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邓力平,陈丽[1](2021)在《论减税降费中的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文中指出面对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中极易伴随的财政收支矛盾与财政难以持续之世界性难题,我国在近年来大规模减税降费中努力做到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财政的制度优势。基于"十三五"时期的实践,本文探讨减税降费中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统一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元素,以为"十四五"时期特别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好实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董雪[2](2021)在《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019年、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继提出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可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现行税收结构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大幅下降、内部结构亟需调整的内外双重压力,合理有效的税收调控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尤为重要,继续实施和完善大规模减税降费及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必然之举。有鉴于此,探究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与非对称影响效应,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探究了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时变协整模型考察了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协整关系,并运用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随后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时变协整关系与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仅表现为税收政策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总量视角来看,宏观税负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从结构视角来看,增加商品税主要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增加所得税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但增加财产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抑制效应。其次,本文从短期视角出发,基于贝叶斯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探究了不同经济周期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随后从长期视角出发,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结果发现:从短期视角来看,在经济衰退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微弱的正向冲击效应;在经济扩张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负向冲击效应。从长期视角来看,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非对称效应,税收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弱于其正向波动所带来的抑制效应。再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基础上,运用带有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LT-TVP-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税收结构对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供给的动态影响,试图厘清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探究不同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税收结构。结果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税收结构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动力水平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对技术进步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除了劳动力水平,税收结构对其他三类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均在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较强,在经济危机时期较弱,而税收结构对劳动力水平的影响效应在三个时期内均较强;在响应的持续期方面,除劳动力水平外,税收结构对其他三个要素供给均具有短期影响效应,长期内影响效应基本不存在,而对劳动力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税收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了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传导渠道,并采用一个Metropolis-Hastings(MH)抽样规则下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MH-TVP-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冲击对消费和投资的时变影响效应,随后基于时变方差分解思想探究了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和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宏观税负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而财产税对消费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税负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对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所得税和财产税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时变方差分解显示了不同时期我国税收政策对消费与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本文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我国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时变性影响和非对称性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外部环境下我国税收政策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要素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总量驱动与结构优化的双轮调控税收政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根据不同经济目标适时调整税收结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要素供给及经济内需侧重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龙俊鹏[3](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研究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李明[4](2020)在《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文中认为2010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台的卡梅伦联合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主要包括一方面遵循新自由主义理念,尽可能的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激发企业创造就业动力。另一方面,出于供给侧策略指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动。本文共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界定,还包括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文章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卡梅伦政府上台后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困境。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失业率攀升,长期失业、青年失业等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催化下愈加严重,新工党出台的劳动力市场干预措施,如未来就业基金,由于过于昂贵的政府成本支出逐渐被保守党诟病,失业问题不断深化。其次,金融危机引发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劳动力市场支出大大减少。最后,就业关系领域出现企业抱怨监管负担过重、工会势力复苏等紧张局势,这些都成为卡梅伦联合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梅伦联合政府时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理论来源。卡梅伦联合政府继承了撒切尔政府时期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并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框架,并且适时运用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原理以解决劳动力市场固化、缺乏灵活性、较高的长期失业率等问题,而大社会理论则从社会学角度重塑国家、社会与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关系。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在财政政策层面的实施过程。紧缩财政政策带来了公共部门预算的削减,进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公共部门的就业和工资薪酬发生变化,公共部门的就业通过裁员、技能稀释、依赖志愿劳动力来填补空缺,以及将服务转移到私营部门的“公共服务行业”的方式进行缩减,工资薪酬则表现为薪酬管理的“集中化”与“分权化”的失衡,财政部通过冻结工资、增加公共部门养老金缴款额度等方式,控制公共部门薪资水平。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就业技能层面。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中不断深化的劳动者技能短缺和青年人失业问题,卡梅伦联合政府首先废除了上届政府遗留的成本较高的“从培训到收益”计划,拉开了学徒制改革的序幕。2011-2012年沃尔夫报告和理查德报告为学徒制改革指明方向,学徒制概念的界定、“开拓者”计划中关于学徒制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对学徒制的资助模式的选择等构成了政府主要的改革举措。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工作福利政策,卡梅伦联合政府对工作福利政策的改革则主要着眼于劳动力市场工作福利依赖过重、就业动机不强的问题出台,通过简化福利、收紧福利申请资格以及工作计划三部曲实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定。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就业关系层面,卡梅伦联合政府为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工会政策上对工会采取的劳工运动和政治策略予以回击,削弱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力,在劳工法庭等劳资审裁机构中引入收费机制,减少不公平解雇案件的申诉数量,最后以立法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公平解雇权、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以及共享育儿假等措施做出调整。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以及政策实施成效,总的来看,该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始终将紧缩经济计划作为政策制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新工党时期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同时,还具备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的特点。本章还从就业率、劳动者市场参与率、工作质量等角度对该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评析。
岳凯[5](2020)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单纯依靠政府无偿注资是远远不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唯一投入主体,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列中来,同时起到节省财政资金、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效率的作用。本文主题就是剖析当前地方投融资改革模式的成效与不足,探索能在成效与风险之间建立高水平均衡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前些年大行其道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这些平台的风光一时尽管有其主客观原因,但也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巨大风险,虽然尽管随后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整体上有所进步,但在风险管控上并无根本性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集权式管理的统收统支模式,地方政府开始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限。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逐步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锐减,但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设资金需求十分迫切,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其主要实现方式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以扩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地方投融资平台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本质上的操作主体仍然为地方政府,其融资依据依然以政府信用为主。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固然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但是其负面效应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与日俱增,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债务风险凸显。“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①。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越加严重,财政投资的规模边界约束越发明显,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约束势在必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主导思路是更加突出市场机制,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快速发展。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上述投融资模式创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基础设施提供与财政运行安全的均衡问题,甚至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扩大了财政收支缺口,加大了政府债务风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①。国外公共基础设施的融资实践和债务管理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欧美国家近年来兴起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浪潮,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大量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运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本在二战之后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积极吸收国内资金,集中全国之力用于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产业建设,为国内经济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在危机管理和债务管理方面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财政投资边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中的约束越发明显,因此更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审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路径,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资本在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框架沿用了“理论阐释—现状分析—‘他山之石’—政策建议”的成熟架构。在基本理论板块,本文介绍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阐释了经典IS-LM模型及其陷阱,揭示了财政投资政策边界约束,导出改变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引入民间投资的必要性;在现状分析板块,本文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长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PPP模式、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典型案例,梳理了这些地方投融资模式更迭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经验借鉴板块,本文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和相关风险管控方面的成熟经验,作为设计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方案时的参考对象;在政策建议板块,本文依据前述问题分析和他国经验,以及相关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能够实现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债务风险防控的双赢目标的理想模式。本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该章属于全文总括性介绍。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归纳及评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界定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模式等基本概念,阐释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理论框架、经典IS-LM模型的含义与缺陷,揭示财政投资政策的“投资陷阱”与边界约束,导出单纯财政投资政策的局限性。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处于政策边界的无效区间后,再通过增加赤字扩大政府投资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会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诱发系统性风险。循着上述理论分析路径,本章实证分析验证了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指出今后在财政投资政策面临边界约束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第三章,对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主要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了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展开的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为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第四章至第六章,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主要分析2014年以来,国家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限制融资平台随意扩张的情况下,国家所鼓励和推进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政府投资基金、PPP等几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同时重点实证分析了近年来PPP项目和PPP投资规模对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影响。第七章,风险分析。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重点分析政府投融资行为增加杠杆累积政府债务所蕴含的风险,采用KMV模型对各省市债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八章,政策建议。分析评述西方发达国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领域的历史和带来的成效,以及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根据前述现存地方投融资模式的问题分析尤其是风险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我们提出了下一步化解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对政府投融资方向做出展望。“不日新者必日退”①。本文力求在研究观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提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以往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往往是以假定政府可以无限举借债务、扩大政府投资作为前提的,没有考虑财政投资的边界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修正了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IS-LM模型,明确指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能无限扩大,否则将会出现过大的债务负担和财政运行风险。二是指出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以往关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一般都是从政府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政府投资增长后,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经过历史数据研判,我们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趋势是政府投资比重下降,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上升(尽管近年来的增速下降了),可以理解为民间投资逐步替代了政府投资,因此是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这与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政府投资是否挤出民间投资的视角是不同的,在当前的历史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市场程度。三是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近年来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实践可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运行风险。一方面,综合分析2015-2018年PPP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和各省市财政收支缺口的关系,得出PPP模式并没有减轻财政压力的结论,与之相反,过多过大的PPP项目可能还会加大财政收支缺口;另一方面,使用KMV模型和最新的政府债务数据,验证各省市近年来财政运行风险有所增加。
董昀[6](2019)在《中国宏观调控思想七十年演变脉络初探——基于官方文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准确把握决策者的宏观调控理念为中心任务,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官方政策文献和学术文献,对七十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思想的演变脉络进行了初步的提炼总结。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宏观调控思想持续发生着重大变化,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在1978年之前,决策者倾向于对经济运行实施行政干预和直接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调控手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行政性调控手段仍被保留下来,计划和市场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我国宏观调控的一大特色。2012年以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我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主线,实现了宏观调控理论的新突破。第二,中国的宏观调控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是经济政策总体框架的一部分,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抓手。第三,中国的宏观调控思想和政策框架体系是决策者从国情出发,长期艰辛探索的产物,尽管借鉴了发达国家理论与实践中的有益成分,但从未照搬照抄。
吕品[7](2020)在《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研究 ——基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以来,我国企业高杠杆运行的现象普遍存在,杠杆过高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盈利能力下降,严重可致企业破产。为此,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去杠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在2016、2017和2018连续三年不断下降,去杠杆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去杠杆,2018年4月我国再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目前公司经营的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公司资本结构,尤其是杠杆决定着公司的经营风险和绩效,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决定着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微观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杠杆率与价值。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对探寻企业去杠杆及提高企业价值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杠杆率较高的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我国钢铁行业去杠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以资本结构相关理论和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分析去杠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不同财政政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方式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且在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衡量企业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最终实证结果表明:去杠杆可以有效提升钢铁企业的价值,并且财政政策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较强时更有利于钢铁行业去杠杆,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税负结构中降低企业所得税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更显着,并且存在低于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最优税率,既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又能促进企业去杠杆。财政支出结构对钢铁企业去杠杆和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会因产权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中购买性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更显着,而转移性支出对非国有企业的调节作用更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财政政策纳入去杠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分析框架,以财政政策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现有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微观行为的研究,而且可以为国家在选择对企业更有利的财政政策以及企业如何以财政政策为导向去杠杆提供合理的对策建议。
郭代模,杨舜娥[8](2019)在《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文中提出一、新中国财政70年背景概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诗词绝句,振聋发聩。既有冲天志向之问,又有伟人自信之答。果然,顺天应人,1949年10月1日,他立于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声音,穿越时空,响彻环宇。从1949年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真可谓:70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70载春华秋实,玉汝于成。站起来,靠的是革命建设。革命二十八载,是中国共产党于南湖举起革命之旗,于井冈山点燃燎原之火,于长征走出播种之路。于是抗倭寇,打败日本鬼子;灭蒋匪,推倒"三座大山";进京赶考,建立人民共和国。就这样,新中国从战争废墟上站了起来,有曰东方睡狮醒了,或曰浴火重生,凤凰涅盘;
曹志文[9](2019)在《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高能耗的产业伴随着严峻的资源约束,高污染的企业伴随着生态系统的退化,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都产生了严重威胁。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当中,提出了对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奋斗目标。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通篇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随后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将“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确定了福建、江西、贵州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逐步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为其制度建设提供样本示范。2016年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列为规划期间的重点内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强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可以看出,政策变迁时刻反映着中国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生态保护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升华。生态保护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到文明兴衰的根基所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财政,财政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内容与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出了改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建立现代化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重要内容。结合现阶段加强生态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任务,如何认识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了哪些作用,其政策效应程度大小,是否有效推进了生态保护,是否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这些疑问都亟待解决,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尝试对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进行探索研究,尝试分析财政支出政策效应大小,为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研究成果和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本文以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理论和实践方法尝试找出其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程度大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文献检索结果,针对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等多重视角下的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利用文献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介绍了本文的基本概念,阐释了财政支出政策内涵和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指明了本文研究对象的现实条件所在。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理论来源,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区域竞争理论等。剖析了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及其内在因素与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及政策效应如何发挥作用。其次,分析了生态保护领域的财政支出政策实施现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基础数据梳理,介绍了加强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其中水污染治理效果显着、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明显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国土空间布局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内容逐步丰富。详细归纳了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其中全国财政支出的总体规模不断上涨,生态保护领域的环保支出规模略有提升,科学技术支出规模逐步扩展,教育支出规模明显增加。指出了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视角下,利用相关基础数据(生态保护水平、各类财政支出、其他相关经济社会因素等市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程度大小。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存在且显着;财政支出政策对三类污染主体的回归分析均表明了财政支出政策效应的显着性;说明中国现行财政支出政策的整体影响是正向的,能够对环境污染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水平,其降低幅度达到了9.4%,说明这一阶段实施的财政支出政策有效,而且相较于前一时期的效应显着增加;财政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动态持续性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后第1年减排幅度为10.3%,改革后第2年减排幅度8.7%,改革后第3年减排幅度6.5%,改革后第4年减排幅度11.7%;财政支出分权度越高的地区所能获得的政策效应越明显,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财政资源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其财政自主权的提升很有必要。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其中同期空间效应在较高分位点的显着性更突出,但其整体空间外溢性影响不够强烈;时间滞后系数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水平的上升在时间上是具有累积性的;跨期空间效应显着为负,说明地方政府受到明显的预算约束;地区经济发展对降低污染排放水平总体效应是正向的,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升并不一定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区域竞争的效果具有两面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合前文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三个视角下的实证分析结果,根据现阶段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实际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了:建立生态保护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的新机制,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生态保护领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健全生态保护领域财政监督机制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情况等,基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出政策作用机理,选择了污染治理、财政分权、区域竞争三个角度分别对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还在污染防治的具体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分析,尝试从多重视角分析中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结论。多重研究视角的选择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财政支出政策效应在生态保护上的作用大小和程度,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有所创新。第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分别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双重差分模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尝试得出不同情况下的生态保护效应实际效果,为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可靠依据和具体思路。其中污染治理视角下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区分了不同污染物的来源,能够有效获取更加明确的政策效应结果,提供精确的污染防治财政支持政策;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实证分析方法应用,主要是在双重差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动态化政策效应分析工具,为进行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提供有利支撑;区域竞争视角下的实证分析方法主要是借鉴了目前较新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工具——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虑了跨期预算约束的影响,采用了时间变迁和空间外溢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解决了空间分析中的异质性问题,更加全面地反映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的实际情况。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发现在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相关文献研究中,一般涉及到实证分析的研究数据多数集中在省级层面,部分研究涉及到市级层面(不过受制于信息公开不足等因素,市级层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缺失)。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利用政府信息公开、课题实地调研等渠道,搜集整理完善了中国市级层面的基础数据(包括各类污染物防治情况、生态保护水平、各类财政支出数据、其他社会经济数据),形成了较为完善具有连贯性的数据库,为进行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分析提供了多层级的数据支撑,数据更新工作有所成效。相较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内容上有着更多拓展,从市级层面数据分析结果上也得出了更加详细可靠的结论,相关政策建议的提出更加有针对性。
张晖[10](2019)在《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文中认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中央统一领导和财政分权的模式下,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政策目标和激励措施,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财政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采取局部性改革策略,其采取的财政政策并不总是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相一致。而且,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的限制、多级政府的存在和其他因素影响下,使得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问题,比在单级政府下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偏好和效用函数的不一致,一些地方政府具有基于自身效用函数最大化目标而不执行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观可能性,这极有可能引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在财政政策方面的博弈,从而大大抵消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效力,甚至使其成为政府间实施下一轮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起点。因此,对于像中国这样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政府间财政政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一般具有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两种策略。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如果在两种策略下的均衡解相同,则财政政策就是动态一致的,否则就会存在动态不一致的问题。自动稳定政策也可以称为规则策略,对于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的经济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理性个体的差异,造成的分散决策可能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效率损失,而规则可以尽量减少由于个体差异而造成效率损失。但是,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来看,完全的自动稳定策略或者完全的相机抉择策略,都没有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垂青。相反政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较为中庸的政策,即在保持相机抉择权利的同时,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承诺施行确定的规则。理论表明,财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忽视博弈参与者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财政政策出现动态不一致,从而偏离党和国家制定的最优计划,进而造成整体社会福利的损失。在实践中,任何政府都不存在理想状态的永远不违约的承诺和完全符合承诺的行动。动态一致性问题揭示的就是客观世界理性参与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它抛弃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若干假设,而代之以更加符合真实世界的约束条件,使得传统经济学逐渐从理想状态回归到现实中来。本文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对中央政府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产出缺口、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性质以及相机抉择部分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创新:一是将动态一致性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政策关系,而不是仅仅研究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自身财政政策的动态一致性。传统理论认为,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与中央政府相同的财政政策,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因此一般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二是本文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对1998年2017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一致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政策虽然统计分析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顺周期趋势,但是在控制相关变量后的实证检验却表现出显着的逆周期特征。同时,我国政府间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表现出动态一致性,但是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具有动态不一致性。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表现出显着的支出刚性和制度惯性。三是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求解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博弈预期收益的均衡结果。分析表明:一般来说,当UL-PL>θC时,地方政府会选择实施与中央政府动态不一致的财政政策;当UL-PL<θC时,地方政府会选择实施与中央政府动态一致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是否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保持一致,主要取决于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后地方政府的福利大小,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动态不一致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惩罚成本及概率。本文希望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政府间财政政策是否存在动态不一致?二是如果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不一致,其作用的机理是什么,或者说造成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对经济周期波动有什么影响?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中央政府在充分考虑地方政府需求基础上,合理制定宏观财政政策,使地方政府基于自身效用函数最大化目标制定的财政政策也与中央政府制定的国家财政政策一致,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财政政策集合的有效性。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从动态一致性理论源起、财政分权对财政政策一致性的影响、财政政策一致性的经济稳定和增长效应等方面,对前期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第一章,全面梳理分析了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问题的理论基础进行提炼和归纳。第二章,具体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历年来的财政政策,将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地方政府滞后一期财政支出增长率直接进行比对,研究表明1998年2017年中央财政支出与滞后一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起伏波动较为一致。即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一般会根据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政府间财政政策总体来说具备动态一致性。第三章,分别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施的总体偏向逆周期的财政政策,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可能具有顺周期特征。虽然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显着的动态不一致问题。但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政策却表现出动态一致性。中央政府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不一致性,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一致性。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表现出显着的支出刚性和制度惯性。第四章,探讨了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产生机制,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求解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博弈预期收益的均衡结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是否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保持一致,主要取决于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后地方政府的福利大小,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动态不一致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惩罚成本及概率。分别基于效用最大化目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建效用函数模型,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给出可能的解释。第五章,探讨了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带来的影响。将财政政策分解为规则性部分(可预期部分)和相机抉择部分(不可预期部分),然后单独判断相机抉择部分对于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第六章,在前期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受到数据质量限制,笔者曾经尝试利用相同模型对全国性数据进行分解、估计,但是与各地区数据不同的是,各解释变量之间表现出高度且无法解决的共线性问题。虽然,部分研究体现出了全国性和地方性模型参数的不同方向相关性的巨大差异,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理由将其纳入本文讨论范围。
二、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论减税降费中的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顾“十三五”:财政政策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统一的成功做法 |
二、制度有优势:解决世界性难题的中国答案与制度元素 |
三、展望“十四五”:“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地再谱财政政策新篇章 |
(2)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1.2.2 税收政策的消费效应研究 |
1.2.3 税收政策的投资效应研究 |
1.3 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 基于税收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1 索洛-斯旺模型 |
2.1.2 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
2.1.3 AK模型 |
2.1.4 人力资本模型 |
2.1.5 生产性公共资本增长模型 |
2.2 最优税收理论 |
2.2.1 最优商品税理论 |
2.2.2 最优所得税理论 |
2.3 税收乘数效应理论 |
2.3.1 定量税税收乘数效应 |
2.3.2 比例税税收乘数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 |
3.1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1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2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2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1 时变协整模型 |
3.2.2 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3 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3 不同时期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 |
3.3.1 SV-TVP-FAVAR模型设定 |
3.3.2 变量选取与共同因子提取 |
3.3.3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3.4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检验 |
4.1 非对称计量模型设定 |
4.1.1 ST-BVAR模型原理 |
4.1.2 NARDL模型原理 |
4.2 不同经济周期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非对称冲击效应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经济波动区制识别 |
4.2.3 非对称冲击效应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3 税收政策的正负向累积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 |
4.3.1 变量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
4.3.2 累积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
5.1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驱动机理 |
5.1.1 基本分析框架 |
5.1.2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 |
5.2 LT-TVP-VAR模型原理 |
5.3 税收结构对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制分析 |
6.1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理 |
6.2 SV-MH-TVP-SVAR模型原理 |
6.3 税收政策对消费的动态冲击效应 |
6.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
6.3.2 脉冲响应分析 |
6.3.3 时变方差分解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税收政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 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动态冲击效应 |
6.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2 滞后阶数选择、先验设定与参数估计 |
6.4.3 脉冲响应分析 |
6.4.4 时变方差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致谢 |
(3)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
(二)重点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
(二)政府救助范畴 |
(三)政府救助措施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预期收益分析 |
(二)预期成本分析 |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一)退出原则 |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
四、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
五、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一)背景概况 |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
(三)政策效果 |
(四)政策退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
(六)包商银行接管 |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ARCH效应检验 |
(三)模型拟合 |
(四)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
(一)VAR模型的构建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四)小结 |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
(二)VAR模型的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五)小结 |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三、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
二、政策启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4)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劳动力市场政策 |
(二)就业 |
(三)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
(一)论文难点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上台前的劳动力市场困境 |
一、失业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
二、金融危机引发劳动力市场支出受限 |
三、就业关系趋于紧张 |
第二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兴起 |
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 |
三、大社会理念的引入 |
第三章 财政政策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共部门改革 |
一、紧缩政策下的预算削减 |
二、公共部门就业改革 |
三、公共部门薪酬改革 |
第四章 技能培训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技能改革 |
一、“从培训到收益”计划的废除(2010-2011 年) |
二、沃尔夫报告及理查德报告的出台(2011-2012) |
三、政府关于学徒制的系列改革(2012-2015) |
第五章 福利政策层面—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福利改革 |
一、普遍信贷计划的引入—简化工作福利 |
二、工作能力评估—收紧福利申请资格 |
三、工作计划——就业和培训服务外包 |
第六章 就业关系改革—关于劳动力市场的管制改革 |
一、工会政策 |
二、劳工法庭改革 |
三、就业关系立法 |
第七章 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与评价 |
一、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特点 |
二、卡梅伦联合政府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概念界定 |
1.3.2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效率或效果 |
1.3.3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防范化解方面 |
1.3.4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
1.3.5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和改革 |
1.3.6 综合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主要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投资、融资和投融资 |
2.1.2 政府投融资和地方政府投融资 |
2.1.3 公共基础设施 |
2.1.4 财政政策与财政投资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2 政府投资理论 |
2.2.3 政府债务理论 |
2.3 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理论依据 |
2.3.1 理论分析 |
2.3.2 实证检验 |
2.4 财政投资政策边界和投融资风险的理论分析 |
2.4.1 IS-LM模型的修正 |
2.4.2 财政投资政策的债务边界约束 |
2.4.3 财政投资政策的预期收益边界约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融资平台公司 |
3.1 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动因 |
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性质与发展过程 |
3.2.1 地方融资平台的概念以及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
3.2.2 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
3.3 主要城市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
3.3.1 以内部资金循环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上海模式 |
3.3.2 以构建风险防控“三不”防火墙为主要特征的重庆模式 |
3.3.3 以借贷资金“借、用、管、还”封闭性运作为主要特点的天津模式 |
3.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和债务风险 |
3.4.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 |
3.4.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过程中蕴含的风险 |
3.5 政府融资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一——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 |
4.1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进程 |
4.2 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效果 |
4.3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存在的问题 |
4.4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二——PPP模式 |
5.1 PPP模式的基本原理 |
5.1.1 PPP模式的概念 |
5.1.2 PPP模式的典型特征 |
5.1.3 推广PPP模式的意义 |
5.2 PPP模式发展情况 |
5.3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与流程 |
5.3.1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 |
5.3.2 以财政改革为契机,重构PPP管理流程 |
5.4 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制度体系不健全,顶层设计欠缺 |
5.4.2 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单纯作为新型融资模式 |
5.4.3 项目操作程序不规范,定价机制不合理 |
5.4.4 项目落地率低,后续融资困难 |
5.4.5 风险共担机制弱化,风险收益不对等 |
5.4.6 违规实施钻空子,变相积累债务风险 |
5.4.7 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均衡 |
5.5 运用PPP模式是否增加财政运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5.5.1 指标构建与模型设定 |
5.5.2 数据说明 |
5.5.3 面板回归 |
5.6 完善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三——政府投资基金 |
6.1 国外政府投资基金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 |
6.2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运行情况 |
6.3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
6.4 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
7.1 地方投融资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 |
7.1.1 国内风险传导机制 |
7.1.2 国际风险诱导机制 |
7.2 风险的逐步显现 |
7.2.1 整体杠杆率维持高位 |
7.2.2 与地方投融资行为相关的风险现状 |
7.3 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分析——基于KMV模型 |
7.3.1 模型和数据 |
7.3.2 实证模型 |
7.3.3 相关结论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
8.1 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8.1.1 通过政府投融资筹集建设资金 |
8.1.2 开展基础设施的私有化改制 |
8.1.3 保持政府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调控作用 |
8.1.4 防控地方债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
8.1.5 国际投融资运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8.2 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快特许经营和PPP领域立法,健全投融资法律框架 |
8.2.2 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长效机制 |
8.2.3 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投资项目 |
8.2.4 简化投融资管理体制,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
8.2.5 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严格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宏观调控思想七十年演变脉络初探——基于官方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概览 |
二、“宏观调控”释义 |
三、中国宏观调控思想(1949-1977):加强国家计划控制 |
四、中国宏观调控思想(1978-1991):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 |
(一)1978-1983年:“有计划按比例”和“综合平衡” |
(二)1984-1986年:市场化间接调控思想开始萌芽 |
(三)1987-1991年:经验积累与思想融合 |
五、中国宏观调控思想(1992-201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 |
(一)1992-1996年: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
(二)1997-2002年:总需求管理政策框架初步成型 |
(三)2003-2011年: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
六、中国宏观调控思想(2012-2019):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 |
(一)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中国宏观调控的主线 |
(三)适度扩大总需求:新时代中国宏观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 |
七、总结与评论 |
(7)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研究 ——基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铁行业杠杆畸高,去杠杆势在必行 |
1.1.2 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 |
1.1.3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发生变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2.1.2 MM理论 |
2.1.3 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
2.1.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价值 |
2.2.2 去杠杆与企业价值 |
2.2.3 财政政策与去杠杆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钢铁企业去杠杆现状分析 |
3.1 钢铁企业历史杠杆分析 |
3.1.1 钢铁企业历史杠杆水平 |
3.1.2 钢铁企业高杠杆成因分析 |
3.2 钢铁企业去杠杆现状分析 |
3.2.1 钢铁企业去杠杆相关政策 |
3.2.2 钢铁行业去杠杆成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去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4.2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 |
4.2.1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2.2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整速度 |
4.3 不同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 |
4.3.1 积极财政政策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3.2 紧缩财政政策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方式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影响 |
4.4.1 减税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4.2 扩大财政支出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研究设计 |
5.1 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研究假设 |
5.1.1 去杠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假设 |
5.1.2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5.1.3 不同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5.1.4 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方式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
5.2 变量设计和定义 |
5.2.1 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 |
5.2.2 解释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 |
5.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1 样本选择 |
5.3.2 数据来源 |
5.4 模型设计 |
5.4.1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 |
5.4.2 目标资本结构估计模型 |
5.4.3 回归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企业价值的衡量 |
6.2 描述性统计和共线性检验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共线性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回归结果分析 |
6.4.1 去杠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
6.4.2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
6.4.3 不同财政政策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
6.4.4 积极财政政策不同方式对去杠杆和企业价值关系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府制定对去杠杆更有利的财政政策以及相关制度 |
7.2.2 企业以财政政策为导向合理利用杠杆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财政70年背景概述 |
二、新中国财政70年理财述要 |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新要求 |
(二)扎实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 |
1.2018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
2.2018年财政工作的基本原则 |
3.2018年财政工作重点安排 |
(三)围绕“四个全面”,推动实现“四更”发展 |
(四)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财政作用 |
(五)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 |
2. 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 |
3. 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
4. 进一步纠正“四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加强作风建设。 |
5. 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
(一)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 |
(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财政制度建设 |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 |
(五)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
(六)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
三、新中国财政70年的几点启示 |
(一)始终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政治领导 |
(二)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服务的战略方针 |
(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 |
(四)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创新、改革的动力机制 |
(五)始终坚持结构性调整、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政策的调控主线 |
(六)始终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财政更好地发挥调控作用 |
(七)始终坚持按照国家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的财政理论 |
(9)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污染治理、财政支出与生态保护研究综述 |
1.2.2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研究综述 |
1.2.3 区域竞争、空间溢出与生态保护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在研究视角上 |
1.4.2 在研究方法上 |
1.4.3 在研究内容上 |
第2章 财政支出政策生态保护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财政支出政策 |
2.1.2 生态保护 |
2.2 基本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财政分权理论 |
2.2.5 区域竞争理论 |
2.3 作用机理 |
2.3.1 基本作用机理推导 |
2.3.2 污染治理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施路径 |
2.3.3 财政分权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施路径 |
2.3.4 区域竞争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施路径 |
第3章 生态保护领域的财政支出政策实施现状 |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1 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情况 |
3.1.2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
3.1.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的基本情况 |
3.2 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 |
3.2.1 财政支出政策的基本情况 |
3.2.2 环保支出的基本情况 |
3.2.3 科学技术支出的基本情况 |
3.2.4 教育支出的基本情况 |
3.2.5 社会保障支出的基本情况 |
3.2.6 转移支付的基本情况 |
3.3 财政支出政策在生态保护领域中的问题 |
3.3.1 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
3.3.2 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缺陷 |
3.3.3 财政支出政策实施机制仍显不足 |
3.3.4 转移支付功能有所缺失 |
第4章 污染治理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 |
4.1 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下的水污染防治效应分析 |
4.1.1 背景介绍 |
4.1.2 理论推导 |
4.1.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1.4 实证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小结 |
4.2 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下的大气污染防治效应分析 |
4.2.1 背景介绍 |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实证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2.5 小结 |
4.3 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下的固体废物治理效应分析 |
4.3.1 背景介绍 |
4.3.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3 实证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政分权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
5.1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背景介绍 |
5.2 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原理 |
5.2.1 理论推导 |
5.2.2 模型假定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5.4.1 适用性检验 |
5.4.2 实证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竞争视角下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实证分析——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
6.1 区域竞争视角下的背景介绍 |
6.2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基本原理 |
6.2.1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推导 |
6.2.2 分位数回归估计 |
6.3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和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3.1 变量选取 |
6.3.2 数据来源 |
6.3.3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极大似然估计 |
6.4.3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建立生态保护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制度 |
7.1.1 尽快出台中央与地方生态保护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
7.1.2 明确生态保护领域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 |
7.1.3 制定生态保护领域的国家基本标准 |
7.1.4 推进省以下各级政府生态保护责任划分改革 |
7.1.5 坚持适度的财政支出分权体制 |
7.2 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的新机制 |
7.2.1 扩大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规模 |
7.2.2 优化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结构 |
7.2.3 创新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手段 |
7.3 构建政府间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
7.3.1 加强中央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
7.3.2 完善省以下生态转移支付 |
7.3.3 完善横向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
7.4 加强生态保护领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
7.4.1 推进预算公开制度化 |
7.4.2 着力加强预算约束 |
7.5 加强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7.5.1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
7.5.2 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考核力度 |
7.6 健全生态保护领域财政监督机制 |
7.6.1 坚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
7.6.2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
7.6.3 落实监督主体责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思路与结构 |
四、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内容 |
三、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经济活动参与人偏好不一致 |
二、经济活动参与人偏好不断变化 |
三、经济活动参与人效用函数存在差异 |
第三节 影响因素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 |
二、地方政府具有部分财政自主权 |
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 |
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经济发展竞争 |
第二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 |
一、政策背景 |
二、政策实践 |
三、政策效果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统计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定 |
三、典型事实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
一、中央政府财政政策逆周期性特征明显 |
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表现出扩张性倾向 |
三、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各级政府的主要选择 |
第三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检验 |
一、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二、基准实证结果与相关分析 |
三、分样本回归结果与分析 |
四、内生性检验 |
五、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关系的检验 |
一、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二、基准实证分析 |
三、异质性分析 |
四、主要结论 |
第四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动态博弈的基本要素 |
一、博弈参与人 |
二、博弈前提条件 |
三、博弈策略选择 |
四、博弈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动态博弈的均衡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博弈顺序与均衡结果 |
三、均衡分析与典型事实 |
第三节 动态博弈的作用机制 |
一、偏好与效用函数差异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根源 |
二、地方政府相机抉择策略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起点 |
三、调控失效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必要因素 |
第五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经济影响 |
第一节 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与整理 |
二、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对比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回归结果与前期研究的对比 |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
一、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相机抉择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二、非财政性投资具有正向影响是地方政府扩大隐性债务的依据 |
三、真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相机抉择部分的财政收入 |
四、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不必然造成经济效率损失 |
第六章 协调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原则 |
一、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权事权 |
二、强化地方政府财政行动约束规则 |
三、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财政自主权 |
四、建立与政治晋升挂钩的声誉评价体系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立符合各级政府预期的财政政策生成机制 |
二、健全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制定执行约束机制 |
三、强化各级政府财政监督和治理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减税降费中的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J]. 邓力平,陈丽. 税务研究, 2021(07)
- [2]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董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3]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英国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2010-2015)[D]. 李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岳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6]中国宏观调控思想七十年演变脉络初探——基于官方文献的研究[J]. 董昀. 金融评论, 2019(05)
- [7]财政政策对去杠杆与企业价值关系影响的研究 ——基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 吕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新中国财政在建设改革发展中进入新时代——为新中国70华诞而作[A]. 郭代模,杨舜娥. 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一册), 2019
- [9]财政支出政策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D]. 曹志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10]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D]. 张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