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必须面向环境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李海东,唐力,赵立君,仇宽彪,姚国慧,王伟民[1](2021)在《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对象、体系和规范编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是开展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和制定人居环境健康管理政策的基础。为了确保城市生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辨识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的概念,基于"人机料法环"理论构建了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体系,结合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相关规范的编制与实施现状,探讨了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规范的编制技术。结果表明:(1)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是面向城市生态观测内容(要素、空间格局、功能、服务),为保证生态观测全过程质量要求、提高生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实施的质量控制活动和措施。(2)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体系可从对象和过程这两个维度进行界定:对象维度方面,包括"人"-人员、"机"-仪器设备、"料"-数据、"法"-文件和"环"-观测过程5个方面;过程维度方面,涵盖城市生态观测全过程,包括城市生态观测前期准备工作、观测过程中以及观测后的数据录入、审核与评价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3)我国已发布的生态观测相关技术标准中,发布的时间越晚,质量控制内容越完整,目前生态观测相关标准共102则,仅38则明确提出了质量控制具体要求。(4)《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规范》编制需包含质量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两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前引、正文和附录三个章节,对生态观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进行规定。
李孟男[2](2021)在《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动态流智能调度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广泛部署促进了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海量数据的计算、传输和存储也推动了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智能化升级转型。流量调度作为一种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技术,能够优化网络性能并帮助网络快速适应业务变革。而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以及流量调度方式已不能满足低延迟连接、高质量传输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数据中心场景下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动态流智能调度机制。具体论文工作与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目前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负载不均衡和链路资源利用率低等流量与资源调度问题,分析软件定义网络架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潜力,并阐述了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调度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其次,针对当前数据中心网络内流量激增、网络需求愈发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流调度机制。该机制借助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完成流量调度,无需求解复杂数学模型便可在预先计算的路径上进行有效的流量分配,进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本机制较基于单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流量调度机制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在不同网络架构下也能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达到了充分利用网内资源的目的。最后,针对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数据中心存在的可伸缩性瓶颈和严重性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分级检测的数据中心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该机制下,控制器会根据流量分级检测的结果,为不同类型的流执行差异化的调度策略,避免网络拥塞状况,从而提高网络链路利用率等网络性能、保障网络服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差异化流调度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状态动态地执行流量调度策略,保障了网络良好的性能。
李恒[3](2021)在《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欧美先进国家对基于数据应用的质量管控非常重视,已逐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伴随着网络协同制造、智能工厂及设计、制造一体化战略的推进,数据可视化技术日益成为航空制造业的关键支撑技术。航空工业成飞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以数智成飞理念推进流程信息化技术与航空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随着成飞公司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质量管控模式、运作机制已难以满足当前航空工业成飞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如何获取和发现航空产品设计、装配、检验、试飞过程中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潜在意义,如何通过指标评价的方式、方法指导航空产品数据在全寿命周期和全业务域流程的有效应用是航空产品质量管控亟待解决的发展热点,建设公司统一的产品质量管控平台迫在眉睫。本文将JavaEE开发和数据可视化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面向航空产品的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公司统一的产品质量管控平台——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管控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和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对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数据可视化技术在质量管控上发展动态的理解,选取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技术用于数据可视化平台的构建,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的8个功能和6个非功能需求。通过制定了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Java EE架构、未采用开源框架、前端UI采用流行的Echarts框架、用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 Script编写脚本、Oracle11g数据库,核心工作流引擎按照“引擎+框架+插件”的设计思想设计和开发、数据维护采用流行的j Query Easy UI框架、系统框架完全按照数据仓库技术。构建了业务逻辑实现模型,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了编码开发,包括各功能实现模块的用户关系、业务流程关联、模块接口等,设计并实现高时效性和实效性的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本文将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与公司具体情况结合,在公司ERP、MES等应用系统存储的产品质量数据基础上,利用主体域指标展示企业质量领域KPI,构建质量数据仓库、分析模型、质量趋势预测模型等,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质量管控中心,并作为公司运营管控平台的数据支撑,实现质量状态的多视图、多维度展示及管控,为各质量指标提供超标预警、超标分析。通过直观可视的操作界面,帮助企业全面实时管控研制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同时提升企业决策层及时、准确决策的支撑能力。本文通过上述工作完成了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航空制造业数据可视化的实际应用上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质量管控解决方案。经测试及实践表明,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在功能完整性、可靠性和界面设计上满足了公司使用需求,同时作为一个具有同类型推广价值的标准化流程型应用,具有当今主流流程型应用所要求具备的实用、先进、可扩展、易管理的特点,达到了设计目标。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廖志文[5](2020)在《企业级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系统资源预留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IP传输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并不具有传统电信专网所提供的低延时、低抖动、带宽保障的优点,这主要是由于IP网络是基于无连接分组交换设计的,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很难保证视频会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但是,随着互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基于IP传输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具有易用性高、价格(包括终端价格和网络价格)合理等优点。基于这些优点,1080P甚至更高分辨率的视频会议系统迅速普及,多方会议需求强劲,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发生疫情以来,基于IP传输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刚性需求。然而,和普通消费者不同,政府机关、金融领域等机构对视频业务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互联网尚不具备提供服务质量保证能力,本文在企业级网络通信环境下,研究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和不同会议场景的资源预留算法,致力于实现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的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1)研究面向企业级视频会议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过程,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的企业级视频会议QoS保证系统(EVCSQoS-SDN)框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数学上分析了资源预留及部署的内部过程及连通性,形式化定义了资源预留及部署体系结构,为建立基于SDN控制器的资源预留与部署系统模型提供理论依据。(2)以资源预留与部署体系结构作为建模理论基础,建立基于SDN控制器的资源预留与部署系统模型,以便从中得出资源预留与部署所需的核心机制,为构造和验证资源预留算法提供所需的算法机制。(3)在多个大规模会议场景中,为会议提前预留带宽将导致未来可用带宽随时间呈细粒度变化,特别是同时出现大量会议申请时,时间开销将大幅度增长。已有时域资源管理方法(基于可变时间槽的资源管理方法和基于动态时间槽的资源管理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而导致其扩展性差和网络资源利用率不足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管理方法:弹性时间槽方法。然后,结合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弹性时间槽方法,提出了基于弹性时间槽的提前预留算法(ETARA)。实验结果证明,ETARA能获得和基于可变时间槽的资源管理方法相等的接收率,而执行时间比后者降低多达57倍;尽管ETARA的运行时间比基于动态时间槽的资源管理方法多一些,但其获得的接收率是后者的2倍。(4)对于多方会议,采用多播传输可以节约带宽。现实场景中,与会者可以中途进入视频会议,也可以中途离开会议。基于动态多播的提前预留支持与会者灵活进入会议、提前离开会议。对于按会议时长收费的视频会议来说,要求客户提供具体的进入、离开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如果按相同的会议时长对会议成员收取费用,势必会增加客户的额外费用;另一方面,由于预留的资源并未使用,增加了其他会议申请的拥塞率,降低了资源利用率。本文首先构造了动态多播资源提前预留的最大成功数问题(MDMAR),并证明了该问题是NP完全问题;然后,考虑数据流路径不变、路径可变两种机制,及接收端带宽需求异构特征,分别设计了ILP数学模型和启发式算法。由于ILP模型求解复杂度高、可扩展性差,本文分别在小型网络和大型校园网络对启发式算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拟退火的启发式算法能获得跟ILP模型近似的最优解,且比贪婪算法的接受率提高了10%。本文研究了网络资源可控环境下企业级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系统及多种会议场景中的资源预留算法,实现视频会议系统服务质量保证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化服务质量保证和资源预留算法的研究,以适应更为复杂的视频会议应用场景,以及其他应用场景下的服务质量保证问题。
朱金明[6](2020)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适应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内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切中国情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历史研究、调查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系统论等,试图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互相协调、互相关联、责权对等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于质量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参与主体、理念内容、机制模式的变化原因。二是基于大数据调查分析,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识别了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挖掘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不力与规模发展、政府引导的宏观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与规模发展、社会多方参与薄弱与规模发展等三大主要矛盾。三是系统比较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资格准入和监督评估协同、专业学位评估与培养单位整体审计协同、政府外部宏观指导与培养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协同、社会监督与行政性评估协同的“四协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五是对优化构建适切中国情境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黎婷婷[7](2020)在《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期,专业认证源起美国,以认证制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世界各国追捧的主要模式。而我国教育认证起步较迟,20世纪后期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萌芽。近5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显性刺激作用愈发明显。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对我国的意义也更为显着。专业认证作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外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理论和实践层面尚且不足,借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经验重要且必要。首先,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专业认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高等教育治理理论、质量认证理论等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充实专业认证制度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体系特征分析。最后,提出对我国构建高职教育实施专业认证制度的启示。虽然我国工程教育推行专业认证制度已有一段时间,但在高职教育尚未全面开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认证制度的文献研究,并进行比较研究,且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的薄弱环节,探析加强高职专业认证的策略方法,实现相关者利益共赢,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渐入佳境。
高冬冬[8](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徐淼淼[9](2020)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基于EFQM卓越模型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众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研究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的发展对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完善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今外部云诡波谲、内部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以及高职扩招百万的生源量化目标均对高职院校的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如何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EFQM卓越模型是欧洲质量奖的管理模型,它致力于组织提升质量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卓越发展,它的非规范性框架适用于所有组织,这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与提升提供新的视角与途径。EFQM模型的非规范性管理框架适用于所有组织,那么其适用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合理性何在?EFQM模型内部要素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要素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如何基于EFQM模型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模式如何?本文从EFQM卓越模型视角出发,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EFQM卓越模型进行详细阐述,其次对EFQM卓越模型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及逻辑性分析,随后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接着分析该质量保障体系运作的原则,并探索其运作的要素:“引擎”主体,管理要素,工具技术,进而从内外部角度构建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通过调查研究法分析G高职的应用情况。最后从高职院校内部、政府和社会外部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完善的策略。除绪论之外,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EFQM卓越模型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以及内涵特征,分析阐述8个基本理念,九大基本准则和RADAR逻辑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首先从可能性和必然性两个角度对EFQM模型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从准则和RADAR两方面进行逻辑性分析,最后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第三部分是阐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首先分析运作的基本原则,基于原则和EFQM模型从内外部角度探索具体运作模式。第四部分是以G高职为例阐述其应用的背景、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中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实施该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基于G高职应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监控体系完善两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杨光[10](2020)在《群智感知中的激励机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其感知能力的增强,群智感知这一新型感知模式应运而生。群智感知是指将人们手中的智能设备当作感知节点,通过招募用户并组成感知网络,进而执行感知任务,因此在感知范围、感知成本以及感知综合性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近些年,虽然研究者在群智感知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基于用户的群体性和社交性,设计激励机制从而降低成本;如何在感知数据存在关联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如何在异构的感知任务下,保证群智感知的数据质量。本文针对于这些研究挑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激励机制设计的角度,在恶意用户检测、隐私保护、数据质量保证以及反无人机方面开展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大规模社交网络中的恶意用户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的高效、低成本的恶意用户检测方式,并设计了一种激励机制:根据系统方对用户偏好信息的掌握情况,本文考虑了完全信息场景和部分信息场景,并分别设计了激励机制;特别地,当用户的偏好服从高斯分布时,本文利用高斯分布的性质,将非凸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转化为凸问题从而进行有效求解。所设计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保证用户参与的同时,最小化激励成本。2.针对群智感知中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隐私保护的激励机制:本文考虑了用户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利用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理论对用户数据中的关联结构进行建模,并用互信息来量化用户的隐私损失;本文推导出了用户数据扰动程度的纳什均衡与感知平台的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算法,来平衡感知平台的数据准确性和用户的隐私保护程度;此外,为了避免用户上报虚假的数据扰动程度来骗取奖励,本文进一步挖掘了用户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了一种具有诚实性的激励机制。所提出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优化感知平台的数据准确性。3.针对群智感知中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据质量保证的激励机制:本文考虑了异构的感知任务以及用户的社交关系对其感知成本的影响,研究了如何通过激励机制设计来优化感知质量和激励成本;本文分别在完全信息场景、部分信息场景和动态社交影响力场景下,提出了最优的激励机制设计方案。具体而言,在完全信息场景中,本文通过将任务分配转化为二部图最大加权匹配问题,将用户招募转化为图的加权最大割问题,从而对激励机制设计问题进行有效求解;在部分信息场景中,本文通过对等预测,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性;在动态社交影响力场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局部最优的额外奖励设计方案,以进一步节省激励成本。所提出的激励机制可以联合优化感知质量和激励成本。4.针对群智感知在反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反无人机系统:利用无人机的信标帧特点以及无人机与普通接入点在移动性上的差别,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小型无人机检测算法;为了保证用户参与,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在线拍卖的激励机制;本文分别基于Android系统和SSM框架搭建了客户端和感知平台。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小型无人机的进行检测与定位,且适用于多无人机场景;所提出的激励机制可以满足诚实性、预算可行性等性质。
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必须面向环境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必须面向环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对象、体系和规范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辨析 |
1.1 城市生态观测 |
1.2 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 |
2 基于“人机料法环”理论的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
2.1 质量控制对象 |
2.2 组织结构 |
2.3 质量控制体系 |
2.3.1 人-人员 |
2.3.2 机-仪器设备 |
2.3.3 料-数据 |
2.3.4 法-文件 |
2.3.5 环-观测过程 |
3 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规范编制研究 |
3.1 相关规范制定现状 |
3.2 规范编制的可行性分析 |
4 结论 |
5 展望 |
(2)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动态流智能调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成 |
第二章 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
2.1 SDN及核心技术 |
2.1.1 SDN网络架构 |
2.1.2 OpenFlow协议 |
2.1.3 SDN控制器 |
2.2 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关键技术 |
2.2.1 数据中心网络拓扑 |
2.2.2 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特性 |
2.2.3 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机制 |
2.3 数据中心网络与人工智能 |
2.3.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
2.3.2 数据中心网络与人工智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机制 |
3.1 研究背景 |
3.2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机制 |
3.2.1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
3.2.2 基于多控制器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模型 |
3.2.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方案 |
3.3 方案性能评估 |
3.3.1 实验环境 |
3.3.2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流量分级检测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
4.1 研究背景 |
4.2 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检测机制 |
4.2.1 流量检测和特征提取 |
4.2.2 流量分级检测方法 |
4.3 基于流量分级检测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
4.3.1 大象流调度机制 |
4.3.2 老鼠流调度机制 |
4.3.3 动态流调度的服务保证机制 |
4.4 方案性能评估 |
4.4.1 实验环境 |
4.4.2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键技术概述 |
2.1 JavaEE开发技术 |
2.1.1 JavaEE框架 |
2.1.2 B/S架构 |
2.1.3 Oracle数据库 |
2.2 数据可视化技术 |
2.2.1 JQueryEasyUI可视化 |
2.2.2 Echarts可视化 |
2.2.3 Zrender可视化 |
2.3 其他技术 |
2.3.1 Workflow工作流技术 |
2.3.2 ETL数据仓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用户角色识别 |
3.2.2 首页模块 |
3.2.3 外场质量管控模块 |
3.2.4 制造质量管控模块 |
3.2.5 供应商质量管控模块 |
3.2.6 质量运营管控模块 |
3.2.7 质量展示模块 |
3.2.8 个人工作台模块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3.1 运行性能需求 |
3.3.2 系统安全性 |
3.3.3 系统可维护性 |
3.3.4 系统可用性 |
3.3.5 系统易用性 |
3.4 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 |
4.1.1 系统整体组成设计 |
4.1.2 数据集成架构设计 |
4.1.3 网络拓扑设计 |
4.1.4 可视化流程设计 |
4.1.5 质量风险预警算法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设计 |
4.2.2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 接口设计 |
4.4.1 用户接口 |
4.4.2 外部接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首页模块 |
5.2.2 外场质量管控 |
5.2.3 制造质量管控 |
5.2.4 供应商质量管控 |
5.2.5 质量运营管控 |
5.2.6 质量展示 |
5.2.7 个人工作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测试范围 |
6.2.2 测试缺陷分析 |
6.2.3 测试功能列表 |
6.2.4 功能测试总结 |
6.2.5 测试结论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3.1 性能测试需求和策略 |
6.3.2 运行环境 |
6.3.3 测试场景 |
6.3.4 测试场景数据收集及结果分析 |
6.4 应用稳定性测试 |
6.4.1 疲劳测试 |
6.4.2 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企业级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系统资源预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视频会议系统及其挑战 |
1.3.1 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历程 |
1.3.2 视频会议系统框架研究 |
1.3.3 视频会议系统服务质量保证挑战 |
1.4 网络服务质量研究现状 |
1.4.1 IP网络服务质量的研究现状 |
1.4.2 软件定义服务质量的研究现状 |
1.4.3 资源预留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关键问题及挑战 |
1.6 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
第二章 服务质量保证的资源预留与部署体系结构 |
2.1 服务质量保证框架 |
2.2 服务质量保证的资源预留与部署相关信息 |
2.2.1 外部输入信息 |
2.2.2 内部信息 |
2.2.3 输出外部信息 |
2.3 服务质量保证的资源预留与部署活动及其基本行为 |
2.3.1 解析活动的三种基本行为 |
2.3.2 决策活动的基本行为 |
2.3.3 接纳活动的基本行为 |
2.3.4 资源授权活动的基本行为 |
2.3.5 资源撤销活动的基本行为 |
2.3.6 登记活动的基本行为 |
2.3.7 部署活动的基本行为 |
2.4 服务质量保证的资源预留与部署系统构成 |
2.4.1 系统的结构层次性 |
2.4.2 系统的结构连通性 |
2.5 服务质量保证的资源预留与部署系统行为特性 |
2.5.1 资源预留与部署系统及其行为特性的数学证明 |
2.5.2 系统行为特性及其内部过程的语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预留与部署的系统模型及其核心机制 |
3.1 系统模型 |
3.1.1 资源预留与部署下推机的符号约定和数学定义 |
3.1.2 资源预留与部署的状态空间 |
3.1.3 资源预留与部署下推机的状态转移图及转移函数 |
3.1.4 资源预留与部署下推机提供的算法机制 |
3.2 资源矩阵 |
3.3 资源解析机制 |
3.4 接纳控制机制 |
3.5 资源预留过程 |
3.5.1 无QoS保证的申请过程 |
3.5.2 静态提前预留申请过程 |
3.5.3 动态实时预留申请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弹性时间槽的资源提前预留算法 |
4.1 相关工作 |
4.2 网络模型及问题描述 |
4.3 已有时间槽提前预留方法分析 |
4.3.1 资源利用率分析 |
4.3.2 计算复杂度分析 |
4.4 基于弹性时间槽的资源提前预留算法 |
4.4.1 算法思想 |
4.4.2 算法概述 |
4.4.3 算法举例 |
4.4.4 资源更新 |
4.4.5 算法设计 |
4.4.6 算法性能理论分析 |
4.5 实验验证 |
4.5.1 实验环境 |
4.5.2 不同网络负载的性能对比 |
4.5.3 不同可用带宽的性能对比 |
4.5.4 不同会议规模的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多播资源提前预留算法 |
5.1 相关工作 |
5.2 问题描述 |
5.2.1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 |
5.2.2 NP完全证明 |
5.3 算法概述 |
5.3.1 ILP模型概述 |
5.3.2 MDMAR启发式算法概述 |
5.4 ILP模型 |
5.5 MDMAR启发式算法 |
5.5.1 最小代价多播树 |
5.5.2 贪婪调度算法 |
5.5.3 模拟退火算法 |
5.6 实验验证 |
5.6.1 实验环境 |
5.6.2 启发式算法与ILP结果对比 |
5.6.3 大规模网络启发式算法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专业学位 |
二、研究生教育 |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 |
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
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回溯 |
四、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内容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质量保障主体探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构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三角关系理论:质量保障主体责权分析 |
一、三角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主体关系:基于三角关系理论的分析 |
第三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
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体系构建: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探讨 |
第三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脉络 |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孕育期 |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建设期 |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
一、规模现状:着眼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转变 |
二、分布现状:呈现从普遍院校到一流高校集聚 |
三、质量现状:专业学位定位与特征尚缺乏共识 |
第四节 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
一、阶段论质量观 |
二、需要论质量观 |
三、适应论质量观 |
四、目标论质量观 |
五、全面的质量观 |
第五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变迁 |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演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分析 |
一、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
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
三、专业学位质量认证 |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三节 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一、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
二、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
一、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
二、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 |
一、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基本原则 |
二、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路径方法 |
第二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评价协同机制 |
一、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主体责权关系 |
二、基于责权关系的协同评价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策略 |
一、构建使命导向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
二、构建与教育认证相协同的专业学位合格评估体系 |
三、构建与质量监测相协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为高职院校自身转型服务 |
(二)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资料收集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 |
一、相关概念 |
(一)专业认证 |
(二)高等职业教育 |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治理理论 |
(二)质量认证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认证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机构与认证程序 |
(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类型 |
(四)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认证的功能与作用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分析 |
(一)核心理念 |
(二)培养方案和认证标准 |
(三)质量监督机制 |
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学术自由和个人价值分析 |
四、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特征分析 |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主导 |
(二)认证组织完善,多元主体参与 |
(三)双重标准推进,实现学历互认 |
(四)强化问责意识,坚持持续改进 |
第三章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产生的背景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和程序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分析 |
(一)核心理念 |
(二)认证标准 |
三、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分析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四、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特征分析 |
(一)重视学生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
(二)结成职教伙伴关系,多元协商治理 |
(三)健全认证立法机构,实施质量监控 |
(四)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
第四章 美、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
一、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比较与经验总结 |
(一)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比较分析 |
(二)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经验总结 |
二、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所面临的困境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可能面临的困境 |
三、对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启示 |
(一)更新专业认证理念,完善认证立法机制 |
(二)制定专业认证标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
(三)遴选行业专家团队,扶持第三方认证机构 |
(四)多元协商治理,持续改进教育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义务教育质量 |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典测量理论 |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1 组织模式 |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1 组织模式 |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
4.1.1 组织模式 |
4.1.2 阅读素养 |
4.1.3 数学素养 |
4.1.4 科学素养 |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
4.2.1 组织模式 |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2.3 测评结果描述 |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
4.3.1 组织模式 |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3.3 测评结果描述 |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5.4 测评的元评价 |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
6.2.1 测评对象 |
6.2.2 测评内容 |
6.2.3 测评工具 |
6.2.4 测评结果分析 |
6.3 语文阅读测评 |
6.3.1 测评基本情况 |
6.3.2 测评结果分析 |
6.3.3 建议 |
6.4 数学学科测评 |
6.4.1 测评基本情况 |
6.4.2 测评结果分析 |
6.4.3 建议 |
6.5 英语学科测评 |
6.5.1 测评基本情况 |
6.5.2 测评结果分析 |
6.5.3 建议 |
6.6 科学学科测评 |
6.6.1 测评基本情况 |
6.6.2 测评结果分析 |
6.6.3 建议 |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
6.7.1 测评基本情况 |
6.7.2 测评结果分析 |
6.7.3 建议 |
6.8 体育学科测评 |
6.8.1 测评结果分析 |
6.8.2 建议 |
6.9 测评体系修正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基于EFQM卓越模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需要 |
2.高职院校亟待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3.EFQM卓越模型适合引进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增添理论积淀 |
2.实践意义: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良性健康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EFQM卓越模型的研究 |
2.关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
3.已有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质量保障体系 |
2.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 |
3.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EFQM卓越模型概述 |
(一)EFQM卓越模型的基本概念 |
(二)EFQM卓越模型的核心内容 |
1.基本理念和准则 |
2.RADAR逻辑 |
(三)EFQM卓越模型的内涵 |
1.EFQM卓越模型是一种非规范性管理框架 |
2.EFQM卓越模型以RADAR评估为主要管理手段 |
3.EFQM卓越模型是一种认证激励手段 |
三、基于EFQM卓越模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的构建 |
(一)EFQM卓越模型用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1.EFQM卓越模型应用的可能性 |
2.EFQM卓越模型应用的必然性 |
(二)EFQM卓越模型应用的逻辑性分析 |
1.准则的对应性分析 |
2.RADAR的逻辑性分析 |
(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的构建 |
四、基于EFQM卓越模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 |
(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作的原则 |
1.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 |
2.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
3.注重发挥领导的作用 |
4.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 |
5.坚持过程管理与监控 |
6.以评估结果为导向 |
(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模式 |
1.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 |
2.外部质量监控反馈 |
五、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应用 |
(一)学校概况 |
(二)G高职应用的背景 |
1.教学诊改浪潮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提供外部环境 |
2.政府支持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创造有益条件 |
3.学校管理文化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提供思想动力 |
(三)G高职的具体应用 |
1.内部质量管理运行 |
2.外部监控反馈情况 |
(四)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六、实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的改进 |
1.进一步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
2.组建扁平化的专业内部评估机构 |
3.建设全面的人员管理系统 |
4.进一步整合合作伙伴和资源 |
5.健全学习..创新的动态评估反馈系统 |
(二)外部监控体系的完善 |
1.国家顶层设计,政策制度引领教育质量发展 |
2.建设长效的人才需求预估机制 |
3.扩大公共媒体监督的影响力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群智感知中的激励机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群智感知中的用户激励研究 |
1.2.2 群智感知中的隐私保护研究 |
1.2.3 群智感知中的数据质量研究 |
1.2.4 群智感知的实际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基于优化型激励机制的大型社交网络恶意用户检测 |
2.1 引言 |
2.2 恶意节点检测相关工作 |
2.3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2.4 激励机制设计 |
2.4.1 全部信息场景 |
2.4.2 部分信息场景 |
2.4.3 实施问题讨论 |
2.5 数值仿真 |
2.5.1 完全信息场景 |
2.5.2 均匀分布场景 |
2.5.3 高斯分布场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契约型激励机制的隐私保护 |
3.1 引言 |
3.2 相关研究工作 |
3.3 系统模型 |
3.3.1 隐私损失 |
3.3.2 平台的数据精度 |
3.3.3 问题建模 |
3.4 用户加噪等级均衡分析 |
3.5 平台数据精度优化 |
3.6 真值引出 |
3.7 仿真验证 |
3.7.1 仿真设置 |
3.7.2 仿真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契约型激励机制的数据质量保证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工作 |
4.2.1 社交影响力 |
4.2.2 社交激励机制 |
4.3 系统模型 |
4.4 问题建模 |
4.4.1 完全信息场景 |
4.4.2 部分信息场景 |
4.4.3 动态社交影响场景 |
4.5 机制设计 |
4.5.1 全部信息场景 |
4.5.2 部分信息场景 |
4.5.3 动态社交影响场景 |
4.6 数值仿真 |
4.6.1 完全信息场景 |
4.6.2 部分信息场景 |
4.6.3 动态社交影响力场景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拍卖型激励机制的反无人机系统 |
5.1 引言 |
5.2 研究动机 |
5.3 系统总览 |
5.3.1 主要模块 |
5.3.2 工作流程 |
5.3.3 主要功能 |
5.4 检测 |
5.5 激励机制 |
5.5.1 问题建模 |
5.5.2 所期望的性质 |
5.5.3 激励算法 |
5.5.4 机制分析 |
5.6 系统评估 |
5.6.1 系统实现 |
5.6.2 检测 |
5.6.3 定位 |
5.6.4 激励机制 |
5.7 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必须面向环境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生态观测:质量控制对象、体系和规范编制[J]. 王楠,李海东,唐力,赵立君,仇宽彪,姚国慧,王伟民. 生态学报, 2021(22)
- [2]面向数据中心网络的动态流智能调度技术研究[D]. 李孟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航空产品数据可视化质量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企业级视频会议服务质量保证系统资源预留技术研究[D]. 廖志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朱金明. 天津大学, 2020(01)
- [7]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 黎婷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8]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9]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基于EFQM卓越模型视角[D]. 徐淼淼.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群智感知中的激励机制设计[D]. 杨光. 浙江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