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范畴“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的语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乌尼尔珠拉[2](2020)在《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蒙古语(近代蒙古语言喀尔喀方言)和汉语中的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论文由绪论、第一章蒙汉动物谚语的文化认知、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八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进行书写,说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概况、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等加以概述。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是人类于各个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所总结的哲理、科学知识、反映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对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有深远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蒙古语谚语研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于动物谚语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梳理归纳的作品,在汉语谚语研究领域名着不少,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的谚语比较要加的作品也很多,可汉语谚语与蒙古语(基里尔文)谚语比较研究的作品较少。本文运用统计学、语义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蒙汉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语言的动物谚语在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的异同,从而达到文化认知语言学在两个国度、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第一章由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与形成谚语的过程、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三部分组成。谚语形成的基础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积累的经验和生活经历。人类最早期的知识来源于自身的经验。人类感官和机体与客观世界接触过程中感知环境中的事物、位置、行为,并成为机体经验。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之外还有感知体位和状态的器官。从认知角度分析、论证、比较蒙汉动物谚语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式。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由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的共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共性等两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相同内涵做以比较研究,发现同一喻体、喻义和喻底在蒙汉动物谚语中具有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由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差异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差异内涵做了比较研究。由于一些动物谚语在蒙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则含有不同内涵。所以在本章中主要以同一动物谚语在蒙汉两个民族的词汇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动物谚语在蒙汉谚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两个内容进行研究。蒙汉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特殊性由蒙古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汉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特殊内涵做了比较研究。本章对在蒙古动物谚语中有着丰富内涵,在汉语中却没有对应的;一些动物谚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蒙语中却没有对应的等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蒙汉动物谚语的语义、文化内涵做出更加具体深入研究。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中对蒙汉动物谚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等两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做以比较研究。在本章中解读蒙汉两个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共性在动物谚语中的体现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总结部分对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蒙古语与汉语词汇中的搜集到的相关动物谚语资料作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民族思维心理、文化认知、审美取向、文化内涵都存在异同,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是对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交流、经济建设、文化繁荣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裴红幸[3](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马苏彦[4](2020)在《《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文中提出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标记性很强的一类词,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发展轨迹也从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变化过程。《醒世姻缘传》作为明清时期一部重要的且极具地域色彩的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过渡性特点鲜明,具有较强的断代性,是研究近代汉语及方言的珍贵语料。本文选取1981年版《醒世姻缘传》(西周生撰、黄肃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出版,1985年2月第2次印刷)作为封闭文本,对其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分析,据统计,《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共有146条,涉及用例共1044例,大致可分为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这九大色系。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系统的概貌,本文结合语义场理论,运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方法从颜色词的词义、引申义、构词方式、语法特点等方面对《醒世姻缘传》的颜色词进行探究:绪论介绍了颜色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梳理了《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对颜色词的分类依据进行了介绍。本论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醒世姻缘传》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地归纳与整理,对涉及的“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等9个颜色范畴进行探究。第七章为专题研究。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文化义加以重新审视,探究其深层次的情感义与色彩义,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结语对本次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之处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未来加以展望。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指出了《醒世姻缘传》中以红、白、黑这三种色系为主,其中红色系颜色词的种类及使用数量居于所有颜色词色系之首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红色密切相关。此外,文章还区分了上古、中古、近代颜色词的层级发展系统,体现了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同时指出了颜色词、同音词、区别词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后续颜色词的研究提供参考。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研究,不仅可以展现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颜色词系统的大致面貌,还可在汉语史的角度上对颜色词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整体感知;不仅可以窥探这一时期的文化传统及风土民情,还可从颜色词的使用结构上与现代山东方言、东北、西北方言相对照,为《醒世姻缘传》作者里居等问题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明雨晴[5](2020)在《模因论视域下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化妆品行业所使用的新兴颜色词语。相较于传统颜色词语,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在音节数量与构词方式上均有显着区别。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中,三音节占据绝对优势,四音节次之。按照语素间的关联性,可将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划分为X+颜色语素、X+色、颜色语素+X、类颜色词语。其中类颜色词语指的是不含有表色语素或“色”,但仍具备表色功能的词语。与传统颜色词语相比,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有着鲜明的语义特征,体现在概念义潜性化、内涵义显性化、表义方式主观化、语义对应多端化这四方面。作为新事物,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具有传统颜色词语无法比拟的语用功能,它可以增添多样化的表色方式、引导消费增长、体现对人的关怀及对自然的关注。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能够愈加流行有一定的理据。从模因论的观点入手,这些词语历经同化、记忆、表达、传播的四个阶段;并明确成功模因的检验标准。依据化妆品颜色词语的模因方式,可划分为表现型模因和基因型模因。表现型的模因对象来源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而基因型模因通过复制拥有同种色彩实物的名称、复制拥有颜色语素的词语以及复制模因对象及其规约语义顺利完胜表色任务。与此同时,其中还有一定的问题值得深思,如模因对象表意含糊、模因方式跟风显着、模因成果运用低俗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规范造词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来解决。语言模因研究与新兴颜色词语研究相结合,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颜色词语变异现象,从而通过研究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给予化妆品商家、传播媒体、消费者一定的建议。
范氏秋贤[6](2019)在《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和越南语中都有大量含有颜色语素的成语,有很多颜色进入成语之后已经不单纯表示颜色,而使成语具有了深层含义。含有颜色成语既体现了汉族和越南民族对外世界的看法、文化观念和认知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越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汉语和越南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结构非常丰富,二者之间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本文以文献法、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进行统计、分类、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其异同。帮助汉、越学习者更好理解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性质和特点,避免使用、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代沟,有助于中越之间互相交流和理解。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和越南语颜色词成语的来源特征差异较大、语言特征大同小异、语用特征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又有相同点又有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深远影响是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具有大量相同相似点的主要原因;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差异的产生。对比研究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不仅可以发现汉越两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为学习和使用汉语和越南语的颜色成语提供一定的参考。
乔新[7](2018)在《英汉颜色词的语用翻译研究》文中提出"语用"一词最早由Charles W. Morris提出。"语用翻译"强调的是翻译要使译入语读者能够不仅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而且能意会到原文中含有的隐含意思。该文主要从语用角度出发对英汉颜色词进行分析,总结了颜色词的三种不同翻译方法,从而帮助译者对颜色词的理解,在英汉翻译时能够准确地翻译。
冶慧颖[8](2018)在《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的颜色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类各民族在借助这一抽象概念表达色彩的同时,颜色词还被赋予了丰富的引申义、联想义和象征义等。人类对色彩光谱的划分和认知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但也不排除有特殊历史事件以及外来文化传入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有源可寻的。本研究将英语基本颜色词作为切入点,依据斯瓦迪士的《两百词表》,从中选出“黑”、“白”、“红”、“黄”、“绿”五个核心词概念进行语义研究。首先穷尽性地查找出这五个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及语义,并追寻其词源、颜色词衍生词和语义出现的年代,进而整理出每个颜色词的时间年表和语义年表。然后根据每个颜色概念下所有语义的凸显要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其进行范畴的归类,并运用语义图模型的研究方法分别绘制出这五个颜色范畴所有语义的语义图,再从语义类型学的视角把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与其他22种语言中相对应颜色概念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对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内所有语义的产生、演变及消亡过程进行描写与解释,试图比较出其共性和差异,进而探寻出这23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轨迹和演变机理,从而发现人类在颜色领域的认知共性。本研究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作者依次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现状、研究涉及的理论和依据、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至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英语中“黑”、“白”、“红”、“黄”、“绿”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颜色词的词源、年表、本义与引申义,并用语义图的方法和其它二十二种语言中同一颜色范畴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了这二十三种语言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差异以及原由,并对颜色词语义的演变机理作出解释。第八章则是本研究创新与不足的评价与展望。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将英语中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和语义进行了穷尽性的搜索,并对其词源、衍生词和语义产生的年代进行了详尽查询和历时的研究,对语义的发展演变轨迹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分析和归纳。(2)本研究首次从类型学的视角将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和其它22种语言中相应颜色词概念的语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本研究所取样本涵盖的语系、语族之广、语义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样本的多寡直接影响语义演变规律的正确总结。(3)本研究首次采用语义图的方法对颜色词语义进行直观展示,清晰地刻画了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及方式。
邓奇[9](2018)在《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感知经验是人通过身体感官,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的经验。人们常通过感知经验来理解心理和抽象经验,逐步发展了对物理、心理及抽象世界的认识。感知经验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又受到生存环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语言对比研究愈加重视认知机制的对比,试图比较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少学者通过认知的研究视角对比英汉语义范畴,且卓有成效,为英汉语义对比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感知形容词,它表述人们通过五大感官感知到的事物的感知性质、状态及变化。本文首先在共时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语义层面对比并解释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然后通过历时研究讨论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和理据。本文对比英汉感知经验范畴的组织和形成,希冀可以更好地探究感知经验与概念表征及语言表征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理解原型、认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法(Langacker,1987)和概念基块(Halliday&Matthiessen,1999)都体现了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在范畴和范畴化研究上具有一致的对象和目标,都旨在考察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识解经验。原型范畴理论关注范畴的原型和范畴化,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都关涉经验识解和范畴化,三者具有交叉点,且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它们在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上又具有互补性。我们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主体,融合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的理论和概念,形成本文的理论基础。我们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通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和数据,结合共时与历时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共时语料采自英国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历时语料取自英汉历时词典和历时语料库。历时词典包括《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及《汉语大词典》。历时语料库主要包括赫尔辛基历史英语语料库和北大中文古代汉语语料库。我们在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早期现代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及现代汉语时期四个历时时期考察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调查问卷包括自由列举问卷和典型性评分量表,考察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对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认知。我们得出以下发现:(1)原型成员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即触觉和空间觉形容词。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具有相同的生理感知机制,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英汉触觉、空间觉及嗅觉形容词范畴具有不同的原型成员。汉语味觉形容词的典型性显着高于英语同类词。子类词范畴中,英汉温度觉类词、宽窄类词、明亮类词、辣类词及香类词的典型程度相差较大,因为这些类感知经验在英汉文化模型中的显着性具有较大差异。感知经验不只是生理的产物,也是社会的、文化的产物。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差异源自英国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变迁。(2)原型特征的共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原型都是感官感知义,语义功能原型都是<描述语>和<属性>。英汉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构成原型关联,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构成原型关联。英汉温度觉类词的环境和触觉温度义与<描述语>存在原型关联,个体感受温度义与<属性>存在原型关联。因为英汉语言使用者经历着相似的感知经验,对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识解也具有一些共同点。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也具有一些差异。首先,英汉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形容词。在英汉文化模型中,英汉味觉、视觉及触觉经验与认知域之间的关联具有不同的紧密度和重要性。其次,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语义特征与语义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同。英语感知形容词的感官感知义与<描述语>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情感和认知感知义与<属性>之间的关联性强于汉语感知形容词。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和认知扫描存在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与其子类词在原型特征上的差异不是“客观”经验的对立,而是源自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上的差异。(3)原型成员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一直是触觉与空间觉形容词。在子类词中,英汉空间觉、视觉及听觉形容词范畴一直具有相同的原型成员。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在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时期的变化最大,汉语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变化更显着。英汉味觉和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历时演变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文化模型中,感知经验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先验性存在,而是随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改变。原型成员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感知经验在社会文化中的变化。原型特征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语义特征原型一直是感官感知义。从子类词来看,英汉触觉、空间觉、味觉及听觉形容词的原型特征一直是感官感知义。由于受到英汉社会、历史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视觉形容词语义特征原型的演变存在较大差异。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子类词范畴语义功能原型的演变存在差异,因为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功能的认知扫描有所不同,表征的经验变化也存在差异。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英汉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经验表达的需要,不断调整词的语义功能。总之,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特征的演变呈现出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相关文化模型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可见,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是认知和文化的统一体。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具有相似性,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扫描和主观性/客观性的识解具有共性。另一方面,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又具有差异;因为在英汉语言体系中,感知经验在认知扫描和文化模型方面也具有区别。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共同影响着原型的产生和发展。(4)范畴化的历时研究结果表明,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机制一直都是以转喻为主;都含有从目标域向始源域进行映射的隐喻,体现了隐喻的双向性。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以转喻为主。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依赖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而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主要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一直是转喻,关联的理据性逐渐增强。汉语感知形容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更多样。在上古汉语时期,汉语感知形容词通过转喻、形象象似等多种机制与原型实例关联在一起。自中古汉语时期起,汉语新增词与原型实例之间的关联机制显着减少,关联的理据性也逐渐减弱。这些差异与英汉语言体系的性质特点和整体演变有关。英语属于音素文字,是他源文字,英语字母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象似性关联。而汉语是语素文字,作为自源文字,直接体现了汉先民对经验的划分和识解。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演变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经验表达的需要,顺应语言内部自我调节机制。英语通过派生词来扩展词形,汉语通过复合词来增加音节。派生词和复合词分别满足了英语屈折语和汉语语素文字的特点。从认知视角来看,派生词的范畴化依赖ICM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借助ICM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异同是英汉语言系统的特点、经验的表达需求、语言接触及认知机制等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综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的异同源自英汉语言系统中感知经验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模型,又反映了语言系统自身发展、语言接触及社会变迁的需要,是语言系统内外“合力”的结果。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创新:(1)本文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和范畴化,通过认知语法和概念基块来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在原型和范畴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理论基础涵盖了共时和历时层面的研究,为今后的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借鉴;(2)本文通过语料库与问卷调查对比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原型成员,两者的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启示;(3)本文结合频率统计、标记性、历时研究及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并阐释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该研究思路为语义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唐革亮[10](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二、主要范畴“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的语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要范畴“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的语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2)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形成的过程 |
一、认知自我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二、认知自然世界与环境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三、认知社会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四、认知经济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 |
一、蒙汉动物谚语是概念隐喻 |
二、蒙汉动物谚语是语义隐喻 |
三、蒙汉动物谚语是目标与始源域的隐喻 |
第三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 |
第二章 蒙汉谚语动物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的喻体 |
一、有关传说动物的喻体 |
二、有关鸟类的喻体 |
三、有关哺乳动物的喻体 |
四、有关爬行动物的喻体 |
五、有关水生类的喻体 |
六、有关昆虫的喻体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共性 |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且谚语相同 |
二、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相似 |
第三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
一、地域特点 |
二、劳动生产 |
三、宗教与习俗 |
四、传说渊源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差异性 |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不同 |
二、动物喻体相同喻义不同谚语不同 |
三、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不同 |
四、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相似 |
第三节 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 |
一、蒙古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
二、汉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
三、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 |
第四章 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 |
一、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好”“(—)坏”的评价与标准 |
二、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美”与“丑”之评价 |
三、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适合”与“不适合”之评价与标准 |
四、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需要”与“不需要”之评价与标准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 |
一、含“(+)褒”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
二、含“(—)贬”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
一、俚语的界定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目标 |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
一、俚语的性质 |
二、俚语的特点 |
三、俚语的特殊性 |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
一、文化认同功能 |
二、交际改善功能 |
三、情感宣泄功能 |
四、禁忌回避功能 |
五、时尚展现功能 |
六、其他功能 |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
一、俚语的分类 |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
一、俚语的缘起 |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
一、单音节词 |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
三、声调差异 |
四、叠词 |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
一、来源一——颜色 |
二、来源二——动物 |
三、来源三——植物 |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
一、适配环境 |
二、结合对象 |
三、注重内容 |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
一、辩证思维 |
二、意象思维 |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
一、风俗介绍 |
二、例子说明 |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
四、颜色词的分类依据 |
第一章 红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蓝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褐、灰色系 |
第一节 紫色系 |
第二节 褐色系 |
第三节 灰色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语语用文化研究 |
第一节 颜色词语的审美情调 |
第二节 颜色词语的情绪特征(构成状态词主观化特征) |
第三节 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模因论视域下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概况 |
1.传统颜色词语研究概况 |
2.新兴颜色词语的研究概况 |
3.模因论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1.研究对象 |
2.语料来源 |
一、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界定及分类 |
(一)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界定 |
1.使用时间方面 |
2.使用群体方面 |
3.语义变化方面 |
4.语境关联方面 |
(二)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分类 |
1.按音节数量分类 |
2.按构词方式分类 |
二、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 |
(一)语义特征 |
1.概念义潜性化 |
2.内涵义显性化 |
3.表义方式主观化 |
4.语义对应多端化 |
(二)语用功能 |
1.增添表色方式 |
2.引导消费增长 |
3.体现对人的关怀及对自然的关注 |
三、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构词的模因理据 |
(一)模因论与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 |
1.模因论简介 |
2.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产生的模因理据 |
(二)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模因过程及检验标准 |
1.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模因过程 |
2.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模因的检验标准 |
(三)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的模因类型 |
1.表现型 |
2.基因型 |
四、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一)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存在的问题 |
1.模因对象表意含糊 |
2.模因方式跟风显着 |
3.模因成果运用低俗 |
(二)对策 |
1.规范造词方式 |
2.加大监管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二、研究意义及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实际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汉语颜色成语研究 |
(二)关于越南语颜色成语研究 |
(三)关于成语中的颜色词对比研究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及语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概述 |
第一节 成语的概念 |
一、汉语成语的概念 |
二、越南语成语的概念 |
第二节 成语中的颜色词的概括 |
一、汉、越语颜色词的概括 |
二、汉、越语成语中的颜色词的概括 |
第三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统计 |
一、汉、越语颜色成语的数量 |
二、考察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数量 |
三、汉、越语颜色成语中所出现的颜色词语数量 |
第四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对比 |
一、汉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 |
二、越南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来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法特征对比 |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对比 |
一、表示颜色词本义的成语 |
二、表示颜色词比喻义的成语 |
第二节 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语法结构对比 |
一、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语法结构对比 |
二、汉、越语含有基本颜色词成语的对应形式对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与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对比 |
一、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的相同点 |
二、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语用特征的不同点 |
第二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
一、红色与màu?? |
二、白色与màu tr?ng |
三、黑色与màu?en |
四、黄色与màu vàng |
五、绿色、青色、蓝色与màu xanh |
六、灰色与màu xám |
七、紫色与màu tím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异同点原因简析 |
第一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的相同点主要原因 |
一、汉语成语对越南语的影响 |
二、汉、越两个民族心理方面的共性 |
三、汉、越两个民族情感体验方面的共性 |
四、汉、越两个民族文化方面的共性之处 |
第二节 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的不同点主要原因 |
一、中越两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
二、两国自然环境的差异 |
三、两国思维方式的不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1 汉语颜色成语 |
附录 2 越南语颜色成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英汉颜色词的语用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语用学理论下的颜色词翻译 |
1.1 直译法 |
1.2 转换法 |
1.3 意译法 |
2 结束语 |
(8)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颜色词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颜色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涉及的理论及依据 |
1.4.1 语言类型学 |
1.4.2 语义类型学 |
1.4.3 认知语义学理论 |
1.4.4 语义图模型 |
1.5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5.1 语料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2 英语颜色“黑”的研究 |
2.1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2.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黑色”词 |
2.1.2 源于明暗表达的“黑色”词 |
2.1.3 “借物呈色”的“黑”色词 |
2.2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2.2.1 “黑”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2.2.2 “黑”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2.3 英语“黑”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2.3.1 英语“黑色”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2.3.2 英语“黑色”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2.4 英语“黑”语义图 |
2.4.1 语义图构建说明 |
2.4.2 英语“黑色”语义场的语义图 |
2.4.3 英语“黑色”语义图解析 |
2.5 与其它语言“黑”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2.5.1 与印欧语系“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黑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2.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6 与孤立语(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黑色语义图比较小结 |
3 英语颜色“白”的研究 |
3.1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3.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白色”词 |
3.1.2 源于明暗表达的“白色”词 |
3.1.3 “借物呈色”的“白色”词 |
3.2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3.2.1 “白”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3.2.2 “白”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3.3 英语“白”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3.3.1 英语“白”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3.3.2 英语“白”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3.4 英语“白”语义图 |
3.4.1 英语“白”语义场的语义图 |
3.5 与其它语言“白”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3.5.1 与印欧语系“白”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白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3.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6 与孤立语(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6 英语和其他语言“白”语义图比较小结 |
5 英语颜色“红”的研究 |
5.1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5.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红色”词 |
5.1.2 “借物呈色”的“红色”词 |
5.1.3 颜色属性边缘化的“红色”词 |
5.2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5.2.1 “红”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5.2.2 “红”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5.3 英语“红”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5.3.1 英语“红”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5.3.2 英语“红”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5.4 英语“红”语义图 |
5.4.1 英语“红”语义场的语义图 |
5.5 与其它语言“红”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5.5.1 与印欧语系“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红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5.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6 与孤立语(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6 英语和其它语言“红”语义图比较小结 |
6 英语颜色“黄”的研究 |
6.1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6.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黄色”词 |
6.1.2 “借物呈色”的“黄色”词 |
6.2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6.2.1 “黄”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6.2.2 “黄”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6.3 英语“黄”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6.3.1 英语“黄”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6.3.2 英语“黄”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6.4 英语“黄”语义图 |
6.4.1 英语“黄”语义场的语义图 |
6.5 与其它语言“黄”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6.5.1 与印欧语系“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黄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6.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6 与孤立语(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黄”语义图比较小结 |
7 英语颜色“绿”的研究 |
7.1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7.1.1 源于颜色表达“绿色”词 |
7.1.2 “借物呈色”的“绿色”词 |
7.2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7.2.1 “绿”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7.2.2 “绿”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7.3 英语“绿”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7.3.1 英语“绿”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7.3.2 英语“绿”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7.4 英语“绿”语义图 |
7.5 与其它语言“绿”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7.5.1 与印欧语系“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绿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7.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6 与孤立语(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6 英语和其它语言“绿”语义图比较小结 |
8 结语 |
8.1 英语颜色词来源及变迁 |
8.2 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1 黑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2 白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3 红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4 黄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5 绿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3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及原由 |
8.3.1 地理、气候及原生文化对颜色语义的影响 |
8.3.2 宗教、政治导致颜色语义变异 |
8.4 颜色词语义演变的途径——转喻和隐喻 |
8.5 颜色词语义的传播及地缘影响 |
8.6 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 |
8.7 颜色词语义的矛盾性 |
9 创新、不足及展望 |
9.1 创新 |
9.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目录 |
(9)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感知形容词的界定 |
1.2.2 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分类 |
1.3 研究问题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
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原型研究 |
2.1.3 英汉感知形容词原型的对比研究 |
2.2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1 英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2 汉语感知形容词的范畴化研究 |
2.2.3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对比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本文的理论基础 |
3.1.1 经验主义语言哲学观 |
3.1.2 理论基础与论文研究的关联 |
3.2 研究方法 |
3.2.1 英汉感知形容词的选取和分类 |
3.2.2 共时与历时的对比分析法 |
3.2.3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 基于语料库的原型成员对比 |
4.1.1 英汉感知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划分 |
4.1.2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1.3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 |
4.2 基于自由列举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2.1 自由列举词项的筛选 |
4.2.2 自由列举任务的研究结果 |
4.2.3 自由列举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 基于典型性评分任务的原型成员对比 |
4.3.1 典型性评分的信度 |
4.3.2 典型性评分任务的研究结果 |
4.3.3 任务后访谈的研究结果 |
4.3.4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的层级结构 |
4.3.5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的原型成员 |
4.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成员的对比与阐释 |
4.4.1 原型成员的对比小结 |
4.4.2 原型成员异同的阐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 |
5.1 语义特征原型的对比 |
5.2 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2.1 语义功能的划分 |
5.2.2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的语义功能原型的对比 |
5.3 语义特征和语义功能之间的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1 感官感知义与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3.2 情感与认知感知义和语义功能之间原型关联的对比 |
5.4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特征的对比与阐释 |
5.4.1 原型特征的对比小结 |
5.4.2 原型特征异同的阐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1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 |
6.1.1 英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2 汉语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 |
6.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 |
6.3.1 英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2 汉语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4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 |
6.4.1 英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2 汉语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5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 |
6.5.1 英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2 汉语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6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 |
6.6.1 英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2 汉语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演变 |
6.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原型的历时对比 |
6.7 英汉感知形容词和其子类词范畴原型历时对比的小结 |
6.7.1 原型成员的历时对比 |
6.7.2 原型特征的历时对比 |
6.7.3 原型—认知约束抑或文化选择?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1 英汉触觉形容词 |
7.1.1 英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2 汉语触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1.3 英汉触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2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 |
7.2.1 英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2 汉语空间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2.3 英汉空间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3 英汉视觉形容词 |
7.3.1 英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2 汉语视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3.3 英汉视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4 英汉听觉形容词 |
7.4.1 英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2 汉语听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4.3 英汉听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5 英汉味觉形容词 |
7.5.1 英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2 汉语味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5.3 英汉味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6 英汉嗅觉形容词 |
7.6.1 英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2 汉语嗅觉形容词的范畴化的历时演变 |
7.6.3 英汉嗅觉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 |
7.7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的历时对比小结 |
7.7.1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相同点和阐释 |
7.7.2 英汉感知形容词范畴化演变的差异和阐释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应用价值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主要范畴“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的语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D]. 乌尼尔珠拉.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D]. 马苏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模因论视域下化妆品新兴颜色词语研究[D]. 明雨晴. 渤海大学, 2020(05)
- [6]汉、越语成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D]. 范氏秋贤.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英汉颜色词的语用翻译研究[J]. 乔新. 海外英语, 2018(23)
- [8]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D]. 冶慧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认知视角下英汉感知形容词的对比研究[D]. 邓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