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Microcomputer)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微机(Microcomputer)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一、一种微型电脑(微机)在病理科研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小婷[1](2019)在《H&E染色组织病理图像中淋巴细胞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医学图像识别的研究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学图像识别技术已经能够辅助医生和专家为患者做出诊断结果,由于淋巴细胞在癌症诊断及病患预后中的重要性,在目前的组织病理学图像处理及分析领域,淋巴细胞核的分割和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通过分析H&E染色的组织病理图像中淋巴细胞核的形态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有效性,构建淋巴细胞核检测模型,该模型筛选了能够区辨淋巴细胞核及其它细胞核的有效特征,具有一定创新性。所构建的模型在加入噪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具有较高鲁棒性。具体内容包括:(1)将H&E染色组织病理图像分为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在训练阶段对训练集样本进行训练,利用概率密度函数图来筛选出有效特征,利用筛选出来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建立分类模型,从而构建淋巴细胞核分类器;(2)在测试阶段利用训练阶段得到的分类器对细胞核进行分类,从而检测出带有淋巴细胞核标记的图像输出;(3)根据不同特征值,分别构建三种分类模型,并通过实验得到最优分类模型;(4)给测试集图像加入多种噪声,通过多次实验测试来验证淋巴细胞核模型的鲁棒性。自动化病理图像分析的研究的发展,不仅节约了诊断时间及成本,同时有助于定量信息的获取,提供相关预后信息。本课题以肺癌病患的H&E染色病理组织学图像作为原始数据,融合了医院专家丰富的先验知识,并且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了淋巴细胞核的计算机自动标记,并为淋巴细胞的定量分析提供帮助。

苗枥文[2](2016)在《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过程监测的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将超声聚焦在病人的病灶处,利用汇聚后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热效应、空化效应等杀死病灶处的肿瘤细胞、并由机体内巨噬细胞或临近细胞等将死亡细胞清除,从而能够在无流血的情况下实现肿瘤消融的技术。细胞坏死的实现与超声功率、治疗时间和组织情况等密切相关,为保障肿瘤治疗效果,需要一种可靠安全的无损检测技术实时监测和指导超声的治疗过程。在医学研究领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是最广泛应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但此类技术由于电离辐射危害或者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推广用于HIFU手术的实时监测。电阻抗层析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基于CT原理和电磁理论,通过测量被测对象边界上的转移阻抗数据和一定的图像重建过程,获取被测对象内部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信息,从而通过电参数与病理/生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医学检测。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无损检测技术,EIT技术具有无辐射、非侵入、速度快、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设备尺寸相对较小等优点。由于热疗过程中温度变化造成组织特性变化,EIT技术对该变化引起的组织电导率的变化敏感,有希望成为一种辅助HIFU热疗过程的监测技术。相比较CT/MRI技术而言,EIT系统的独立测量次数较少、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图像重建过程具有固有的病态性,测量噪声、电极位置误差等因素很容易造成重建过程发散。为解决以上问题,高性能宽频带的EIT数据采集系统和高性能的EIT图像重建算法,是EIT技术可用于临床应用的关键。因此,为了探索EIT技术在HIFU热疗过程监测中的应用,本论文首先综述了HIFU手术过程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从EIT技术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其用于HIFU热疗过程监测所亟待解决的图像空间分辨率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然后研制了一套可以用于床边观测的高性能并行宽频带分布式EIT数据采集系统及样机;最后对离体生物组织的电阻/温度特性以及模拟实验装置中生物组织的升温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EIT技术用于HIFU治疗过程监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371017)的资助下完成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空间分辨力EI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在研究既有EIT图像重建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热疗过程中只有局部电导率发生变化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改进图像分辨率的方法——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图像重建算法。该方法通过限定感兴趣区域缩小图像重建过程中求解电导率变化的区域,从而能够在相同独立测量数目的条件下有效提高感兴趣区域内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重建精度。另外,由于大量的电导率未发生变化的区域不参与图像重建过程,图像重建过程(逆问题)的维数得以有效降低,并减小了EIT图像重建过程中的病态性,有效缩短计算时间,提高图像重建效率。其次,高性能医用EIT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针对医疗过程检测的应用目的,研制一套安全可靠的多通道并行宽频带分布式EIT数据采集系统。首先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了电路的误差源和寄生电容对测量信号的影响,为电路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其次详细研究了各个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了模块化的多通道并行宽频带EIT数据采集系统样机开发。该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在1kHz-1MHz,能够通过上位机控制信号调理电路的放大倍数,对不同的被测个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该系统的分布式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高频频段的测量性能,并通过独立的片上控制器设计,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电极数目的敏感阵列。在电阻网络和模拟水槽上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在人体上的测试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用于临床检测目的。最后,EIT技术在热疗过程监测中应用的实验研究。采用MATLAB设计实现了热疗实验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平台,该平台能够对加热源,多通道温度测量数据采集仪,EIT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联合控制,并实时显示测量结果,使实验灵活可控。利用所研发的EIT数据采集系统在实验水槽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离体猪肉组织和新鲜的大鼠肝脏组织的加热实验,研究了生物组织电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观测到生物组织致死温度附近其电阻/温度系数发生突变的情况,这一特性有希望成为判断HIFU热疗过程达到治疗效果的有效依据。由于EIT技术相比MRI和CT具有显着的经济、安全、便捷的优点,有希望为HIFU热疗过程的一种有效辅助监测手段。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谢雪姣[3](2009)在《郭振球教授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郭振球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六十余年,颇多建树。本论文较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有五个方面,即:①中医诊断学是桥梁,其发展能带动和促进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的飞跃;而传统宏观辨证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中医诊疗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郭老在梳理中医文献,发展宏观辨证的同时,开展了大量微观辨证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微观辨证学”;还提出主诉辨治法,提纲挈领地构建了十步辨证论治模式。②调治五脏以治老年诸疾:认为老年病病因为五脏不坚,气血渐衰,特点为“老”“病”相异相依,主张从五脏论治。③创治风四法论治心脑血管病:认为中风病机主要是五脏亏虚,肝风自中而发,气血上奔,痰瘀壅阻,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结合微观辨证学自创降压熄风、祛痰降脂、活血化瘀和降血糖“治风四法”论治中风;提出“心中风”,将“治风四法”推及心中风的治疗,取得良效;筛选降压药物,研发了新药天母降压片。④辨气血虚实抗肝纤维化及肝癌:从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立论创立抗纤灵Ⅰ方、抗纤灵Ⅱ方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推及乙肝肝纤维化、原发性肝癌的辨证论治,研发了新药肝纤宁、抗癌方。⑤论治急症:总结了历代论治急症的文献,提出四对急治法,构建内、妇、儿科急症证治新诠体系,整理了三科常见急症的病因病机、证治及参考治疗。本文还整理了郭老小传及年谱,探讨了郭老治学方法和成才因素。

姚齐国[4](2007)在《几种非线性电路的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新的电子器件不断出现,非线性电路得到了愈来愈广的应用。对非线性电路的特性分析与应用,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各学科互相渗透交叉,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医学诊断学中的基本思想推广到其它工程领域中,便形成了设备状态监视及故障诊断这一大有作为的新兴学科——故障诊断学。由于模拟电路较为准确的数学模型都是非线性电路,随着人们对电路认识的不断深化,迫切要求对非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进行深入探讨,因此,发展故障诊断技术,有着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波与神经网络的结合,是又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小波神经网络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特性和小波的局部特性结合起来,具有自适应分辨性和良好的容错性。因此,为故障诊断开辟了又一条新路,它既拓宽了神经网络理论、模糊理论、小波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同时,又为解决故障诊断的实用化找到了突破口,推动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非线性动态电路属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电路系统中混沌现象的研究,一直是独树一帜。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混沌现象与混沌产生机理方面,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不仅构造了多个用于混沌机理研究的电路,而且相继对一批实用电路中的混沌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电路优化设计,是指在电路的性能已经基本满足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为了使得电路的某些性能更为理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对电路的某些参数进行调整,直到电路的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要求为止。在建立硬件电路之前,对电路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使产品开发时间短、更新快。本论文首先结合负阻振荡电路,采用五阶Runge-Kutta-Fehlberg方法分别用C语言程序和MATLAB对非线性电路的数值计算进行了一定的仿真研究,通过采用Volterra级数法对一非线性电路的故障诊断,预知非线性频谱分析技术在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必将被更为深远的推广。然后,结合范德坡振荡器电路借助MATLAB实现了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的计算,对小波系数进行了一维单支重构,并采用小波分析对电路的故障诊断作了一定的仿真研究,为小波分析方法在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结合Colpitts振荡器电路和Lorenz系统,分别用PSPICE和MATLAB软件展示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并计算了Lorenz系统中的功率谱,观察变量在参数空间和相空间中的演化过程,从而对通向混沌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分析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作了铺垫;结合三种非线性电路分别采用三类方法(遗传算法、PSPICE和DFP算法),展示其优化设计的具体过程,为优化算法在非线性电路优化设计中的推广应用开启了一扇窗口,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电子电路新产品开发的设计效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几个议题。

王泽华[5](2006)在《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也应运而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也开始被引入现代教学,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成为构建先进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组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采用分布式结构的、具有视频点播功能的语言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实验室教学设备,扩展了原有的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在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共享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外语视听自主教学中分区域、多用户、多节目、大量流媒体文件并发的特点,文中提出了DNS子网优先循环设置和最轻负载相结合的负载平衡策略,用来解决多服务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并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论文分为七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当前大学英语教改中有关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二至四章讲述了与此相关的网络技术要点,第五、六章讲解了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的设计思路、组成结构和具体的软件实现方法,最后描述了该系统在郑州大学外语视听中心的实际试用情况。

鲍金梅[6](2006)在《基于Web的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健康检查是现代化医疗机构面向健康、亚健康人群所开展的新兴业务。目前的健康检查管理系统大多数是针对特定检查中心的工作特点而特别设计的,不具备通用性。本文构建的具有通用性的基于Web的健康检查管理系统能够提高检查效率、规范检查医务、方便检查人群、为医教研提供可靠详实的检查资料,对于提高医疗预防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讨了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及其相关技术,结合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业务流程,运用动态网页、数据库、数据结构、网络通信等技术,设计了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重点解决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通用性和模块化的设计和实现,检查报告文档自动生成及系统安全性设计等关键问题。 分析了多个健康检查中心检查项目的特点,提出了检查项目四层存储结构,运用ASP.NET的控件Table实现了页面中控件的动态加载和组织,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系统将检查和报告部分的功能分成许多逻辑上独立的小的模块,用用户控件实现其功能,使得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更加容易。 为保证健康检查报告的统一性、规范性,设计了多个通用、灵活的Word模板。比较了在Web中产生Word文档的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后,系统采用了在服务器端产生Word文档后下载到本地的方法。为解决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运用基于角色权限的访问控制理论,采用ASP.NET的表单认证技术和授权技术进行用户权限管理,防止非法访问和越权操作。 目前基于Web的健康检查管理的功能已经实现,系统已投入使用,运行表明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合理,解决问题的措施可行。

李广曦[7](2005)在《适用于脾虚证数据采集的完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文中指出本研究从知识模型角度,以电子病历形式构建脾虚证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以VISUAL BASIC6.0、VBA、SQL SERVER2000为工具,参考《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功能基因谱与模式识别研究课题科研病历临床观察表》,以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实现。包含了职员角色管理、职员隶属关系管理、病人挂号、最小数据元素管理,病案与病案模板录入,病案量化评分,审核记录导出,病案查询等模块。 本研究以最小数据元素形式拆分整篇病案,以树状结构形式定义病案最小数据元素的关联关系。提供多种树结构形式以体现病案元素之间多层次的生物医学信息的物理结构与意识结构。对最小数据元素的定义通过“知识编辑器”实现。定义的内容包括元素的数据类型,取值范围,计量单位,概念术语,树状编码,分值,角色属性,以及树结构的子节点触发器。触发器从数据元素的取值区间中划分出一个较小的区间,落在此区间内的父节点录入数据将会触发子节点元素的自动呈现。知识编辑器定义了电子病案第一层“模板”。 通过对电子病历第一层“模板”进行加工,最小数据元素集组成了电子病案的第二层“模板”。对第一层“模板”的加工包括隐藏不常用的数据元素,为元素添加一些提示性的颜色,采用不同的树状编码,不同的概念术语等等,以令模板符合临床的快速录入的需要,并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实现跨语言的病案录入应用。医务人员通过调用电子病案的第二层模板实现病案的录入。 最小数据元素的集合在某一时点的横切面上实现电子病案的数据的结构化。系统同时通过“病情发生时间”顺序,以面向时间方式逐个组织医疗事件,实现电子病历客观数据录入的纵向结构化。 在界面表现上,系统利用WORD的文本域功能,以自然文本段落形式组织数据元素,同时为不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提供界面容器。

胡奇[8](2005)在《文档图像拼接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像拼接是一个日益流行的研究领域,它已经成为照相绘图学、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中的热点。图像拼接解决的问题一般是通过对齐一系列空间重叠的图像,构造一个无缝的、高清晰的图像,它具有比单个图像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视野。 本文是以数字化档案为背景的。数字化档案馆就是把档案通过扫描仪扫描成图片保存到计算机的磁盘,然后用户登陆网站通过目录进行检索。在扫描当中有些大的纸张由于比扫描仪还大,如果要购买更大的扫描仪价格就得翻倍,所以只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扫描,然后再进行拼接。如果手工拼接,则速度太慢且精度不易控制,不能满足要求。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图像拼接概念、意义以及常见拼接方法、拼接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回顾了传统的图像拼接方法。其中重点是对本文采用的文档图像拼接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通过分析基于二值文档图像水平投影的WVD极值密度的原理,实现了二值文档图像的纠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二值文档图像偏斜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纠偏精度。 第二讨论了图像边缘检测在彩色文档图像纠偏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通过Hough变换对彩色文档图像的边缘特征进行变换,得到彩色文档图像的页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彩色文档图像的偏斜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第三对文档图像对齐过程中的最优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水平投影和求重心相结合的高效最优化算法,其中二值文档图像是利用黑像素进行水平投影,而彩色文档图像则使用通过Canny算子的图像边缘特征进行投影。克服了图像对齐过程中的局部极值问题,提高了求解速度与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对齐的速度、精度,还是鲁棒性方面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图像拼接系统即:先对文档图像进

吴建港[9](2004)在《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几乎渗透到了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近几年,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跨越了以往故障诊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为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更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实施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本论文论述了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结构,并分析了系统的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的智能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基于无线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由现场工作站、企业监测中心、远程诊断中心、远程监控站四个部分组成。现场工作站和企业监测中心通过根据IEEE802.11g协议搭建的无线局域网平台,实现企业级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企业监测中心、远程诊断中心和远程监控站通过商用无线数字通讯网络(GPRS网络)实现无线广域网数据传输。其中在系统中引入微软的Windows终端服务技术,实现远程对现场工作站的控制、监测、故障判断和故障诊断。在智能故障诊断中,利用贝叶斯网络建立的智能故障诊断模型,通过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来提高故障诊断中不确定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推理质量。通过水泵单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在上海自来水厂某泵站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可行性。

王鑫国[10](2004)在《电力系统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就是短路故障。短路故障危害性极大,轻则会烧坏设备,重则有时甚至会破坏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干扰。通过对短路故障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机理进而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短路故障的发生,或将短路故障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另外电力系统短路实验台是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电力系统短路实验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中首先介绍了有关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对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关键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合闸角控制的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合闸角控制的方法不同提出了基于PC机的不同设计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特别是Windows和DOS环境下精确短定时的实现以及在电力系统短路试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选择了一种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即双机主从控制方案作为最终设计方案。接下来分上位机和下位机对该方案设计中的一些具体实现方法分别作了讨论,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最后,对系统可靠性的概念和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设计中的抗干扰技术作了说明。

二、一种微型电脑(微机)在病理科研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微型电脑(微机)在病理科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H&E染色组织病理图像中淋巴细胞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淋巴细胞核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淋巴细胞图像特征提取
    2.1 图像预处理
    2.2 细胞核分割
    2.3 细胞核形态特征提取
        2.3.1 形态特征介绍
        2.3.2 形态特征实例
    2.4 纹理特征提取
        2.4.1 纹理特征
        2.4.2 灰度共生矩阵
        2.4.3 Haralick纹理特征
        2.4.4 Run Length纹理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淋巴细胞核检测模型
    3.1 程序流程图
    3.2 特征选择
    3.3 SVM分类模型
    3.4 构建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淋巴细胞核检测模型评价
    4.1 模型评价标准
    4.2 噪声介绍
    4.3 验证模型鲁棒性
        4.3.1 高斯噪声
        4.3.2 椒盐噪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2)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过程监测的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HIFU手术的监控技术
        1.1.1 HIFU治疗技术基本原理
        1.1.2 HIFU治疗的历史发展
        1.1.3 HIFU手术存在的问题
    1.2 电阻抗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2.1 EIT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2 EIT技术应用于HIFU治疗过程监测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EIT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医学电阻抗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EIT问题的电磁场理论
    2.3 EIT正问题
        2.3.1 EIT正问题的解析解
        2.3.2 EIT正问题的数值解
        2.3.3 基于Galerkin方法的泛函构造
        2.3.4 有限单元刚度矩阵的构造
        2.3.5 EIT正问题求解方法
        2.3.6 采用有限元法的正问题求解的仿真可靠性研究
    2.4 EIT逆问题
        2.4.1 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2.4.2 正则化方法
        2.4.3 线性化方法
        2.4.4 非线性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ROI的 EIT图像重建算法的改进
    3.1 电阻抗图像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3.2 灵敏系数理论
        3.2.1 阻抗体积描述术
        3.2.2 灵敏度系数理论的数学模型
    3.3 基于RROI的 EIT图像重建算法的改进
        3.3.1 灵敏度系数算法的离散形式
        3.3.2 基于RROI的 EIT图像重建算法的改进
        3.3.3 RROI方法的数学模型
        3.3.4 RROI方法的迭代算法
    3.4 RROI改进方法的仿真研究
        3.4.1 ROI重建区域选择界面
        3.4.2 均匀背景场域内单一目标的微小扰动
        3.4.3 均匀背景场域内的一对电导率扰动
        3.4.4 均匀背景场域中心的单一电导率强扰动
        3.4.5 非均匀背景场域内的单一目标的微小扰动
        3.4.6 改进方法仿真结果的定量分析
        3.4.7 RROI改进方法的适用范围
    3.5 RROI改进方法的实验研究
        3.5.1 水槽中心处的单个电导率扰动实验
        3.5.2 水槽中一对电导率扰动实验
        3.5.3 改进方法水槽实验的定量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性能宽频带EIT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发
    4.1 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4.1.1 硬件系统的分类
        4.1.2 等效电路分析
        4.1.3 分布式控制方案设计
        4.1.4 小结
    4.2 数据采集系统的供电方案设计
        4.2.1 数据采集系统的供电电源选择
        4.2.2 电源滤波设计
    4.3 主控板的设计
        4.3.1 主控板的嵌入式软件开发
        4.3.2 同步性控制方案设计
        4.3.3 与上位机(PC)的通信接口模块
        4.3.4 激励信号的产生模块
        4.3.5 同步信号的产生模块
        4.3.6 小结
    4.4 前端测量板的设计
        4.4.1 前端测量板的嵌入式软件开发
        4.4.2 信号解调方案设计
        4.4.3 激励信号选择模块
        4.4.4 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
        4.4.5 电阻抗测量方法对比
        4.4.6 小结
    4.5 阻抗测量系统的性能测试
        4.5.1 测量条件
        4.5.2 系统测量速度测试
        4.5.3 线性度和准确性测试
        4.5.4 重复性测试
        4.5.5 信噪比(SNR)测试
        4.5.6 模拟水槽的成像实验
        4.5.7人体成像实验
        4.5.8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体组织的电阻抗/温度特性研究
    5.1 HIFU组织消融的温度特性
    5.2 生物组织电阻抗测量模型
    5.3 离体动物组织阻抗/温度特性研究
        5.3.1 实验方案设计及平台搭建
        5.3.2 阻抗温度监控界面
        5.3.3 离体猪肉组织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5.3.4 离体大鼠肝脏组织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5.3.5 离体猪肉组织新鲜度与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5.4 离体猪肉组织加热过程的EIT监测研究
        5.4.1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平台搭建
        5.4.2 实验材料和实验配置
        5.4.3 测量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数据采集系统 PCB 布线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成果
    一、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二、已授权或发表的专利
致谢

(3)郭振球教授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郭老小传与治学方法
    1 郭振球教授小传
    2 郭老治学方法
        2.1 广读书,善读书,读必深思笔录
        2.2 勤临床,常着说,医理与文采并重
        2.3 重实验,求创新,开拓科研新领域
第二部分 郭老学术思想
    1 中医诊断学是桥梁,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1 概述
        1.2 梳理经典,衍述精华
        1.2.1 阐内经之幽,重辨证原则
        1.2.2 师仲景之学,倡平脉辨证
        1.2.3 研钱乙之论,究小儿五脏
        1.2.4 重视奇经八脉辨证
        1.3 研究微机系统辨证
        1.4 提出微观辨证理论,拓展微观辨证内涵
        1.4.1 微观辨证学的形成
        1.4.2 微观辨证进一步指导科研实验
        1.4.3 发展微观辨证理论,拓展微观辨证内涵
        1.5 提出主诉辨证法,倡导十步辨证论治
    2 倡调五脏以治老年诸疾
        2.1 老年人"老""病"相异相依
        2.2 老年病的五脏病机
        2.3 老年病的五脏调治
        2.4 小结
    3 创"治风四法"以论治心脑血管病
        3.1 对中风病机的认识
        3.2 创"治风四法"论治中风
        3.3 以"治风四法"治疗心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3.4 潜熄宁(天母降压片)、天龙定风珠的研发
        3.5 小结
    4 辨气血虚实抗肝纤维化及肝癌
        4.1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辨治研究
        4.1.1 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4.1.2 抗纤宁之研究
        4.2 乙肝肝纤维化的辨治研究
        4.2.1 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4.2.2 肝纤宁(甲芪肝纤颗粒)之研究
        4.3 原发性肝癌的辨治研究
        4.3.1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
        4.3.2 抗癌方之研究
    5 论治中医急症
        5.1 整理历代论治急症的文献
        5.2 急证的具体治法
        5.3 急症证治新诠举隅
        5.4 小结
    6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嬗变中的传承与创新
        1.1 郭老学术成就概论
        1.2 嬗变中的传承
    2 郭老成才因素的探讨
        2.1 博学
        2.2 慎思
        2.3 笃行
        2.4 其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附录3 郭老年谱
附录4 郭老科教成果奖状、证书登记表

(4)几种非线性电路的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线性电路的特性概述
    1.3 非线性电路的数值分析方法
    1.4 优化算法在非线性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几种非线性电路的仿真与数值分析
    2.1 引言
    2.2 Newton-Raphson 法在非线性电路分析与计算中的应用
        2.2.1 Newton-Raphson 法
        2.2.2 Newton-Raphson 法的伴随网络模型
        2.2.3 用Newton-Raphson 法计算半波整流-滤波电路
    2.3 基于 Runge-Kutta-Fehlberg 算法的非线性电路仿真
        2.3.1 非线性动态电路
        2.3.2 Runge-Kutta 算法
        2.3.3 基于Runge-Kutta 算法的非线性动态电路的数值仿真
    2.4 Volterra 级数在非线性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2.4.1 Volterra 级数法
        2.4.2 Volterra 级数法在非线性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小波分析及其在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小波分析及其数学基础
    3.3 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
    3.4 小波分析在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
        3.4.1 综述
        3.4.2 小波分析在范德坡振荡器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及其分析
    4.1 引言
    4.2 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4.3 混沌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4.3.1 分形与混沌
        4.3.2 混沌研究的判据与准则
    4.4 Colpitts 振荡器中的混沌及其仿真分析
    4.5 Lorenz 方程的电路模拟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非线性电路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5.1 引言
    5.2 遗传算法在求解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
        5.2.1 遗传算法概述
        5.2.2 遗传算法在求解非线性电路中的应用
    5.3 基于PSPICE 的非线性电路优化设计与分析
    5.4 DFP 算法在非线性电路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5.4.1 DFP 算法的原理
        5.4.2 DFP 算法在非线性电路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总结
    6.2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本论文所涉及的部分仿真程序清单

(5)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1.3 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实际应用分析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作者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分布式系统知识介绍
    2.1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
    2.2 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2.3 分布式系统的应用与标准
    2.4 分布式文件系统
        2.4.1 分布式文件系统介绍
        2.4.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点
        2.4.3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OD系统知识介绍
    3.1 VOD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3.2 VOD系统的发展史
    3.3 VOD系统的组成
    3.4 VOD系统的功能
    3.5 VOD视频服务器及其关键技术
    3.6 VOD系统的分类
    3.7 VOD系统的实际应用
    3.8 VOD型语言实验室的发展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载平衡技术分析
    4.1 负载均衡技术出现的原因
    4.2 负载平衡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4.3 负载状况的检测和评价
        4.3.1 网络负载的检测技术
        4.3.2 网络负载状况的评价
    4.4 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
        4.4.1 局部负载均衡技术
        4.4.2 全局负载均衡技术
    4.5 目前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
        4.5.1 轮换算法
        4.5.2 最少连接算法
        4.5.3 最轻负载算法
    4.6 负载平衡的启动策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
    5.1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
    5.2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模型设计
    5.3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
    5.4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功能
    5.5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管理服务器设计
        5.5.1 管理服务器的结构设计
        5.5.2 管理服务器的数据结构
        5.5.3 管理服务器对视频服务器和用户的管理
        5.5.4 点播服务流程和分布式的点播策略
        5.5.5 管理服务器的组成
    5.6 视频服务器的设计
        5.6.1 视频服务器的功能
        5.6.2 视频服务器的文件访问策略
        5.6.3 视频数据的流化策略
        5.6.4 视频服务器缓冲区的管理
    5.7 客户端的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实现
    6.1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建立
        6.1.1 分布式文件系统拓扑实现
        6.1.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
    6.2 调度管理模块的软件实现
        6.2.1 视频任务调度分类
        6.2.2 视频作业调度算法
        6.2.3 视频服务器调度算法
        6.2.3.1 视频服务器负载分析
        6.2.3.2 实验教学系统中的视频服务器调度策略
        6.2.3.3 与作业调度和视频服务器调度相关的数据结构
    6.3 视频数据管理模块的软件实现
        6.3.1 视频节目管理的内容
        6.3.2 视频节目信息结构
        6.3.3 视频数据流的管理
        6.3.3.1 视频流数据结构
        6.3.3.2 视频流控制
    6.4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6.4.1 用户数据库管理
        6.4.2 用户认证
        6.4.3 用户计费
    6.5 客户端的实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Web的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健康检查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1.1.2 医疗数字化的发展状况
        1.1.3 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1.1.4 医疗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问题
        1.1.5 健康检查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2 课题的应用价值
    1.3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组织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的总体架构
        2.1.1 系统的总体结构
        2.1.2 系统的业务流程
        2.1.3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2.2 系统的体系结构的设计
        2.2.1 B/S开发模式相对与C/S开发模式的优势
        2.2.2 基于.NET平台的N层体系架构
    2.3 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2.3.1 硬件环境
        2.3.2 系统的软件环境
        2.3.3 系统的开发工具
        2.3.4 小组开发工具SourceSafe的应用
3 系统通用性和模块化的设计和实现
    3.1 系统通用性的实现
        3.1.1 数据库通用性的设计
        3.1.2 界面通用性的设计
    3.2 页面模块化的实现
        3.2.1 模块化概述
        3.2.2 用用户控件实现页面的模块化
        3.2.3 页面的主要模块划分及功能分析
4 检查报告自动生成
    4.1 采用模板实现报表的规范性
        4.1.1 自定义模板
        4.1.2 书签(Bookmark)
        4.1.3 健康检查系统中自定义的Word模板
    4.2 在Web中生成Word文档
        4.2.1 在Web生成Word文档的三种方法的比较
        4.2.2 在服务器端生成WORD文档
        4.2.3 动态制作表格
5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5.1 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5.2 安全技术概述
        5.2.1 基于角色权限的访问控制(PBAC)
        5.2.2 ASP.NET的安全技术
    5.3 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7)适用于脾虚证数据采集的完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文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内电子病历的发展回顾
    电子病历的定义
    国内电子病历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章 电子病历的结构化数据录入
    电子病历结构化的背景
    电子病历结构化的意义
    电子病历结构化方法
    国内关于病案结构化的观点
    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
        “模板”名称的来源
        现有病案模板的缺陷
        对电子病历模板再思考
    国内结构化电子病历产品
        依思软件公司的病案编辑器
        海泰公司的电子病历
        中联公司的电子病历模块
        安博维科技公司的电子病历编辑器
    国外电子病历结构研究的进展
        早期的结构化病案
        结构化研究的新进展
    电子病历的医学信息学术语标准
        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
        统一的中国医学语盲系统
        中医药签本名词
第三章 适用于脾虚证数据采集系统完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
    研究目的
    系统设计概要
        系统棋块清单
        数据库表列表
        数据字典
    开发环境
        系统平台
        编程工具
        数据库
        数据库连接
        基础数据参考文档
    系统模块的实现
        病案最小数据元素管理
        第二层病案模板与病案
        病案的时间序列
        病案定量对照审核
        数据访问安全
        职员管理
结语
未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背景研究系列
        背景研究之一 脾虚证及中医证候研究的发展规模
        背景研究之二 证候研究中量表与问卷的应用
        背景研究之三 数据库技术在国内医药学应用
        背景研究之四 中医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
    附表
        系统数据字典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表五
        附表六
        附表七
    附图
        系统用例图
        E-R实体图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附图五
        附图六
        附图七
        附图八
致谢
名词索引

(8)文档图像拼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
        1.2.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2.2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文档图像拼接技术概论
    2.1 图像拼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2.2 图像拼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典型的图像对齐模型
        2.2.2 图像融合
    2.3 图像拼接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2.3.1 图像拼接的分类
        2.3.2 图像拼接的应用领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档图像拼接理论基础
    3.1 维格纳-威利分布(WVD)
    3.2 图像的边缘检测
        3.2.1 边缘检测基本概念
        3.2.2 基于经典微分算子的边缘检测
        3.2.3 Canny边缘检测算子
        3.2.4 边缘检测算法的比较
    3.3 Hough变换
        3.3.1 线段检测
        3.3.2 圆检测
        3.3.3 广义 Hough变换与任意形状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档图像预处理
    4.1 二值文档图像预处理
        4.1.1 二值文档图像纠偏
        4.1.2 二值文档图像去黑边
        4.1.3 二值文档图像去黑点
    4.2 彩色文档图像预处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档图像对齐的实现
    5.1 二值文档图像对齐算法
        5.1.1 二值文档图像对齐左右定位
        5.1.2 二值文档图像对齐上下定位
        5.1.3 二值文档图像拼接效果
    5.2 彩色文档图像对齐
        5.2.1 彩色文档图像对齐左右定位
        5.2.2 彩色文档图像对齐上下定位
        5.2.3 彩色文档图像融合算法
        5.2.4 彩色文档图像拼接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远程故障诊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智能故障诊断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
    2.1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
        2.1.1 IEEE 802.11 标准族
        2.1.2 改进的 CSMA/CA 算法
        2.1.3 无缝切换
        2.1.4 传输技术
        2.1.5 无线网络安全性问题
        2.1.6 IEEE 802.11g 与其他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比较
    2.2 无线广域网关键技术
        2.2.1 GPRS
        2.2.2 CDMA1X
        2.2.3 其他几种无线广域网接入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3.1 远程故障诊断中心
    3.2 基于终端服务的远程控制
        3.2.1 终端服务的工作原理
        3.2.2 终端服务器的特点及应用
        3.2.3 基于终端服务的远程控制模型
    3.3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3.3.1 系统的状态模型
        3.3.2 系统的工作流程
        3.3.3 系统的结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4.1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
        4.1.1 贝叶斯定理
        4.1.2 贝叶斯网络的拓扑结构
        4.1.3 贝叶斯网络的条件独立性假设
    4.2 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推算
        4.2.1 贝叶斯网络的概率计算
        4.2.2 贝叶斯网络的推理算法
    4.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4.3.1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4.3.2 节点概率的计算
        4.3.3 故障推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5.1 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诊断系统的实现
        5.1.1 数据采集
        5.1.2 数据无线传输
        5.1.3 远程故障诊断
    5.2 系统的工程应用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泵机组智能故障诊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电力系统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2.1 电力系统的组成
    2.2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装置
    2.3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及其危害
        2.3.1 短路的概念
        2.3.2 短路的分类
        2.3.3 路的危害
    2.4 电力系统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
    2.5 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6 短路试验控制系统设计关键
    2.7 控制系统实时性的实现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3.1 方案一:使用LabVIEW软件及专用硬件实现
        3.1.1 本方案的特点
        3.1.2 本方案的设计原理
        3.1.3 本方案的优缺点
    3.2 方案二:单机集中控制方案
        3.2.1 本方案的设计框架
        3.2.2 本方案的特点
        3.2.3 Windows下的短定时的实现方法分析
        3.2.4 多线程技术及其在Delphi中的实现
        3.2.5 本方案中精确短定时的具体实现
        3.2.6 单机集中控制方案的优缺点
    3.3 方案三:双机主从控制方案
        3.3.1 本方案的设计框架
        3.3.2 本方案的特点
        3.3.3 DOS环境下精确短定时的实现
        3.3.4 双机主从控制方案的优缺点
    3.4 设计方案选择及总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上位机功能实现
    4.1 软硬件选择
    4.2 应用软件功能设计
    4.3 串口通信的实现
        4.3.1 通信方式选择
        4.3.2 MSComm控件的使用
        4.3.3 串口通信协议的选择
        4.3.4 Delphi中二进制串口通信的实现
    4.4 线路开关动作延时的处理
    4.5 开关状态的实时显示与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下位机功能实现
    5.1 硬件选择与设计
        5.1.1 下位机主机的选择
        5.1.2 电压过零检测电路的设计
        5.1.3 电阻测量电路的设计
    5.2 软件设计与实现
        5.2.1 应用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5.2.2 定时输出子程序的实现
        5.2.3 开关延时的测量
        5.2.4 串口通信程序的实现
        5.2.5 电阻测量中的数字滤波技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控制系统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6.1 可靠性基本概念
        6.1.1 可靠性定义
        6.1.2 可靠性的重要性
        6.1.3 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6.2 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6.2.1 干扰的形成来源
        6.2.2 硬件抗干扰措施
        6.2.3 软件抗干扰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论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种微型电脑(微机)在病理科研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H&E染色组织病理图像中淋巴细胞的检测[D]. 曹小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过程监测的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D]. 苗枥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3]郭振球教授学术思想研究[D]. 谢雪姣.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2)
  • [4]几种非线性电路的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D]. 姚齐国.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5]分布式语言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泽华. 郑州大学, 2006(06)
  • [6]基于Web的健康检查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鲍金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7]适用于脾虚证数据采集的完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D]. 李广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8]文档图像拼接技术的研究[D]. 胡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9]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 吴建港. 天津大学, 2004(07)
  • [10]电力系统短路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 王鑫国. 河海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微机(Microcomputer)在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