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伟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深圳伟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一、深圳围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培哲[1](2021)在《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众多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也是人类生命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位列第四的国家,湿地种类丰富,数量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遇到了湿地面积缩减、湿地生态作用衰减等问题。于此同时,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与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水库型湿地以水库为基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当今水库的建设中存在“重水利、轻景观”的问题,对水库建设大多单纯停留在其水利生产功能的层面,对其景观资源的价值不够重视。在研究水库型湿地景观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国内外水库型湿地景观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山西下庄水库湿地及其周边景观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反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分析下庄水库周边景观现状,挖掘景观资源,研究景观与水库型湿地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科学地将下庄水库周边景观资源与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使其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经过对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与提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系统研究了水库型湿地的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黄土高原水库型湿地景观的设计策略如下:(1)水位变化下的水库型湿地可采用阶梯式挡土墙种植台、亲水廊桥、水生植物群落三者结合的方法设计驳岸。(2)水库型湿地的植被生态修复首先要保证水源、土壤、空气不受污染,植物种类选择因地区气候而异,推荐选择的植物有荷花、茭白、菖蒲、旱伞草、茨菰、芦苇、白茅等。(3)在规划设计中,水库型湿地景区周边距离0.5公里内的村落,可进行观光旅游、康养健身、农耕体验等方面的开发;距离湿地0.5公里至2.5公里的村落,可进行发展餐饮娱乐、旅居住宿产业的开发;距离水库型湿地2.5公里到5公里的村落可利用其基础设施补充水库湿地景区的不足,如医疗、消防、服务等,还可设置特色农产品批发销售网点,和景区的线上推广中心。(4)水库湿地周边的梯田大地景观在营造中可加入“人”与“人的活动”,赋予梯田景观生命力,共同塑造出更生动优美的梯田耕作画面。(5)水库型湿地景区的文化景观建设应从提炼代表性文化元素符号入手,将其合理融入到园区道路、广场、铺装、标识指示牌等处,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2)通过对下庄水库湿地设计实践研究,下庄水库湿地景区划分为管理服务区、湿地公园区、湿地保育区、森林景观区、梯田景观区,能够满足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游人聚集疏散、湿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森林康养健身、餐饮娱乐、农事体验旅游的功能。运用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对场地内的道路结构、湿地公园、弹性景观、梯田与大地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董笑语,黄涛,潘雪莲,孙芳芳[3](2020)在《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为有效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辨识重要物种在城市中的热点分布区是首要任务。本文以高密度超大城市深圳市为例,运用最大熵模型辨识野生保护动植物的热点分布区,运用刀切法检验及绘制单一环境因子响应曲线分析城市野生保护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城市野生保护物种的退化机制;采用ArcGIS将热点区与现有自然保护地叠加,分析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城市野生保护动植物的保护对策。结果显示,热点分布区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的12.43%,分布在远离建成区的山地区域,与现有自然保护地重叠度较高。刀切法检验表明,影响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地覆盖类型、到建成区距离、植被类型、最热月最高温度和平均气温日较差。因此,在城市中,可以通过维持热点分布区生境、恢复潜在分布区生境、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空间管理体系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姜忠国[5](2020)在《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设计途径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水陆衔接区域的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既具备自然特征又有着人工调节的属性,在城市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景观价值。大众的生活、游憩、贸易等许多行为活动均以滨水空间为中心进行开展,同时它也作为城市的核心空间聚集人群、凝聚人气。但由于加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原本极具人气的滨水空间,使它面临迫在眉睫的危机与挑战,最终导致了滨水空间逐渐落败而无法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高品质水环境的多方面需求。因此,重新唤起城市滨水空间的生命活力并重塑城市形象,使城市兼具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同步崛起成为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焦点问题。同时,如何创造具有公共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对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促进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为研究中心,探究如何设计更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城市滨水空间,并以山东招远金泉河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及研究。首先,明确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走向,对其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并定义城市滨水空间及其活力的概念属性。在这一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相关案例和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通过借鉴其他案例的成功经验来探究我国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再者,从四个维度:生态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总结归纳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八大原则和四大策略,将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可取之处结合金泉河的景观设计进行论证。最后,完成由理论方法过渡到实际方案的具体操作——在山东招远金泉河景观设计中,为金泉河周边居民及游客展现城市滨水空间内在的活力与生命力,从而提升整体环境的质量与城市整体的形象。

徐文婵[6](2020)在《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强。如何构建一个有适应性的城市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规划中以抵抗为主防御思维,形成了灰色防御性基础设施占主体的风暴潮防御体系。这种体系不仅隔绝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同时增加了城市应对灾害时的风险与成本。因此本文欲引入城市韧性的视角,试图构建对风暴潮灾害具有适应性的景观设计框架,应用于我国各大沿海城市。首先论文对几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对城市韧性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出提升城市韧性的理论原则以及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启示;剖析风暴潮的危害以及现代防御风暴潮的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韧性和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价值,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雨水消化、海岸防御、生态环境、滨海空间和防灾避难体系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包括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增加海岸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最后,本文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研究案例,对前文总结的策略进行应用,构建具有韧性的宝安西海岸,提高其风暴潮适应性。文章将城市韧性理论作为切入视角,以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文中总结的设计策略进行应用。并以应用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理论在海岸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促进沿海城市对风暴潮灾害的适应性、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韧性发展,营造更具有韧性、适应性的海岸带景观。

宋晨晨[7](2020)在《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文中指出城市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功能性状的植物功能多样性评价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深圳市建成区200个绿地样点的调查数据,对城市植物种类构成、功能性状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与城市绿地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其中物种多样性分析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三种指数,功能性状方面选取植物高度、生长型、植物被刺、彩叶植物、叶片质地、叶片绒毛、叶片复合结构、根系类型、花期、果期、果实类型、植物来源共12个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分析选取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和Rao二次熵指数三种指数。此外,本文假设道路、设施、水体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有重要影响,并就此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对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进行抽样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24科440属722种,其中优势科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菊科(Compositae)种数在40种及以上,优势属榕属(Ficus)、大戟属(Euphorbia)种数在10种及以上,优势性明显。乔灌草藤生长型比例为5:4:7:1,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比例11:4,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比例18:5,一、二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比例为5:8,草质藤本与木质藤本种数相当。外来种比例为44.04%,其中国外外来种占外来种的68.87%,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是外来植物比例较高的绿地类型,乔木是外来植物比例最高的生长型。建成区优势植物分析表明,各绿地类型在草本植物优势种类上相似性较高。(2)无刺植物、非彩叶植物、单叶、直根系、花期68月、干果、果期911月、叶片无毛或近无毛在各自功能性状中的占比较高。(3)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城市乔灌植物样地被分为41组,草本植物样方被分为54组,涉及乔灌样地量≥10个的有9组,涉及草本样方量≥30个的共15组。分类结果显示,荒地与其他绿地差异明显,绿地的功能定位与人类管理影响着城市植物群落组成,城市绿化更重视乔灌植物。(4)整体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公园绿地占优势,其次是居住区绿地和广场绿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广场绿地稍占优势,其次是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这三类绿地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可能与其服务对象较广有关。乔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较高,它们与公众接触较多,对乔木植物更重视。灌木植物中,各绿地物种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着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以道路绿地较高,可能与其绿地功能定位有关。广场绿地的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5)整体植物群落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和Rao二次熵指数以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较高,可能由于这两类绿地观赏要求较高,各绿地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无显着差异。乔木植物的功能多样性以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较高,较其他绿地更注重乔木植物性状配置。灌木植物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以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较高,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与Rao二次熵指数未见突出绿地类型。同整体植物群落状况类似,草本植物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和Rao二次熵指数以居住区和公园两类绿地较高,各绿地类型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无显着差异。(6)景观要素分布结构显示,道路铺装以混凝土类占比最高,道路线型以曲线型居多,道路类型以人行道为主;设施类型以出入口类为主;水体类要素整体占比较小。景观要素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分布显示,木质类、(卵)石块类铺装道路,曲线型道路,人行道+道路绿地+单车道以及人行道道路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设施中,休息类设施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小型人工水体、水池类水体,沟渠类排水设施,人工规则式驳岸附近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7)论证结果发现,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如假设中重要。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的解释量为21.66%,道路是对植物功能多样性影响最大的一类因子组;对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功能多样性的解释量分别是20.31%、23.95%和15.71%,影响较大的因子组分别是水体、道路和道路。植物功能多样性更多受到景观要素的单独影响,而非要素间的联合影响。相对来说,草本植物功能多样性受三类景观要素影响较小。

刘琳婕[8](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庄馨,曹世奎,胡观冠[9](2013)在《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文中提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2012年8月―2013年1月,对境内进行了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在该地区共发现野生脊椎动物109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63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11种。物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调查发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即蟒蛇(Python moluru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包括穿山甲(Manis pentadatyla)、鸢(Miluus Korschun)、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隼(F.peregrinus)、燕隼(F.tinnunculus)、雀鹰(Accipiter nisus)、褐翅鸦鹃(Polophilus sin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领鸺鹠(G.brodiei)、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la)和虎纹蛙(Haplobatrachus rugulosus)等。同时获得部分重要物种如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该物种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境内首次发现。最后对该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物种认定、栖息地保护、制定相应的恢复计划、合作保护和宣传教育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

刘军,邓星,韩博,王向前,吴桂萍,席嘉宾[10](2011)在《深圳大南山地区土壤性质及其生态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南山公园的优势种群——铁榄群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环刀法,对深圳大南山土壤的理化性质现状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大南山土壤母岩为石英砂岩,土壤中多石砾。土壤孔隙度50%左右,质地为壤土。土壤呈强酸性,pH平均为4.75。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2.48 g/kg、0.49 g/kg、84.20 mg/kg和3.31 mg/kg,在剖面中的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85和0.72。060 cm土层现实贮水量为688.94 t/hm2,最大保水能力为1 506.07 t/hm2,有机质、速效氮、磷贮量分别为63.31 t/hm2、720.30 kg/hm2和28.39 kg/hm2。[结论]土壤理化性质现状为深圳大南山的优势种群——铁榄群落的产生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深圳围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围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1.1.2 下庄水库丰富的湿地资源
        1.1.3 下庄水库湿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湿地
        2.1.3 水库型湿地
        2.1.4 湿地景观
        2.1.5 水库型湿地景观
        2.1.6 弹性景观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旅游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3.2 水库型湿地景观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日本黑部水库
        3.1.1 项目概况
        3.1.2 景观设计分析
        3.1.3 借鉴意义
    3.2 胡佛大坝
        3.2.1 项目概况
        3.2.2 景观设计分析
        3.2.3 借鉴意义
    3.3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景观设计分析
        3.3.3 借鉴意义
    3.4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景观设计分析
        3.4.3 借鉴意义
第四章 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分析
    4.1 水库型湿地景观的特点
    4.2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4.2.1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梯田大地景观结合的策略
        4.2.2 水库型湿地景观应对水位变化的策略
        4.2.3 水库型湿地景观植被生态修复的策略
        4.2.4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周边村落结合的设计策略
        4.2.5 水库型湿地景观结合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2.6 水库型湿地景观与文化景观结合的策略
    4.3 水库型湿地景观提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3.1 生态原则
        4.3.2 以人为本原则
        4.3.3 美学原则
        4.3.4 统筹原则
        4.3.5 经济原则
        4.3.6 安全原则
    4.4 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负面清单
第五章 山西省隰县下庄水库型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候水文条件
        5.1.4 植物资源
        5.1.5 经济人口
        5.1.6 水利工程历史
        5.1.7 文化旅游资源
    5.2 优劣势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3 下庄水库设计规划
        5.3.1 设计目标
        5.3.2 设计定位
    5.4 总体规划方案
        5.4.1 功能分区
        5.4.2 景观结构
        5.4.3 道路规划
        5.4.4 主要节点
        5.4.5 公共设施
        5.4.6 植物配植
    5.5 专项设计
        5.5.2 文化景观设计
        5.5.3 大地景观设计
        5.5.4 水位变化下的弹性景观设计
        5.5.5 公共设施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创新点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物种数据
    1.2 环境数据
    1.3 物种分布模型Max Ent
    1.4 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有效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预测结果与模型准确性分析
    2.2 适生度分级与保护有效性分析
    2.3 重要环境因子及其与各类群分布的关系
3 讨论
    3.1 城市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区的退化机制
    3.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3.3 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对策
        3.3.1 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设置和控制合理的生态距离
        3.3.2构筑城市微生境,修复潜在适生区域
        3.3.3 建立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有效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附录: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设计途径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背景
        1.1.1 城市滨水空间现状
        1.1.2 城市滨水空间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相关概念
        1.5.1 城市滨水空间
        1.5.2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
        1.5.2.1 生态活力
        1.5.2.2 社会活力
        1.5.2.3 文化活力
        1.5.2.4 经济活力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案例分析法
        1.6.3 实地调查法
        1.6.4 多学科交叉法
    1.7 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城市滨水地区发展历程概况
    2.2 国内外城市滨水地区活力理论研究概述
        2.2.1 国内滨水地区活力理论研究概述
        2.2.2 国外滨水地区活力理论研究概述
    2.3 我国城市滨水地区活力缺失主要原因
    2.4 国外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经验借鉴
3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原则与策略
    3.1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原则
        3.1.1 生态性原则
        3.1.2 公共性原则
        3.1.3 全时性原则
        3.1.4 亲水性原则
        3.1.5 可达性原则
        3.1.6 经济性原则
        3.1.7 复合性原则
        3.1.8 文化性原则
    3.2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3.2.1 生态活力营造
        3.2.1.1 尊重场地现状
        3.2.1.2 恢复自然形态
        3.2.1.3 提升水质条件
        3.2.1.4 优化植物景观
        3.2.1.5 营造生态护岸
        3.2.1.6 建立绿色廊道
        3.2.2 经济活力营造
        3.2.2.1 制定合理政策
        3.2.2.2 调整用地结构
        3.2.2.3 拓展消费空间
        3.2.3 文化活力营造
        3.2.3.1 再现山水格局
        3.2.3.2 传承历史文脉
        3.2.3.3 开展民俗活动
        3.2.3.4 展现地方工艺
        3.2.4 社会活力营造
        3.2.4.1 塑造全时空间
        3.2.4.2 增强交通可达
        3.2.4.3 营造城市客厅
        3.2.4.4 塑造场所精神
        3.2.4.5 完善服务设施
        3.2.5 总结
4 案例分析
    4.1 首尔清溪川恢复改造工程
        4.1.1 项目概况
        4.1.2 活力策略
    4.2 斯坦福弥尔河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活力策略
    4.3 芝加哥滨河步道
        4.3.1 项目概况
        4.3.2 活力策略
    4.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活力策略
    4.5 深圳欢乐海岸景观设计
        4.5.1 项目概况
        4.5.2 活力策略
    4.6 张家港小城河改造
        4.6.1 项目概况
        4.6.2 活力策略
5 设计说明
    5.1 研究引言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地块选择
    5.2 项目背景
        5.2.1 项目区位
        5.2.2 上位规划
        5.2.3 资源概况
        5.2.4 历史沿革
    5.3 项目概况
        5.3.1 规划用地分析
        5.3.2 现状用地分析
        5.3.3 现状绿地分析
        5.3.4 规划交通分析
        5.3.5 现状交通分析
        5.3.6 现状竖向分析
        5.3.7 现状水位分析
        5.3.8 现状驳岸分析
        5.3.9 建筑风貌分析
        5.3.10 现状建筑分析
        5.3.11 基础设施分析
        5.3.12 POI核密度分析
        5.3.13 人群聚集分析
        5.3.14 机遇与挑战
    5.4 活力构思
        5.4.1 设计依据
        5.4.2 设计定位
        5.4.3 设计原则
        5.4.4 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景观结构
        5.5.2 景观分区
    5.6 分区设计
        5.6.1 都市休闲区
        5.6.2 公共生活区
        5.6.3 综合公园
    5.7 专项设计
        5.7.1 生态活力专项
        5.7.1.1 驳岸分析
        5.7.1.2 竖向分析
        5.7.1.3 淹没区分析
        5.7.1.4 雨水管理分析
        5.7.1.5 植物专项
        5.7.1.6 生态效益分析
        5.7.2 经济活力专项
        5.7.2.1 消费活动分析
        5.7.2.2 建筑业态转变
        5.7.3 文化活力专项
        5.7.3.1 文化种类分析
        5.7.3.2 文化认知分析
        5.7.3.3 民俗节庆规划
        5.7.4 社会活力专项
        5.7.4.1 场地交通分析
        5.7.4.2 活力点分析
        5.7.4.3 活力内容分析
        5.7.4.4 夜景专项
        5.7.4.5 服务设施专项
    5.8 技术经济指标
6 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6)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使风暴潮防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
        1.1.2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相关概念与研究
    2.1 城市韧性
        2.1.1 城市韧性理论
        2.1.2 相关理论:海绵城市、景观生态学
    2.2 风暴潮
        2.2.1 风暴潮与风暴潮灾害
        2.2.2 风暴潮的危害
        2.2.3 风暴潮防御手段
        2.2.4 风暴潮防御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3 适应性景观
        2.3.1 适应性景观的概念
        2.3.2 灾害和环境领域适应性
        2.3.3 气候适应性
    2.4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与城市韧性的契合度
        2.4.1 内在的动态适应性
        2.4.2 功能的复合多样性
        2.4.3 空间的网络层次性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
    3.1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中雨水消化利用问题
        3.1.1 城市绿地雨水消化利用能力差
        3.1.2 城市街道排涝压力大
    3.2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海岸防御问题
        3.2.1 自然海岸线减少
        3.2.2 海岸侵蚀严重
        3.2.3 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3.3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生态环境问题
        3.3.1 土壤盐碱化严重
        3.3.2 湿地景观的损失和退化
        3.3.3 河流污染严重
    3.4 风暴适应性景观滨海空间问题
        3.4.1 灰色基础设施对滨海景观的影响
        3.4.2 海岸空间破碎化,缺乏活力
    3.5 风暴适应性景观防灾避难体系问题
        3.5.1 缺乏防灾避难空间
        3.5.2 土地利用不合理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地域性原则
        4.1.3 场地唯一性原则
        4.1.4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4.1.5 “减、防、避”御灾原则
    4.2 设计策略
        4.2.1 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
        4.2.2 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
        4.2.3 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
        4.2.4 增加海岸的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
        4.2.5 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
    4.3 本章小结
5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内容
    5.1 防洪海绵景观
        5.1.1 海绵城市格局
        5.1.2 针对不同区域布置雨水管理设施
    5.2 对海岸线的保护
        5.2.1 自然沙丘的保护
        5.2.2 红树林湿地的保护
    5.3 海岸带植物景观
        5.3.1 合理选择具有韧性的乡土树种
        5.3.2 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
    5.4 滨海公共空间系统性构建
        5.4.1 加强海岸带公共空间与周边的联系
        5.4.2 海岸带公共空间的串联组织
        5.4.3 海岸工程的景观化
6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实例——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
    6.1 项目背景
    6.2 宝安西海岸自然条件分析
        6.2.1 地理位置
        6.2.2 气候及降水分析
        6.2.3 地形地貌分析
        6.2.4 河流水系
        6.2.5 潮水位分析
    6.3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灾害分析
        6.3.1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历史
        6.3.2 宝安西海岸应对风暴潮相关工程设施
        6.3.3 宝安西海岸未来面临风暴潮的脆弱性
    6.4 设计策略
        6.4.1 活水策略——蓝绿交织的海绵城市
        6.4.2 韧性策略——硬质防护与软质防护的结合
        6.4.3 生态策略——构建复合生态体系
        6.4.4 连通策略——提升海岸带活力
    6.5 总体设计
        6.5.1 总体方案设计
        6.5.2 功能分区
        6.5.3 交通流线
        6.5.4 种植设计
        6.5.5 景观结构
        6.5.6 岸线利用
    6.6 节点设计
        6.6.1 都市港口区
        6.6.2 过渡区
        6.6.3 机场片区
        6.6.4 宽阔海岸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绿道设计
        6.7.2 驳岸设计
        6.7.3 铺装设计
        6.7.4 植物配置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7)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2 功能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1.3 深圳城市植物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4 技术路线
    2.5 功能性状选取
    2.6 数据收集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植物种类构成
    3.2 城市植物功能性状构成
    3.3 城市植物群落结构
    3.4 各绿地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
    3.5 各绿地类型植物功能多样性
    3.6 景观要素分布及其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
    3.7 景观要素对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组成
    3.2 资源现状
4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四、深圳围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村旅游背景下的水库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下庄水库湿地景观设计为例[D]. 孙培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深圳市陆域野生保护动植物热点分布区辨识及保护对策[J]. 董笑语,黄涛,潘雪莲,孙芳芳.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设计途径研究 ——以山东招远金泉河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D]. 姜忠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D]. 徐文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D]. 宋晨晨. 西南大学, 2020
  • [8]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9]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J]. 庄馨,曹世奎,胡观冠. 热带地理, 2013(05)
  • [10]深圳大南山地区土壤性质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 刘军,邓星,韩博,王向前,吴桂萍,席嘉宾.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标签:;  ;  ;  ;  ;  

深圳伟岭公园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