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清除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冯金雪,刘宁,秦雪婷,袁双虎[1](2021)在《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特征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2-2019-12-31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除术的1 112例Ⅰ~Ⅲ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比较EGFR基因突变率在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 112例NSCLC患者中,478例患者(43.0%)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3 cm(OR=2.502,95%CI为1.871~3.346,P<0.001),术前CEA水平≥5 ng/mL(OR=2.246,95%CI为1.659~3.039,P<0.001)及EGFR19del突变(OR=2.340,95%CI为1.104~4.957,P=0.026)是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54例(22.8%)接受EGFR基因测试的患者中,有132例(52.0%)具有敏感的EGFR基因突变,包括56例(42.4%)EGFR19del突变和76例(57.6%)EGFR1858r突变。EGFR19del突变型和野生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4.3%(36/56)和55.0%(67/122),χ2=1.381,P=0.240;EGFR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3.0%(70/132)和54.9%(67/122),χ2=0.091,P=0.763;EGFR19del突变型和EGFRl858r突变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4.3%(36/56)和44.7%(3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26。结论原发肿瘤最大径≥3 cm,术前CEA水平≥5 ng/mL,EGFR19del突变是Ⅰ~Ⅲ期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EGFR19del突变比EGFR1858r突变更有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
邹青旭[2](2021)在《T1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转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T1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转移规律,为采取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经病理证实为T1期浸润性肺腺癌共688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伴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系统性淋巴结采样,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对比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组与无纵隔淋巴结转移(N2-)组患者的统计资料,并进一步分析N2+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共有65(9.4%)名患者经病理证实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N2+),623名(90.6%)患者无纵隔淋巴结转移(N2-),其中包括40名仅N1+患者和583名N0患者。N2+组与N2-组之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实性成分占比,吸烟史,术前CEA水平,实体型、微乳头型病理亚型,Ki-67指数,术前淋巴结状态及胸膜,脉管神经,小支气管受侵均是临床T1期浸润性肺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表明结节的大小(OR值=2.149,95%CI=1.272-3.633,P=0.004),实性成分占比(OR值=4.284,95%CI=1.953-9.357,P<0.001),术前CEA水平(OR值=3.108,95%CI=1.471-6.565,P=0.003),术前淋巴结肿大(OR值=3.242,95%CI=1.317-7.983,P=0.011),脉管神经受侵(OR值=4.377,95%CI=2.019-9.488,P<0.001),N1淋巴结受累(OR值=5.735,95%CI=2.658-12.371,P<0.001)及表现为微乳头型及实体型病理亚型(OR值=2.92,95%CI=1.057-8.062,P=0.039)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所有N2患者中,单站跳跃性转移N2a1有16人(24.6%),单站非跳跃性转移N2a2有24人(36.9%),多站纵隔淋巴结转移N2b有25人(38.5%)。所有病灶位于双上叶及右肺中叶的患者未出现下纵隔区的淋巴转移(第8、9组),病灶位于双下叶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纵隔区的淋巴转移。不同肺叶病变的患者均可出现第7组淋巴结阳性:双上叶有5例(5/39),双下叶有19例(19/24),右肺中叶有1例(1/2)。结论:1.临床T1期浸润性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较大肺结节,尤其是纯实性结节,术前异常的CEA水平及影像学上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快速病理判断N1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微乳头和实体型病理亚型,脉管神经受侵。2.对于T1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根据肿瘤所位于肺叶位置而定,双上叶肿瘤需要清扫隆突下及上纵隔淋巴结,而双下叶肿瘤需要行积极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李志英[3](2021)在《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其病理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比较敏感,但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同时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治疗及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肿瘤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是NSCLC分期的关键步骤,因此有效诊断淋巴结转移对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18F-FDG PET/CT作为目前肿瘤分期、原发病灶性质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既可以有效显示肿瘤相关解剖学结构,又可以显示肿瘤病灶摄取葡萄糖代谢活性,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本文整理分析了术前首诊行PET/CT检查,术后手术病理确诊原发灶NSCLC的患者57例,总结18F-FDG PET/CT及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指标Ki-67对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评价,试图找到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及CEA、Ki-67指标对鉴别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清远市人民医院,均经胸腔镜辅助手术对原发灶切除及纵膈、肺门-叶间淋巴结清扫,术前经PET/CT检查,且有完整病理随访结果的NSCLC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学CEA肿瘤指标及术后原发肿瘤病灶病理检测Ki-67指标。对患者图像展开定量分析,测量肿瘤原发灶长径、SUVmax值、SUVmax/CT值。同时测量纵隔淋巴结的长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以及SUVratio参数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原发灶长径、原发灶SUVmax值、原发灶CT值、原发灶SUVmax/CT值、血清学指标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以及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转移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长径/短径、SUVmax、CT值、SUVmax/CT值、SUVratio参数指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以上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诊断原发灶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阈值,以及针对单个纵隔淋巴结判断是否转移的阈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测出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患者间比较结果显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的性别(男女)、年龄、病理类型、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的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血清学CEA和病理检测Ki-67指标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原发灶长径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1.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0.608~0.848,P<0.05)。原发灶SUVmax、SUVmax/CT值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SUVmax最佳阈值分别为7.6和0.18,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95%CI:0.578~0.825,P<0.05)和0.717(95%CI:0.582~0.828,P<0.05)。血清学指标CEA、病理检测Ki-67指标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和20,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95%CI:0.552~0.805,P<0.05)和0.667(95%CI:0.530~0.786,P<0.05)。对于所有患者原发灶确诊为NSCLC患者,手术切除并全部获得病理的淋巴结,都通过手术分区指导在PET/CT诊断图像中的淋巴结共250枚,其中转移108枚。转移纵隔淋巴结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短和CT值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转移组纵膈淋巴结的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均高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则低于非转移纵隔淋巴结(均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淋巴结长径/短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60(95%CI:0.496~0.622,P=0.097)。淋巴结SUVmax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最佳阈值为2.68,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83(95%CI:0.958~0.995,P<0.05),淋巴结SUVratio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阈值为0.22,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95%CI:0.609~0.729,P<0.05)。结论1.原发灶长径、SUVmax、SUVmax/CT值,以及血清CEA可提示NSCLC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利于临床诊断。2.对于NSCLC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淋巴结SUVmax、SUVmax/CT值、SUVratio是用于判断单颗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考虑因素。3.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鉴别淋巴结是否转移有重要临床意义,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张立人[4](2021)在《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目的]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纵隔淋巴结性质的准确判断,可以为临床医生准确获得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及分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加符合精准化治疗原则,让患者获得疗效更好、经济效益更佳的治疗。根据中国2018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潜在可切除患者中,ⅢA期单组N2淋巴结肿大且直径小于3cm的患者,绝大多数专家(93.3%)推荐,如果术前可证实单站N2转移,建议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对于此类患者,能否准确评估纵隔淋巴结性质,对于如何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像学资料提示单站N2淋巴结肿大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建立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71例术前影像学资料提示单发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有术后病理或活检穿刺明确纵隔淋巴结性质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顺序,分为训练组(120例)及验证组(5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基于临床资料的预测模型。运用3dslicer软件对患者胸部CT进行肺部占位及肿大淋巴结手动分割,使用基于Python的Pyradiomics影像组学提取包分别提取肿瘤及淋巴结特征各107项。分别使用原发病灶特征和原发病灶联合肿大淋巴结影像组学特征建立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比效能。使用效果较好的影像组学标签结合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吸烟史、患者T分期、血清癌胚抗原(CEA)为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训练组中AUC=0.716,验证组AUC=0.644。使用肺原发病灶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Radiomics Score 1,RS1),预测能力在训练组中AUC=0.746,验证组AUC=0.638;在RS1基础上加入肿大淋巴结图像特征共同建立影像组学标签(RS2),预测能力训练组为AUC=0.766,验证组为AUC=0.689。使用临床危险因素及RS2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在训练组AUC=0.806,验证组AUC=0.782。联合预测模型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均说明其具有较可靠的预测性能。[结论]本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吸烟史、患者T分期、血清癌胚抗原(CEA)为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肺原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图像特征共同构建影像组学标签,相比仅使用肺原发病灶的影像组学标签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基于影像组学标签及临床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绘制列线图,对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肿大淋巴结的转移风险直观的呈现。
柴亚婷[5](2021)在《探究含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预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含瘤周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病理标签的联合模型对预测T1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动脉期CT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75例,未淋巴结转移患者121例,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28例,测试组58例,通过ITK—SNAP勾画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Analysis—Kinetics软件外扩勾画好的VOI并提取三维影像组学特征,使用FeAture Explorer软件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建立仅包含瘤内影像组学标签、包含肿瘤周围3mm组织CT图的影像组学标签分别结合临床病理信息标签的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病理资料性别、吸烟史、肿瘤史、饮酒史、脉管浸润、神经浸润、胸壁浸润、病灶位置是T1期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瘤内组、含瘤周组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914、0.947,联合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及病理组织标签建立组合模型后,组合模型瘤内组及含瘤周组AUC值分别为0.938和0.967。结论:与仅瘤内影像组学模型相比,含3mm瘤周组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病理指标的联合模型提高了T1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
王作培,胡宝利,张锋,张海峰[6](2021)在《术前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前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某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术前临床分期为ⅠA期的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发生N1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为9.3%;发生N2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为4.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位置、吸烟与N2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P> 0.05),分化程度与N2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大小与N2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术前临床ⅠA期NSCLC而言,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系。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吸烟及肿瘤病理类型与纵隔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
任占良,张泳,任小朋,韩英杰,张卫峰,刘云昊[7](2021)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单孔胸腔镜淋巴结清除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无抓持整块淋巴结清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02-01-2019-04-3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在行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孔胸腔镜联合无抓持淋巴结清除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纵隔淋巴结清除个数、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联合无抓持技术完成肿瘤所在肺叶或肺段切除与淋巴结清除术,无中转开胸和增加操作孔,平均手术时间为(90.37±14.28)min,术中出血量(41.58±10.29)mL;平均清除纵隔淋巴结(11.3±2.6)个。术后病理确诊鳞癌17例,腺癌36例,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7例。术后均未服用阿片类镇痛药,d1~d3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3.3±1.1、2.7±0.8和1.5±0.8;术后胸引流量(693.5±135.06)mL,胸引管拔除时间(4.96±2.40)d,住院天数(9.96±2.64)d;切口甲级愈合率100.0%。术后5例出现低热,考虑术后吸收热,给予对症退热治疗后好转;术前4例有较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炎、祛痰雾化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出现支气管胸膜瘘,给予引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术后无心律失常、肺不张、淋巴管漏、乳糜胸和食管瘘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联合无抓持淋巴结清除术创伤小,对于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和促进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安全可行。
孟庆红,邵国强,彭鸣亚,徐龙宝,赵骏,王坚[8](2020)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18F-FDG PET-CT显像是判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前分期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对NSCLC不同区域淋巴结的最佳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淋巴结/纵隔血池摄取比、淋巴结/肝脏血池摄取比进行研究,探讨PET-CT显像对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差异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01-2018-12-3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后2周内接受肺癌根治术的77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2017年第8版肺癌TNM分期,患者为N0~2期。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门(N1区)和同侧纵膈(N2区)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N1和N2区淋巴结SUVmax值、淋巴结/纵隔血池摄取比、淋巴结/肝脏血池摄取比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假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77例患者共清除353组区域淋巴结,包括N1区淋巴结107组和N2区淋巴结246组。84组(23.8%)淋巴结存在转移,269组(76.2%)淋巴结未见转移。18F-FDG PET-CT N1区(83.3%)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高于N2区(62.0%),χ2=5.381,P=0.02。N2区(96.4%)淋巴结诊断特异性高于N1(83.6%),χ2=13.415,P=0.010。N1区淋巴结最佳SUVmax、淋巴结/纵隔血池摄取比和淋巴结/肝脏血池摄取比分别为4.05、1.90和1.17;N2区分别为2.95、1.26和0.93。多因素分析显示,阻塞性肺炎(OR=7.325,95%CI为2.342~22.905)和N1区淋巴结(OR=4.255,95%CI为1.600~11.319)是易发生PET-CT假阳性的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效能与淋巴结位置有关,呈现N1区淋巴结灵敏度高、N2区淋巴结特异性高的特点。不同部位淋巴结采用不同参考指标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赵金龙[9](2020)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在c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美国最新估算,美国2020年新发肺癌病例将达228820人,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67%,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持续升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量的80%~85%,以肺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和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为代表的cTl期(肿瘤直径≤3.0cm)NSCLC在临床最为多见。上世纪90年代,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Ginsberg的研究确立了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标准地位,目前,根治性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仍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标准手术治疗方法。肺癌高危因素的变化导致肺癌疾病谱发生改变:不吸烟、大气污染等潜在因素导致肺GGO病变越来越多,随着经济水平和健康体检意识的大幅提高,SPN检出率明显增高,肺腺癌比例增加,肿瘤患者年轻化明显。肺癌流行病学的迁移促使人们对于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进行重新思考:①基于有效性--完整切除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达到肿瘤学切除效果;②基于安全性--减小手术创伤、减少围术期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终目的是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机体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其中减少对无转移淋巴结的清扫是降低手术创伤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中我们发现,对于cTl期NSCLC患者,术中清扫的淋巴结绝大多数并没有发生癌转移,且发生癌转移的淋巴结多有顺序性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特点,基于此,有学者提出选择性淋巴结清扫(selective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SLND 又称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obe-specific lymphnode dissection,L-SLD),是指根据原发肿瘤所在的位置,选择性的切除肺门及特定区域内的纵隔淋巴结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手术范围小、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少,手术创伤减小,这种创伤的减小是否有治疗意义,我们将采用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和免疫指标(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进行双重评估。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并分成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cTl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探讨NSCL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分析总结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第二部分,通过对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cT1期NSCLC患者围术期参数和免疫指标进行对比,探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治疗优势。第一部分cT1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目的:分析cT1期NSCLC淋巴结转移特点,总结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1例在我院行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cT1期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结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肺胸膜侵犯、脉管内癌栓形成、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841例cT1期NSCL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92例(10.9%),肺门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7.8%;257例右肺上叶和186例左肺上叶肿瘤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均为7.0%,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和0%,且均无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肺上叶肿瘤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时均伴有肺门和/或上纵隔淋巴结转移;171例右肺下叶肿瘤患者,上纵隔、隆突下和下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3.5%、6.4%和0.58%,151例左肺下叶肿瘤患者,上纵隔、隆突下和下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4.0%、2.6%和2.0%,肺下叶肿瘤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时均伴有肺门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76例右肺中叶肿瘤患者,上纵隔和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2.6%和3.9%,无下纵隔淋巴结转移。伴有肺脏层胸膜侵犯或脉管内癌栓形成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与肿瘤直径大小呈正相关,与病理类型为腺癌或鳞癌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cT1期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肺叶特异性,双肺上叶肿瘤容易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右肺中叶肿瘤很少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发生非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伴有肺门和/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2.病灶直径大于2.0 cm,且质地为纯实性成分或伴有肺脏层胸膜受侵的NSCLC患者,容易发生非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肿瘤大小、胸膜受侵和脉管内癌栓均是NSCL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cT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参数和免疫指标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①是否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更好保护机体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是否有利于围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参数优化,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适合手术治疗的cT1期NSCLC患者,术前和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术中将肺肿物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切除后送快速冰冻病理,选取无肺叶特异性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巡回护士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组(SD组)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CD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24小时、术后1天和术后3天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的细胞因子指标(IL-6、CRP)、细胞免疫指标(淋巴细胞、NK 细胞、CD4+、CD8+、CD4+/CD8+)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在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与CD组比较,S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减低(P<0.05);虽然两组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D组数值较CD组数值均偏低。术后1天和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CRP、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在相同时间点CD组较SD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术后1天和术后3天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天,SD组CD4+、CD4+/CD8+明显高于CD组(P<0.05),术后3天,SD组CD8+明显低于CD组(P<0.05)。两组患者IgG在术后1天和术后3天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IgA和IgM降低却不明显(P>0.05);在相同时间点两组患者IgG、IgA和IgM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相比,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和术后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2.可以减轻手术引起的细胞因子(CRP、IL-6)急性升高,减轻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损伤;3.可以减轻手术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损伤,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尽早恢复;4.两种淋巴结清扫方式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常城[10](2020)在《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对比研究目的:18F-FDG PET/CT与CT、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直径£3cm)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型肺腺癌(直径£3cm)患者,其中149例有淋巴结转移,379例无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均在同一台设备、相同的参数下采集,图像预处理后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and 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勾画者的一致性,ICC>0.75表示一致性良好。使用m RMR和LASSO确定最佳特征集,运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ROC曲线评价三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当约登指数最大时取临界值,计算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在测试组进行模型验证。结果:PET/CT、CT和PET三组影像组学模型数据经特征提取、降维后分别保留13个PET/CT(5个CT和8个PET)、10个CT、10个PET影像组学特征。PET/CT、CT、PET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分别为0.92、0.87和0.83;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92、0.82和0.82。PET/CT和CT、PET三个组学模型之间AUC值分别进行De Long测试,显示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PET/CT与CT影像组学模型(P<0.05)、PET/CT与PET影像组学模型(P<0.05)之间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略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0.293)。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05、0.886和0.827;测试组分别为0.858、0.932和0.879;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29、0.759和0.809;测试组分别为0.718、0.9和0.764。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67、0.743和0.760;测试组分别为0.770、0.864和0.796。结论: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直径£3cm)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优于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第二部分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比较PET/CT影像组学-临床因素复合模型与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临床因素模型三者间的诊断效能,探讨复合模型对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浸润型肺腺癌(与第一部分病例相同)临床因素建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因素模型。为了验证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第一部分相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内部交叉验证100次,然后将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经筛选最后纳入的临床因素经平均权重后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以上三个模型均在训练组中构建,并在相应测试组中进行模型测试。构建PET/CT组学-临床模型的列线图,辅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绘制临床因素模型和PET/CT组学-临床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通过在测试组中量化分析不同阈值概率下的临床净获益,以确定二个模型的临床实用性与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显示实性成分大小和位置2个临床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临床因素模型,训练组AUC值为0.91,测试组AUC值为0.95。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为0.92,测试组为0.92;复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值分别为0.95和0.95。复合模型AUC值高于临床模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模型AUC值略高于影像组模型,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092);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略高于临床因素模型,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874)。PET/CT复合模型训练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1、0.649和0.977;测试组分别为0.866、0.683和0.989。纳入的实性成分大小、位置和影像组学分数构建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列线图。训练组和测试组拟合优度检验曲线显示P值分别为0.597和0.133。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阈值概率为1-70%时,运用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比临床模型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获益更多。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肺腺癌(直径£3cm)PET/CT影像组学特征可提高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因素一起构建的列线图为临床医生预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提供一种定量、便捷的方法。第三部分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对比研究目的:18F-FDG 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包括EGFR突变型患者295例,EGFR野生型患者288例。所有患者检查均在同一台PET/CT、同样的扫描参数下完成,图像经预处理后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m RMR和LASSO进行特征提取、选择最佳特征集,运用逻辑回归建立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PET/CT、CT和PET三个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三个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诊断效能。在测试组中分别对三组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PET/CT、CT和PET三组模型数据训练组经特征提取、降维后分别保留18个PET/CT(10个CT和8个PET)、15个CT和12个PET影像组学特征。PET/CT、CT和PET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分别为0.76、0.74、0.71;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75、0.70、0.75。PET/CT、CT和PET三个模型之间分别进行De Long测试,显示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CT影像组学模型,但是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098)。PET/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PET组学模型(P<0.05),两者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组学模型AUC值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13)。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03、0.686和0.694;测试组分别为0.535、0.864和0.701;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09、0.754和0.682;测试组分别为0.802、0.568和0.684;PE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EGFR突变训练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569、0.758和0.665;测试组分别为0.663、0.773和0.718。结论:PET/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且优于PET影像组学模型,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于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第四部分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比较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与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三者间的诊断效能,探讨复合模型对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3例浸润型肺腺癌患者(与第三部分病例相同)临床因素建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因素模型。为了验证PET/CT影像组学模型(与第三部分相同)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在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内部交叉验证100次,然后将其与临床模型中经筛选最后纳入的临床因素经平均权重后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训练组中建立以上三个模型,测试组中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价复合、临床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诊断效能。为了方便协助医生诊断,构建复合模型列线图。绘制临床因素模型和PET/CT组学-临床复合模型的临床决策曲线,通过在测试组中量化分析不同阈值概率下的临床净获益,以确定二个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效用。结果:研究显示吸烟史、胸膜牵拉、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成分4个临床因素可以作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然后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得到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因素模型,训练组AUC值是0.81,测试组AUC值是0.77。复合模型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的AUC值分别为0.84和0.81。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AUC值是0.76,测试组AUC值是0.75。复合模型AUC值高于临床因素和影像组学模型,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因素模型的AUC值略高于影像组学模型,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167)。PET/CT复合模型训练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0、0.751和0.793;测试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75和0.755。纳入的4个临床因素和影像组学分数构建PET/CT组学-临床模型列线图。训练组和测试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P值分别为0.34和0.13。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阈值概率为10-85%时,运用PET/CT影像组学-临床因素模型比临床因素模型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获益较多,且在20-50%时表现更佳。结论:本研究表明基于肺腺癌PET/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可增加肺腺癌EGFR突变的临床诊断效能;PET/CT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为临床医生预测肺腺癌EGFR提供一种定量、直观的方法。
二、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清除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清除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基因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患者一般特征 |
2.2 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 |
2.3 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
2.4 淋巴结转移与EGFR突变相关性 |
3 讨 论 |
(2)T1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转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T1期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 |
1.肺癌淋巴结引流途径 |
1.1 常规肺内淋巴引流方式 |
1.2 跳跃性转移 |
2.临床病理与淋巴结转移因素 |
2.1 患者的一般特征 |
2.2 肿瘤的大小及实性成分 |
2.3 肿瘤的位置 |
2.4 病理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 |
2.5 肿瘤标志物 |
3.影像学检查 |
4.有创检查 |
5.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3.3 数据收集 |
3.4 手术方式的选择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4.1.1 N2-组与N2+组一般临床信息对比 |
4.1.2 N2-组与N2+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特征对比 |
4.1.3 N2+组与N2-组病理资料对比 |
4.2 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4.3 N2阳性患者各肺叶转移情况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_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基于影像组学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_2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构建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术前评估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探究含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预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肺癌 |
2.1.1 肺癌的概述 |
2.1.2 术前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重要性 |
2.1.3 术前诊断淋巴结方法 |
2.2 影像组学 |
2.2.1 影像组学的概述 |
2.2.2 影像组学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 |
2.3 瘤周微环境 |
2.3.1 瘤周微环境概述 |
2.3.2 关于瘤周浸润过渡区的研究 |
2.3.3 瘤周影像组学的应用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CT扫描方案 |
3.2.1 CT扫描使用机型及参数 |
3.2.2 扫描范围 |
3.3 图像特征与影像组学特征数据的转化步骤 |
3.3.1 图像的下载与导入 |
3.3.2 图像的分割勾画 |
3.3.3 瘤内区域及含有瘤周的全部区域生成步骤 |
3.3.4 特征的提取 |
3.4 影像组学特征数据的处理分析 |
3.4.1 影像组学特征数据的准备 |
3.4.2 建立模型 |
3.5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资料分析 |
4.2 影像组学特征降维与模型建立 |
4.2.1 特征性纹理参数筛选 |
4.2.2 选择模型 |
4.3 建立影像组学及临床病理联合模型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术前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N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2 GT分期与N2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7)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单孔胸腔镜淋巴结清除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式 |
1.3 观察指标 |
1.4 术中情况 |
1.5 术后情况 |
1.6 并发症 |
2 讨论 |
(8)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18F-FDG PET-CT显像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18F-FDG PET-CT对淋巴结转移诊断分析 |
2.2 淋巴结SUVmax界值分析 |
2.3 淋巴结/纵隔血池(升主动脉)摄取比分析 |
2.4 肝脏右后叶淋巴结/肝脏血池摄取比分析 |
2.5 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假阳性关联性因素分析 |
3 讨论 |
(9)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在c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cT1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cT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参数和免疫指标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Ⅰ |
英文文章Ⅱ |
(10)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ET/CT、CT和 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直径≤3cm)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ET/CT、CT和 PE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PET/CT影像组学-临床复合模型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 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肺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清除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J]. 冯金雪,刘宁,秦雪婷,袁双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16)
- [2]T1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转移规律研究[D]. 邹青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3]18F-FDG 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 李志英.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4]非小细胞肺癌单站N2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基于影像组学的预测模型构建[D]. 张立人.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探究含瘤周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预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D]. 柴亚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6]术前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J]. 王作培,胡宝利,张锋,张海峰.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2)
- [7]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单孔胸腔镜淋巴结清除术应用研究[J]. 任占良,张泳,任小朋,韩英杰,张卫峰,刘云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05)
- [8]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效能研究[J]. 孟庆红,邵国强,彭鸣亚,徐龙宝,赵骏,王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19)
- [9]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在cT1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性研究[D]. 赵金龙. 山东大学, 2020(08)
- [10]基于影像组学的18F-FDG PET/CT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EGFR基因表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常城.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