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手术的生物学效应

冷冻手术的生物学效应

一、冷冻外科手术的生物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学磊[1](2021)在《仿生电磁场在癌症及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癌症与糖尿病在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主流的癌症治疗手段包括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但会引起诸多的副作用,还常常伴随着较高的复发率;另一方面,目前治疗II型糖尿病(T2DM)主要依赖改善生活习惯,使用降糖药,以及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的方法控制病情进展。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一半接受治疗的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磁场的生物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79年,Wertheimer调查了超高压电站对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的影响。由此开启了近代生物电磁学的研究高潮。早期的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人工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为电磁场阈值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积极的电磁场生物效应被研究者们所发现,包括电磁场对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伤口愈合、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抗氧化等健康增强功能。与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相比较,电磁治疗还具有安全、无痛、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电磁治疗方法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虽然具有诸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1)生物电磁效应机制尚未明确;2)存在许多不能成功复现甚至相互冲突的实验结果;3)治疗用电磁场参数选择的盲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电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虽然已经有多个生物电磁效应机制被提出,如:自由基对理论、生物化学热力学模型、离子振荡模型等,但这些理论仍然在遭受质疑,没有被证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巨大鸿沟,限制了对磁接收机理的研究进展。生物电磁效应机制研究的突破有赖于生物物理学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能成功复现甚至相互冲突的实验结果,这是生物电磁学领域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虽然方向性是电磁场等矢量场的一个重要特征,非常多的研究却忽视了电磁场方向性对生物电磁效应的影响。本文以细胞内ATP水平为检测指标,考察了竖直、水平以及倾斜方向电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了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具有方向性。这为早期互相冲突研究文献的校验以及未来生物电磁效应研究实验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在电磁治疗中,选择合适的电磁场参数(包括频率、强度、波形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在缺乏明确生物电磁效应机制的情况下,大多数研究只能随意地选取这些参数,这导致很差的治疗效果以及很长的实验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使用仿生学方法来指导疾病治疗用电磁场参数的选择。仿生学是一种从自然界获取灵感,用于指导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方法学。人类在一个充满了电磁场(如地球磁场、舒曼共振等)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进化,已经适应了地球上的自然电磁环境。有研究表明,自然电磁场有利于人体健康,甚至能够辅助某些疾病的治疗。因此,本文提倡模拟自然电磁场的参数来设计人造电磁场,用于疾病的治疗,并把这种模拟自然电磁场设计的人造电磁场叫做仿生电磁场(Bioinspired electromagnetic field,BIEMF)。本文选择了Magna Field(?)作为试验研究的BIEMF发射仪器。其可以发射强度与地球磁场相当,频率与大多数自然电磁场相近的仿生电磁场。首先,利用结晶紫染色实验,证实了0.5 Hz BIEMF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的能力。当细胞密度增高到一定程度,BIEMF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消失。对BIEMF抑制Hela细胞增殖机理的初步研究发现BIEMF似乎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及触发细胞凋亡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然后,通过细胞实验,发现在高葡萄糖浓度培养条件下,10 Hz BIEMF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而不影响细胞的数目。并且,BIEMF结合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比BIEMF单独使用具有更加显着的促葡萄糖吸收效果。这表明10 Hz BIEMF具有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力。通过以上细胞实验,本文验证了BIEMF确实具有治疗癌症及T2DM的潜力。这证实了仿生学方法应用于疾病治疗电磁场参数选择的可行性。为了将BIEMF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设计了一款可穿戴的BIEMF发射端。在本文中BIEMF发射端被设计成了硬币大小的独立单元体,实际治疗时,多个发射端组合使用。经ANSYS Maxwell软件仿真计算,所设计扁平空心圆环状电磁场发射线圈的最佳尺寸为:厚度3 mm,内径4 mm,外径10 mm。相较于矩阵形排列的电磁场发射端,按照蜂窝状排列方式组合的发射端所发射的磁场强度更为均匀。最后,通过制作BIEMF发射端实物和搭建BIEMF发射系统,实际检测的磁场强度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论文的最后,为了研究BIEMF是否能够穿透各层人体组织到达靶组织或者靶器官,进行了理论及仿真研究。首先,利用Creo软件建立了人体上腹部及肝脏的三维模型,然后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模拟了10 Hz BIEMF对人体腹部组织的穿透情况。经理论分析及ANSYS Maxwell软件仿真计算,所设计按照蜂窝状排列的扁平圆环状BIEMF发射端所发射的BIEMF能够顺利穿透人体腹壁各组织,并且在肝脏内形成了较为均匀的电磁场分布区域,实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证明其具备作为可穿戴BIEMF治疗仪发射端的能力。

邱宇安[2](2021)在《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肝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等特征。因此,研究肝癌分子机制,寻找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提示了GPER相关信号通路在肝癌分子治疗靶点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一、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3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GPER表达与定位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病理临床变量的关系。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6例术后肝癌组织与对应正常肝组织中GPER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不同组别生存分析。结果:(1)正常肝组织中GPER阳性表达率(90%,27/30)与肝癌组织中GPER阳性表达率(70.9%,100/141)有显着性差异(P<0.01)。(2)临床病理变量统计分析提示GPER表达阳性与某些临床参数相关,如:女性患者(P=0.043),HBs Ag阳性(P=0.036),较小的肿块(<5cm)(P=0.002)和较低的AFP水平(<400ng/ml)(P=0.014)。(3)免疫印迹法提示,正常肝组织中GPER的表达丰度高于肝癌组织。(4)GPER阳性的HCC患者生存期较GPER阴性者明显延长(P=0.004)。结论:GPER可能是肝癌患者中的保护性因子。二、肝癌细胞中GPER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及其调控机制目的:探讨GPER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癌细胞株中GPER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GPER特异性激动剂G1活化GPER下游通路情况。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对肝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进行检测。RNA干扰、基因克隆及通路小分子特异性抑制剂明确GPER在肝癌中作用及调控机制。结果:(1)GPER的表达水平在HCCLM3和SMMC-7721中较高,在Hep G2中较低。(2)G1/GPER在肝癌细胞中可持续性激活EGFR/ERK信号和短暂性激活EGFR/AKT信号。(3)G1/GPER诱导的EGFR/ERK信号能抑制肝癌细胞活力,而EGFR/AKT信号无类似生物学效应。结论:G1可通过激活GPER/EGFR/ERK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三、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及体内生物效应目的:探讨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和体内生物效应。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标本中p-ERK表达与定位情况,明确其表达与GPER表达的相关性。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6例术后肝癌组织中GPER与p-ERK的表达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针对GPER/ERK表达不同组别进行生存分析。采用裸鼠肝癌种植模型在体内实验中验证GPER/ERK信号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在肝癌样本中p-ERK的总表达率为59.6%(84/141)。GPER表达阳性(72/100,72.0%)和表达阴性肝癌组织(12/41,29.3%)中p-ERK的表达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01)。(2)6例术后肝癌组织p-ERK表达水平与GPER蛋白表达水平高度一致。(3)GPER与ERK均表达阳性的患者较其他类型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0.0001)。(4)裸鼠肝癌移植瘤实验中,G1组56天平均体积较对照组减少至0.20倍(P<0.01)。(5)GPER/EGFR/ERK通路小分子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后能显着降低G1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GPER介导的ERK信号对肝癌患者具有保护作用。GPER激活通过EGFR/ERK信号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

徐东[3](2020)在《具有促成骨及抗肿瘤多功能型仿生羟基磷灰石负载姜黄素纳米前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手术导致的骨缺损和残余癌细胞可能引起的复发及转移成为骨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双重挑战,因此兼具良好的肿瘤治疗和促进骨组织再生的多功能生物材料的开发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基于物理热消融等手段开发的新型多功能材料的治疗靶向性能有限,且本身限于局部治疗,以至于未能有效地解决骨肿瘤的治疗难题。本研究旨在基于仿生合成的不同分级结构的HA微纳米颗粒,在深入揭示其与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性能优化的新型姜黄素纳米前药,构建出既能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又能靶向局部残余的骨肉瘤细胞并释放出抗癌纳米药物的多功能微纳米复合材料,为解决骨肿瘤术后治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微纳米尺度的羟基磷灰石(HA)颗粒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获得可控的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已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此外,HA还具有极佳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这为兼具抗癌和骨修复多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本研究通过新型的仿生合成技术开发了多种不同分级结构的HA微纳米颗粒,详细表征了其形貌特征和化学组分、颗粒尺寸及表面电位、结晶特性及钙离子释放、多孔结构和蛋白质吸附等理化性能,深入研究了不同的分级结构对细胞内吞和成骨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A颗粒的多级孔结构能促进血清黏附蛋白的富集,与其分级结构的生物效应协同介导细胞的内吞作用,颗粒的摄取效率呈现分级结构和浓度的双重依赖性。同时,利用PCR、RNA-seq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深入揭示了不同分级结构的HA颗粒通过在细胞界面促进黏附和细胞内钙调-ERK信号级联(Ras/c AMP/Rap1/MAPK信号通路)的双重机制促进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这些研究结果对优化骨组织修复材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2)姜黄素对健康细胞的毒性较低,且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等诸多生物活性,并能选择性地杀死骨肉瘤细胞,具有很大的潜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骨肿瘤治疗药物。本研究基于分子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姜黄素的硼基衍生物、酯酶控释型纳米颗粒和p H响应型纳米颗粒等多种新型前药。详细表征了合成分子的光谱性质、稳定性、水溶性和活性氧的产生及纳米颗粒的形貌特征、颗粒尺寸和表面电位等理化性质。此外,深入研究了各种新型前药的细胞摄取、抗癌活性及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表明,新型衍生物的设计有效改善了姜黄素分子在生理环境下不稳定、难溶于水及生物利用度低的应用难题,并筛选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前药分子。(3)基于兼具促成骨、高药载和选择靶向等多性能的分级结构HA微纳米颗粒,整合优选的姜黄素纳米前药,构建了多功能型分级结构HA颗粒/姜黄素前药微纳米复合材料。详细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组分、药物装载及药物分布、颗粒尺寸及表面电位等理化性能,并深入研究了其体外细胞摄取、细胞靶向、抗癌活性及抑癌机制。细胞实验表明,复合微纳米颗粒可以选择性靶向作用于骨肉瘤细胞,并通过显着促进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于G2/M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复合材料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通过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肿瘤组织的血管化来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复合微纳米颗粒在体内通过抑制MMP2和STAT3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活性。这些研究为新型控释纳米药物和多功能靶向材料的研发开辟了新途径,为骨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多重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新型骨组织修复及抗肿瘤材料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小燕[4](2020)在《ALA-PDT对尖锐湿疣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临床中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之一,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HPV6和HPV11型。CA好发于性活跃人群,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及肛周的增生性病变,本病传染性强、增殖快、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CA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局部外用药物、激光、冷冻、手术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病变的疣体组织,但治疗后的高复发率和多种不良反应是医师和患者常面临的临床问题。艾拉-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 CA 临床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在提高CA治疗效果、减少对组织的创伤、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CA的临床治疗。ALA-PDT治疗CA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其对CA组织的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免疫等众多复杂因素产生影响,而目前关于ALA-PDT对CA免疫机制的研究较少。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免疫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保守结构的受体,能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抵抗病原体入侵。TLR4是人类中发现最早的TLR,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过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高效的转录调节因子,被激活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细胞增殖等过程。本实验通过观察ALA-PDT治疗前后CA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ALA-PDT治疗CA可能的相关免疫机制,以丰富ALA-PDT治疗CA的免疫理论机制。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纳入52例CA患者,均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其中女22例,男30例,年龄20~55岁,平均34.4±6.5岁;病程20~120天,平均60.3±15.6天。所有患者均具有CA典型的临床表现,皮损醋酸白试验阳性,病理活检见挖空细胞,皮损处取材原位杂交法均检测到HPV感染。剔除标准:1)本次就诊前经治疗者;2)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或近期应用免疫调节剂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4)未成年者。2 方法ALA-PDT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分别切取少量疣体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前后CA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情况。TLR4定位于胞膜和胞浆,NF-κB主要定位于胞核,少量位于胞浆。阳性细胞的判定:镜下观察到棕黄、黄色或淡黄色颗粒。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着色强度进行分级评分。阳性细胞百分比≥76%、51%~75%、26%~50%、11%~25%、≤10%分别记4、3、2、1、0分;着色强度为棕黄、黄色、淡黄、未着色分别记3、2、1、0分,每张切片在高倍(×400)光学显微镜下随机观察5个不同区域,取平均值作为该项得分。将以上两项得分的积作为总分,总分为9~12分、5~8分、1~4分、0分分别代表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ALA-PDT治疗前后CA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率差异用χ2检验,表达强度差异用秩和检验;用Spearman方法分析治疗后CA组织中二者的相关性。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LA-PDT治疗前后CA组织中TLR4的表达ALA-PDT治疗前,52例CA患者中TLR4阳性表达45例,阳性表达率为86.53%(45/52),表达强度多为++~+++;治疗后TLR4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44.23%(23/52),表达强度多为-~+;ALA-PDT治疗后TLR4的阳性表达率(χ2=20.562,P<0.05)和阳性表达强度(H=-6.295,P<0.05)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ALA-PDT治疗前后CA组织中NF-κB的表达ALA-PDT治疗前,52例CA患者中NF-κB阳性表达49例,阳性表达率为94.23%(49/52),表达强度多为++~+++;治疗后NF-κB阳性表达20例,阳性表达率为38.46%(20/52),表达强度多为-~+;ALA-PDT治疗后NF-κB的阳性表达率(χ2=36.217,P<0.05)和阳性表达强度(H=-7.280,P<0.05)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ALA-PDT治疗后TLR4和NF-κB在CA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ALA-PDT治疗后,TLR4在23例患者中呈阳性表达,在29例患者呈阴性表达;NF-κB在20例患者中呈阳性表达,在32例患者中呈阴性表达。治疗后CA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结论1、ALA-PDT治疗后CA组织中TLR4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降低,提示ALA-PDT可能通过降低CA组织中TLR4的表达,减少CA组织局部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局部免疫状态,促进CA消退。2、ALA-PDT治疗后CA组织中NF-κB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降低,提示ALA-PDT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调节下游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改善CA局部的免疫抑制状态,抑制CA的增生,促进CA组织的消退。3、ALA-PDT治疗后CA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来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改善局部免疫抑制状态对CA的消退起协同促进作用。

徐振田[5](2020)在《新型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式,但并发症多、影响美观,乳腺癌治疗趋向微创化发展。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 PEF)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创伤小,无热损伤,不引起炎症反应,适合消融体表肿瘤。本研究在体外实验和体内乳腺癌模型中,筛选合适的纳秒脉冲参数,验证其对乳腺癌的疗效,寻找量效关系,为纳秒脉冲电场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选择乳腺癌4T1细胞系体外培养,在对数生长期经胰酶消化后制成1×105个/m L悬浮细胞液,置于电击杯中,设定0k V/cm、20k V/cm、30k V/cm、40k V/cm纳秒脉冲场强,50个脉冲,消融后置于96孔板,100μL/孔,分别培养24h、48h后行细胞计数实验(CCK-8实验),测量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OD)值检测4T1细胞生长、增殖状况。(2)选择对数生长期4T1细胞,同样电场强度和脉冲参数消融后,分别于0h、24h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3)选用6-8周龄Balb/c雌鼠,配制5×106个/m L 4T1细胞悬液,分别取100μL接种于小鼠右侧乳腺皮下,2周后成瘤,分为正常组、肿瘤对照组、肿瘤切除组、20k V/cm脉冲组、25k V/cm脉冲组、30k V/cm脉冲组共6组,每组小鼠11-12只,不同条件处理后定期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及肿瘤变化,14天后处死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比较不同治疗参数消融后小鼠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结果:(1)随着电场强度增加,吸光度值(OD)逐渐降低,活细胞总数逐渐减少。(2)50个脉冲,0k V/cm、20k V/cm、30k V/cm、40k V/cm场强下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30k V/cm脉冲场强诱导早期凋亡率最大。(3)20k V/cm脉冲组、25k V/cm脉冲组、30k V/cm脉冲组肿瘤达到不同程度的消融效果,其中30k V/cm脉冲组效果最佳,可以完全消融肿瘤。结论:纳秒脉冲电场引起细胞凋亡,消融效果与电场强度存在一定量效关系,合适的电场参数可以有效消融小鼠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是未来乳腺癌局部消融、微创治疗的一种可能手段。

张琦[6](2020)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小肠内给予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观察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探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观察两组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恶性呕吐、腹痛腹胀),探讨芪黄煎剂能否减轻术后不适和并发症;通过观察术后患者两组胃肠激素的变化(MOT、GAS、SS、VIP),探讨苗黄煎剂能否调节术后胃肠激素,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2.实验研究通过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大鼠模型,给予芪黄煎剂干预,通过观察小肠推进率探讨其是否能够促进胃肠运动的恢复;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ENS网络中ACh、SP、VIP、NO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数量,探讨其是否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通过检测ENS网络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及其受体(M3R、VIP2R、NK1R)mRNA 表达水平、蛋白翻译情况,探讨:ENS网络结构的恢复是否标志着其功能的恢复(即分泌正常的神经递质),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 临床研究将80例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mutrition,EN)乳剂TPF营养管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d-第7d给予中药芪黄煎剂营养管滴入,分别观察两组:(1)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2)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7天胃肠激素(MOT、GAS、VIP、SS)的血浆含量;(3)术后不适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2.实验研究将80只大鼠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由软件制作随机码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4组,每组20例。(1)给予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下同),采用酚红排空测定法,公式(小肠推进率=推进长度/小肠全长×100%)计算小肠推进率。(2)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肠ENS网络中ACh、SP、VIP、NO的形态和分布;ACh、SP、VIP、NO神经元细胞数量。(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其 mRNA表达水平,观察AChE、SP、VIP、NOS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AChE、SP、VIP、NOS的蛋白翻译情况。(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观察M3R,VIP2R,NK1R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M3R,VIP2R,NK1R的蛋白翻译情况。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1)研究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2)两组术后促进胃肠运动激素比较:两组术后1、7天GAS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7天MOT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两组术后1天MOT、GA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MOT、GAS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MOT、GAS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抑制胃肠运动激素比较:术后1、7天,VIP、SS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对于组内比较,两组均有术后1天均明显升高,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VIP、SS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VIP、SS上升不明显(P>0.05)。(3)与对照组相比,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腹胀、腹痛不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恶心呕吐例数无差异(P>0.05)。2.实验研究(1)在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的实验中发现,术后小肠推进率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均较假手术组下降(P<0.05),芪黄煎剂组小肠推进率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在ENS网络结构观察的实验中发现芪黄煎剂组ACh、SP肠神经元胞体大而染色深,节间束的神经纤维粗大,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芪黄煎剂组VIP、NO肠神经元胞体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深,节间束神经纤维粗大。(3)在ENS网络阳性神经元数量观察的实验中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芪黄煎剂组减少不明显,P>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明显比标准肠内营养组增加,P均<0.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4)在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中发现,标准肠内营养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ChE、SP、M3R、NK1R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芪黄煎剂组AChE、SP、M3R、NK1RmRNA也明显降低,而VIP、NOS及VIP2R明显升高(P<0.05);芪黄煎剂组与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标准营养组比较AChE、SP、M3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VIP、NOS及VIP2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手术的创伤,麻醉的应激可以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损害,影响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2)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促进小肠蠕动功能;(3)芪黄煎剂能够有效的调控胃肠激素(MOT、GAS、VIP、SS),使之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正常;(4)芪黄煎剂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促进肠道动力增强;(5)芪黄煎剂可以有效调控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ACh、SP、VIP、nNOS、M3R、VIP2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6)胃切除术后小肠内早期应用芪黄煎剂有利于术后肠ENS恢复,促进胃肠运动,利于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魏仕国[7](2019)在《ND/Fe3O4/DOX磁性纳米钻石药物体系的制备及其与HepG2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癌症预计将要成为世界各国死亡的首要原因和提高预期寿命的主要障碍。癌症的防范和诊疗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和棘手。化疗是主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它缺乏特异性识别肿瘤组织,存在毒副作用大、疗效低等缺点。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逐渐用于靶向药物输送,尤其是用于抗肿瘤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颗粒用于靶向药物输送具有许多优点,比如,它们体积小,可以逃避血液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的摄取。再者,纳米材料还具有靶向肿瘤和药物控制释放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并有效降低毒副作用。纳米钻石(NDs)因具有化学惰性、光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此外,由于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生物相容性良好、表面活性官能团丰富和磁性强的优势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所以,本文设计一种具有磁靶向的纳米钻石药物体系ND/Fe3O4/DOX(NFD),在外加磁场(MF)存在下,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体外模型,研究药物体系与HepG2细胞的生物效应,期望为磁靶向输送药物体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根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有氧条件下,探究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所需的最佳投料比n(Fe3+):n(Fe2+),以制备纯度较高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再用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修饰剂,制备表面包覆PEI的Fe3O4,将其与强酸氧化处理过的NDs通过物理作用结合起来得到ND/Fe3O4(NF)磁性纳米载体。最后在柠檬酸钠(Na3Cit)介质中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DOX),成功制得ND/Fe3O4/DOX(NFD)磁性纳米药物体系。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计算得NFD的DOX负载量为354±5.23μg mg-1。2.在MF存在下,以HepG2肝癌细胞为体外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显微镜观察法、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等手段研究了NFD药物体系与HepG2细胞之间的生物作用。从流式细胞术结果知,NF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NFD进入HepG2细胞是经过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且MF场存在条件下摄取速率更快,说明NFD具有磁靶向性;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NFD药物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且在溶酶体中定位;通过细胞凋亡实验证明NFD能够引起大量细胞凋亡,且MF存在时,效果更明显,再次表明此药物体系具有磁靶向性;另外,通过细胞划痕法证实,NFD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且MF存在情况下,抑制效果更明显。3.利用化学键(酯键)将缩水甘油化DOX(GLY-DOX)和PEG化ND(ND-PGE-COOH)偶联,得到新型纳米钻石药物体系ND-PEG-GLY-DOX(NPGD)。从NPGD体外模拟释药结果发现,它在生理环境(pH 7.4)中稳定性好,意味着其毒副作用小。而在溶酶体环境(pH 4.5)中累积释药率为50%左右,表明具有pH响应释药特性。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进行表征,初步确定GLY-DOX和NPGD的成功制备。同时,还合成了以酰胺键连接的ND-PEG-DOX(NPD)纳米钻石药物,并体外模拟释药,结果表明释药仅为20%左右,证明GLY-DOX和ND-PEG-COOH通过酯键偶联。

张鑫[8](2019)在《一种磁共振兼容冷刀系统研制及相关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温冷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肿瘤绿色治疗方法,它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杀伤有害的肿瘤病变细胞,并尽量以微创为代价,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不必要的损害。对比各种常规肿瘤治疗的方案而言,从原理、效果和成本上低温手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一些特有的优势。但是,目前阻碍低温外科手术成为主流肿瘤治疗手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精确评价低温手术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精确监测低温外科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低温手术的理论和仿真研究,精确的数值模型对冷刀设计,术前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必要开展核磁共振兼容的冷刀的设计开发,以便利用核磁共振这种目前最灵活的诊断成像方式之一对低温手术进行图像监测,精确实施低温外科手术。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非稳态两相流耦合生物组织传热模型用于数值模拟分析低温手术中组织中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利用该模型,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定性定量地分析多重冷刀的协同效应。预测了组织冷冻程度和冷冻损伤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过程,揭示了冷刀内部的传热机理和流动的特性对于准确预测冷刀在多重冷刀冷冻手术中的制冷能力的重要性。使用该模型优化了核磁共振兼容冷刀设计,评估流速,材料和冷刀结构对制冷效果的影响,并尝试确定这些参数的最佳值。此外,基于尽可能杀死目标组织并且最大限度地避免周围健康组织的不可逆的破坏的目的,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两相流模型的评估多冷刀性能的方法,用于改善低温手术在癌症治疗中的术前精确计划和过程控制。其次本文介绍了一种核磁共振兼容的液氮冷刀系统。通过3.0-T核磁共振成像验证冷刀有较好的MRI兼容性。并利用非稳态两相流传热模型分析组织中温度场的动态变化。同时开展了几组实验,从理论和实验上评估冷刀的冷冻效果。为了优化低温手术效果,开展了添加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肿瘤细胞杀伤实验,分析了肿瘤细胞的存活率,验证在纳米粒子的帮助下,该核磁共振兼容冷刀对肿瘤细胞有效杀伤,对周围健康组织没有伤害。然后本文建立了一种磁性纳米颗粒在核磁共振射频电场中产热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核磁共振成像中不同的的电场强度下添加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组织在低温手术中射频加热现象。还对不同电场强度下添加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和未添加时-40 ℃等温面包围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了对比。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磁场中产热对低温手术中肿瘤温度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的结果能够指导MRI射频磁场中纳米低温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研究了低温手术的术前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体运动的多重冷刀布局优化方法。利用三维两相流动模型评估冷刀的优化布局的方法。使用缺陷函数来分析具有相同插入深度的多个液氮冷冻刀的前列腺冷冻消融方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基于多体运动布局方法能够得到最佳的冷刀布局,可以对目标组织的产生最大冷冻损伤并且给邻近的健康组织带来最小的损伤。总之,本文用两相流耦合生物传热模型,创新性地对低温手术多重冷刀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设计评估了核磁共振兼容冷刀系统以及磁性纳米粒子辅助下的低温手术,研究了核磁共振成像中不同的的电场强度下添加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组织在低温手术中射频加热现象,提出了新的基于多体运动的多重冷刀优化布局算法。这些发现能够进一步推进低温手术的作为一种精确靶向微创的方法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王丹[9](2019)在《冷消融、热消融与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发现时处于中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根治的机会,传统的放化疗获益十分有限,新兴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具有选择性,而微创消融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应用人群广泛、手术可重复性高等优势,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肺癌的模式。中医认为局部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易于走窜、耗伐气血的恶性肿瘤局部辨证可辨为“阳证”,而局部代谢相对较慢、生长速度较缓、不易转移的良性肿瘤局部辨证可辨为“阴证”。“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是中医基本治则之一,因此针对局部辨为“阳证”的恶性肿瘤应该以“寒”治之,疗效或许更为显着。临床上以氩氦刀冷冻消融为代表的冷消融与以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为代表的热消融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都越来越广泛,冷消融、热消融减轻肺癌局部肿瘤负荷的疗效明确,但对于二者的疗效孰优孰劣目前并没有定论。其次,部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提示冷消融、热消融都可以激发后续免疫反应,但二者之间的差异尚无定论,理论上用寒热属性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局部辨证为“阳证”的恶性肿瘤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明确冷消融、热消融的疗效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对后续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1、明确冷消融、热消融、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疗效差异;2、明确冷消融、热消融、金属刀三种治疗方式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区别。方法:1、明确冷消融、热消融及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疗效差异:挑选肿瘤大小均一的小鼠40只,随机分成冷消融组、热消融组、手术切除组及切开缝合组4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切开缝合处理,观察记录小鼠的生存期、活动度及毛发情况;2、冷消融、热消融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挑选出肿瘤大小均一的小鼠40只,随机分成冷消融组、热消融组、手术切除组及切开缝合组4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切开缝合处理。4组小鼠分别于干预后第3、7、10天各麻醉处死3只,通过眼眶后静脉留取小鼠外周血液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剥离小鼠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制作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病灶IL-2、IL-6、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剥离小鼠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剥离小鼠肺组织,观察小鼠肿瘤肺转移情况。结果:1、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切开缝合干预Lewis肺癌荷瘤小鼠后,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组生存期均长于切开缝合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横向比较:a、各组术后7天,T细胞亚群方面,CD4/CD8比值冷消融组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6,P=0.016);脾重方面,切开缝合组最高,其次是冷消融组、热消融组,手术切除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7,P=0.011);IL-6方面,冷消融组最高,其次是手术切除组、切开缝合组,热消融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各组术后10天,CD3细胞百分比冷消融组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脾重方面,热消融组最高,其次是切开缝合组、冷消融组,手术切除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4,P=0.024);脾指数方面,切开缝合组最高,其次是热消融组、冷消融组,手术切除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IL-2方面,冷消融组最高,其次是切开缝合组、手术切除组,热消融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TNF-α方面,手术切除组最高,其次是冷消融组、切开缝合组,热消融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纵向比较:a、冷消融组不同时间段,CD8细胞百分比术后3天最高,术后7天降低,术后10天再次升高,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鼠脾重、脾指数均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脾重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70,P=0.009);IL-6随着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NF-α随着时间变化升高,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b、热消融组不同时间段,CD3细胞、CD4细胞百分比均随着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其中CD3细胞百分比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小鼠脾重、脾指数均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脾重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32,P=0.009);IL-6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切开缝合组不同时间段,CD4细胞百分比均随着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CD4细胞百分比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6,P=0.048);CD8细胞百分比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小鼠脾重、脾指数均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脾重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32,P=0.009),脾指数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5,P=0.009)。d、手术切除组不同时间段,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百分比均随着时间变化先升高后降低,CD3细胞百分比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4/CD8比值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IL-6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1、冷消融、热消融及手术切除治疗LLC荷瘤小鼠的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从机体免疫功能来看,冷消融更胜一筹,因此局部辨证为“阳证”的恶性肿瘤应该采取具有“寒”属性的冷消融;2、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三种干预方式短时间内对LLC荷瘤小鼠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无明显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后期冷消融对LLC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优于热消融及手术切除;3、冷消融、热消融、手术切除三种干预方式短时间内对LLC荷瘤小鼠的IL-2、IL-6、TNF-α的影响无明显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后期冷消融对LLC荷瘤小鼠IL-2、IL-6分泌的促进作用优于热消融及手术切除;4、冷消融可以促进LLC荷瘤小鼠IL-6、TNF-α的分泌,热消融可以促进LLC荷瘤小鼠IL-6的分泌。

李向禹[10](2019)在《ADSCs来源的Exosomes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Autologous fat graft,AFT)在整形美容外科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增加待修复区域局部软组织体积的重要手段,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器官修复重建、丰胸、丰臀、面部脂肪填充除皱、颞部(太阳穴)凹陷、面颊部凹陷、双侧面部不对称,甚至是乳腺癌病人术后乳房重建及其他相关术式[1-3],且具备生物相容性好、获取简便、来源广泛、填充效果好和创伤小等显着优势,是目前公认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4-6]。但高吸收率、低存活率等不足[7],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因此脂肪移植手术的关键就是提高自体移植脂肪成活率。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来源于脂肪组织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增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已有研究证实,ADSCs在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促进VEGF、bFGF、MMP-9、PDGF、TGF-β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以及直接分化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细胞,使得移植脂肪能够在受区更快获得血液供应,减少缺血时间[7-10]。ADSCs在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方面具有较为理想的作用和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干细胞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瓶颈和障碍,例如干细胞分裂分化不可控的可能、法律法规及社会伦理道德的限制。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能发挥干细胞同样的作用,又不含有完整的干细胞体的解决方案就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细胞的分泌功能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细胞分泌的因子、囊泡以及信号分子等在微环境调控以及生理改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泌体(exosomes)也是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盘状囊泡。Exosomes呈盘状,直径30150 nm,它的表面富集胆固醇、神经鞘磷脂、神经酰胺等脂类物质,其内载有蛋白质、mRNA、microRNA等生物信息,在细胞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11]。1996年在B淋巴细胞中也发现了exosomes,且这些exosomes有着刺激T细胞的增殖以及抑制肿瘤的生长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12]。随后研究人员们发现除了在体内活细胞,甚至在体外培养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到exosomes,多种细胞无论在正常或者病理状态下均可以分泌exosomes[13]。现有体内和体外研究发现,正常细胞来源或干细胞产生的exosomes能起到修复甚至促进再生的作用[14]。在exosomes相关内容研究中,关于exosomes与血管再生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相关研究表明正常祖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s同样含有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相关介质,包括VEGFA、CXCL8、IL-6、FGF2以及miR-23a等。在皮肤损伤修复、骨组织再生、末端肢体缺血和血管损伤修复在内的领域,已有治疗研究利用exosomes所含促血管生成因子促进病灶区域血供恢复。研究表明exosomes有能力改变包括增生、迁移、内皮细胞的管道构成在内的血管生成步骤以及提高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和相关蛋白的分泌[15-26]。目的:利用人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来提高移植脂肪血供水平,以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率。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水动力设备自体脂肪移植手术中获取的脂肪组织提取ADSCs。第一部分通过经典的差速离心法提取ADSCs来源的exosomes,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验证该exosomes来源的可靠性和生物性。同时为了更进一步的分析ADSCs来源exosomes促进脂肪移植血管再生的作用;第二部分计划通过模拟出脂肪移植的过程,在裸鼠背部对称两翼皮下注射移植脂肪组织,进一步探讨ADSCs来源的exosomes对脂肪移植存活率是否有促进作用以及其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率的机制。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我们期望能够得到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方法,从而可以将exosomes广泛的应用于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验,为进一步实际运用于临床手术及开发新的医疗技术做铺垫。结果:hADSCs-exosome可通过调节区域内的VEGF等相关表达的水平来影响移植脂肪组织血管生成,以促进移植组织的存活。结论: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能促进移植脂肪的血管生成,加速移植脂肪组织血管化,促进移植脂肪组织的存活率。

二、冷冻外科手术的生物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冻外科手术的生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仿生电磁场在癌症及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癌症治疗现状
        1.1.2 糖尿病治疗现状
    1.2 生物电磁学研究现状
        1.2.1 生物电磁效应
        1.2.2 生物电磁效应机制
        1.2.3 电磁治疗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意义
第2章 BIEMF及生物电磁效应方向性的研究
    2.1 引言
    2.2 自然电磁场及仿生电磁场
        2.2.1 地球磁场
        2.2.2 舒曼共振
        2.2.3 细胞脉动
        2.2.4 脑电波
        2.2.5 仿生电磁场(BIEMF)
    2.3 BIEMF发射仪器的选择与电磁场的表征
        2.3.1 BIEMF发射仪器介绍
        2.3.2 磁场检测系统的介绍
        2.3.3 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磁场强度及方向测量结果
    2.4 不同方向BIEMF对细胞ATP合成的影响
        2.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4.2 细胞培养
        2.4.3 ATP检测实验
        2.4.4 统计学分析
        2.4.5 ATP检测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BIEMF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BIEMF对体外培养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细胞培养
        3.2.3 结晶紫染色实验
        3.2.4 统计学分析
        3.2.5 BIEMF对不同浓度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3.2.6 BIEMF对 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密度依赖性验证试验
    3.3 BIEMF抑制Hela细胞增殖机理初步探究
        3.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胞形态观察
        3.3.4 DAPI染色实验
        3.3.5 细胞有丝分裂染色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IEMF糖尿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BIEMF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2.2 细胞培养
        4.2.3 葡萄糖消耗检测实验
        4.2.4 统计学分析
        4.2.5 葡萄糖消耗检测结果
    4.3 BIEMF对Beta-TC-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4.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3.2 细胞培养
        4.3.3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
        4.3.4 统计学分析
        4.3.5 胰岛素检测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穿戴BIEMF治疗仪发射端的设计与制作
    5.1 引言
    5.2 BIEMF发射端的设计
        5.2.1 单个BIEMF发射端的设计
        5.2.2 BIEMF发射端组合方式的设计
    5.3 BIEMF发射端的仿真
        5.3.1 ANSYS Maxwell软件简介
        5.3.2 有限元仿真的实现
        5.3.3 仿真结果分析
    5.4 BIEMF发射端的制作与检测
        5.4.1 主要材料及仪器
        5.4.2 BIEMF发射端的制作
        5.4.3 BIEMF发射系统的搭建
        5.4.4 BIEMF发射端的磁场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BIEMF人体组织穿透能力的研究
    6.1 引言
    6.2 电磁场在生物组织中衰减的理论分析
        6.2.1 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
        6.2.2 电磁场在各组织中的衰减量计算
    6.3 人体腹部及肝脏三维建模
        6.3.1 PTC Creo软件简介
        6.3.2 人体腹部及肝脏解剖学结构分析
        6.3.3 人体腹部及肝脏三维模型创建
    6.4 有限元仿真的实现
        6.4.1 三维模型导入及线圈排布
        6.4.2 设置各组织电磁特性参数
        6.4.3 网格划分及求解设置
        6.4.4 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雌激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1.2 肝癌中雌激素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尚不明确
    1.3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是第三种独立作用的新型雌激素受体
    1.4 GPER介导的信号通路可能是肝癌中雌激素保护作用的重要相关环节
    1.5 本项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思路
第2章 GPE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处理
    2.2 实验结果
        2.2.1 GPER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变量的关系
        2.2.2 免疫印迹法检测GPER的表达
        2.2.3 生存分析
        2.2.4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预后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肝癌细胞中GPER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不同肝癌细胞系中GPER表达情况
        3.2.2 激活GPER后的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肝癌中GPER/ERK信号的临床意义及体内生物效应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实验方法
        4.1.3 统计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GPER、p-ERK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4.2.2 GPER/ERK信号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3)具有促成骨及抗肿瘤多功能型仿生羟基磷灰石负载姜黄素纳米前药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骨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
        1.1.1 骨肿瘤的临床治疗策略
        1.1.2 骨肿瘤的临床治疗难点
    1.2 骨组织修复材料
        1.2.1 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1.2.2 传统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1.2.3 微纳结构HA的仿生合成
        1.2.4 HA表面分级结构的成骨效应
        1.2.5 HA颗粒结构对细胞内吞的介导作用
        1.2.6 HA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3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效应
        1.3.1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瓶颈
        1.3.2 姜黄素的分子构效关系
        1.3.3 姜黄素的抗癌机制
        1.3.4 新型姜黄素衍生物
        1.3.5 姜黄素在抗骨肿瘤中的应用
    1.4 多功能骨肿瘤治疗材料
        1.4.1 无负载药物的多功能骨肿瘤治疗材料
        1.4.2 整合药物的多功能骨肿瘤治疗材料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可调控分级结构HA颗粒的仿生合成及其促进干细胞内吞和成骨分化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化学试剂与设备
        2.2.2 分级结构HA微纳米颗粒的制备
        2.2.3 分级结构HA颗粒的理化性能表征
        2.2.4 分级结构HA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
        2.2.5 不同分级结构HA颗粒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
        2.2.6 分级结构HA颗粒的促成骨机制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分级结构HA颗粒的制备及形貌演变
        2.3.2 分级结构HA颗粒的理化性质
        2.3.3 分级结构HA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
        2.3.4 不同分级结构HA颗粒诱导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2.3.5 分级结构HA颗粒促成骨机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合成及其抗骨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合成与测试方法
        3.2.1 化学试剂与设备
        3.2.2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合成
        3.2.3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理化性质表征
        3.2.4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抗癌活性和细胞摄取
        3.2.5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抑癌机制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
        3.3.2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抗癌活性及细胞摄取
        3.3.3 新型姜黄素前药的抑癌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型仿生HA颗粒/姜黄素前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抗骨肿瘤活性和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化学试剂与设备
        4.2.2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制备
        4.2.3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能表征
        4.2.4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外抗癌活性及细胞靶向
        4.2.5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外抑癌机制分析
        4.2.6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4.2.7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内抗肿瘤机制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优化合成
        4.3.2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
        4.3.3 复合材料的体外抑癌活性及细胞靶向
        4.3.4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外抑癌机制分析
        4.3.5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生物安全性
        4.3.6 复合微纳米颗粒的体内抗肿瘤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ALA-PDT对尖锐湿疣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尖锐湿疣的治疗现状及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新型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纳秒脉冲电场对乳腺癌4T1细胞的杀伤作用
    1.1 试剂、材料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纳秒脉冲电场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
    2.1 试剂、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早期乳腺癌微创消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情况

(6)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肠神经系统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肠神经系统(ENS)的概念与形态学结构
        2 肠神经系统来源与发育
        3 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
        4 肠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5 肠神经系统网络结构、递质、受体的观察和检测
    二 神经内分泌激素(胃肠激素)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胃肠激素的概念
        2 胃肠激素的重要兴奋性与抑制性激素(神经递质)
        3 胃肠激素的检测
    三 胃切除术后中医辨证、对机体危害及ENS网络的影响
        1 胃癌发病率及危害
        2 胃切除手术后对机体的影响
        3 胃切除手术后中医辨证
        4 胃切除手术后对ENS网络的影响
    四 中西医对病理状态下胃肠激素及ENS损害的干预
        1 现代医学干预
        2 传统中医中药干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材料
        1 实验药物和试剂
        1.1 实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2 仪器和设备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标准
        2 术后中医证型的辨别、治法确立、方药组成
        3 中药施治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指标的观察及检测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四 结果
        1 术后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4
        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胃肠运动激素变化比较
        2.1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促进胃肠运动激素MOT、GAS变化,结果见表2-5
        2.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抑制胃肠运动激素VIP、SS变化,结果见表2-6
        3 术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恶性呕吐、腹痛腹胀),结果见表2-7
        五 讨论
        1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
        2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干预分析
        3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激素变化的干预分析
        4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的干预分析
        5 中药应用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研究内容
        一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和试剂
        1 实验动物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和器具
        2.2 实验试剂
        3 实验仪器
        3.1 检测离体肠管运动功能的仪器
        3.2 检测ENS肠神经元分布和定位的设备和仪器
        3.3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表达的设备和仪器
        3.4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ChE、SP、VIP、NOS、M3R、VIP2R、NK1R蛋白表达设备和仪器
        二 方法
        1 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2 动物分组、干预方法和标本的采集
        2.1 动物分组
        2.2 各组干预措施
        2.3 标本采集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1 小肠推进率的检测
        3.2 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
        3.3 肠神经元的数量观察
        3.4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表达
        3.5 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蛋白表达
        4 统计学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建立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完成标本采集
        2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3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肌层中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结果(如图3-5)ACh、SP、VIP、NOS肠神经元电镜下的形态、分布
        4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组织中肠神经元的数量的观察结果
        5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 mRNA和受体M3R,VIP2R,NK1R mRNA的表达
        5.1 各组间神经递质和受体的mRNA转录情况比较
        5.2 Ach、SP、VIP、nNOS、M3R、VIP2R、NK1R扩增动力学曲线
        6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蛋白表达
        四 讨论
        1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干预分析
        2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结构影响的干预分析
        3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变化的的干预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7)ND/Fe3O4/DOX磁性纳米钻石药物体系的制备及其与HepG2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肿瘤微环境
    1.3 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
    1.4 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1.4.1 纳米颗粒的EPR效应
        1.4.2 纳米颗粒的主动靶向
    1.5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治疗
        1.5.1 肿瘤缺氧
        1.5.2 肿瘤微环境中的酸性pH值
    1.6 磁性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的应用
        1.6.1 磁性纳米药物载体
        1.6.2 磁性纳米材料热疗
    1.7 纳米钻石介绍
        1.7.1 纳米钻石的合成
        1.7.2 纳米钻石的修饰
        1.7.3 纳米钻石的生物相容性和毒性研究
        1.7.4 纳米钻石的应用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创新出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8.3 创新性
第二章 ND/Fe_3O_4/DOX磁性纳米药物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内容和方法
        2.3.1 ND-COOH的制备
        2.3.2 有氧条件下Fe_3O_4 制备条件的优化
        2.3.3 Fe_3O_4/PEI的制备
        2.3.4 磁性纳米钻石药物体系ND/Fe_3O_4/DOX(NFD)的制备
        2.3.5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6 作用时间对ND/Fe_3O_4/DOX(NFD)药物负载量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纳米Fe_3O_4 的制备
        2.4.2 不同纳米材料的表征
        2.4.3 作用时间对ND/Fe_3O_4/DOX(NFD)药物负载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ND/Fe_3O_4/DOX磁性纳米药物体系与HepG_2 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3.1 细胞的复苏及其传代
        3.3.2 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3.3.3 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钻石药物的细胞内定位
        3.3.4 HepG_2 细胞摄取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钻石药物的动力学研究
        3.3.5 HepG_2 细胞摄取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钻石药物的机制研究
        3.3.6 ND/Fe_3O_4/DOX(NFD)纳米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3.4.2 磁性纳米钻石药物体系ND/Fe_3O_4/DOX(NFD)的细胞定位
        3.4.3 细胞摄取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钻石药物的动力学研究..
        3.4.4 细胞摄取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药物的机制研究
        3.4.5 ND/Fe_3O_4/DOX(NFD)磁性纳米钻石药物对HepG_2 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pH响应纳米药物体系ND-PEG-GLY-DOX构建的初步探讨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内容
        4.3.1 缩水甘油化的阿霉素(GLY-DOX)的制备
        4.3.2 ND-PEG-GLY-DOX(NPGD)纳米钻石药物的制备
        4.3.3 ND-PEG-GLY-DOX(NPGD)纳米药物的体外释药行为探究
        4.3.4 GLY-DOX和 NPGD的表征
        4.3.5 基于酰胺键偶联ND-PEG-DOX(NPD)制备
        4.3.6 ND-PEG-DOX(NPD)的体外药物释放
    4.4 结果与讨论
        4.4.1 ND-PEG-GLY-DOX(NPGD)纳米药物的体外释药行为探究
        4.4.2 GLY-DOX和 ND-PEG-GLY-DOX(NPGD)的HR/AM表征
        4.4.3 ND-PEG-DOX(NPD)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一种磁共振兼容冷刀系统研制及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低温手术的应用和发展
        1.1.2 低温手术损伤机理
        1.1.3 低温手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1.2 研究现状
        1.2.1 低温手术的数值计算和仿真研究现状
        1.2.2 低温手术冷刀的研究进展
        1.2.3 核磁共振引导的低温手术现状
        1.2.4 纳米颗粒辅助的低温手术的现状
        1.2.5 低温手术术前规划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第2章 液氮冷刀的两相流耦合传热模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液氮冷刀的两相流耦合生物传热建模
    2.3 数值计算过程和验证
    2.4 流速的影响分析
    2.5 不同材料冷刀制冷效果的仿真分析
    2.6 冷刀结构的影响分析
    2.7 多刀布局对低温手术的影响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核磁共振兼容冷刀系统的设计和评估
    3.1 引言
    3.2 冷刀实验系统设计
    3.3 制冷能力验证
    3.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性纳米颗粒在核磁共振引导低温手术中的热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磁性纳米颗粒在交变磁场中产热的理论基础
    4.3 磁性纳米颗粒在交变磁场中产热的仿真建模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体运动模型的多刀布局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多体运动模型的多刀高效布局算法
    5.3 基于多体运动模型的多刀布局求解
    5.4 仿真验证
    5.5 实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冷消融、热消融与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微创消融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1 概述
        1.2 冷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3 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4 微波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5 激光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6 微创消融联合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7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微创消融免疫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冷消融免疫研究
        2.3 热消融免疫研究
        2.4 微创消融对比研究
        2.5 微创消融联合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1. 实验一: 冷消融、热消融及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疗效差异
        1.1 实验细胞与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1.4 细胞培养与动物造模
        1.5 干预措施与观察指标
        1.6 数据分析
        1.7 结果
        1.8 讨论
        1.9 小结
    2. 实验二: 冷消融、热消融及金属刀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2.1 实验细胞与动物
        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2.4 细胞培养与动物造模
        2.5 干预措施与观察指标
        2.6 数据分析
        2.7 结果
        2.8 讨论
        2.9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ADSCs来源的Exosomes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汇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外泌体的提取及鉴定
    前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1.3 主要仪器及器械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5 各种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脂肪干细胞获取、体外培养及鉴定
        2.2 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鉴别及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
        3.2 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表面标记物鉴定
        3.3 hADSCs的去血清培养
        3.4 hADSCs来源exosomes提取
        3.5 ADSCs来源的exosomes电镜检测
        3.6 hADSCs来源的exosomes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3.7 动态光散射检测(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
        3.8 Exosomes浓度粒径(NTA)检测
    4 讨论
        4.1 ADSCs细胞提取鉴定
        4.2 人脂肪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提取鉴定
    5 结论
第二部分 ADSCs来源Exosomes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体内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耗材
    2 方法
        2.1 获取脂肪移植样品
        2.2 创建脂肪移植模型
        2.3 取出移植物并进行测量
        2.4 石蜡切片的制备
        2.5 HE染色
        2.6 Masson Trichrome(MT)染色分析
        2.7 免疫组化检测
        2.8 免疫组化VEGF检测
        2.9 资料及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脂肪移植模型的建立
        3.2 移植脂肪组织取出观察比较
        3.3 移植脂肪组织颗粒长径(L)的测量及比较
        3.4 移植脂肪组织颗粒的重量测量及对比
        3.5 移植脂肪颗粒HE染色
        3.6 Masson染色分析
        3.7 VEGF组化显色分析
    4 讨论
        4.1 脂肪移植模型及标本获取后的对比
        4.2 脂肪移植颗粒标本的处理对比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冷冻外科手术的生物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仿生电磁场在癌症及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刘学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D]. 邱宇安. 南昌大学, 2021(01)
  • [3]具有促成骨及抗肿瘤多功能型仿生羟基磷灰石负载姜黄素纳米前药复合材料的研究[D]. 徐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ALA-PDT对尖锐湿疣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D]. 李小燕. 郑州大学, 2020(02)
  • [5]新型纳秒脉冲电场消融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徐振田. 浙江大学, 2020(02)
  • [6]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D]. 张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ND/Fe3O4/DOX磁性纳米钻石药物体系的制备及其与HepG2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D]. 魏仕国. 山西大学, 2019(01)
  • [8]一种磁共振兼容冷刀系统研制及相关实验研究[D]. 张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7)
  • [9]冷消融、热消融与金属刀治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D]. 王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ADSCs来源的Exosomes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D]. 李向禹.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冷冻手术的生物学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