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飞机人工降水天气系统和云系统研究

辽宁省飞机人工降水天气系统和云系统研究

一、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宝利,孙可,杨晓彤,张旭[1](2021)在《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和CPAS平台提供的卫星反演产品,雷达数据产品,探空数据产品,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结合GRAPES、EC等数值模式和云模式预报产品,从作业需求、天气形势、云系结构、增雨潜力分析、作业方案设计、作业实施跟踪指挥、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总结与分析了阜新地区2019年5月26日降水天气过程人工增雨作业。结果表明,CPAS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及业务产品为市、县级人工增雨作业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翟晴飞,单楠,李龙,杨长春[2](2018)在《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着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杨敏,黄毅梅[3](2017)在《我国中部区域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及典型天气系统特点》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所选取的2004—2013年共78例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将中部区域春秋季降水过程分为3个类型:低槽/切变线冷锋型、低涡(西南涡/西北涡)气旋型、低槽/切变线冷高压型。统计结果表明,中部区域春秋季降水出现概率最多的类型依次为切变线冷锋型、低槽冷锋型和西南涡类型,各天气类型的雨区移动方向均以自西向东为主,低层700 h Pa和850 h Pa多存在西南或偏南急流,水汽主要来自于孟加拉湾。分析中部区域3种主要降水类型特征及其增雨潜力区位置发现:1)低槽冷锋类型降水一般出现在500 h Pa和700 h Pa低槽前部、地面冷锋后部,多为连续性降水;其增雨潜力区主要位于500 h Pa低槽前部、700h Pa槽前和西南急流出口区的左侧,以及地面冷锋后部或锋线附近区域。2)切变线冷锋类型降水多出现在地面冷锋后部、低层切变线两侧附近;其增雨潜力区主要位于700 h Pa和850 h Pa两切变线之间且较靠近700 h Pa切变线一侧、急流出口左侧的带状区域。3)西南涡波动类型降水一般出现在低涡中心及700 h Pa暖式切变线两侧附近,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其增雨潜力区主要位于700 h Pa和850 h Pa低涡中心附近及暖式切变线北侧区域。

翟晴飞,敖雪,袁健,单楠,刘继,曹剑秋[4](2017)在《基于区域历史回归法的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文中指出利用区域历史回归统计分析方法,选取1961—1990年辽宁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以铁岭地区作为对比区对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结合探空、雷达、数值模式资料和作业参数分析可知,2016年8月31日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符合人工增雨作业的合理性要求,绝对增雨量为20.06 mm,相对增雨率为119.43%,通过了0.01水平的显着性检验。与国内其他省份应用相同方法进行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个例对比发现,统计变量的选取对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较重要。

孙晶,史月琴,蔡兆鑫,蔡淼,周毓荃[5](2017)在《一次低涡气旋云系宏微观结构和降水预报的检验》文中认为利用GRAPESCAMS模式对2014年5月9—12日一次大范围低涡气旋降水过程的云宏微观结构和降水进行预报,结合观测资料,从天气结构、降水、云宏微观结构等方面对模式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对低涡气旋降水的增雨可播区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无论48 h还是24 h模式均可预报出雨带的位置和移动趋势,且24 h预报雨量的量值、落区和降水时段与实测更接近;模式预报的大范围云系分布和演变与卫星反演结果较吻合;模式预报出了与实测接近的云层冷暖结构、降水性质、云带位置等特征,但云顶高度预报比实测偏高;模式预报的过冷水含量、降水粒子浓度与飞机观测结果接近。低涡降水云系基本为冷暖混合云结构,雨区主要分布于低涡北部、东部及东南部;低涡中心云顶温度为-25-15℃,而其东侧和北侧云顶温度在-40℃以下,云系含水量大值区主要位于低涡东部和东南部,冷云催化增雨可播区主要位于700 h Pa低涡东侧和东南侧的西南气流中。

孙宝利,张旭,孙可,曹铭书[6](2015)在《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地面降水量,利用1981—2010年辽宁省阜新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历史天气资料和降水实况数据,依据人工增雨技术原理,统计、分析阜新地区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并对人工增雨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年均拥有云水资源总量238.4×108m3,而实际年均降水量只有471.8mm,相当于水资源量47.2×108m3,仅为所拥有云水资源总量的16.5%,可见阜新地区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适合阜新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模型和技术指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12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增雨效率平均为18.3%,比原来提高了5.2%,年均可增加水资源量约2.5×108m3,对阜新地区科学、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开发云水资源,增加全市水资源总量,缓解干旱,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孙宝利,张旭,孙可,曹铭书[7](2015)在《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有效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地面降水量,笔者利用1981—2010年辽宁省阜新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历史天气资料和降水实况数据,依据人工增雨技术原理,统计、分析了阜新地区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和人工增雨潜力,并对人工增雨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年均拥有云水资源总量238.4×108m3,而实际年均降水量只有471.8 mm,相当于水资源量47.2×108m3,仅为所拥有云水资源总量的16.5%,可见阜新地区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适合阜新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模型和技术指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12次人工增雨作业试验,增雨效率平均为18.3%,比原来提高了5.2%,年均可增加水资源量约2.5×108m3,对阜新地区科学、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地开发云水资源,增加全市水资源总量,缓解干旱,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吴晶璐,银燕[8](2012)在《我国北方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层状云是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水的主要云系,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层状云微结构及降水机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了解外场探测研究是认识云物理过程的最重要的途径,PMS和DMT粒子测量系统是外场观测使用的主要测量系统,所测数据能够全面反映云和降水的微物理结构。本文对华北地区开展的飞机探测降水性层状云含水量、谱分布、数浓度等微物理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重点讨论与总结,总结发现多层层状云中,含水量分布具有多个峰值,且峰值一般处于逆温层附近;层状云含水量水平分布很不均匀,受多因素影响,高值中心一般处于暖层;层状云滴谱在春季和秋季较宽,其中春季最宽;降水过程中云滴谱变化较大,初生阶段下层云中的云滴直径小浓度较大,上层云云滴直径较大但浓度较小,发展阶段云滴粒子谱不连续呈间断分布或呈现浓度有多峰的特征,在成熟阶段云滴增大,滴谱加宽,到降水云发展后期,谱变窄;层状云滴谱宽与云内乱流程度成正比,且暖层比冷层的云滴谱宽;锋区的云滴谱比锋前锋后的宽,且谱型不一样;层状云的平均云滴大小与云厚成正比;我国北部层状云中下部较上部的数浓度大,中部最大,多出现双峰或多峰,最大峰值都是在0℃层附近出现的;一般在云滴数密度最大峰值高度,云滴平均直径比较小,尔后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接近云顶时达最大,在云顶处又减小;冷云层的云滴平均浓度大于暖云层的,而平均直径却低于暖云层;云滴数浓度在水平分布上不均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层状云数浓度和粒子直径在成熟阶段能达到最大值,大部分云粒子能达到30μm,发展阶段的云中粒子直径大部分在510μm。

兰春阳[9](2010)在《朝阳地区飞机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方案及增雨实施过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朝阳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春季农牧业生产急需用水时,自然降水量更是少得可怜。人工增雨对缓解和解除作物生长期旱灾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朝阳地区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改善、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挥积极作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案的设计,是整个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工作。结合朝阳飞机人工增雨实际工作,对作业天气系统及云系类型、作业目标区、作业时间间隔(时机)、作业云层高度(部位)提出了具体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案。

耿树江,班显秀[10](2009)在《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文中指出根据辽宁省典型降水天气类型,建立了以辽宁沈阳辉山雷达观测站为中心、300km×300km范围内的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试验区,以试验区为依托给出了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检验方法,提出了增雨作业区域、作业时段与作业效果检验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在试验区内随机地选取作业单元与对比单元,以便更好地利用效果检验中的随机化理论。

二、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作业需求分析
2 人工增雨过程分析
    2.1 作业过程预报及制订作业计划
    2.2 作业条件潜力分析及制定作业预案
        2.2.1 作业条件分析
        2.2.2 作业预案制定
    2.3 作业条件监测预警与设计作业方案
        2.3.1 云模式产品分析
        2.3.2 卫星、探空产品分析
        2.3.3 雷达资料分析
        2.3.4 作业方案制定
    2.4 作业实施
        2.4.1 作业实施情况
        2.4.2 作业合理性分析
    2.5 作业效果分析、评估
        2.5.1 降水实况
        2.5.2 作业效果分析、评价
3 结论

(2)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1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分析及对比区选取和确定
        3.1.1 人工增雨作业合理性分析
        3.1.2 统计变量选取
        3.1.3 作业影响区的确定
        3.1.4 对比区的选取和确定
    3.2 检验分析
        3.2.1 统计变量的正态检验和正态变换
        3.2.2 区域历史回归方程建立
        3.2.3 绝对增雨量和相对增雨率
        3.2.4 显着性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3)我国中部区域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及典型天气系统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选取
2 形势场分类
    2.1 地面形势场
    2.2 高空形势场
3 降水天气系统分型
    3.1 降水类型的判别
    3.2 雨区移动方向统计
    3.3 低层急流和水汽来源统计
    3.4 特征温度层高度统计
4 三种主要天气类型及其特点
    4.1 低槽冷锋类型
        4.1.1 天气特征及典型个例
        4.1.2 增雨潜力区判断
    4.2 切变线冷锋类型
        4.2.1 天气特征及典型个例
        4.2.2 增雨潜力区判断
    4.3 西南涡波动类型
        4.3.1 天气特征及典型个例
        4.3.2 增雨潜力区判断
5 结论

(4)基于区域历史回归法的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分析及对比区选取和确定
        2.1.1 人工增雨作业合理性分析
        2.1.2 统计变量选取
        2.1.3 作业影响区的确定
        2.1.4 对比区的选取和确定
    2.2 检验分析
        2.2.1 统计变量的正态检验和正态变换
        2.2.2 区域历史回归方程建立
        2.2.3 绝对增雨量和相对增雨率
        2.2.4 显着性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5)一次低涡气旋云系宏微观结构和降水预报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模式和天气实况
    1.1 模式
    1.2 天气实况
2 天气形势预报检验
3 降水量预报检验
4 云结构预报检验
    4.1 水平结构
    4.2 垂直结构
    4.3 微物理结构
5 增雨可播区
6 小结

(6)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 资料来源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水资源分布特征
        2.1.1 降水量分布特征
        2.1.2 云水资源分布特征
    2.2 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2.3 人工增雨对策研究
        2.3.1 人工增雨天气模型建立
        2.3.2 人工增雨技术指标建立
3 结论
4 讨论

(7)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 资料来源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水资源分布特征
    2.2 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2.3 人工增雨对策研究
3 结论
4 讨论

(10)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设计原则
    1.1 划分作业区和对比区或划分作业单元和对比单元
    1.2 明确催化剂的有效影响区、污染区和对比区
    1.3 确定增雨天气条件试验指标
    1.4 选取增雨催化剂种类
2 增雨效果检验方案设计
    2.1 层状云或层积混合云增雨效果检验方案设计
        2.1.1 检验方案思路。
        2.1.2 实施方案设计。
        (1) 确定试验单元。
        (2) 确定飞机增雨作业航线。
        (3) 确定使用的催化剂。
    2.2 系统性积状云增雨效果检验方案设计
        2.2.1 检验方案思路。
        2.2.2 实施方案设计。
        (1) 确定试验单元。
        (2) 确定作业单元。
        (3) 确定作业方位、仰角。
        (4) 实施作业。
3 降水资料的处理
    3.1 自动站插值法
    3.2 雷达探测资料建立Z-I关系式法
    3.3 雷达探测—雨量计实时校准法
4 增雨效果检验方法
    4.1 符号检验法
        4.1.1 成对数据的比较。
        4.1.2 不成对资料的比较。
    4.2 秩和检验法
    4.3 回归效果检验法
        4.3.1 目标区和对比区随机变量的确定。
        4.3.2 目标区和对比区逐步回归方程的建立。
        4.3.3 目标区自然降水量的估测。
        4.3.4 催化作业效果的检验。
5 方案设计的特点
    5.1 以随机化理论为基础
    5.2 以冷云催化原理为保证
    5.3 以催化剂扩散和输送模拟为指导
    5.4 以统计分析理论为依托
6 结语

四、辽宁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及云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阜新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分析[J]. 孙宝利,孙可,杨晓彤,张旭.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5)
  • [2]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A]. 翟晴飞,单楠,李龙,杨长春.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6 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应用技术研讨, 2018
  • [3]我国中部区域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及典型天气系统特点[J]. 杨敏,黄毅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4)
  • [4]基于区域历史回归法的辽宁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J]. 翟晴飞,敖雪,袁健,单楠,刘继,曹剑秋.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6)
  • [5]一次低涡气旋云系宏微观结构和降水预报的检验[J]. 孙晶,史月琴,蔡兆鑫,蔡淼,周毓荃. 干旱气象, 2017(02)
  • [6]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A]. 孙宝利,张旭,孙可,曹铭书.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与业务应用, 2015
  • [7]阜新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 孙宝利,张旭,孙可,曹铭书.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9)
  • [8]我国北方层状云微物理结构特征研究[A]. 吴晶璐,银燕. 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2012
  • [9]朝阳地区飞机人工增雨外场作业方案及增雨实施过程分析[J]. 兰春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04)
  • [10]辽宁省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实施方案设计[J]. 耿树江,班显秀.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标签:;  

辽宁省飞机人工降水天气系统和云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