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中[1](2013)在《蒋士铨山水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乾隆三大家”之一,蒋士铨不论在诗词上的创作,还是剧作上的影响,都为他同时代的文人所认同。虽然与同时期的袁枚、赵翼相比,蒋士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但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清代是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山水诗发展的一个高峰。清代山水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意象丰富,流派众多,名家迭出。蒋士铨就成长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他的思想和诗歌创作也因此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在他的山水诗创作中,把自己深厚的情感融入到对山水的审美和对话中,体现出和以往山水诗不一样的特色。本文对蒋士铨的山水诗创作历程和题材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其诗歌创作时的心路历程,并就此研究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地位影响。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时间为轴,按照其人生经历中的关键转折点把蒋士铨山水诗划为四个创作阶段,对蒋氏不同时期的游历生涯进行纵向概括,并就其山水诗创作心境进行研究。侧重内心情感的分析,展现他丰富的情感世界。第二章从题材内容的角度将蒋士铨的山水诗划为三个部分,从不同维度分析和探讨其山水诗的独特魅力。第三章从山水状物、景观构图、自然意境三个方面对蒋士铨的山水诗进行艺术特色上的分析,全面展示其山水诗的独特风貌。第四章是在整理历代以来对蒋士铨的诗评、诗论,在考虑时代背景、创作环境、主客观因素等要素的情况下,结合本文对其山水诗的细致分析,就其山水诗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定位。
赵星[2](2012)在《乾嘉杂剧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戏曲史上,杂剧是最早出现的艺术样式之一。在元代,它形成了四折一楔子的固定体制。进入明清之后,原有的体制被打破,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杂剧形态。具体到乾嘉时期,此时的杂剧主要有两种形态,一为普通剧,一为节庆剧。在本文的第一章里,我们主要以形态为标准,对明清时期的杂剧进行分类和分期。对于乾嘉时期,除了普通剧和节庆剧外,我们还介绍了折子戏的情况。折子戏与杂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还是当时舞台表演的主体部分。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杂剧形态衍变的种种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从元至清,杂剧艺术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这些变化的产生有时代环境、演出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也与作家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明代后期,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广大农民纷纷破产,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投靠权贵之门,卖身为奴;士绅阶层则成为地方上的实际管理者,他们拥有土地、广置家乐。杂剧作家多出身于缙绅之家,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晚明士人的生活方式。与晚明时期的前辈相比,乾嘉时期的剧作家则要失意得多。由于人口总量的激增,人们的生活出路变得越来越窄,为了谋生,士人们不得不长年在外游幕坐馆。这种生活方式的变迁在杂剧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乾嘉时期的政治风气以及学术风气也影响到了曲坛。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剧作家们不敢在作品中充分反映现实人生,从而制约了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与此同时,考据之风使得此时期的杂剧创作更趋严谨,音律学以及边疆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给杂剧创作带来了新的特色。从戏曲演出的角度来看,晚明时期有不少杂剧作家集编、导、演于一身,而到了乾嘉时期,戏曲演出的主导权已由文人转移到艺人手中,文士们只能充当看客。这一方面是由于折子戏大行其道,长期占据舞台的中心位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人剧作家大多不谙场上艺术,其笔下的作品也只可供案头欣赏。如此一来,对于文人来讲,编写杂剧已与散曲创作区别不大。而同时期的文人传奇不仅在形貌上与杂剧日趋接近,并且也同样难以演出。在文人士大夫的心中,乐有雅俗之分,优伶之曲完全不可与文人之曲相提并论。士人们在自己的圈子里研习清曲,欣赏彼此的杂剧作品,却极度轻视民间艺人们的戏曲演出。在乾嘉时期,文人的这种习气愈发浓厚,随着杂剧案头化程度的加深,杂剧作品的雅文化风貌也体现得愈加明显。本文在第三章中主要论述了三类普通剧形态的产生环境、创作情况以及形态特征。普通剧均为文人之作,除了少量作品以外,大多数作品都只能置于案头,供人阅读。普通剧又可细分为教化剧、寄托剧以及写心剧三类形态。教化剧以教化为旨,得到演出的机会也最多,蒋士铨、杨潮观、唐英等剧作家均执着于此类杂剧的创作。他们看重此类杂剧的实际功能,希望通过它来起到教化世人的效果。从外部形态来看,寄托剧己与散曲十分接近。文人创作寄托剧主要是为了遣兴抒怀。写心剧可以算做是寄托剧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形态,它几乎取消了戏剧代言体的书写方式。作家自我登场,直抒胸臆,表露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这类杂剧以徐燨的《写心杂剧》为代表。除此以外,本章还特别关注了普通剧的哲理追求。在第四章中,我们主要论述了节庆剧的产生渊源,几种节庆剧形态的产生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功能价值等问题。在明清时代,乾嘉时期是节庆剧演出及创作最为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主要与当时的时代环境以及节庆剧的功能有关。乾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而节庆剧则适用于各种节日喜庆场合,有鼓吹升平之效。二者可谓一拍即合,相得益彰。在官方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都曾参与过节庆剧的制作。节庆剧可以分出祝寿剧、迎銮剧、宫廷剧等形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形态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有些重合之处。在中国古代,庆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喜庆活动,祝寿剧的应用在节庆剧中也最为普遍。迎銮剧演出于乾隆帝南巡江南期间,大概是乾隆时期所特有的一类杂剧形态。宫廷剧泛指演出于内廷之中的各类节庆剧形态,它规模宏大,演出精美,代表了此时期节庆剧表演艺术的高峰。论文结语探讨了普通剧、节庆剧以及折子戏的定位及成就。
相晓燕[3](2010)在《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中叶,扬州盐业经济畸形繁荣,吸引了四方士子踵相来归,人文艺术一时趋于鼎盛。“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扬州素有深厚的剧艺传统。两淮盐政的提倡扶掖,书院山长的崇文尚艺,盐商的奢靡好曲,诸多因素直接促成了扬州的好曲之风。高宗六度南巡,盐商争相御前承应,四方名伶云集,梨园名班荟萃,因此扬州戏曲空前繁盛。乾隆四十六年(1781)扬州词曲删改局的设立,客观上聚合了大批知音审律的曲家,彼此切磋交流,形成了一个曲家群体,本文命名为“扬州曲家群”。扬州曲家群是清中叶一个值得关注的戏曲作家群体。鉴于向来缺乏曲家社团组织等划分标准,迄今为止学界对它尚未引起关注,缺乏基本的研究和准确的文学史定位。本文认为,扬州曲家群是因特定地域(扬州)繁盛的戏曲活动而招致的一批戏曲家的群体聚合。它包括三类曲家:1、扬州籍土生土长的曲家;2、以外地籍身份长期流寓于扬州或终老于扬州的曲家;3、短期游宦或居留于扬州的外地籍曲家。作为一个活动时间不长且其成员的艺术宗尚并不完全一致的曲家群体,扬州曲家群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这种群体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般地域性流派所缺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正是这种特性促成了清中叶扬州戏曲理论和创作的繁荣。虽然与“南洪北孔”等前代大家相比,无论就创作数量还是质量而言,扬州曲家都无法与之相颉颃,但置身于花雅之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传奇创作的文辞化倾向,他们以元人本色理论相号召,呼唤元曲艺术精神的回归,创作了《旗亭记》、《玉尺楼》、《四弦秋》、《红楼梦传奇》等一批在当时广为传唱的传奇作品,掀起了继清初“南洪北孔”之后传奇衰落期的最后一个高潮。扬州曲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受乾嘉学术思潮和扬州学派的影响,其理论成就独树一帜,开一代风气之先。焦循、凌廷堪等经史大家染指戏曲理论,既提升了戏曲理论研究的学术品格,也开拓了戏曲理论研究的领域。他们在理论批评过程中灌注了朴学求真求实的精神,因此其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带上了鲜明的朴学色彩。其结果是直接催生了《曲海总目》、《剧说》、《花部农谭》等一批戏曲文献着述。清中叶是中国戏曲史上发生花雅竞争乃至影响近代戏曲格局的历史时期,由于研究资料匮乏,这一时段许多领域期待后学者研究。作为当时南方戏曲活动中心,扬州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多瞩目于曲家个体研究。本文选取群体研究这一视角,重点考察和探讨清中叶扬州戏曲鼎盛局面的形成背景,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交游情况、创作特色和理论及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王春晓[4](2008)在《蒋士铨中年书院时期剧作研究》文中提出蒋士铨(1725-1785)是我国清中叶着名的文人,他不仅诗、文、词俱佳,在当时与袁枚、赵翼一起被誉为“乾隆三大家”,戏曲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蒋氏现存的十六种戏曲中,共有五种作于乾隆三十年至乾隆四十年(1765-1775),士铨四十一岁至五十一岁这段时间。期间,士铨辞官之后流徙于江浙一带,先后主持绍兴蕺山书院、杭州崇文书院和扬州的安定书院。本文即以蒋士铨在此中年书院时期所创作的戏剧——《桂林霜》、《四弦秋》、《雪中人》、《香祖楼》、《临川梦》为研究对象,对此期蒋氏的剧作中展现的复杂思想、创作心态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文章还结合乾隆时期的戏曲创作与演出状况对蒋氏的戏曲观念、声腔表现、曲辞风格以及士铨中年书院时期戏曲创作高潮形成的客观原因有所思考。本文主体部分分做四章,书院戏曲创作高潮形成的客观原因放入余论部分进行了简要的述论。第一章从士铨书院剧作所展现的“忠孝义烈”之心与“经师循吏”之志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剧作中的“忠臣”、“孝子”、“义士”、“节妇烈女”及“经师”、“循吏”等人物群体的研究,分析了士铨的“经世致用”思想。本章还结合了清代对程朱理学的整体认同、明季以来诸子学复兴等客观背景,以及蒋氏本人的见义勇为的主体性格特点,对其“经世致用”思想的成因进行了浅要的剖析。论文第二章主要以《香祖楼》、《临川梦》两部剧作为核心,对蒋氏的性情观进行了探讨。本章中,笔者将《香祖楼》一剧与士铨早年剧作《空谷香》传奇进行了比较,通过相同题材剧作在不同时期的同异分析,展现士铨“性情论”的深入;同时还将《临川梦》一剧置于明清戏曲作品的历史序列中,将之与汤显祖“临川四梦”和明清“小青娘”系列剧作进行了比较,试图揭示士铨性情思想的独到与深刻。在对士铨宣称“情统一切”又坚持“情正”观念的情理调和倾向进行诠释时,则主要梳理了蒋氏对汤显祖“主情”观念和程朱理学性理学说的承继,并通过与乾隆时期“性灵派”主将袁枚的性情观相比较,发明了士铨性情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将士铨书院剧作与其坎坷经历相结合,析读了此期剧作中士铨复杂纠结的种种身世之感,并对蒋氏书院剧作中逐渐表现出来的逃禅和归隐倾向及其促因有所揭示。第四章集中着眼于蒋士铨书院剧作的本体特色,通过对蒋氏这一时期渐为明晰的戏曲观念、声腔运用上的多元化与曲辞俊爽清婉的文学特色的研究,试图以点带面地明确蒋氏剧作在乾隆时期花雅争胜的戏曲演出状况之下的独特价值。最后,文章从士铨书院时期的戏曲创作活动出发,结合江浙一带的戏曲演出和品评状况等外延环境因素,对蒋氏中年戏曲创作高潮形成的客观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论述。论文主要从文学思想、文人心态、文体特色与文学创作活动四个方面系统探讨了蒋士铨书院时期的经历、思想及其剧作的特色,旨在深入挖掘蒋氏剧作的价值,勾画出蒋士铨在清代戏剧史、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和位置,并由此展开对清中期昆剧创作演出状况及花雅争胜局面形成原因的探索。为了补充正文的论述,附录第一部分针对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写作需要编制了《蒋心余先生年谱新编》,对蒋氏中年书院时期的经历与交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察,对蒋氏与戏曲创作、赏析相关的诗文及活动进行了特别关注,并增加了有关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戏曲创作、评论状况的内容;附录第二部分对二百余年来蒋士铨剧作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与分析;附录第三部分对蒋氏现存十六部剧作中的南北合套和北曲套曲的套式和角色安排进行了罗列,以补充第四章第二节中论述剧作声腔特色时无法全面涵括上述两种套式的不足,提供一种参考。
徐国华[5](2005)在《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 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字心余,亦作莘畲、辛予、新愚,一字苕生,号清容,晚号定甫,别署藏园居士、离垢居士,江西铅山人。雍正三年(1725)出生于江西南昌,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乾隆五十年
徐国华[6](2005)在《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字心余,亦作莘畲、辛予、新愚,一字苕生,号清容,晚号定甫,别署藏园居士、离垢居士,江西铅山人。雍正三年(1725)出生于江西南昌,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乾隆五十年
徐国华[7](2005)在《蒋士铨研究》文中指出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蒋士铨为清中叶着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有着多方面的文学成就,诗歌、词、古文和戏曲,无一不工。论文从家世与生平论、戏曲创作论、诗歌创作论、词创作论、古文创作与骈文评点论总共五大板块对蒋氏文学创作作一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探究,深层次地挖掘出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底蕴。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以往学界就诗论诗或就曲谈曲的研究局限,努力做到诗词文曲,互释互证;采用知人论世与“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平实地对蒋士铨作出准确地评价,确定其在清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 本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通过翻检、稽核各种地方志、清人着述以及蒋氏诗文集内的记载资料,对蒋士铨的家世与生平作一源源本本的考述;第二章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文化的角度论评蒋士铨戏曲与江右文化的渊源关系,尤其对蒋士铨、汤显祖二人作了一番全面而细致地比较分析。指出蒋氏在戏曲创作中敢于摒弃陋规与改革创新,突出表现在戏中串戏与戏中融戏、插科打诨与亦庄亦谐、史笔填词与入文为词三个方面。处在花雅争胜的乾隆曲坛,蒋氏戏曲实为案头场上两可观,所谓“乾隆曲家第一”当之无愧;第三章指出,蒋士铨诗名与曲名并重,其别开生面的诗风在乾嘉诗坛上与袁枚、赵翼鼎足而立。就其反对规唐模宋、亦步亦趋与提倡绝去依傍、独抒性情的诗学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忠孝意识、循吏情怀和山水性灵三方面对蒋氏诗歌中的主题意向进行了深层次地阐释,其刚健雄豪的诗风、诗歌的教化价值与历史评价等问题亦一并论述。 论文第四、五两章对蒋氏的词创作、古文创作与骈文评点进行了一初步地阐释与探究。着重从登临咏怀、抒写至性真情和咏史题画三方面探析蒋词的“风人”之怨与激昂旷放的词风;指出蒋氏古文各体皆备,大都写得质朴无华,清晰流畅,至性真情流溢笔墨之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蒋氏堪称清代骈文评点大家,其评点主要包括四六作法和源流品评,多注重艺术风格与作家创作个性,推崇文气,充分反映了他的文学批评观。此外,本学位论文中的附录对蒋士铨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
阳贻禄[8](2002)在《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文中认为乾嘉以过,社会动荡,花部勃兴,昆坛衰微。从北到南,昆剧已渐失其曲坛霸主地位。然而以赣籍名人蒋士铨为代表的一批文士剧作家仍潜心昆剧写作。蒋士铨是史官、诗人、散文家、词人,又是曲家。他的剧作在当时影响甚大,李调元《曲话》称其为"近时第一"。蒋士铨大量的文艺作品中写作艺术独具特色,是恰当评价蒋士铨其人其作的主要依据,亦为我们今天的文艺写作提供点滴历史借鉴。
二、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蒋士铨山水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蒋士铨山水诗之界定 |
第二节 蒋士铨山水诗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蒋士铨山水诗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蒋士铨的游历生涯及其山水心境 |
第一节 漫游江南——丈夫志四海,不知行路难 |
第二节 赴京为官——抖擞缁尘外,偷闲取次游 |
第三节 书卷山林——孤帆横剪处,两越画图间 |
第四节 再赴仕途——无心弄波涛,天风自行止 |
第二章 蒋士铨山水诗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道途纪行,彰显性情 |
第二节 山水咏史,寄托信念 |
第三节 登临送目,抒写豪迈 |
第三章 蒋士铨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山水状物,穷形极相 |
第二节 景观构图,奇特精巧 |
第三节 自然意境,雄奇壮伟 |
第四章 蒋士铨山水诗的地位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乾嘉杂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杂剧的形态与分类 |
第一节 明清杂剧的分类与分期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三类杂剧 |
第二章 明清杂剧形态的衍变及其内外因 |
第一节 从晚明到乾嘉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时代环境与杂剧新变 |
第三节 明清杂剧演出方式的变迁 |
第四节 演出方式与杂剧形态 |
第五节 文人心理与明清戏曲 |
第六节 文人心理与杂剧形态 |
第三章 普通剧的功能与形态 |
第一节 “乐者,通伦理者也”——教化剧的功能与形态 |
第二节 “乐者,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寄托剧、写心剧的功能与形态 |
第三节 普通剧的哲理追求 |
第四章 节庆剧的功能与形态 |
第一节 节庆剧的渊源 |
第二节 节庆剧与乾嘉盛世 |
第三节 节庆剧的三类形态 |
第四节 节庆剧的形态特征 |
第五节 节庆剧的功能及价值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 |
一 乾嘉杂剧全目 |
二 乾嘉杂剧作家行事系年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3)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扬州曲家群体结聚的地域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清中叶扬州的社会风尚 |
第二节 清中叶扬州曲家群结聚探因 |
第三节 扬州曲家与乾嘉学术思潮 |
第二章 扬州曲家群的主体构成及群体特征 |
第一节 扬州曲家群的主体构成 |
第二节 扬州曲家群体特征 |
第三节 扬州曲家的传世作品 |
第三章 扬州曲家交游考 |
第一节 金兆燕与曲家交游考 |
第二节 李斗与曲家交游考 |
第三节 凌廷堪与曲家交游考 |
第四节 其他扬州曲家交游考 |
第四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扬州曲家传奇创作的主题取向 |
第二节 扬州曲家传奇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扬州曲家传奇的演出状况 |
第四节 蒋士铨的《四弦秋》杂剧 |
第五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贡献(上) |
第一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着述 |
第二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本体论 |
第三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发展史论 |
第四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创作论 |
第五节 扬州曲家的戏曲考据学成果 |
第六章 扬州曲家的戏曲理论贡献(下) |
第一节 扬州曲家与花部戏 |
第二节 《扬州画舫录》中的花部戏理论 |
第三节 焦循的《花部农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蒋士铨中年书院时期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忠孝义烈”之心与“经师循吏”之志 |
第一节 “忠孝义烈”的道德理想 |
一·忠臣烈士与忠孝完人 |
二·义士与义仆 |
三·节妇与烈女 |
第二节 “经师循吏”的淑世热望 |
一·但为循吏死亦足 |
二·要将循吏出儒林 |
第三节 士铨经世思想的形成 |
一·程朱理学的归正与诸子学的复兴 |
二·趋人之难如恐不及的仁义襟怀 |
第二章 情统一切与情理调和 |
第一节 从《空谷香》到《香祖楼》 |
第二节 杜丽娘、小青娘与俞二姑 |
一·杜丽娘与霍小玉 |
二·小青娘与俞二姑 |
第三节 “情统一切”的观念与“情之正者”的诉求 |
第三章 身世之感与慰藉之道 |
第一节 胸中魁垒,发为词曲 |
一·士铨中年南归的原因及其书院时期的心境 |
二·士铨复杂心态在书院剧作中的表现 |
第二节 谈空说有,禅心难超 |
一·书院剧作中的佛禅倾向及其实质 |
二·士铨佛禅思想的来源及其归隐意愿的表达 |
第四章 花雅争胜时期昆曲的最后一位殿军 |
第一节 蒋氏戏曲观念的明确树立 |
一·曲关名教的观念 |
二·以剧补史的取向 |
三·虚实之间的把控 |
第二节 声腔表现的丰富多彩 |
一·“南北合套”的娴熟运用 |
二·对花部诸腔的借鉴 |
第三节 清婉俊爽之风与本色警炼之辞 |
一·俊爽清婉的曲风 |
二·本色警炼的曲辞 |
余论 书院戏曲创作高潮形成的客观原因 |
一·戏曲品评的激励 |
二·戏剧演出的影响 |
附录一:蒋心余先生年谱新编 |
附录二:二百余年来蒋士铨剧作研究状况综述 |
附录三:蒋士铨剧作中的“南北合套”、北曲套及其套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人的接受与评价——蒋士铨研究的雏形期 |
二、民国学界的研究——蒋士铨研究的初始期 |
三、1950至1979年的研究——蒋士铨研究的缺失期 |
四、1980至1993年的研究——蒋士铨研究的兴盛期 |
五、1995年以来的研究——蒋士铨研究的低调期 |
(7)蒋士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蒋士铨家世与生平考述 |
第一节 家世 |
第二节 生平 |
第二章 蒋士铨戏曲论略 |
第一节 蒋士铨戏曲与江右文化 |
第二节 蒋士铨戏曲与传承创新 |
第三节 蒋士铨戏曲与乾隆曲坛 |
第三章 蒋士铨诗歌创作透析 |
第一节 清初至乾嘉时期诗坛概况 |
第二节 蒋士铨的诗学观 |
第三节 蒋士铨诗歌的精神意脉 |
第四节 蒋士铨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五节 蒋士铨诗歌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
第四章 蒋士铨词探微 |
第一节 “便将诗笔为词笔,热血填胸一洒之” |
第二节 “可容我?取而代” |
第五章 蒋士铨古文创作与骈文评点初论 |
第一节 清初至乾嘉时期文坛概况 |
第二节 蒋士铨的古文观 |
第三节 蒋士铨古文的分类考察 |
第四节 蒋士铨古文的艺术特色 |
第五节 蒋士铨古文的影响与评价 |
第六节 蒋士铨骈文及其骈文评点 |
附录: |
(一) 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 |
(二) 蒋士铨年谱新编 |
(三) 蒋士铨佚文辑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蒋士铨山水诗研究[D]. 李颖中. 赣南师范学院, 2013(07)
- [2]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 赵星.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8)
- [3]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D]. 相晓燕. 浙江大学, 2010(05)
- [4]蒋士铨中年书院时期剧作研究[D]. 王春晓.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5]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J]. 徐国华. 中华戏曲, 2005(01)
- [6]二百余年来蒋士铨研究综述[J]. 徐国华. 中华戏曲, 2005(01)
- [7]蒋士铨研究[D]. 徐国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7)
- [8]昆坛衰运之殿军 案头戏文之滥觞——简论蒋士铨戏曲的写作艺术[J]. 阳贻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