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lid Works软件在挤压模CAD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卓群[1](2020)在《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挤压膨化食品是近年来膨化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品。随着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对设备的生产性能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部分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生产商和制造企业进行加工设备的设计开发时,研发周期长、问题多、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些问题都阻碍着我国挤压膨化食品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部分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作为开发目标,基于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和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开发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系统。在对本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挤压膨化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构建挤压膨化食品加工生产线,结合挤压膨化食品的特点及原料种类,选择合适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作为系统的开发目标,并分析了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以此分析并明确系统开发的关键零部件及设计主要参数。其次深入分析了开发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系统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对开发系统的主要技术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基于Visual Basic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及自动装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库功能。最后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方法、自动装配技术的工作流程及Visual Basic的界面设计功能,对各加工设备零部件及整机设备的具体功能开发以及系统各设备模块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从而完成了系统的整体开发。通过本系统,用户能够实现包括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参数化建模、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整机三维模型的自动装配和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的标准件和通用件的三维模型生成三种功能。同时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市场需求,提高设计的效率、缩短开发的周期、减少开发的成本。
朱红亮[2](2020)在《多柱型LED散热器附加背压成形工艺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ED灯是一种新型绿色固态光源,但其输出功率仅有15%-20%转化成光能,其余都转化成热能,如果这些热量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散出去,除了会使发光效率降低,也对导致LED灯的芯片温度过高而失效。而合理又高效的散热装置对保持大功率LED灯的亮度和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有关键作用。冷挤压是LED散热器成形的重要工艺之一,合理而有效的方案优化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对实际生产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本文针对散热器鳍柱成形高度不一致问题,提出了附加背压成形工艺,基于背压工艺再设计出两种不同成形工艺方案;基于优化算法在带筋圆环镦粗法(RCT-B)的摩擦实验中,对Con Datub 61 blue、Fuchs 1905L、ZWEZ Lube PD473、ZWZE Lube PD AX四种润滑剂磷化与未磷化的摩擦系数进行测试;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两种不同工艺方案的应力、应变及载荷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第二种工艺方案为优方案。第二方案在锻造过程中每个工位模具载荷较小且分布均匀,同时生产的零件表面质量好,无缺陷;又采用了适合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优化设计的组合优化方法,首先对散热器成形的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再用有限元软件仿真零件的冷锻成形过程,获取设计目标的数值,以方差分析(ANOVA)为手段对工艺参数进行显着分析,筛选重要的工艺参数,从而降低了设计优化问题规格。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工艺参数和目标函数之间的近似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求出可行设计空间中目标值最优解及对应的工艺参数组合即最佳工艺方案。本文基于散热器冷锻成形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设计出了LED散热器的模具结构。为了解决在实际生产中,鳍柱充填高低相差很大等缺陷,模具结构除了凹模采用通常的深腔结构外,还采用背压附加锻造工艺,在模具上设计了背压系统。最后,实际加工制造模具并试验验证。
夏俊翔[3](2020)在《排辊成型参数化建模技术及工艺参数转化的研究》文中指出排辊成型是高质量圆形直缝焊管的先进柔性生产方式,但成型轧辊数量众多,生产不同规格产品时需要调整辊位参数或更换少量轧辊,以传统的实验与试轧方式改进生产工艺,需要多次试轧,会造成极大材料浪费和时间浪费。论文以HFW660焊管排辊成型机组为对象,利用SolidWorks作为二次开发平台,研发出直缝焊管排辊成型快速CAD系统,实现了该机组全系列管径的快速参数化建模,并可实时更新辊位参数和辊型参数的修改。系统为现场技术人员优化和开发排辊成型工艺提供了重要工具。该几何建模实现了完全参数化过程,并很好解决了CAD与CAE模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排辊成型的建模-模拟-优化的效率。运用系统可将原来耗时一星期的产线建模时间缩短在几分钟内完成,所开发的程序界面友好,适合于现场技术人员开发新产品及工艺优化使用。设备的成型段是高频焊管排辊成型的核心工序段,本文对HFW660排辊机组的成型段局部机架轧辊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机架装配图推导出部分机架轧辊理论工艺参数的转化公式,主要有夹送机架、弯边机架、粗成型机架、精成型机架等,并对比了转化后设备参数的的理论测量值与现场实际测量值,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保证机组成型工艺的正确与精准,为现场辊位参数的顺利调整提供便利。
韩冬辰[4](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张家振[5](2020)在《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工程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阀门作为工业生产和输运最重要的管道元件,被称为“工业血管”,广泛地运用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因此对阀门结构强度的计算和流动状态的评估显得格外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也运用到了工程计算上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师选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阀门进行结构与流体分析,从而对阀门进行优化设计,但是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技术员的要求较高,要求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很多技术人员并不具备这种能力。由于阀门结构复杂、工程分析难度较大,因此开发出界面简单、操作便捷的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对阀门的设计与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组应浙江温州某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需求,研究编制了“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并交付企业使用。该平台集参数化设计和工程分析自动化于一体,用简单的界面对阀门进行设计与分析,大大提高了阀门的设计效率。本文研究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中工程分析自动化的实现,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阀门设计和工程分析流程,将企业的设计和工程分析流程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规范和固化,实现了8类阀门的结构分析和流体分析的自动化,完成了从阀门设计到工程分析的集成。仅需通过必要的参数输入,系统就可以自动输出相关的工程分析结果,减少了繁琐的鼠标交互操作,提高了设计效率;(2)为了实现阀门流体分析自动化,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流体分析参数化模板”技术。根据阀门流体分析相关标准要求,在阀门参数化设计之前,给每一种阀门建立一个装配体模板,在模板里添加管道和封盖、设置开度配置、边界条件等,并将模板始终依附在新生成的阀门中,随着阀门的更新而更新。阀门流体分析时,程序可以直接激活模板中的设置,成功解决了阀门流体分析的自动化;(3)研究了SolidWorks二次开发方法,结合Excel软件的VBA语言,编写了阀门有限元结构分析子系统和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并将两个子系统集成到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成功解决了三维模型简化、网格无关性自动判定、分析参数的自动传递、输出结果的后处理与可视化等技术问题,开发的系统已被企业应用在实际工程中;(4)运用本文研制的系统研究了“角式闪蒸调节阀流量特性”、“柱塞式调节阀壁面粗糙度对流量系数影响”两个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难题。得出了相关有价值的结论,对企业生产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同时,通过本系统的运用,证明了其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王栋[6](2019)在《基于数值仿真的锥齿轮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摩擦学在不断发展。在齿轮设计过程中,为了延长齿轮的寿命,降低噪音,考虑摩擦因素影响越来越得到设计者的重视。在传统的齿轮摩擦学性能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齿轮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但是实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齿轮摩擦学研究通常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实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补充。如对于应力和温度的测量,通过实验只能获得某点的应力和温度,而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却可以得到应力场和温度场。本文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以通用单级锥齿轮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动力学、静力学仿真分析,研究其摩擦学性能,为锥齿轮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动力学软件ADAMS对锥齿轮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转速下锥齿轮的正压力、摩擦力变化情况,得到从啮入到啮出过程中最大瞬时摩擦力随转速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2、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锥齿轮的轮齿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拟计算不同转速、不同啮合位置的应力场,通过分析得到随着啮入到啮出不同的啮合位置锥齿轮的等效接触应力和等效弯曲应力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小的。3、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针对锥齿轮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转速情况下锥齿轮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得到随着转速的升高锥齿轮的温度越高且增长趋势是先缓后增的。4、将动力学分析得到的载荷谱代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得到的应力场和温度场与静力学分析得到的应力场和温度场进行对比,由于动力学模拟了真实的运动状态,因此动力学仿真得到的应力场和温度场会更真实的反映出锥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刘志刚[7](2019)在《有限元分析的开式预弯机轻量化设计》文中指出某公司自主设计了一款开式液压预弯机,为了在生产前检测预弯机的应力和变形是否符合其材料要求,运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对预弯机模型进行修改和分析,以达到生产和设计要求。首先在SolidWorks中检查预弯机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将存在的微小间隙等特征合并,即将预弯机模型进行简化,以便建立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的无缝连接。在Workbench中运用静力学分析模块对预弯机初始简化模型进行分析,采用四面体网格对预弯机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分析云图结果与设计要求和材料要求进行对比。根据静力学分析结果得知预弯机最大应力的集中部位以及对其影响较大的结构,将对其变形和应力影响较大的上横梁焊件侧板厚度、上横梁焊件八角形筋板厚度、上横梁焊件筋板1厚度和基座焊件侧板厚度设置为参数,在SolidWorks中进行参数化建模。将预弯机参数化模型导入到Workbench中运用响应面优化模块对其进行优化分析,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得到49组试验数据,根据最终的优化分析结构参数数据对预弯机进行重新建模,之后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预弯机的静力学分析结果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得知Workbench只能优化15个参数,通过观测分析结果将对预弯机变形和应力影响较大的机身中部200mm拉杆直径、上横梁焊件八角形筋板厚度、机身侧板厚度、上横梁焊件筋板1厚度和机身尾部140mm拉杆直径设置为参数,设置正交试验,采用L16(45)型正交表并建立组合因素表,在SolidWorks中按照组合因素表进行建模,依次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16组分析数据。将预弯机正交试验后的重量、最大应力和最大整体变形的数据导入到SPSS18.0中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关于三者的线性回归系数,以此建立关于三者的线性回归方程,设计预弯机结构参数的尺寸约束函数,从而建立预弯机的轻量化目标函数。将建立的目标函数导入到MATLAB优化工具箱Optimization中,采用线性回归函数linprog对其进行计算,得到预弯机结构因素变量的优化值,将其圆整后进行建模,最后对轻量化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最终的轻量化分析结果。通过预弯机的静力学分析、响应面优化设计和基于正交试验的轻量化设计,预弯机的最大整体变形量增加了0.0705mm,仍然满足设计要求,最大应力减小了12.85Mpa,其重量减轻了22040kg,轻量化比例为8.92%。
任世坤[8](2019)在《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品的开发,是在由主机厂和各层级不同供应商组成的异构网络中达成的。如何让产品数据在各个主机厂和众多供应商之间的不同CAD系统中进行完整和准确的交换,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重要问题。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STEP三维数据交换标准(AP203和AP214)成为机械、汽车行业内最为普遍的解决方案。通过STEP标准(基于AP203和AP214应用协议)可以对三维几何数据和部分装配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换,但装配约束信息并不包含在内。对于下游的工程师而言,如何在复杂、多层级的装配中重建这些缺失的装配约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即使在上游工程师充分协助的情况下,也仍是一个非常耗时、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尝试在STEP数据交换标准的基础上,辅以额外的装配信息描述文件,在后端系统上自动重建缺失的装配约束,将之前的手工重建过程转换为自动化过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汽车行业普遍使用的主流设计系统Dassault CATIA和Siemens NX为例,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并验证了上述构想。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探讨了不同CAD系统之间装配约束的映射与匹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复杂装配体间的装配约束的通用交换协议;构造了前端装配约束信息遍历和输出模块、后端的装配约束信息解析和重建模块。本文在装配约束信息描述和重建过程中,采用了一种通用化的增量方法。通过在后端装配体中生成简单几何元素构造实质等效的装配约束,从而避免在不同CAD系统之间进行装配信息的复杂映射。不同的CAD系统的装配约束定义与描述具有差异性,而本文提供的方法则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无法追溯装配信息的旧装配文件,本文也探讨了自动和半自动装配约束识别方法,以提高手工重建效率。本文的前端系统在Dassault CATIA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二次开发完成,该开发基于CATIA提供的OLE Automation机制。本文的后端开发系统在Siemens NX平台上使用Visual C++完成,综合运用了包括UFun、NX Open、Knowledge Fusion等多种开发技术。基于上述构想,软件模块在产品测试过程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对于主机厂提供的二十余个复杂汽车装配模型,完整重建了实质等效装配约束信息。该结果表明,该工具可以成为STEP交换协议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补充。而且,这个以通用性为后端的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应用于其他CAD系统之间的装配信息交换。
李艳峰[9](2019)在《基于OCC的CAD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量子芯片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约瑟夫森结的超导量子芯片,由于构成该芯片的电路元件,都可以通过微纳加工手段制备并很好的集成到平面电路中,因此与现有的成熟半导体工艺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在版图设计中,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软件进行设计。但是通用CAD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交互性不够良好、软件结构过于臃肿(一些功能或模块对于量子芯片设计人员来说并不适用)等问题,并且在量子芯片版图设计过程中,包含许多常用的元件,这些元件具有相同的连接关系--拓扑关系,只是在不同版图设计中所需的尺寸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开发一款小型轻量化软件:能够满足光刻中对于材料性能和工艺参数研究中对于简单图像的设计要求;并建立一个类似于机械设计标准零件库的模型库,将量子芯片设计中的常用单元与复杂结构,以标准件的形式进行存储;能够为产品设计带来方便,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国外CAD技术发展非常成熟,已经用于商业化,而国内大多是基于国外软件提供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外CAD软件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软件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以Open CASCADE(OCC)几何内核主要工具包进行CAD软件开发。本文的研究工作从几何实体的数据和显示两个方面进行。实体显示模块,利用Qt Designer实现了软件的图形界面设计,同时通过OCC的Visualization Model实现了实体数据的可视化。在数据模块,对Open CASCADE中的BRep表示法、几何与拓扑结构、视角变换(坐标变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下,提出了基于Qt、OCC、C++混合编程,实现基本几何体创建、修改。研究了参数化绘图技术,提出程序驱动的参数化绘图设计方案,将标准件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零件模板库,该库将公式表达法与程序设计法相结合,把零件的几何尺寸以特征参数的形式表示,然后将零件拓扑结构以程序的方式进行表示;另一是零件信息库,该库主要是将零件的信息,如零件名、参数、使用次数等,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的查询高效性找到对应的目标零件库,并将参数值传入目标。
冯斌[10](2019)在《挤压薄壁铜型材模具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海洋和航空航天产业更是显得突出,我国的铜合金产品正朝着高强度和高韧性、复杂形状、薄壁型腔和高精度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给薄壁铜合金挤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艺及模具设计方面也不例外。传统的铜型材挤压工艺和设计方法难以满足大断面复杂型材的设计要求。基于挤压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的挤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方法是提高挤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根据典型的大型复杂薄壁截面铜合金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根据型材挤压模具的优化设计方法的数值模拟,使得挤压模具的出口速度分布比较均匀。首先分析了其结构和尺寸的需求,挤压成形模具设计的难点和设计方法,基于结构特征模的薄铜合金挤压工艺分析与计算,以挤压模具结构设计导流室结构铜型材设计。模具结构、分流桥、焊接室、模具模腔以及空刀。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铜型材挤压过程的基于挤压过程数值模拟得到的金属挤压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以及挤压模具出口型材变形、速度分析、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不均匀等进行了分析。基于初始设计的型材挤压模具不能保证模具出口截面上物料流动的均匀性,导致型材扭曲变形,通过设计导流板系统的分流孔,挡块与模具结构参数对挤出速度分布、温度分布、金属流动行为的应力应变分布和物质粒子的运动轨迹,分析比较不同的金属流动速度和模具在模具设计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性的条件下,这一部分的挤压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具结构使模具出口截面速度相对均匀,变形量小,满足型材几何尺寸精度要求,并总结了这种薄壁铜合金型材挤压模具的设计方法。
二、Solid Works软件在挤压模CAD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olid Works软件在挤压模CAD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挤压膨化食品的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发展趋势 |
1.3 参数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4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设备CAD系统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2 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设计参数 |
2.1 挤压膨化食品的类型 |
2.2 挤压膨化食品生产线设计 |
2.3 锤片式粉碎机 |
2.3.1 锤片式粉碎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3.2 锤片式粉碎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4 食品搅拌机 |
2.4.1 食品搅拌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4.2 食品搅拌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5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
2.5.1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5.2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6 带式输送机 |
2.6.1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6.2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设计参数 |
2.7 其他设备 |
2.7.1 真空干燥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7.2 充气包装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8 本章小结 |
3 基于SolidWorks的装备知识库二次开发方法 |
3.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概述 |
3.1.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思路 |
3.1.2 COM与 OLE技术 |
3.1.3 SolidWorks API |
3.2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3 基于Visual Basic的 SolidWorks二次开发 |
3.3.1 基于VB的二次开发 |
3.3.2 基于VB的参数化建模 |
3.3.3 基于VB的自动装配技术 |
3.4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开发流程 |
3.4.1 基于VB的参数化设计工作流程 |
3.4.2 基于VB的装备知识库执行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4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装备知识库开发的需求分析 |
4.2 装备知识库的总体方案设计 |
4.2.1 总体体系构建 |
4.2.2 模块化设计 |
4.3 装备知识库的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总体体系结构 |
4.3.2 数据库构建 |
4.3.3 零部件的数据库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5 装备知识库的功能实现 |
5.1 锤片式粉碎机知识库模块 |
5.1.1 粉碎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1.2 锤片式粉碎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2 食品搅拌机知识库模块 |
5.2.1 搅拌桨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2.2 食品搅拌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3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知识库模块 |
5.3.1 挤压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3.2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4 带式输送机知识库模块 |
5.4.1 槽型托辊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4.2 传动滚筒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
5.4.3 带式输送机的装配模块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装备知识库系统的界面设计 |
6.1 系统的登录界面和主界面 |
6.2 锤片式粉碎机模块界面 |
6.3 食品搅拌机模块界面 |
6.4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模块界面 |
6.5 带式输送机模块界面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多柱型LED散热器附加背压成形工艺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ED灯散热器发展现状 |
1.2.1 大功率LED灯散热器 |
1.2.2 散热器的成形方式 |
1.2.3 散热器成形方式比较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LED散热器相关研究 |
1.3.2 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相关研究 |
1.4 有限元分析在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1.4.1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4.2 FORGE软件的简单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冷挤压成形工艺优化技术研究理论 |
2.1 引言 |
2.2 优化设计中的数学模型 |
2.2.1 目标函数 |
2.2.2 设计变量 |
2.2.3 约束条件 |
2.3 正交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方差分析 |
2.4 响应面近似模型 |
2.4.1 响应面近似模型 |
2.4.2 响应面近似模型的方差分析 |
2.5 遗传算法 |
2.6 附加背压锻造工艺 |
2.7 冷锻成形工艺的组合优化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散热器冷挤压成形方案设计优化 |
3.1 引言 |
3.2 LED散热器结构分析与三维造型 |
3.3 基于RCT-B的测试摩擦系数试验设计 |
3.4 散热器的常规挤压与加背压工艺分析对比 |
3.4.1 有限元数值模拟 |
3.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5 基于数值模拟的散热器工艺方案设计优化 |
3.5.1 散热器的工艺方案设计 |
3.5.2 模拟结果分析 |
3.5.3 工艺方案优化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散热器冷挤压成形参数设计优化 |
4.1 引言 |
4.2 基于正交试验的飞边槽的尺寸参数设计优化 |
4.2.1 工艺参数的确定 |
4.2.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正交试验的冷挤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
4.3.1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
4.3.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4.3.3 模拟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散热器冷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和试验设计 |
5.2.1 目标函数和设计变量 |
5.2.2 试验设计及数值模拟 |
5.2.3 响应面模型的选择 |
5.2.4 建立响应面模型 |
5.3 参数优化的求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LED散热器冷挤压成形模具结构优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冷挤压成形前准备 |
6.2.1 软化热处理 |
6.2.2 表面处理及润滑 |
6.2.3 挤压力及毛坯尺寸相关计算 |
6.3 模具重要结构优化设计 |
6.3.1 组合凹模优化设计 |
6.3.2 背压系统的设计 |
6.4 工艺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材料化学成分检测报告 |
(3)排辊成型参数化建模技术及工艺参数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高频直缝焊管概述 |
1.2.1 直缝焊管高频感应焊接工作原理 |
1.2.2 高频直缝焊管加工工艺进程及发展趋势 |
1.3 高频焊管排辊成型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4 Solid Works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圆形直缝焊管辊弯成型的工艺设计原理 |
2.1 HFW直缝焊管传统辊花设计方式 |
2.1.1 圆周弯曲成型方式 |
2.1.2 边缘弯曲成型方式 |
2.1.3 中心弯曲成型方式 |
2.1.4 综合弯曲成型方式 |
2.2 基于传统成型工艺改进的排辊成型花形设计方式 |
2.2.1 排辊成型与传统压弯成型花形对比 |
2.2.2 改进的排辊成型辊花设计步骤 |
2.3 柔性排辊成型轧辊空间位置的确定理论 |
2.3.1 HFW660排辊机组的辊位分析 |
2.3.2 基于下山曲线函数与开口度函数的辊位约束 |
2.3.3 φ406.4mm钢管排辊成型举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HFW660排辊成型CAD系统开发介绍 |
3.1 直缝焊管排辊机组几何模型构建方式 |
3.2 HFW660排辊成型机组产线模型的确立 |
3.3 HFW高频直缝焊管排辊柔性成型CAD系统简介 |
3.4 HFW660焊管排辊成型参数化设计CAD系统结构框架 |
3.5 HFW660排辊成型CAD系统各窗体作用 |
3.5.1 排辊成型CAD系统的总体作用 |
3.5.2 创建模型窗体介绍 |
3.5.3 模型装配窗体介绍 |
3.5.4 尺寸函数计算窗体介绍 |
3.5.5 辊位参数计算窗体介绍 |
3.5.6 辊花设计窗体介绍 |
3.5.7 快速建模窗体介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FW660排辊成型设备部分理论工艺参数转化 |
4.1 HFW660焊管成型设备辊位参数的转化基础 |
4.2 理论辊位参数转化过程所涉及的三个参数 |
4.3 部分排辊成型设备辊位参数转化公式的建立 |
4.3.1 夹送机架辊位参数转化 |
4.3.2 弯边机架辊位参数转化 |
4.3.3 粗成型机架辊位参数转化 |
4.3.4 精成型机架辊位参数转化 |
4.4 轧辊辊位参数转化理论测量值与设备实际测量值对比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论文使用的主要程序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工程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阀门工程分析研究现状 |
1.2.2 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整体结构及工程分析自动化实现思路 |
2.1 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
2.2 阀门工程分析系统设计思路 |
2.2.1 系统框架设计 |
2.2.2 系统功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阀门结构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 |
3.1 阀门结构分析理论 |
3.1.1 阀门的结构设计理论 |
3.1.2 有限元分析流程 |
3.2 SolidWorks Simulation二次开发方法 |
3.3 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总体设计 |
3.3.1 阀门结构分析流程 |
3.3.2 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的功能分析 |
3.4 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3.4.1 导入模型与模型简化的自动化 |
3.4.2 约束与载荷的自动添加 |
3.4.3 网格的自动划分 |
3.4.4 实现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各环节所需要的开发函数 |
3.5 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的性能验证 |
3.5.1 算例设计 |
3.5.2 自动分析结果 |
3.5.3 执行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阀门流体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 |
4.1 阀门流体计算数学模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流量特性方程 |
4.1.3 理论流量特性曲线 |
4.2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二次开发方法 |
4.3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总体设计 |
4.3.1 阀门流体分析流程 |
4.3.2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设计规划 |
4.3.3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模块设计 |
4.4 阀门流体分析自动实现关键技术 |
4.4.1 模板技术 |
4.4.2 流体分析子系统中的参数传递 |
4.4.3 结果显示与后处理 |
4.4.4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实现所需主要函数 |
4.5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应用及性能检验 |
4.5.1 算例设计 |
4.5.2 自动分析结果 |
4.5.3 执行效率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阀门工程分析系统的应用 |
5.1 阀门工程分析系统 |
5.1.1 系统的可视化界面 |
5.1.2 阀门结构分析子系统 |
5.1.3 阀门流体分析子系统 |
5.2 阀门工程分析系统应用(一):角式闪蒸调节阀流量特性分析 |
5.2.1 角式闪蒸调节阀工作原理 |
5.2.2 角式闪蒸调节阀流量特性分析 |
5.3 阀门工程分析系统应用(二):柱塞式调节阀壁面粗糙度对流量系数影响研究 |
5.3.1 粗糙度模型 |
5.3.2 基于阀门工程分析系统的数值模拟 |
5.3.3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阀门结构分析自动化实现程序(节选) |
附录 C 阀门流体分析自动化实现程序(节选) |
(6)基于数值仿真的锥齿轮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趋势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锥齿轮建模与摩擦动力学分析 |
2.1 Solid Works软件及Gear trax插件的介绍 |
2.2 锥齿轮的建模 |
2.3 锥齿轮几何模型的装配 |
2.4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软件的介绍 |
2.4.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2.4.2 ADAMS软件介绍 |
2.5 锥齿轮摩擦动力学仿真 |
2.5.1 齿轮摩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2.5.2 齿轮接触碰撞的定义 |
2.5.3 锥齿轮模型的设置参数 |
2.5.4 锥齿轮啮合力理论值计算 |
2.5.5 ADAMS仿真以及其结果的分析 |
2.6 锥齿轮摩擦特性的分析 |
2.6.1 仿真结果分析 |
2.6.2 负载扭矩对齿轮间摩擦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锥齿轮静力学及摩擦应力场分析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3.2 ANSYS Workbench的设计流程与静力学分析 |
3.2.1 仿真流程介绍 |
3.2.2 有限元的静力学分析 |
3.2.3 有限元的接触分析介绍 |
3.3 锥齿轮的静力学分析 |
3.3.1 锥齿轮模型的简化 |
3.3.2 导入锥齿轮模型 |
3.3.3 锥齿轮材料的定义 |
3.3.4 创建接触对 |
3.3.5 齿轮模型网格划分 |
3.3.6 载荷和约束的设定 |
3.3.7 有限元求解分析 |
3.3.8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对比分析 |
3.4 摩擦应力动态分析 |
3.4.1 动态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的划分 |
3.4.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3.4.3 求解参数的设定与仿真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锥齿轮温度场分析 |
4.1 传热学的概述 |
4.1.1 传热基本方式 |
4.1.2 对热分析的类型 |
4.2 锥齿轮温度场分析 |
4.2.1 齿轮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4.2.2 换热系数和热流量的计算 |
4.2.3 主、从动齿轮的温度场分析 |
4.2.4 齿轮静力学和动力学温度场对比 |
4.2.5 摩擦对锥齿轮温度场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有限元分析的开式预弯机轻量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预弯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预弯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弯机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力学分析 |
2.1 压力机的分类及其概述 |
2.2 模压式预弯机的工作原理 |
2.3 开式预弯机的设计 |
2.4 预弯机的静力学分析 |
2.4.1 预弯机模型的简化 |
2.4.2 预弯机的材料选择 |
2.4.3 预弯机有限元模型的单元选择 |
2.4.4 边界条件的设置及后处理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
3.1 响应面分析预处理 |
3.2 预弯机的响应面优化分析 |
3.2.1 建立数学模型 |
3.2.2 预弯机响应面优化分析的前处理 |
3.2.3 预弯机响应面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预弯机轻量化设计 |
4.1 正交试验设计 |
4.1.1 试验变量的选取 |
4.1.2 试验结果分析 |
4.2 预弯机的轻量化设计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2 回归函数构造 |
4.2.3 轻量化计算 |
4.2.4 轻量化结果分析 |
4.2.5 轻量化效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产品装配信息交换和重建所面临主要问题 |
1.1.2 不同的CAD系统之间装配约束信息交换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交换及所引发的问题 |
1.1.4 自动化装配的必要性 |
1.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不同的CAD间装配约束信息转换和自动化装配的研究现状 |
1.2.1 数据交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化装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基础与成果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机制与流程 |
1.4 本章小结 |
2 开发平台的定义与关键技术 |
2.1 前端开发平台的建立 |
2.1.1 CATIA二次开发平台架构 |
2.1.2 前端开发的技术方案 |
2.2 后端开发平台的建立 |
2.2.1 Siemens NX二次开发工具 |
2.2.2 知识工程 |
2.2.3 高效的用户化系统菜单和操作界面 |
2.2.4 后端开发的技术方案 |
2.3 基于XML的装配约束交换协议 |
2.3.1 装配约束的描述 |
2.3.2 XML装配信息模板的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增量化的装配约束重建方法 |
3.1 CATIA与 NX的装配映射 |
3.2 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体素识别问题 |
3.2.1 不同软件对体素的识别方式不同 |
3.2.2 CAD数据转换与信息丢失 |
3.3 增量式装配约束重建方法 |
3.3.1 方法的定义 |
3.3.2 实质等效性的概念 |
3.3.3 不同装配约束的等效方法 |
3.4 以实质等效为基础的XML模板构建方法 |
3.5 装配约束的自动识别与重建 |
3.6 本章小结 |
4 增量式装配约束重建模块的程序实施 |
4.1 二次开发总体程序架构 |
4.2 前端程序架构 |
4.2.1 前端程序功能定义 |
4.2.2 XML文件承载的信息类型 |
4.2.3 局部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
4.2.4 XML文件的定义 |
4.2.5 装配约束的遍历与获取 |
4.2.6 维护XML文件信息的唯一性 |
4.2.7 基于命令行模式的前端输出程序 |
4.3 后端程序架构 |
4.3.1 二次开发环境配置 |
4.3.2 后端程序功能定义及程序运行界面 |
4.3.3 XML文件中装配约束的解析方法 |
4.3.4 基于XML文件的装配约束增量式重建 |
4.3.5 基于STEP文件的装配约束自动识别与重建 |
4.4 基于XML文件与STEP文件的程序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方案测试与实例验证 |
5.1 测试与验证手段 |
5.2 系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OCC的CAD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量子芯片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现状小结 |
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1 软件开发流程 |
2.2.2 系统设计目标 |
2.2.3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
2.2.4 系统功能设计 |
2.3 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 |
2.3.1 Visual Studio2017 |
2.3.2 QT |
2.3.3 Open CASCADE几何内核 |
2.3.4 C++语言 |
2.3.5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
2.4 系统关键技术 |
2.4.1 图形用户交互界面设计 |
2.4.2 基于OCC的数据与显示相分离技术 |
2.4.3 参数化数据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Open CASCADE建模技术 |
3.1 引言 |
3.2 Open CASCADE模块介绍 |
3.3 Open CASCADE中的边界表示法 |
3.4 几何与拓扑结构 |
3.4.1 几何数据结构 |
3.4.2 拓扑数据结构 |
3.4.3 拓扑与几何的联系 |
3.5 基于OpenGL的坐标变换 |
3.5.1 从3D到2D |
3.5.2 矩阵变换 |
3.5.3 坐标变换 |
3.5.4 从2D到3D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AD子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可视化模块 |
4.2.1 基于Qt的用户界面初始化 |
4.2.2 基于Open CASCADE的数据可视化 |
4.3 基本几何图形创建与修改 |
4.3.1 基本几何体的创建 |
4.3.2 几何体的修改 |
4.4 布尔操作模块 |
4.4.1 二维实体模型的布尔运算方法 |
4.4.2 Open CASCADE中的布尔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开发 |
5.1 引言 |
5.2 参数化绘图 |
5.3 参数化标准件库的总体设计方案 |
5.3.1 参数化标准件库的目标 |
5.3.2 建库方法 |
5.3.3 系统结构 |
5.4 参数化标准件库的建立 |
5.4.1 创建模板零件库 |
5.4.2 用户界面设计 |
5.4.3 应用程序设计 |
5.5 标准件库的运行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参数化的量子芯片常用单元 |
(10)挤压薄壁铜型材模具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薄壁铜合金型材挤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铜型材挤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与现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薄壁铜合金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及挤压过程模拟 |
2.1 铜型材挤压加工的基本原理 |
2.2 铜型材挤压零件结构介绍 |
2.3 铜型材零件挤压初始模具设计 |
2.4 型材挤压变形模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薄壁铜合金型材挤压模具优化设计与挤压过程模拟 |
3.1 优化设计方案一:调整工作带长度 |
3.1.1 模拟实验方案确定 |
3.1.2 模拟结果分析 |
3.2 优化设计方案二:调整工作带长度和增设二级焊合室 |
3.2.1 模拟实验方案确定 |
3.2.2 模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olid Works软件在挤压模CAD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lidworks的挤压膨化食品加工装备知识库的开发[D]. 刘卓群.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 [2]多柱型LED散热器附加背压成形工艺优化技术研究[D]. 朱红亮.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3]排辊成型参数化建模技术及工艺参数转化的研究[D]. 夏俊翔.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5]阀门数字化集成设计平台之工程分析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D]. 张家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6]基于数值仿真的锥齿轮摩擦学性能研究[D]. 王栋.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7]有限元分析的开式预弯机轻量化设计[D]. 刘志刚. 青岛大学, 2019(02)
- [8]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D]. 任世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OCC的CAD系统软件开发及其在量子芯片设计中的应用[D]. 李艳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挤压薄壁铜型材模具设计及优化[D]. 冯斌.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