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蒽甲醛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曦[1](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郭美鑫[2](2021)在《蒽渣中芴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煤焦油的I蒽油/粗蒽提取蒽和咔唑之后的工业有机固废——蒽渣,富含的高值组分芴和菲等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生物、医药、材料及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由于芴和菲物理性质相近,加上其他组分在蒽渣中的进一步富集,使用常规的手段很难实现二者的有效分离,为了缓解固废堆放压力,大量蒽渣被用作廉价燃料使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芴的下游产品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课题采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将蒽渣中的芴转化为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而菲不参与反应,利用其与菲溶解性的差异,在反应过程中或反应结束后实现蒽渣中菲的提取分离,同时联产芴的高附加值下游产品——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目前以芴为原料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的工艺复杂、收率低,因此,二者的高效合成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为蒽渣等工业有机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芴两步法合成9-芴甲醇以芴为原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乙醇钠–乙醇溶液(Et ONa–Et OH)为催化剂,采用一段温度反应,考察了甲酸乙酯和甲酸正丁酯为酰基化试剂的用量及反应温度、时间对芴制9-芴甲醛的影响。n(芴):n(Et ONa–Et OH):n(甲酸乙酯)=1:1.8:1.4时,在50 oC反应70 min,芴可全部转化为9-芴甲醛。采用高沸点的甲酸正丁酯,可提高反应温度、缩短酰基化反应时间。n(芴):n(Et ONa–Et OH):n(甲酸正丁酯)=1:1.8:1.6时,70 oC反应40 min,芴完全转化。反应温度≥75 oC时,会生成黄绿色粘稠副产物。以NaBH4为还原剂,考察了还原剂用量和无机盐助剂Na Cl、Zn Cl2、Ca Cl2、Ba Cl2、Ca(NO3)2及Ca CO3对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芴):n(NaBH4)=1:1.2时,反应时间从6 h缩短为3 h。同时,9-芴甲醇的选择性从49.87%提高到92.26%。而助剂Na Cl促进效果不明显,Ba Cl2、Ca Cl2、Ca(NO3)2促进作用显着,Ca CO3无作用。以NaBH4–无机盐复合体系为还原剂,可溶性无机盐的加入使NaBH4的还原能力和对产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当n(芴):n(NaBH4):n(Ca Cl2)=1:1.2:1.5,25 oC下9-芴甲醛反应1.5 h即可完全还原,9-芴甲醇的选择性接近100%。(2)芴两步法合成9-芴甲醇及其与菲的分离分别以模型混合物和预处理后的蒽渣为原料进行反应,物料衡算结果表明其他组分菲、蒽和咔唑不参与芴的反应。在甲酰化反应后加水结束反应可使大部分菲以固体析出。以芴与菲的模型混合物为原料,菲的纯度为96.90%,收率为98.95%;9-芴甲醇纯度97.68%,收率最高可达91.58%。以蒽渣为原料,由于其他组分在预处理过程中积累,最终得到的菲与9-芴甲醇的纯度分别为83.88%和94.35%,收率分别为64.46%和89.49%。(3)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以芴为原料,甲醛水溶液、多聚甲醛为羟甲基化试剂,在DMSO–Et OH混合溶剂中,13 oC下反应,n(芴):n(碱):n(CH2O)=1:0.2:1.0时,考察了K2CO3、Na2CO3、KHCO3、Na HCO3和K2CO3/γ-Al2O3为催化剂、反应时间和加料顺序等因素的影响。随着芴转化率增加,9-芴甲醇的选择性下降。当芴的转化率低于16.39%时,9-芴甲醇的选择性为100%,但随着催化剂碱性降低,反应时间增加,K2CO3(15 min)<Na2CO3(60 min)<KHCO3(90 min)<Na HCO3(180 min)。采用分步结晶,加水结束反应后一次析出物主要是芴,二次析出物主要是产物9-芴甲醇,二者的纯度均大于94.00%。(4)芴一步法合成9,9-双羟甲基芴以芴为原料,考察了溶剂、碱的种类和用量、甲醛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以DMSO–Et OH为溶剂,多聚甲醛为羟甲基化试剂。Et ONa–Et OH为催化剂,当n(芴):n(Et ONa):n(CH2O)=1:0.2:2.5时,反应3 min,9,9-双羟甲基芴的选择性最高为74.80%,采用三乙胺(TEA)没有检测到产物,而KOH有利于生成9-亚甲基芴,选择性为80.12%。以无机弱碱K2CO3为催化剂,当n(芴):n(K2CO3):n(CH2O)=1:0.2:2.2时,在13 oC反应90 min,芴转化率为100%,9,9-双羟甲基芴选择性为84.24%。(5)芴一步法羟甲基化实现与菲的分离以模型混合物为原料,在与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相同的条件下反应。目标产物为9-芴甲醇时,分离得到含菲和芴的混合物以及纯度和收率分别为98.04%和13.03%的9-芴甲醇。当目标产物为9,9-双羟甲基芴时,分离得到纯度为87.26%,收率为73.87%的9,9-双羟甲基芴;菲的纯度和收率分别为97.18%和98.96%。
王彦华[3](2021)在《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手性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手性拆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手性拆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色谱拆分法,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一直是色谱的研究热点,主要原因就是色谱拆分法是一种性能稳定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将以键合臂法及界面聚合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液相色谱固定相,探究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具体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手性化合物及手性拆分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及其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对手性固定相及界面聚合法以及反式1,2-环己二胺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也做了相应的介绍。(2)主要以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异氰酸酯为键合臂并用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制备得到环己二胺固定相;另外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将这三种手性柱在两种流动相CH3(CH2)4CH3/(CH3)2CHOH(9:1,98:2,v/v)下拆分手性化合物,在流动相CH3(CH2)4CH3/(CH3)2CHOH(9:1,v/v)的条件下拆分九种苯系位置异构体。研究探讨了进样量、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以及色谱柱的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三根手性柱具有较好的分离效率、重现性并在手性拆分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3)分别以均苯三甲酰氯、三异氰酸酯、均苯三甲醛为交联剂,哌嗪为单体,制备环己二胺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3根色谱柱在流动相为CH3(CH2)4CH3/(CH3)2CHOH(9:1,98:2,v/v)的条件下拆分手性化合物,在流动相为CH3(CH2)4CH3/(CH3)2CHOH(9:1,v/v)的条件下对苯系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性能,探究了进样量、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及色谱柱的重现性。研究表明,三根手性柱具有一定的手性拆分性能,且三者拆分种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熊婉淇[4](2021)在《手性共价有机骨架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3种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具体如下:用1,3,5-三(4-甲苯醛基)苯、1,4-二氨基-2,5-二乙烯基苯、对苯二胺,6-脱氧-6-巯基-β-环糊精合成了CD-COF-1,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D-COF-1固定相对10种外消旋体有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对4种苯系位置异构体也有一定的分离效果,分离效果最好的1,2-二苯乙醇酮Rs值达到1.35,表明CD-COF-1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有一定的分离效果。合成了Tp BD(NH2)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并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分开了11种外消旋体和3种苯系位置异构体,分离效果最好的1-(9-蒽基)-2,2,2-三氟乙醇Rs值达到7.16,并且具有良好的色谱重现性。实验表明Tp BD(NH2)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材料在手性分离方面具良好的分离效果。将(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到Tp BD(NH2)2上,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分开了11种外消旋体和3种苯系位置异构体,对于1-(9-蒽基)-2,2,2-三氟乙醇这一对映体分离效果最好,其Rs值达到5.29。综上所述,实验表明Tp BD(NH2)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材料在手性分离方面具良好的分离效果。
姜金星[5](2021)在《扁桃酸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可控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羟基羧酸类聚酯由于优良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是部分传统石油基塑料的理想替代品。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合成聚酯的代表,在包装材料、纺织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然而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0℃)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聚扁桃酸是聚乳酸的类似物,也是一种聚α-羟基羧酸,具有高的Tg(~100℃),并且热分解温度(Td)高达300℃,聚扁桃酸因其高的耐热性能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扁桃酸-O-羧基内酸酐(man OCA)的开环聚合(ROP)来制备聚扁桃酸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扁桃酸单体(manOCA)上次甲基的酸性较强,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容易发生消旋化副反应,导致控制聚扁桃酸立构规整度较为困难。目前,合成高立构规整度聚扁桃酸的报道还很少。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序列结构与其物理和机械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活性可控并且立体选择性地催化manOCA的开环聚合合成聚扁桃酸是有意义和挑战的课题。在控制扁桃酸均聚物结构的基础上,控制扁桃酸和其它单体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是进一步调控聚扁桃酸性质的重要手段;生物可降解聚酯的降解速度是实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其它单体和扁桃酸单体共聚并控制共聚物的序列结构,是调控扁桃酸共聚物降解速度的有效方法,然而关于扁桃酸聚合物在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的内容是设计各种不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并将这些配合物用于扁桃酸环状单体的立体可控活性聚合、立体选择性聚合以及水杨酸与扁桃酸交替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并研究了立体结构和序列结构对扁桃酸聚合物性质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聚扁桃酸合成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弱Lewis酸碱对,以双酚锌配合物作Lewis酸,弱碱性的3-氟吡啶作为Lewis碱,成功抑制了单体L-man OCA在开环聚合中的消旋化副反应,可控地合成了高立构规整度的聚(L-扁桃酸)。实验结果表明高立构规整度的聚扁桃酸比无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耐热性(Tg=107℃,Tm=180℃;Mn=24.2 kg/mol),具有与聚苯乙烯类似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WAXS实验证明将两种高等规度的聚(L-扁桃酸)和聚(D-扁桃酸)等比例混合后可形成立体复合物,等温结晶后的立体复合物熔点可达173℃。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将Lewis酸碱对用于rac-manOCA开环聚合,首次实现了rac-manOCA同规立体选择性聚合。研究了不同配体的双酚锌配合物作为Lewis酸时,对rac-manOCA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的影响。此体系中活性中心金属锌周围的位阻增大不利于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以叔丁基为取代基的双酚锌配合物开环聚合rac-man OCA的同规立体选择性(Pm)高达0.92,并利用链末端的序列结构计算了立体选择性。高同规立构规整度的聚(rac-扁桃酸)(Pm=0.9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相似分子量无规聚(rac-扁桃酸)(Pm=0.60)高10℃。利用甲醇和DCM溶剂诱导结晶的聚(rac-扁桃酸)(Pm=0.92)的熔点为116℃。第四部分:为了解决聚扁桃酸分子量低的问题,设计合成了高活性锌配合物,并利用它们催化manOCA的开环聚合反应。这些配合物能够克服manOCA在聚合过程中易发生消旋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类锌配合物可以可控地、高活性地催化manOCA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利用这些配合物能够合成出分子量高达32.5 kg/mol的高立构规整度的聚扁桃酸。利用这种活性聚合方法,可以进一步实现一锅法精确合成立体双、三嵌段聚扁桃酸。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表明,立体多嵌段聚扁桃酸可以快速形成立体复合物,其熔点(Tm)高达178℃。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立体嵌段聚扁桃酸与纯手性聚扁桃酸的溶解性差异很大。第五部分:聚扁桃酸的可降解性能相对较差,通过三酚镁/锌离子对配合物催化新单体扁桃酸与水杨酸的二聚体(salicylic phenyl glycolide,SPG)开环聚合反应,合成出了高分子量的、序列规整的环状交替共聚物,这些聚酯既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94℃),又有能够在温和条件下降解的潜力。最后,总结了博士期间所有的工作,对论文研究课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王静乐,邵小娜,周浓林[6](2021)在《(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的合成工艺改进》文中研究指明以9-蒽甲醛、4-溴苄基-二乙基膦酸酯及叔丁醇钾为原料,通过Witting-Horner反应制备获得(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将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合成的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行L3(33)正交实验。进一步获得温度、溶剂种类、投碱顺序、有无惰性气体保护对(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惰性气体保护下,以n(4-溴苄基-二乙基膦酸酯)∶n(9-蒽甲醛)∶n(叔丁醇钾)=1.2∶1∶1.5的物料比,采用未除水的二氯甲烷为溶剂,温度在30℃左右,得到(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收率可达68.5%。该工艺的改进为蓝绿光材料的潜在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李鑫[7](2020)在《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文中认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是一种微生物源除草物质,对马唐等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为了明确其作用机理以及作用靶标,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荧光标记物,并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荧光示踪技术,研究该化合物在拟南芥内的定位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在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非主要活性位点上偶联荧光基团(9-蒽甲醛),设计合成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LX-2,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确证,实现了实时无损检测该化合物在拟南芥中作用通路和部位。(2)以拟南芥为试验植物,通过带药平皿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的除草活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均对拟南芥表现出较好的的抑制效果,IC50分别为29.84 mg/L和20.81 mg/L。采用小杯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马唐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发现,当药物浓度为200.00 mg/L时,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这两种杂草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以上结果证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与其荧光标记物LX-2的除草活性相当,LX-2可以用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定位试验。(3)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光谱,影响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因素,吸收动力学曲线,洗脱曲线以及该化合物在拟南芥内的稳定性。扫描其荧光光谱后得到,该化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29nm,最大发射波长为393 nm;测定影响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因素发现,当光照强度为80%时采集的图片荧光强度最合适后期试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吸收和洗脱曲线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适宜的孵育浓度为0.05 mM,最适宜的孵育时间为72 h,经3次洗脱后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不再下降,说明其在拟南芥内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4)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经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处理的拟南芥均出现根尖膨大,部分根冠脱落,导管变黑和木质化的现象;对其幼根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均可导致拟南芥幼根内细胞壁加厚,脂类物质大量蓄积。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的除草症状一致,说明LX-2可以对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进行定位。(5)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定位在拟南芥的根尖和叶片部位,拟南芥的根尖和叶片均表现出LX-2的蓝紫色荧光。
彭江[8](2020)在《二芳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光机械性质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光响应材料的一员,光机械响应材料能够在光的驱动下发生宏观持续运动或形变,一直是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常见的光机械响应材料包括聚合物、液晶和晶体。其中,光机械分子晶体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它们在光俘获、机械致动器、分子机器、光学传感器和智能开关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分子晶体拥有高度有序的结构、更高的杨氏模量、更短的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可以预先控制等优势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为了获得高效的光机械分子晶体,重要的是要了解分子结构、堆积模式和光机械性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新的二芳乙烯化合物,研究了不同官能团对分子堆积和拓扑光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形状的晶体的光机械性质。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研究结果:1)合成了不同卤素取代的萘基丙烯酸及萘基丙烯酸甲酯衍生物:FNAA、ClNAA、BrNAA、FNAMe、ClNAMe和BrNAMe。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针状晶体FNAA和BrNAMe发生背光弯曲;条状晶体ClNAA先发生向光弯曲,再发生背光弯曲;片状晶体BrNAA发生扭转,最后呈右螺旋结构。紫外光照后,微晶的核磁共振氢谱在高场区出现对应于环丁烷上氢的核磁信号,说明[2+2]环加成反应是产生上述光机械效应的驱动力。产生向光和背光弯曲的原因如下:光二聚反应引起分子发生运动,在晶体表面产生应力聚集,累积应力的释放导致晶体FNAA和BrNAMe发生背光弯曲。对于晶体ClNAA来说,在紫外光照射的最初几秒钟内,光二聚反应促使受光面产生由两端到中心的收缩力,致使晶体先发生向光弯曲;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环加成反应逐渐深入到晶体内部,产生更多应力聚集,累积应力的缓慢释放导致晶体发生背光弯曲。同样地,随着二聚反应的进行,促使BrNAA晶面发生从左上到右下处的对角线收缩,致使晶体发生扭转。此外,单晶FNAA的赫希菲尔德表面(Hirshfeld surfaces)图显示,晶体中H…F和O…H相互作用占整个晶体中相互作用的百分比分别为12.6%和19.4%,上述相互作用力促使分子在晶体中按着头对头模式堆积,光照下发生拓扑光二聚反应,生成唯一的二聚产物。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中引入卤素和羧酸有利于增加分子间氢键,从而利于拓扑光二聚的进行。2)合成了(E)-1-(2-(五氟苯基)乙烯基)萘(PFBV1N)、(E)-1-氟-4-(2-(五氟苯基)乙烯基)萘(PFBV1NF)、(E)-1-甲氧基-4-(2-(五氟苯基)乙烯基)萘(PFBV1NM)、(E)-2-(2-(五氟苯基)乙烯基)萘(PFBV2N)和(E)-4-(2-(五氟苯基)乙烯基)喹啉(PFBV4Q),研究了晶体的光机械行为。在紫外光(365 nm,3 W)照射下,棒状晶体PFBV1N、PFBV1NF、PFBV4Q和块状晶体PFBV2N表现出光致跳跃现象;针状晶体PFBV1NF和薄片状晶体PFBV1NM表现出光致弯曲现象。在紫外光照射后,微晶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中出现了环丁烷上氢质子的信号,表明全氟苯乙烯基萘衍生物和全氟苯乙烯基喹啉的分子在晶体中发生了光诱导的[2+2]环加成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微晶PFBV1N、PFBV1NF、PFBV1NM、PFBV2N和PFBV4Q在紫外光下照射5 min后,光二聚效率分别为90%、85%、93%和100%、82%,较高的转换效率有利于晶体发生快速的光机械响应。随着[2+2]环加成反应的进行,晶体中产生应力聚集;一方面,棒状和块状的晶体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随着聚集应力的快速释放,晶体表现出光致跳跃现象。针状和薄片状的晶体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应力缓慢释放导致晶体发生背光弯曲。特别是,在紫外光照前几秒,PFBV1N、PFBV1NF、PFBV1NM、PFBV2N和PFBV4Q的微晶中,分子发生拓扑[2+2]环加成反应,导致微晶荧光强度的增强。以PFBV1NF为例,在紫外光照40 s后,固体荧光量子产率由1.12%增加到15.79%。荧光发射增强的可能原因如下:晶体中二聚体的形成可能减弱了分子间p-p相互作用,促使单体分子的荧光发射强度增强;此外,从二聚体到烯烃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也可能是增强发射的另一个有利因素。3)合成了萘乙烯基苯并恶唑(NBO)和萘乙烯基苯并噻唑(NBT)。紫外光诱导下分子中的双键可以发生从反式到顺式的异构化,从而诱导针状晶体NBO发生明显的背光弯曲。针状晶体NBO在紫外光照5 s后,位于8.62 ppm和6.93 ppm处核磁信号峰的积分比值为1/0.05,表明约有5%的E-NBO转换成Z-NBO。故,晶体NBO表面发生了分子水平上的运动,使晶体产生一定的应力并聚集,累积的应力通过缓慢释放,导致晶体发生明显的背光弯曲。与NBO不同的是,紫外光照晶体5 s后,约有1%的E-NBT转换成Z-NBT,短时间内不能产生足够的应力以引起晶体发生明显的光机械行为。4)合成了5-氯-2-(萘乙烯基)苯并[d]恶唑衍生物BOV1N、BOV1NF、BOV1NM、BOV2N和BOV2NM。针状晶体BOV1N、BOV2N和BOV2NM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发生了明显的背光弯曲;凝胶纤维BOV1N在光照下发生快速的背光摆动;纤维状晶体BOV1NF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明显的摆动和弯曲;与其它晶体不同,针状晶体BOV1NM在紫外光照射下展现出滑动和摇摆行为。晶体在紫外光照前后的核磁氢谱数据表明,[2+2]环加成反应是上述光机械运动的驱动力。晶体中分子发生光诱导的[2+2]环加成反应缩短了碳碳双键的距离,同时末端官能团间距离增大。在受光面逐渐产生应力并聚集,随着聚集应力的释放,针状晶体发生明显的背光弯曲、滑动和摇摆行为。此外,单晶BOV1N的赫希菲尔德表面(Hirshfeld surfaces)图显示,晶体中H…Cl和O…H相互作用占整个晶体中相互作用的百分比分别为12.8%和4.9%,说明Cl原子的引入增大了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占整个晶体中相互作用的百分比,促使晶体中分子堆积利于光二聚反应的进行。5)合成了4-氟取代的萘乙烯基苯并恶唑(BO1N4F)、苯并噻唑(BT1N4F)和4-甲氧基取代的萘乙烯基苯并恶唑(BO1N4M)、苯并噻唑(BT1N4M)。在紫外光(365 nm,3 W)照射下,棒状晶体BO1N4F和针状晶体BO1N4F分别发生明显的爆裂和背光弯曲;片状晶体BT1N4F只出现裂痕;晶体BO1N4M和BT1N4M没有表现出任何光机械现象。微晶在紫外光照前后的核磁氢谱数据表明,光二聚反应是上述光机械效应的驱动力。微晶BO1N4F被365 nm光照5 min后,54%和7%的BO1N4F分别转化成两种构型不同的二聚体(D-BO1N4F)。但是,BT1N4F光化学反应转化率只有15%和2%,远低于BO1N4F。因此,片状晶体BT1N4F在紫外光照下只表现出微弱的光机械现象。紫外光照微晶BO1N4M和BT1N4M 10 min和30 min后,约有1%的单体分子转换成了二聚体,过低的光二聚反应效率无法诱导晶体发生光机械运动,证明取代基对光二聚反应具有重要影响。上述现象说明,单体分子的光二聚反应效率、晶体形状对光机械效应具有显着影响。此外,在薄膜中BO1N4F和D-BO1N4F的荧光能被强酸性蒸气(如,TFA和HCl)猝灭,薄膜BO1N4F和D-BO1N4F对TFA蒸气的检测限分别为3.2 ppm和2.6 ppm。因此,光诱导二芳乙烯[2+2]环加成反应不但可以驱使晶体发生光机械效应,还能增强薄膜的荧光传感性能。
张亚静[9](2019)在《Zn改性介孔BMMs固载联吡啶脯氨酸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催化反应可分为均相催化反应和非均相催化反应。均相催化反应由于难以实现产物的纯化和催化剂的回收而发展受限。从实际应用和环境友好的角度来看,实现均相催化剂向非均相催化剂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将有机催化剂固载于有机载体(聚苯乙烯,聚乙二醇和环糊精)或无机载体(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和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上来制备多种不同类型的非均相催化剂。特别地,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可调的孔径、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以及化学惰性等优点,常常被选择作为固载有机催化剂的载体。基于此,以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的非均相催化体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双模型介孔SiO2(BMMs)作为一种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700 m2/g),大的孔体积(高达3.5 cm3/g),可修饰的表面以及可控的双模型介孔而常常作为固载有机催化剂的载体。通常,大多数以脯氨酸或脯氨酸衍生物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都用于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和不对称Mannich反应等,尤其是环己酮和4-硝基苯甲醛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目前,我们课题组已经对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制备非均相催化剂以及在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催化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以有机催化剂联吡啶–脯氨酸衍生物Z为代表,课题组成员先后将联吡啶–脯氨酸衍生物Z固定在双模型介孔SiO2(BMMs)以及Zn修饰的双模型介孔SiO2(BMMs)表面上,分别制备出可重复使用的非均相催化剂ZBMMs、ZZnBMMs,并成功应用于4-硝基苯甲醛与环己酮的直接分子间不对称Aldol反应。本论文以课题组前期的工作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多种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石油醚,无水甲醇(CH3OH)和二氯甲烷(CH2Cl2)体系中对固体催化剂ZZnBMMs在洗涤和干燥过程中的改性Zn的稳定性和固定化Z的浸出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等温线(N2-sorption)、固体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阐明了固定化Z与改性Zn在载体介孔孔道中的相互作用。特别地,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得到了样品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的分形维数。研究表明,固体催化剂ZZnBMMs在20 ℃下的石油醚体系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最后,在该稳定条件下,初步评价了固体催化剂ZZnBMMs在环己酮和4-硝基苯甲醛之间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催化性能。(2)通过后嫁接法和配位法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非均相催化剂ZZnBMMs-n(n代表Z/Zn的摩尔比,分别对应于5,20,50,70和100),并将该系列催化剂成功应用到环己酮与较大的醛(2-萘甲醛,9-蒽甲醛以及1-芘甲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中。在考察固体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种芳香醛的分子直径与载体结构(BMMs)孔隙之间的关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性能表明,相对于芳香醛(9-蒽甲醛和1-芘甲醛),2-萘甲醛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产率值45.11%;dr值82:18;ee值52%)。(3)此外,初步评价了固体催化剂ZZnBMMs-100在2-萘甲醛与环己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可重复使用性。固体催化剂ZZnBMMs-100可以重复使用三次,而非对映体选择性dr值没有显着下降(82/18-77/23),对映体选择性(ee)略有下降(52%-39%)。
薛探龙[10](2019)在《蒽基光敏剂的合成、性质研究及其在光聚合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蒽及其衍生物既可在光聚合中作为高效的光敏剂,也可作为催化剂调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蒽基团的光敏剂,通过实验和计算考察了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研究了其在光聚合中的应用,建立了相应的构效关系。为了研究取代基对敏化能力的影响,本文合成了四种单取代蒽衍生物(SubAN):9-蒽甲醛(ANCHO)、3-(9-蒽基)-2-氰基丙烯酸(ANCA)、9-硝基蒽(ANN02)和4-(9-蒽基)吗啉(ANMP)。表征结果显示简单的取代基对吸收光谱的红移贡献较小,SubAN仅在蓝光区有微弱的吸收。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分子氧化电势升高、荧光猝灭。在385 nm光源下,SubAN/ONI组成的体系中ANMP/ONI的引发活性优于蒽/ONI。ANCHO和ANCA不能敏化ONI。光聚合结果证明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不利于化合物对ONI的敏化过程。为了延长蒽基分子的吸收波长、降低其氧化电势,本文将苯基、咔唑、三苯胺和酚噻嗪电子给体单元通过炔键桥联到蒽核合成四种共轭炔基蒽化合物(ANDs):9,10-双(苯基乙炔基)蒽(A1)、9,10-双((9-十二烷基-9H-咔唑-3-基)乙炔基)蒽(A2)、9,10-双((10-十二烷基-10H-吩噻嗪-3-基)乙炔基)蒽(A3)和4,4’-(蒽-9,10-二基双(乙炔-2,1-二基))双(N,N-二苯基苯胺)(A4)。ANDs在蓝绿光区具有强的吸收,在780 nm-880 nm处还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其氧化电势相较于蒽明显降低。ANDs/ONI体系能够在455 nm和520 nm LED下高效引发HDDA聚合,相同条件下其引发效率优于商业化的CQ/TEOA体系,这证明了ANDs是一类高效的可见光光敏剂。在家用7 W节能灯下ANDs能够调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量在12 K-14 K之间,分散度在1.2-1.3之间,具备可控特征。
二、9-蒽甲醛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蒽甲醛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及其危害 |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 前期研究进展 |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
3.3 衍生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
6.2.9 RSA测试 |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
6.2.1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
1.3.2 CM的潜在疗法 |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
3.1 衍生物的设计 |
3.2 衍生物的合成 |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
致谢 |
(2)蒽渣中芴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工业有机固废——蒽渣的来源及其利用现状 |
1.2 芴、菲、9-芴甲醇、9,9-双羟甲基芴的性质及应用 |
1.2.1 芴的性质及应用 |
1.2.2 菲的性质及应用 |
1.2.3 9-芴甲醇的性质及应用 |
1.2.4 9,9-双羟甲基芴的性质及应用 |
1.3 蒽渣中芴与菲的分离 |
1.3.1 常规物理分离方法 |
1.3.2 反应–分离耦合技术 |
1.4 9-芴甲醇、9,9-双羟甲基芴的合成 |
1.4.1 9-芴负离子 |
1.4.2 芴两步法合成9-芴甲醇 |
1.4.3 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9,9-双羟甲基芴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分析方法和条件 |
2.2.1 气相色谱 |
2.2.2 气质联用 |
2.3 芴的9 位羟甲基化 |
2.3.1 芴两步法制9-芴甲醇 |
2.3.2 芴一步法制9-芴甲醇 |
2.3.3 芴一步法制9,9-双羟甲基芴 |
2.3.4 蒽渣预处理及反应与分离 |
第3章 芴两步法合成9-芴甲醇 |
3.1 芴制9-芴甲醛 |
3.1.1 反应气氛的确定 |
3.1.2 溶剂、催化剂的影响 |
3.1.3 酰基化试剂的影响 |
3.1.4 加水结束反应 |
3.2 9-芴甲醛还原为9-芴甲醇 |
3.2.1 不同还原剂的影响 |
3.2.2 无机盐助剂的影响 |
3.2.3 还原温度的影响 |
3.3 蒽渣中芴两步法合成9-芴甲醇联产菲 |
3.3.1 蒽渣预处理 |
3.3.2 模型混合物中芴与菲的分离 |
3.3.3 蒽渣中芴与菲的分离 |
3.4 机理探讨 |
3.4.1 酰基化反应机理 |
3.4.2 NaBH_4–CaCl_2还原机理 |
3.4.3 多聚甲醛还原机理 |
3.4.4 副产物生成机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9,9双羟甲基芴 |
4.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4.1.1 溶剂的选取 |
4.1.2 催化剂的选取 |
4.1.3 物料配比的选取 |
4.1.4 加料顺序的影响 |
4.2 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 |
4.2.1 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2 加料顺序的影响 |
4.2.3 产物回收 |
4.3 芴一步法合成9,9-双羟甲基芴 |
4.3.1 溶剂的影响 |
4.3.2 催化剂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3.4 物料配比的影响 |
4.3.5 温度的影响 |
4.3.6 产物回收 |
4.4 模型混合物中芴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联产菲 |
4.4.1 模型混合物为原料一步法合成9-芴甲醇联产菲 |
4.4.2 模型混合物为原料一步法合成9,9-双羟甲基芴联产菲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手性拆分 |
1.1.1 手性 |
1.1.2 手性拆分的方法和意义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
1.2.2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
1.2.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
1.2.4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机理 |
1.3 界面聚合法 |
1.3.1 界面聚合原理 |
1.3.2 界面聚合法的发展及应用 |
1.4 反式1,2-环己二胺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键合臂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试剂的干燥处理 |
2.2.3 反式1,2-环己二胺固定相的制备 |
2.2.4 液相柱的填充 |
2.2.5 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色谱柱分离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手性固定相的元素分析 |
2.3.2 手性固定相的红外表征 |
2.3.3 手性固定相的SEM表征 |
2.3.4 手性柱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研究 |
2.3.5 手性柱对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研究 |
2.3.6 手性化合物进样量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
2.3.7 温度对色谱拆分性能的影响 |
2.3.8 色谱手性柱的重现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界面聚合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3.2.3 手性柱的填装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手性固定相的SEM表征 |
3.3.2 手性固定相的红外表征 |
3.3.3 手性柱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研究 |
3.3.4 手性柱对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研究 |
3.3.5 手性化合物进样量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
3.3.6 温度对色谱拆分性能的影响 |
3.3.7 色谱手性柱的重现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手性共价有机骨架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简介 |
1.1.1 手性及手性化合物 |
1.1.2 手性拆分的意义 |
1.1.3 手性拆分的方法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手性固定相 |
1.2.1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
1.3 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
1.3.1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类型 |
1.3.2 手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策略 |
1.3.3 手性共价有机骨架在手性分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手性CD-COF-1 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COF-1 的制备 |
2.2.3 手性CD-COF-1 的制备 |
2.2.4 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手性CD-COF-1 固定相 |
2.2.5 手性CD-COF-1 色谱柱的填充 |
2.2.6 色谱拆分条件和性能评价参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手性CD-COF-1 的表征 |
2.3.2 手性CD-COF-1 色谱柱对于手性外消旋体的拆分 |
2.3.3 手性CD-COF-1 色谱柱对于苯系位置异构体的拆分 |
2.3.4 进样量对手性CD-COF-1 色谱柱的影响 |
2.3.5 温度对手性CD-COF-1 色谱柱的影响 |
2.3.6 手性CD-COF-1 色谱柱的重现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作固定相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1,3,5-三甲醛间苯三酚的合成 |
3.2.3 3,3′-二硝基联苯胺的合成 |
3.2.4 共价有机骨架TpBD(NH_2)_2的合成 |
3.2.5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的手性共价有机骨架的的合成 |
3.2.6 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固定相 |
3.2.7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的填充 |
3.2.8 色谱拆分条件和性能评价参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的表征 |
3.3.2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对于手性外消旋体的拆分 |
3.3.3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对于苯系位置异构体的拆分 |
3.3.4 进样量对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的影响 |
3.3.5 温度对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的影响 |
3.3.6 TpBD(NH_2)_2的L-羟基脯氨酸衍生物色谱柱的重现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用作固定相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1,3,5-三甲醛间苯三酚的合成 |
4.2.3 3,3′-二硝基联苯胺的合成 |
4.2.4 共价有机骨架TpBD(NH_2)_2的合成 |
4.2.5 手性共价有机骨架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的合成 |
4.2.6 利用网包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固定相 |
4.2.7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的填充 |
4.2.8 色谱拆分条件和性能评价参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的表征 |
4.3.2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对于手性外消旋体的拆分 |
4.3.3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对于苯系位置异构体的拆分 |
4.3.4 进样量对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的影响 |
4.3.5 温度对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的影响 |
4.3.6 TpBD(NH_2)_2的(1S)-(+)-10-樟脑磺酰氯衍生物色谱柱的重现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扁桃酸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可控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扁桃酸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 引言 |
1.2 聚扁桃酸的合成方法 |
1.2.1 直接缩聚/酯交换法 |
1.2.2 扁桃酸二聚体的开环聚合 |
1.2.3 5-苯基-1,3-二氧戊环4-酮的开环聚合 |
1.2.4 扁桃酸-O-羧基内酸酐的开环聚合 |
1.3 OCA类单体开环聚合机理 |
1.3.1 碱催化OCAs开环聚合反应中的消旋化机理 |
1.3.2 OCAs开环聚合反应机理 |
1.3.3 立体选择性机理 |
1.4 用于OCAs开环聚合的催化体系 |
1.4.1 有机催化剂在OCAs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4.2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OCAs开环聚合中的应用 |
1.5 基于水杨酸基的易降解聚酯的合成 |
1.5.1 水杨酸乙交酯(SG)和水杨酸甲基乙交酯(SMG)的合成 |
1.5.2 用于SG和SMG开环聚合的催化剂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利用弱Lewis酸碱对催化L-扁桃酸-O-羧基内酸酐开环聚合制备立构规整的聚扁桃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溶剂处理办法 |
2.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2.2.3 manOCA的合成 |
2.2.4 配体的合成 |
2.2.5 配合物的合成 |
2.2.6 L-manOCA开环聚合的一般步骤 |
2.3 配合物L~1Zn + 3-F-Py和 L~2Zn + 3-F-Py的结构分析 |
2.4 Lewis酸配合物1-5和Lewis碱3-F-Py催化L-manOCA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三章 利用Lewis酸碱对立体选择性催化rac-扁桃酸-O-羧基内酸酐开环聚合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溶剂处理方法 |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3.2.3 单体man OCA的合成 |
3.2.4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3.2.5 立体选择性催化rac-manOCA开环聚合的一般步骤 |
3.3 Lewis酸碱对催化rac-manOCA开环聚合的研究 |
3.3.1 由碳谱分析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
3.3.2 由链末端氢谱分析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
3.3.3 配体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3.4 聚合物的热和结晶性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四章 利用高活性OOO-三齿双酚锌配合物催化手性扁桃酸-O-羧基内酸酐的活性聚合制备精确的立体嵌段共聚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溶剂处理方法 |
4.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4.2.3 manOCA的合成步骤 |
4.2.4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4.2.5 配合物6和7对manOCA开环聚合的一般步骤 |
4.3 配合物6和7 用于manOCA开环聚合 |
4.3.1 配合物6和7 催化L-manOCA活性开环聚合 |
4.3.2 L-manOCA和 D-manOCA立体嵌段共聚 |
4.4 L-manOCA与 LA嵌段共聚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五章 扁桃酸与水杨酸交替共聚物的合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溶剂处理办法 |
5.2.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5.2.3 单体水杨酸苯基乙交酯(SPG)的合成 |
5.2.4 三酚锌/镁配合物8,9 的合成 |
5.2.5 配合物8,9 催化SPG开环聚合的一般步骤 |
5.3 配合物8,9 的结构分析 |
5.4 配合物8,9 催化SPG开环聚合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的合成工艺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2.2 R取代苄基-二乙基膦酸酯的合成 |
1.2.3 t-APE-Br衍生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1.2.4 (E)-1-(苯基)-2-(9-蒽基)-乙烯(4,t-APE)的合成 |
1.2.5 t-APE-Br(5)的合成 |
1.2.6 (E)-1-(4-氰基苯基)-2-(9-蒽基)-乙烯(6)的合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t-APE-Br合成的正交实验方案及结果 |
2.2 反应温度对t-APE-Br收率的影响 |
2.3 溶剂对t-APE-Br收率的影响 |
2.4 投放叔丁醇钾先后顺序对t-APE-Br收率的影响 |
2.5 惰性气体保护对t-APE-Br收率的影响 |
2.6 基于不同取代基的苄基-二乙基膦酸酯对合成收率的影响研究 |
3 结论 |
(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除草活性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 除草作用靶标研究方法 |
1.2.1 生物信息学 |
1.2.2 荧光标记技术 |
1.2.3 分子对接 |
1.2.4 亲和层析 |
1.2.5 药物亲和靶标稳定性分析 |
1.3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除草活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1.3 供试仪器 |
2.1.4 供试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LX-2的合成及结构确定 |
2.2.2 溶剂筛选 |
2.2.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
2.2.4 LX-2的荧光光谱测定 |
2.2.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
2.2.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测定 |
2.2.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
2.2.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LX-2结构的确定 |
3.1.1 LX-2氢谱 |
3.1.2 LX-2高分辨质谱 |
3.2 溶剂对LX-2荧光强度的影响 |
3.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
3.3.1 LX-2对拟南芥的活性 |
3.3.2 LX-2对马唐的活性 |
3.3.3 LX-2对反枝苋的活性 |
3.4 LX-2的荧光光谱 |
3.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
3.5.1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
3.5.2 LX-2荧光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
3.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 |
3.6.1 LX-2的吸收动力学曲线 |
3.6.2 LX-2的洗脱曲线 |
3.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
3.7.1 LX-2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的影响 |
3.7.2 LX-2对拟南芥幼根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
3.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8)二芳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光机械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光机械运动行为 |
§1.3 不同类型的光化学反应诱导下的光机械运动 |
§1.3.1 水杨醛衍生物的烯醇式-酮式异构化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2 顺-反异构化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2.1 碳-碳双键的顺-反异构化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2.2 偶氮苯的光异构化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3 无机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内键异构化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4 二芳基乙烯的电环化反应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5 [4+4] 环加成反应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6 光聚合反应诱发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3.7 [2+2] 环加成反应诱导下晶体的光机械运动 |
§1.4 立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卤代萘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分子晶体的光机械效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
§2.2.2 晶体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光物理性质 |
§2.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4 光机械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五氟苯乙烯基萘的分子晶体的光机械与荧光开关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
§3.2.2 晶体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表征 |
§3.3.2 光物理性质 |
§3.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3.4 光机械行为 |
§3.3.5 荧光开关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顺-反异构化诱导萘乙烯基苯并恶唑晶体的光机械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
§4.2.2 晶体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光物理性质 |
§4.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4 光机械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氯代萘乙烯基苯并恶唑的分子晶体的光机械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
§5.2.2 晶体和纤维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表征 |
§5.3.2 光物理性质 |
§5.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5.3.4 光机械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二芳基乙烯衍生物的分子晶体的光机械效应及其酸致变色性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
§6.2.2 晶体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合成与表征 |
§6.3.2 光物理性质 |
§6.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6.3.4 光机械行为 |
§6.3.5 酸致变色性质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目标分子的 ~1H NMR、~(13)C NMR和MS谱图 |
附录二 测试仪器及其测试方法 |
附录三 试剂的商业来源及纯度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Zn改性介孔BMMs固载联吡啶脯氨酸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
1.1.1 介孔材料的简介 |
1.1.2 常见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
1.1.3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功能化 |
1.1.4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2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2.1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发展背景 |
1.2.2 以脯氨酸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
1.2.3 不对称Aldol反应 |
1.3 固载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剂的研究状态 |
1.3.1 有机载体 |
1.3.2 无机载体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Zn-改性BMMs固载联吡啶脯氨酸的稳定性及不对称Aldol反应的可循环催化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非均相催化剂ZZnBMMs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分析 |
2.3.2 SEM分析 |
2.3.3 N_2-sorption分析 |
2.3.4 UV-vis DRS分析 |
2.3.5 FT-IR分析 |
2.3.6 SAXS分析 |
2.3.7 不对称Aldol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Zn-改性BMMs上联吡啶脯氨酸的嫁接量及催化不同底物对Aldol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一系列非均相催化剂ZZnBMMs-n的制备 |
3.2.3 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的一般方法 |
3.2.4 不对称Aldol反应产物的结构表征与液相分析数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SEM分析 |
3.3.3 N_2-sorption分析 |
3.3.4 UV-vis DRS和 FT-IR分析 |
3.3.5 SAXS分析 |
3.3.6 TG和 EA分析 |
3.3.7 不对称Aldol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蒽基光敏剂的合成、性质研究及其在光聚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光聚合技术简介 |
1.1.1 自由基光聚合 |
1.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1.1.3 阳离子光聚合 |
1.2 蒽类化合物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2.1 氧清除剂 |
1.2.2 含蒽结构的染料敏化剂 |
1.2.3 蒽作为ATRP催化剂 |
1.2.4 含蒽结构双光子吸收材料 |
1.3 含杂原子的芳香化合物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1.3.1 酚噻嗪衍生物 |
1.3.2 咔唑衍生物 |
1.3.3 三苯胺衍生物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创新点说明 |
第二章 蒽基光敏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仪器及主要试剂 |
2.2.1 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SubAN的合成 |
2.3.2 ANDs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路线 |
2.4.2 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蒽基光敏剂的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UV-Vis吸收光谱 |
3.3.2 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效率 |
3.3.3 双光子激发荧光实验 |
3.3.4 循环伏安实验 |
3.3.5 理论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基态结构和HOMO/LUMO分析 |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4.3 荧光光谱及量子产率计算 |
3.4.4 双光子吸收性质 |
3.4.5 电化学性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蒽基光敏剂在光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HDDA的自由基光聚合实验 |
4.2.4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TRP聚合 |
4.2.5 光解实验 |
4.2.6 荧光猝灭实验 |
4.2.7 光电子转移自由能变的△G的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ubAN/ONI体系 |
4.3.2 ANDs/ONI体系 |
4.3.3 ANDs调控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9-蒽甲醛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蒽渣中芴合成9-芴甲醇和9,9-双羟甲基芴研究[D]. 郭美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D]. 王彦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手性共价有机骨架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D]. 熊婉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扁桃酸均聚物与共聚物的可控合成[D]. 姜金星. 兰州大学, 2021
- [6](E)-1-(4-溴苯基)-2-(9-蒽基)-乙烯的合成工艺改进[J]. 王静乐,邵小娜,周浓林. 山东化工, 2021(05)
- [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D]. 李鑫.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二芳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光机械性质研究[D]. 彭江. 吉林大学, 2020(08)
- [9]Zn改性介孔BMMs固载联吡啶脯氨酸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D]. 张亚静.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蒽基光敏剂的合成、性质研究及其在光聚合中的应用[D]. 薛探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