高强混凝土28d龄期自收缩量值较对照组降低20%以上,但自收缩量值减小并非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矿粉的掺加也降低了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但效果没有粉煤灰显着。(3)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其对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影响增大。加载龄期为1d、2d时,粉煤灰掺量10%时可以有效发挥“微集料效应”,对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徐变起到抑制作用。矿粉对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有削弱作用。初始加载龄期对高强混凝土拉伸徐变值影响显着。加载初期的拉伸徐变发展较快,在加载持荷的前3d发生的拉伸徐变达到持荷28 d的拉伸徐变值一半以上。对照组初始加载龄期为3 d持荷至28d的拉伸徐变值是初始加载龄期为1d时的71%,初始加载龄期为7 d时则为37%。这种现象掺粉煤灰各组则更加明显,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这种趋势得到增强。矿粉组也存在类似规律。(4)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并非是所有加载龄期均符合―Davis-Glanvile‖的线性法则。实验结果表明徐变的―Davis-Glanvile‖线性法则在无掺合料高强混凝土中仍然适用。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的拉伸徐变也在一定龄期后表现出线性徐变特征,但呈现线性特征的加载龄期较无掺合料混凝土推迟,且加载龄期越迟,其线性特征越明显,这种加载龄期的影响随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表现的越显着。(5)持荷早期阶段的混凝土表现出加载龄期越早,拉伸徐变速率越大的趋势,拉伸徐变速率随持荷龄期呈幂函数下降;进入持荷中期,徐变速率渐趋稳定,呈指数函数下降;进入持荷后期,徐变速率基本稳定,各实验组的徐变速率值差异不大。掺合料对拉伸徐变速率的影响表现为:初始加载龄期越早,影响越显着。粉煤灰掺量越高,拉伸徐变速率越大。与对照组相比较,掺合料对混凝土拉伸徐变速率的影响随着持荷时段的延长逐步衰减:持荷早期时段影响最显着,持荷中期时段影响减小,持荷后期时段影响可以忽略。(6)对比分析FA30早龄期拉伸徐变实验值与六种徐变模型预测值,结果表明:BP-2、B-3、MC2010、ACI209R、GL2000这五个徐变模型用于预测评价加载龄期7 d前的早龄期拉伸徐变并不合适,对于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也不合适。而ZC模型从赋予模型参数的物理化学意义出发,考虑了水泥石组分物性随龄期的变化,在模型建立的机理上得到改进,在确定模型参数数值时有了明确的指向,用于预测评价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徐变有较大的优势。加载龄期1d、2d、3d时,ZC模型预测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吻合度较好,其他五种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较大;加载龄期5 d、7d时ZC、GL2000这两个模型的预测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之比约为0.8,预测均偏小,而ACI2009R模型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之比更接近1.0,预测较精确。综合比较而言,ZC更适用于FA30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预测评价。(7)掺粉煤灰时,修正ZC模型中掺和料因子q’与加载龄期呈线性相关,并随粉煤灰掺量增加,相关性趋于更紧密;而掺入矿粉时,线性关系消失,并趋于指数函数关系。修正ZC模型的参数MC(?,t 0)随加载龄期很好地遵循指数函数递减规律,而参数Cg(?,t 0)随加载龄期却有较好的线性递减规律。参数?与加载龄期的关系规律与参数MC(?,t 0)有点类似,显示出指数函数的递减关系,但与指数函数的相关性没有参数MC(?,t 0)强。掺和料对参数E H/EV的影响非常显着,且粉煤灰的影响大于矿粉。对照组的参数E H/EV与加载龄期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掺和料加入后,参数E H/EV与加载龄期呈幂函数关系。(8)修正ZC模型预测值与第三方徐变实验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粉煤灰掺量的徐变模型预测值相对于实验值有93%测点的偏差在15%以内,表现出较好地适用性。
黄炎琦[5](2020)在《矿物掺合料与骨料级配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优化骨料分形级配以及钢纤维掺量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结构力学性能。开展不同矿物(粉煤灰、石英粉、矿渣)掺料下,对RPC的抗折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水化物相以及微观形貌研究,提出了利用粉煤灰与矿渣等工业废渣制备新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单一粒径石英砂骨料无法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致密的空间结构,利用分形原理设计紧密堆积体,在不同分维值F的实验方案下,RPC试块的力学性能均相对于单一粒径骨料更佳。在F=2.34时,骨料级配对RPC混凝土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其抗压强度达到226.3MPa,比单一细石英砂骨料RPC抗压强度高出50.5MPa,增幅达到28.7%;抗折强度达到30MPa,比单一粗石英砂骨料RPC抗折强度提高1.7MPa,增幅达到7.1%,动弹性模量达到58.7GPa,比单一粗骨料RPC的动弹性模量提升8.1%。粉煤灰、矿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可作为矿物掺合料取代石英粉。当50%粉煤灰取代石英粉时,试样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抗压强度达到198.4MPa,相对于石英粉试样增长12.9%,抗折强度为33.0MPa,相对于石英粉试样增长5.1%。在此配比方案下,加入7vol%长钢纤维时,制备出401MPa的RPC试样。对这类RPC的物相与微观结构分析表明,RPC基体的中的硅酸三钙与硅酸二钙水化,并不随粉煤灰、矿渣取代石英粉掺量变化而发生太大的改变。在SEM扫描电镜中,RPC基体呈致密的微观结构形貌,在内部微小充水空间中,存在六方柱状氢氧化钙以及针尖状托贝莫来石。蒸压养护条件下,粉煤灰、矿渣在RPC基体中与石英粉具有相似的水化特性。利用粉煤灰、矿渣等取代水泥从而调整RPC体系钙硅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取代量低于50wt%,钙硅比大于0.30时,粉煤灰具有良好的增强效应,继续增加粉煤灰取代量后,由于体系Ca含量远低于Si含量,试样强度降低。矿渣取代0-80wt%水泥时,RPC体系中钙硅比由0.79变为0.44,此时RPC依旧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KC30试样抗压强度最高,达到395.8MPa,KC80试样抗压强度也高于310MPa。在调整钙硅比方面,矿渣增强效果相对粉煤灰更佳。现利用粉煤灰与矿渣在RPC中的优异性能表现,通过两者之间的复合掺加,可以制备出一系列300MPa级别以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增强RPC具有显着的各向异性,研究表明,各向异性与RPC成型方式、纤维长度、纤维掺量、载荷方向具有显着的关联。随着试样中钢纤维掺量由3vol%增加至5vol%时,12-14mm钢纤维各向异性指数由0.231增长到0.245;而5mm短钢纤维各向异性指数变化由0.203增长至0.249。长径比越大的纤维,力学性能表现出的各向异性更为明显。因此在具有各向异性的RPC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应注意此时的受力面是否为纤维增强面,若依旧使用常规测试结果表示钢纤维增韧RPC试样的强度,并将其运用到工程实际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
全宇[6](2019)在《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用粉煤灰和微硅粉代替一些水泥,用再生粗骨料代替一些天然骨料,改变钢纤维掺入的不同方式,制备钢纤维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同时,为了减少所用钢纤维的量,钢纤维以“层布式”的方式布置在混凝土的拉伸区域中。有效减少钢纤维用量,同时提高钢纤维的利用率。首先,研究了不同钢纤维掺入方式对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极限荷载,梁的破坏形式,荷载-挠度曲线,初始裂缝荷载,受拉钢筋应变分析等抗弯抗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得到的结论:钢纤维的掺入对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拉压比。当混掺钢纤维B、C时,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高强再生混凝土,同时混掺钢纤维B、C对梁抗裂性能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其次,选定混掺钢纤维B、C的组合情况,于基准梁下部受拉区以不同的层厚加入混杂钢纤维。梁的截面高度分别为30mm、60mm、90mm、120mm、150mm、180mm。试验结果表明,在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度再生混凝土梁中,当混杂钢纤维层厚度为180mm时,裂缝数,裂缝宽度和裂缝长度最小。而层厚为90 mm与120 mm时虽比层厚为180 mm时稍差,但是也得到较好的抗裂性能。再次,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层布式高强度再生钢纤维混凝土和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分析抗弯能力。并进行多次理论公式推导与论证,然后把试验结果、理论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性比对,并通过修正系数的提出,得到了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和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参考分析结果,模拟了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度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并对模拟结果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通过ANSYS软件分析所得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
李海波[7](2019)在《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三个阶段,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出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无粗骨料混凝土,分别是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无宏观缺陷水泥基复合材料(MDF)、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和地质聚合物混凝土,以解决混凝土工作性能差、强度低、压折比大、韧性低和耐久性差的问题以及解决生态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借鉴了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和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配合比设计思路,在混凝土中剔除了粗骨料,并加入了矿物掺合料和混杂纤维,充分利用矿物掺合料的粉体增强效应和混杂纤维的混杂效应,来改善或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韧性和耐久性。通过流动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以及收缩性试验,1)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探究了矿物掺合料(硅灰、粉煤灰、微珠和矿粉)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无粗骨料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2)在无粗骨料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变量的分析方法,探究了在单掺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情况下,纤维体积掺量变化对单一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流动度、强度和韧性的影响;研究了在同时掺有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情况下,纤维体积掺量变化对无粗骨料混凝土的流动度、强度和韧性的影响。论文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极差分析的结果,得出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和收缩性能影响的显着性水平。2)得到了矿物掺合料(硅灰、粉煤灰、微珠和矿粉)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无粗骨料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矿粉:微珠:硅灰:砂=1000:50:50:100:900。3)得出了随纤维体积掺量变化,单一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和韧性的发展趋势;随纤维体积掺量变化,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和韧性的发展趋势。4)得到了钢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聚丙烯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以及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5)配制了一种掺加1.5%钢纤维和0.5%聚丙烯纤维的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其流动度为160mm,抗压强度为114.4MPa,抗折强度为19.2MPa,韧性指数I5为5.62,等效弯曲强度为8.38MPa。该混凝土具有自密实、高强、高韧性的特点。
杨娟[8](2017)在《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爆裂及其改善措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制备了多种56d龄期抗压强度为120~160 MPa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Coarse Aggregate,UHPC(CA))和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包括无任何纤维掺入的空白组UHPC(CA)、单掺钢纤维的UHPC(CA)和RPC、混掺钢纤维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的UHPC(CA)及RPC、不同组分混掺环保型钢纤维、橡胶颗粒和PP纤维的UHPC(CA)。以试验为主测定这些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力学性能和高温爆裂行为,为具有抗火性要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以及科学评估遭受火灾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价值。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空白组UHPC(CA)具有良好工作性能、超高强度和突出耐久性能,但其韧性和抗收缩性能较差。空白组UHPC(CA)遭受各目标温度后的残余力学性能及其相对常温时的残余强度百分率均高于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HPC);各类型钢纤维中,高强度钢纤维最有利于提高UHPC(CA)的残余力学性能,尤其是残余断裂能。其中,单掺镀铜钢纤维的UHPC(CA)的峰值残余抗压强度超过 200 MPa。(2)因高温引起了混凝土内部"二次水化",各类型纤维增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和残余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相对于常温时强度的残余抗压强度百分率以目标温度为变量可拟合为二次多项式函数或者线性函数;而各类型纤维增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断裂能却逐渐下降,多与目标温度成为线性函数关系。然而,空白组UHPC(CA)的孔粗化严重,其残余断裂能与掺入钢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规律相反。(3)空白组UHPC(CA)遭受从常温至800℃高温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严重高温爆裂,其高温爆裂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均显着大于HPC。单掺钢纤维可以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爆裂,但不能避免高温爆裂的发生;混杂掺入钢纤维和PP纤维可以显着改善空白组UHPC(CA)的高温爆裂,且避免了部分试件发生高温爆裂,而掺量为0.5%体积率的钢纤维的改善效果优于掺量为1.0%的情况。其中混杂掺入波纹型高强度普通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5%)和PP纤维最有利于提高UHPC(CA)的抗高温爆裂性能。(4)UHPC(CA)的抗高温爆裂性能均优于RPC,粗骨料起到了减轻混凝土高温爆裂的作用,这是因为,粗骨料的存在降低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的温差热应力,增加了纤维在砂浆基体中的分布密度。(5)含湿量显着影响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爆裂,含湿量越大,高温爆裂越严重,这说明了蒸汽压是引发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的主导因素。而大量粗骨料在UHPC(CA)发生高温爆裂过程中从砂浆基体中剥离出来并保持完整以及部分超高性能混凝土发生逐层爆裂的试验现象均显示,蒸汽压和热应力的组合作用最终导致了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的发生。(6)UHPC(CA)的内部蒸汽压力随着混凝土试件含湿量的增大而增大,100%含湿量的空白组UHPC(CA)的内部蒸汽压力可达到5.024 MPa;此外,降低加热速率明显降低了 UHPC(CA)的高温爆裂严重程度。(7)来自废旧轮胎的附着橡胶颗粒的环保型钢纤维(Recycled Steel Fiber with Rubber,RSFR)对UHPC(CA)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断裂能的提高幅度显着大于其他类型钢纤维,尤其是断裂能;未附着橡胶颗粒的环保型钢纤维(Recycled Steel Fiber without Rubber,RSF)对UHPC(CA)高温爆裂的改善效果优于RSFR,混杂RSF(体积掺量为0.5%)与PP纤维显着提高了 UHPC(CA)的抗高温爆裂性能。因此,RSFR和RSF可以替代部分普通钢纤维应用到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具有重要环保意义。
胡延燕[9](2016)在《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C8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即PHC)管桩,广泛应用于各种桩基工程。石英粉、矿粉、粉煤灰是常用的三种矿物掺合料,鉴于目前有关这三种掺合料对压蒸工艺制备PHC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三种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界面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单、双掺石英粉、矿粉、粉煤灰对PHC管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劈裂抗拉强度(fts)和轴心抗压强度(fcp)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掺量在10%-30%范围内,单掺石英粉对提高fcu和fcp幅度效果最明显,次之是单掺矿粉,在掺量不超过10%时单掺粉煤灰对fcu和fcp稍有提高,超过10%时则会降低fcu和fcp;石英粉和粉煤灰、矿粉和粉煤灰在满足fcu和fcp要求的前提下,石英粉和粉煤灰、矿粉和粉煤灰两两双掺有利于提高fts。(2)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无论单掺或两两复掺矿物掺合料石英粉、矿粉、粉煤灰,均可提高PHC管桩混凝土的韧性,而掺入粉煤灰的效果最为明显。SEM分析表明,掺入粉煤灰的压蒸净浆试件中水化产物大孔少,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空间网架结构,有利于提高管桩混凝土的韧性。(3)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影响规律与其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类似,均呈单调线性增加趋势。三种掺合料制备的PHC管桩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相近,应力达到峰值的范围均在峰值应力的80%90%,当应力达峰值前曲线的上升段基本变成了直线,临界裂缝应力点和峰值应力接近;但是下降段区别较大,掺入粉煤灰或矿粉时,下降段较为平缓,掺入石英粉时下降段斜率较大,呈直线。在试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掺矿物掺合料PHC管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4)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水泥石和骨料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压蒸工艺制备的管桩混凝土的水泥石和骨料的界面仍存在明显的界面过渡区,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掺入石英粉、矿粉、粉煤灰界面过渡区的CH厚度均有所减小,掺合料对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与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相似。(5)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试件相比,掺入掺合料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均有所提高,双掺掺合料的效果优于单掺的;单掺石英粉会降低PHC管桩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单掺矿粉、粉煤灰或三种矿物掺合料两两双掺均有利于提高PHC管桩混凝土的抗硫酸侵蚀性。压汞试验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均能有效改善管桩混凝土的孔结构,但是单掺石英粉会增加有害孔含量,这是单掺石英粉降低管桩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的主要原因。
纪腾飞[10](2016)在《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普通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尺寸大以及脆性问题严重等一系列弊端,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自身的承载能力以及空间使用率,而且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也十分的严重。因此,如何开发出重量轻、空间占有率小、承载能力强及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新型混凝土才是未来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的出现,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实现这类混凝土结构的开发,但对RPC材料性能的研究仍然不够完善。因此,为了提高RPC在新型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扩展,实现RPC在实际工程中的普遍化和广泛化,我们必须加快研究步伐,优化它的性能。本文通过对传统的RPC材料进行改良,掺入纤维。并对掺入微硅粉、矿渣粉、高效减水剂以及消泡剂等的纤维RPC,分别进行了纤维RPC流动性能的研究、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弯曲韧性性能的研究,分析了RPC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其流动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美国ASTM C1018弯曲韧性指数法分析了不同种类及掺量的纤维对RPC弯曲韧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本试验中,当水胶比控制在0.180.20左右时,纤维RPC水泥浆体的均质性和流动性可达综合最优,且其力学性能也较为优异。(2)微硅粉及矿渣粉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可提高纤维RPC的密实性,提高纤维RPC的力学性能。(3)在RPC中掺入钢纤维明显起到增强作用,尤其是对抗折强度,可提高1倍之多,试验发现直径为240μm的微细钢纤维比直径为120μm的超细钢纤维的掺入效果更好。在RPC中不宜掺入聚丙烯纤维,易造成RPC内部缺陷的增多,产生负面影响。(4)高效聚羧酸减水剂对改善纤维RPC的流动性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掺入2.0%2.5%的高效聚羧酸减水剂,且控制水胶比为0.20,并通过调配其他材料的掺量,可使流动度达到30cm以上,且依然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5)在RPC中掺入钢纤维能够显着的提高其韧性性能,试验发现:单掺时,体积掺入量为2.0%2.5%的微细钢纤维对改善RPC的弯曲韧性以及峰值荷载更为合理。当微细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体积掺入量分别为1.5%和0.15%混掺时,其增韧效果更优。单掺聚丙烯纤维对RPC的增韧效果不明显,且易对峰值荷载有降低的作用。
二、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脆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脆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掺合料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5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原材料 |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 |
2.2 试件制作与养护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掺合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
3.1 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
3.2 掺合料增强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配合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硅粉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脱硫石膏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粉煤灰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丙烯纤维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基于正交试验的聚丙烯纤维配合比试验研究 |
5.2 聚丙烯纤维掺量对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复合石灰石粉和尾矿混合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1.3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 |
1.4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
1.5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 |
1.6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 |
1.7 主要存在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案和原材料性能 |
2.1 研究方案 |
2.2 原材料性能 |
3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变化规律 |
3.1 研究方案 |
3.2 工作性能 |
3.3 工作性能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
4.1 研究方案 |
4.2 基本力学性能 |
4.3 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4.4 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 |
4.5 抗折强度变化规律 |
4.6 强度指标间的关系 |
4.7 强度预测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单轴受压性能变化规律与本构模型 |
5.1 研究方案 |
5.2 单轴受压性能 |
5.3 单轴受压性能变化规律 |
5.4 单轴受压特征参数间的关系 |
5.5 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微观机理 |
6.1 研究方案 |
6.2 水化产物组成 |
6.3 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 |
6.4 工作性能的微观机理 |
6.5 基本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 |
6.6 单轴受压性能的微观机理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玻化微珠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 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4.1 矿物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4.2 复合掺合料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2.2.1 配合比设计概述 |
2.2.2 计算初步配合比 |
2.2.3 初步配合比的调整 |
2.3 试验使用仪器设备 |
第3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正交试验 |
3.1 正交试验方法概述 |
3.2 试验内容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破坏形态 |
3.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3.2 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3.3.3 抗折强度试验 |
3.3.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 正交试验数据 |
3.5 基本力学性能关系的分析 |
3.5.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3.5.2 劈裂抗拉强度 |
3.5.3 抗折强度 |
3.5.4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3.5.5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玻化微珠混凝土保温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
4.1 试件的制备 |
4.2 导热系数试验 |
4.3 热工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1 热工参数的计算方法 |
4.3.2 保温性能分析 |
4.4 玻化微珠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保温外墙墙体厚度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化与徐变 |
1.1.1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体积变化 |
1.1.2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的时变应变组成 |
1.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3.3 本文内容提纲要点 |
1.3.4 本文各章内容框架 |
第2章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徐变 |
2.2.1 徐变应变与收缩应变 |
2.2.2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 |
2.3 评价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的参数与指标 |
2.3.1 混凝土弹性模量/劈裂弹性模量 |
2.3.2 加载龄期 |
2.3.3 应力强度比 |
2.3.4 比徐变与徐变系数 |
2.3.5 徐变速率 |
2.3.6 徐变柔度函数 |
2.4 混凝土早龄期微结构演变对徐变的影响 |
2.4.1 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与微结构演变 |
2.4.2 混凝土早期微结构演变与强度发展对徐变的影响 |
2.4.3 混凝土早期微结构演变与弹性模量发展对徐变的影响 |
2.4.4 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对徐变的影响 |
2.4.5 混凝土内部微结构内应力状态对徐变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及其浆体拉伸弹性模量的早龄期时变特性 |
3.1 引言 |
3.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净浆拉伸弹性模量的早龄期时变特征 |
3.2.1 理想复合材料拉伸弹性模量的理论假设 |
3.2.2 原材料及掺合料微观形貌特征 |
3.2.3 配合比 |
3.2.4 实验方法与环境条件 |
3.2.5 结果与分析 |
3.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早龄期时变 |
3.3.1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 |
3.3.2 掺合料净浆与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拉伸弹性模量早期时变对比 |
3.4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浆体早期微观结构演变对其浆体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征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早龄期拉伸徐变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测量实验 |
4.2.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实验参数的设定 |
4.3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 |
4.3.1 与拉伸徐变相关力学指标及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经时变化 |
4.3.2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 |
4.3.3 对照组的拉伸基本徐变 |
4.3.4 掺合料对拉伸徐变的影响 |
4.4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征 |
4.4.1 应力水平对线性徐变特征的影响 |
4.4.2 初始加载龄期的影响 |
4.4.3 徐变速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
5.1 引言 |
5.2 徐变的流变学机理与模型分析 |
5.2.1 徐变的流变学机理 |
5.2.2 国内外徐变预测模型分析 |
5.3 基于流变学理论的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 |
5.3.1 基于流变学理论的徐变模型基本单元构件 |
5.3.2 微预应力-固结理论的徐变模型构建 |
5.4 拉伸徐变ZC模型构建与应用 |
5.4.1 ZC模型的构建 |
5.4.2 赋予物理意含义的模型参数 |
5.5 各徐变模型对早龄期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适用性分析 |
5.5.1 与拉伸徐变相关的掺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实验基本参数与力学性能指标 |
5.5.2 各徐变模型参数的确定 |
5.5.3 各拉伸徐变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分析 |
5.5.4 各拉伸徐变模型预测评价掺合料混凝土拉伸比徐变的精度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预测与评价 |
6.1 引言 |
6.2 含掺合料因子的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模型 |
6.2.1 含掺合料因子的拉伸徐变模型构建 |
6.2.2 模型参数及掺合料因子赋值分析 |
6.3 修正ZC徐变模型中模型参数及掺合料因子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
6.3.1 修正ZC徐变模型中参数赋值 |
6.3.2 加载龄期对修正ZC模型参数的影响 |
6.4 早龄期拉伸徐变修正ZC模型预测的验证 |
6.4.1 既有文献中的第三方实验参数与实验结果 |
6.4.2 修正ZC模型对第三方徐变实验的预测评价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局限性与未来工作展望 |
7.3.1 本文局限性分析 |
7.3.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1 参与的科研项目 |
3.2 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5 软件着作权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矿物掺合料与骨料级配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RPC材料应用前景 |
1.3 RPC材料性能增强因素 |
1.3.1 骨料级配对RPC性能的影响 |
1.3.2 矿物掺合料对RPC性能的影响 |
1.3.3 钢纤维对RPC性能影响 |
1.3.4 养护制度对RPC的水化的影响 |
1.3.5 水化硅酸钙模型及结构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2 原材料、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及性能 |
2.1.1 硅酸盐水泥 |
2.1.2 硅灰 |
2.1.3 粉煤灰 |
2.1.4 矿渣 |
2.1.5 石英粉 |
2.1.6 钢纤维 |
2.1.7 拌合水与减水剂 |
2.2 实验器材 |
2.3 样品制备与养护 |
2.3.1 样品成型 |
2.3.2 样品养护 |
2.3.3 制备流程图 |
2.4 测试方法 |
2.4.1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2.4.2 抗折(弯)强度测试 |
2.4.3 动态弹性模量测试方法 |
2.4.4 化学元素测定 |
2.4.5 酸不溶物测试 |
2.4.6 微观物相分析 |
2.4.7 微观形貌分析 |
2.4.8 激光粒度测试 |
3 骨料级配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分形理论介绍 |
3.2 骨料紧密堆积 |
3.3 骨料分形级配 |
3.4 单一粒径骨料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骨料级配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骨料级配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2 骨料级配对RPC抗折强度的影响 |
3.5.3 骨料级配对RPC动态弹性模量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掺合料对RPC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 粉煤灰取代石英粉对RPC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1 粉煤灰替代石英粉对RPC力学性能影响 |
4.1.2 粉煤灰细度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3 300-400MPa粉煤灰RPC试样制备 |
4.1.4 粉煤灰与硅灰超叠加效应机制 |
4.2 粉煤灰取代水泥对RPC结构性能研究 |
4.2.1 粉煤灰取代水泥RPC力学性能 |
4.2.2 低掺量水泥粉煤灰RPC基体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矿渣掺合料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矿渣取代石英粉对RPC结构性能的影响 |
5.1.1 矿渣取代石英粉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2 300-400MPa矿渣RPC的制备 |
5.1.3 矿渣取代石英粉掺合料机制 |
5.2 矿渣取代水泥对RPC结构性能影响 |
5.2.1 低掺量水泥矿渣RPC力学性能 |
5.2.2 低掺量水泥矿渣RPC基体机制 |
5.3 矿渣与粉煤灰综合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RPC纤维排布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
6.1 钢纤维各向异性探究方案 |
6.2 钢纤维排布对RPC弯曲韧性的影响 |
6.2.1 12-14mm钢纤维排布倾向对RPC弯曲韧性的影响 |
6.2.2 5mm钢纤维排布倾向对RPC弯曲韧性的影响 |
6.3 钢纤维排布倾向对RPC的抗压强度影响 |
6.3.1 RPC试样不同受力面抗压强度的各向异性 |
6.3.2 不同成型方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流程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流程 |
第2章 混杂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
2.1.1 试验方案设计 |
2.1.2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块力学试验 |
2.2.2 梁构件的制作及力学试验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
2.3.2 梁的抗弯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梁的破坏形态分析 |
3.2.2 初始开裂荷载以及斜裂缝开裂荷载 |
3.2.3 荷载-裂缝数量 |
3.2.4 极限荷载 |
3.2.5 跨中荷载-挠度曲线及最大挠度 |
3.2.6 跨中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3.2.7 平截面假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理论研究 |
4.1 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理论分析 |
4.1.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分析 |
4.1.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4.1.3 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
4.2 不同层厚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理论研究 |
4.2.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 |
4.2.3 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
5.1 有限元模拟过程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5.1.3 本构关系的选择 |
5.2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2.1 应力分析 |
5.2.2 变形性能 |
5.2.3 有限元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及现状 |
1.1.2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现状 |
1.2 无粗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及现状 |
1.2.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
1.2.2 无宏观缺陷水泥基复合材料(MDF) |
1.2.3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
1.2.4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
1.3 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应用 |
1.4.1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
1.4.2 在桥梁伸缩缝中的应用 |
1.4.3 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
1.4.4 在地震和火灾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 |
2.1 水泥 |
2.2 集料 |
2.3 矿物掺合料 |
2.3.1 硅灰 |
2.3.2 矿粉 |
2.3.3 粉煤灰 |
2.3.4 微珠 |
2.4 聚丙烯纤维 |
2.5 钢纤维 |
2.6 减水剂及消泡剂 |
第三章 无粗骨料混凝土的配制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3.2.1 流动度试验 |
3.2.2 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 |
3.2.3 收缩性试验 |
3.2.4 搅拌成型工艺 |
3.3 试验结果 |
3.4 极差分析 |
3.5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现象分析 |
3.5.2 原因分析 |
3.6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
3.6.1 现象分析 |
3.6.2 原因分析 |
3.7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砂浆收缩性能的影响 |
3.7.1 现象分析 |
3.7.2 原因分析 |
3.8 确定无粗骨料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杂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0 试验方案 |
4.1 试验方法 |
4.2 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流动度 |
4.2.1 单一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流动度的影响 |
4.2.2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流动度的影响 |
4.2.3 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的原因分析 |
4.3 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4.3.1 单一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原因分析 |
4.4 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 |
4.4.1 单一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2 混杂纤维体积掺量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3 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的原因分析 |
4.5 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的弯曲韧性 |
4.5.1 韧性评价方法 |
4.5.2 荷载-挠度曲线 |
4.5.3 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分析 |
4.5.4 纤维对无粗骨料混凝土弯曲韧性影响的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爆裂及其改善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概况 |
1.2.1 发展历程 |
1.2.2 研究现状 |
1.2.3 工程应用 |
1.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 |
1.3.1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高温性能研究的必要性 |
1.3.2 与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区别 |
1.3.3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现状 |
1.3.4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现状 |
1.3.5 UHPC(CA)与RPC高温性能对比研究 |
1.3.6 UHPC高温性能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原材料选用 |
2.2.2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
2.2.3 试件尺寸 |
2.2.4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3 常温性能试验 |
2.3.1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耐久性试验方法 |
2.4 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试验 |
2.5 高温下爆裂试验 |
2.5.1 含湿量的确定 |
2.5.2 高温爆裂试验概况 |
2.5.3 爆裂试验用仪器 |
2.6 高温下混凝土内部蒸汽压测定试验 |
2.6.1 试件尺寸及测点选择 |
2.6.2 测压装置 |
2.6.3 超高性能混凝土类型 |
2.6.4 试件制备 |
2.6.5 测试细节 |
2.7 高温下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内部温度测定 |
2.7.1 测温点选取 |
2.7.2 试件制备 |
2.8 微观结构试验 |
2.8.1 扫描电镜试验 |
2.8.2 压汞测孔试验 |
2.9 本章小结 |
3 空白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常温性能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配合比 |
3.3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
3.3.1 水胶比的影响 |
3.3.2 粗骨料的粒径范围 |
3.3.3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 |
3.3.4 胶凝材料的总用量 |
3.3.5 矿物掺合料 |
3.3.6 钢纤维 |
3.3.7 小结 |
3.4 超高性能混凝土常温力学性能 |
3.4.1 工作性能 |
3.4.2 抗压强度 |
3.4.3 劈裂抗拉强度 |
3.4.4 抗折强度 |
3.4.5 弹性模量 |
3.4.6 小结 |
3.5 超高性能混凝土常温耐久性能 |
3.5.1 渗水性 |
3.5.2 氯离子渗透性 |
3.5.3 收缩性 |
3.5.4 小结 |
3.6 超低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1 混凝土配合比 |
3.6.2 抗压强度 |
3.6.3 劈裂抗拉强度 |
3.6.4 断裂能 |
3.6.5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4 空白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爆裂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配合比 |
4.3 残余力学性能 |
4.3.1 残余抗压强度 |
4.3.2 残余劈裂抗拉强度 |
4.3.3 质量损失 |
4.3.4 残余断裂能 |
4.4 高温爆裂 |
4.4.1 试件爆裂个数 |
4.4.2 试件爆裂后外观形貌 |
4.4.3 试件爆裂后的筛分分析 |
4.5 高温爆裂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
4.6 微观结构观测 |
4.6.1 SEM形貌观测 |
4.6.2 MIP孔结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单掺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爆裂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配合比 |
5.3 常温力学性能 |
5.3.1 抗压强度 |
5.3.2 劈裂抗拉强度 |
5.3.3 断裂能 |
5.3.4 静弹性模量 |
5.4 高温爆裂行为 |
5.4.1 高温爆裂温度范围 |
5.4.2 爆裂的试件个数及爆裂深度 |
5.4.3 试件高温爆裂后的外观形貌 |
5.4.4 筛分分析 |
5.5 断裂能与高温爆裂之间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对比研究 |
6.1 引言 |
6.2 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
6.3 残余力学性能 |
6.3.1 试件遭受高温后的外观形貌变化 |
6.3.2 残余抗压强度 |
6.3.3 残余劈裂抗拉强度 |
6.3.4 残余断裂能 |
6.4 高温爆裂行为 |
6.4.1 爆裂试块统计 |
6.4.2 爆裂温度范围 |
6.4.3 爆裂声响次数 |
6.4.4 试件内部温度 |
6.4.5 高温爆裂后形貌 |
6.4.6 爆裂后碎块的筛分分析 |
6.4.7 逐层爆裂 |
6.4.8 对爆裂试件的碎块断面及剥离粗骨料的观测 |
6.5 微观性能 |
6.5.1 扫描电镜试验 |
6.5.2 压汞测孔试验 |
6.6 本章小结 |
7 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蒸汽压的试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含湿量的空白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 |
7.3.2 单掺钢纤维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 |
7.3.3 混杂纤维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 |
7.3.4 单掺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
7.3.5 混杂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 |
7.3.6 汇总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混杂普通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爆裂 |
8.1 引言 |
8.2 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
8.3 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力学性能 |
8.3.1 残余抗压强度 |
8.3.2 残余劈裂抗拉强度 |
8.3.3 质量损失 |
8.3.4 残余断裂能 |
8.4 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爆裂 |
8.4.1 爆裂试块统计 |
8.4.2 未爆裂试件表面的显微镜观测 |
8.4.3 高温爆裂发生的温度范围 |
8.4.4 试件高温爆裂后的外观形貌 |
8.4.5 筛分分析 |
8.5 试件内部温度测定 |
8.6 本章小结 |
9 环保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爆裂行为 |
9.1 引言 |
9.2 环保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
9.3 残余力学性能 |
9.3.1 残余抗压强度 |
9.3.2 残余劈裂抗拉强度 |
9.3.3 质量损失 |
9.3.4 残余断裂能 |
9.4 高温爆裂 |
9.4.1 爆裂试块统计 |
9.4.2 未爆裂试件表面裂纹的显微镜观测 |
9.4.3 高温爆裂发生的温度范围 |
9.4.4 试件高温爆裂后的外观形貌 |
9.4.5 筛分分析 |
9.5 试件内部温度测定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PHC管桩的养护工艺及生产特点 |
1.3 PHC管桩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体系及特点 |
1.3.1 纯水泥胶凝材料体系 |
1.3.2 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 |
1.4 PHC管桩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生产工艺及性能 |
1.4.2 力学性能 |
1.4.3 微观结构 |
1.4.4 耐久性 |
1.5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和掺合料 |
2.1.2 骨料 |
2.1.3 减水剂和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砂浆和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
2.2.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2.3 显微硬度 |
2.2.4 微观形貌和孔结构 |
2.2.5 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 |
3 矿物掺合料对蒸养和压蒸养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 养护工艺的确定 |
3.1.1 常压蒸养 |
3.1.2 高压蒸养 |
3.2 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1 单掺矿物掺和料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
3.2.2 双掺矿物掺和料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PHC管桩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
4.2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cuf的影响 |
4.2.1 单轴受压破坏的特征 |
4.2.2 不同矿物掺和料对cuf的影响 |
4.3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sf的影响 |
4.3.1 劈裂破坏的特征 |
4.3.2 不同矿物掺和料对tsf的影响 |
4.4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cpf的影响 |
4.4.1 轴心抗压破坏的特征 |
4.4.2 不同矿物掺和料对cpf的影响 |
4.5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5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单调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研究 |
5.1 高强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5.2 影响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因素 |
5.3 矿物掺合料对 PHC 管桩混凝土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3.1 应力-应变曲线 |
5.3.2 试件的破坏特征 |
5.4 PHC 管桩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几何特征 |
5.5 PHC 管桩混凝土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 |
5.5.1 峰值应力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5.5.2 峰值应变和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5.5.3 静弹性模量(E) |
5.5.4 单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本构方程 |
5.5.5 与普通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6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界面的影响 |
6.1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 |
6.1.1 掺合料对蒸养后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 |
6.1.2 掺合料对压蒸后界面显微硬度的影响 |
6.2 界面的微观形貌 |
6.3 本章小结 |
7 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影响 |
7.1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 |
7.1.1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7.1.2 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 |
7.2 矿物掺合料对管桩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影响 |
7.2.1 抗氯离子渗透性 |
7.3.2 抗硫酸盐侵蚀性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10)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RPC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 |
2.1 纤维RPC的主要性能及配置原理 |
2.1.1 纤维RPC的主要性能 |
2.1.2 纤维RPC的配置原理 |
2.2 试验原材料及性能指标 |
2.3 配合比设计 |
2.4 试块的制备 |
2.5 性能的测试 |
2.5.1 流动性能测试 |
2.5.2 抗压强度测试 |
2.5.3 抗折强度测试 |
2.5.4 弹性模量测试 |
2.5.5 弯曲韧性试验 |
第三章 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能的研究 |
3.1 纤维RPC的流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3.2 水胶比对纤维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矿物掺合料对纤维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1 矿物掺合料对纤维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2 配合比设计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不同种类的纤维对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4.1 配合比设计 |
3.4.2 单掺不同纤维对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4.3 混掺纤维对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5 减水剂对纤维RPC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
3.5.1 配合比设计 |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 |
4.1 RPC的主要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4.2 水胶比对纤维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配合比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矿物掺合料对纤维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配合比设计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1 微细钢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2 超细钢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3 聚丙烯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4 混合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5 高效减水剂对纤维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5.1 配合比设计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弯曲韧性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ASTM C1018 弯曲韧性指数法介绍 |
5.3 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
5.3.1 配合比设计及分组编号 |
5.3.2 试验过程及现象 |
5.3.3 荷载-挠度曲线及峰值荷载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矿物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断裂脆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掺合料对沙漠风积沙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许亚军.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复合石灰石粉-尾矿混合砂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D]. 姚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玻化微珠混凝土配合比及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 吴源.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掺合料高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D]. 倪彤元.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矿物掺合料与骨料级配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D]. 黄炎琦.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层布式混杂钢纤维高强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 全宇. 延边大学, 2019(01)
- [7]混杂纤维无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 李海波.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能、爆裂及其改善措施试验研究[D]. 杨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
- [9]矿物掺合料对PHC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 胡延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研究[D]. 纪腾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钢纤维论文; 粉煤灰论文; 掺合料论文; 高强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