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导向肾脏活检穿刺45例(论文文献综述)
曹晓宇[1](2020)在《罕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RP)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性别差异对RP临床特点的影响。新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比值(C 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 CAR)、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和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MLR)、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 AFR)可预测自身免疫疾病的活动状态。我们探讨了这些新型炎症指标和复发性多软骨炎疾病活动指数(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RPDA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UMCH)住院的RP病人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描述全部病人以及合并其他疾病RP病人的临床特征。除外合并其他疾病的RP病人后,余下病人按照性别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RP病人性别差异对脏器受累影响。在新型炎症指标部分,入组2005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PUMCH住院的RP病人。排除合并其他疾病以及实验室资料,如血常规、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不完整的病人。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估CAR、NLR、PLR、MLR、AFR和RPDAI的相关性。结果:2005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PUMCH共有212例住院病人,RP病人最常见的起病年龄段为40-49岁。病程中气道受累的病人占75%,其次发热症状的病人占70.8%。一共有19例RP病人合并其他疾病,其中5例病人合并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GPA),2例病人分别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肺结核、肿瘤。在控制起病年龄和诊断延迟时间两个因素的影响后,与未合并其他疾病的RP病人相比,眼部受累在RP合并其他疾病病人中更多见。在控制起病年龄和诊断延迟时间两个因素的影响后,男性RP患者出现关节受累的概率,是女性RP患者的0.357倍(p=0.003,95%CI 0.181-0.701)。一共入组170病人以探讨新型炎症指标在RP中的应用。CAR、NLR、PLR、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RPDAI呈正相关。血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与RPDAI负相关;控制入院年龄和病程两个因素后,结果显示CAR、NLR、PLR均和RPDAI具有相关性(R2=0.060,标准化系数 β=0.175,p=0.023;R2=0.098,标准化系数 β=0.265,p=0.001;R2=0.069,标准化系数 β=0.199,p=0.009)。结论:RP病人最常见的起病年龄段是40-49岁,病程中气道受累最常见。RP最常合并GPA。在控制起病年龄和诊断延迟时间这两个影响因素后,眼部受累在RP合并其他疾病病人中更多见;此外,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RP患者关节受累更多见。控制入院年龄和病程两个因素影响后,新型炎症标志物CAR,NLR,PLR和RPDAI有相关性,其中NLR和RPDAI的相关性最强。目的:我们旨在探讨行肾穿刺活检的中国SSc病人的肾脏损害特点。方法:我们回顾性收集1990年1月至2019年8月在PUMCH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SSc病人的病例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结果:一共有25例SSc病人行肾穿刺活检。其中,10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SRC;1例病人经过2次肾穿刺活检(第1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第2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SRC);2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1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肾病;1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微小病变肾病;7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其中2例病人经过2次肾穿刺活检。具体来说,1例病人第1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IV型LN,第2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Ⅳ型和V型LN。另外1例病人第1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V型LN,第2次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Ⅲ型和V型LN;1例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SRC合并LN;2例病人发生药物相关性肾损害(1例由马兜铃酸引起,另1例由D-青霉胺引起)。在口服马兜铃酸的SSc病人的肾穿刺活检病理中,可观察到急性肾小管坏死。在D-青霉胺诱导的肾损害病人中,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示微小病变肾病。在所有SRC病人的肾脏病理切片中,均观察到了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的表现。例如,“洋葱皮”样外观伴管腔狭窄,内皮水肿和增生,内皮粘液样变和水肿,动脉血管壁内的红细胞碎片,小叶间动脉纤维素样坏死,缺血性肾小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血栓形成。其中,呈“洋葱皮样”外观的小动脉弹性纤维增生伴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表现。结论:SSc患者可出现多种肾脏组织病理类型,例如SRC、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IgM肾病、微小病变肾病、LN、SRC合并LN、药物(马兜铃酸和D-青霉胺)引起的肾脏损害。在疾病不同阶段,LN病理类型可发生改变。东方国家的风湿病学家应注意到马兜铃酸肾病的可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SRC是SSc患者最常见的肾脏损害类型。SRC病人的肾脏病理切片中均观察到TMA的表现,其中呈“洋葱皮样”外观的小动脉弹性纤维增生伴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TMA表现。上述提到的SSc病人中多种肾脏损害类型可与SRC的临床症状相似。由于截然不同的疾病管理模式,将SRC和其他类型的肾脏病变区分出来至关重要。对正在接受针对SRC治疗的SSc患者,不管是否有血尿,若病人仍存在持续肾脏损害伴蛋白尿,我们建议进行肾穿刺活检。目的:初步探究血管新生异常在SSc发病机制中作用。探讨CD4+CXCR5-PD-1+Tph细胞、CD4+CXCR5+CD25+Foxp3+Tfr细胞在SSc免疫学异常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PUMCH系统性硬化症门诊就诊、和在PUMCH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的SSc病人。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的CECs上JAMA表达、Tph细胞及其标志物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 CCR)2、CD25、CD38、CD69、T 细胞 Ig 和 ITIM 结构域(T cell Ig and ITIM domain TIGIT)、诱导性 T 细胞共刺激因子(inducible T cell costimulatory ICOS)、CCR7、T-bet 表达,Tph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21(interleukin-21 IL-21)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外周血循环中Tfr细胞表达。比较HC和SSc病人细胞表达的统计学差异。若出现显着统计学差异,再进行临床分组,和其他细胞亚群、实验室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HC和SSc中,CECs、凋亡CECs和活化CECs 比例没有差异,且JAMA在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s)、CECs、凋亡CECs和活化CECs的表达也没有差异。入组62例SSc病人(仅3例病人为初治)和46例HC检测Tph细胞表达。与HC相比,外周血Tph细胞的表达在SSc中明显升高(3.52±1.27 vs 3.04±1.04,p=0.04)。在停用激素免疫抑制剂3个月以上,或者初治SSc患者中,外周血Tph 细胞表达明显升高(4.40±1.33%vs 3.36±1.20%,p=0.02)。Tph 细胞表面标志物 CCR2、CD25、CD38、CD69、TIGIT、ICOS、CCR7 及胞核内转录因子 T-bet 在HC和SSc表达均无差异。但是,与HC相比,Tph细胞上CD127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在 SSc 中较低(1734.00±325.50 vs 1510.00±307.00,p=0.03)。Tph细胞的胞内因子分泌情况方面,HC和SSc中的Tph细胞胞内因子IL-21的分泌情况没有差异(11.30±2.90 vs 12.67±2.88,p=0.46)。但是与SSc相比,HC中Tph细胞胞内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量更高(48.35±10.16 vs 34.14±12.94,p=0.03)。外周血Tph细胞表达与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绝对值(r=0.2581,p=0.0429)、PLT(r=0.3605,p=0.004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ng width-standard deviation RDW-SD)(r=0.2695,p=0.0373)、CD4+CXCR5+PD-1+Tfh 细胞(r=0.374,p=0.002)均呈正相关;但是与Medsger疾病严重度评分、欧洲硬皮病研究组活动指数(European Scleroderma Study Group activity index EScSG-AI)评分、修订的欧洲硬皮病试验和研究组活动指数(European Scleroderma Trials and Research Group Activity Index EUSTAR-AI)无相关性。SSc中Tph细胞表达与静息B细胞、调节性B细胞、记忆性B细胞、浆母细胞、CD19+CD11c+B细胞、CD19+CD11c+CD21-T-bet+不典型记忆性B细胞没有关联。纳入16例SSc病人(均为经治病人)以9例HC检测Tfr/Tfh,SSc外周血Tfr/Tfh 比值较HC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0.012±0.01 vs 0.008±0.003,p=0.11)。结论:在HC和SSc外周血中,MNs表面JAMA表达没有差异。SSc病人的外周血Tph细胞表达明显升高,尤其在初治和停用激素免疫抑制剂3个月以上的病人中。与HC相比,SSc患者Tph细胞表面标志物CD127 MFI较低,胞内因子TNF-α的表达较低。SSc患者外周血Tph细胞表达与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Tfh细胞表达、RDW-SD呈正相关,未发现与B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与HC相比,SSc外周血中Tfr/Tfh有上调趋势。
李起奉[2](2019)在《222例AKI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归纳、分析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AKI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联。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2月至2018年10月入住吉大二院肾病内科并行肾脏穿刺活检的AKI患者22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穿刺活检时血清肌酐、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Serum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C,Cys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蛋白尿、血尿、住院天数、是否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在院死亡率等临床资料,并收集病理诊断结果。全部患者的资料均完整,且符合KDIGO指南的AKI诊断标准,血肌酐基线由患者所在医院的血肌酐最小值定义。排除标准:肾后性AKI;慢性肾脏病史;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手术后;ICU收治患者。分析过程中,将所有患者按照KDIGO指南的AKI诊断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分为1级组、2级组、3级组,分组后将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组间比较。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及临床资料:共纳入AKI患者222例,男132例,女90例,男女比例为1.47:1,发病年龄中位数52岁(15-85岁),有112(50.4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高血压,28(12.61%)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住院期间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有72(32.43%)例,在院死亡患者2(0.90%)例,住院治疗时间中位数18.5天。1级组与2级组比较:1级组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时血清肌酐和CysC明显低于2级组患者;1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2级组患者;1级组与3级组比较:1级组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时血清肌酐、CysC、RBP、肾脏替代治疗、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低于3级组患者;1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3级组患者;2级组与3级组比较:2级组患者的肾穿刺活检时血清肌酐、CysC、RBP、肾脏替代治疗方明显低于3级组患者;2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3级组患者。CysC、RBP是AKI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穿刺活检时血清肌酐水平是血红蛋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肾脏替代治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AKI患者病理资料:总体上比较以急性肾小管损伤最为多见,占16.22%(36/222),其次是肾小球轻微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分别为15.76%(35/222)、13.96%(31/222),而病理表现为MCD的患者中,有48.57%(17/35)的患者同时伴有急性肾小管损伤。1级组中,以MCD最为多见,占24.70%(21/85)。2级组中,仍以MCD最为多见,占19.15%(9/47)。3级组中,以AAV和急性肾小管损伤最为多见,分别占22.22%(20/90)。1级组与3级组比较,病理表现为MCD和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的1级组患者明显多于3级组患者(p<0.05),而病理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CrGN)、AAV和急性肾小管损伤的1级组患者明显少于3级组患者(p<0.05);2级组与3级组比较,病理表现为MCD和MN的2级组患者明显多于3级组患者(p<0.05),而病理表现为CrGN的2级组患者明显少于3级组患者(p<0.05)。3.伴有高血压的AKI患者肾脏活检病理资料比较,总体上,以MN最为多见,占12.50%(14/112)。1级组中,以MN最为多见,占29.27%(12/41)。2级组中,以MCD和IgA肾病最为多见,各占18.18%(4/22)。3级组中,以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最为多见,占18.37%(9/49)。1级组与3级组比较,病理表现为MN的1级组患者明显多于3级组患者(p<0.05),而病理表现为CrGN和AAV的1级组患者明显少于3级组患者(p<0.05)。4.病理表现为MCD的AKI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总体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7岁(17-84岁),男女比例为1:2.89,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7.14%(13/35)。1级组与2级组比较:1级组患者的CysC明显低于2级组患者(p<0.05);1级组与3级组比较:1级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CysC、RBP明显低于3级组患者(p<0.05)。5.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损伤主要病因为肾毒性药物及毒物摄入占38.89%(14/36),其次是特发及原因不明占16.67%(6/36)。结论:1.AKI肾活检患者的CysC、RBP高于正常值,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且变化幅度随着AKI的加重更加明显。严重AKI患者更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并延长住院时间。2.AKI肾活检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损伤,其次是MCD和AAV。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损伤的AKI患者的主要病因为肾毒性药物及毒物摄入,病理表现为MCD的AKI患者中,近半数同时伴有急性肾小管损伤,且随着病情加重CysC、RBP、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3.伴有高血压的AKI患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其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MN,其次是MCD和IgA肾病。
付玉娟[3](2019)在《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病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淀粉样变性)是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最常见形式,通常由浆细胞克隆分泌产生免疫球蛋白轻链经历构象变化在组织中聚集和沉积引起。该过程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进行性、不可逆的多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死亡。因此,在不可逆器官损伤前识别疾病并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检索数据库搜索2014年至2019年间AL淀粉样变性疾病相关文献报道,重点对其中记录较完整的5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详细报道了本院收治的2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文献中55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2±11.52岁,起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8.2±24.9月。就诊时首发症状涉及器官系统为:皮肤软组织:18例,消化系统:14例,泌尿系统:6例,呼吸系统:3例,循环系统:3例,神经系统:3例,此外,还有表现为疲劳、水肿、体重下降等非典型症状的其他患者8例。致病性免疫球蛋白轻链为Kappa型有16例(29.1%)。患者中伴发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有19例(34.5%)。所有患者均经受累组织活检及刚果红染色阳性明确诊断。完善系统评估,患者累及器官包括心脏、肾脏、皮肤软组织、消化道、肝脏、神经、椎体及脾脏,其中器官受累数为1个有10例(18.2%),2个有27例(49.1%),超过3个有18例(32.7%)。根据Mayo clinic淀粉样变性分期2012版,患者疾病危险分期为 Ⅰ 期有21 例(38.2%),Ⅱ 期26例(47.3%),Ⅲ期5例(9.1%),Ⅳ期3例(5.5%)。进一步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皮肤表现表现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有皮损的皮肤组AL淀粉样变性患者(18例),第二组为不伴有皮损的非皮肤组AL淀粉样变性患者(37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诊断的中位时间、致病性免疫球蛋白轻链类型、心脏受累指标(NT-proBNP、左心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24h尿蛋白定量、游离轻链差值(FLC-diff)受累器官个数以及Mayo clinic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发现皮肤组AL淀粉样变性患者室间隔厚度及平均器官受累数明显少于非皮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小样本多因素危险回归分析显示皮肤软组织受累可能为该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本院病例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男,59岁,全身反复紫癜2年,口腔水疱溃疡半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可消退性鲜红瘀点、瘀斑,且皮疹范围逐渐扩大,累及躯干、头面部。半年前起瘀斑持续存在,患者自觉舌体增大厚钝,出现难以愈合的口腔粘膜、舌缘水疱及溃疡,感轻度疼痛,诉言语含混、影响吞咽、食欲下降。半年来,患者自觉疲乏无力,劳累后胸闷,偶发左胸痛(可自行缓解),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脆弱、菲薄。面颈部、腋下、躯干、腹股沟散在瘀点、瘀斑,下腹部斑片上散在灰白色萎缩片;口腔粘膜、舌体多发米粒大小水疱,伴多处口腔糜烂;巨舌,舌体弥漫性肿大可见齿痕。行皮肤活检示(背部皮疹处):皮肤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层可见大量均质红染团块样物质沉积。特殊染色示PAS(+),刚果红染色为橘红色团块样物质,在偏振光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见免疫球蛋白轻链Lambda型单克隆条带。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检测Lambda轻链为11.9mg/dl(0.57-2.63mg/dl)。诊断: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病例2患者男,64岁,全身反复紫癜5年。患者5年前颜面、颈部及双手背轻微碰撞后即出现瘀斑,约7d左右可自行消退。2年前颜面、双下肢浮肿,且皮疹范围较前扩大。近几月来患者全身皮肤触痛伴大片瘀点瘀斑,说话吐字欠清,舌体活动受限,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查体:面部、颈部、躯干散在瘀点瘀斑,舌体肥大伴齿痕。实验室检查:尿蛋白(+++),潜血(++),24h尿Kappa轻链 2.94mg/dl(<5.1mg/dl)、Lambda 轻链 10.9mg/dl(<5.0mg/dl);肾脏穿刺示:肾脏淀粉样变性伴肾小球硬化,骨髓穿刺示:造血减低,幼浆细胞增多(21%)。皮损处皮肤活检示:真皮、毛囊及血管周围可见均一红染的物质沉积,PAS(+),刚果红(+),结晶紫(+)。诊断: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结论:1.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根据涉及的不同器官而表现。2.AL淀粉样变性的确诊需要组织活检证实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且该沉积物与单克隆浆细胞增殖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明确诊断后需积极完善全身性评估以评估预后。3.AL淀粉样变性患者确诊时器官受累中心脏受累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皮肤软组织、肾脏、消化道、神经及肝脏。4.AL淀粉样变性的皮肤软组织病变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或长期存在的紫癜,以面颈部最为多见,眶周淤点瘀斑可作为特征性皮损。5.AL淀粉样变性的皮肤表现常不能引起医患双方重视造成不及时就医或误诊延误病情,因此准确识别皮损以便在多器官受累前进行诊断治疗是很有必要的。6.伴有皮肤表现的AL淀粉样变性患者,其心脏室间隔浸润程度及平均器官受累数比不伴有皮肤表现的该病患者更少,皮肤软组织受累可能为该疾病的独立保护因素。
胡富天[4](2018)在《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同轴针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同轴针在C臂CT(CB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价值,分析C臂CT引导肺活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256例患者在C臂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分成2组,每组128例,单针穿刺活检定义为A组,同轴针穿刺活检定义为B组,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气胸、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诊断灵敏度87.3%(96/110),B组96.3%(105/109),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954,P=0.024);A组诊断特异性100%(18/18),B组100%(19/19),两组诊断特异性相同;A组诊断准确率89.1%(114/128),B组96.9%(124/128),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976,P=0.025);A组并发症发生率14.1%(18/128),B组21.9%(28/128),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650,P=0.142)。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成功率100%(256/256),病理诊断准确率93.0%(238/256),并发症发生率18.0%(46/256),气胸发生率8.2%(21/256),肺出血发生率9.77%(25/256)。卡方检验发现气胸在性别、穿刺深度、距胸膜距离、是否有肺气肿不同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在病变大小、穿刺深度、距胸膜距离、取材次数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肺气肿是气胸的危险因素;穿刺深度长、病灶小、取材次数1次以上是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时使用同轴针对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率有帮助。男性、穿刺深度长、肺气肿、病灶小、取材次数1次以上是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高立营[5](2012)在《面向活检取样的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临床上,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最终诊断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要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必须取得病灶部位的组织样本。目前提取组织样本有两种方法:一是穿刺活检,二是外科手术。穿刺活检是利用取样针作为切削刀具切削下少量活体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然后确定其病情的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期、减少并发症,是临床上的首选方法。鉴于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穿刺活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穿刺活检手术过程中,由于缺乏具有良好切削性能的活检针,每次穿刺时仅能得到很少量的活体组织,有时需要在同一病灶位置反复多次穿刺才能取得满意的组织样本,手术时间较长,病人十分痛苦。医生使用锋利的针头切削并提取部分人体组织的过程,在形式上与机械切削加工过程极其相似,因此可以采用类比方法将穿刺活检看作组织切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针头是切削刀具,人体软组织是工件,要提取的组织样本是切屑。切削软组织比较困难,创伤最小且能满足病理诊断需要的组织切削更困难。本文参照取样特点,重点研究了组织取样刀具和典型生物软组织的切削性能,以期为新型高效微创活检针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包括以下内容:(1)活检针几何结构建模及其切削性能研究。基于传统切削理论建立了针头几何模型并给出了针尖切削刃的数学模型,基于空间线面关系推导得出了单面活检针切削刃上刃倾角、法前角、前角和楔角的数学表达式,研究表明单面针尖切削刃上切削角度的分布仅与针尖顶角和方位角有关,顶角较小的活检针,其切削刃上分布着较大的刃倾角和法前角,因而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有利于顺利切削软组织。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对称多面针尖、非对称多面针尖以及Cournand针尖的几何结构及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2)典型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典型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的主要指标是超弹性以及粘弹性,详细分析了软组织超弹性和粘弹性建模方法,分别对猪肝脏组织进行了单轴拉伸试验和压痕试验。根据肝脏软组织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得到了肝脏拉伸试样的应力破裂阈值为107.7±3.2KPa,分别使用多项式模型、减缩积分多项式模型和Ogden模型对拉伸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证明四阶Ogden模型能够更好地表征组织试样的超弹性。针对拉伸试样制作和夹持困难、试样尺寸难以精确测量的难题,对完整肝脏组织进行了压痕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获得了Neo-Hookean超弹性模型和改进的Kelvin粘弹性模型的参数:C10=3.224±0.408KPa,D1=0.6304±0.047MPa-1,τ1=0.4352±0.0369s,τ2=8.7689±1.6304s使用以上材料模型对压痕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初始阶段应力下降较快,之后应力松弛趋于缓和。(3)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将软组织切削作为“压下式”切削处理,建立了典型软组织正交切削模型,分析了典型生物软组织的切削过程,得到了软组织切削应力场的影响因素。搭建了一套软组织切削装置,进行了软组织切削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削速度下,增大法前角和刃倾角能够降低组织切削力,减小组织变形。提高切削速度会增大切削力,但是能够降低组织刺破前的变形深度。将超声振动引入穿刺活检,提出了超声振动辅助穿刺技术,建立了超声振动切削软组织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超声振动软组织切削力小于组织临界切削力,以猪肝脏组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软组织切削试验和穿刺试验,定量研究了振动频率对软组织切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附加振动能够减小组织切削力。(4)基于软组织斜角切削的活检针切削力模型。使用活检穿刺试验平台测量了活检针穿刺力曲线,分析了活检穿刺力的特点。以猪肝脏组织为试验对象,开展软组织斜角切削试验,构造了单元刀具单位刃长切削力参数模型,采用单元刀具综合法建立了针尖切削软组织的切削力泛函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针尖切削刃几何形状对针尖切削力的影响,为针尖建模、评价及术前穿刺路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类型活检针取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面针尖能够获得更长更粗的组织样本。论文面向医学活检取样开展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研究,拓展了传统切削理论范畴,其特色在于将生物软组织作为被切削工件材料,借鉴传统的金属切削理论研究穿刺活检这一医学问题。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新型高效微创活检针的研制,促进穿刺活检技术的发展。
祝玉卿[6](2012)在《腹腔镜技术在猫的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而做为外科微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腹腔镜技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出血量少、微创、疼痛反应轻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类医学。然而该项技术在兽医领域发展缓慢,腹腔镜外科手术技术在小动物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则少之又少,目前国内尚无该项技术应用于猫的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猫的最佳二氧化碳气腹压的选择试验;利用试验确定的最佳气腹压充气腹,完成猫腹腔的探查;并在最佳气腹压条件下完成了膀胱切开缝合术、输尿管切断吻合术和肾脏肾盂切开缝合术,同时与相应的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对比研究,以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优缺点。本实验选用本地杂种成年猫5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3kg。在同一条件下饲养一个月,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健康即开始试验,整个实验过程中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在呼吸麻醉下进行,于麻醉前15min,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04mg/kg体重;静脉注射丙泊酚1mL/kg体重,诱导麻醉;用3.0号气管插管在喉镜辅助下进行插管,插管固定完毕后即刻吸入1.3MAC异氟烷,维持麻醉,同时设定呼吸麻醉机的吸呼比为1:2,潮气量为15~20ml/kg体重,呼吸次数为15~20次/分钟。将试验猫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A组为麻醉组,即非气腹对照组,B组气腹压为4mmHg,C组气腹压为6mmHg,D组气腹压为8mmHg,E组气腹压为10mmHg。并设定在麻醉后-气腹前(T0)、气腹10min(T1)、20min (T2)、30min (T3)、45min (T4)、60min (T5)、90min (T6)、放气10min(T7)、放气30min (T8),相对应麻醉对照组在麻醉0min(T0)、10min (T1)、20min (T2)、30min (T3)、45min (T4)、60min (T5)、90min (T6)、100min (T7)、120min (T8),以上9个时间点检测这四种气腹压值对猫生理机能的影响,主要包括体温监测、呼吸功能监测、循环功能监测、心电监测、脑电监测等。同时观察并拍摄不同气腹压下,腹腔的膨隆状态和腹腔脏器的暴露程度等。将试验猫随机分成七组,每组6只,利用试验确定的较理想气腹压值充气腹,完成猫的腹腔镜腹部探查术、腹腔镜膀胱切开缝合术、腹腔镜辅助输尿管断端吻合术、腹腔镜肾脏与肾盂切开缝合术和开放性膀胱切开缝合术、输尿管断端吻合术、肾脏和肾盂切开缝合术,并对腹腔镜和开放性手术进行术前(TO)、术后即刻(T1)、术后1d (T2)、2d (T3)、3d (T4)、4d (T5)、5d (T6)、7d (T7)八个时间点的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和氧化应激指标、呼吸和循环功能、肝脏和肾脏功能等的监测,以及对精神状态、饮食欲、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等的评价。监测指标中,呼吸循环功能主要测定实验动物的体温、呼吸、脉搏和心律等;血常规和血液生化主要测定白细胞数和肝、肾功能;创伤应激主要检测皮质醇(CORT)和儿茶酚胺(CA);氧化应激主要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性谷光甘肽(GSH);免疫指标主要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疼痛主要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以及SDS评分和VAS评分。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C02气腹压对猫生理机能的影响在气腹过程中,随着气腹压增大、气腹维持时间的延长,各监测指标发生相应的变化。气腹压力维持在6mmHg已能满足猫的部分腹腔镜泌尿系统手术的需要,而且对体温、呼吸、循环、血气、心电和脑电等各参数虽然有变化,但仍在机体代偿的范围之内,是安全的。而高气腹压对机体的影响明显高于低气腹压,应尽量避免选择10mmHg和10mmHg以上的高气腹压。2.腹腔镜技术在猫腹腔探查术中的应用在最佳气腹压下行猫的腹腔镜探查术,具有创伤相对小,视野开阔,层次清晰,且具有放大效应,可直接观察腹腔脏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甚至包括病变情况,确诊率高,减少了探查的盲目性,更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及切口部位选择,因此极具临床诊疗价值。3.腹腔镜技术在猫的泌尿外科临床应用在最佳气腹压下成功的完成了18例猫的腹腔镜膀胱切开缝合术、腹腔镜辅助输尿管吻合术、腹腔镜肾脏肾盂切开缝合术和相应的18例开放性手术,术后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并且各项监测指标检测结果证明了腹腔镜手术组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性术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试验首次在国内进行了猫的腹腔镜手术的系统研究。确定了猫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气腹压值,并把该试验结果运用到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中,同时进行了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对机体影响的比较,探讨了腹腔镜技术在小动物外科临床中的实用性与可行性,验证了腹腔镜外科的微创特点,为该技术在国内兽医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陈娜[7](2011)在《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胸腹纵径比等参数与肺发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二维超声观察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胸腹纵径比与总肺面积及肺脏横径的参数值,探索胎儿胸腹纵径比对评估肺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单胎妊娠18-40周592例胎儿进行肺脏二维超声扫查,采用标准四腔心切面及胎儿躯干冠状切面,分别测定心脏横径及面积、胸廓最大横径及面积,双侧肺尖至相应膈肌穹窿顶部的直线距离及膈肌穹窿顶部至胎儿膀胱底部的距离,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拟合总肺及肺脏横径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方程结果正常妊娠胎儿总肺面积及肺脏横径随着孕龄的增加而增大,总肺面积、肺脏横径随着孕周增长的最适回归方程分别为:(总肺: ,R2=0.914肺脏横径: , R2=0.892)肺尖至膈肌顶的距离与膈肌顶至膀胱底的距离之比接近一恒定值:0.44~0.59。结论二维超声测量18-40周胎儿胸腹纵径比接近一恒定值,总肺面积及肺脏横径的正常参考值为产前诊断肺发育不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黄斌,马红珍,江涛,陈小红,季聪华,王伟,陈晓晓[8](2009)在《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高志翔,严继萍,赵滨,高丽[9](2007)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肾脏活检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技术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实际临床意义。方法对362例临床高度怀疑肾脏实质病变的患者进行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对活检定位的准确性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62例全部取材成功,均获得满意的病理结果,用时最长30min,最短10min。并发症血尿61例,肾周血肿2例。结论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操作时间短,准确性好,安全。运用该技术穿刺肾脏有助于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沈良儒,胡海燕,张丽丽[10](2007)在《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肾活检病理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及其价值。方法采用Tosh iba Nem i30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3.06.0 MHz变频探头显示肾脏纵切和横切声象图定位于肾脏下级,采用活检枪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穿刺重复两次,抽取两条肾组织标本送检。结果107例肾穿刺均成功,105例取材良好,22例出现镜下血尿,均在1周内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经肾活检病理诊断后,32例改变了治疗方案,修正率29.91%。结论肾活检手术并发症少且轻,病理诊断能指导临床治疗。
二、超声导向肾脏活检穿刺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导向肾脏活检穿刺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罕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新型炎症指标的应用 |
中文摘要1 |
Abstract1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一)RP住院病人的整体临床特征描述 |
(二)性别差异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人脏器受累的影响 |
(三)初步探索新型炎症指标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应用 |
讨论 |
(一)复发性多软骨炎住院病人的整体临床特征描述 |
(二)性别差异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人脏器受累的影响 |
(三)初步探索新型炎症指标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应用 |
结论 |
第二部分: 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行肾穿刺活检的系统性硬化症病人肾脏病理类型 |
中文摘要2 |
Abstract2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初步探究系统性硬化症发病机制 |
中文摘要3 |
Abstract3 |
研究背景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系统性硬化症新血管形成异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222例AKI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及资料 |
2.3.1 临床表现 |
2.3.2 实验室检查 |
2.3.3 影像学检查 |
2.3.4 肾脏病理 |
2.3.5 诊断 |
2.4 治疗及预后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3 临床诊断 |
3.4 肾脏组织活检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 |
4.2 病理资料分析 |
4.3 伴有高血压的AKI患者病理资料分析 |
4.4 肾脏病理表现为MCD的 AKI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 |
4.5 肾脏病理类型表现为急性肾小管损伤的AKI患者的病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讨论 |
5.2 病理资料讨论 |
5.3 伴有高血压的AKI患者病理资料讨论 |
5.4 肾脏病理表现为MCD的 AKI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讨论 |
5.5 肾脏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损伤的AKI患者的病因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病例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与方法 |
1.2 资料收集内容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复习 |
2.2 病例报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同轴针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病例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面向活检取样的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医学穿刺活检概述 |
1.2 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
1.2.1 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
1.2.2 典型的测试结果 |
1.3 穿刺活检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针头穿刺力建模 |
1.3.2 软组织变形仿真模拟 |
1.3.3 针头弯曲变形预测与规划 |
1.3.4 手术机器人及新型穿刺方法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活检针几何结构建模及其切削性能研究 |
2.1 金属切削刀具与穿刺活检针 |
2.1.1 金属切削刀具及其切削角度 |
2.1.2 软组织穿刺活检针 |
2.2 单面针头几何建模及其切削性能分析 |
2.2.1 单面针头切削刃的数学模型 |
2.2.2 针尖参考坐标平面 |
2.2.3 针尖切削刃的切削角度 |
2.2.4 切削角度在针尖切削刃的分布曲线 |
2.3 均布多面针尖的切削角度分布 |
2.3.1 对称多面针尖上切削角度的数学模型 |
2.3.2 对称均布多面针尖切削角度的分布 |
2.4 非对称多面针尖 |
2.4.1 非对称多面针尖上切削角度的计算公式 |
2.4.2 旋转角度对刃倾角和法前角的影响 |
2.4.3 高度差对刃倾角和法前角的影响 |
2.5 库尔南德型(Cournand type)针头 |
2.5.1 Cournand针头刃磨方法 |
2.5.2 Cournand针头的切削角度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典型生物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
3.1 生物软组织的力学性能 |
3.1.1 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
3.1.2 弹性 |
3.1.3 超弹性 |
3.1.4 粘弹性 |
3.2 生物软组织单轴拉伸试验 |
3.2.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2 生物软组织单轴拉伸试验 |
3.2.3 拉伸试验结果 |
3.2.4 基于拉伸试验的肝脏组织超弹性材料参数 |
3.3 生物软组织压痕试验 |
3.3.1 猪肝脏组织压痕试验 |
3.3.2 猪肝脏组织压痕试验结果 |
3.3.3 软组织压缩过程有限元模拟 |
3.4 小结 |
第4章 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 |
4.1 基于金属切削理论的软组织切削力学分析 |
4.1.1 软组织切削应力场分析 |
4.1.2 基于正交切削的软组织切削力分析 |
4.1.3 预拉伸软组织的切削问题 |
4.2 振动辅助软组织切削技术 |
4.2.1 振动辅助组织穿刺的提出 |
4.2.2 振动辅助软组织穿刺的理论基础 |
4.2.3 超声振动辅助软组织分离过程 |
4.2.4 切削过程求解 |
4.3 软组织高速切削试验平台 |
4.3.1 直线驱动机构 |
4.3.2 固定装置 |
4.3.3 切削刀具 |
4.3.4 数据采集 |
4.3.5 切削试验装置校核 |
4.4 软组织切削试验结果 |
4.4.1 肝脏组织的断裂韧性 |
4.4.2 切削速度对软组切削的影响 |
4.4.3 刃倾角对刺破力的影响 |
4.4.4 法前角对刺破力的影响 |
4.5 振动切削装置及振动切削试验 |
4.5.1 刀片切削试验 |
4.5.2 活检针穿刺试验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软组织斜角切削的活检针切削力建模 |
5.1 活检针穿刺力分析 |
5.2 活检针切削力建模 |
5.2.1 针尖切削刃的离散 |
5.2.2 单位刃长切削力参数模型 |
5.2.3 针尖切削力泛函模型 |
5.3 生物软组织切削试验 |
5.3.1 试验方案 |
5.3.2 切削刀具的切削角度 |
5.4 试验结果 |
5.4.1 单元刀具单位刃长切削力参数模型 |
5.4.2 活检针切削力的试验值和预测值 |
5.5 肝脏穿刺活检试验 |
5.5.1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 |
5.5.2 槽式活检针穿刺试验结果 |
5.5.3 端切针穿刺试验结果 |
5.5.4 针尖斜面数对取样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附录Ⅰ:非对称针尖切削刃交点的方位角 |
附录Ⅱ:已发表英文文章 |
附件 |
(6)腹腔镜技术在猫的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
1.1.1 泌尿外科腹腔镜相关技术的发展 |
1.1.2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发展 |
1.1.3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
1.2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与预防 |
1.2.1 经腹腔途径并发症 |
1.2.2 经腹膜后途径并发症 |
1.3 腹腔镜技术在小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
1.3.1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小动物的基础研究 |
1.3.2 腹腔镜技术在小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3.3 腹腔镜技术在小动物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器材 |
2.1.3 试验用药品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麻醉 |
2.2.3 生物反射的监测 |
2.2.4 最佳气腹压的确定 |
2.2.5 腹腔镜腹腔探查术 |
2.2.6 腹腔镜膀胱切开缝合术 |
2.2.7 腹腔镜辅助输尿管吻合术 |
2.2.8 腹腔镜肾脏和肾盂切开缝合术 |
2.2.9 开放性膀胱切开缝合术 |
2.2.10 开放性输尿管吻合术 |
2.2.11 开放性肾脏和肾盂切开缝合术 |
2.2.12 麻醉苏醒 |
2.2.13 术中监测 |
2.2.14 术后护理 |
2.2.15 术后监测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不同二氧化碳气腹压对猫生理机能的影响 |
3.1.1 不同气腹压对体温的影响 |
3.1.2 不同气腹压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3.1.3 不同气腹压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3.1.4 不同气腹压对心电的影响 |
3.1.5 不同气腹压对脑电的影响 |
3.1.6 不同气腹压时腹腔视野显露情况 |
3.2 腹腔探查情况 |
3.2.1 仰卧位腹腔镜探查结果 |
3.2.2 右侧卧位腹腔镜探查结果 |
3.2.3 左侧卧位腹腔镜探查结果 |
3.2.4 腹腔探查术后 |
3.3 腹腔镜与开腹膀胱切开与缝合术对比试验结果 |
3.3.1 手术时间的比较 |
3.3.2 切口长度的比较 |
3.3.3 监测指标的比较 |
3.3.4 伤口愈合和二次探查比较 |
3.4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输尿管吻合术对比试验结果 |
3.4.1 手术时间的比较 |
3.4.2 切口长度的比较 |
3.4.3 监测指标的比较 |
3.4.4 伤口愈合和二次探查比较 |
3.5 腹腔镜与开腹肾脏和肾盂切开缝合术对比试验结果 |
3.5.1 手术时间的比较 |
3.5.2 切口长度的比较 |
3.5.3 监测指标的比较 |
3.5.4 伤口愈合和活检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气腹压对猫生理机能的影响 |
4.1.1 二氧化碳气腹对体温的影响 |
4.1.2 二氧化碳气腹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4.1.3 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4.1.4 二氧化碳气腹对心电的影响 |
4.1.5 二氧化碳气腹对脑电的影响 |
4.2 腹腔探查 |
4.3 腹腔镜与开腹膀胱切开与缝合术对比研究 |
4.4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输尿管吻合术对比研究 |
4.5 腹腔镜与开腹膀肾脏和肾盂切开缝合术对比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胸腹纵径比等参数与肺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引言 |
研究对象 |
实验仪器 |
实验方法 |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操作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 正常组与并发症组穿刺频数比较 |
2 肾活检并发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 论 |
四、超声导向肾脏活检穿刺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罕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 曹晓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222例AKI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D]. 李起奉. 吉林大学, 2019(11)
- [3]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病例临床特点分析[D]. 付玉娟. 浙江大学, 2019(03)
- [4]C臂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同轴针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D]. 胡富天.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6)
- [5]面向活检取样的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D]. 高立营. 山东大学, 2012(12)
- [6]腹腔镜技术在猫的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研究[D]. 祝玉卿.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7]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胸腹纵径比等参数与肺发育的相关性研究[D]. 陈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 [8]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分析[J]. 黄斌,马红珍,江涛,陈小红,季聪华,王伟,陈晓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04)
- [9]实时超声引导下肾脏活检的临床意义[J]. 高志翔,严继萍,赵滨,高丽.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01)
- [10]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沈良儒,胡海燕,张丽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