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gleⅡ~2错牙合畸形25例矫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伟,谢旺祥,徐济群[1](2021)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桐城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诊疗结束的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持续治疗2年。治疗前后对头颅进行X线定位拍摄,根据图像上的标志点计算计算所需的角度、线距,包括颌面部变化指标(SNA角、SNB角、GO-GN-SN角、OP-SN角)、上颌牙齿变化指标(U1-SN角、U1-NA距、U1-Apg距、U1-FP角、U6-Ptm距)、软组织指标(Eline-LL角、Eline-UL角、A角)。另外,比较治疗前后咬合功能指标[(牙合)力总值(TOF)、力中心点位置(COF)、力不对称指数(AOF)及力中心点最大位移(MMCO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SNA值较治疗前显着减小,SNB、GO-GN-SN、OP-SN值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1-SN、U1-NA、U1-Apg值较治疗前显着减小,U1-FP值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U6-Ptm值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A角较治疗前显着增大,E line-LL、E line-UL值显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OF值较治疗前显着增大,AOF、COF、MMCOF值显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矫治效果,同时能促进患者的咬合关系协调性及稳定性,改善咬合功能。
赫佳[2](2021)在《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136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早期矫治时均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舌肌功能训练,干预周期为8周。评估两组矫正效果,并记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下前牙唇倾度、自我效能感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及下前牙唇倾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前牙覆盖及上切牙唇倾度均低于干预前,下前牙唇倾度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前牙覆盖及上切牙唇倾度均低于对照组,下前牙唇倾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肌功能训练应用于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的心理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改善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及下前牙唇倾度,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感,同时还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谢钦钦[3](2021)在《不同矢状向颅面类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均角患者不同矢状向颅面类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特点及其之间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骨性Ⅲ类均角错(牙合)畸形患者,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70例;分为三组:上颌后缩下颌正常组(1组)、上颌正常下颌前突组(2组)、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组(3组),将研究对象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在垂直向骨性指标对比中,鞍角、关节角、下颌角、三角之和、面高比、后前面高比、Y轴角、(牙合)平面倾斜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鞍角满足2组<3组<1组,下颌角、三角之和、Y轴角满足3组<2组<1组,而关节角满足1组<3组<2组。三组在垂直向软组织指标对比中,UL-E、LL-E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UL-E小于正常值而LL-E大于正常值,且UL-E、LL-E均满足1组>2组>3组。三组在牙性指标对比中,U1-SN、Mx6-PTV、Md6-PTV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U1-SN大于正常值而Mx6-PTV、Md6-PTV小于正常值,且在U1-SN、Mx6-PTV、Md6-PTV指标中均满足1组<2组<3组。在男女性别对比中,1组中关节角、(牙合)平面倾斜度、LL-E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中ANS-Me、面高比、L1-MP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中下颌角、三角之和、N-ANS、ANS-Me、N-Me、(牙合)平面倾斜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矢状向颅面类型均角骨性Ⅲ类错(牙合)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存在差异,生长方向上:上颌后缩时下颌骨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下颌前突时下颌骨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当上颌后缩合并下颌前突时下颌骨总体表现为逆时针旋转的趋势,且逆时针旋转趋势大;生长量方面:下颌前突不但有矢状向生长量的增加,同时还伴有垂直向生长量的增加;代偿方面:软组织及牙存在代偿且代偿的表现不同;男女性别方面:男性较女性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特征表现的更明显,但代偿特征表现的不明显或代偿开始发生的时间较晚。
董雪[4](2021)在《Ⅱ类错(牙合)患者上切牙区唇侧牙槽骨的形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的样本为正常人群和安氏Ⅱ类病人,其中安氏Ⅱ类病人包括1分类和2分类。使用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所选病人的头面部牙颌形态进行扫描,观察并测量上颌切牙区不同牙位、不同位点处根面骨组织的三维形态,包括唇侧骨组织厚度以及附着高度,并统计骨缺损在不同病人、不同牙齿中的出现几率。为术前诊断、方案设计和预后评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实验共选取150例初诊病人,其中100例安氏Ⅱ类病人作为实验组,50例个别正常(牙合)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为50例安氏Ⅱ1分类病人和50例安氏Ⅱ2分类病人。所有研究对象术前拍摄CBCT,利用Dolphin Imaging Software软件对获得的CBCT数据进行处理,分别测量上切牙唇侧骨组织的厚度和附着高度,并统计骨开窗和骨开裂所占比例,最后统计并分析实验所得数据。结果:1.将所有参与实验研究的病人的两侧同名牙进行比较,其牙槽骨三维形态没有明显区别(P>0.05)。2.各组组内比较,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的骨厚度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认为中切牙骨厚度普遍大于侧切牙;但其附着高度没有明显区别(P>0.05)。3.比较上切牙唇侧三个部位的根表面骨组织厚度,沿牙长轴方向(从根尖至颈部方向)从厚到薄,正常人群依次为根尖、根中、根颈,安氏Ⅱ类病人依次为根尖、根颈、根中。4.将同一测量部位唇侧骨组织厚度进行组间比较,在Y1和Y2处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区别(P<0.05),上切牙Y1处骨厚度,安氏Ⅱ2分类病人最小;中切牙Y2处骨厚度,安氏Ⅱ2分类病人最小,侧切牙Y2处骨厚度,正常人群最大;三组间Y3处的测量结果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三组间上切牙根面骨组织的附着高度有明显区别(P<0.05),其中安氏Ⅱ1分类病人最大。5.三组中,比较两侧相同牙位间骨缺损的出现几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比较骨开窗在上切牙区不同牙位间的出现几率,其区别比较明显(P<0.05),可以认为侧切牙出现骨开窗的可能性普遍高于中切牙;比较骨开裂在上切牙区不同牙位间的出现几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比较三组间同一牙位出现骨开窗的可能性,其差异不明显(P>0.05),但三组间同一牙位出现骨开裂的可能性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安氏Ⅱ1分类病人出现骨开裂的可能性普遍大于另外两组病人。6.安氏Ⅱ类病人出现骨缺损的可能性普遍大于正常人群(P<0.05)。7.上切牙出现骨开窗的可能性大于骨开裂(P<0.05)。结论:1.安氏Ⅱ类病人与正常人群的上颌切牙唇侧根面骨组织三维形态有明显区别。2.安氏Ⅱ类病人上颌切牙区出现骨缺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矫治开始之前应仔细评估病人的上切牙区牙槽骨的健康状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合理的矫治方案,达到最佳的临床诊疗效果。
董春梅,俞律峰,邹德荣[5](2020)在《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形态学研究方面应用愈加广泛。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位置受咬合影响而发生改建。错■畸形矫治的要求之一是维持或改善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关系。本文主要总结锥形束CT应用于健康人及不同种类错■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形态、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关系等研究现状。
冯筱妍[6](2020)在《基于CBCT数据的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索》文中提出目的:随着正畸临床研究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生长发育的评估方式也逐渐由人工向自动化发展。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CBCT数据进行计算机自动化颈椎形态捕捉的可靠性,建立两种(包括定量和形态学)基于CBCT数据的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初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期简化生长发育阶段的评估方法。材料与方法:1.选取口腔门诊影像资料室CBCT数据13份,通过三维最小二乘法自动截取矢状平面,再由超像素分割法捕捉第二至四节颈椎形态。选取13个标志点,对自动截取的平面进行定点,Auto组由计算机通过设置的算法自动进行定点,Manu组由同一医师分时段进行3次定点,取3次定点坐标的平均值,对两组坐标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比较自动化颈椎形态捕捉定点与人工定点的差异。2.选取口腔正畸科34名生长发育期个体为研究对象,收集同时段拍摄的侧位片、CBCT,其中CBCT由实验一的方法获取矢状截面。根据定量与形态识别的参数要求,进行定点与分期算法的设计,形成两套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2.1定量颈椎骨龄评估法:分别通过人工侧位片定点与自动化系统进行颈椎骨龄评估。其中人工定点进行3次。2.2形态学颈椎骨龄评估法:分别通过人工侧位片判读与自动化系统进行颈椎骨龄评估。其中人工识别进行3次。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及Gamma相关度检验,判断两种自动化颈椎骨龄预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基于CBCT数据自动化捕捉的颈椎形态,整体形态识别度可,在13个点中,8个位于拐点处的点,自动定点与人工定点在X与Y轴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尝试用于自动化颈椎骨龄的评估。2.两种自动化颈椎骨龄预测系统与其相对应的人工识别方式都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相关性。其中自动化形态颈椎骨龄系统(加权Kappa值,0.886;Gamma值,0.999)相比自动化定量颈椎骨龄系统(加权Kappa值,0.818;Gamma值,0.984)展现了更高的一致性与相关性。结论:研究所应用的基于CBCT数据进行的自动化颈椎形态捕捉与建立的两种基于CBCT的自动化颈椎骨龄预测系统有一定的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临床使用价值,该方法未来可用于快速评估颈椎骨龄。
吴滢倩[7](2020)在《应用不调指数评价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回顾性研究旨在应用不调指数(Discrepancy index,DI)定量评价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效果,并对早期矫治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2015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患儿共87例,按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32例(男21例,女11例,初诊时平均年龄7.91±1.44岁)。应用DI指数对这些患者初诊及正畸结束时的口腔模型、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差异。结果:1、矫治后的平均DI指数较正畸前显着降低了3.94分(P<0.0001)。其中矫治后的覆盖评分、拥挤度评分和其他评分较前分别显着降低了1.72分(P<0.0001)、0.63分(P<0.5)和0.68分(P<0.05)。而覆(牙合)、前牙开(牙合)、后牙开(牙合)、咬合关系、后牙反覆盖、后牙正锁(牙合)、ANB评分、SN-MP评分和IMPA评分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2、矫治后SN-MP的测量值较前增大了0.72°(P<0.05),IMPA的测量值较前减小了3.38°(P<0.01)。但ANB的测量值正畸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3、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3.22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了2.00分(P<0.01)。4、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09分(P<0.05),其中咬合关系评分较前降低1.46分(P<0.05)5、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平均DI指数均较前降低4.33分(P<0.05),其中覆盖评分较前降低2.33分(P<0.05)。结论:1、总体而言,替牙期早期矫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错(牙合)畸形情况,降低日后治疗的难度。早期矫治对前牙覆盖的改善较为明显,也可有效改善颌骨垂直向关系和下前牙长轴的倾斜程度。2、替牙期早期矫治对各安氏分类错(牙合)具有不同改善作用,其中对安氏Ⅰ类错(牙合)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覆盖改善较为明显,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的咬合关系改善较为明显,整体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改善最为显着,可减小后续治疗难度。3、DI指数可以作为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评价方式,为早期矫治的错(牙合)畸形类型选择提供参考。
王超然,李志勤,史培良,冯春月,殷野[8](2019)在《锥形束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掩饰性治疗安氏Ⅲ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特点尚无较多研究报道。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改变。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初诊年龄平均(16.5±2.6)岁,均为汉族。所有受试者及监护人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正,配合Ⅲ类牵引及摇椅弓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CBCT影像,在重建后的图像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轴向、髁突生长量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矢状面倾斜角及髁突长轴比治疗前增大,髁突上部高度减小,髁突位置更靠后,且以上变化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 <0.05);(2)髁突短轴及轴面倾斜角的前后变化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但髁突短轴有增大的趋势,髁突轴面倾斜角有减小的趋势;(3)结果说明,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治疗前后的形态结构有所差异。
冯枫[9](2019)在《切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对咬合关系影响的定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数字化三维排牙的方式,通过分别调整上下颌切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分析冠转矩和轴倾角的改变对于矢状向上尖牙及第一磨牙咬合位置量的改变,进而分析冠转矩和轴倾角的改变对咬合关系的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未经正畸治疗过的恒牙期正常牙合(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2.6岁)。每人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和64位螺旋CT。将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不同组织的灰度值界定得到上下颌单个牙齿的三维图像(除上下颌第二、三磨牙外)。对每例样本,以上颌两中切牙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在CMF界面里,排列出原始状态下正常的咬合关系,分别测量并记录初始上下颌尖牙牙尖和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之间的近远中距离。运用reposition功能,增大或者减小上下颌前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根据数值的改变分别设置成四组。1.冠转矩的分组如下:第一组:仅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改变(-10°、-20°、+10°、+20°),下颌切牙牙轴不变。第二组:仅下颌切牙唇舌向倾斜改变(-10°、-20°、+10°、+20°),上颌切牙牙轴不变。第三组:上下颌切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倾斜(U-10°,L+10°;U+10°,L-10°)。第四组:上下颌切牙同时向相同的方向倾斜(U-10°,L-10°;U+10°,L+10°)。2.轴倾角的分组如下:第一组:仅上颌中切牙近远中向倾斜(-10°、-5°、+5°、+10°),下颌切牙倾斜角不变。第二组:仅下颌中切牙近远中向倾斜(-10°、-5°、+5°、+10°),上颌切牙倾斜角不变。第三组:上下颌中切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倾斜(U-5°,L+5°;U+5°,L-5°)。第四组:上下颌中切牙同时向相同的方向倾斜(U-5°,L-5°;U+5°,L+5°)。根据每次变化的切牙位置,按照Andrews的六项标准排齐牙弓内其余的牙齿。观察比较每次改变后与初始时上下颌尖牙及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的变化,将10名研究对象的实验结果均导入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初始值相比,当切牙的冠转矩增大或减小时,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距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1)当下颌切牙的角度不变,随着上颌前牙的冠转矩增大,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增大;随着上颌前牙的冠转矩减小时,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减小。当上颌切牙改变1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变化到2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上颌切牙冠转矩保持不变,增大下颌切牙的冠转矩时,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减小,减小下颌前牙的冠转矩时,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增大。当下颌切牙改变1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变化到2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上颌切牙舌倾同时下颌切牙唇倾时(U-10°,L+10°),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减小,当上颌切牙唇倾同时下颌切牙舌倾时(U+10°,L-10°),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当上下颌切牙同时舌倾时(U-10°,L-10°),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减小;当上下颌切牙同时唇倾时(U+10°,L+10°),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距离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上下颌切牙的轴倾度改变时,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相对距离发生改变。(1)保持下颌倾斜角不变,随着上颌切牙牙冠向近中倾斜5°,10°以及向远中倾斜5°、10°时,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距离均逐渐增大。当上颌切牙远中倾斜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2)保持上颌切牙的倾斜角不变,当下颌切牙牙冠向近中倾斜或远中倾斜时,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距离均逐渐减小。当下颌切牙远中倾斜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3)当上颌切牙远中倾斜,下颌切牙近中倾斜时(U-5°,L+5°),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距离减小,当上颌切牙向近中倾斜,下颌切牙远中倾斜的时候(U+5°,L-5°),近远中距离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当上下颌切牙同时向近中或同时向远中倾斜时,尖牙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距离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是影响理想咬合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上下颌切牙冠转矩和轴倾角的角度相差的越大,所建立的咬合关系越偏离正常牙合中性关系,当偏离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对正常或者I类咬合关系的建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刘彩霞[10](2019)在《成人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低角患者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测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CBCT及Invivo5.3测量软件,对成人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低角患者的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进行测量分析,为正畸临床尖牙移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影像资料,年龄在18岁35岁之间,临床诊断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首先使用Winceph8.0软件分析患者头颅侧位片,以FMA角[21](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为标准,筛选出FMA角<22°的低角病人;再根据磨牙关系,前牙覆盖关系选出符合标准的患者96例,分为两组:安氏Ⅱ1类组(55例),安氏Ⅱ2类组(41例),使用Invivo5.3测量软件对符合实验标准的CBCT数据进行测量。测量指标有:牙与牙槽骨的关系(牙轴与唇侧骨皮质的夹角,牙轴与腭侧骨皮质的夹角),牙槽骨的厚度(唇侧牙槽骨皮质距根尖的水平距离,腭侧牙槽骨皮质距根尖的水平距离,根尖水平唇腭侧骨皮质的水平距离),牙槽骨的高度(唇侧牙槽脊顶距根尖水平的垂直距离,腭侧牙槽嵴顶距根尖水平的垂直距离,阻力中心距根尖的距离),牙根移动范围(牙根唇侧旋转角度,牙根唇侧旋转距离,牙根腭侧旋转角度、牙根腭侧旋转距离,总旋转角度,总旋转距离)。每项测量项目分别测量3次,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然后取平均值。将测量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对组内上颌左、右两侧尖牙测量数据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处理,比较组内左、右两侧尖牙测量项目是否具有差异性,若左、右两侧尖牙测量数据具有差异性,则对组间尖牙测量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若左、右两侧尖牙测量数据没有差异性,则左、右侧数据合并处理,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成人安氏Ⅱ1类组、安氏Ⅱ2类低角患者各自组内上颌左、右两侧尖牙测量数据无统计意义(P>0.05);2.成人安氏Ⅱ1类组和安氏Ⅱ2类组低角患者上颌尖牙测量项目中唇侧骨皮质夹角、根尖水平唇侧牙槽骨高度、阻力中心到根尖的距离、根尖唇侧旋转角度、唇侧旋转距离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成人安氏Ⅱ1类组低角患者上颌尖牙根尖水平唇侧骨皮质距离和根尖水平腭侧牙槽骨高度大于安氏Ⅱ2类组;4.成人安氏Ⅱ2类组低角患者上颌尖牙腭侧骨皮质夹角、根尖水平腭侧骨皮质距离、根尖水平总牙槽骨厚度、根尖水平腭侧旋转角度、根尖水平总旋转角度、根尖水平腭侧旋转距离、根尖水平总旋转距离大于安氏Ⅱ1类组。结论:1.成人安氏Ⅱ类低角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尖牙区左、右两侧牙槽骨形态无明显差异;2.成人安氏Ⅱ1类低角错(牙合)畸形和安氏Ⅱ2类低角错(牙合)畸形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有差异,腭侧形态差异大于唇侧;
二、AngleⅡ~2错牙合畸形25例矫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gleⅡ~2错牙合畸形25例矫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
1.3.2 咬合功能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颌面部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上颌牙齿变化指标比较: |
2.3 治疗前后软组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2.4 治疗前后咬合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的比较 |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前牙覆盖深度、上切牙唇倾度及下前牙唇倾度的比较 |
2.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 |
2.4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3)不同矢状向颅面类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凹面型患者颅面部生长发育及其预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Ⅱ类错(牙合)患者上切牙区唇侧牙槽骨的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牙槽骨形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颞下颌关节髁突形态研究 |
2 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研究 |
2.1 健康人群的髁突位置 |
2.2 安氏错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 |
2.3 矢状骨型错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及解剖特征 |
3 双侧颞下颌关节对称性研究 |
4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关系 |
5 CBCT应用于颞下颌关节检查的优势与不足 |
6 总 结 |
(6)基于CBCT数据的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探讨基于CBCT数据的颈椎形态捕捉的可靠性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CBCT扫描 |
2.2 CBCT图像处理和数字化 |
2.3 标志点的选择 |
2.4 基于自动化截面的定点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颈椎形态的自动化捕捉结果展示 |
3.2 颈椎形态的自动化定点结果展示 |
3.3 人工定点的可重复性 |
3.4 手工定点与自动定点一致性比较 |
4 讨论 |
4.1 应用CBCT作为颈椎骨龄的研究数据 |
4.2 最小二乘法进行矢状截面的自动选取 |
4.3 超像素分割法进行颈椎形态的自动捕捉 |
4.4 颈椎形态标志点的定点 |
4.5 自动化系统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
第二部分 基于CBCT数据的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索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头颅侧位片及CBCT数据的获取 |
2.2 颈椎骨龄评估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人工与自动定量颈椎骨龄评估获取参数的比较 |
3.2 定量颈椎骨龄评估 |
3.3 人工颈椎骨龄识别的可靠性 |
3.4 自动化形态颈椎骨龄评估系统 |
4 讨论 |
4.1 自动化定量颈椎骨龄评估系统 |
4.2 自动化形态颈椎骨龄评估系统 |
4.3 两种自动化颈椎骨龄预测系统的联系与比较 |
4.4 颈椎骨龄评估的应用 |
4.5 不足之处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病例四 |
病例五 |
综述 颌面部生长发育评估与预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应用不调指数评价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测量误差分析 |
3.2 头影测量结果 |
3.3 DI指数评分结果 |
3.4 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3.5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3.6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4 讨论 |
4.1 早期矫治前后各项目评分变化 |
4.2 早期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 |
4.3 早期矫治前后DI指数变化 |
4.4 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4.5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4.6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前后差异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病例四 |
病例五 |
综述 错(牙合)畸形评估指数及其在早期矫治评价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锥形束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4.1 测量位置及参数 |
1.4.2 测量方法 |
1.5 主要观察指标 |
1.5.1 髁突轴面的测量项目 |
1.5.2 髁突矢状面的测量项目 |
1.5.3 髁突冠状面的测量项目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关于关节窝形态测量结果 |
2.3 关于髁突形态测量结果 |
2.4 关于髁突位置测量结果 |
2.5 不良反应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生长期对髁突的影响 |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3.3 CBCT在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 |
(9)切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对咬合关系影响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数字化三维排牙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研究对象 |
2.1 口腔检查 |
2.2 影像学检查 |
3 数据采集 |
3.1 头颅侧位片 |
3.2 64 位螺旋CT |
4 数字化三维排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诊断性排牙试验 |
2 Bolton指数和头影测量分析 |
结论 |
第二部分 切牙冠转矩对咬合关系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和排牙方法 |
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切牙轴倾角对咬合关系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和排牙方法 |
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展示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10)成人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低角患者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1.1 计算机 |
2.1.2 软件 |
2.2 实验样本 |
2.3 实验方法 |
2.3.1 模型确认 |
2.3.2 头颅侧位定位片的拍摄要求 |
2.3.3 CBCT数据采集要求 |
2.3.4 实验分组 |
2.3.5 测量平面的确定(以安氏Ⅱ~2类上颌右侧尖牙为例) |
2.3.6 测量标记点、线的确定 |
2.3.7 测量项目的确定 |
2.4 统计分析 |
2.4.1 信度分析 |
2.4.2 统计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测量的可靠性分析 |
3.2 成人低角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组内比较 |
3.2.1 成人低角安氏Ⅱ~1类上颌左、右尖牙测量项目比较 |
3.2.2 成人低角安氏Ⅱ~2类上颌左、右尖牙测量项目比较 |
3.3 成人低角上颌尖牙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组间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测量方法的选择 |
4.1.1 CBCT技术的选择 |
4.1.2 测量项目的选择 |
4.2 尖牙的选择 |
4.3 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的正畸牙移动 |
4.3.1 牙槽骨对正畸牙移动的限制 |
4.3.2 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的正畸牙移动 |
4.4 测量结果的异同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1 |
病例报告2 |
病例报告3 |
病例报告4 |
病例报告5 |
四、AngleⅡ~2错牙合畸形25例矫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对患者咬合功能变化的影响[J]. 陈志伟,谢旺祥,徐济群.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5)
- [2]舌肌功能训练联合心理疏导对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患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赫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8)
- [3]不同矢状向颅面类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差异性研究[D]. 谢钦钦.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Ⅱ类错(牙合)患者上切牙区唇侧牙槽骨的形态分析[D]. 董雪.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的CBCT研究进展[J]. 董春梅,俞律峰,邹德荣. 口腔医学, 2020(06)
- [6]基于CBCT数据的自动化颈椎骨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索[D]. 冯筱妍. 浙江大学, 2020(02)
- [7]应用不调指数评价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效果的研究[D]. 吴滢倩. 浙江大学, 2020(02)
- [8]锥形束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J]. 王超然,李志勤,史培良,冯春月,殷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31)
- [9]切牙的冠转矩和轴倾角对咬合关系影响的定量研究[D]. 冯枫. 青岛大学, 2019(02)
- [10]成人安氏Ⅱ1类和安氏Ⅱ2类错(牙合)低角患者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测量分析[D]. 刘彩霞.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