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江三角洲的沉积机制及生长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金振奎,高白水,石良,李桂仔[1](2021)在《汊口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鄱阳湖赣江三角洲汊口滩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许多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难度增大,复合分流河道带和单河道的划分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分流河道内部有利砂体的识别。现代沉积研究是认识分流河道内砂体发育特征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鄱阳湖赣江三角洲的现场考察,发现汊口滩是三角洲分流河道中发育的重要砂体类型,以发育在分流河道的分汊口处为典型特征。根据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组合、沉积构造等特征,将汊口滩划分为滩头、滩中、滩尾3个沉积单元。从滩头到滩尾具有水动力条件减弱、沉积物层理规模减小、单砂层厚度减小、粒度变细、泥质夹层增多的特点。汊口滩主要是由于在分汊口处,水流受到汊口的顶托作用流速降低,沉积物按粒度分异堆积形成;堆积方式主要以向上游方向的逆流加积为主。与水道砂体相比,汊口滩发育的层理类型多,而且内部夹层发育,非均质性更强;由于夹层的遮挡作用,砂体不易发生水淹,有利于形成剩余油的富集区。
孙中恒[2](2021)在《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湖过渡相沉积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浅水湖盆广泛发育河湖交互沉积,但尚未建立系统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河流与湖泊在交互区水体条件频繁转换,二者水动力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作用下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油气富集也明显不同于传统河流与三角洲沉积体系。传统深水三角洲沉积湖盆水深,相带稳定,相比而言浅水湖盆地形平缓、湖阔水浅,水体振荡频繁、横向迁移幅度大,相带宽广、垂向交互叠置,单位地质尺度内发育河流和湖泊交互叠置沉积,难以用单一相带表征。本文创新性提出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强调河湖交互动态沉积过程,将河湖频繁改造的沉积区作为一个动态的交互区、独立单元进行整体解剖,深入探讨并构建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观察类比为切入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比较沉积学、“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岩心/壁芯、测井、主微量元素、古生物、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将今论古”,“古今对比”,开展渤海海域东部馆陶组河湖交互沉积体系研究。基于“定性-定量”、“井-震”相结合构建湖盆萎缩期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三级层序尺度物源供给过程及物源交汇区时空演化,明确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判别标志,系统解剖河湖交互沉积特征,刻画河湖交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总结其发育规律与主控因素,最终建立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沉积过程,探讨砂体富集机理,预测重点有利储集区带。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如下:(1)构建了湖盆萎缩期层序地层格架。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三级(SQ1、SQ2、SQ3)、6个四级(SQ1-1/SQ1-2/SQ2-1/SQ2-2/SQ3-1/SQ3-2)高频层序地层和古地貌格架,层序内部呈幕式变化,古地貌相应由继承性分隔地貌向平缓连通地貌转化。基于构造、古地貌特征及断裂样式划分了A(伸展断控区)、B(走滑夹持区)、C(稳定坳陷区)三个一级构造-沉积单元,依次对应陆上河控主体区、河湖交互区和湖泊主体区。(2)系统分析了馆陶组浅水沉积古地理背景。馆陶组整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馆陶组沉积早期(SQ1),温度与湿度都表现为逐渐降低的特征;馆陶组沉积中期(SQ2),则表现为温度变高以及湿度的增加;馆陶组沉积晚期(SQ3),则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再次降低和湿度的减小。地形地貌平缓(坡度小于1°),湖阔盆浅,平均水深12.4m,具备典型的陆相浅水湖盆特征。(3)重建了渤东地区馆陶组坳陷湖盆多物源的时空交互作用。胶东隆起缺少三叠纪和侏罗纪170-180Ma锆石年龄峰值是区分北部辽东物源的重要标志。渤东地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辽东隆起,具有远源,锆石年龄谱分散的特征;而渤东地区南部主要来自胶东物源,具有近源,锆石年龄谱集中的特征。SQ1-SQ3,辽东供源逐渐增强,胶东供源逐渐减弱;辽东、胶东两大物源交汇于蓬莱19区块,物源交汇区由北向南逐渐迁移。(4)建立了河湖交互沉积单元划分方法,解剖了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不同沉积单元特征。以最高洪水线和最低枯水线为界线,有效识别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三个沉积单元。A区始终处于洪水线以上,不受湖盆水体影响,发育稳定的骨架水系和河道砂体,正韵律旋回,偶尔发育孤立点状水体;B区处于洪水线和枯水线之间,是一个动态交互区,发育复合砂体,正反韵律叠置,水体分割性强,发育多支带状水体单元;C区位于枯水线之下,呈现为多中心片状水体分布格局,以湖相泥岩为主,夹薄层席状砂。(5)建立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渤东地区早期发育近源沉积以及盆内和盆缘局部剥蚀供源,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SQ1)和浅水三角洲(SQ2)沉积模式;而晚期伴随湖盆萎缩,填平补齐,地貌格局差异减小,以相对远源供源为主,发育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6)基于地震沉积学分析,预测了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建立了PL19-20构造平面分区(块)、垂向分段的多方法交互综合预测有利储集区带。其中,SQ1和SQ2岩石物理砂泥不可分,建立以岩性组合为主导,地震手段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岩性组合、地震相分析、分频反演等技术方法;SQ3岩石物理关系可区分砂泥岩,建立以地震为主导,钻井标定为辅的储层预测方法,主要适用RGB分频融合、多属性融合、分频反演、钻井标定等技术方法。PL20区发育两个物源注入口(PL20-2和PL20-3),形成片状和条带状-枝状频繁交互叠加的沉积特征,优势砂体发育于主河道区带内;而PL19区早期发育以胶东供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晚期物源发生转换,以辽东相对长源的曲流河输导、搬运沉积为主,优势砂体早期发育于PL19西南部三角洲前缘朵叶中,晚期集中于东北侧曲流河河道内。
辛玮琰,白玉川,刘万利,张明进[3](2021)在《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沉积演变过程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角洲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河流演变和河流地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入湖三角洲在阶段性水沙供给条件下其沉积演变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本文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以赣江三角洲年内上下游水沙阶段性变化特点为研究背景,考虑了水沙运动相似,通过控制实验三角洲上游来水来沙和下游湖水位条件,呈现了实验室尺度的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沉积演变过程,反映了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对变动水沙条件的响应过程。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的阶段性沉积特点与天然三角洲年内演变特点相似,表明实验尺度下分阶段控制水沙和湖水位条件以探究入湖三角洲在自然条件下的演化规律是合理可行的。
杜威,纪友亮,张艺楼,周淋,吕文睿,杨佳奇,罗妮娜,张宸赫[4](2021)在《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和形态特征——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实例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细粒三角洲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深水环境的层序演化,而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短期发育过程、几何形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尚不明确。利用沉积正演数值模拟重塑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的生长演化过程,对比分析富粉砂质和富泥质三角洲的形态特征并建立沉积演化模式,结合岱海湖弓坝河三角洲的卫星影像和实地踏勘,研究了实际沉积体系与沉积正演数值模拟的异同,总结砂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湖泊缓坡带的河控细粒三角洲的沉积演化可以划分为正常湖退和强制湖退2种模式。正常湖退背景下,在主分流河道决口分叉的控制下,多期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叠覆体(河坝复合体)经历了增生、废弃和改造的动态过程,最终不均匀地分布于主分流河道两侧。强制湖退背景下,多期岸线的河坝复合体之间由平原主分流河道连接,垂向上形成"三层结构"和"二元结构"交替出现的格局。(2)正常湖退背景下砂泥比影响着河坝复合体与主分流河道的接触关系和三角洲的宏观形态。与富粉砂质三角洲相比,富泥质三角洲具有"规模大、延伸广和节点发育"的特点。(3)受三角洲形态特征的影响,与富粉砂质三角洲相比,富泥质三角洲砂体延伸远但相对孤立,连通性较差,与烃源岩联系更密切。正常湖退和强制湖退的交替出现增强了砂体的非均质性。
袁选俊,周红英,张志杰,王子野,成大伟,郭浩,张友焱,董文彤[5](2021)在《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目前中国陆上岩性油气藏规模储量增长的主体。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保乾三角洲和现代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解剖,重点探讨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的地质背景、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结果表面:①坳陷湖盆具有形成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背景,敞流型湖盆导致的湖平面频繁升降控制了浅水三角洲的纵横向发育规模。②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发育2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深湖型三角洲一般呈朵叶状,沉积亚相展布清晰,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浅湖型三角洲一般呈鸟足状或树枝状,沉积亚相分异不明显,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为主,河口坝不发育;③通过现代沉积遥感定量分析,刻画了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近50年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了分流河道从分散树枝状到闭合结网状的生长过程。④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是不断发育的多期朵叶体在平面上拼接而成的复合体,其中分流河道是最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在平面上呈结网状分布,控制了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富集。
杨军飞[6](2020)在《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湖泊水环境监测评价是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河流湖泊生态健康安全评价的重要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国外,由欧盟开发的硅藻指数已被广泛用于淡水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在中国,大多数基于硅藻指数监测与评价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为此,论文研究调查了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内8个碟形湖20个样点的水质参数和表层沉积硅藻群落结构,探究了欧洲硅藻指数在南矶山碟形湖内的适用性,为构建南矶山湿地碟形湖硅藻指数提供基础资料;同时论文研究调查了南矶山碟形湖以往历史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并结合南矶山湿地内战备湖与上北甲湖沉积柱状样理化指标在时间尺度下的分布特点,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冗余分析,探讨了南矶山湿地碟形湖以往历史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南矶山湿地碟形湖流域共鉴定硅藻77种,分属5目8科11属,主要以Melosira varians、Fragilaria capucina、Synedra ulna、Cyclotella meneghiniana、Cocconeis placentula、Navicula veneta为流域优势种;根据战备湖的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可知,战备湖沉积硅藻共发现64种硅藻,分属2纲5目9科15属,其中指示种为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Navicula capitata、Melosira varians、Cocconeis placentula;根据上北甲湖的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可知,上北甲湖沉积硅藻共发现60种硅藻,分属2纲5目8科13属,其中指示种为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Melosira varians(2)水环境因子经过主成分(PCA)、对应分析(DCA)、冗余分析(RDA)分析后,发现南矶山湿地碟形湖流域内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与叶绿素(Chl-a),该流域受人为干扰的富营养化影响。通过对战备湖与上北甲湖的优势种硅藻及沉积指标进行PCA分析与RDA分析可知,两湖泊水体历经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且主要的影响因素或驱动因素为总氮(TN)、总磷(TP)与总有机碳(TOC)。(3)采用主成分、层次聚类、箱型图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硅藻指数在南矶山碟形湖流域的适用性,分析发现特定污染敏感指数(Specific Pollution Sensitivity Index,IPS)、硅藻生物指数(Biological Diatom Index,IBD)、勒克莱尔指数(Louis Leclercq Diatom Index,IDSE)为南矶山最适的评价指数,且在能够很好适用于南矶山碟形湖以往沉积环境的生态环境评价。(4)根据战备湖210Pb比活度测量结果,战备湖的有效深度为0-32cm,对应年代段为:1952-2018年,总共67年,结合战备湖沉积硅藻在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战备湖硅藻群落结构可分为三个组合带,组合带1(时间段为:1952-1975)、组合带2(时间段为:1980-1999)以及组合带3(时间段为:2001-2018)。根据上北甲湖210Pb比活度测量结果,上北甲湖的有效深度为0-40cm,对应年代段为:1944-2018年,总共75年。结合上北甲湖沉积硅藻在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上北甲湖硅藻群落结构可分为两个个组合带:组合带1(时间段为:1944-2001)、组合带2(时间段为:2003-2018)。
辛玮琰[7](2020)在《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湖三角洲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广泛分布于河流入湖处,是河流演变学和地貌学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由于入湖三角洲形成条件的特殊性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的认识不甚清晰和完善。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从入湖三角洲的形态、沉积构造和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展开,并已取得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以往研究很少从挟沙水流特点和冲淤作用过程的角度出发,认识入湖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成机理,并对水道系统进行分类;其次,缺乏与现有成熟理论相结合的、针对泥沙以推移质形式运动的入湖三角洲建立的形成演化理论模式;再次,缺乏探究上下游条件和水沙随机性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影响的物理实验研究,以及在特定研究背景下进行的探究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特点的物理实验研究。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完善对于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形成演变规律的认识,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阻力规律,提出了一种使用分类阈值函数对河流形态进行分类的新方法。首先,为充分考虑河流行进过程中所受阻力情况,分别对河流单元段和整体段进行分析;其次,定义河床和河岸活动指标并确定计算式,通过分析,将引入的河流形态参数与河床及河岸活动指标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天然冲积河流数据回归分析得到砂质和砾质河流分类阈值曲线。通过经典数据验证了分类方法的有效性。(2)以河流形态分类方法为切入点,考虑了水流含沙对其与床面作用的影响,提出了计算三角洲水道活动指标的方法,并据此对三角洲水道系统进行分类。首先,概括总结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并给出计算式;其次通过对天然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因素对浑水极限切应力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三角洲水道活动指标计算式。对天然三角洲水道系统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水道分形维度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实验三角洲数据验证了分类方法的正确性。(3)基于射流边界层理论,建立了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平面射流理论模式。首先,针对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形成特点,同时考虑了斜坡上的重力作用和底部摩擦作用对三角洲演化的影响,通过量纲分析对基本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其次,根据流速分布的相似性利用相似解解法得到流场分布;最后,通过河床演变通用数学模型得到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冲淤变形速率的理论表达式。(4)设计完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比总结单一因素对系统演进的影响。首先,通过总结实验过程中入湖三角洲演变特点,将各工况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其次,提出水流流态转变周期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几个易得的变量估算流态转变周期,并对水道系统进行分级统计总结其演进规律;再次,通过对比几组实验结果,概括出不同加沙速率和湖水位条件下的入湖三角洲沉积概化模型;最后,通过重复组实验,展现了入湖三角洲形态的随机表达过程,分析了形态随机表达的影响因素。(5)以赣江三角洲为研究背景,设计完成探究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规律的物理实验,记录各阶段实验现象,依据实验数据总结水道演进及水沙冲淤的阶段性特点,将其与赣江三角洲年内演化特点进行对比,二者在相应阶段表现出相似的演变规律。首先,根据赣江三角洲来水来沙和鄱阳湖湖水位年内变化特点设计实验工况;其次,记录总结两周期八阶段内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再次,对比各阶段水道系统的演进特点,总结水道系统在各阶段内的演进规律;总结对比各阶段内堆积体在纵向、横向和垂向上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岸线轮廓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分析赣江三角洲年内发展变化特征将其年内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将实验尺度的三角洲与赣江三角洲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二者在相同阶段表现出相似的演变规律。
李嘉光[8](2018)在《干旱湖盆曲流河末端细粒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文中指出掌握沉积特征并建立准确的沉积模式对解译古代岩石的沉积环境和构建地下油气储层构成模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梳理内陆湖盆干旱河流体系沉积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综述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边缘现代Colorado曲流河末端体系的研究成果.明确干旱曲流河末端沉积体系通常发育在低缓的湖岸线附近,仅有一条活跃河道且为曲流河,并具有向下游沿程的河道横截面积减小的特征,其余河道均废弃并已充填或者部分充填.指出干旱曲流河末端沉积体系河道演化的主控因素,低频、高强度的雷暴引发的洪水导致漫溢和改道,漫溢促使大量决口扇沿河道两侧形成与演化,决口扇砂体叠加形成席状砂;而河流改道促使河道砂体相互叠加切割,形成假分枝状的形态.细粒曲流河末端沉积体系主要包括河道沉积、漫溢沉积和洪泛平原沉积,其中大量发育的决口扇沉积为该体系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提出了干旱湖盆曲流河末端细粒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最后,讨论了该体系与浅水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如气候和地貌(坡度)方面存在的显着差异.干旱曲流河末端体沉积模式不仅丰富当前内陆湖盆边缘河流沉积理论,同时有助于精细刻画类似油气储层构型,也为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
张云龙[9](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储层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浅水三角洲沉积砂体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尤其对于非常规油气具有重要意义。对浅水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形成机理,包括储层的空间展布和储层微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主控因素的研究对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沉积地貌分析、岩心观察、岩石样品实验室分析(包括普通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二次电子扫描显微镜,背散射扫描显微镜,岩石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同位素(碳、氧)分析和其余岩石物理数据分析等,运用现代沉积地貌与古代沉积记录相对比的研究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鄱阳湖)分析,类比、推断出研究区长7沉积时期,入湖流体主要受摩擦力和惯性力的控制,水流与底床间的剪切力造成原始沉积体的冲刷和改造。入湖水流能量的频繁变化(如随季节和降雨量等)造成河口处冲刷作用和沉积作用频繁交互,河口附近的沉积体发育不稳定,形成以改造后的放射状河口坝、分流河道充填沉积和河口朵叶体沉积为主的复合沉积体。该沉积体在平面形态上呈整体向湖泊方向凸出的扇状。微观方面,储层储集空间的组成及结构较复杂,进汞的有效孔隙度仅为总孔隙体积的约40%,并且有效喉道体积对该有效孔隙度的贡献显着。孔-喉结构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复杂。总孔隙度、最大喉道半径、喉道半径值数学分布的标准差系数和孔喉比分别反映储层的总孔隙体积、渗流能力、喉道半径分布特征和孔、喉间关系。通过对这四个参数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表征储层孔-喉结构的综合参数(ε)。该参数可以良好地反映致密砂岩储层对流体的储存和渗流能力。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沉积原始组分决定了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不同的原始组分反映了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性。碳酸盐胶结物,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和白云石,和高岭石是研究区主要的自生矿物。这些矿物的形成过程与原始沉积组分关系密切。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成岩过程的多个阶段。与生烃作用伴生的有机酸导致长7砂岩孔隙流体化学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致了长石的广泛溶蚀和大量的自生高岭石形成。压实作用是储层总体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不同样品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是造成长7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产生分异的主要原因。原始沉积物中的微孔隙和次生微孔隙,如自生黏土矿物的晶间孔等,构成了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较低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和较高的自生黏土矿物和黏土杂基含量是相对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发育的有利条件。较高的黏土杂基含量反映了水动力较弱,冲刷作用不显着的沉积环境。
李磊,许璐,刘豪,谭卓,唐文[10](2016)在《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为例,基于钻、测井数据以及三维地震数据,开展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对河口坝的动力学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赣江三角洲河口坝沉积观测结果,总结分流河道-河口坝的沉积演化模式。古龙凹陷英79井区嫩江组三段可识别出3期分流河道-河口坝。从早期到晚期,泥岩颜色由黑灰色、深灰色到灰绿色转变以及河口坝厚度逐渐减薄(10m、8.5 m和4.25 m),显示湖水由深变浅(17 m、14 m和7 m)。反旋回、漏斗状的河口坝在地震剖面上呈透镜状、高频、中弱振幅反射特征。携带细粒沉积物的水流在末端分流河道出口处,以紊流射流方式注入湖水,形成第1级河口坝。当第1级河口坝坝顶水体较浅时,第1级河口坝停止生长。水流在第1级河口坝两侧分流并水道化,形成次一级分流河道-河口坝。由于水深、分流河道的河口宽度不同,在分流河道末端发育不同级次、不同规模、展布特征差异的河口坝群。河口坝宽度与河口坝长度呈线性正相关,而河口坝长度则与其对应的分流河道口的宽度呈指数相关。
二、赣江三角洲的沉积机制及生长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江三角洲的沉积机制及生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汊口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鄱阳湖赣江三角洲汊口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汊口滩的形态与规模 |
3.1 发育位置 |
3.2 汊口滩形态 |
3.3 汊口滩的规模 |
4 汊口滩的沉积特征 |
4.1 沉积单元 |
4.1.1 滩头 |
4.1.2 滩中 |
4.1.3 滩尾 |
4.2 粒度特征 |
4.3 垂向序列 |
4.4 泥质夹层发育特征 |
5 汊口滩的成因及堆积方式 |
5.1 汊口滩成因 |
5.2 汊口滩堆积方式 |
5.3 汊口滩与边滩、心滩的区别 |
5.4 石油地质意义 |
6 结论 |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水湖盆河湖交互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古近纪断陷和断坳期沉积地层 |
2.2.2 新近纪拗陷期沉积地层 |
第三章 渤东地区浅水沉积背景与层序地层格架 |
3.1 渤东地区馆陶组浅水沉积背景 |
3.1.1 古气候分析 |
3.1.2 古水体背景 |
3.1.3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
3.1.4 古物源示踪 |
3.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
3.2.1 渤东地区馆陶组三级层序界面识别 |
3.2.2 渤东地区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 |
3.2.3 坳陷湖盆浅水背景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第四章 鄱阳湖现代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 |
4.1 鄱阳湖地质概况 |
4.1.1 气候特征 |
4.1.2 地形坡度 |
4.1.3 水文特征 |
4.2 鄱阳湖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地貌特征分析 |
4.2.1 河湖交互单元划分 |
4.2.2 河湖交互单元特征 |
第五章 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特征与发育模式 |
5.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及特征分析 |
5.1.1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划分方法 |
5.1.2 浅水河湖交互单元解剖 |
5.1.3 浅水河湖交互沉积地震响应及岩性组合特征 |
5.2 浅水背景沉积相标志与类型 |
5.2.1 河流相(辫状河-曲流河) |
5.2.2 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 |
5.2.3 浅湖相 |
5.3 沉积相分析 |
5.3.1 单井相分析 |
5.3.2 连井相分析 |
5.3.3 地震属性分析 |
5.4 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
5.4.1 河湖交互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5.4.2 馆陶组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模式 |
第六章 渤东重点地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
6.1 重点区地震资料分析 |
6.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
6.1.2 岩电物理关系分析 |
6.1.3 90°相位转换 |
6.1.4 地层切片和分频RGB融合 |
6.1.5 地震相-岩心相响应关系 |
6.2 重点区地震沉积学分析 |
6.2.1 馆陶组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6.2.2 典型地层切片解释 |
6.2.3 分频RGB融合 |
6.2.4 地震多属性分析 |
6.3 重点区有利储集区带预测 |
6.3.1 PL19 井区 |
6.3.2 PL20 井区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和形态特征——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实例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计 |
1.1 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原理 |
1.2 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设定 |
2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和形态特征 |
2.1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 |
2.2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形态特征 |
3 现代沉积实例 |
4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模式和形态差异 |
4.1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 |
4.1.1 正常湖退沉积模式 |
4.1.2 强制湖退沉积模式 |
4.2 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形态差异 |
5 油气地质意义 |
6 结 论 |
(5)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浅水三角洲沉积背景与主控因素 |
1.1 大型浅水三角洲形成的背景 |
1.2 浅水三角洲规模发育的主控因素 |
2 松辽盆地保乾三角洲沉积特征 |
2.1 深湖型三角洲 |
2.2 浅湖型三角洲 |
3 鄱阳湖赣江中支三角洲生长模式 |
3.1 鄱阳湖沉积特征 |
3.1.1 三角洲沉积 |
3.1.2 敞流通道沉积 |
3.1.3 风成沉积 |
3.2 赣江中支三角洲发育演化与结网状骨架沙体的形成 |
3.2.1 三角洲发育特征 |
3.2.2 骨架沙体生长模式 |
4 大型浅水三角洲与油气藏勘探 |
5 结论 |
(6)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研究现状 |
1.2.2 硅藻研究概况 |
1.2.3 硅藻指数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2 样品的采集及方法 |
2.2.1 野外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2 年代序列测定方法 |
2.2.3 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4 硅藻处理与制片 |
2.3 实验仪器与样品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现代沉积硅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
3.1 水环境的基本特征 |
3.1.1 水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2 水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3.1.3 TP、TN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现代沉积硅藻的组成与空间分布 |
3.2.1 现代沉积硅藻的组成与分布 |
3.2.2 现代沉积硅藻优势种的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
3.2.3 现代沉积硅藻的分类与评价 |
3.3 现代沉积硅藻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
3.4 硅藻指数对生态环境的适用性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4.1 历史沉积年代序列的建立 |
4.1.1 战备湖沉积年代序列 |
4.1.2 上北甲湖沉积年代序列 |
4.2 历史沉积环境指标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4.2.1 战备湖沉积环境指标 |
4.2.2 上北甲湖沉积环境指标 |
4.3 历史沉积硅藻群落变化及环境意义 |
4.3.1 战备湖硅藻群落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 |
4.3.2 上北甲湖硅藻群落变化及对环境的响应 |
4.3.3 硅藻群落对生态环境响应的异同及原因探讨 |
4.4 硅藻指数的应用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形态判别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河控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态分类方法 |
1.2.3 入湖三角洲形成过程理论求解 |
1.2.4 入湖三角洲物理实验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阻力参数与活动指标的河流形态判别法 |
2.1 河流阻力及河流活动指标 |
2.1.1 河床和河岸壁面阻力计算 |
2.1.2 河床和河岸活动指标 |
2.2 植被因素影响及量化方法 |
2.2.1 植被作用的处理方法 |
2.2.2 遥感方法确定植被覆盖率 |
2.3 基于阻力参数和活动指标的河型分类方法 |
2.3.1 河型分类方法 |
2.3.2 砾质和砂质河流分类判别 |
2.4 河型分类阈值验证 |
2.4.1 Leopold和Wolman数据验证(砾质河流数据) |
2.4.2 Delft Hydraulics等数据验证(砂质河流数据) |
2.5 小结 |
第3章 河控三角洲水道系统形态分类 |
3.1 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计算 |
3.2 浑水极限切应力影响因素相关程度判定 |
3.3 三角洲平原水道活动指标计算 |
3.4 三角洲平原水道分形维度 |
3.5 三角洲平原水道分类判别 |
3.6 三角洲水道分类阈值验证 |
3.7 小结 |
第4章 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动力演进理论模式及理论模式验证 |
4.1 入湖三角洲初始段平面射流理论模型 |
4.2 模型相似解解法 |
4.3 床面冲淤变形计算 |
4.4 模型验证 |
4.5 对比研究 |
4.6 理论解影响因素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不同因素对入湖三角洲形成演变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现象 |
5.4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及水流流态转变周期分析 |
5.4.1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分析 |
5.4.2 水流流态的周期性转变及周期预测 |
5.5 三角洲沉积过程和形态分析 |
5.5.1 三角洲前缘特性分析 |
5.5.2 三角洲岸线弯曲度分析 |
5.5.3 三角洲沉积形态分析 |
5.6 对照组和重复组对比实验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演变过程实验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6.3 实验现象 |
6.4 水道系统动力演进过程分析 |
6.5 三角洲沉积过程分析 |
6.5.1 纵向生长 |
6.5.2 横向生长 |
6.5.3 垂向生长 |
6.5.4 岸线弯曲度 |
6.6 赣江三角洲年内发展变化特征 |
6.7 实验三角洲与赣江三角洲演变过程对比分析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表 |
致谢 |
(8)干旱湖盆曲流河末端细粒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旱河流末端体系的提出 |
1.1 末端扇沉积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
1.2 存在的分歧 |
1.3 干旱曲流河末端体系的概念 |
2 干旱曲流河末端体系地貌演化 |
2.1 河道沿程形貌变化特征 |
2.2 决口扇的形成与演化 |
2.3 河流改道 |
3 干旱曲流河末端体系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
3.1 河道沉积 |
3.2 决口扇沉积 |
3.3 洪泛平原沉积 |
4 讨论 |
4.1 与浅水三角洲对比 |
4.2 关于河型及席状砂 |
4.3 储层构型的意义 |
5 结论及展望 |
(9)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和研究方法 |
1.1 长7油层组沉积期环境特征 |
1.1.1 古构造和古地貌特征 |
1.1.2 古气候特征 |
1.1.3 古水体盐度 |
1.2 研究区延长组沉积演化 |
1.3 研究样品、数据及方法 |
第2章 储层岩石特征 |
2.1 岩石宏观类型 |
2.1.1 块状层理细砂岩 |
2.1.2 平行层理细砂岩 |
2.1.3 小型槽状交错层理细砂岩 |
2.1.4 小型楔状交错层理细砂岩 |
2.1.5 波状交错层理细砂岩 |
2.1.6 粉砂岩 |
2.1.7 泥质粉砂岩 |
2.1.8 粉砂质泥岩 |
2.1.9 泥、页岩 |
2.1.10 岩石类型垂向序列 |
2.2 岩石微观特征 |
2.2.1 岩性特征 |
2.2.2 碎屑颗粒组分 |
2.2.3 填隙物组分 |
2.3 小结 |
第3章 储集体沉积过程及空间展布 |
3.1 类比盆地鄱阳湖地质背景 |
3.2 储集体沉积过程数值模拟模型设计和参数选择 |
3.3 储集体沉积过程模拟结果 |
3.3.1 水动力特征和底床剪切力 |
3.3.2 沉积物分布特征 |
3.4 河流和湖泊相互作用区水力学讨论 |
3.5 河流和湖泊相互作用区沉积物搬运机理讨论 |
3.6 储集体沉积过程分析 |
3.6.1 末端分流河道沉积 |
3.6.2 河口坝沉积 |
3.6.3 长7油层组储层沉积过程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储层孔隙结构和储集能力 |
4.1 储层孔隙类型 |
4.2 储层孔隙结构实验分析 |
4.3 储层流体饱和度实验分析 |
4.4 储层储集能力 |
4.5 孔隙结构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 |
4.6 孔隙结构对储层流体饱和度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5章 储层成岩作用 |
5.1 成岩矿物特征 |
5.1.1 碳酸盐矿物 |
5.1.2 高岭石 |
5.1.3 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矿物 |
5.1.4 石英、浊沸石和黄铁矿 |
5.2 主要成岩矿物成因分析 |
5.2.1 碳酸盐矿物自生 |
5.2.2 高岭石自生 |
5.2.3 绿泥石和伊/蒙混层矿物 |
5.2.4 石英自生 |
5.2.5 浊沸石自生 |
5.2.6 碳、氧同位素分析 |
5.3 成岩序列及成岩演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微观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
6.1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6.2 岩石类型和储层质量的关系 |
6.3 压实作用对储层质量的控制 |
6.4 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6.5 黏土矿物和杂基含量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6.6 储层物性分异作用控制因素 |
6.7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油层组岩石样品矿物组分及孔隙度、渗透率数据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古龙凹陷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数据 |
2 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地质地球物理响应 |
2.1 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的测井响应特征 |
2.2 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 |
3 河口坝动力学机制及河口坝分级 |
4 河口坝演化 |
4.1 现代三角洲前缘河口坝 |
4.2 英79井区分流河道-河口坝演化及沉积模式 |
4.2.1 英79井区嫩江组三段河口坝长度、宽度预测 |
4.2.2 英79井区嫩江组三段分流河道-河口坝演化 |
4.2.3 英79井区嫩江组三段分流河道-河口坝演化模式 |
5 结论 |
四、赣江三角洲的沉积机制及生长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汊口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鄱阳湖赣江三角洲汊口滩为例[J]. 李燕,金振奎,高白水,石良,李桂仔.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6)
- [2]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浅水河湖交互沉积与有利储集区带预测[D]. 孙中恒.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沉积演变过程实验研究[J]. 辛玮琰,白玉川,刘万利,张明进. 水力发电学报, 2021(08)
- [4]湖泊缓坡带细粒河控三角洲沉积演化和形态特征——沉积正演数值模拟和现代沉积实例的启示[J]. 杜威,纪友亮,张艺楼,周淋,吕文睿,杨佳奇,罗妮娜,张宸赫. 石油学报, 2021(01)
- [5]坳陷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生长模式[J]. 袁选俊,周红英,张志杰,王子野,成大伟,郭浩,张友焱,董文彤. 岩性油气藏, 2021(01)
- [6]南矶山碟形湖硅藻沉积特征及环境评价指数适宜性分析[D]. 杨军飞.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7]入湖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演变规律研究[D]. 辛玮琰. 天津大学, 2020(01)
- [8]干旱湖盆曲流河末端细粒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J]. 李嘉光. 地球科学, 2018(S1)
- [9]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储层形成机理[D]. 张云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10]末端分流河道-河口坝三维地震表征及演化——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英79井区为例[J]. 李磊,许璐,刘豪,谭卓,唐文. 石油学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