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阳[1](2021)在《基于RS和GIS的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重庆市东南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以2000、2005、2010和2015年Landsat TM和OLI8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辅助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其他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基础上,以县域尺度为评价单元,建立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探讨重庆市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揭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障碍度模型揭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障碍性因素及驱动机制,以期为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其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以林地和耕地为主,2000、2005、2010和2015年总面积比例分别为91.32%、90.96%、90.79%、90.48%。15年间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呈现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83%、0.32%、0.16%、0.40%;耕地和未利用地呈现减少趋势,减少了2.67%、0.04%。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分别为3.92、3.97、0.27,说明其土地利用转移速率较慢。(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得知: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主成分的因素主要为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以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的主要因素为人均耕地面积、农村恩格尔系数;2010年为人均耕地面积、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为城市化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年降水量。2000-2010年间人均耕地面积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而2015年主要是城市化水平。(3)通过对2000-2015年间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得知,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的面积减少了535.57km2,由北部向到东南部递减;等级“良”面积增加了688.27km2,由北部区域扩张到中部区域以及东南地域;等级“一般”面积增加了78.98km2,由东和西北区域扩张到中部和南部区域,等级“差”面积减少了594.25km2,从西南分布区向北和东南区域萎缩;等级“很差”面积增加了362.57km2,由西部和东南区域扩张到北部和东南区域。(4)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可知,黔江区的“优”级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的质量多,为670.22km2,对应的图谱类型为林地→耕地、草地→耕地;石柱县生态环境质量最高,没有“一般”、“差”和“极差”分布,很大程度源于自然环境优异;秀山县和酉阳县的“优”级面积分别增加了2.26km2和10.53km2。武隆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剧,“极差”的面积增加了303.89km2,对应的图谱类型为林地→居民工矿用地、草地→居民工矿用地;彭水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次之,几乎没有等级“优”的分布。(5)基于障碍度模型研究结果可知,研究区域15年间经济过快发展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因素,资源短缺和城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响应系统处于极低水平且持续下降。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程东亚[3](2020)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二者关系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生态环境保护更应该得到广泛而深入的重视。探究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关系协调优化,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参考以往研究,立足贵州省实际情况,构建了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采用熵值法评价2000-2017年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结合综合评价结果,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协调度等方法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实现二者关系协调的途径与方式。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7年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得分由0.033上升到0.942。2000-2017年贵州省经济发展子系统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动力指数得分上升最为明显,其得分从0.004上升到0.458,得分占比从11.463%提升到48.579%。(2)2000-2017年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得分由0.214上升到0.850。2000-2017年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过程并不一致。生态环境状态指数得分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生态环境修复指数得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得分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3)2000-2017年贵州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协调关系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贵州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0.622个单位;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其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变化1.533个单位。(4)2000-2017年贵州省经济发展子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差异不大;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影响最小的为生态环境修复指数(回归方程未纳入生态环境压力指数)。(5)从系统自身发展与外部因素推动解析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途径与方式。从系统自身发展来看,注重经济发展基础指数提升,降低生态环境压力对二者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意义。从系统外部因素推动来看,构建有利的科技、政策、生活理念等环境对二者协调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隆斌[5](2020)在《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针对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治理手段单一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两大困境,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居环境理论为支撑,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的分类及治理问题。本研究首先对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而利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构建涵盖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5个层面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12-201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制定并评价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级与标准,以此为基础划定四类农村人居环境典型区域:引领示范区、优化发展区、全面提升区和重点整治区。最后,基于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四大类型,本研究提出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分类治理对策,并得到以下结论:(1)全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整体趋于改善,但治理效果和可持续性欠佳,人居环境质量总体由东向西递减分布;(2)2012-2016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III类区(中等)及以上的省份占比显着攀升,构成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级的主体部分,相关政策法规优势日益凸显;(3)全国有半数省份集中分布在优化发展区,其次为引领示范区和全面提升区,个别省份处于重点整治区。
林正松[6](2020)在《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文中认为清江下游流域(以下统称“研究区”)位于湖北宜昌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境内,属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第二大支流。康乾时期,研究区分布有数十座向王庙,还流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谚语,且当地土家族人民将“向王天子”的水神形象作为保护水环境的集体记忆。向王庙自身的三大功能(即“向王崇拜”、“灯塔与航标”和“凝聚”)与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化”了环境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康乾时期研究区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不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筑水坝、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引进生态修复技术等方式遏制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从传承文化景观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视角,提出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破坏较重的遗址断面进行环境复原与修复,并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该模式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对此科学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鄂西南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中找出向王庙遗址(1)揭示鄂西南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本土文化。研究区位于鄂西南连片贫困山区,具有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雨水分布不均等地质地貌特征。康乾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被打破,土汉交融促使本土文化快速发展。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一文中,将“向王天子”作为治水有功的水神,被广乏流传,“向王文化”也因此成为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2)通过田野调查提取向王庙遗址数据。土家族人民为保持“向王天子”的人物形象,在研究区险要关隘处和地质灾害多发地修建庙宇,被称为“向王庙”,长期以来成为当地典型的文化景观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加上“清江画廊”、“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等促使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王庙断面的建筑、道路、植被等损毁严重。通过田野调查,提取了研究区向王庙遗址断面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保存状况等基础数据,为文化景观复原与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二部分揭示向王庙的历史变迁、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意义(1)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田野调查中发现向王庙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和支流的“川盐古道”和“万里茶道”险要关隘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特征,为分析研究保护文化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康乾时期,“生态环境—向王庙功能—人类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促使人与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遗址断面生态系统失衡。康乾时期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一面对改善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重拾“向王文化”,从复原和修复文化景观资源的视角,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复原和修复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1)制定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的运行机制。本文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总体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从田野调查、评估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效果评价等步骤制定运行机制。(2)运用典型案例对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重拾“向王文化”为切入点,以复原向王庙的“三大功能”为主题,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环境修复设计研究,其结果不仅保护了文化景观资源,还提高了文化旅游价值,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对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遗址断面的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发现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2018年前后的环境修复设计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环境修复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引入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环境修复设计的权重值为0.462,高于其它几项驱动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环境修复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可行性(1)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遗址断面的参数指标中有13项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Ⅲ类”标准,还有5项指标在环境修复设计后依然超标。(2)环境修复工程前后超标水质指数变化分析。本章从地理区位因素和超标水质属性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超标水质指数值由环境修复工程前的27.21下降到修复后的20.58,下降幅度为24.37%,整体显示此次环境修复设计改善了遗址断面的环境质量,促使水环境质量提高,说明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改善遗址断面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3)政府科学引导,合理控制污染源。针对水环境中超标水质在不同遗址断面的污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稀释、植物吸附法等措施,来降解、稀释和去除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当地政府综合管理的加强,在污染严重的遗址断面扩大环保宣传力度,从增加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促进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陈震[7](2020)在《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以广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生态学等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理想点法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为土地整治部门的土地生态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选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为了更好地反应土地生态本底信息,根据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土地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从生态本底、生态胁迫、生态结构与生态效益等4个方面选择14个土地生态指标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建立改进的理想点模型,对2000、2005、2010、2015年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3、基于热点模型,对2000、2005、2010、2015年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开展了空间分异分析,生态热点主要分布于渠江、嘉陵江沿岸地区以及东部山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 2000、2005、2010、2015年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主控因子,林地面积占比和温度是最重要的主控因子。4、建立了由分形纹理、颜色、植被指数、水体指数、裸地指数、建筑物指数等地物特征组合的多特征向量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并开展了迁移学习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有助于提高地物特征的提取效率和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
李洁[8](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全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呈现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城市逐渐成为主要居住场所。适宜的人居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因此动态分析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深入挖掘影响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因素尤为重要。但目前由于传统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等问题的限制,导致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在时空分析和驱动力挖掘等方面依旧不够深入。因此研究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对于提高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以2000-2018年30米的Landsat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建立集自然要素、气象要素、人类活动要素和地形要素为一体的长时序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引入地理分区概念,以多层次、多空间尺度为指导深入挖掘影响我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集成粒子群寻优算法,结合变异系数法、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的长时序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模型。模型结果与我国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总量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823和0.820,表明模型可靠性较高。从时间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以长时间序列作为基础,研究全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的宜居性逐渐变好。从空间格局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引入胡焕庸线发现,胡焕庸线东南侧区域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优于胡焕庸线西北侧区域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此外,我国中南、华东、东北和西南地区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和西北地区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引入地理分区概念,从全国尺度和六大地理分区两个空间格局探讨主要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空间异质性作用导致相同指标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表征作用力不相同,指标要素在地理相似度较高的地理分区内对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解释力度高于以国家为单位对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解释力度。利用地理探测器来探究双指标要素交互作用对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双指标要素交互作用对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单一指标要素的作用,其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5以上。通过分析社会经济、人类活动要素对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影响我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力要素,相关性高达0.97,人与环境的协调耦合发展对宜居城市建设十分重要。(3)对典型区域——长江经济带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力因素进行探讨。其结果表明,2000-2018年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合肥和昆明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居住适应性也在逐年增强。南昌、南京、长沙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没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上海市的人居生态环境环境质量基本上趋平。在驱动力因素分析中,植被指数与长江上中下游典型城市成都、长沙和南京市之间的相关性呈现递增趋势,与地表湿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则呈现递减趋势。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整体,发现坡度指数与其呈负相关。由于地理空间的差异性,上游城市成都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与坡度指数呈负相关,而下游城市南京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则与坡度指数成正相关。本文共有图43幅,表25个,参考文献121篇。
李磊[9](2020)在《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资源短缺和大气污染等越来越制约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徐州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科学的分析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状况,找出提升路径,不仅能有助于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还能有利于徐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PSR框架模型构建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维度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动态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然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徐州市2010-2018年的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根据主要障碍因子,建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制定提升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是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压力指标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强,状态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增长后又下降的趋势,总体上仍是上升趋势,这说明近九年,徐州政府和社会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响应一直很重视。(2)通过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因素的分析表明,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人口密度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资源严重不足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3)从总体上看,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响应系统指标的障碍度虽处于极低水平但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压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都处在较高水平;因此,要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从压力和状态两个系统着手,同时也要注重响应系统的建设。(4)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对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密度则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然后结合经济发展模式组合了9条路径并进行分析,得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会抑制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经济发展基准模式下高方案的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路径不仅使得徐州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又能显着提升徐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此路径是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最佳路径。最后,本文针对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图35幅,表22个,参考文献97个。
王幻麒[10](2020)在《基于综合评判法的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丹寨县在地质地貌上属于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共存,本文选择综合评判法,构建该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利用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确定12个评价指标。在系统收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丹寨县的自然地理特征,查清气候、地理地貌、水文水系、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系统研究区域地质概况,野外主要区域和剖面的踏勘,查清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查清不同类型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系统研究区域断构造及演化,理清断裂构造特征;系统研究植被特征,查清植物生态演变及植物物种丰富度。根据指标评价和体系综合评价,得出以下几个初步结论:1.利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指标评价土壤养分,对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八种重金属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进而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丹寨县土地质量状况总体呈现为东部优良,西部较差,非岩溶区土壤质量高于岩溶区。2.综合分析岩石的理化性质,认为粉砂岩、变余粉砂岩评价为最优;灰岩、白云岩、板岩总体评价良好;页岩、粘土岩综合评价中等。丹寨县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东部大于西部,非岩溶区大于岩溶区。丹寨县地质灾害隐患主要为滑坡。3.受丹寨汞矿及断裂构造的影响,且Hg、Cd元素污染严重。4.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12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年降水量0.078、坡度0.282、坡向0.161、植物物种丰富度0.032、植被覆盖度0.032、岩石理化性质0.063、地质灾害0.022、断裂构造0.038、土地质量0.170、土地利用0.083、矿业活动0.013、植被演变0.026,从而建立起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5.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优等区、良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和极差区,总结各区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县中东部及中西部质量较好,北部及中南部质量较差。6.承载力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丹寨县未超过生态环境地质承载力阈值的面积为464.1630 km2,超过生态环境地质承载力阈值的面积为479.2238 km2。在生态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丹寨县的开发提出了概念性规划,共圈定了2个重点发展区,2个优化发展区,2个限制发展区。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S和GIS的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发展趋势及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2.2 自然因素概况 |
2.3 社会经济因素概况 |
2.4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
第3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3.1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确定评价单元 |
3.4 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
3.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
3.5.1 生态环境质量压力系统指标 |
3.5.2 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系统指标 |
3.5.3 生态环境质量响应系统指标 |
3.6 数据来源 |
3.7 数据预处理 |
3.7.1 遥感影像处理 |
3.7.2 土地利用数据分类及处理 |
3.7.3 DEM数据以及对坡度、坡向的提取 |
3.7.4 气象数据的提取与处理 |
3.8 LUCC信息提取及分析 |
3.8.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3.8.2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3.8.3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分析 |
3.8.4 土地利用信息图谱变化分析 |
3.9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
3.9.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nterpolation) |
3.9.2 空间特征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渝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1.1 数据的标准化计算 |
4.1.2 熵权法计算权重 |
4.2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权重分析 |
4.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综合得分分析 |
4.3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测算与分析 |
4.3.1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
4.3.2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
4.3.3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环境质量的障碍度分析 |
5.1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障碍度模型 |
5.2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障碍度计算结果 |
5.3 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障碍度现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与讨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二者关系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经济与生态环境研究的介绍 |
1.3 国内外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的综述 |
1.4 国内外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综述 |
1.5 贵州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研究的综述 |
1.6 以往研究需要延伸和完善之处 2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数据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1.1 技术路线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本文的不同与创新点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位置和区划 |
3.1.2 研究区自然地理背景 |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特征 |
3.2.1 经济发展基本特征 |
3.2.2 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特征 4 贵州省经济发展评价分析 |
4.1 经济发展评价体系 |
4.1.1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与子系统构建 |
4.1.2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属性与权重 |
4.2 经济发展子系统变化分析 |
4.2.1 经济发展子系统整体变化 |
4.2.2 经济发展子系统得分占比变化 |
4.3 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
4.3.1 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变化 |
4.3.2 经济发展综合指数阶段变化 |
4.4 经济发展变化的成因 |
4.5 本章总结 5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
5.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与子系统构建 |
5.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属性与权重 |
5.2 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变化分析 |
5.2.1 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整体变化 |
5.2.2 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得分占比变化 |
5.3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变化分析 |
5.3.1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变化 |
5.3.2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阶段变化 |
5.4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成因 |
5.5 本章总结 6 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6.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 |
6.2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回归关系 |
6.2.1 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
6.2.2 经济发展子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
6.3 生态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回归关系 |
6.3.1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6.3.2 生态环境质量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6.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 |
6.5 两者关系变化的成因探讨 |
6.6 本章总结 7 实现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路径 |
7.1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思路 |
7.1.1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7.1.2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思路 |
7.2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过程 |
7.2.1 从系统自身发展实现协调 |
7.2.2 从系统外部因素推动实现协调 |
7.3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协调的建议 |
7.3.1 系统自身发展的建议 |
7.3.2 系统外部因素推动的建议 |
7.4 本章总结 8 结论与思考 |
8.1 结论 |
8.2 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重要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2.1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2.2.2 劳动实践促成人与自然的统一 |
2.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的根源 |
2.2.4 资本主义制度变革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及思想基础 |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 |
2.3.3 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2.4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理论 |
2.4.1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内涵 |
2.4.2 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
2.4.3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
3 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的现实依据 |
3.1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贯彻人民立场的生动实践 |
3.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
3.1.2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时代展现 |
3.2 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纾解现实困境的时代之需 |
3.2.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低下,生态文明价值导向有待加强 |
3.2.2 各地治理手段单一化、同质化,人居环境分类治理势在必行 |
3.3 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的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引领 |
3.3.1 系统与要素相协调的原则 |
3.3.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
3.3.3 环境美好与生活美好相统一的原则 |
4 基于实证评价的农村人居环境类型划分 |
4.1 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结果分析 |
4.2 制定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级标准 |
4.2.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级划分标准 |
4.2.2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分析 |
4.3 划定农村人居环境四类典型区域 |
4.3.1 引领示范区 |
4.3.2 优化发展区 |
4.3.3 全面提升区 |
4.3.4 重点整治区 |
5 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分类治理对策 |
5.1 引领示范区治理对策 |
5.1.1 由资源集聚转向经验输出,发挥示范区模范带动作用 |
5.1.2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实现多主体共建人居环境 |
5.2 优化发展区治理对策 |
5.2.1 明确人居环境责任主体,探索基础设施长效运营机制 |
5.2.2 提高治理强度和支持力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5.3 全面提升区治理对策 |
5.3.1 协调生态涵养与农村发展,保护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村庄 |
5.3.2 健全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培育生态技术强化科技支撑 |
5.4 重点整治区治理对策 |
5.4.1 完善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筑牢农村人居环境绿色根基 |
5.4.2 编制并实施村庄规划方案,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化景观资源研究现状 |
1.2.2 文化景观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3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 |
1.3.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概念 |
1.3.2 环境修复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环境修复设计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鄂西南生态环境转型时期的向王庙遗址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鄂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2.2.2 气候变化特征 |
2.2.3 植被类型与分布状况 |
2.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5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
2.2.6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3 土家族敬畏清江观念的转型 |
2.3.1 航运变迁导致敬畏清江观念的矛盾 |
2.3.2 山体资源化导致环境问题恶化 |
2.3.3 水体资源化改变生态系统平衡 |
2.4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提取 |
2.4.1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调查与挖掘 |
2.4.2 向王庙数据提取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王庙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1 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 |
3.1.1 向王文化的历史变迁 |
3.1.2 向王庙地望及其分布格局 |
3.1.3 向王庙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向王庙遗址的功能特征 |
3.2.1 “灯塔与航标”:保障人们通行安全 |
3.2.2 “向王崇拜”:为土家族人民消灾祈福 |
3.2.3 “凝聚”: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
3.3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3.1 人们开发清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2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王庙断面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运行机制 |
4.1.1 修复目标 |
4.1.2 修复原则 |
4.1.3 修复策略 |
4.1.4 效益评价 |
4.1.5 综合分析与判断 |
4.2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与实施 |
4.2.1 建筑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2 道路系统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3 植被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4 水体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5 废弃物处理与修复设计 |
4.3 文化景观效益对比分析 |
4.3.1 文化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
4.3.2 景观效益评价分析 |
4.4 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4.4.1 水环境质量污染对比分析 |
4.4.2 土壤环境污染对比分析 |
4.4.3 空气污染对比分析 |
4.5 多因素改善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4.5.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5.2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及其应对措施 |
5.1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检测 |
5.1.1 采样及检测 |
5.1.2 检测方法与流程 |
5.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5.1.4 检测结果与统计 |
5.2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区位因素的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3.2 基于超标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以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研究 |
2.1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
2.2 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2.3 确定评价单元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2.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研究 |
2.5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主控因子识别 |
2.6 基于改进理想点法的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研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地理特征 |
3.2 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的选择 |
3.3 数据预处理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 |
4.1 基于支持向量机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 |
4.2 多特征组合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遥感土地利用分类 |
4.3 迁移学习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 |
4.4 迁移学习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分类 |
4.5 基于机器学习的广安市遥感土地利用分类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因子分析 |
5.1 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5.2 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
5.3 各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5.4 土地生态质量主控因子提取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遥感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异研究 |
6.1 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6.2 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划分 |
6.3 基于热点模型的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及相关建议 |
7.1 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流程 |
7.2 土地生态质量各等级面积占比与主控因子关系分析 |
7.3 土地生态质量热点空间分异与主控因子关系分析 |
7.4 广安市土地生态质量监管相关建议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全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 建模方法 |
3.3 评价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
3.4 空间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评价模型结果验证 |
4.3 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4.4 主要驱动力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典型区域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
5.1 长江经济带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
5.2 长江经济带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 |
5.3 长江经济带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主要驱动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 |
2.1 徐州市自然与地理条件 |
2.2 经济发展现状 |
2.3 社会发展现状 |
2.4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 |
2.5 生态环境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3.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理分析 |
3.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念模型设计 |
3.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型构建及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障碍因素分析 |
4.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模型 |
4.2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障碍度诊断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5.1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思路 |
5.2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3 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
5.4 模型流图建立 |
5.5 模型检验 |
5.6 情景设计及仿真模拟 |
5.7 路径优化设计 |
5.8 本章小节 |
6 改善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建议 |
6.1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
6.2 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
6.3 重点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
6.4 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可能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综合评判法的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生态环境地质学的概念 |
1.2.2 国内外对生态环境地质的研究现状 |
1.2.3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方法 |
1.2.4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5 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指标选取 |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1.2 本文对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章 丹寨县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 |
3.1.3 地形地貌 |
3.1.4 水文水系 |
3.1.5 土地资源 |
3.1.6 植被覆盖状况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区域地质背景 |
3.2.2 区域地层 |
3.2.3 构造 |
3.2.4 岩浆岩及矿产 |
3.3 经济社会概况 |
第4章 丹寨县土地质量评价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表层与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4.2.2 不同地貌分区的表层土壤质量对比 |
4.2.3 土地质量评价 |
4.3 岩石理化特征 |
4.3.1 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 |
4.3.2 岩石元素含量特征 |
4.3.3 岩石理化性质综合评价 |
4.4 基本结论 |
第5章 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 |
5.1 地域性植被分布特征 |
5.2 地质灾害 |
5.3 矿业活动与土壤污染 |
5.4 基本结论 |
第6章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6.1 评价指标的权重 |
6.1.1 建立质量评价层次结构 |
6.1.2 确定判断矩阵 |
6.1.3 计算指标权重值 |
6.1.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 综合质量评价方法——综合评判法 |
6.3 量化分级 |
6.4 数据预处理 |
第7章 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
7.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7.2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
7.2.1 矢量数据转栅格 |
7.2.2 运用Arc GIS软件分级处理与评价 |
7.3 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质量评价 |
第8章 生态环境地质承载力分析与分区规划 |
8.1 生态环境地质承载力 |
8.1.1 评价模型 |
8.1.2 评价结果 |
8.2 分区规划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S和GIS的渝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 刘月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贵州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二者关系协调研究[D]. 程东亚.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生态文明导向下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治理研究[D]. 周隆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D]. 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土地生态质量遥感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以广安市为例[D]. 陈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全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研究[D]. 李洁.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徐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李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综合评判法的丹寨县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D]. 王幻麒.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