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繁殖管理 促进牛奶高产(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侯宇[2](2021)在《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养殖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过去普遍认为奶牛热应激期间产奶量和乳品质的下降是采食量的剧烈下降导致的。然而最近几年的多项研究表明热应激期间采食量的下降只能解释产奶量下降量的35%~61%。为了研究热应激期间奶牛产奶量下降的其他原因,本研究利用环境控制舱对比研究了短期热应激(Short-term heat stress,STHS)和长期热应激(Long-term heat stress,LTHS)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生理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血液代谢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反刍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为了准确预警奶牛热应激的出现,本研究探索了奶牛出现热应激时的多个环境因子和9个最为常见的温热指数的阈值并研究了它们的准确性。此外,由于热应激会导致奶牛反刍时间(Ruminant time,RT)的下降,所以本研究以反刍时间的变化为依据,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奶牛热应激预警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与STHS相比,LTHS导致奶牛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下降了17.2%和12.6%,表明LTHS造成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更为严重。与STHS相比,LTHS导致乳蛋白浓度和乳蛋白产量分别下降了6.8%和22.4%。与STHS相比,LTHS降低了血液中葡萄糖(11.6%)和NEFA(13.6%)的浓度以及瘤胃VFA的浓度(29.7%),但升高了MUN(15.1%)、BUN(8.6%)和肌酐(15.4%)的浓度。牛奶酪蛋白的产量与血液中Ile,Met和Tyr的浓度极显着正相关,酪蛋白浓度和血液中Ile的浓度呈显着正相关。血液中Ile、Leu、Val、Met和Tyr的浓度与DMI显着正相关。此外,LTHS导致瘤胃内Bacteroidetes、Prevotellaceae、Bacteroidaceae和Prevotella相对丰度下降。结果说明,DMI的下降可能是STHS奶牛产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瘤胃代谢受损和脂肪组织动员受抑制可能是LTHS导致产奶量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热应激期间乳蛋白浓度和产量的下降与DMI下降造成的血液中Ile、Leu、Met和Tyr的浓度下降有关。2.在牧场收集到的13741组总反刍时间(Total ruminant time,TRT)和对应的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分段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热应激会导致TRT下降。TRT的下降可以作为热应激出现的标志。当夏季的日平均温度超过23oC,或日平均相对湿度超过67%,黑球日平均温度超过24oC,日最高辐射强度超过500 W/m2,日累计辐射值超过19MJ/m2,奶牛就会发生热应激。此外,在现有的温热指数中,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与TRT的相关性最高,当THI高于71,奶牛会出现热应激。与其他温热指数相比,THI更适宜作为中国北方奶牛热应激的评价指数。高温环境中白天反刍时间(Day ruminant time,DRT)的下降是导致TRT下降的原因,夜间反刍时间(Night ruminant time,NRT)不会受到热应激的影响。3.利用牧场收集到的8436组TRT和气象数据,在MATLAB平台通过机器学习技术中的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ur,KNN)算法来进行TRT、NRT和DRT预测建模。本试验中TRT,NRT和DRT的K值分别标定为58,48,45。经验证,KNN对TRT,NRT和DRT的预测准确度分别是0.6171,0.2798和0.8138。根据热应激导致的TRT的下降程度,可将热应激分为以下四类:当TRT≥534 min/d,奶牛无热应激;当506 min/d≤TRT<534 min/d,奶牛轻度热应激;当469 min/d≤TRT<506 min/d,奶牛中度热应激;当TRT<469 min/d,奶牛重度热应激。KNN算法适用于TRT和DRT的预测,通过KNN对TRT的预测可实现对热应激的预警。
崔君[3](2020)在《三丁酸甘油酯缓解奶牛热应激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热应激是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身体状况的重要因素,对奶牛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近年来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前人的研究显示,高产奶牛对热应激更加敏感,因此本试验通过对比热应激条件下,高产奶牛和正常产量奶牛对热应激的不同反应,以期揭示在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不同反应差别的原因。本试验从牛场中筛选出健康高产奶牛(n=10,45±5 kg/d)和正常产奶量奶牛(或称为低产奶牛)(n=10,25±5 kg/d),试验持续21 d(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8月4日)。通过测定高产组和低产组奶牛的基本生理状态、血液生化及其生产性能等指标,揭示热应激对不同产量奶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热应激条件下,与低产组相比,高产奶牛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其生化指标中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和血液尿素氮(BUN)均显着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L-1β、IL-6(interleukin,IL)均出现极显着性的升高(p<0.01)。此外,在热应激作用下,高产奶牛不仅产奶量严重下降,乳蛋白、乳脂肪均低于正常奶牛。此结果表明热应激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显着。三丁酸甘油酯是一种短链脂肪酸酯,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三丁酸甘油酯在动物生产中具有促进生长、调节免疫、预防疾病以及减少应激损伤等多种作用,因此我们推测三丁酸甘油酯在缓解奶牛热应激方面有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三丁酸甘油酯是否能缓解高产奶牛的热应激状态,改善血液生理指标,在牛场中选择处于热应激的高产荷斯坦奶牛(n=20,45±5 kg/d),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试验组,每天每头添加37.5g三丁酸甘油酯,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连续饲喂21 d,以观测其对高产奶牛热应激血液生理指标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奶牛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粒细胞数下降,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上升,但差异不显着(p>0.05)。生化指标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胆红素(TBIL)、血液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淀粉酶(AMY)、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对照组降低,且ALB、GLO、TBIL、BUN、CRE、AST差异显着(p<0.05),钙和磷升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这说明三丁酸甘油酯在缓解热应激对高产奶牛的肝肾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有一定功效。有研究显示,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抑制部分抗炎因子水平,降低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热应激引起的高产奶牛炎性因子反应及其作用机理,我们使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丁酸甘油酯通过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显着降低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IL-6、TNF-α和IL-1β的基因水平。并且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显着抑制淋巴细胞p38、ERK1/2、JNK1/2和p65的磷酸化,减少促炎介质的形成,从而减轻热应激引起的高产奶牛炎症损伤。生产性能是奶牛业关注的焦点,热应激不仅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了影响,甚至对奶牛的乳品质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三丁酸甘油酯在高产奶牛中能否改善因热应激造成的损伤呢,是我们试验研究的重点。我们的试验结果显示,三丁酸甘油酯能改善高产奶牛因热应激造成产奶量下降,但其效果并不显着(p>0.05)。但在乳品质方面,三丁酸甘油酯能显着提高乳脂肪、乳蛋白的含量,且差异显着(p<0.05)。此外,三丁酸甘油酯能有效降低体细胞数,且差异极显着(p<0.01)。综上所述,与正常产奶量的奶牛相比,高产奶牛在肝肾损伤、炎性介导的免疫以及生产性能方面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而三丁酸甘油酯在缓解热应激造成的肝肾损伤,减少热应激引起的外周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改善高产奶牛泌乳性能,以及改善高产奶牛乳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均有显着效果,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吴雨红[4](2020)在《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舒适度是动物福利在奶牛养殖领域的直接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动物福利的观念更加普及,奶牛舒适度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卧床舒适度是奶牛舒适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卧床作为牛舍环境中与奶牛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组成部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不言而喻。基于动物福利的要求,牧场应该为奶牛提供合理、舒适的卧床。卧床的垫料类型和尺寸等因素对泌乳牛的躺卧行为有很大影响,舒适的卧床可以激发奶牛生产潜能,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均有益处。对于奶牛来说,舒适的卧床应该具备如下条件:足够的长度和宽度,柔软舒适干燥的垫料,足够的前冲空间,奶牛起卧时没有障碍等。生产者应该牢固树立“以牛为本”的养殖理念,用心关注并提高奶牛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方可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奶牛行业才能可持续的、健康稳固的发展下去。[目的]:研究不同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揭示舒适度管理对牛场生产的重要性,为改善奶牛福利、提升奶牛生产性能提供依据,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选择石河子市周边某规模化奶牛场为试验牧场,选择150头泌乳天数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三组,每组50头,分别圈养于A、B、C三个卧床舒适度不同的牛舍内,对三个牛舍内的卧床进行不同处理,A牛舍无卧床作为对照组,B、C牛舍卧床作为试验组,试验周期为1年。(1)使用肉眼观察、工具测量、亲身体验三种方法对三个牛舍卧床进行舒适度等级评定,根据舒适度等级从低到高分为1、2、3三个等级。(2)记录并整理奶牛在不同卧床舒适度情况下的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卧床舒适度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3)记录并整理奶牛在不同卧床舒适度情况下的繁殖性能(总受胎率、产犊间隔、配种指数、产后首配天数)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4)对三种等级卧床的垫料进行细菌计数,统计奶牛在不同卧床舒适度下的乳房炎、肢蹄病、子宫内膜炎的疾病发病率,分析卧床舒适度对上述三种奶牛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1)卧床基本情况:A牛舍没有卧床;B牛舍为沙子卧床,长度225cm,宽度110cm,高度110cm,C牛舍是干牛粪卧床,长度245 cm,宽度120 cm,高度120cm;两种卧床垫料厚度均为15~20cm,牛床清洁度都较好;C牛舍卧床表面具有4°~7°的角度,B牛舍卧床表面无角度;C牛舍卧床比B牛舍卧床柔软。卧床指标方面:C牛舍卧床躺卧奶牛数量多于B牛舍卧床,差异显着(P<0.05),站立奶牛数量低于B牛舍卧床,差异显着(P<0.05);C牛舍卧床奶牛舒适度指标CCI(92.55%,81.40%)和卧床使用指标SUI(88.67%,74.47%)均高于B牛舍卧床,卧床站立指标SSI(7.45%,18.60%)低于B牛舍卧床。飞节损伤和牛体清洁度评分方面,C牛舍卧床飞节损伤0分和清洁度1分奶牛所占比例高于A、B牛舍卧床,差异显着(P<0.05),整体均表现为C牛舍卧床>B牛舍卧床>A牛舍卧床。卧床舒适度等级结果:C牛舍为3级卧床,B牛舍为2级卧床,A牛舍为1级卧床。(2)泌乳性能方面:2、3级卧床奶牛的日产奶量明显高于1级卧床,差异显着(P<0.05),而2级和3级卧床间无明显差异(P>0.05);1、3级卧床的SCC高于2级卧床,差异显着(P<0.05),而1级和3级卧床间无显着差异(P>0.05);卧床等级对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无明显影响(P>0.05)。(3)2、3级卧床的总受胎率高于1级卧床,差异显着(P<0.05),而2级与3级卧床间差异不显着(P>0.05);1级卧床的产后首配天数高于2、3级卧床,差异显着(P<0.05),而2级与3级卧床间差异不显着(P>0.05);卧床等级对配种指数和产犊间隔无明显影响(P>0.05)。(4)不同等级卧床的细菌数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整体表现为1级>3级>2级;卧床等级对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有影响,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1级>3级>2级;卧床等级对肢蹄病的影响呈现出,1级卧床肢蹄病发病率高于2、3级卧床,且差异显着(P<0.05),2、3级卧床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A牛舍卧床舒适度等级为1级;B牛舍卧床舒适度等级为2级;C牛舍卧床舒适度等级为3级。(2)卧床舒适度等级与奶牛产奶量呈显着正相关,与牛奶中SCC呈负相关。(3)卧床舒适度等级与总受胎率呈显着正相关,与产后首配天数呈显着负相关,对配种指数及产犊间隔无明显影响。(4)卧床舒适度等级对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以及肢蹄病均有显着影响。卧床舒适度不同所含的细菌数量有所不同,细菌数量越多的卧床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以及肢蹄病的发病率越高。
汪丽[5](2020)在《奶牛全基因组甲基化频率与泌乳性能关系及其受热应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奶牛研究的不断深入,表观遗传学逐渐被重视,作为可能影响奶牛泌乳功能调控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表观遗传主要的修饰类型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在不同生理状态和健康体况下,奶牛的乳蛋白的表达会受到DNA甲基化的调控。表观遗传受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影响,奶牛的管理环境、饲养条件通过某种机制改变机体的表观遗传修饰特性,并且能将这一改变遗传给后代。热应激会使得奶牛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处于应激状态,进而影响产奶性能和机体健康,是制约我国奶牛业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从表观遗传角度研究奶牛生产性能的内在机制,同时探明环境对于表观遗传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奶牛血液DNA整体表观遗传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方向。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奶牛生产性能与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的关联,探究相同饲养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的差异与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的关系;同时分析热应激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状态的变化,探究热应激环境对奶牛血液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和生理状态的影响。1.相同环境下奶牛血液DNA甲基化与生产性能的关系(试验一)。选择相同环境下饲喂的19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连续三天记录奶产量,在第三天收集血液和牛奶样品,用试剂盒分析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并分析牛奶成分。研究获得了奶牛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分布数值,平均为12.4%(范围:3.5%-22.6%)。通过比较不同奶产量奶牛的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发现;奶产量、乳蛋白产量与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呈现负的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提示,产量不一的泌乳奶牛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遗传调控机制。2.热应激环境下奶牛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生产性能的变化(试验二)为了探究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与血液基因组DNA甲基化频率的关系,选择18头高产荷斯坦奶牛,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连续记录其六周的采食量和奶产量,记录试验期间环境温湿度(用于计算温湿度指-THI)和奶牛直肠温度。在轻度热应激(72<THI<78)和中度热应激(78<THI<88)两个环境下中午饲喂前采集血液样品,分析血液指标,检测热应激蛋白的含量,同时提取血液DNA,检测DNA甲基化频率。结果显示:中度热应激时直肠温度显着高于轻度热应激(P<0.01),干物质采食量相比轻度热应激下降了 3.5 kg/日,产奶量显着下降3.9 kg/日。中度热应激环境下中午时血液DNA甲基化频率显着降低(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显着上升,血液中γ-球蛋白浓度显着提高(P<0.01),四种热应激蛋白在两个时期无显着差异。表明中度热应激可严重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甲基化频率降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其内在机制有待于深入探究。综上所述,在奶牛日常生理代谢中,血液DNA会发生甲基化类型的表观遗传修饰,并会对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产生影响;不同程度热应激会对奶牛生理、生产产生影响,同时血液DNA甲基化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热应激有可能会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影响生产性能。
刘利[6](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赵国丽[7](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鉴定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性状相关基因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荷斯坦奶牛在选择强度的加大下,单产水平急剧攀升而繁殖力缓慢下降,与其他奶业发达国家繁殖力发展规律基本一致,高产奶牛在生理和代谢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来适应高产的生产环境,一般在规模奶牛场受精率在90%左右,而产犊率在60%左右,在生产中存在30%左右的胚胎丢失或胎儿死亡,因此,早期隐性流产是影响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荷斯坦青年母牛孕酮分泌范型建立与早期隐性流产研究随机选取100头13月龄-14月龄中国荷斯坦青年奶牛作为研究对象,配种当天计作0天,其后每隔3天尾跟采血1次,直到配种后60天,同时在30天与60天B超妊娠检查时做好每头牛的繁殖记录,每头牛做好标记,采血后立即离心取血浆进行孕酮测定,孕酮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数据分析采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了正常妊娠组56头牛孕酮分泌范型:第 3 天为 1.255ng/mL±0.554 ng/mL,第 6 天 2.973 ng/mL±1.241 ng/mL,第9天4.237ng/mL±1.590ng/mL,第3天到第9天孕酮水平急剧升高,第21天5.957 ng/mL±2.524 ng/mL,大于2ng/mL,随后孕酮水平保持在6ng/mL,符合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组织营养特别是孕酮的需求变化,根据孕酮分泌范型结合母牛个体孕酮曲线急剧下降节点判定早期隐性流产组牛17头:第18天3头,第21天3头,第33天3头,第39天3头;第45天2头,第51天3头;60天受胎率为70%,早期隐性流产率17%。2.荷斯坦青年母牛早期隐性流产转录组测序与候选基因筛选选取青年荷斯坦母牛早期隐性流产组第18天、第21天、第33天、第39天和第51天各3头,相对应天数正常发育组各3头为对照,采用RNA-Seq技术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结果显示:第18天发现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个基因上调,17个基因下调;第21天发现175个差异表达基因,102个上调,74个下调;第33天发现5个差异表达基因,1个基因上调,4个下调;第39天发现10个差异表达基因,2个上调,8个下调:第51天发现2个上调基因,0个下调基因。根据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共筛选出6个早期隐性流产相关候选基因:p38、Fas、CDH2、VCAM1、MMP14、EEF1A1。3.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p38和Fas可能调控了黄体细胞凋亡;CDH2基因表达产物作为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族一员,可能在调节胚胎神经管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基因的下调导致早期胚胎死亡;VCAM1基因表达的糖蛋白分子,可能介导了早期胚胎与子宫内膜的粘附作用;MMP14基因表达一种锌依赖型蛋白水解酶,在早期胚胎侵润子宫内膜起到关键作用,EEF1A1是真核生物翻译延长因子三者共同作用完成早期胚胎的附植准备工作。
王春磊[8](2019)在《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生产中,养殖者为提高经济效益,维持奶牛高产奶量,通常会提高基础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精料的比例,以满足奶牛对能量的需求。这种高精日粮含有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在奶牛瘤胃内长时间反复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致使瘤胃pH值长时间低于正常值,造成了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破坏,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研究表明,将酵母添加到奶牛日粮中不仅可以为奶牛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缓解SARA的负面影响。而甘油可以作为生糖先质减轻奶牛能量负平衡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另外,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繁殖性能和抗氧化等功能,它能清除自由基,缓解奶牛的氧化应激。在奶牛日粮中单独添加甘油、硒或酵母的试验研究已有很多,但将甘油、硒和酵母三者相结合应用到奶牛特别是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奶牛,却鲜有报道。本实验室利用分离获得的高产甘油酿酒酵母菌株和富硒酵母菌株,通过适当的条件发酵,成功的制备了富含甘油和硒的酵母制剂。本试验在对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的甘油含量和稳定性测定后,研究了该制剂对患SARA的泌乳荷斯坦奶牛瘤胃代谢、乳品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一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的甘油含量及其稳定性测定本试验首先利用高碘酸氧化法检测本实验室制备的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中的甘油含量;然后将本制剂分装于洁净的塑料桶内于室温(25℃)下保存,每隔15 d检测一次制剂中的甘油含量和酵母活菌数,借此来评价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本实验室制备的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中甘油含量为109.41 g·L-1,酵母活菌数为7.9×108CFU·mL-1;存放至第60d时,甘油含量为107.15 g·L-1,活菌数为5.5×105 CFU·mL-1;存放至第75d时,甘油含量为106.19g·L-1,活菌数为3.2×103 CFU·mL-1。本试验表明,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可以在常温下存放至少两个月,其稳定性仍较好。试验二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代谢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在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评价其对瘤胃液pH值及其他瘤胃代谢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重复交叉试验设计,分为无酵母组(即对照组)和酵母组(即试验组),将4头经产瘤胃瘘管奶牛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午饲时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1L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含酵母硒5mg,甘油109.41g,酵母7.9×108CFU·mL-1)。本试验共分2期完成,每期包括预试期12d,采样期3d,分别于试验的第13d、14d、15d午饲前采集血液样品,于午饲后0h、2h、4h、6h采集瘤胃液样品。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奶牛饲喂后4 h的瘤胃液pH=5.52相比,试验组奶牛饲喂后4 h的瘤胃液pH值显着升高为5.62(P<0.05);且试验组奶牛具有更高的瘤胃平均pH值(P=0.07)。试验组奶牛瘤胃液中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为25.41%,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丙比为2.43,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为1.25mg·mL-1,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氨氮浓度(6.58mg·dL-1)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升高(P=0.08),而LPS浓度(1.3 × 104EU·mL-1)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07),瘤胃液中乳酸浓度和血液中乳酸、LPS浓度以及pH变化均不明显。本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可以提高瘤胃液pH值、微生物蛋白浓度和丙酸占比,降低乙丙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SARA。试验三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抗氧化能力和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在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评价其对奶牛抗氧化能力和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产犊胎次、泌乳量及体况评分相近的泌乳初期奶牛20头,随机分配到2组:无酵母组(即对照组)和酵母组(即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于午饲时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1 L(含酵母硒5 mg,甘油109.41g,酵母7.9×108CFU·mL-1),分别进行3d预饲和为期21 d的正式试验。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于正式试验的第0d、7d、14d、21 d采集乳样和血液样品。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葡萄糖和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78.9U·mL-1、64.55 mmol·L-1和71.22g·L-1,均显着升高(P<0.05),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略有升高趋势(P=0.09);试验组奶牛乳中的乳脂率为3.3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率为3.15%,相较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6),体细胞数较对照组略有下降趋势(P=0.07),而奶牛产奶量和其他乳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本试验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SARA奶牛的抗氧化能力和改善乳品质。
张桂强[9](2018)在《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牛奶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对奶牛养殖企业来说怎样养出优质高产的奶牛,一直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奶牛福利问题也日益受到养殖人士的关注,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奶牛福利保障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奶牛福利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奶牛卧床垫料的选择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这些符合实际生产的系统应用研究尚不多见。本试验从生产实际的需要出发,探讨奶牛卧床垫料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改善奶牛福利来增强奶牛体质,进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试验一: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旨在探讨奶牛卧床在不同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对其舒适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3胎次,产后天数相近,临床健康的荷斯坦奶牛500头,随机分成10组,对奶牛在不同卧床上站立、躺卧等行为状态进行观察,通过对奶牛躺卧、站立时间、牛床使用率、发病率、体细胞、牛体损伤、奶牛步态、乳房清洁度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最有利于奶牛生长、生活、休息和行为表达的卧床垫料,更好地改善奶牛福利,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垫料厚度5 cm的情况下:①试验奶牛平均24h躺卧在沙子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1.0±2.1h;平均每天休息次数(9±3次)和每次躺卧时间(88±30 min)也最多;试验奶牛平均24 h站立在水泥地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20±25 min,平均站立次数也最多,达18±3次。②试验奶牛各项舒适度指标在沙子上表现最好,舒适度指标为88%,卧床使用率为87%,奶牛站立指标为10%,奶牛跨卧床站立指标为5%。③试验奶牛的体细胞数在沙子和橡胶垫上最少,分别为12万和14万;在水泥地上最多,达到38万。④试验奶牛奶产量在沙子上增加最多,为3kg;而在水泥地上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 4kg。⑤试验奶牛在沙子上乳房炎(发病率2%)和肢蹄病最少(仅2头),受胎率最高(达到51%)。⑥试验奶牛在沙子垫料上牛体损伤最小,奶牛步态正常(牛体损伤和步态评分0分都是26头、1分分别是17头和18头、2分分别是7头和6头、3分和4分都没有),乳房清洁度也最好(乳房清洁度1分有32头,2分有13头,3分有3头,4分有2头);水泥地对牛体损伤最大,奶牛步态也最不正常,乳房清洁度也最差。(2)在垫料厚度10 cm的条件下,试验奶牛每天休息次数、每次躺卧时间与5 cm垫料情况下有类似的变化,且在10 cm的垫垫料上休息的时间更长。在10 cm的垫料上站立时间比5 cm垫料略短,但各组间差异不大。随着垫料厚度的增加,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和卧床使用率均增加,奶牛站立指标和跨牛床站立指标减少。奶牛体细胞数减少,产奶量增加。奶牛的乳房炎和肢蹄病减少,受胎率增加。奶牛的牛体损伤减少,奶牛步态正常的增多,乳房清洁度也逐渐变好。由此可以看出:奶牛在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最为舒适,卧床垫料为干牛粪、秸秆上次之,卧床为水泥地时舒适度最差;且随着卧床垫料厚度的增加,奶牛舒适度也提高。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有利于提高奶牛的舒适度,改善奶牛福利。试验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选用预产期、胎次、奶量、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00头,随机分成6组,按饲养模式不同分为散放式和栓系式两类,按饲喂方法不同分为散放式TMR组(T1)、散放式TMR+阶段饲养组(T2)、散放式传统饲喂组(T3)、栓系式TMR组(T4)、栓系式TMR+阶段饲养组(T5)、栓系式传统饲喂组(T6)。研究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舒适度、采食消化率、产奶量、发病率、乳成分、乳汁体细胞数等奶牛舒适度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T2组试验奶牛舒适度最高达到90%,卧床使用率也最好达到89%,试验奶牛站立最少只有6%,试验奶牛卧床站立也最少,只有4%,T1和T3组次之,T4和T6组试验奶牛舒适度和卧床使用率最低,站立指标和跨卧床站立指标也最多。(2)对试验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影响:T2组试验无牛产后瘫痪和真胃变胃,乳房炎发病最少,只有1头,酮病和胎衣不下最低分别只有1%和8%,T5和T1组次之,T3和T6产后发病最多,胎衣不下也最高。(3)对试验奶牛消化率的影响:T2组试验牛营养物质的平均消化率最高,试验牛对日粮的干物质平均消化率为72.35%、粗蛋白质平均消化率为73%、粗脂肪平均消化率为88.25%、粗纤维平均消化率为45.45%、无氮浸出物平均消化率为80.50%;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对日粮的消化率最差。(4)对试验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影响:T2组表现最好,试验牛305天产奶量最高为9000kg,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非乳固体也最好分别为3.76、3.20、5.62和8.89,体细胞数最低为76000个/mL。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产量最低,各项乳指标也最差,体细胞数最高。由此可以看出:散放式饲养比栓系式饲养能有效改善奶牛的舒适度,有利于发挥奶牛的生产潜能。奶牛TMR比传统饲养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TMR+阶段饲养比TMR更符合奶牛的生理需求,从而保障奶牛的健康福利,利于发挥奶牛生产潜能,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好的模式之一。
张吉鹍[10](2013)在《制约奶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制约我国奶牛养殖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二、重视繁殖管理 促进牛奶高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繁殖管理 促进牛奶高产(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
1.1.1 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1.1.2 热应激对奶牛乳成分组成的影响及机制 |
1.1.3 热应激对乳腺的影响及机制 |
1.2 奶牛热应激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2.1 多种奶牛温热环境评价指数的来源 |
1.2.2 奶牛最佳温热指数的探索 |
1.2.3 温热指数未来的发展方向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比较短期热应激和长期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2.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试验结果 |
2.3.1 STHS和LTHS对奶牛生理参数及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
2.3.2 STHS和LTHS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组成的影响 |
2.3.3 STHS和LTHS对血液中代谢物的影响 |
2.3.4 STHS和LTHS对奶牛饮水量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2.3.5 STHS和LTHS对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热应激奶牛乳蛋白浓度和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关系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生理参数以及DMI的变化 |
3.3.2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
3.3.3 HS阶段和恢复阶段奶牛血液中AA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
3.3.4 奶牛血液游离AA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 |
3.3.5 奶牛血液游离AA与DMI以及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
3.3.6 蛋白质生产指标和血糖浓度与DMI以及蛋白质代谢相关产物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动物与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 |
4.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4.1.4 生物信息分析 |
4.2 数据统计 |
4.3 试验结果 |
4.3.1 瘤胃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
4.3.2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门水平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3.3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科水平上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3.4 不同持续时间的HS对属水平上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奶牛热应激预警模型 |
5.1 原始数据采集 |
5.1.1 数据采集区域和气候模式 |
5.1.2 数据采集及方法 |
5.2 试验动物与管理 |
5.3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
5.3.1 数据预处理 |
5.3.2 分析方法及结果 |
5.4 夏季奶牛反刍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
5.4.1 模型参数标定 |
5.4.2 预测模型精度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丁酸甘油酯缓解奶牛热应激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
1.1 热应激概述 |
1.2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
1.3 缓解应激的主要防治措施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三丁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
2.1 三丁酸甘油酯 |
2.2 三丁酸甘油酯与氧化应激反应 |
2.3 三丁酸甘油酯与肠道损伤 |
2.4 三丁酸甘油酯与炎性反应 |
2.5 三丁酸甘油酯在生产方面的应用 |
2.6 小结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热应激对奶牛血液生理指标、炎性相关因子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1.4 数据的处理 |
1.5 结果 |
1.6 分析和讨论 |
1.7 小结 |
第二章 三丁酸甘油酯对热应激高产奶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数据的处理 |
2.3 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三丁酸甘油酯对热应激高产奶牛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数据的处理 |
3.3 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丁酸甘油酯对热应激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数据的处理 |
4.3 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合作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中国奶牛业发展情况 |
1.1 中国奶牛业的发展现状 |
1.2 中国奶牛业存在的问题 |
2 动物福利 |
2.1 动物福利的概念 |
2.2 动物福利的基本准则 |
2.3 国际动物福利发展现状 |
2.4 国内动物福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 卧床舒适度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卧床舒适度的评价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牛场情况 |
1.3 试验动物及管理 |
1.4 干牛粪垫料的制作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卧床基本情况 |
3.2 卧床指标的计算 |
3.3 牛体清洁度和飞节损伤评分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二 卧床舒适度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试验牛场情况 |
1.3 试验动物及管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固定效应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 卧床等级对奶牛日产奶量和牛奶成分的影响 |
3.3 胎次与卧床等级的互作效应对日产奶量的影响 |
3.4 胎次与卧床等级的互作效应对牛奶成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卧床等级对奶牛日产奶量的影响 |
4.2 卧床等级对牛奶成分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三 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牛场情况 |
1.2 试验动物及管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固定效应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 卧床等级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季节与卧床等级的互作效应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四 卧床舒适度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牛场情况 |
1.2 试验动物及管理 |
2 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固定效应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
3.2 不同等级卧床的细菌数以及疾病的发病率情况 |
3.3 胎次与卧床等级的互作效应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奶牛全基因组甲基化频率与泌乳性能关系及其受热应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表观遗传与DNA甲基化研究 |
1.1 表观遗传与DNA甲基化 |
1.2 血液DNA的甲基化 |
1.3 血液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与应用 |
2. 营养对奶牛性状表现的表观遗传调控 |
2.1 营养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表观遗传机制 |
2.2 营养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表观遗传机制 |
2.3 营养影响奶牛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 |
3. 环境对奶牛性状的表观遗传调控 |
3.1 影响奶牛性状的主要环境因素 |
3.2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
3.2.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3 热应激对奶牛健康的影响 |
3.3 热应激对奶牛的表观遗传调控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奶牛血液DNA甲基化与泌乳性能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2.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1.2.2 奶产量及乳成分 |
1.2.3 血样采集 |
1.2.4 甲基化检测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奶牛泌乳性能 |
2.2 奶牛血液DNA甲基化频率概况 |
2.2.1 奶牛血液DNA甲基化频率分布情况 |
2.2.2 胎次和泌乳天数与血液DNA甲基化的相关关系分析 |
2.2.3 不同胎次间DNA甲基化频率的分布 |
2.2.4 甲基化频率和产奶量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 |
2.3 奶牛的泌乳性能与DNA甲基化频率的关系 |
2.3.1 DNA甲基化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关系 |
2.3.2 生产性能差异与DNA甲基化的关联 |
3. 讨论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热应激环境对奶牛的影响以及表观调控机制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1.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2.1 饲料样品的采集 |
1.2.2 奶产量及乳成分 |
1.2.3 血样采集与测定 |
1.2.4 采食量的记录 |
1.2.5 温湿度的记录 |
1.2.6 直肠温度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环境状况及直肠温度 |
2.2 奶牛泌乳性能 |
2.3 热应激奶牛血液DNA甲基化 |
2.4 热应激奶牛生理生化参数 |
2.4.1 代谢相关指标 |
2.4.2 激素 |
2.5 热应激奶牛应激指标 |
2.5.1 热应激蛋白 |
2.5.2 抗氧化指标 |
2.5.3 应激相关细胞因子 |
3. 讨论与分析 |
3.1 奶牛泌乳性能 |
3.2 血液DNA甲基化 |
3.3 血液生理生化参数 |
4. 小结 |
提示、创新点及后续展望 |
提示 |
创新点 |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转录组学鉴定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性状相关基因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荷斯坦牛繁殖力研究进展 |
1.1.1影响荷斯坦牛繁殖力的相关因素 |
1.1.2 影响荷斯坦牛繁殖力的遗传因素 |
1.2 荷斯坦牛早期隐性流产机理 |
1.2.1 荷斯坦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
1.2.2 影响早期隐性流产的因素 |
1.3 荷斯坦牛繁殖力性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
1.4 差异基因研究方法 |
1.4.1 mRNA差别显示技术 |
1.4.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
1.4.3 代表性差异分析 |
1.4.4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
1.4.5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荷斯坦青年母牛孕酮分泌范型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荷斯坦青年母牛孕酮分泌范型建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正常妊娠组孕酮分泌范型 |
2.2.2 其它典型孕酮分泌范型 |
2.3 讨论 |
2.3.1 荷斯坦青年母牛作为试验对象的稳定性 |
2.3.2 孕酮作为早期怀孕诊断指征的理论基础 |
2.4 小结 |
第三章 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早期隐性流产0-23天判定 |
3.2.2 早期隐性流产30-60天判定 |
3.2.3 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公牛因素分析 |
3.2.4 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公牛因素与母牛繁殖力 |
3.3.2 早期黄体发育与母牛繁殖力 |
3.3.3 母-胎界面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早期隐性流产转录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4.1.2 白膜层细胞的固定 |
4.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4.1.4 总RNA提取、纯化与检测 |
4.1.5 cDNA文库建设与测序 |
4.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7 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4.3.1 外周血进行转录组学研究的可行性 |
4.3.2 黄体退化分子调控 |
4.3.3 荷斯坦牛神经胚阶段 |
4.3.4 荷斯坦牛早期胚胎的附植 |
4.3.5 早期隐性流产作为繁殖性状指标的可行性 |
4.4 小结 |
笫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测序错误率分布图 |
个人简历 |
(8)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研究进展 |
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定义及界定标准 |
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3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危害 |
4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调控 |
4.1 调整日粮结构 |
4.2 使用添加剂 |
第二章 酵母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酵母的生物学特性 |
1.1 细胞形态 |
1.2 生理特性及生长条件 |
1.3 生殖方式及生活史 |
2 酵母的生物学效应 |
2.1 酵母的益生菌效应 |
2.2 酵母细胞成分的有益作用 |
2.3 酵母对重金属的吸附和解毒作用 |
2.4 酵母对微量元素的生物转化作用 |
3 动物饲料添加的酵母产品 |
3.1 活性干酵母产品 |
3.2 营养性酵母产品 |
3.3 酵母片段产品 |
3.4 特种酵母产品 |
4 酵母产品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
4.1 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4.2 对单胃动物及家禽的影响 |
4.3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的甘油含量及其稳定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油标准曲线 |
2.2 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的保存及稳定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代谢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 |
1.5 试验样品的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瘤胃液和血液pH值的变化 |
2.2 瘤胃液VFA浓度的变化 |
2.3 瘤胃液和血液乳酸浓度的变化 |
2.4 瘤胃液氨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浓度的变化 |
2.5 瘤胃液和血液LPS浓度的变化 |
3 讨论 |
3.1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瘤胃液和血液pH值的影响 |
3.2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瘤胃液VFA浓度的影响 |
3.3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瘤胃液和血液乳酸浓度的影响 |
3.4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瘤胃液氨氮浓度和MCP浓度的影响 |
3.5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瘤胃液和血液LPS浓度的影响 |
第五章 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抗氧化能力和乳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 |
1.5 试验样品的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奶牛日平均DM的变化 |
2.2 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
2.3 奶牛泌乳量及乳品质的变化 |
3 讨论 |
3.1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日平均DMI的影响 |
3.2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血液抗氧化能力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日粮添加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泌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9)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符号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生产过程中福利因素的研究进展 |
1 对动物福利的认识 |
1.1 动物福利的需求 |
1.2 动物福利的评估 |
2 国内外动物福利现状 |
2.1 国外动物福利现状分析 |
2.2 我国动物福利的现状分析 |
3 动物福利和集约化生产 |
4 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联 |
5 奶牛福利和优质、高产 |
6 提升奶牛福利建设的设想 |
6.1 建立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树立完整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 |
6.2 根据动物福利要求改进集约化奶牛生产技术 |
6.3 建立农牧结合型生态环保农业 |
6.4 建立奶牛安全生产环境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躺卧时间和次数比较 |
2.2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站立时间和次数比较 |
2.3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各项舒适度指标比较 |
2.4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体细胞数和产奶量比较 |
2.5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乳房炎、受胎率和肢蹄病比较 |
2.6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牛体损伤、步态和乳房清洁度比较 |
2.7 群体奶牛舒适度的其他评估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垫料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2 不同垫料厚度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3 环境因素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评价比较 |
2.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比较 |
2.3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组荷斯坦奶牛消化率的比较 |
2.4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各试验组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奶牛日粮配制注意点 |
3.4 重视奶牛信号的解读,关注奶牛福利 |
3.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重视繁殖管理 促进牛奶高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不同持续时间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热应激预警模型的建立[D]. 侯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三丁酸甘油酯缓解奶牛热应激效果的研究[D]. 崔君. 吉林大学, 2020(01)
- [4]卧床舒适度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 吴雨红.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5]奶牛全基因组甲基化频率与泌乳性能关系及其受热应激的影响[D]. 汪丽.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基于转录组学鉴定荷斯坦青年母牛繁殖力性状相关基因及机理研究[D]. 赵国丽. 宁夏大学, 2019(02)
- [8]产甘油富硒酵母制剂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春磊.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D]. 张桂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制约奶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A]. 张吉鹍. 《第八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3(总第1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