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溪2002年“6·16”特大暴雨洪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莎莎[1](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党群[2](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吕海敏[4](2019)在《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在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后文中简称为沉涝灾害)联合作用下的风险问题,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工作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评估指标模糊数的确定问题;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地铁系统易损性问题;不同暴雨强度与沉降环境下的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与防灾对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新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与模糊AHP中模糊数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专家调查法的不足,提出“19度标”专家调查与系统分析法;即各评估指标对于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19来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每个得分被选择的次数,用对应的模糊数来反映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分别用来确定区间模糊AHP、三角模糊AHP以及梯形模糊AHP中的对应模糊数。将提出的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来构造对应模糊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实例对地铁系统建设期风险以及影响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2)评估确定了地面沉降诱发的地铁系统沉降风险等级通过分析区域地面沉降风险来获取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从而反映地铁系统的沉降风险。在主观层面,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梯形模糊AHP中,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梯形模糊权重;在客观层面,针对现有集对分析法的不足,提出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采用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和现有集对分析法,分析评估指标实际值与等级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估。采用梯形模糊AHP和集对分析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运用GIS工具提取出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3)评估确定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主观上,将专家系统分析法应用到区间FAHP,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区间模糊数来反映,建立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客观上,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即通过客观权重修正主管权重,从而确定评估样本的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和模糊聚类隶属度矩阵,进而对样本进行分级。以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在区域洪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确定地铁系统沿线的风险等级来反映地铁系统的洪灾风险,从而构建了洪灾对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地铁系统处于洪灾高风险区。(4)进行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的情景模拟预测运用SWMM与GIS之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地表水流扩散算法,用来模拟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环境下的地表积水深度。提出了地铁系统车站出入口是否进水的概化计算公式,用来判断不同暴雨情景下车站是否会发生雨水倒灌。以上述(2),(3)中获得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系统沉降高风险和洪灾高风险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的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内涝积水多发生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中心城区沿黄浦江边区域以及长宁区和杨浦区部分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对车站进水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系统11号线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10号线新江湾城站和殷高东路站有可能出现车站进水现象。(5)提出了上海市地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对策的规划建议根据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建议将嘉定汽车城、宝山钢铁厂和浦东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纳入现有地面沉降分区中更高一级的防治区。地铁系统的防灾措施按照沉涝灾害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治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中心城区地铁系统线路位于沉涝防治I级。进一步地,将中心城区地铁系统车站的防汛排涝措施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洪排涝I-I级、I-II级、I-III级、I-IV级和I-V级。沿黄浦江边的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等建议采用I-I级防汛排涝措施。
武菲[5](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文波[7](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刘丽华[8](2018)在《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建构研究 ——以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为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当前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也在变强,呈现出发生范围扩大、突发频率更高、影响程度更为剧烈的特点。当自然灾害突然袭来,处在极大不确定之中民众心理恐慌,各类鱼龙混杂的信息在人性的弱点推波助澜下很容易形成大范围传播,一些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谣言对民众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因此,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避免谣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掌握自然灾害舆情对于政府的自然灾害治理尤为重要,将有利于化解自然灾害带来的“人祸”,减少损失,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社交媒体信息发布的低门槛促使其成为自然灾害事件中信息聚集的平台,部分灾区民众、社会公众或群体通过互联网络信息平台对灾害事件发布或转发的各种言论、相关灾情及救助信息。为了更好地对自然灾害事件社交媒体舆情进行分析,本文聚焦自然灾害微博舆情,从社会计算视角出发,以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为基础构建用于分析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基于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本文选取了 2016年武汉水灾、江苏盐城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和吉林713洪灾四个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网络爬虫收集相关微博舆情数据之后,借助SnowNLP实现了对微博舆情数据的情感分析,基于LDA实现了对微博舆情数据整体的主题建模和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在对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本文遵循传统舆情研究的内容分析法主要对四个自然灾害事件微博舆情进行了情感编码和主题编码,研究结果可以和社会计算模型结果相互印证。最后,本文总结了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的特点,认为该社会计算模型适合于进行微博大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具有有效性且节约成本。此外,该社会计算模型从微博数据出发,能够得到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个性化结果,也预示着基于社会计算的舆情分析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仍需要持续迭代、争取实现对微博舆情的实时分析,并将研究成果推向实践。
胡涛[9](2017)在《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汶川特大地震后连续多次暴发的泥石流造成了巨大损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认识不足,造成大型泥石流的防治对策针对性不强,具体防治措施不合理。因此,开展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和防治对策研究,归纳总结震区大型泥石流防治模式,对有效指导该类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泥石流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选择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映秀镇-威州镇段岷江河谷段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大型泥石流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分析和评价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的危险性,最后,针对研究区不同成灾模式(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崩滑补给型)的大型泥石流沟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防治模式。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位于汶川县境东部,自映秀镇沿岷江逆流而上至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的河谷两岸。由于岷江的快速下切,河谷两岸切割强烈,地形普遍较陡,坡地和陡坡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8%,具备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研究区属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一部分,位于主中央断裂和后山断裂之间;地层主要以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岩浆岩、震旦纪的变质岩,以及少量志留系的变质岩为主,受构造作用影响,岩浆岩和变质岩解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在上升中有短暂间歇。研究区以银杏乡苏坡店为界,分为山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两个明显的气候区,区内降雨自北至南递增,北旱南涝特征明显,汛期强降雨过程集中,具备形成泥石流的降水条件。(2)汶川特大地震后,研究区地质灾害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震前以崩塌滑坡为主,转化为震后以泥石流灾害为主;泥石流也表现出大规模和频发的特点。此次研究的大型泥石流指那些规模相对较大,危害严重的泥石流;具体可通过一次冲出总量(>10万m3)、洪峰流量(>100 m3/s)、死亡人数(>1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500人)和可能经济损失(>500万元)等指标来界定,满足其中任何一项或以上的泥石流沟均为大型泥石流沟。根据调查和评价,研究区有各类沟道54条,其中大型泥石流沟共46条,岷江左、右两岸各23条,沿主河分布的线密度达0.85条/km,分布密度很高。研究区泥石流的发育具有流域面积相对偏小,主沟长度较短,但泥石流沟床普遍较陡,泥石流流域分布范围广泛的特点。泥石流的分布在不同地层中差异较大;震旦系岩浆岩中发育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占该套地层出露面积的99.7%,紧随其后的是古元古界混合片麻岩和新元古界岩浆岩,分别占其地层出露面积的89.7%和84.9%,出露面积比最少的为中元古界片麻岩地层,为55.7%。由于研究区地震烈度普遍较高(IX度以上),地震对地表破坏普遍严重,不同烈度区内泥石流的分布差异不明显。研究区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特点主要表现在沟域内崩滑物源产量剧增、物源易集中规模性启动、沟道因堵塞而形成的溃点增多、泥石流的激发雨量明显降低等。震后泥石流的活动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多呈高发群发特征。(3)汶川特大地震后,研究区各泥石流沟域物源量急剧增加,流域微地形和沟道条件也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泥石流暴发所需的水力条件大幅降低,即激发形成泥石流的临界雨量较震前明显降低。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直接导致震后泥石流致灾机理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对震后泥石流的调查、分析和归纳,泥石流沟物源集中启动规模放大的成灾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和崩滑补给型。沟道堵溃是震后极重灾区泥石流规模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堵塞溃决型泥石流就是因沟道堵塞溃决而形成;规模超常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如七盘沟“7.11”特大泥石流。地震引发的崩塌和滑坡等堆积物大量堆积在沟道内,在后期降雨作用下很容易遭受冲刷并切槽形成泥石流。下切揭底型泥石流就是因沟床物质遭受冲刷下切而形成,且易发生堵塞溃决级联效应,如高家沟“7.03”特大型泥石流。地震形成的崩塌和滑坡松散堆积物质也容易在降雨作用下直接起动形成泥石流。崩滑补给型泥石流就是因崩滑坡体上发生溯源侵蚀而形成,一旦滑坡整体失稳转化成泥石流,往往规模很大,危害严重,如烧房沟“8.14”泥石流。(4)基于模糊物元可拓性理论,选取了沟道堵塞程度、沟床比降、流域完整系数、单位面积总动储量、单位面积崩滑动储量、单位沟道长度的沟床堆积动储量、地层岩性及年平均降水量等因子,对大型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由于不同类型泥石流形成的主导因素不同,分别对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及崩滑补给型三种泥石流类型,选定相应的评价因子,构建危险性评价的标准物源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21条,占总数的45.65%;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17条,占总数的36.96%;低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有8条,占总数的17.39%。其中,23条崩滑补给型泥石流沟中,30.44%为高度危险,34.78%为中度危险,34.78%为低度危险;12条下切揭底型泥石流沟中,58.34%为高度危险,41.66%为中度危险;11条堵塞溃决型的泥石流沟中,63.64%为高度危险,36.36%为中度危险。研究区将近83%的大型泥石流属中高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堵塞溃决型、下切揭底型、崩滑补给型泥石流的危险程度依次降低,这与其成灾模式直接相关。(5)震后大型泥石流防治体系研究,分别选取堵塞溃决型的七盘沟泥石流沟,下切揭底型为主的高家沟泥石流沟和崩滑补给型为主的烧房沟泥石流为典型实例,对大型泥石流防治理念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堵塞溃决型泥石流可采用“治堵溃为主,拦排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通过3座拦挡坝、1座桩林坝、1座缝隙坝、格宾石笼固床以及排导槽等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够消除沟道堵溃隐患,减轻泥石流的规模和危害。下切揭底型泥石流采用“拦挡为主,排泄为辅”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在中游和下游分别各布置2座格栅坝,沟口布置排导工程和导流堤工程,能够达到控制沟道下切,减小泥石流堵塞主河的可能性。崩滑补给型大型泥石流采用“固源为主,拦排相辅”的方案进行治理,具体工程为“上游谷防群+中游桩板和肋板护脚护底+下游2座桩林坝和1座拦砂坝自然回淤固床压脚+渡槽明洞跨越G213”。(6)针对三种不同成灾模式分别构建其防治对策与模式。溃决堵塞型泥石流本身跟沟道微地貌关系密切相关,沟道堵塞是形成该类型泥石流的重要诱因。防治此类泥石流的关键在于疏浚沟道条件,防止能量积累,控制发生规模。因此,此类泥石流的防治应采用“消除堵溃,控规消能”的指导思想,“治势为主,土水合治”的治理模式;具体工程措施包括治势(消能)工程、治土工程、治水工程,且三者的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势(消能)工程>治土工程>治水工程。下切揭底型泥石流主要诱因在于降雨等流体冲蚀作用,根据其成因机理和致灾特点,对沟道下切型泥石流要尽可能的控制其沟道下切而进一步发展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因此,下切揭底型泥石流可采用“源头阻水,防止下蚀”的指导思想,“水土并治,减势消能”的治理模式;具体采取沟床、坡面排水、阻水措施防止坡面冲蚀形成拉槽;实施治土稳沟固床措施,增加沟床抵抗“水”冲击的能力;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水工程+治土工程>治势(消能)工程。崩滑补给型泥石流形成的关键在于物源优势能够持续保持。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崩滑体物源实行人工断链干预,防止崩滑转化成泥石流形成灾害链。因此,崩滑补给型大型泥石流可采用“稳坡固源,断供阻补”的指导思想,“治土为主,水势同治”的治理模式;即围绕治土(崩滑体物源)工程为核心,采取治水措施配合治土工程,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治土工程>治水工程>治势(消能)工程。根据泥石流治理工程的调查,通过对研究区震后实施的泥石流治理效果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大部分治理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治土、治水、治势工程等“主导防治、互为补充”的防治体系运转有效,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
唐国华[10](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二、金溪2002年“6·16”特大暴雨洪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溪2002年“6·16”特大暴雨洪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
(二)计量分析法 |
(三)图表分析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
二、县城迁址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中心地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
一、东北地区 |
二、华北地区 |
三、华东地区 |
四、华中地区 |
五、华南地区 |
六、西南地区 |
七、西北地区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地形地势 |
二、水源 |
三、地理位置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人为因素 |
一、行政区划调整 |
二、交通 |
三、经济 |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
六、政府开展工作 |
七、其他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
四、对地名的影响 |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
三、注重科学规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1.4.4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
2.1 旱灾 |
2.1.1 年份分布 |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1.4 周期特征 |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1.6 空间分布 |
2.2 洪涝灾害 |
2.2.1 年份分布 |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2.3 周期特征 |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2.5 空间分析 |
2.3 地质灾害 |
2.3.1 年份、季节分布 |
2.3.2 空间分布 |
2.4 寒冻低温灾害 |
2.4.1 年份、季节分布 |
2.4.2 空间分布 |
2.5 雹灾 |
2.5.1 年份、季节分布 |
2.5.2 空间分布 |
2.6 虫灾 |
2.6.1 年份、季节分布 |
2.6.2 空间分布 |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
2.7.1 风灾 |
2.7.2 疫灾 |
2.7.3 其他灾异 |
2.8 饥荒 |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
2.8.3 周期特征 |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8.5 空间分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
3.2 自然灾害特点 |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
3.2.5 多灾并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
5.1 自然要素 |
5.1.1 气候因素 |
5.1.2 地貌因素 |
5.2 人类社会 |
5.2.1 人口数量变化 |
5.2.2 土地开发利用 |
5.2.3 社会脆弱程度 |
5.3 生态环境 |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
6.1 对人口的影响 |
6.1.1 人口数量减少 |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
6.2 对经济的影响 |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6.3.1 冲击社会伦理 |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
6.4 对文化的影响 |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城市沉涝灾害 |
1.1.2 地铁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地铁系统灾害及风险综述 |
2.2.1 建设期常见灾害 |
2.2.2 运营期常见灾害 |
2.2.3 地铁系统灾害特点 |
2.2.4 地铁系统风险分析 |
2.2.5 分析总结 |
2.3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2.3.1 定性评估方法 |
2.3.2 定量预测方法 |
2.3.3 综合评判法 |
2.3.4 分析总结 |
2.4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的影响 |
2.4.3 分析总结 |
2.5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1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2.5.2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
2.5.3 分析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
3.1 引言 |
3.2 专家咨询系统 |
3.2.1 传统问卷调查法 |
3.2.2 “1~9 度标”专家系统分析法 |
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传统层次分析法(AHP) |
3.3.2 基于三角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3.4 案例分析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风险因子识别 |
3.4.3 基于专家系统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 |
4.2.2 梯形模糊AHP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4.3.1 集对分析法的原理 |
4.3.2 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风险因子识别 |
4.4.2 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4.3 SPA确定脆弱性等级 |
4.4.4 综合风险 |
4.4.5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区间FAHP确定主观权重 |
5.2.1 区间模糊数及区间模糊矩阵的定义 |
5.2.2 区间FAHP求权重 |
5.3 基于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1 差分进化算法 |
5.3.2 投影寻踪模型 |
5.4 组合权重模糊聚类洪灾风险评估 |
5.4.1 组合权重计算方法 |
5.4.2 模糊聚类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构建评估体系 |
5.5.2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5.5.3 组合权重风险分析 |
5.5.4 沉涝灾害风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情景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基于SWMM与 GIS沉涝灾害分析 |
6.2.1 SWMM模型原理 |
6.2.2 SWMM模型与GIS集成 |
6.2.3 SWMM与 GIS沉涝模拟 |
6.3 积水扩散模型 |
6.3.1 积水扩散算法 |
6.3.2 算法的优点 |
6.4 实例研究 |
6.4.1 划分汇水子面积 |
6.4.2 SWMM计算地表径流 |
6.4.3 不同暴雨情景积水分析 |
6.4.4 不同沉降环境积水分析 |
6.4.5 分析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规划对策 |
7.1 引言 |
7.2 地铁系统沉降防治对策建议 |
7.2.1 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区划 |
7.2.2 地铁系统沿线沉降防治建议 |
7.3 地面沉降对防汛工程的影响 |
7.3.1 防汛工程沉降特征 |
7.3.2 地面沉降对防汛墙的影响 |
7.4 地铁系统洪灾防控对策建议 |
7.4.1 上海市防洪排涝对策规划 |
7.4.2 地铁系统防洪建议 |
7.4.3 地铁系统站点防洪排涝对策建议 |
7.4.4 地铁系统车站排水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地铁系统风险源识别与方法研究 |
8.1.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3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4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情景模拟预测研究 |
8.1.5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对策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济南地铁建设综合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B 集对分析法计算指标联系度 |
附录C 地面沉降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风险区地铁系统沉降量 |
附录E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F 区间模糊AHP判断矩阵 |
附录G 积水扩散伪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8)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建构研究 ——以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及时掌握自然灾害舆情有利于自然灾害治理 |
1.1.2 社交媒体成为把握自然灾害舆情的新渠道 |
1.1.3 社会计算是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未来趋势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创新点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分析 |
2.1.1 舆情概念的和而不同 |
2.1.2 内容单一的早期舆情研究 |
2.1.3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网络舆情研究的可能性 |
2.2 网络舆情研究的主要议题 |
2.2.1 网络舆情特征与传播研究 |
2.2.2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 |
2.2.3 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
2.3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研究方法 |
2.3.1 传统的舆情研究方法 |
2.3.2 结合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研究方法 |
2.4 微博舆情研究现状分析 |
2.4.1 微博舆情研究内容概述 |
2.4.2 微博舆情研究方法追踪 |
2.5 小结 |
3 本文的社会计算理论模型建构 |
3.1 社会计算研究视角梳理 |
3.1.1 社会计算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3.1.2 基于多学科的社会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
3.1.3 社会计算的主要研究问题 |
3.1.4 基于社会计算的网络舆情研究 |
3.2 情感分析的分析维度 |
3.2.1 情感分析背景分析 |
3.2.2 情感分析的主要方法 |
3.2.3 网络舆情研究中的情感分析 |
3.3 主题建模的分析维度 |
3.3.1 主题建模原理分析 |
3.3.2 作为主题建模基本方法的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 |
3.4 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主题建模 |
3.4.1 应用主题建模的社交媒体内容研究 |
3.4.2 应用主题建模的网络舆情研究 |
3.4.3 基于情感分析的主题建模相关研究 |
3.5 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 |
4 研究方法 |
4.1 本文研究方法三角互证说明 |
4.2 本文情感分析方法说明 |
4.3 本文主题建模方法说明 |
4.4 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 |
4.5 研究案例选择和案例描述 |
4.5.1 研究案例选择 |
4.5.2 案例描述 |
4.6 研究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4.6.1 研究数据采集 |
4.6.2 数据预处理 |
5 对社会计算模型的大数据验证 |
5.1 “2016年武汉水灾”的微博舆情研究结果 |
5.1.1 情感分析结果 |
5.1.2 主题建模结果 |
5.1.3 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结果 |
5.2 “江苏盐城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的微博舆情研究结果 |
5.2.1 情感分析结果 |
5.2.2 主题建模结果 |
5.2.3 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结果 |
5.3 “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的微博舆情研究结果 |
5.3.1 情感分析结果 |
5.3.2 主题建模结果 |
5.3.3 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结果 |
5.4 “吉林713水灾”的微博舆情研究结果 |
5.4.1 情感分析结果 |
5.4.2 主题建模结果 |
5.4.3 以情感分类为基础的主题建模结果 |
6 对社会计算模型的传统内容分析法验证 |
6.1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灾害舆情事件类目建构 |
6.2 验证方法说明 |
6.3 情感编码结果互证分析 |
6.4 主题编码结果互证分析 |
6.4.1 基于传统内容分析法的主题编码结果 |
6.4.2 主题编码结果互证分析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的特点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泥石流研究 |
1.2.2 地震灾区泥石流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地震灾区泥石流运动机理研究 |
1.2.4 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气象水文 |
2.4 小结 |
第3章 震后大型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 |
3.1 震后大型泥石流的界定 |
3.2 岷江流域震后大型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 |
3.2.1 大型泥石流沟发育特点 |
3.2.2 大型泥石流分布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3.2.3 大型泥石流分布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
3.3 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特点 |
3.3.1 沟域崩滑物源总量剧增 |
3.3.2 沟道堵塞形成的潜在溃点增加 |
3.3.3 松散物源易集中规模性启动 |
3.3.4 激发泥石流的降雨阀值明显降低 |
3.4 震后大型泥石流活动特征 |
3.4.1 大型泥石流沟数量大幅增加 |
3.4.2 泥石流暴发呈现高发多发群发 |
3.4.3 泥石流造成主河河床流域性淤积抬升 |
3.4.4 泥石流堵江堰塞形成灾害链放大效应 |
3.4.5 物源聚集和暴雨激发双源控制启动 |
3.5 震后大型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震后大型泥石流成灾模式及危险性评价 |
4.1 堵塞溃决型—七盘沟模式 |
4.1.1 七盘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
4.1.2 沟道堵溃点调查分析 |
4.1.3 堵点溃决流量分析计算 |
4.1.4 溃决流量主沟沿程变化分析 |
4.1.5 堵塞溃决型泥石流成灾机理 |
4.2 下切揭底型—高家沟模式 |
4.2.1 高家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
4.2.2 “7.03”泥石流成灾过程 |
4.2.3 泥石流沟道下切揭底过程再现分析 |
4.2.4 泥石流下切沟道深度计算及对照验证分析 |
4.2.5 沟道下切型泥石流成灾模式 |
4.3 崩滑补给型—烧房沟模式 |
4.3.1 烧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 |
4.3.2 烧房沟控制性物源—H1滑坡 |
4.3.3 崩滑补给型泥石流的成因机理分析及特点 |
4.4 不同成灾模式的大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4.1 评价对象 |
4.4.2 评价指标 |
4.4.3 评价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震后典型大型泥石流沟防治体系 |
5.1 堵塞溃决型—七盘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
5.1.1 防治目标 |
5.1.2 总体方案 |
5.1.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
5.1.4 具体工程布置 |
5.2 下切揭底型—高家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
5.2.1 防治目标 |
5.2.2 总体方案 |
5.2.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
5.2.4 具体工程布置 |
5.3 崩滑补给型—烧房沟泥石流防治体系 |
5.3.1 防治目标 |
5.3.2 总体方案 |
5.3.3 H1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5.3.4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
5.3.5 具体工程布置 |
5.4 小结 |
第6章 大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
6.1 大型泥石流治理工程的类型和功能 |
6.1.1 治土(物源)工程 |
6.1.2 治水工程 |
6.1.3 治势(消能)工程 |
6.1.4 排导工程 |
6.1.5 停淤工程 |
6.2 堵塞溃决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
6.2.1 防治理念 |
6.2.2 防治对策 |
6.2.3 防治模式: 治势(消能)主导型 |
6.3 下切揭底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
6.3.1 防治理念 |
6.3.2 防治对策 |
6.3.3 防治模式: 水土并治型 |
6.4 崩滑补给型泥石流防治对策与模式 |
6.4.1 防治理念 |
6.4.2 防治对策 |
6.4.3 防治模式: 治土主导型 |
6.5 小结 |
第7章 大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验证分析 |
7.1 七盘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
7.1.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
7.1.2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7.1.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
7.2 高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
7.2.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
7.2.2 工程运行效果分析 |
7.2.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
7.3 烧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
7.3.1 防灾功能效果分析 |
7.3.2 格栅坝运行效果分析 |
7.3.3 工程体系防灾效果评价 |
7.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A 基于模糊物元可拓性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B 因子权重Matlab计算程序 |
(10)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金溪2002年“6·16”特大暴雨洪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2]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D]. 吕海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8]自然灾害微博舆情的社会计算模型建构研究 ——以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为基础[D]. 刘丽华. 武汉大学, 2018(01)
- [9]汶川震区震后大型泥石流致灾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胡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10]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