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五五”IT亮点

说说“五五”IT亮点

一、放谈“十五”IT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琴[1](2020)在《南宋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侂胄身为南宋权臣,因其附庸风雅,周边集结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本文以南宋文人与韩侂胄交游中的创作活动、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考察文人交游过程中的心态和生存状态,运用文本细读法、数字人文法,从文学、政治、艺术三个方面,从交游方式、交游活动、交游心态、交游文人的生存状态四个维度,通过空间呈现、动态呈现、社会化呈现勾勒出南宋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图貌。首先梳理韩侂胄及其周边文人群落,绘制成清晰的交游网络,分析其周边文人的谒献形式,并进一步探析附韩原因。其次,重点阐述帮闲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文学。从庆生、宴游两个活动切入,发现庆生中的颂韩代作与伪作现象,注意到宴游中陆游“二记”传播接受的差异。第三,以陆游为中心,围绕北伐的兴起,从历时性的角度再现主战文人与韩侂胄的动态交游,反映陆游与韩侂胄的交游心态,发现创作中表达形式的特殊性与抒发对象的选择性。最后,聚焦韩侂胄的艺术藏品,从个例和群体呈现韩侂胄周边南园文人的艺术交游面貌,反映南园文人依附韩侂胄门下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重新发现一代权臣韩侂胄及其周边文人的交游活动对南宋中兴文学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简言之,一方面促进宋代启文的演变与诗歌风格的多样化,推动贺寿诗词与园林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宋代法帖的刊刻、品鉴以及各种艺术品的收藏与流传。具体对陆游本人及文学影响而言,一方面影响了陆游的交游圈及交游心态,另一方面促使其北伐诗歌的情感表达愈加沉郁顿挫,甚至呈现出一定的书写范式。同时,促进陆游启文的创作。

宫月[2](2020)在《《骆驼草》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创刊的《骆驼草》是一份综合性的纯文学刊物,周刊以散文创作为主,因此《骆驼草》周刊中的散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骆驼草》周刊的出现迅速汇集了一批以周作人为核心的北京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这个文学群体的登场是前期京派作家的首次集体亮相,在三十年代文学向左转的主流语境下,周刊的出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骆驼草》同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社团群体,他们因相同的审美旨趣走在了一起,这离不开周作人的领导作用,作为周刊的核心人物周作人,对周刊的贡献功不可没,自然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对周刊的其他重点作家,如废名、梁遇春、俞平伯等也将分析研究。本文的整体思路如下:第一章介绍《骆驼草》周刊。主要是对《骆驼草》周刊的整体风貌有一个大致的描述,让人了解《骆驼草》周刊。本章一共三节,第一节介绍《骆驼草》周刊的创刊背景以及最终停刊的原因,第二节将《骆驼草》放入京派文学刊物中进行研究,分析周刊与其他京派文学刊物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进一步归纳出《骆驼草》独特的风貌特点,通过对比研究发掘《骆驼草》周刊的意义。第二章外部生活世界的书写。主要是对《骆驼草》描写日常生活的随笔散文的研究。根据散文的内容来分,本章共两节,第一节研究以民风、民俗为描述对象的“草木虫鱼”趣味小品文;第二节研究作家对自己故乡风土描绘的散文,在《骆驼草》刊登的作品中多有关于故乡的描写,通过作家的故乡情结和乡土意识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三章自我独语和社会对话。本章共两节。第一节从内容上划分,主要研究人生抒怀类散文,主要是对《骆驼草》中抒发自我认知和自我观念的散文的研究,其中重点研究梁遇春和废名的散文;第二节研究以与社会的对话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此时期的周刊作家没有像五四时期那样对社会现象进行激烈的抨击和批判,而是面对社会对周刊及作家的批判之声,他们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与社会上的其他声音进行对话,表明自己的创作立场,其中最突出的是周刊同人与左翼文学的对峙。第四章《骆驼草》散文的艺术特色。《骆驼草》周刊的作家是以周作人为核心的骆驼草同人,他们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旨趣,因此周刊虽有多位作家刊文,但是其散文艺术特色也大致相同。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研究周刊文学体现出的性灵特点;第二节研究散文表现出文学的趣味性;第三节研究散文中“苦味”、“涩味”与“简单味”。

金莲花[3](2019)在《江文也钢琴音乐研究(1934-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江文也是一位在中国钢琴艺术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作曲家。尤其是在20世纪30-5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为我国钢琴艺术事业留下了珍贵的遗产。2016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巨着《江文也全集》。全集中不仅收录了江文也创作的几乎所有钢琴作品,作为极具史料价值的出版物,也为学者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最大可能性。江文也的一生中创作了钢琴曲共约20部,创作时期从1934年至1953年,历时共19年,其中1934-1937年间的作品为其旅日时期所作。本文主要对其在旅日时期创作的钢琴作品做音乐研究。研究按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利用“音乐分析法”原理,对旅日时期的部分钢琴作品进行创作技法研究。分析音乐构成的要素(包括曲式、调性、和声,旋律、节奏、织体)与音响结构(音域、音量、音群、音势、音色、音感)的表现特征。分析音乐语言(时代语法、个人语法)的表现特征;二、对江文也各个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经受的生活经历,包括作曲家的作曲学习经历等等,尤其对作品创作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做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江文也个人的创作风格特性;三、在分析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演奏层面(速度、力度、触键、演奏技术、踏板)进行解释与分析;四、对江文也及其创作理念与音乐思想为后人产生的影响做论述,并对其在我国音乐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做总结。在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撰写。第一步:首先对乐谱、音像材料与原始资料等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与归纳;第二步:通过对乐谱和已录制的音像制品的解读,结合演奏实践,对江文也旅日时期的钢琴作品进行创作技法研究;第三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内的重要学者与作曲家亲属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一手资料,并对初步形成的观点进行验证与思辨;第四步:确立并以理论验证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理论:1.“音响思维”是江文也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思维模式,音响思维包括色彩性和弦的建构、复合性调式的多层音色的建构;2.节奏的建构是江文也早期作品创作中的核心因素;3.创作风格的转折主要体现在调性的布局上,民族文化精神的刻意追求是中后期江文也钢琴作品创作的主要特征;第五步:通过音乐分析法、诠释法,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已有的假设理论进行论证。通过归纳法,将江文也及其创作对后人的影响做总结,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定位。

李晓亚[4](2019)在《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是客观发生并发展着的,某个时代发生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的事情,然而经过口耳相传和文字记载,历史就能够被人记住,成为人的记忆的内容。对于诗人来说,诗歌创作是其书写历史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其保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诗人对历史的态度和取舍常体现于诗歌创作中,并通过诗歌内容鲜明地呈现出来。从李白一生创作的诗歌可以看出,李白对六朝历史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南朝旧事与六代繁华常常被他信手拈来用于创作,客观存在着的六朝胜迹也多次吸引李白的足迹并被李白所凭吊。本文即以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为研究对象,“循其声得其情,循其情得其实”,探讨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的内容及其对李白其人产生的重要影响。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学术界关于李白与六朝相关研究的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从社会背景和是现实出发,结合李白的身世经历和文学素养等研究李白六朝记忆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李白诗歌中六朝记忆的内容,从六朝人物、六朝旧事及六朝旧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四部分研究六朝历史、人物、地理等记忆对李白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性地分析了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整体上是积极向上、气势恢宏的特征,得出李白一生无论进退都可以在六朝历史中获取积极意义的结论。

李欣[5](2019)在《《文昌杂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昌杂录》是北宋庞元英任尚书省主客郎中时撰写的一部笔记,庞元英,字懋贤,北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为宰相庞籍第四子,恩荫入仕。《文昌杂录》所记内容起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终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原为六卷,末有补遗六条,故有书亦作七卷,成书后被历代藏书家、目录学家征引、收录,元明以来仅以钞本流传,入清后刻本渐行。现存主要有九种版本,其中以《学津讨原》本最为精详。《文昌杂录》内容庞杂,其材料多来自作者亲身经历、古代史籍、他人转述。书中叙事简略,但详于章表、奏敕及书檄,论及典章制度、风土民俗、诗文典故、文人轶事等。其中尤以典章制度内容最为丰富,对元丰改制前后官制、礼制的变化记载颇为详致,可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宋会要辑稿》相互补正。书中所记虽典章制度最多,但亦论及地理民俗,为研究宋代民俗风土等提供了重要史料。当然,《文昌杂录》也有不足之处,如体例不完善、记载错误等,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出客观评价。

陈锶燕[6](2019)在《社会化阅读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以“微信读书”APP用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注重分享与互动的社会化阅读模式的兴起,国内移动阅读APP多设置共同阅读、共享笔记等功能,把原本私人的阅读变为随时分享、交流的社会化阅读。在移动阅读APP上,用户分享的内容既为单纯浏览的读者提供了书本之外的养分,又成为后续交流互动的基础,在社会化阅读中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对相关现象与阅读文化的好奇,同时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数量较少的情况,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微信读书”APP为例对用户在阅读过程中的分享想法与书评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基于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并从满足用户胜任需要、归属需要、自主需要的角度探索移动阅读APP的社会情境因素对用户行为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中的认同调节两类自主性动机是推动用户社会化阅读分享行为的主要动机,意味着移动阅读APP用户的分享行为具有较高的自我决定程度。分享者能充分享受行为本身带来的愉悦或意识到并认同行为的价值,其中记录收藏与思考整理价值被提及频率最高,也有部分受访者认同分享的社会交往价值及提升和维护声誉的价值并在其调节下分享想法与书评。受控动机方面,部分受访者自我报告了内摄调节主导的分享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体将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内化为提升自我价值感的重要因素,为追求点赞、转发、关注等外部指标而分享想法或书评。自主性最低的外部调节对用户分享行为并无明显驱动作用。此外,移动阅读APP的环境主要通过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影响用户社会化阅读分享的行为动机。影响用户自主需要的社会情境因素仅在部分受访者身上体现,可能需进一步的测量。影响用户胜任需要的因素主要有分享任务特征与外部反馈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性和适度挑战性的分享任务对满足用户胜任需要具有积极影响。外界的正向反馈及信息性的负面反馈对用户胜任感也有促进作用,但网络匿名性引发的言语攻讦可能会通过挫伤胜任感影响用户的分享积极性。影响用户归属需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他人的认同、社会交往及隐私关注。他人的认同有助于分享者建立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社会交往一方面为分享引入社交因素,带来潜在的互动对象,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交圈内的榜样行为或他人的重视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提升分享的积极性。对隐私的关注可能影响用户对环境及其他用户的信任,挫伤归属感,阻碍他们在平台上的自我披露。

周艳鲜[7](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张媛[8](2018)在《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城市密布的高楼大厦和交错的桥梁给城市整体环境带来了众多问题。在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伴随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思考,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可以发现,生态美在景观环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让城市整体空间衍生出更多可能,激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桥梁景观的发展潜力。现如今桥梁对城市和人民生活而言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最初交通功能的使用范畴,成为营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城市桥梁景观这一具有典型性的载体进行评价与分析,按照生态美学的审美标准来重新审视桥梁景观,以生态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桥梁景观空间的利用价值,分析如何处理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桥梁与周围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期唤起人们对桥梁景观的重视,造就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为城市生态化发展创造条件。首先,本文对城市桥梁景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城市桥梁景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随后,在明确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美学概念的梳理,分析生态美学的主要观点和原则,并尝试提出基于生态美学的桥梁景观设计理念,以此发挥桥梁景观的生态效益来改善目前桥梁景观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实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的研究手段,探讨城市空间与桥梁景观的动态关系,将生态美的原则引入城市与桥梁景观整体设计这一特殊环境中,利用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和以自然生态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体系,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方法,让桥梁融入整个城市生态环境中,体现城市桥梁景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选取武汉这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桥梁景观的综合性分析,通过不同桥梁形式的实例研究武汉桥梁景观的现状和问题,评价桥梁景观的生态美和基于生态美学理论的建设要素,探寻桥梁景观和城市生态建设在今后的发展。

江湄[9](2016)在《宋代笔记、历史记忆与士人社会的历史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实性的历史笔记于中唐从"小说家者流"中兴起,在两宋获得长足发展而蔚为大观。历史笔记主要记述有历史价值的个人见闻,从理论上说,属于"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其繁荣发展与科举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密不可分,反映了士人社会自觉参与本朝历史记忆的建构,积极争取历史书写的权力。宋代历史笔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时代特点和主要趋势是呈现宋代史学发展、士人社会历史意识深化的一大线索。两宋学者对历史笔记在内容、旨趣、形式、写法上的特点及其史学价值,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这是历史笔记获得自觉意识并形成撰述传统的体现。

胡清清[10](2016)在《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时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严格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然而,新中国时期美术的创作环境并非完全处于封闭性的状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等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新中国有选择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交流,对新中国造型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成为新中国全面学习的对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方法成为新中国美术界学习的方向。苏联在华举行的一系列油画、宣传画、版画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最直观、生动的学习对象。本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对这种在苏联美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所产生的利弊予以客观、全面的评析。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虽然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要交流对象,但来自各个国家的展览,其展品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当时,朝鲜、蒙古、越南及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美术展,作品的主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但包含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的价值或者西方元素的魅力是不能被遮蔽的,例如,越南的磨漆画展览、波兰的宣传画展览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展览也为新中国的美术家们展现了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异域风采,例如印度阿旃陀壁画展、墨西哥壁画展等。在同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美术展览交流时,新中国美术界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审慎地选择和引进具有民主性质的、“现实主义”类型的展览。文章对当时新中国美术界评析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标准进行了再讨论。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策划和宣传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外国的来华美术展览为我国的人民大众打开了视野,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其次,通过向国际舞台或其他国家输出高质量的美术展览,不仅能够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也展现了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美术展览交流,可以紧扣当时的国际背景来传达友谊与和平的愿望,为搭建国际友谊的桥梁做出贡献。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形象化地传达了我国的政治、外交理念,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二、放谈“十五”IT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谈“十五”IT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宋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韩侂胄与周边文人的交游图景
    第一节 韩侂胄及周边文人群落
        一、韩侂胄的家世生平
        二、周边文人与批判群落
    第二节 干谒与投献
        一、投其所好
        二、投献书启
        三、投献诗词
        小结
    第三节 附韩溯因
        一、外因:谒主风度与欲求荣利
        二、内因:忠献曾孙与主战北伐
第二章 帮闲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文学
    第一节 庆生中的寿诗与贺词
        一、寿诞贺礼
        二、贺寿诗词
        三、刘过颂韩代作与辛弃疾寿韩伪作
        小结
    第二节 宴游中的题记与吟咏
        一、宴游地点
        二、文学活动
        三、陆游附韩作“二记”的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三章 主战文人与韩侂胄的动态交游——以陆游为中心
    第一节 北伐意愿的表达形式
        一、题画书事
        二、奏疏陈情
        小结
    第二节 、北伐意愿的抒发对象
        一、与韩曦道及宗亲赵彦肤交游中的同声共鸣
        二、与主战之臣及已故旧交间的咏史怀人书志
        三、与韩侂胄及将帅郑挺献酬诗中的书写范式
        小结
    第三节 隐晦表达的顾虑与最终明示的动因
        一、政治时局的左右
        二、交游氛围的推动
        三、个人出处的矛盾
        小结
第四章 韩侂胄的艺术收藏及南园文人的艺术交游
    第一节 韩侂胄之收藏
        一、收藏印鉴
        二、书画藏品
        三、藏品来源
    第二节 韩侂胄与向若水的合作范本——《阅古堂帖》考述
        一、《阅古堂帖》存目与流传
        二、《阅古堂帖》与《淳化阁帖》
    第三节 南园文人艺术交游的个案与群体活动
        一、门客向若水的依附与独立
        二、南园文人对兰亭帖的品评题跋
        三、佛道氛围下的寺庙摩崖题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骆驼草》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沙漠”中的《骆驼草》
    第一节 《骆驼草》的诞生与解体
        一、《骆驼草》诞生的缘起
        (一)北京的文学生态环境
        (二)《骆驼》、骆驼社、《骆驼草》
        二、《骆驼草》解体的原因
        (一)创作成员的离散
        (二)商业经营的失败
        (三)社会环境的压制
    第二节 京派文学中的《骆驼草》
        一、《语丝》和《骆驼草》
        二、《骆驼草》与其他京派刊物
    第三节 《骆驼草》散文风貌及意义
        一、“好文章我自为之”——《骆驼草》散文的风貌
        二、《骆驼草》散文的意义
        (一)京派文学的开端
        (二)丰富了三十年代的文坛
        (三)推动自由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自然世界的书写
    第一节 “草木虫鱼”趣味小品
        一、从民俗的视角看《骆驼草》散文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二)“俗”事物的趣味书写
        (三)“鬼神”题材的书写
        二、周作人民俗散文形成的原因
        (一)国外近代思想的影响
        (二)少年时期的经历
        (三)现实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乡土的表现
        一、《骆驼草》散文中的乡土情结
        二、《骆驼草》散文中的乡土意识
        (一)民族意识与乡土意识
        (二)精神家园
第三章 自我独语和社会对话
    第一节 抒情独语散文
        一、苦闷与激情的矛盾体——梁遇春
        (一)别具一格的话语方式
        (二)黑暗与希望的矛盾体
        二、散文化的小说——废名
    第二节 社会杂谈与对话
        一、自由主义的文学立场
        (一)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二)周作人与自由主义文学
        二、与左翼文学的对峙
第四章 《骆驼草》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直抒性灵
        一、性灵文学的缘起
        二、《骆驼草》散文性灵的表现
    第二节 散文的趣味性
        一、得之于生活的闲趣
        二、富于思想特色的理趣
        三、颇具艺术气息的雅趣
    第三节 苦味、涩味与简单味
        一、苦味
        二、涩味
        三、简单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学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江文也钢琴音乐研究(1934-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述评
        一、总体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二)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二、具体分类研究文献述评
        (一)江文也作曲技法相关研究述评
        (二)江文也创作风格相关文献述评
        (三)江文也创作中民族主义风格相关研究文献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论域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
        (一)“音乐分析”的概念
        (二)“演奏诠释”的概念
        (三)“音乐风格”的概念
        二、论域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江文也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
    第一节 作曲家江文也及其钢琴音乐创作
        一、生平
        二、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
        (一)钢琴音乐创作概况
        (二)钢琴音乐创作心理
        (三)创作理念与音乐思想
        三、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技法特征
        一、题材与标题的表现特征
        (一)题材的表现特征
        (二)标题的表现特征
        二、“技术语言”的表现特征
        (一)音乐构成要素表现特征
        (二)音响结构的表现特性
        三、“音乐语言”的表现特征
        (一)“时代的”语法特征
        (二)“个人的”语法特征
    第三节 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风格特性
        一、江文也钢琴作品创作风格概述
        二、作曲早期的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
        三、风格转折期的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第二章 钢琴作品个案分析
    第一节 现代音响与作曲技法
        一、《台湾舞曲》的解析及其节奏对位织体
        二、《小素描》的解析及其和声与调性特征
        三、《五首素描》的解析及其原创旋律发展手法
        (一)《山田中的独脚稻草人》
        (二)《屋后的田野》
        (三)《营火之舞》
        (四)《在小巷》
        (五)《满帆》
    第二节 传统音响与民族音乐风格
        一、《五月组曲》解析及其音乐民族风格
        二、《断章小品》解析及其民族音乐风格
第三章 江文也钢琴作品的演奏
    第一节 《台湾舞曲》的演奏
    第二节 《小素描》的演奏
    第三节 《五首素描》的演奏
        一、《五首素描》之第一首《山田中的独脚稻草人》
        二、《五首素描》之第二首《屋后的田野》
        三、《五首素描》之第三首《营火之舞》
        四、《五首素描》之第四首《在小巷》
        五、《五首素描》之第五首《满帆》
    第四节 《五月组曲》的演奏
    第五节 《断章小品》的演奏
第四章 对江文也评价之我见
    第一节 江文也对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江文也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结论
    第一节 江文也钢琴音乐创作技法相关回答
    第二节 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风格相关回答
    第三节 江文也钢琴作品的演奏相关问题的回答
    第四节 对江文也的创作与钢琴作品的评价相关回答
    第五节 关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李白与六朝的综合研究
        1.2.2 关于李白诗中的六朝人物及典故的研究
        1.2.3 涉及李白在六朝旧地行踪及相关地理记忆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创新点
第一章 六朝历史与李白的六朝情怀
    1.1 记忆与历史
        1.1.1 记忆与历史的关系
        1.1.2 李白与六朝历史的关系
        1.1.3 李白的六朝情怀
    1.2 记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1.2.1 记忆对诗歌创作主体的影响
        1.2.2 记忆对诗歌创作内容的影响
    1.3 李白六朝记忆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李白六朝记忆的内容
    2.1 李白六朝记忆中的人物
        2.1.1 异代知己
        2.1.2 亲友形象
        2.1.3 作诗典范
    2.2 李白对六朝记忆中的旧事
        2.2.1 六朝之乱
        2.2.2 拯乱济溺
    2.3 李白六朝记忆中的旧地
        2.3.1 无限眷恋的南朝都城——金陵
        2.3.2 山水秀丽与名士风流之地——会稽
第三章 六朝记忆对李白其人的影响与意义
    3.1 狂傲与率真
    3.2 放达与精神自由
    3.3 坚持热情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李白“六朝诗歌”基础汇总表
致谢

(5)《文昌杂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庞元英及《文昌杂录》
    第一节 撰者庞元英及其家世
    第二节 《文昌杂录》的成书
    小结
第二章 《文昌杂录》版本研究
    第一节 历代书目着录情况
    第二节 《文昌杂录》的版本流传
    小结
第三章 《文昌杂录》所载宋代制度
    第一节 元丰官制记载研究
    第二节 《文昌杂录》所见入合仪与北宋文德殿视朝仪研究
    小结
第四章 《文昌杂录》的其他史料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文昌杂录》其他史料价值
    第二节 《文昌杂录》存在的问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社会化阅读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以“微信读书”APP用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性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实施
    2.1 自我决定理论
    2.2 研究方案设计
    2.3 深访提纲设计
    2.4 深访对象的选择
    2.5 研究实施过程
3 社会化阅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社会化阅读的发展历程
    3.2 “微信读书”APP上的社会化阅读
4 社会化阅读分享的内在动机
    4.1 从私有到公用的知识与感悟
    4.2 分享即快乐的体验刺激型动机
    4.3 自我超越刺激下的内在推力
5 社会化阅读分享的外在动机
    5.1 分享价值的认同调节
    5.2 受外部规则“控制”的动机
6 移动阅读APP“微环境”的影响
    6.1 任务特征与外部反馈对胜任感的影响
    6.2 他人在场对分享者归属需要的作用
    6.3 社交过载与平台限制对自主需要的影响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思考与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被访者信息登记表
附录2 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7)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第一节 思想资源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社会根源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一、学科基础比较
        二、研究问题比较
        三、理论体系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一、学术会议
        二、访学与访谈
        三、几点建议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一、译介研究成果
        二、学术翻译方法
        三、译与研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一、无关论
        二、等同论
        三、隶属论
        四、优劣论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8)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状分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研究
    2.1 “城市”相关概念
    2.2 “桥梁景观”相关概念
    2.3 “生态”相关概念
    2.4 “生态美”相关概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构成分析
    3.1 城市桥梁的产生与发展
        3.1.1 城市桥梁的概念
        3.1.2 城市桥梁的形态类型
        3.1.3 城市桥梁的现状及发展
    3.2 城市桥梁与景观空间的组成关系
        3.2.1 桥梁本体景观
        3.2.2 桥梁沿线景观
        3.2.3 桥梁附属景观
    3.3 桥梁与景观空间的组成要素分析
        3.3.1 几何形态要素
        3.3.2 色彩形态要素
        3.3.3 空间形态要素
    3.4 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特性分析
        3.4.1 桥梁景观空间的多重性与景观的动态性
        3.4.2 桥梁景观形态的多样性与景观的异质性
        3.4.3 桥梁景观生态的多变性与景观的可识别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原则与方法
    4.1 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4.1.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4.1.2 城市生态规划的意义
        4.1.3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作用
    4.2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意义
        4.2.1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主要观点
        4.2.2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发展方向
        4.2.3 生态美的城市桥梁景观功能及作用
    4.3 生态美理念下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原则
        4.3.1 以人为本,尊重市民参与性的布置原则
        4.3.2 合理布局,结合城市发展的创新性原则
        4.3.3 尊重自然,按自然发展规律进行景观布置的原则
        4.3.4 可持续性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原则
    4.4 城市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营造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桥梁景观生态美的评价与分析
    5.1 武汉桥梁背景分析
        5.1.1 武汉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5.1.2 武汉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5.1.3 武汉桥梁建设背景分析
    5.2 武汉桥梁类型与调研分析
        5.2.1 武汉桥梁类型分析
        5.2.2 武汉城市桥梁景观现状及问卷分析
    5.3 武汉桥架景观生态美的营造分析
        5.3.1 武汉长江大桥—人文倡导,尊重城市文脉特色
        5.3.2 鹦鹉洲长江大桥—注重创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5.3.3 晴川桥—合理布局,尊重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5.3.4 沙湖大桥—以人为本,尊重市民参与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于生态美原则的桥梁景观未来发展建议
        6.1.1 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市民参与性的桥梁景观
        6.1.2 营造景观的地域生态特色,建立合理的桥梁景观生态结构
        6.1.3 尊重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桥梁景观
    6.2 论文研究的成果与创新点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A:问卷调查

(10)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美术跻身国际展览的原因、成果、意义
    第一节、国际背景下的新中国外交政策与文化方针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指导方针
        3、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中相关的组织策划与机构设置
    第二节、新中国初期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与国际荣誉
        1、“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参与及其意义
        2、“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与走向国际的新中国版画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美术界的国际荣誉所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1、化剑为犁:二战后绘画主题表达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过渡
        2、中西同构:彩墨人物画的实验成果及其与素描写实体系的融合
        3、写生入画:新中国画家的现实关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苏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及影响
    第一节、苏联来华美术展览中油画作品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
        1、苏联油画荣誉的全面展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2、苏联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
        3、苏联主题绘画的时代缩影——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4、借鉴吸收——苏联油画技法的引入对建国初期本土油画创作的具体影响
    第二节、苏联宣传画、版画、雕塑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
        1、政治宣传的美术范本——1951年苏联宣传画及讽刺画展览及其影响
        2、鲁迅的推介与苏联版画的引进及苏联版画在新中国的进一步影响
        3、1950年代苏联雕塑来华展览及苏联雕塑对华的主要影响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我国赴苏联举办的美术展览及其影响、意义
        1、1950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及新中国形象的图像展示
        2、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国参展作品的主题叙事
第三章 新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第一节、新中国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1、蒙古、朝鲜、越南美术展览会及参展作品对社会主义精神的写照
        2、东方美学视域下展览的文化魅力——以“越南磨漆艺术展览”为例
    第二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篇章
        1、中罗展览交流及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院举办的“罗训班”
        2、德国来华版画展览及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启迪
        3、波兰宣传画的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新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
        1、印度尼西亚与新中国的美术展览交流及其在中国出版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
        2、“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兼析阿旃陀壁画对中国佛教壁画的影响
        3、万徒勒里、里维拉、西盖罗斯的来华壁画展及美洲现代艺术中的革命精神
第四章 新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部美术交流展
    第一节、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二战后日本版画的民主革命精神
        1、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的展览与传播
        2、新中国时期日本来华举行的历次版画展览及其民主革命精神分析
    第二节、日本传统与现代的书画艺术来华作品展
        1、雪舟等杨、尾形光琳、葛饰北斋纪念展览会及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渊源
        2、日本现代画展览会中的作品分析及近代日本画革新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3、来华展览的日本“反思二战”主题的《原子弹爆炸图》及其影响、意义
    第三节、现实主义标准下中国与西欧局部国家的展览交流
        1、“现实主义”的另类阐释——杜米埃、伦勃朗纪念展及新中国对西方艺术的评析
        2、“他者”视阈下的新中国——比利时麦绥莱勒版画展及其木刻组画《回忆中国》
        3、中国艺术精粹在西方传播——195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
第五章 新中国时期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意义及影响
    第一节、对外美术交流展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1、政治性与严肃性:展览主题的严肃性与内容的政治功用性
        2、战斗力与凝聚力: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创作主题
        3、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传统工艺与时代艺术的综合展示
    第二节、对外美术交流展对新中国美术体系的主要影响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2、革命历史主题性绘画与生产建设主题性绘画的强化
        3、外来美术技法的学习路径以及美术理论交流的平台
        4、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相应的宣传媒介与传播体系
    第三节、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政治、文化意义
        1、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2、凝聚和平力量: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谊
        3、融化冷战坚冰:促进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4、塑造国家形象:以展览呈现独立自强、和谐友善的新中国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表格目录
图录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放谈“十五”IT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宋文人与韩侂胄的交游研究[D]. 王伟琴. 暨南大学, 2020(04)
  • [2]《骆驼草》散文研究[D]. 宫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江文也钢琴音乐研究(1934-1937)[D]. 金莲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D]. 李晓亚. 西北大学, 2019(12)
  • [5]《文昌杂录》研究[D]. 李欣. 河北大学, 2019(08)
  • [6]社会化阅读分享行为动机研究 ——以“微信读书”APP用户为例[D]. 陈锶燕. 暨南大学, 2019(02)
  • [7]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8]城市桥梁景观空间的生态美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张媛.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宋代笔记、历史记忆与士人社会的历史意识[J]. 江湄.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4)
  • [10]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D].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标签:;  ;  ;  ;  ;  

说说“五五”IT亮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