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郭祥[1](2020)在《中国僵尸企业治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着力点。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然而,占用大量资源、维持低效率运营的僵尸企业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中国政府多次以官方文件的正式形式表明僵尸企业清理处置的紧迫性及具体要求。现阶段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进程正在加快,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依然是新时期改革的攻坚之战,更需要有关僵尸企业治理的理论指导和创新。现有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以西方僵尸企业为背景,中国僵尸企业治理研究大多从技术层面探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具体措施,尚未有文献对中国僵尸企业治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僵尸企业形成是行政过度干预的结果。针对行政干预,市场主体应该如何采取应对策略?政治关联是否有利于建立良性的政企关系,缓解甚至消除行政干预的不利冲击,从而抑制企业僵尸化?在微观领域,市场主体高效的投融资活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僵尸企业投融资行为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宏观上,僵尸企业给经济运行造成风险和隐患,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如何?现有文献对这些问题尚未进行系统探讨。基于此,本文以僵尸企业治理为研究目标,从僵尸企业的形成机制(病因)及其应对策略的视角探讨在根源上抑制企业僵尸化的路径和长效机制,从僵尸企业的经济后果(病症)出发针对性地探讨僵尸企业治理的应对措施,试图为僵尸企业治理提供一个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本文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僵尸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僵尸企业形成机制,首先对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僵尸化进行实证探讨;其次从企业投融资行为视角探讨了僵尸企业的微观效应;最后从经济增长视角探讨了僵尸企业的宏观效应。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等研究过程,所得结论主要如下:第一,总体上,政治关联对僵尸企业形成和企业僵尸化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这种抑制作用受到所有权性质、市场化进程及政府竞争等制度环境的影响,政治关联对僵尸企业形成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及政治晋升压力较小地区企业更明显;政治关联对僵尸化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民营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更明显,政府竞争不影响政治关联对僵尸化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治关联能够通过融资便利、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员工冗余程度控制等渠道而影响僵尸企业形成。第二,僵尸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和投资机会约束问题,导致僵尸企业投融资行为扭曲。具体而言,僵尸企业新增银行贷款对抵押物价值不敏感;僵尸企业新增银行贷款虽然增加了企业投资,但其银行贷款没有配置到盈利较高或有生产力的项目,僵尸企业并未进行高效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决定僵尸企业融资行为的市场化因素相对不明显,实证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僵尸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的假设;同时,僵尸企业预算软约束不受所有权性质和政府竞争等制度环境的影响。第三,僵尸企业对地区GDP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总体而言,僵尸企业与地区GDP增长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规模、区域环境及市场化进程不同,僵尸企业对GDP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在经济规模较小地区、中西部区域及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僵尸企业与GDP增长正相关;在经济规模较大地区、东部区域及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僵尸企业与GDP增长负相关。同时,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抑制作用在经济规模较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及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更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由长效机制和具体应对措施构成的僵尸企业治理策略,并阐明其具体内容。僵尸企业治理的长效机制既要加强微观主体的内部治理,又要规范和纳入政治关联等替代制度,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过度干预;在这其中,政治关联为连结。通过对企业、政府及非正式制度三个方面的规范,能够构建“政府有作为、政商有边界”的政府与企业联动的僵尸企业混合治理模式。僵尸企业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硬化预算约束,提高微观主体的投融资效率;其二,改革和完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增加优质制度供给。经由长效机制和具体措施,能够达到僵尸企业标本兼治的治理目标。本文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僵尸企业相关理论的研究内容,对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实践工作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预期创新和贡献具体如下:第一,从僵尸企业形成机制及其应对策略视角探讨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僵尸企业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同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非正式制度或替代机制是僵尸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文献述及。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应对或规避行政干预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不利冲击,从而抑制企业僵尸化,但这种抑制作用随行政干预程度的加强而弱化。该研究结论为市场主体如何应对行政干预及其二者关系的互动研究拓展了内容,其关键启示意义在于能够通过规范和纳入政治关联等替代制度,鼓励政府和企业良性互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从而建立政府与市场联动的僵尸企业混合治理模式。第二,从投融资行为的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了僵尸企业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僵尸企业经济后果方面的相关文献,也进一步阐释了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有关僵尸企业微观效应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和投资机会约束问题,导致僵尸企业投融资行为的扭曲,其结论在回应西方研究文献成果的同时(Imai,2016),也为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内容,即,硬化预算约束、提高企业投融资效率是治理僵尸企业的重要措施。第三,从经济增长的宏观视角实证检验了僵尸企业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在丰富僵尸企业宏观效应研究文献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僵尸企业宏观效应的研究成果尽管很多,但大多数文献关注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资源配置的挤出效应和传染效应。据本文所知,尚未有研究文献实证检验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本文率先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区域环境及市场化进程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动机和手段,进而影响僵尸企业与GDP增长的关系。其政策启示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改革和完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为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提供优质制度供给。同时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为治理僵尸企业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支持。本文内容共八章,章节结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创新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形成因素、经济后果及治理措施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阐明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及价值。第三章为理论分析,阐明僵尸企业定义和特性,分析僵尸企业形成机制,提出僵尸企业测度标准,建立本文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为僵尸企业现状分析,重点描述了僵尸企业分布状况和财务特征。第五章基于僵尸企业形成机制,实证探讨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第六章基于投融资行为视角实证探讨了企业僵尸化的微观负面效应。第七章基于经济增长视角实证探讨了企业僵尸化的宏观负面效应。第八章对全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和提出治理措施,并指出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谢杨芬[2](2017)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以余江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关系着农村长远发展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鉴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存在农民依赖程度高、市场收益差、闲置浪费严重等的特殊性,本文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为研究对象,探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本论文在回顾与评析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过程和江西省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和政策的基础上,以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指导,选取江西省余江县作为案例,重点探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机制创新,通过具体分析余江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实践的创新机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江西省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公平取得、有效流转、退出再利用和经济使用等新机制协同作用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保障宅基地公平取得的基础上,以农房财产权抵押和宅基地退出再利用为手段,着力推进宅基地的经济使用,在宅基地利用、村庄环境、农民生活方面取得较好成效。(2)结合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看,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应继续巩固宅基地居住功能,强化宅基地经济功能,提高宅基地利用率。在保障“居者有其屋”前提下,落实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探索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实现途径,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环境,通过宅基地再利用开发的方式,发展地方特色宅基地经济,形成宅基地合理使用的经济驱动力,最大限度实现宅基地的集约节约使用。
李佶蔓[3](2014)在《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起源于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是以信用贷款方式发放给农户的金融信贷产品。小额信贷覆盖面大、到户率高、经济效益好、资金周转快,是帮助广大农民获得贷款的重要信贷模式,补充了农村金融体系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2000多个县中基本所有的农村信用社都开办了小额信贷业务,使得近2亿农户获得了小额贷款支持。那么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增加是否能增加农民收入?它们之间有怎样的作用机制?因此,厘清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间的数量关系,无疑对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金融系统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系统分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简单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本文创新点。然后在第2章的基础理论部分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应理论进行了简单梳理。接下来在第3章阐述了农村小额信贷和农民收入的现实考察,在分别分析了两者的现状之后对农村小额信贷影响农民收入的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第4章为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且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主要总结了本文实证部分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非线性角度出发,采用我国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农民收入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样本研究期内,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由农村经济规模决定,当农村经济规模较小时,农村小额信贷给农民带来收入替代效应,当农村经济越过一定规模时,小额信贷给农民带来收入效应。进一步的省区分析发现,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对农村小额信贷弹性系数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和中部越过门槛的省市数相比于2002年均有大幅增加,但西部仅四川和广西越过门槛。因此,未越过门槛的西部省市应加大经济发展步伐,带动农村经济规模的壮大,促进小额信贷增收效应的进一步加强。
肖杰文[4](2013)在《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摘要:在以担保总额作为衡量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重要指标的情况下,我国担保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通过产业链担保模式,寻求适合开展大额担保业务的新途径,并设计符合各方要求的、风险可控的反担保措施,已成为担保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产业链担保模式是解决担保总额增长过慢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而无法全面开展产业链担保模式。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分工合作,信用担保机构不仅能解决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产业链担保模式的开展,从根本上提高其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实际业务运行情况,通过对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与唐人神公司开展的产业链融资担保模式研究发现,该模式的开展给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带来了业务量的增长,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在分析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运行过程中,本文结合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的政策性发展要求、湖南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对该模式的实施背景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可以通过产业链担保模式的开展实现自身发展的结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的风险做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产业链融资担保模式的开展,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实现了担保总额持续、稳定、健康增长,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为其开展担保模式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何欢[5](2013)在《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非正规金融也随即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力得到极大地发展。在金融市场上,一方面,由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的正规金融的发展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仍然相对滞后的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业难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正规金融部门倾向于以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贷款对象,而对中小企业贷款是慎之又慎。面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惜贷,抵押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然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中小企业难以提供足够的的抵押品,因而就成为信贷配给的受害者。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缺口下,形式各样的非正规金融则以其独特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执行成本等多方面优势顽强地生存发展着,很大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活力。然而,非正规金融不被我国法律认可、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之外、利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利率、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增加我国金融秩序的不稳定性以及减少国家财政税收等负面影响,使非正规金融规范化并使地下融资浮出水面成为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稳定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如何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关键点。论文从非正规金融的概念界定和表现形式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比较关系,并对非正规金融的规模进行了估计。以此为基础,对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认为,信息非对称造成的信贷配给是非正规金融产生并发展的根本性原因。非正规金融所特有的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存在满足了融资者的需求,因而具有合理性,也是国家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中国银行业高度集中的特征又通过代理成本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称性,而利率的管制也加剧了信贷配给。由于种种原因,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放贷时的风险偏好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特征和金融利率双轨制,但高利率极易造成融资者因难以承受其压力而产生资金链断裂的悲剧。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关键在于如何使信息由不对称朝着对称的趋势发展。接下来,论文在肯定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诸多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其消极影响,从而引出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认为,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非正规金融并不会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而自动消失,也不会在政府打压政策的强制下消失或减少。对于非正规金融,重点在“疏”,而不在“堵”,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环境,逐步使信息对称化,加以合理引导使其规范化,以降低非正规金融利率,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对此,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文以破除或缓解信息不对称为中心研究了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对策。论文认为中国在金融体系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和日本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而日本主办银行模式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集群融资可以有效减少银行收集企业信息的交易成本,而集群融资的规模扩大也可以增加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信誉链的形成加大了企业的失信成本,不失为一种增强信息的对称度的途径。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和正规金融的资金优势如果能有效结合,将对破除信息非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提高了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针对中国信用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的缺陷,特研究了建设信用体系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的问题解决途径。此外,对于2012年3月底,国务院出台的温州金融改革措施中的融资注册登记制度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孙越[6](2012)在《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原本就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因此而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融资制度安排,但是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互助联保作为金融机构针对部分由于抵押不足无法达到银行普通贷款要求的中小企业而推出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得以开展,并已被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突破口。但是,目前我国对联保模式的研究集中于对我国农户联保的分析,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需要对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论证。本文基于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运行机制及特征,先对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案例分析,然后使用动态博弈模型分四个层次对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进行了博弈验证,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中小企业互助联保这一模式本身是具有有效性的,不同中小企业能够自愿形成联保小组,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联保小组成员在获得贷款后会选择按时还款。更准确的说,当社会惩罚有效时,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模式下的贷款还款率要高于中小企业传统模式下的贷款还款率。最后根据博弈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增强联保小组内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等提高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杨玉军[7](2012)在《基于风险定价的担保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以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模式为例》文中指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却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共同话题。1999年6月份国家经贸委颁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之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其特有的创新意识和增信服务功能,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担保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蓬勃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担保行业起步比较晚,还处于摸索实践阶段,在担保行业中普遍存在着担保机构运营不规范,风险防范不严,风险分散机制缺乏等问题。此外,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经营的就是“风险”,如何有效控制担保行业的风险是担保机构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H担保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深刻理解融资担保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的经营模式以及对该模式中的核心模块——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对H担保公司的风险进行度量,评估运行效果,确认“信贷工厂”模式是担保公司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同时,分析了该模式的运作机制及利弊,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即在保留该模式核心模块的基础上,改造该模式的机构设置和部分流程,在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的程式基础上,适当加大人员评估的成分,以提升该模式的适应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从而使该模式在担保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对担保的相关理论作了深入分析,更就使用“信贷工厂”这一模式的H担保公司的风险管控及风险定价作了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这一模式在担保行业的先进性。
王青叶[8](2012)在《M公司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民航客票销售体系变得越来越为重要。不同的航空公司与国内大量分散的民航客票销售代理人之间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以提高整个民航业的效率和活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引入了国际先进的航空公司与代理人间结算系统——BSP系统,并要求中国所有航空客运代理人必须加入BSP系统。根据BSP规则要求,产生了BSP担保。BSP担保的重要工作就是规范航空销售代理人市场,降低航空公司的损失。因此,研究BSP担保业务对中国民航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基于BSP担保中的风险管理这一重要课题展开了研究。针对研究的主题和目的,从一般融资类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和M公司的BSP担保业务实际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导向,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分析。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归纳文献综述法;定性分析法;案例分析法。M公司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指定的中国唯一一家为BSP业务提供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BSP担保是M公司的核心业务,这项业务不但大大降低了航空公司风险,推动了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M公司的快速发展。M公司的快速发展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M公司的BSP担保业务的分析,探讨了BSP担保业务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BSP信用担保模式、完善M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优化M公司内控机制和投资模式等相应的风险管理优化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对发展中的M公司有所借鉴,在民航体制转型的时期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引领变革,推动发展,为民航在“十二五”期间由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贾秀琴[9](2011)在《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大世界性的难题。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与自身先天不足的矛盾,直接造成了信用度的降低,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一般是处于弱势地位。融资难、担保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作为一项金融机构,是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行业,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核心。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急剧恶化,而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公司也无法独善其身,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其意义也更加重大。本文从各方面的风险管理理论的梳理入手,对传统风险管理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并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重点对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及市场生存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曹宏杰[10](2010)在《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运用系统论、博弈论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和群体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担保公司的风险预警管理展开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担保公司风险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担保公司的风险主要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两类,其中有形风险因素包括政策经济环境、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担保公司财务状况、担保从业人员素质、担保合同差异与缺陷等;无形风险因素则包括道德风险因素和行为风险因素;得出了担保公司风险的特点:高风险性、特殊性、双重性、可控性、可追偿性、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等。担保风险具有传递性,具体表现为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间的风险突变型传递、担保公司与银行间的风险衰减型传递、担保公司与中介机构间的风险衰减型传递、向担保系统以外的风险突变型传递四类。并且得出了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的博弈模型。其次,本文提出了由组织机构、目标体系、指标体系、预警技术和策略体系这四个要素组成的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预警分析与控制管理两个部分,其中预警分析包括风险监测、风险识别、风险诊断和风险评价四大流程;而控制管理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危机管理三大流程;指出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中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控措施两个方面具有超前性,风险预警管理运行系统由组织集成、信息集成、资源集成、知识集成等管理单元集成;给出了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组织机构三层次结构,即决策层——风险预警管理委员会,管理层——风险预警管理部门,执行层——风险预警执行部门;得到了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外部防范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规范风险评价体系,审、保、偿分离制度,内部稽核、离职审计制度和担保限额审批和担保业务报告制度;外部防范制度则包括风险转移机制、外部风险补偿机制、银保风险共担机制和外部监管体系。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对来自被担保企业的风险点、来自银行的风险点、来自政府的风险点、来自担保公司自身的风险点以及来自担保体系的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的方法:专家调查法、情景分析法、环境扫描法和筛选-监测-诊断技术等,得到了担保公司的动态风险地图、风险信号标示以及风险点分布特征,根据风险概率的可修正假设、风险状态可测度假设、风险损失最小化假设构建出了风险征兆因素侦测的有效性模型和投入选择模型。另外,遵循规范性与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预警性原则、灵敏性及显着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全面性与针对性等原则,本文构建了担保公司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体系拥有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宏观环境系统指标、被担保公司风险系统指标、企业内部系统指标,7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和27个四级指标,并利用德尔菲法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给出了担保公司风险预警阀值的设计方法,及虚警与漏警的处理对策。最后,根据风险预控的五大原则制定出了风险预控的七大策略:科学识别风险阀、控制关键业务节点,建立自查自纠风险控制机制,搭建风险防范与预警系统,丰富担保业务模式,协同双方的风险预控,持续改进与提升担保公司和预控不可控环境风险;提出了担保公司风险预控的方法:风险控制阀预控和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其中,风险控制阀预控包括选用最合适的反担保的措施、实施严密的保后监管两个措施;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企业资质审查判别模型、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模型、企业合理授信额度确定模型、反担保措施评价模型、担保项目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等方法。
二、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僵尸企业治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预期创新 |
2.文献综述 |
2.1 僵尸企业界定 |
2.2 僵尸企业形成因素 |
2.2.1 企业内部因素 |
2.2.2 企业外部因素 |
2.3 僵尸企业经济后果 |
2.3.1 僵尸企业决策行为的负面效应 |
2.3.2 僵尸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
2.4 僵尸企业治理措施 |
2.4.1 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2.4.2 外部治理环境 |
2.5 文献述评 |
3.理论分析 |
3.1 基础理论 |
3.1.1 政府干预理论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3.1.4 资源依赖理论 |
3.1.5 替代机制理论 |
3.1.6 预算软约束理论 |
3.2 僵尸企业内涵和特性 |
3.2.1 僵尸企业定义 |
3.2.2 不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 |
3.2.3 制度负外部性的产物 |
3.2.4 僵尸状态的动态性 |
3.2.5 企业僵尸化 |
3.3 僵尸企业测度 |
3.3.1 资产流动性与僵尸企业 |
3.3.2 僵尸企业识别标准 |
3.4 基于僵尸企业治理的分析框架 |
3.4.1 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 |
3.4.2 僵尸企业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 |
3.4.3 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5 小结 |
4.僵尸企业现状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4.2.2 僵尸企业识别 |
4.2.3 变量定义 |
4.3 僵尸企业分布状况 |
4.3.1 动态趋势 |
4.3.2 经济地理分布 |
4.3.3 制度环境分布 |
4.3.4 行业分布 |
4.4 僵尸企业财务特征 |
4.4.1 僵尸企业基本财务比率 |
4.4.2 僵尸状态的持续性 |
4.4.3 僵尸状态的转变 |
4.4.4 不同僵尸化程度企业的基本财务比率 |
4.5 小结 |
5.企业僵尸化的影响因素:基于政治关联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政治关联与僵尸企业形成 |
5.2.2 政治关联与企业僵尸化程度 |
5.2.3 行政干预、政治关联与企业僵尸化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 |
5.4.1 描述统计 |
5.4.2 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抑制作用 |
5.4.3 行政干预对政治关联抑制作用的影响 |
5.5 进一步分析:作用机制 |
5.5.1 融资便利的中介效应 |
5.5.2 税收成本控制的中介效应 |
5.5.3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中介效应 |
5.5.4 员工成本控制的中介效应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变量替换 |
5.6.2 遗漏变量和内生性处理 |
5.7 小结 |
6.企业僵尸化的经济后果:基于投融资行为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 |
6.2.1 僵尸企业与银行贷款 |
6.2.2 僵尸企业与投资行为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 |
6.4.1 描述统计 |
6.4.2 僵尸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因素 |
6.4.3 僵尸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 |
6.5 进一步分析 |
6.5.1 僵尸企业与融资行为 |
6.5.2 所有权性质与僵尸企业融资行为 |
6.5.3 政府竞争与僵尸企业融资行为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小结 |
7.企业僵尸化的经济后果:基于经济增长 |
7.1 引言 |
7.2 研究假设 |
7.2.1 僵尸企业与GDP增长 |
7.2.2 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质量 |
7.2.3 经济规模、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 |
7.3 研究设计 |
7.3.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 |
7.4.1 描述统计 |
7.4.2 僵尸企业对GDP增长的影响 |
7.4.3 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
7.4.4 不同经济规模下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7.5 进一步分析 |
7.5.1 区域环境、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 |
7.5.2 市场化进程、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变量替换 |
7.6.2 遗漏变量和内生性处理 |
7.7 小结 |
8.研究结论与治理措施 |
8.1 研究结论 |
8.2 治理措施 |
8.2.1 宏观治理 |
8.2.2 微观治理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以余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
2.1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阶段 |
2.1.1 农村宅基地农民私有制阶段(1950年-1961年) |
2.1.2 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初创阶段(1962年-1977年) |
2.1.3 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强化阶段(1978年-1985年) |
2.1.4 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新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 |
2.2 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 |
2.2.1 坚持政府主导推进改革 |
2.2.2 坚持改革“同意一致性” |
2.2.3 延续宅基地集体所有制 |
2.2.4 兼顾改革公平与效率 |
第3章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发展现状及政策 |
3.1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现状分析 |
3.1.1 江西省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分析 |
3.1.2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使用存在的问题 |
3.1.3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3.2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及评析 |
3.2.1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 |
3.2.2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政策评析 |
3.3 江西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目标 |
3.3.1 重点提高宅基利用率 |
3.3.2 保障农民居住权益 |
3.3.3 有序推进农房财产权抵押 |
第4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余江县个案分析 |
4.1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背景分析 |
4.1.1 余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4.1.2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 |
4.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 |
4.1.4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障碍性因素 |
4.2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机制创新 |
4.2.1 完善宅基地取得机制 |
4.2.2 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 |
4.2.3 建立宅基地流转机制 |
4.2.4 创新宅基地管理机制 |
4.3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评价 |
4.3.1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特点 |
4.3.2 余江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成效 |
第5章 深化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深化宅基地有偿使用 |
5.2 优化宅基地流转环境 |
5.3 坚持宅基地退出的利益导向 |
5.4 打造农房抵押融资平台 |
5.5 创新宅基地再利用开发 |
5.6 强化改革后续保障条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3)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小额信贷 |
1.2.2 农民收入增长 |
1.2.3 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 |
1.3 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内容及本文构架本文创新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本文创新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点 |
2.1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 |
2.1.1 金融结构论 |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
2.1.3 金融约束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3 小额信贷影响农民收入的经济思想 |
2.3.1 为农民提供发展农业生产的贴息贷款 |
2.3.2 为农民提供制度性金融服务 |
2.3.3 增加农民进入金融市场的机会 |
第3章 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的现实考察 |
3.1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3.1.1 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改革的回顾 |
3.1.2 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3.1.3 对我国小额信贷现状的总体评价 |
3.2 农民收入现实考察 |
3.2.1 农民收入及构成 |
3.2.2 我国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现实特点 |
3.2.2.1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分析 |
3.2.2.2 农民收入的结构特点分析 |
3.2.3 实现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前景 |
3.3 当下农村小额信贷影响农民收入的机理分析 |
3.3.1 农户生产性贷款的主要来源 |
3.3.2 改善信贷在农户之间的分配 |
3.3.3 补充与替代作用的讨论 |
第4章 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简介 |
4.1.1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
4.1.2 PSTR 模型的线性检验 |
4.1.3 PSTR 模型的参数估计 |
4.1.4 PSTR 模型的设定检验 |
4.2 数据说明与实证模型构建 |
4.2.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实证模型构建 |
4.3 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
4.3.1 地区农民收入与农村小额信贷地区分布 |
4.3.2 PSTR 模型参数估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4)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政策性担保机构信用能力的形成 |
2.1.1 资本实力 |
2.1.2 法人治理结构 |
2.1.3 业务运作制度和基础管理制度 |
2.2 政策性与商业性担保机构运行机理的比较 |
2.2.1 出资人出资机理的区别 |
2.2.2 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同 |
2.3 政策性担保机构与产业政策引导机制 |
2.3.1 政策性担保机构作用发挥方式 |
2.3.2 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政策 |
2.4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 |
2.4.1 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
2.4.2 政府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
2.4.3 核心企业产业链融资 |
3 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分析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2 产业链担保模式实施背景 |
3.2.1 实施背景概况 |
3.2.2 中小微融资环境及需求分析 |
3.2.3 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分析 |
3.3 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分析 |
3.3.1 原有主要担保模式操作流程 |
3.3.2 产业链担保模式操作流程 |
3.3.3 产业链担保模式的反担保条款设计 |
3.3.4 产业链担保模式风险分析 |
4 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案例研究——以生猪养殖为例 |
4.1 案例实施基本情况 |
4.1.1 操作流程及资金管理 |
4.1.2 规模养殖户的筛选标准 |
4.2 产业链担保模式下的项目价值分析 |
4.2.1 经济效益分析 |
4.2.2 社会效益分析 |
4.2.3 公司绩效分析 |
4.3 产业链担保模式案例项目风险分析 |
4.3.1 风险来源 |
4.3.2 风险控制 |
4.4 产业链担保模式存在的问题 |
4.4.1 产业链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大 |
4.4.2 产业链担保产品适宜性不足 |
4.4.3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
5 完善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产业链各环节信用建设 |
5.1.1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5.1.2 提升农业中小企业信用度 |
5.2 加大“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 |
5.2.1 突破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 |
5.2.2 创新产品服务方式 |
5.3 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5.4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4.1 完善与担保相关的法律法规 |
5.4.2 出台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对非正规金融概念的界定 |
(二) 非正规金融的表现形式 |
(三) 我国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规模估计 |
三、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
(一) 竞争关系 |
(二) 互补关系 |
(三) 转化关系 |
(四) 其他关系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五、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原因分析 |
一、 正规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采用信贷配给策略 |
(一) 信息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 非正规金融的优势 |
(一) 信息优势 |
(二) 担保优势 |
(三) 交易成本优势 |
(四) 履约机制优势 |
三、 非正规金融部门的风险偏好不同于正规金融部门 |
第三章 非正规金融对经济的效应分析 |
一、 积极效应 |
(一) 促进储蓄转为投资 |
(二) 填补正规金融空缺,促进经济发展 |
(三) 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 |
(四) 有利于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 |
(五) 推动金融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
二、 消极效应 |
(一) 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
(二) 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
(三) 增加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
(四) 打击实业发展,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
(五) 破坏金融秩序的稳定性 |
三、 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必要性 |
第四章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对策 |
一、 日本主办银行模式 |
二、 企业集群式融资 |
(一) 增大中小企业的守信度 |
(二) 产业集群网络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银行的交易成本 |
(三) 集群式融资具有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 |
三、 借贷注册登记制度 |
(一) 借贷注册登记制度的运作程序 |
(二) 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意义 |
(三) 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优势 |
四、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接合作 |
(一)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模式 |
(二)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效应 |
五、 完善信用体系 |
(一) 我国金融行业的信用状况 |
(二) 国内外信用体系现状对比 |
(三)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信用体系的构建 |
六、 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
(一) 我国融资信用担保制度现状 |
(二) 完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概述 |
2.1.1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定义 |
2.1.2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意义 |
2.1.3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有效性的界定 |
2.2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运行机制与特征 |
2.2.1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运行机制 |
2.2.2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特征 |
2.3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有效性的博弈论分析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现状 |
3.1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发展状况 |
3.2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案例分析 |
3.2.1 南海农商银行推出的“多户联贷宝” |
3.2.2 阿里巴巴和建行推出的“网络联保” |
第4章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有效性的博弈验证 |
4.1 形成联保小组的中小企业间的博弈 |
4.1.1 联保小组形成前中小企业间的博弈 |
4.1.2 联保小组形成后中小企业间的博弈 |
4.2 银企间的三方多重博弈 |
4.2.1 模型假设 |
4.2.2 一次性博弈下三方博弈分析 |
4.2.3 重复博弈下三方博弈分析 |
4.3 中小企业互助联保对还款率的影响 |
4.3.1 传统贷款下还款率的博弈分析 |
4.3.2 互助联保下还款率的博弈分析 |
4.3.3 两种模式下还款率的比较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
5.2 增强联保小组内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 |
5.3 建立完善的激励与惩罚机制 |
5.4 制定适当的联保贷款利率 |
5.5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风险定价的担保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以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担保契约理论 |
2.1.2 金融中介理论 |
2.1.3 信贷博弈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5 风险管理理论 |
2.2 文献评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担保公司风险度量方法 |
3.1 风险度量具体方法简介及评析 |
3.1.1 专家法 |
3.1.2 VAR模型 |
3.1.3 Z计分模型(Z-Score Model) |
3.2 本章小结 |
4 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运营模式分析 |
4.1 H担保公司基本情况 |
4.2 公司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 |
4.2.1 公司组织架构 |
4.2.2 公司业务流程 |
4.3 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运作模式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5 H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1 H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内容 |
5.2 风险度量方法的具体应用 |
5.2.1 保前风险预测分析 VAR模型 |
5.2.2 保后风险监控分析 Z计分模型 |
5.3 H担保公司运营效果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信贷工厂”运营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改善建议 |
6.1 “信贷工厂”运营模式的优势分析 |
6.1.1 制定了客户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控制了风险 |
6.1.2 严格遵循业务流程,有利用于控制操作风险 |
6.1.3 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
6.1.4 科学的风险定价,有效地覆盖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 |
6.2 “信贷工厂”经营模式的不足之处 |
6.2.1 运营成本较大 |
6.2.2 业务操作周期较长 |
6.2.3 过分依赖系统评估 |
6.2.4 各环节间沟通成本大,易信息不对称 |
6.3 关于“信贷工厂”经营模式的改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M公司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风险的定义 |
2.2 担保公司的风险 |
2.3 担保公司的风险影响因素 |
2.4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 |
第三章 BSP 担保业务现状 |
3.1 BSP 的建立与发展 |
3.1.1 BSP 的起源 |
3.1.2 中国 BSP 的建立 |
3.2 国外 BSP 担保模式 |
3.3 M 公司 BSP 业务现状 |
3.3.1 M 公司 BSP 担保模式 |
3.3.2 M 公司 BSP 担保办理流程 |
3.3.3 M 公司 BSP 担保业务所需资料 |
3.4 M 公司 BSP 担保的意义 |
第四章 BSP 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BSP 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 |
4.1.2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市场风险 |
4.1.3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投资风险 |
4.2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分析 |
4.2.1 代理人不规范运作 |
4.2.2 代理人行业整合 |
4.3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市场风险分析 |
4.3.1 市场风险的成因 |
4.3.2 单一担保模式的弊端 |
4.4 BSP 担保业务中存在的投资风险分析 |
4.4.1 投资驱动成因 |
4.4.2 投资模式单一 |
4.5 小结 |
第五章 BSP 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优化对策 |
5.1 构建 BSP 信用担保模式 |
5.2 完善 M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
5.2.1 建立资信评估机制 |
5.2.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
5.2.3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5.3 完善 M 公司内控机制 |
5.3.1 调整部门设置 |
5.3.2 完善决策机制 |
5.4 优化 M 公司投资模式 |
5.4.1 结构化配置担保资金 |
5.4.2 开展投资和租赁业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概述 |
2.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特性 |
2.1.1 可控性 |
2.1.2 追偿性 |
2.1.3 风险与其收益的严重失衡性 |
2.1.4 双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2.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类别 |
2.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分析 |
2.3.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市场要求 |
2.3.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特点 |
2.3.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 |
2.3.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外部控制 |
第三章 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现状 |
3.2 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2.1 担保机构面临的外部问题 |
3.2.2 担保机构面临的内部问题 |
第四章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4.1.1 日本建立了完备的担保制度体系 |
4.1.2 韩国的银保风险分担机制和发达的信用信息系统 |
4.1.3 美国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成熟的风险规避机制 |
4.1.4 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五章 加强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对策 |
5.1 构建政府行业监督管理新模式 |
5.1.1 设立和委托专门机构管理 |
5.1.2 加强和完善担保行业监管 |
5.1.3 优化担保业务操作环境 |
5.2 完善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 |
5.2.1 完善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体系 |
5.2.2 建设担保行业自律组织 |
5.2.3 建立健全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制度 |
5.3 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
5.3.1 建立持续的担保资金注入机制 |
5.3.2 建立稳定的风险补偿机制 |
5.3.3 进一步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
5.4 优化业务操作环境 |
5.4.1 大力推动国家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
5.4.2 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
5.4.3 建立健全个人征信制度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 |
2.1 担保公司的风险界定及特点 |
2.2 担保公司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传递 |
2.3 担保公司风险形成的博弈分析 |
第3章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体系 |
3.1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 |
3.2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超前原理 |
3.3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集成原理 |
3.4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组织、流程与制度 |
第4章 担保公司的风险点预警 |
4.1 担保公司的风险点识别 |
4.2 担保公司的动态风险地图与风险信号标示 |
4.3 担保公司风险征兆因素侦测模型 |
第5章 担保公司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1 担保公司的整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2 担保公司担保项目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3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中的虚警与漏警 |
第6章 担保公司的风险预控 |
6.1 担保公司风险预控的原则 |
6.2 担保公司风险预控的策略 |
6.3 担保公司风险预控的方法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7.2 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的风险分析 |
7.3 中科智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
7.4 中科智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的方案设计 |
7.5 中科智担保公司风险预控对策库设计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四、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僵尸企业治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视角[D]. 郭祥.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以余江县为例[D]. 谢杨芬. 南昌大学, 2017(02)
- [3]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D]. 李佶蔓. 湖南大学, 2014(04)
- [4]湖南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产业链担保模式研究[D]. 肖杰文. 中南大学, 2013(03)
- [5]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研究[D]. 何欢. 河南大学, 2013(02)
- [6]我国中小企业互助联保的有效性研究[D]. 孙越. 湖南大学, 2012(05)
- [7]基于风险定价的担保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以H担保公司“信贷工厂”模式为例[D]. 杨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 [8]M公司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青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9]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研究[D]. 贾秀琴. 内蒙古大学, 2011(01)
- [10]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 曹宏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