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mpact of oasis establishment o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in salinized sandy lands(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帅[1](2021)在《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随着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引水量大幅度减少,引水量减少20%以上,排水量显着减少50%左右。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灌溉带来的盐分无法排出灌区,仅能在灌区内部进行再分配。河套灌区内土地类型较多,且分布复杂,主要为耕地、非耕地(荒地)、沙丘与海子。灌区内的盐分除在土壤深层与地下水中储存外,主要在这些地类间转化,也是今后灌区土壤盐分控制的主要场所。本文选取灌区典型地类(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不同地类水文过程和盐分重分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成果可为相近灌区盐分控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通过氢氧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和水盐平衡模型以及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揭示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和系统盐分表观平衡。研究发现,在灌溉期,耕地地下水主要受灌溉水补给,占94%,其中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76%,农田灌溉水贡献18%,降雨贡献6%。荒地地下水主要受耕地地下水补给,占2/3以上,为71%,降雨占29%。而海子主要受降雨与荒地地下水补给,各占57%和43%。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荒地地下水。海子亏水631.2mm~706.3mm。耕地地下水盐分平均增加861kg/hm2,耕地地下水迁移给荒地的平均盐量为3232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平均盐量为3140kg/hm2。耕地1m土体盐分通过灌溉期淋洗,积盐率仍为56%,秋浇后,脱盐率为44%,土壤深层(100cm)有轻微积盐现象,积盐为871kg/hm2;荒地1m土体积盐率为58%,秋浇后,脱盐率为62%,荒地盐分在全年呈现轻微脱盐趋势,脱盐3870 kg/hm2。(2)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了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的运移特征。根据2018和2019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后第5天,耕地0-20cm和20-60cm土层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14%~20%,60-100cm荒地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15%,而海子边界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灌后第87天,耕地0-60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幅度分别比荒地和海子边界高11%~14%和24%~44%。在生育期内,耕地深层渗漏量为应用水量的34%~40%。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的毛细上升量分别为其蒸散量的28%、36%~46%和67%~77%。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土壤表层积盐分别为13%、37%和48%,深层土壤积盐分别为34%、15%和13%。为控制盐渍化,应降低荒地和海子边界表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和耕地深层土壤盐分含量。耕地、荒地、海子边界1m土层盐分平均增加19%、27%和37%。海子边界毛管上升的盐分是荒地的3倍。(3)通过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构建水盐均衡模型揭示了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研究发现,在生长期,沙丘地下水向海子方向运移,在秋浇期和封冻初期,海子地下水向沙丘方向运移,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受地下水迁移路径的影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地下水垂向补给土壤盐量分别为648kg/hm2、575kg/hm2和357kg/hm2。沙丘地下水迁移给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的盐量为481kg/hm2,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迁移给荒地地下水盐量为222 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盐量为104 kg/hm2。(4)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根据2017和2018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可以维持土壤水分平衡,而沙丘在秋浇后期,仍亏水67~102mm。荒地腾发量是沙丘的2倍,沙丘-荒地交界的介于二者之间,荒地地下水补给量为沙丘的3~5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1m土体在生育期积盐率分别为34%~51%、14%~17%和25%,秋浇后,沙丘、沙丘-荒地交界积盐率分别为47%~59%和3~6%;荒地脱盐率为0.7~5%,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全年处于积盐状态,荒地在秋浇后处于轻微脱盐状态。
吴迪[2](2020)在《节水改造后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水权转换重要试点——河套灌区上游沈乌灌域为研究区域,针对引黄水量减少,秋浇水量随之减少,渠系防渗作用增强的节水改造背景下,土壤盐分重分布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问题,结合3S技术,探明区域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土壤盐渍化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掌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变化差异,针对灌域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更为详细地评估和预测。不仅对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灌区及周边区域水资源管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区域土壤信息定点监测,结合经典统计学、空间插值、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节水改造后灌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时空分布规律及不同改造年限区域土壤盐分变化差异。基于CART决策树方法解译灌域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摸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下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并量化不同地类储盐程度。利用遥感大规模监测的有效手段,将高光谱与Landsat 8 OLI多光谱数据结合,构建土壤盐分反演模型,应用CA-Markov模型对灌域土壤盐渍化区域稳定性和分布特征进行评估和预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节水改造后,年际间年均土壤含盐量耕层下降10.67%,深层增加27.12%,两土层Moran’s I指数分别增加6.06%和32.34%,空间相关性增强。年内由于引黄水量减少,秋浇水量骤减,秋浇后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9.26%。空间上,土壤盐分高值区(>6g/kg)多位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东风分干渠和一干渠渠首区域,低值区(<2g/kg)位于西南和东部沙区。由LISA集聚分析确定改造后东风分干渠和一干渠渠首仍是盐渍化防治重点区域。长期和短期改造区受渠道影响半径分别为1.5km和0.7km,长期改造区缓冲区内耕层和深层平均土壤含盐量每年下降速率比短期改造区分别高0.03245g/kg和0.00282g/kg,节水改造年限越长区域均布化程度越高。(2)验证CART决策树解译土地利用类型模型精度较高(总体精度大于90.00%,使用精度大于80.00%,Kappa系数大于0.90)。统计分析发现3年间耕层和深层平均土壤含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盐碱地、水体、植被、沙地和其他;单位土壤储盐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其他、水体、盐碱地和沙地,灌域耕层(0-30cm)和深层(30-50cm)平均总土壤储盐量分别为884.56t和531.04t。改造后耕层春播前、生育期和秋收后单位土壤储盐量分别减少11.54%、27.46%和2.38%,深层春播前和生育期单位土壤储盐量分别增加13.11%和9.83%,秋收后减少1.02%。沙地面积缩减且耕层土壤储盐量呈减少趋势,植被、水体和盐碱地3者处不同时期土壤盐分相互迁移。(3)将高光谱和多光谱数据进行波段相关性分析(R2均大于0.800)证明多光谱数据定量反演土壤盐分的有效性,基于BP神经网络使得土壤盐分反演模型(R2:0.8751,RPD:2.201)精度得到大幅提高,为今后河套灌区等土壤含盐量反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应用CA-Markov模型(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大于85.00%)对土壤盐渍化时空分布进行预测发现2013~2018年土壤盐渍化稳定区、盐渍化减轻区、盐渍化加重区分别占比50.04%、42.65%和7.32%。减轻区多分布于沙地附近,说明灌域治沙护渠、节水灌溉及变废为荒等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盐渍化减轻区增加。而2018~2028年土壤盐渍化稳定区较2013~2018年增加27.43%,且盐渍减轻区增加程度有所下降。由转移概率矩阵可知由重向非、轻盐渍化转化的概率是由非、轻向重盐渍化转化的概率的2~5倍。土壤盐渍化状况趋于稳定发展,土地依托改善的灌排系统进行脱盐作用,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原因。4.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年际耕层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10.67%,作物生长安全区面积增加6.29%,表聚作用弱化,秋浇水量减少,土壤盐分淋洗效果减弱9.26%,土壤环境有所改善。土地主要依托灌排系统进行排盐作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储盐能力有所不同,年内不同时期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处动态迁移状态。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变化同时影响盐渍化土壤空间分布,预计2018~2028年盐渍化稳定区域扩增27.43%,局部盐渍化风险地区建议采用暗管排水和化学改良剂等方式进行专项治理。
任杰[3](2020)在《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关键区,其地处西北内陆,具有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诸如土壤盐渍化、草地退化、水域缩减等生态退化现象有所出现,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对于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以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以及LUCC理论,系统研究了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问题,并定量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对伊犁盆地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到了研究区自1980年代以来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草地作为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其面积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在减少,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结果分析,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林地与水域;研究区中的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在不断降低,说明研究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已经趋于平稳。(2)基于GIMMS-NDVI与MODIS-NDVI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平台,使用最大值合成法(MVC)与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技术,获得研究区不同尺度的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同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标准差、均值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学手段对伊犁盆地及其西部地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伊犁盆地整体NDVI均值约为0.653,整体植被覆盖率较高,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从时间上来看,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幅度为-0.003/10a,表明植被覆盖有微弱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伊犁盆地的山前平原区与戈壁荒漠区属于生态敏感区,研究区河流上游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轻度降低,河流下游平原区中度增加;从盆地尺度看,伊犁盆地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面积略高于增加区域。(2)伊犁盆地西部地区以荒漠为生态基底,主体生态为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环境。2001-2018年研究区的整体植被覆盖不断增加,生长季NDVI均值变化幅度为0.034/10a;植被覆盖减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低山区的戈壁、荒漠等稀疏植被区域以及水体边缘区;植被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农业植被区。(3)基于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形地貌数据、气象数据、地下水位埋深数据与地下水矿化度数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等非遥感类数据,结合数学统计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伊犁盆地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自然因素是研究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的绝对推动力,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及其变化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地形地貌类因素基本控制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基本空间格局,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等自然驱动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是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海拔超过700m的区域植被覆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独立影响,低于700m的区域受气温、降水、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汪勇[4](2020)在《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大规模的研究始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996-2000)。经过多年研究,对西北内陆河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格局的结构关系与演变机理有了明确认识。山区降雨产流,平原区径流消耗,出山口径流形成地下水潜流场,形成并支撑平原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即由水分驱动的干旱区平原生态圈层结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生态圈层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生态系统的安全取决于地下水潜流场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保持绿洲荒漠之间一定规模的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使绿洲与荒漠保持安全距离。根据生态圈层结构理论,这需要过渡带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埋深。绿洲安全是内陆河干旱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灌溉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见形式,这是水分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对绿洲生态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向绿洲集中,潜流场外缘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植被退化消亡,过渡带面积减少,荒漠向绿洲进逼。另一方面,灌溉排水不畅,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位剧烈上升,产生次生盐碱化。例如,地处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天然绿洲萎缩,过渡带面积减少了 6972km2,荒漠扩大了 14281km2。1990年代至2016年,人工绿洲面积又增加了 732km2,而过渡带进一步减少4127 km2,荒漠面积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累积达到722.22km2,初步估算因盐渍化而蒸发损耗与被咸化的水量合计约6.92~8.22亿m3/年。这种由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导致荒漠化与盐碱化并存的生态问题,内外夹击,严重威胁着绿洲生态安全。本文旨在研究探索一种系统解决内陆河干旱平原绿洲生态安全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法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对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演变机理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干扰局部地下水位,协同消除次生盐渍化、恢复过渡带以遏制荒漠化扩张。基于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论述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建立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以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毛管上升水分布规律,建立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生态单元补排关系,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对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包括群落构成、群落演替、地下水埋深等,界定过渡带合理范围,以阻止荒漠化扩张。通过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关系定义控制荒漠化边界的临界地下水埋深,以潜水影响层与地表面关系定义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与结果。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协同解决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本文以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为例,并选择罗城灌区(绿洲)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开展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应用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建立了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根据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通过揭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表明过渡带对于遏制荒漠化扩张、保障绿洲生态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并恢复过渡带是绿洲整体生态安全的关键。由于以灌溉为主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是水资源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一是潜水蒸发最薄弱的过渡带地下水位下降,结果是过渡带退化,荒漠化随之扩张,导致绿洲直接面对荒漠;二是灌区排水不畅使地下水位超乎寻常地上升,导致绿洲内部出现大量盐碱地,直接威胁绿洲自身安全。显然,水资源利用不可避免地同时引发过渡带退化荒漠扩张与次生盐渍化。潜流场的连续性使得二者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具有互补性,为协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干旱平原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由于毛管吸引力驱动,依附于潜水面形成潜水影响层,地下水通过潜水影响层与地表生态产生联系。地表植被通过根系作用层从潜水影响层吸收水分,对于过渡带,当地下水位下降,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脱离接触,由于失去水分补给,导致过渡带植被消亡,形成荒漠入侵。当地下水位上升,潜水影响层接触到地表,携带土壤中的盐分不断输送到地表析出结晶,形成次生盐碱化。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了潜水面毛管水的分布规律,将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定义为潜水影响层厚度用以概括土壤毛管上升水活动范围,以土壤水垂直分布描述潜水影响层内土壤水分布结构。利用自主推导研发的土壤毛管当量孔径推理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参数取值方法,探讨了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取值问题,深化了潜水影响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经验公式拟合曲线,同时尝试从理论推导了潜水影响层土壤水分布结构。(3)对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研究分析,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合理荒漠边界。在黑河流域平原区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和研究分析,包括植被演替、群落构成、根系作用层范围、地下水埋深等,共计235个野外植被取样点,8个河岸典型断面植被与地下水关系调查,68个地下水观测点。确定了黑河流域平原区过渡带植被主要群落类型为骆驼刺、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主要分布规律为多呈单一物种、中低盖度形式。得到了水分改变条件下植被演替的规律,随着水分条件的改变,过渡带灌木半灌木过渡型植被群落逐渐向荒漠地带性植被演替甚至消亡。根据野外调查的不同植被群落的根系作用层厚度及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过渡带获得地下水补给的埋深条件,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过渡带合理保护范围,通过界定过渡带-荒漠边界阻止荒漠化扩张。(4)根据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产生机理,定义对应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实施计算,作为治理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当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群落根系作用层发生接触才开始吸收水分,二者有交叉地下水才能够对过渡带植被形成稳定补给,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与过渡带植被根须作用层厚度之和定义为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在潜水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被溶解并随着水分运动,当潜水影响层与地表发生接触后,携带的盐分将在地表析出结晶,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直接定义为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通过罗城灌区实施计算,并进行大量野外实证分析,获得罗城灌区外围过渡带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骆驼刺+芦苇+沙蓬3种植被群落的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分别为8.26m、11.26m和13.26m,绿洲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29m。(5)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了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过渡带荒漠化是绿洲外围潜流场收缩,地下水埋深过深,导致过渡带植被缺水而消亡;绿洲内部次生盐碱化是地下水埋深过浅,水量过剩。显然二者从水量上高度互补。基于地下水流场的连续性,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局部人工干预,调控地下水位,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调控:抽取盐碱地咸水,将地下水位调降到盐渍化临界埋深之下以消除盐渍化;将抽出的咸水输送到过渡带调升地下水位至荒漠化临界埋深之上以恢复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本文以罗城灌区为地下水位调控示范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黑河流域进行了潜力估算。得到:①罗城灌区盐碱化区域被矿化水量为1.76×106~4.70×106 m3,另有自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为1.99×107m3,通过调控,预计可恢复宽度约为0.85~2.37km、面积约为23~212km2的过渡带范围。②黑河流域平原区次生盐碱化被矿化的水资源量约为0.43~1.73亿m3,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约为6.49亿m3,如果实现协同调控,预计可恢复过渡带面积约258~2110km2。
崔国庆[5](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王新友[6](2020)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荒漠草地(Desert grassland)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种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人工固沙植被(Sand-fixing vegetation)是保护和稳定荒漠草场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群众和学者的一致认同。然而,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长期被忽略,缺乏可靠方法的核算以及详实的实测数据验证。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和气候的敏感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防沙治沙与人工固沙植被建设的荒漠草地区域之一,其沙漠化与固沙植被建设在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主要从实验、模型模拟、验证三个层次展开研究:首先,以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固碳以及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机理(过程、规律、速率),分析了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的影响。然后,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模拟并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和碳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围封和退耕还林情景下的固碳潜力。最后,利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实测数据对CBP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显着提高了干旱区沙化土地植被和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以地上植被和表层0-5 cm土壤提高最为明显。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0.75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2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25倍,其固碳速率与同区域沙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植被的固碳速率相当,但其碳储量仅约为稳定天然白刺固沙植被的1/3。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2.48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7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3.5倍,但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29.4%。35a梭梭人工固沙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达到3.23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9 kg C/m2/a,较流动沙丘提高了3.4倍,但是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35.1%。显然,人工梭梭固沙植被还存在很大的固碳潜力。2.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土壤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而后逐渐增加。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在0-10a阶段增长快速,10a时达到峰值2.7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3.65、3.01和6.68倍;而土壤碳储量在35a达到峰值2.48 kg C/m2,分别是25a、10a、3a的1.09、1.56和2.41倍;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在10a时达到峰值4.3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1.34、1.36和2.99倍,这说明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的碳储量大小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大,意味着梭梭固沙植被的生长状况决定着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3.风蚀和降尘是沙漠地区最频繁的风沙活动,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汇的重要因子。风蚀被人工固沙植被截留的沙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5年平均值为1.12±0.42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人工固沙植被阻挡风蚀引起的碳固定速率占到其土壤碳固定速率的1.58%,占到其系统碳固定速率的1.21%。在人工固沙植被下垫面上,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为2.47±0.47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占人工固沙植被土壤固碳速率的3.48%,占到其系统固碳速率的2.67%。4.土壤碳通量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夜变化特征,主要受种植年限、土壤水含量和土壤结皮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碳通量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碳通量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建设和去结皮处理显着提高了沙漠土壤碳通量,而且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水含量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的关键因素,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着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5.CBP碳计量模型预测显示,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当前(39a)的碳储量为0.81 Tg C,固碳速率为0.045 kg C/m2/a;在0-100a时间尺度内的最大固碳潜力为2.19 Tg C,是当前碳储量的2.71倍,固碳速率为0.19 kg C/m2/a;在35a-100a时间尺度上,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逐渐减小,并在80a后变成碳源,100a时碳排放达到0.44 Tg C。35a时,CBP碳计量模型预测结果和样地法估算结果两者相差34.5%,这验证了CBP碳计量工具在干旱荒漠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碳储量主要分布于民勤县与凉州区,合计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92.4%;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1.15 Tg C,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84.8%。降低植被死亡率、实施围封和植被建设措施能显着增强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6.0-35a时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随种植年限先增大后减小的机理在于在0-10a期间人工梭梭固沙植被逐渐兴盛,植被碳储量迅速增加,并在10a左右达到峰值,随种植年限的增长,梭梭固沙植被开始衰败和死亡,植被碳储量下降,引起生态系统碳密度减小。调控和提升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关键在于设法使土壤水含量高于植物枯萎点,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荒漠草地稳定。为了维持碳汇效益和避免将来变成碳源,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亟待保育和重新恢复。研究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固沙植被固碳过程、规律、速率、土壤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干旱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计量了风蚀和降尘在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中的比重,是对干旱荒漠区碳汇估算方法的创新。首次应用了CBP碳计量工具模拟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和潜力,并用样地法的估算结果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干旱区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的精确估算和提升提供了参考,对干旱荒漠灌丛草地的生态维持以及科学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孙利忠[7](2018)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大面积衰退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班通古特沙漠以梭梭种群为建群种的生态系统对保护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的可持续性起着非常的重要作用。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大片梭梭林种群出现大面积衰退现象,并且出现大量植株枯死,特别是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部梭梭种群的衰亡发现在小沙丘以及低平地生境中现象最严重,然而梭梭林种群在大沙丘生境中却长势良好。梭梭种群在研究区大量植株出现衰退甚至死亡现象,梭梭种群幼苗在梭梭林的下面出现很少的更新,有40万公顷的梭梭种群发生退化,大面的梭梭种群退化的原因急需有待分析研究,并能及时提出科学且合理的梭梭生态恢复的措施。而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梭梭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布格局、环境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理化因子、地下水因子,其中地下水因子包括地下水位及其水质即矿化度)等方面的调查、测定和探究。并且以研究区低平地以及小沙丘两生境中退化比较厉害梭梭种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研究区大沙丘生境中长势良好的梭梭种群作为对照,对来自三生境(大沙丘、小沙丘及低平地)梭梭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及野外梭梭种群幼苗存活状况、研究区土壤因子、地下水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种群现状及退化原因。结果如下:(1)研究区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植物丰富度较低,多数样地中林分稀疏且仅为梭梭纯林,梭梭种群平均盖度为11.58%,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25%的平均盖度相比下降较大;研究区有极少的更新幼苗,大多数样地中梭梭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衰退型,即其图型为“倒金字塔”型,即研究区域梭梭种群处于衰亡状态;将所调查样地按生境差异分为大沙丘(高度大于10m)、低平地(也称土质平原)、小沙丘(也称缓起伏沙丘,高度小于5m)、三种类型,而低平地和小沙丘生镜中梭梭种群出现大面积衰亡现象,而大沙丘中梭梭种群相对生长良好。(2)研究区域内梭梭种群植株在观测的二十个样地中有十六个个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的集群分布,表明梭梭种群植株死亡衰亡并非不是种内自疏(正常死亡),而是非正常死亡;并且发现各年龄阶段的梭梭种群梭梭植株都在死亡,这个结果说明梭梭种群的衰退与植株的年龄关系不是较大,也就是说梭梭种群的衰亡并不是由于其年龄偏大导致的“寿终正寝”,而是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研究区在近二十多年里没有明显的降水量差异,虽然可能蒸散及年均温度都有所增高,但其增高幅度不大,这说明可能蒸散及降水对梭梭种群退化的影响程度有限;来自三种生境(低平地、小沙丘和大沙丘)梭梭种群种子带果翅百粒重、无果翅百粒重和果翅直径种群统计特征无显着差异,这只能说明生境的差异性并不导致梭梭种群种子的差异性;在无盐胁迫条件下正常区(大沙丘区)和退化区(低平地和小沙丘区),梭梭种群萌发率在这三种生境的之间几乎无差异或者说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着,但是在有盐胁迫条件下他们之间有差异或者说在统计学意义上显着,并且来自三种生境的种子萌发率都随胁迫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来自正常区(大沙丘)梭梭种群种子的萌发率随盐浓度升高降低更明显,该结果说明梭梭种群更新能力的差异并非主要由梭梭种群种子自身特性影响造成,或者影响程度有限。(3)成年梭梭种群盖度及其存活指数(研究区梭梭种群活株与死株的比值)都与该梭梭种群所处的地下水位之间呈现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0.63,P=0.007;r=-0.68,P=0.004),也就是成年梭梭种群盖度及存活指数,随着地下水位不断变大二不断降低,并且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极显着的。由此可见,成年梭梭种群的生长、存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下水,并且作用极其重要;另外,发现退化区地下水盐分浓度逐年升高。因此,有理由认为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质(即矿化度)两者导致成年梭梭种群的衰退。大沙丘生境土壤电导率明显低于低平地和小沙丘的土壤电导率,而在大沙丘梭梭生长正常,而梭梭种群在小沙丘和低平地严重退化,并且发现土壤水分在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世界很多区域植被退化现象严重,而干旱区尤其明显。地处亚欧大陆中部的新疆,是典型的中温带内陆干旱地区,新疆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自治区),其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是黎科多年生灌木状小乔木,新疆古尔小沙丘和低平地入渗困难,且在一深度范围大沙丘梭梭种群侧根数明显多于小沙丘和低平地,研究发现高的土壤盐分和慢的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共同影响梭梭种群浅层侧根的分布,进而严重影响成年梭梭种群植株的存活。(4)研究区大部分土壤属于重度甚至极重度盐渍化土壤,土壤表层聚盐情况特别严重,有明显的盐结皮;成年梭梭种群的单个梭梭植株活枝与枯枝数量的比值,即梭梭个体生活力与表层土壤(040cm)、中层土壤(4080cm)电导率存在极显着负相关(r=-0.79,P=0.0000;r=-0.32,P=0.009),与下层土壤(80120cm)含水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r=0.54,P=0.0000),成年梭梭种群生活力分别与土壤有机质、Cl-、SO42-、p H之间虽然相关性不显着,而梭梭种群幼苗生长受上面各土壤物理化学因子共同消极的影响,进而阻止梭梭种群幼苗的更新。研究区内植被的物种丰富度与该区域地下水位之间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但该区域植被物种丰富度与该区域土壤表层电导率之间呈现出显着负相关关系;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梭梭种群幼苗存活几乎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但成年梭梭种群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研究还发现,梭梭种群退化衰亡区的梭梭种群幼苗的死亡率与该研究区土壤表层的电导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并在0.01水平达到极显着,即土壤表层积盐造成梭梭种群幼苗生理缺水,进而影响梭梭种群幼苗的更新。幼株(株高小于40cm)数与土壤表层(040cm)电导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r=-0.61;P<0.01),说明退化区土壤表层高的盐分严重影响梭梭种群幼苗的存活。(5)地下水、土壤、气候对梭梭衰退“贡献”的定量分析发现:地下水(水位下降及水质变差)、土壤(土壤表层积盐增加及土壤有效含水量降低)及气候(降雨及气温变化)三种影响因素中,土壤因素对梭梭退化衰亡影响最大,地下水因素次之,气候因素最小。地下水、土壤及气候三因素对梭梭退化衰亡“贡献率”分别为37.44%、49.17%、13.39%。
闫龙[8](2018)在《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既是我国一条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关系着黄河、海河流域、京津冀生态安全的屏障。半干旱区水文循环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其自然生态是受地下水支撑的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景观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空间分布的格局演变。草原生态代表着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是支撑这个区域的生态基础,草原生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牧区本身,也极大影响整个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安全稳定。由于在沙半干旱区地草原进行灌溉农业开发,形成了独有的农牧交错带,西辽河平原属于草原农牧业此消彼长的典型地区。随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灌溉面积扩大,西辽河平原在最近的十年间耕地面积已超过了草原。这种生态格局的逆转,导致区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大幅下降,水土资源面临枯竭、可再生能力下降,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留下重大隐患。首先,西辽河平原草地面积不断被压缩,目前草原面积已不足西辽河平原面积的33%,直接导致许多适应小生境的植被消亡,草原植被物种多样性下降。其次,大规模井灌导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灌区周边的草原也受到影响,出现草原植被演替。这显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需要研究能够保障生态安全的农牧区新型生态格局,提出耕地草地合理比例,这是影响深远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在《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要“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因此亟待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并以西辽河平原为例分析农牧区生态格局结构比例。针对半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水文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自然属性为目标的半干旱区草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研究,对科尔沁草原现状的研究是重中之重。首先,科尔沁草原的保护与重建取决于对现有草原植被的深刻认识;其次,作为科尔沁草原的植被标志,必须对现有草原植被群落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第三,作为驱动因子,必须认清地下水位调控管理对草原植被群落格局的决定性影响;最后,以现有草原为基础,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为了研究西辽河平原的自然属性,对截止到1980年代的西辽河平原区植被物种组成情况各类调查考证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自然生态的本底基础。1980年代初,西辽河平原区有各类植物917种,分属于108科,412属。通过对西辽河平原区的植被分布进行GIS上图处理,对群落分布范围、面积、斑块个数、土壤类型、物种组成进行分析。植被面积48930.07km2,物种密度约19种/千km2,形成25个主流群落。西辽河平原植被群落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覆盖全境的植物种类仅有128种,占物种总数的14%;而50%的面积上散布了 85.3%的物种。这就意味着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几乎同步程度地减少,许多适宜局地生境的物种随之消失。也可推测,如果能够保持一半的草原面积,科尔沁草原的物种多样性能够得到较满意的保障。这也暗示,如果设立恢复天然草原面积使其占地达到50%的目标,通过唤醒土壤中残留种子,或许使某些物种能够得到重生,从而达到增强现有物种多样性的效果。(2)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伴随着灌溉面积的发展,科尔沁草原的草地面积由4.89万km2,萎缩到2016年的2.24万km2,其中包含大量人工草地和演替退化草场,原生天然草地面积不足1万km2,并且破碎化严重。现存较为完整连片的6702.89 km2是现状研究的对象。为此进行了多次野外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物种多样性由917种下降到245种,分属19个群落,种群密度由大约19种/103km2下降到不足12种/103km2。科尔沁草原面积的萎缩使得物种大量消亡灭绝,并且多样性的下降速度高于草地面积减少速度。除了植被群落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比历史与现状植被群落组成,可以发现同一群落在80年代的物种组成与现状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组成群落的植物物种类的减小。结合历史调查分析推测:当天然草地面积缩减到50%,即大约2.45万km2时,是植被多样性急剧减少的转折点。(3)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导致原生草原退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灌区开发,土地利用侵占了大量草地;二是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迫使草原植被群落发生改变,出现了演替物种。通过对比80年代和现状年的植被群落情况,从植被群落面积、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植被群落类型演变以及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分析了西辽河平原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的演替,发现了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反映了科尔沁草原面积退化萎缩过程。(4)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路径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以现有天然草地植被群落为基础,通过退耕和恢复地下水潜流场,调升地下水位,以群落强势增长的优势,进行空间拓扑扩张。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历史得到的启示,草原面积恢复到2.45万km2以上,可能获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加强。空间拓扑的方法途径:1)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初步建立草地耕地比例关系,提出保持自然属性最低限度总比例原则;2)在对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演替分析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调整合并生态面积;3)考虑生态景观的连续性,保证自然生态景观连通、防止破碎化,进一步调整合并生态面积。以地下水补给植被临界埋深对应,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生态格局的合理性。(5)地下水支撑的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现有天然草原植被作为草地生态恢复的基因库,以天然草原为基础向外扩张的原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源-汇”理论方法开展西辽河平原区农牧生态格局调整优化。运用MODCYCLE模型建立西辽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拟得到2001-2014年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通过叠加天然草原扩张区域和西辽河平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以来分析地下水潜流场支撑农牧区生态格局的合理性。按地下水位值<3m、3-4m、>4m将扩张区域地下水条件划分为支撑,基本支撑,不支撑。分析了不同地下水条件下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从而建立一套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为准则的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结构评价方法。远期目标显示,经过生态格局调整后天然草原面积可望恢复到22455.75 km2,另有灌溉草地2.1万km2,农田面积13753km2,农牧面积比结构由现状的1.04减小到0.32。(6)调整西辽河平原生态格局的合理性分析利用源汇方法进行现有物种群落空间扩张是以地下水潜流场为驱动力,现有植物群落随地下水位回升以一定规则扩张复制。根据西辽河平原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局地特性,在被现有群落强势扩张“入侵”的区域,物种多样性将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部分物种适应不了新的生境而变异或消亡;二是新恢复的区域其土壤中残留或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地物种的种子,在地下水条件恢复后被激发得以重生。最终,新恢复的草地形成一种既不同于现状,也不同于从前的新型群落,植被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使得草原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提高。(7)提出了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建议提出以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地下水调控为依据的西辽河平原草原重建与保护方案。即“退耕”、“还水”、“还草”:调整农业灌溉面积,恢复地下水位,修复草原生态,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于强[9](2018)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荒漠绿洲区生态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荒漠绿洲区典型县域磴口县为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多期遥感影像、长时间序列地下水埋深数据、气象数据等为数据源,首先构建了适合磴口县的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主要从城市化和地下水分布两方面,耦合密度因子、距离因子等提取出了磴口县的潜在生态网络。进而,利用数据同化算法、点格局分析方法和骨架树提取算法分析了所提取的潜在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利用复杂网络基本静态统计指标、关联性指标、重要性指标和联通性指标分析了潜在生态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最终,利用BCBS模型进行潜在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优化,并分析优化前后潜在生态网络的联通鲁棒性和恢复鲁棒性;利用力导向模型并且设置11种情景,对潜在生态网络进行多情景破坏模拟,选取典型区域进行了细致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年到2014年期间,经过14年的城市化发展,2014年城区面积几乎是2000年的3倍,至2025年城区规划面积将达到62.10km2。城市边界经历了自然扩张到科学规划的过程。17个测井的趋势线划分为5类,分别是单调递减趋势、单调上升的趋势、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和先上升趋势后下降趋势最后又上升的趋势。磴口县北部和西部呈现下降趋势,中部和东南部呈现上升趋势。磴口县有三个典型区域变化很大,第一个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的奈伦湖地区,第二个是那仁布鲁格嘎查地区,位于磴口县西部,第三个是巴彦高勒镇中心。对三个区域进行分析发现,积极的人为干扰对地下水的影响是积极的,而人为大量利用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地下水漏斗。(2)基于生态阻力评价体系中,构建了生态保护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生态阻力面。提取出磴口县的潜在生态网络,由391块生态源地、47466条潜在生态廊道和667个潜在生态斑块节点组成。结合磴口县的城区发展边界,划分了三个等级的磴口县生态网络安全格局。(3)在基于生态源地变化的生态用地变化模拟中,通过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能够减少误差的积累,提高模拟精度。EnKF-MCRP模型的模拟总精度达到82.4%,将生态源地的变化引入到生态阻力面模型中意义重大。7种类型的生态源地在小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而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生态脆弱区,生态源地节点这种小尺度高度聚集、大尺度趋于均匀的分布格局,一方面能够保证生态源地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又能保证区域的环境稳定。利用改造的Kruskal算法进行磴口县骨架廊道的提取,所提取出来的骨架廊道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4)磴口县潜在生态网络平均每个生态节点约与其他6个生态节点有直接的联通关系,除去度为0和1的生态节点,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幂律分布:f(x)=55.75×e-0.40x,潜在生态网络表现出无标度特性。任意两个节点存在不联通的情况,聚类系数为0.3692,不具备小世界网络的特性。该生态网络是正相关的,即同配的,度大的节点比度小的节点更倾向于聚集成团,没有明显的层次性。比较重要的节点主要位于磴口县的东北部,网络核数为19。所提取出来的潜在生态网络的空间结构并不是最为稳定的结构。(5)优化前,现状节点的覆盖率CR为65.23%,现状节点分布均匀性U为0.5378。经过生态节点布局优化盲区的面积较少了 484.46km2。优化后生态节点的覆盖率CR为87.79%,优化节点分布均匀性U为0.3978,节点分布的均匀性有较大下降,优化后生态节点在磴口县区域内的空间分布更加均匀。优化后的潜在生态网络中,平均每个生态节点约与其他16个生态节点有直接的联通关系,度分布散点呈现出一定的Poisson分布特征,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优化后任意两个生态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约7次的转换就可以相互连通。优化后的网络重要的节点数量增加了 10个,在恶意攻击和随机攻击下发现,优化后的生态网络表现出更强的抗打击能力,更强的联通能力,且节点和边的恢复鲁棒性更强。(6)基于复杂生态网络力导向模型的11种情景模式下,随着(1,0)模式到(0,1)模式的转换,生态网络出现了逐渐的破坏。以局部样圆典型区域为例,随着模式的转换,生态源地斑块栅格逐渐消失,骨架廊道逐渐出现断裂,最终(0,1)模式下生态网络遭到极大破坏,结构上已经不具备生态网络的特征,表明现状条件下干旱半干旱区若进行大规模土地经济开发会对生态网络造成极大的破坏。在(0.9,0.1)模式下,沙漠边缘处出现破坏,但是在样圆内部生态网络却出现扩张,在现有自然资源的约束下,磴口县仍有发展经济的空间,但空间不大。
地力夏提·艾木热拉[10](2017)在《基于模糊算法的土壤盐渍化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指的是在特定气候、地质以及土壤质地和人为用水灌溉不当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引起的土地质量退化过程,一般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盐渍化作为土地荒漠化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西部农业发展及绿洲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障碍之一。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存在,盐土类型众多,被誉为世界盐碱土的博物馆。大量的盐渍土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水土失衡,不仅影响着新疆在我国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的战略地位,同时对干旱区生态安全和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在新疆以防治与改良盐渍化为目标,提取土壤盐渍化信息及把握盐渍化动态变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工作,能够为土地管理、农业生产及区域规划等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收集的数据量在不断增长。对于这些大量的数据,人类已经不满足利用传统的查询和统计分析来发现更深层的次的规律。因此,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不完全的、模糊的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人们不好发现的、有利用价值的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无论是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随处可见各种模糊现象,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解决这些模糊性概念,而模糊算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近几年来,模糊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内被广泛应用,实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土壤盐渍化本身存在着类型定义的模糊性,因此本文通过模糊算法解决土壤盐渍化先天性存在的模糊性,而模糊算法是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之一,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有预测、危险度评价以及分类等。因此,本文从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出发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模糊算法的诞生、发展过程以及它与经典集合理论之间的区别,然后对其基本相关理论进行了逐步介绍。深入了解模糊算法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模糊算法应用中打好基础。(2)针对模糊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野外考察数据和栅格数据,并对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子中获取研究相关的指数,对这些资料数据应用于数据挖掘中常用的模糊理论方法,如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土壤盐分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采样点的实测值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值曲线重合。有些样点的预测值结果出现了一些偏差,从而影响了整体预测效果。相对误差基本上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为0.2082%,最小误差为0.0012%,最大相对误差为0.9108%。实测值和预测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536,说明预测能力良好,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进行危险度评价。(3)遥感影像分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遥感影像具有庞大的信息量,而且目前在盐渍化遥感监测中,仍以传统的目视解译或引入辅助量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为主提取盐渍化信息。由于盐渍化先天性存在类型定义本身交叠的问题,造成不同类型间光谱混叠和同一类型内光谱的不均匀性,分类的界限往往不明确,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用传统方法分类精度很难满足实际要求,模糊数学可以弥补该缺陷,模糊分类在遥感信息处理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盐渍化信息提取及高精度分类。因此本文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研究,并通过精度评价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独立成分分析与模糊C-均值算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对盐渍地分类具有最好的分类效果及最高的分类精度,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2.47%、Kappa系数高达0.742,比较单一的模糊C-均值分类提高了4.94%和0.032,比较K-均值聚类法提高了9.8%和0.080,明显提高了分类精度。最后对基于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进行了分析,发现运用模糊算法的面向对象方法在土壤盐渍化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实现了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分类精度达到了86.25%,kappa系数为0.826,充分体现了高分一号影像在地物细节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二、Impact of oasis establishment o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in salinized sandy lan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pact of oasis establishment o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in salinized sandy lands(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氢氧同位素在不同水体的示踪研究 |
1.2.2 地下水与土壤水盐迁移研究 |
1.2.3 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
1.2.4 干旱区荒漠绿洲水分运移研究 |
1.2.5 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河套灌区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土壤 |
2.1.3 引排水量 |
2.1.4 灌区年际地下水变化 |
2.1.5 灌区海子分布特征 |
2.2 试验区基本资料 |
2.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
2.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
3 基于氢氧同位素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运移转化 |
3.1 利用氢氧同位素研究不同水体的基本原理 |
3.1.1 稳定同位素测试标准物 |
3.1.2 氢氧稳定同位素分馏 |
3.1.3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分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取样方案 |
3.2.2 样品采集 |
3.2.3 水位量测 |
3.3 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3.3.1 试验装置 |
3.3.2 研究方法 |
3.4 结论与分析 |
3.4.1 不同类型水分中δD和δ18O关系 |
3.4.2 不同类型水分特征分析 |
3.4.3 不同类型水分转化比例 |
3.4.4 土壤剖面水分运动 |
3.5 本章小节 |
4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间水盐运移规律及平衡分析 |
4.1 试验布设及数据采集 |
4.2 水盐运移模型构建 |
4.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模型构建 |
4.2.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平衡模型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
4.3.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分析 |
4.3.3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重分配 |
4.4 本章小结 |
5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与取样方案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耕地-荒地间典型土壤横剖面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耕地-荒地不同土层盐分时空变化及盐分表观分析 |
5.2.3 耕地地下水、荒地地下水和海子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5.2.4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5.2.5 荒地盐分不同来源估算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
6.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
6.1.1 土壤水分运移方程 |
6.1.2 土壤盐分运移方程 |
6.1.3 潜在蒸腾和蒸发速率的计算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离散化 |
6.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6.2.3 参数确定 |
6.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
6.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6.3.1 模型率定 |
6.3.2 模型检验 |
6.4 土壤水盐动态分析 |
6.4.1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变化定量评估 |
6.4.2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盐分变化定量评估 |
6.5 水盐平衡分析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河套灌区沙丘-荒地-海子系统间水盐运移规律 |
7.1 研究方法 |
7.1.1 裘布依假设 |
7.1.2 地下水波动法 |
7.1.3 沙丘、荒地和海子水分平衡模型 |
7.1.4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地下水盐分迁移模型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
7.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迁移分析 |
7.2.3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盐分迁移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
8.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
8.2 模型建立 |
8.2.1 模拟单元划分 |
8.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8.2.3 土壤参数 |
8.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
8.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8.3.1 模型率定 |
8.3.2 模型验证 |
8.4 土壤水盐动态 |
8.4.1 沙丘土壤水盐动态 |
8.4.2 沙丘-荒地交界土壤水盐动态 |
8.4.3 荒地土壤水盐动态 |
8.5 水盐平衡分析 |
8.5.1 沙丘水盐平衡分析 |
8.5.2 沙丘-荒地交界水盐平衡分析 |
8.5.3 荒地水盐平衡分析 |
8.6 讨论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节水改造后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盐渍化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
1.2.3 基于遥感构建土壤盐分反演与预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水文条件 |
2.3 地下水埋深及水质 |
2.4 土壤质地 |
2.5 种植结构 |
2.6 土壤盐分组成 |
2.7 工程实施规模 |
3 节水改造后土壤盐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本采集与测定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节水改造后年际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 |
3.2.2 节水改造后年内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 |
3.2.3 节水改造后典型时期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 |
3.2.4 不同节水改造年限区域土壤盐分变化差异 |
3.3 小结 |
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与测定 |
4.1.2 基于CART决策树监督分类土地利用类型 |
4.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储盐量计算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CART决策树监督分类精度评价 |
4.2.2 3年间沈乌灌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 |
4.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基本特征 |
4.2.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不同盐渍化面积及比例变化分析 |
4.2.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储盐量变化分析 |
4.3 小结 |
5 基于遥感构建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本采集与测定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盐渍化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
5.2.2 基于光谱数据变换构建土壤盐分估算模型 |
5.2.3 基于光谱指数构建土壤盐分估算模型 |
5.2.4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土壤盐分估算模型 |
5.2.5 高光谱数据与Landsat 8 OLI多光谱数据波段反射率相关性分析 |
5.2.6 不同特征波段变换形式构建土壤盐分反演模型 |
5.2.7 基于特征光谱指数构建土壤盐分反演模型 |
5.2.8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土壤盐分反演模型 |
5.2.9 基于BP神经网络土壤盐分反演模型的应用 |
5.3 小结 |
6 基于CA-Markov模型土壤盐分的评估和预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遥感数据 |
6.1.2 非遥感数据 |
6.1.3 研究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盐分相关驱动因子分析 |
6.2.2 模拟精度检验 |
6.2.3 2028年沈乌灌域土壤盐渍化预测结果 |
6.2.4 不同盐渍化类型土壤的概率转移矩阵 |
6.2.5 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背景 |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4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遥感数据处理与GIS空间分析 |
3.1 遥感数据来源与其技术特点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3 GIS空间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盆地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规律 |
4.1 伊犁盆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
4.2 伊犁盆地植被覆被变化时空演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分析 |
5.1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
5.2 自然驱动因素 |
5.3 生态环境演化驱动力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造性成果评价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生态水文概况 |
1.2.2 绿洲生态安全要素 |
1.2.3 潜水蒸发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二章 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机理 |
2.1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原理 |
2.1.1 水文循环特征 |
2.1.2 生态圈层结构 |
2.2 绿洲生态安全机理分析 |
2.2.1 人工作用下地下水潜流场变化 |
2.2.2 水文原理 |
2.2.3 绿洲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洲生态安全的潜水埋深 |
3.1 潜水蒸发原理 |
3.2 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 |
3.2.1 毛管水运动与潜水影响层 |
3.2.2 概念性模型 |
3.3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3.1 地下水补给植被概述 |
3.3.2 荒漠化临界地下水埋深计算方法 |
3.4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3.4.1 潜水蒸发形成次生盐碱化概述 |
3.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分析 |
4.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特点 |
4.1.1 降雨分布及径流规律 |
4.1.2 地下水运移转化规律 |
4.1.3 水文循环转化过程与特点 |
4.2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
4.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4.2.2 灌溉与地下水潜流场的变化 |
4.2.3 生态圈层结构的变化 |
4.3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格局 |
4.3.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概况 |
4.3.2 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植被调查 |
4.3.3 典型河岸断面植被调查 |
4.3.4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组成和分布规律 |
4.3.5 过渡带群落构成与演替 |
4.4 盐渍化调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黑河流域示范区生态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分析计算 |
5.1 示范区基本概况 |
5.1.1 植被分布与土壤类型 |
5.1.2 水利工程及灌区用水分析 |
5.1.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2 过渡带与荒漠边界分析 |
5.2.1 边界植被与地下水位调查 |
5.2.2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 |
5.3 防止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3.1 盐碱化情况 |
5.3.2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
5.4 野外实证 |
5.4.1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 |
6.1 调控原理分析 |
6.2 调控关键技术方法 |
6.2.1 确定合理荒漠边界 |
6.2.2 互补潜力估算方法 |
6.2.3 调控工程关键计算 |
6.3 应用案例分析 |
6.3.1 罗城灌区互补潜力分析 |
6.3.2 黑河流域平原区互补潜力分析 |
6.4 干旱区地下水位管理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
3.4 土地利用表征 |
3.5 植被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研究 |
1.2.3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碳计量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与水资源 |
2.1.6 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实验 |
2.2.2 实时监测实验 |
2.2.3 室内实验 |
2.2.4 样地碳储量计算方法 |
2.2.5 基于CBP碳计量模型的碳效益模拟预测与验证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规律与影响因素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系统动态变化特征 |
3.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和规律 |
3.1.3 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固定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2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3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4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4.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值比较 |
4.1.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 讨论 |
4.2.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动态变化特征 |
4.2.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BP的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研究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基于CBP碳计量工具的石羊河流域人工植被碳效益预测 |
5.1.2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CBP计量碳效益的实测验证 |
5.1.3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汇提升策略 |
5.2 讨论 |
5.2.1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变化 |
5.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影响因素 |
5.2.3 与其他研究中固碳效益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大面积衰退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梭梭及其功能和梭梭林生境变化的研究 |
1.2.2 梭梭种子及其萌发和幼苗的研究 |
1.2.3 梭梭形态、解剖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 |
1.2.4 梭梭年龄、根系的研究 |
1.2.5 梭梭群系类型和群落结构的研究 |
1.2.6 梭梭土壤水、“肥岛”效应的研究 |
1.2.7 梭梭林退化及其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
1.2.8 梭梭研究进展及重点领域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4.1 梭梭种群大面积衰退的原因分析 |
1.4.2 研究区地下水位及其水质(即矿化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1.4.3 三种生境梭梭种群种子及其萌发和幼苗存活特征分析 |
1.4.4 梭梭种群大面积衰亡的因素对梭梭种群衰亡所做“贡献”的分析 |
1.4.5 针对退化机制提出退化的天然梭梭林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的具体技术措施 |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地貌及土壤特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地下水位的观测 |
2.3.2 梭梭等相关植被调查和样地选择 |
2.3.3 研究区气候数据的获得 |
2.3.4 不同生境中梭梭种群年龄结构的计算 |
2.3.5 梭梭种群死亡植株分布特征的分析 |
2.3.6 退化区地下水位及其水质(即矿化度)和土壤取样 |
2.3.7 三种生境梭梭种群种子试验和幼苗调查 |
2.3.8 三种生境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9 三种生境梭梭种群浅层侧根的调查和测量 |
2.4 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三章 梭梭种群退化现状及退化区梭梭种群特征 |
3.1 梭梭种群退化现状 |
3.1.1 梭梭种群区域分布 |
3.1.2 相关植被及梭梭种群退化特征 |
3.2 退化区梭梭种群分布格局 |
3.3 退化区梭梭种群龄级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梭梭种群退化的环境因子分析 |
4.1 气候因子分析 |
4.1.1 研究区降水量的动态特征分析 |
4.1.2 研究区年平均气温(T_(ann))和可能蒸散(BT*58.93)分析 |
4.2 地下水因子分析 |
4.2.1 研究区地下水位年际和空间变化特征 |
4.2.2 研究区地下水位及其水质变化特征 |
4.3 土壤因子分析 |
4.4 研究区水盐变化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
4.4.1 水盐变化对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
4.4.2 水盐变化对梭梭种群生长的影响 |
4.4.3 水盐变化对梭梭种群幼苗更新的影响 |
4.5 土壤理化性质与梭梭种群活株密度的关系 |
4.6 地下水与土壤表层理化特征对植被的综合影响 |
4.7 地下水理化特征对样点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4.8 土壤理化特征对样点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4.9 讨论 |
4.10 结论 |
4.10.1 梭梭种群衰退的气候因子分析 |
4.10.2 上游农业用水与下游研究区地下水位的关系 |
4.10.3 地下水及其水质与梭梭种群退化的关系 |
4.10.4 梭梭种群退化及物种丰富度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
4.10.5 梭梭种群幼苗与地下水位及土壤表层积盐的关系 |
第五章 不同生境梭梭种群生长和更新能力差异分析 |
5.1 三种生境梭梭种子的种群统计学 |
5.2 盐胁迫对三种生境梭梭种群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5.3 盐胁迫下三种生境梭梭种群种子萌发指数的差异分析 |
5.4 三种生境梭梭种群幼苗存活特征的对比分析 |
5.5 三种生境0~120cm土层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及三种生境0~90cm土层内梭梭种群侧根数比较 |
5.6 三种生境梭梭种群浅层侧根数与各层理化性质(EC和K_(fs))的关系 |
5.7 讨论 |
5.8 结论 |
5.8.1 梭梭种群种子与梭梭种群退化的关系 |
5.8.2 梭梭种群浅层土壤根系数量与梭梭种群退化的关系 |
第六章 地下水、土壤、气候对梭梭衰退“贡献”的分析 |
6.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6.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3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层次单排序 |
6.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七章 梭梭种群更新复壮技术措施及展望 |
7.1 依据衰退机理的更新复壮技术措施 |
7.1.1 针对衰退原因,依据衰退机理降低梭梭种群衰退率 |
7.1.2 建立梭梭种群良种基地 |
7.1.3 加大梭梭种植力度,提高退化区梭梭种群盖度 |
7.2 展望 |
7.2.1 梭梭种群未来的研究方向 |
7.2.2 植被退化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
7.2.3 梭梭种群研究区域特殊性及其未来研究的必要性 |
7.2.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2.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
1.2.2 草原植被群落演替研究 |
1.2.3 生态格局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半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安全原理分析 |
2.1 半干旱区基本特点 |
2.1.1 半干旱区范围 |
2.1.2 西辽河平原概况 |
2.1.3 水文循环特点 |
2.1.4 生态格局 |
2.2 生态安全条件分析 |
2.2.1 水分驱动与植被演替 |
2.2.2 农牧区的进退 |
2.2.3 生态格局改变 |
2.3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稳定性分析 |
2.3.1 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稳定的临界条件 |
2.3.2 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辽河平原植被调查与历史演替分析 |
3.1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 |
3.1.1 植被物种组成 |
3.1.2 植被群落分布 |
3.1.3 草原本底特征分析 |
3.2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现状调查 |
3.2.1 调查的意义 |
3.2.2 采样点选取原则 |
3.2.3 天然草原分布 |
3.2.4 采样点分布 |
3.2.5 数据采集 |
3.3 天然草原植被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植被物种组成 |
3.3.2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替分析 |
3.3.3 植被群落调查 |
3.3.4 植被群落空间分布 |
3.3.5 天然草原现状特征 |
3.4 西辽河平原植被演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辽河平原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生态水文演替规律分析 |
4.1 地下水位变化 |
4.2 天然草原面积变化 |
4.3 植被物种多样性演变分析 |
4.4 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
4.4.1 扎鲁特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
4.4.2 科左后旗天然草原植被群落演替 |
4.4.3 群落多样性变化分析 |
4.5 天然草原退化演替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
5.1 生态格局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
5.2 草原生态“修复”的拓扑分析 |
5.2.1 天然草原是草原生态修复的基因库 |
5.2.2 天然草原扩张 |
5.2.3 退化草地扩张 |
5.2.4 草原扩张结果分析 |
5.3 地下水流场模拟 |
5.3.1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3.2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
5.3.3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流场分布 |
5.4 西辽河平原农牧交错带合理生态格局 |
5.4.1 地下水流场目标 |
5.4.2 生态格局现状 |
5.4.3 近期目标 |
5.4.4 中期目标 |
5.4.5 远期目标 |
5.5 合理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荒漠绿洲区生态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荒漠化和绿洲化对生态环境影响 |
1.1.2. 3S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1.3. 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变迁 |
1.2. 复杂系统理论 |
1.2.1.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
1.2.2.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
1.3. 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
1.3.1. 复杂网络概念及其特性 |
1.3.2. 复杂网络模型 |
1.3.3. 复杂网络优化 |
1.4.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
1.4.1. 生态网络的概念 |
1.4.2. 生态网络构建 |
1.4.3. 生态网络结构及优化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关键科学问题 |
3. 潜在生态网络提取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城市边界形状指数 |
3.2.2. EMD分析 |
3.2.3. 协克里金插值 |
3.2.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3.3. 研究结果 |
3.3.1. 磴口县城区形状演变 |
3.3.2. 地下水分析 |
3.3.3. 生态斑块提取及分析 |
3.3.4. 磴口县潜在生态网络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生态网络空间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基于生态源地变化的生态用地变化模拟模型 |
4.1.2. 生态源地节点格局分析 |
4.1.3. 骨架廊道识别算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生态用地变化模拟 |
4.2.2. 生态源地点格局分析 |
4.2.3. 骨架生态廊道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潜在生态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网络基本静态统计特征 |
5.1.2. 生态网络的关联性 |
5.1.3. 生态网络的节点介数 |
5.1.4. 生态网络连通性 |
5.2. 研究结果 |
5.2.1. 生态网络的基本结构分析 |
5.2.2. 生态网络关联性分析 |
5.2.3. 生态网络节点重要性分析 |
5.2.4. 生态网络节点连通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生态网络结构优化及鲁棒性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Voronoi图模型 |
6.1.2. BCBS模型 |
6.1.3. 结构鲁棒性 |
6.2. 研究结果 |
6.2.1. 生态网络结构优化 |
6.2.2. 优化后复杂网络统计特性分析 |
6.2.3. 鲁棒性分析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生态网络结构多情景破坏模拟 |
7.1. 研究方法 |
7.1.1. 力导向算法 |
7.1.2. 多情景模拟模型 |
7.2. 研究结果 |
7.2.1. 多模式累积阻力面构建 |
7.2.2. 生态网络多情景模拟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模糊算法的土壤盐渍化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模糊算法在遥感影像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3 模糊算法在土壤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与植被特征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1.7 土地利用状况 |
2.1.8 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现状 |
2.2 野外考察 |
2.2.1 野外考察的主要内容 |
2.2.2 野外考察获取资料 |
2.3 遥感影像数据 |
2.4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4.1 辐射校正 |
2.4.2 几何校正 |
2.4.3 图像融合 |
2.5 特征选择 |
2.5.1 最佳波段组合选取 |
2.5.2 独立成分分析 |
第三章 模糊算法理论基础 |
3.1 模糊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2 模糊集合和隶属度函数 |
3.2.1 模糊集合 |
3.2.2 隶属度函数 |
3.3 模糊关系及其运算 |
3.3.1 模糊关系 |
3.3.2 模糊关系运算 |
3.3.3 模糊关系的合成 |
第四章 模糊算法在土壤盐渍化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
4.1 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 |
4.1.1 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 |
4.1.2 高程和坡度分析 |
4.1.3 归一化植被指数 |
4.1.4 盐分指数 |
4.2 模糊神经网络在土壤盐渍化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
4.2.1 神经网络基本知识 |
4.2.2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
4.2.3 模糊神经网络的土壤盐渍化灾害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4 土壤盐渍化危险度评价 |
第五章 基于模糊算法的土壤盐渍化遥感影像分类 |
5.1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
5.1.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5.1.2 实验数据的准备 |
5.1.3 精度评价 |
5.2 基于面向对象的土壤盐渍化模糊分类方法 |
5.2.1 遥感影像多尺度分割 |
5.2.2 构建面向对象的模糊分类 |
5.2.3 分类结果与精度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Impact of oasis establishment o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in salinized sandy lands(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D]. 王国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节水改造后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 吴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NDVI的伊犁盆地西部地区地表生态环境演化及驱动力研究[D]. 任杰.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4]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 汪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5]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6]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D]. 王新友. 兰州大学, 2020(10)
- [7]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大面积衰退的机理研究[D]. 孙利忠.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8]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 ——以西辽河平原为例[D]. 闫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12)
- [9]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荒漠绿洲区生态网络研究[D]. 于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基于模糊算法的土壤盐渍化数据挖掘研究[D]. 地力夏提·艾木热拉. 新疆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