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凹叶景天的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绍辉[1](2019)在《壮药苏铁抑制NSCLC生长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数的85%。由于肺癌细胞生长迅速,早期转移和对放、化疗的抵抗,导致NSCLC的5年生存率仍然约为15%。NSCLC通过激活多种主要的信号通路导致癌细胞的存活以及化学抗性,而细胞凋亡和自噬是控制细胞存活和细胞死亡的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在NSCLC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细胞的稳态、死亡细胞的清除以及临床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癌研究成为肿瘤学研究的热点。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是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桐状木本植物,具有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和糖类等,具有清热、止血、散瘀的功效。本课题首先对苏铁进行生药学的鉴定,明确苏铁的鉴别方法。同时,对苏铁总黄酮进行体内实验研究,探讨苏铁总黄酮抗肺癌的初步作用。为了明确苏铁抗肺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对苏铁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鉴定,然后结合查阅文献和活性筛选实验的结果,确定苏铁双黄酮为实验的研究对象,进一步采用体外实验从凋亡和自噬的角度探讨苏铁双黄酮抗肺癌生长及转移的分子机制,明确其主要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方法:(1)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对苏铁叶生药学特征进行鉴定。(2)选取造模成功的Lewis肺癌荷瘤小鼠8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苏铁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顺铂给药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分别给药干预14天,于第15天时摘眼球法取血,常规法剥取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肺、脾、胸腺,并分别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bFGF、HIF-lα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bFGF、HIF-1α 和-κB mRNA 的表达水平。(3)取苏铁叶15kg,粉碎成粗粉后用75%乙醇浸泡1 h,之后回流提取(3Xl00LX1.5h),45℃水浴减压浓缩得总提物稠膏1.3Kg。总提物经适量水溶解后,分别用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得到二氯甲烷萃取物200 g和正丁醇萃取物375 g。然后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HPLC等分离手段对二氯甲烷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波谱、文献数据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量相对较多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4)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筛选确定苏铁双黄酮和A549细胞为接下来的实验对象,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苏铁双黄酮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毒性作用,用梯度浓度的苏铁双黄酮作用于A549细胞,以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来进一步观察苏铁双黄酮是否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苏铁双黄酮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苏铁双黄酮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549细胞的周期分布状况、胞内的ROS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中自噬体的形成;吖啶橙染色法检测苏铁双黄酮对自噬溶酶体形成的作用。(5)通过RT-PCR法检测苏铁双黄酮对A549细胞VEGF、TNF-α、NF-κB、Vimentin、Snail、N-cadherin、PI3K、AKT、Beclinl、Atg5、Atg7和P62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测定VEGF、TNF-α、NF-κB、Snail、MMP-9、MMP-13、E-cadherin、HIF-1α、PI3K、AKT、Bax、p-PI3K、p-Akt、p-mTOR、p-Raptor、p-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自噬重要因子LC3、p62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分析测定Angiostatin、E-cadherin、HIF-1α、MMP-9、MMP-13 和 LC-3 的表达量情况。(6)进一步使用激活剂IGF-1和抑制剂LY294002来确定苏铁双黄酮是否抑制PI3K/Akt通路,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苏铁双黄酮和PI3K、Akt和mTOR之间的对接情况。结果:(1)确定了苏铁叶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的主要鉴别特征。(2)苏铁总黄酮高、中、低各剂量组、顺铂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意义(p<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苏铁总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顺铂给药组和联合用药(顺铂+苏铁总黄酮中剂量)组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血清中的白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除了苏铁总黄酮中剂量组外,其他各组的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与模型组比较,苏铁总黄酮各给药组VEGF、bFGF、HIF-1α、NF-κB mRNA的表达量和对应的蛋白表达率均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通过对苏铁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 18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波谱和文献数据等,其中,10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被明确,分别是:4-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1)、香草醛(4-hydro xy-3-methoxybenzaldehyde,2)、、2-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 opan-1-one(3)、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4)、4-(4-(benzo[d][1,3]dio xol-5-yl)tetrahydro-1 H,3H-furo[3,4-c]furan-1-y1)-2-methoxyphenol(5)、4-[(2R,3R,4S,5S)-5-(4-hydroxy-3-methoxyphenyl)-3,4-dimethyloxolan-2-yl]-2-methox yphenol(6)、、(4aS,10aR)-6-hydroxy-1,1,4a-trimethyl-7-propan-2-yl-3,4,110,10 a-tetrahydrophenanthrene-2,9-dione(7)、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8)、6-hydroxy-4,4,7a-trimethyl-5,6,7,7a-tetrahydrobenzofuran-2(4H)-one(9)、柚皮素(5,7-dihydroxy-2-(4-hydroxyphenyl)chroman-4-one,10)。(4)(0~160)μmol/L的苏铁双黄酮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存活无明显的影响,其毒性作用较小,当苏铁双黄酮的处理浓度达到200μmol/L时,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死亡率增加,与对照组(0μmol/L)比较,结果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苏铁双黄酮对A549细胞有显着的抗增殖活性,与此同时,细胞内的ROS含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cl-2/Bax的比例降低,细胞内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ytochrome C 和 Bax的表达上调;Cyclin D1、CDK4、Bcl-2 等水平下调。发现苏铁双黄酮能够有效抑制G0/G1期的周期进展,随后诱发内源性凋亡途径。(5)苏铁双黄酮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转移,此外,还可以抑制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反映在E-cadherin的上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下调。在机理上,实验结果表明,HIF-1α在苏铁双黄酮抗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介VEGF的表达,使VEGF下调、Angiostatin上调,同时,还可以影响MMPs的表达,使MMP-9和MMP-13下调。更重要的是,HIF-1α的表达可能是通过PI3K/AKT和TNF-α/NF-KB途径的抑制来调节的。(6)苏铁双黄酮介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中PI3K/Akt/mTOR途径的阻断通过降低PI3K、Akt、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得到证实。通过用20ng/mLIGF-1处理,苏铁双黄酮对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的抑制作用被逆转,与此相反,苏铁双黄酮与20μMLY294002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组显着增加了 LC3-Ⅱ的转换。(7)苏铁双黄酮可以通过氢键以及π-H相互作用与PI3Kp85α结合,其中的重要残基包括Glu342、Ser429和Lys346;苏铁双黄酮可以通过氢键、π-H以及π-π相互作用与Akt1结合,其中的重要残基包括Asn53、Thr82、Gln203、Gln79和Trp80;苏铁双黄酮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与mTORc1结合,其中的重要残基包括Trp2023、Glu2014和Met2010。结论:(1)苏铁叶的主要鉴别特征可为苏铁叶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苏铁总黄酮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2和白介素-10的表达水平,抑制Lewis肺癌模型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提高其免疫功能。苏铁总黄酮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侵袭转移相关VEGF、bFGF、HIF-1α和NF-κB mRNA的表达,进一步抑制其对应的功能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肺癌侵袭和转移作用。(3)鉴定出来的10个化合物中,化合物(4)、(8)和(10)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3)、(5~7)和(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和(8)为双黄酮类化合物。(4)苏铁双黄酮可以通过上调胞内ROS水平并使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而诱发G0/G1期的周期阻滞与内源性凋亡,最终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5)苏铁双黄酮可以逆转EMT,从而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一过程可能与PI3K/AKT和TNF-α/NF-κB通路有关。(6)苏铁双黄酮诱导的自噬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PI3K/Akt/mTOR途径的失活有关。(7)苏铁双黄酮可以和蛋白PI3Kp85α、Akt1 以及mTORc1产生相互作用,其结合能力排序为PI3Kp85α>Akt1>mTORc1。
丘琴,陈明伟,甄汉深,黄丽锦,许玉华[2](2017)在《壮药凹叶景天叶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凹叶景天叶的紫外—可见光谱定性鉴别特征,为凹叶景天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石油醚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凹叶景天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别。结果:凹叶景天叶各提取液的光谱特征吸收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液的特征吸收峰较多、较强。结论: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可作为凹叶景天叶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丘琴,陈明伟,甄汉深,黄丽锦,许玉华[3](2017)在《凹叶景天茎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文中研究表明对凹叶景天茎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定性鉴别的研究,探明其定性鉴别方法。分别以水、95%乙醇、石油醚及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制备凹叶景天茎的供试液,分别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凹叶景天茎有一定的光谱特征,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吸收峰峰位置波动范围不大。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为其今后制定鉴别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玲[4](2016)在《两种景天对灰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文中认为灰水是再生水资源中最具回用潜力的一种生活排水,其污染程度低,排放量大,处理工艺简便,是解决园林绿化节水治污两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佛甲草和八宝景天为材料,以含有洗衣粉(下文称为A型灰水)和肥皂(下文称为B型灰水)为洗涤剂的洗衣灰水为试验用水,对这两种景天植物进行了为期60天的灰水胁迫试验,研究了它们在不同灰水胁迫下的生长和外部形态、叶片自然饱和亏及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等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在生长形态指标方面:不同灰水胁迫下,两种景天植物均能正常生长,其中佛甲草的长势相对更好,其株高和叶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佛甲草的生长形态变化情况优于八宝景天。(2)在自然饱和亏损指标方面:不论是两种灰水胁迫组还是对照组,佛甲草的RWD值基本保持稳定,B型灰水组虽出现显着性差异,但其RWD值与对照组相差甚小;八宝景天的RWD值虽然在89.453~95.157之间上下浮动相对较大,但每阶段都与对照组基本保持同等水平,且在试验末期未出现显着性差异。(3)在质膜相对透性指标方面:两种灰水胁迫下,佛甲草的电导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试验初期的23.293下降到了试验结束时的9.253,降幅为60%,试验过程中稍有波动,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佛甲草对灰水逐渐产生了抗性,细胞膜的受损程度随之降低;八宝景天在两种灰水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值高于对照组,且具有与佛甲草相似规律,但试验期间浮动范围较小,试验末期未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4)在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标方面:A型灰水胁迫下,佛甲草的叶绿素含量总体趋势较稳定,其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八宝景天在试验前半段表现出较大范围的波动,试验末期较为平稳;B型灰水胁迫下,两种景天的叶绿素含量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其值稍低于对照组,出现显着性差异。(5)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指标方面:两种景天植物在不同灰水胁迫下的Fv/Fm值和Fv’/Fm’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试验过程中均有小范围波动,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佛甲草的这两种数值均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八宝景天的Fv’/Fm’值则达到差异水平;两种景天植物的qP值在灰水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出现显着性差异,但它们的值都高于对照组;佛甲草和八宝景天的qN值变化情况与qP值相反,两者在整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前者有小范围波动,后者浮动范围较大;两种灰水胁迫下,佛甲草和八宝景天的ETR值出现显着性差异,但它们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八宝景天总体呈较大幅度的上升状态,佛甲草则相反。(6)综上所述,两种景天植物均对灰水产生了抗逆性,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正常生长。
杨琳[5](2016)在《三种石韦属植物的光照胁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长圆石韦(Pyrrosia martinii (Christ) Ching.)、柔软石韦(Pyrrosia porosa)和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三种石韦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它们在光胁迫下的形态特征、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并利用了SPSS18.0对各项指标的差异显着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形态特征:在遮荫胁迫下,三种石韦属植物均能正常生长,但与对照组相比,长圆石韦、有柄石韦的叶片在重度遮荫下变软;在强光胁迫下,有柄石韦能正常生长,长圆石韦、柔软石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其部分叶片出现枯萎、失绿现象,柔软石韦在重度强光下大部分叶片已发黄,变灰暗,其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2)叶片相对含水量指标:随着遮荫的加剧,三种石韦叶片相对含水量上升;随着强光胁迫的加剧,柔软石韦叶片相对含水量显着下降,长圆石韦、有柄石韦在轻度强光下有小幅度的上升,三种石韦在重度强光下均下降,其中柔软石韦下降最为显着,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17.07%。(3)相对叶绿素含量指标:随着遮荫胁迫的加深,长圆石韦、有柄石韦相对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柔软石韦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则整体上升;随着强光胁迫的加剧,有柄石韦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无显着变化,长圆石韦、柔软石韦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4)质膜相对透性指标:随着遮荫胁迫的加剧,长圆石韦、柔软石韦的质膜相对透性逐渐降低,有柄石韦逐渐升高;长圆石韦和有柄石韦质膜相对透性在轻度强光胁迫下小幅升高,三种石韦属植物在重度强光胁迫下显着上升。(5)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随着强光胁迫加深,长圆石韦、柔软石韦Fv/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值变小,有柄石韦三种石韦Fv/Fm值无显着变化,有柄石韦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值整体上升,长圆石韦、柔软石韦Fv’/Fm’值下降,长圆石韦、柔软石韦qP(光化学猝灭系数)值、ETR(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值均下降,有柄石韦的qP值、ETR值只在轻度强光下小幅上升;随着遮荫胁迫的加剧,三种石韦属植物Fv/Fm值无显着变化,长圆石韦Fv’/Fm’值整体上升,有柄石韦Fv’/Fm’值整体下降,柔软石韦Fv’/Fm’值无显着变化,柔软石韦、有柄石韦的qP值、ETR值均上升,长圆石韦qP值下降、ETR值上升。以上研究表明,有柄石韦对光的适应能力最强,在光照强度6001ux-320001ux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柔软石韦则属于明显的耐荫植物,在强光条件下无法正常生长,而在遮荫条件下生长良好;长圆石韦在光照强度为6001ux-150001ux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当光照强度达到320001ux时,其生长明显受到了抑制。
邢妮[6](2016)在《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择陕西省陇山山地自然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法对该区38个样地内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该区药用植物的科、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明确该区药用植物的生长类型、药用部位、性味和药用功效等药用特征,探讨了该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保护意见,以期为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陇山山地自然区共有药用植物146科763属1838种,其中被子植物123科726属1741种,裸子植物7科11属25种,蕨类植物9科16属56种,低等植物7科10属16种。从属种构成来看,菊科、禾本科、豆科、百合科为含属较多的科,蓼属、小檗属、堇菜属、蒿属、柴胡属为含种较多的属。陇山山地自然区含单个物种的属、含单个属的科和含少数属(2-5个)的科的数量和比例较大,说明该区植物类群丰富。研究区地理成分复杂,科分别存在10种分布区类型12个变型,属分别存在15种分布区类型18个变型,药用植物区系热带、温带性质显着,植物组成含有一定的古老成分,特有成分程度较低。2、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用特征研究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居多,其次是1、2年生草本和灌木类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可分为12类,其中全草(株)类的药用植物最多,其次为根类、根茎类、叶类、果实类、种子类等;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药性分为寒、凉、温、热、平5类,各性味的药用植物种类表现为:性寒>性平>性温>性凉>性热;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药味分为辛、苦、甘、酸、咸、淡、涩7类,不同药味的药用植物种类由大到小依次为:味苦>味甘>味辛>味酸>味淡>味涩>味咸。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的主要的药用功效有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等。药味、药性和药效的差异是由药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特性及所处环境共同决定。3、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与保护陇山山地自然区共有《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收载的稀有濒危保护植物45种,隶属于38科43属,濒危药用植物主要有羽叶丁香、大叶三七等,渐危药用植物主要有野大豆、蒙古黄芪、胡桃等,稀有药用植物主要有杜仲、领春木、黄连等;陇山山地自然区共有陕西道地药材103种,隶属于42科82属,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60%,占陕西省道地药材总种数的33.66%;区内共有陕西特色药材144种,隶属于51科107属,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7.83%,占陕西省特色药材总种数的92.90%;目前该区先后引进多种名优中药材;陇山山地自然区内成立了制药厂,进行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综合加工,产品销往多个医疗单位,陇山山地自然区药材的收购、销售等运营规模相对较小。综上所述,陇山山地自然区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药用特征丰富多样,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浪费现象,缺乏对药用植物的栽培、引种和开发,管理上的欠科学等。因此要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余梅燕[7](2013)在《八宝景天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人们对肉质植物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景天属植物也正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属植物很早就在民间医学中用来治疗各种疾病,药典记载,辛辣景天有加速血液凝固、收缩血管和兴奋心脏的作用,垂盆草具有抑制炎性渗出、减少肝细胞损伤等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景天属植物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人们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药用资源,以期完善景天属植物的利用价值。八宝景天全草入药,有活血止血、祛风利湿、清热解毒等功效,内用治疗喉炎、吐血、荨麻疹、乳腺炎等,外用治疗跌打损伤、疔疮痈肿、高血压、咽喉肿痛、牙痛等症。本文以八宝景天叶为实验材料,通过薄层和柱色谱法对其石油醚和氯仿相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物理常数和核磁等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研究了乙醇粗提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各萃取相行进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八宝景天叶95%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有较好的拒食作用和触杀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菜青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2.八宝景天叶各萃取相具有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浓度为1.2mg/mL时95%乙醇粗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91.90%、95.38%、92.72%,与0.12mg/mL的Vc清除率(96.43%)相当。3.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正丁醇相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95%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清除率与浓度的量效关系较差。各相的IC50值分别为:95%乙醇粗提物1.987mg/mL、石油醚相0.9790mg/mL、氯仿相1.020mg/mL、乙酸乙酯相2.670mg/mL、正丁醇相2.278mg/mL、水相-1.484mg/mL、Vc为0.5550mg/mL,石油醚相和氯仿相IC50值较低,表现出显着的抗羟基自由基能力。4.八宝景天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还原能力较显着,其中乙酸乙酯相的还原能力高于其它各相,而水相基本没有还原能力。5.各萃取相均有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清除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为1.2mg/mL时,乙酸乙酯相清除率达到90.12%,与维生素C的93.42%相当,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清除率分别为83.17%和86.72%,也表现出相当显着的抗氧化效果。6.从八宝景天叶石油醚和氯仿相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甾醇类3个:β-谷甾醇、β-谷甾烷醇、β-胡萝卜苷;三萜类化合物5个: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木栓醇,其他类化合物1个:癸醇。
马若寒,陈京[8](2012)在《正交试验优选凹叶景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文中认为目的优化凹叶景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凹叶景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70%乙醇,于90℃浸提2次,每次1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4.1%。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凹叶景天中总黄酮的提取。
王璟[9](2012)在《5种景天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外源ABA的缓解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景天科植物因其优良的抗旱性而在干旱地区和屋顶绿化中备受重视,发掘耐盐品种提升盐渍土地区绿化景观效果是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工作。本试验以佛甲草(Sedum lineare)、金叶佛甲草(S. lineare’Jin Ye’)、垂盆草(S. sarmentosum)、凹叶景天(S. emarginatum)和三七景天(S. aizoon)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盐胁迫水平及添加外源ABA对这5种景天科植物外观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5种景天科植物进行不同盐胁迫水平以及是否添加ABA的组合试验,包括4个盐浓度梯度(0、6‰,12‰,24‰)和两个ABA浓度(0,0.1mmol/L),在第0、14、28、42d分别取样,测定草坪质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含量、SOD、 POD、 CAT,第0、30、60d使用根系生长监测仪扫描监测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盐胁迫明显抑制了5种景天的生长发育,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表现在植株的草坪质量、根系生长率、相对含水量下降。2)盐胁迫对5种景天生理生化指标有显着影响,且不同盐胁迫水平处理间差异显着。盐胁迫下,景天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质膜透性增大。3)5种景天植物耐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三七景天>垂盆草>佛甲草>金叶佛甲草>凹叶景天。4)盐胁迫下,5种景天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添加外源ABA对盐胁迫有缓解作用,促进了根系生长,显着提高了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提高了SOD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景天植物的耐盐能力。
胡婧[10](2012)在《珠芽景天的鉴定、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芽景天系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珠芽景天(别名马尿花)Sedum bulbiferumMakino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是我国的一种民族民间药。春末初夏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文献记载,该品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等病症,尚有止血作用,在湘西土家族还用于治疗痈肿疔疖、跌打损伤、烫伤、蛇伤等。珠芽景天广泛分布于我国多个省区,野生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关于珠芽景天的生药学及活性研究报道很少,尚缺乏系统的品质鉴定分析方法。因此,笔者对该植物药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各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初步的质量分析方法;并与同属近缘植物药(药用植物)垂盆草、佛甲草、凹叶景天进行了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4者茎的显微构造的相似性,初步探讨了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定研究表明,珠芽景天鉴别特征明显,如茎横切面的皮层外侧及中柱薄壁组织散布有紫红色细胞,髓部细胞较小,壁不增厚(同属部分植物茎髓部细胞壁增厚);叶下表皮气孔密布,常可见2个(有时3个)相距较近;全草薄层色谱中具多个特征性荧光斑点,并与对照品槲皮素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相对于垂盆草、佛甲草、凹叶景天的显微特征,珠芽景天茎横切面内、外侧皮层细胞壁不增厚,髓部略呈类圆形,细胞壁不增厚,以及叶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壁呈显着的波状弯曲等特征,而易于将本品与上述三个不同来源的同属植物药相区别。薄层色谱中,珠芽景天、凹叶景天与垂盆草、佛甲草相比,相似程度相对较小,推测与它们的亲缘程度略远;而垂盆草、佛甲草绝大部分色谱斑点(共有9个共性色谱斑点)一一对应,加之二者茎的显微构造十分相近,推测二者亲缘关系较为密切。通过HPLC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珠芽景天的水解产物含有槲皮素、山柰素等黄酮类成分。故以不同采收时间的珠芽景天样品为材料,建立了其槲皮素、山柰素成分的HPLC测定法。该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YMC-Pack ODS-A柱,250mm×4.6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10μL,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考察。结果槲皮素、山柰素进样量分别在0.03~0.36μg、0.08~0.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0%、98.27%,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1.70%(n=6)。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作珠芽景天有关活性物质含量控制的参考依据。同时对珠芽景天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4月下旬的样品中槲皮素、山柰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5月与6月样品,4月下旬与5月中旬样品的总黄酮含量高于6月样品,故初步认为该药材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收为宜。珠芽景天总黄酮提取纯化的研究表明,大孔树脂所得的富集物黄酮含量偏低;将过大孔树脂柱后的富集物再过聚酰胺柱,即采用大孔树脂-聚酰胺联用技术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所得黄酮富集物的总黄酮含量达到了52.1%,为进一步研究珠芽景天总黄酮的药理活性奠定了基础。利用四氮唑盐还原法(MTT法),以人的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为筛选模型,进行了珠芽景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位及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其总黄酮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3种癌细胞株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都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鉴于已知总黄酮的抗肿瘤活性强,以及黄酮类成分在乙酸乙酯中的含量较高,由此初步判断黄酮类是珠芽景天药材的主要抗肿瘤有效成分。综上所述,笔者对珠芽景天药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该植物药材的鉴定、品质分析、质量标准的建立及资源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景天属其它植物药用的品质鉴定及研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凹叶景天的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凹叶景天的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壮药苏铁抑制NSCLC生长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序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动态 |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分布 |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其他药理作用 |
第二节 苏铁的研究动态 |
一、苏铁的概况 |
二、苏铁资源种属与分布 |
三、苏铁的化学成分 |
四、苏铁的药理与毒理作用 |
第三节 壮医药的研究动态 |
一、壮医药的概述 |
二、壮医药基本理论 |
三、壮医药对恶性肿瘤的描述 |
第四节 肺癌的研究动态 |
一、肺癌的概况 |
二、肺癌的流行情况 |
三、传统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苏铁的生药学鉴定 |
前言 |
第一节 苏铁叶的原植物形态和性状鉴别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
第二节 苏铁叶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讨论 |
第三章 苏铁总黄酮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苏铁总黄酮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苏铁总黄酮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VEGF、bFGF、HIF-1α、NF-κB表达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四章 苏铁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前言 |
第一节 苏铁黄酮类成分的分离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苏铁黄酮类成分的结构鉴定 |
一、实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五章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 |
前言 |
第一节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四节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五节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自噬的作用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六章 苏铁双黄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苏铁双黄酮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 |
前言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苏铁双黄酮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
前言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苏铁双黄酮诱导A549细胞自噬的机制 |
前言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七章 苏铁双黄酮与PI3K p85a、Akt1和mTORc1蛋白的结合模式研究 |
前言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壮药凹叶景天叶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样品处理 |
3 光谱扫描 |
4 小结与讨论 |
(3)凹叶景天茎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样品的处理与溶液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扫描[9-10] |
2.2 讨论 |
3 结论 |
(4)两种景天对灰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灰水回用的研究概况 |
1.4 灰水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概况 |
1.5 景天属植物研究现状 |
1.5.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2 园林应用研究概况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海绵城市理论 |
1.6.2 低碳园林理论 |
1.6.3 生态修复理论 |
1.6.4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1.6.5 循环经济理论 |
2 灰水预备试验 |
2.1 概况 |
2.2 植物材料 |
2.3 试验水源 |
2.4 结论 |
3 两种景天的灰水胁迫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2 试验测定方法 |
3.2.1 植物生长形态的测定方法 |
3.2.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3.2.3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方法 |
3.2.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灰水胁迫对2种景天植物外部形态的影响 |
4.1.1 灰水胁迫对佛甲草外部形态的影响 |
4.1.2 灰水胁迫对八宝景天外部形态的影响 |
4.1.3. 两种景天植物外部形态的比较 |
4.2 灰水胁迫对两种景天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1 灰水胁迫对佛甲草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2 灰水胁迫对八宝景天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4.2.3 两种景天植物相对含水量的比较 |
4.3 灰水胁迫对两种景天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4.3.1 灰水胁迫对佛甲草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4.3.2 灰水胁迫对八宝景天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4.3.3 两种景天植物质膜相对透性的比较 |
4.4 灰水胁迫对两种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1 灰水胁迫对佛甲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2 灰水胁迫对八宝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3 两种景天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
4.5 灰水胁迫对两种景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5.1 灰水胁迫对佛甲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5.2 灰水胁迫对八宝景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5.3 两种景天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三种石韦属植物的光照胁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石韦属植物研究进展 |
1.5.1 石韦属植物的分类资源研究 |
1.5.2 石韦属植物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
1.5.3 石韦属植物的生长环境研究 |
1.5.4 石韦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1.5.5 石韦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5.6 石韦属植物的药理研究 |
1.6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
1.6.1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6.2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6.3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1.6.4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1.6.5 不同光照条件下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1.7 石韦属植物的应用 |
1.7.1 应用于地被 |
1.7.2 岩石护坡绿化 |
1.7.3 垂直绿化 |
1.7.4 山石盆景 |
1.7.5 室内绿化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植物处理 |
2.3 试验设计 |
2.4 指标测定方法 |
2.4.1 植物生长形态的测定 |
2.4.2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2.4.3 相对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4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方法 |
2.4.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光照胁迫下对3种石韦属植物生长形态的影响 |
3.1.1 光照胁迫下对长圆石韦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2 光照胁迫下对有柄石韦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3 光照胁迫下对柔软石韦形态特征的影响 |
3.2 光照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1 光照胁迫下对长圆石韦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2 光照胁迫下对有柄石韦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3 光照胁迫下对柔软石韦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4 讨论 |
3.3 光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1 光照胁迫下对长圆石韦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光照胁迫下对有柄石韦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3 光照胁迫下对柔软石韦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4 讨论 |
3.4 光胁迫下三种石韦属植物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4.1 光照胁迫下对长圆石韦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4.2 光照胁迫下对有柄石韦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4.3 光照胁迫下对柔软石韦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4.4 讨论 |
3.5 光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1 光照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Fv/Fm的影响 |
3.5.2 光照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Fv'/Fm'的影响 |
3.5.3 光照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qP的影响 |
3.5.4 光照胁迫对三种石韦属植物ETR的影响 |
3.5.5 讨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
1.2.2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2.3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方法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及土壤特征 |
2.2 研究内容 |
2.2.1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区系研究 |
2.2.2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用特征研究 |
2.2.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及建议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调查前的准备 |
2.4.2 实地调查及线路安排 |
2.4.3 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
2.4.4 相关参考资料 |
第三章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 |
3.2.2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科/属的组成与分析 |
3.2.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统计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用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生长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多样性 |
4.2.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性的多样性 |
4.2.4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味的多样性 |
4.2.5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的多样性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与保护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陇山山地自然区珍贵药用植物 |
5.2.2 陇山山地自然区中药材生产 |
5.2.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物加工 |
5.2.4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材经营 |
5.2.5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政管理 |
5.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4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议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陇县药用植物资源区系研究 |
6.2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
6.3 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与保护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八宝景天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的概述 |
1.2 天然产物的应用现状 |
1.3 景天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八宝景天叶的生物活性研究 |
2.1 八宝景天叶95%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
2.2 八宝景天叶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八宝景天叶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材料 |
3.3 八宝景天叶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
3.4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正交试验优选凹叶景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总黄酮含量测定[6] |
1.2.2 凹叶景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2 结果 |
2.1 回归方程 |
2.2 总黄酮提取 |
3 讨论 |
(9)5种景天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外源ABA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1.1.1 盐胁迫对植株外观形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1.1.2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1.1.3 盐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1.1.4 盐胁迫对膜结构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1.2 植物的耐盐机理 |
1.2.1 避盐机理 |
1.2.2 离子区隔化 |
1.2.3 渗透调节 |
1.3 缓解盐害的途径 |
1.3.1 选育耐盐品种 |
1.3.2 施加外源物质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
1.3.3 农业栽培措施 |
1.4 ABA与盐胁迫 |
1.4.1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缓解作用 |
1.4.2 ABA作用机理研究 |
1.4.3 ABA农业应用展望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盐胁迫对5种景天外观形态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盐胁迫对5种景天草坪质量的影响 |
2.2.2 盐胁迫对5种景天根系生长情况的影响 |
2.3 讨论 |
3 盐胁迫对5种景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盐胁迫对5种景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5种景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5种景天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5种景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盐胁迫对5种景天SOD活性的影响 |
3.2.6 盐胁迫对5种景天POD活性的影响 |
3.2.7 盐胁迫对5种景天CAT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4 外源ABA对5种景天生长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草坪质量的调节作用 |
4.2.2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根系生长情况的调节作用 |
4.2.3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调节作用 |
4.2.4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调节作用 |
4.2.5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电解质渗透率的调节作用 |
4.2.6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丙二醛含量的调节作用 |
4.2.7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SOD活性的调节作用 |
4.2.8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POD活性的调节作用 |
4.2.9 外源ABA对盐胁迫下5种景天CAT活性的调节作用 |
4.3 讨论 |
5 全文结论 |
5.1 盐胁迫对5种景天植物外观形态的影响 |
5.2 盐胁迫对5种景天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3 外源ABA对不同盐胁迫下5种景天植物生长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珠芽景天的鉴定、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珠芽景天及同属(景天属)植物药的研究概况 |
1.1 珠芽景天及有关景天属植物药鉴定 |
1.2 珠芽景天及有关景天属植物药的化学成分 |
1.2.1 黄酮及其苷类 |
1.2.2 生物碱 |
1.2.3 三萜类 |
1.2.4 糖类 |
1.2.5 其它类成分 |
1.3 珠芽景天及有关景天属植物药的药理作用 |
1.3.1 保肝降酶作用 |
1.3.2 免疫抑制作用 |
1.3.3 抗肿瘤作用 |
1.3.4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1.3.5 其它作用 |
1.4 小结 |
第2章 珠芽景天的原植物与药材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植物形态的描述 |
2.1.2.2 药材性状的描述 |
2.2 实验结果 |
2.2.1 原植物形态 |
2.2.2 药材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珠芽景天与垂盆草、佛甲草的原植物形态比较 |
2.3.2 珠芽景天与垂盆草、佛甲草的药材性状比较 |
2.3.3 珠芽景天与垂盆草、佛甲草的生境分布等比较 |
第3章 显微与薄层色谱鉴定 |
3.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显微鉴定 |
3.2.2 薄层色谱 |
3.3 结果 |
3.3.1 珠芽景天茎(鲜品)横切面 |
3.3.2 珠芽景天与本属 3 个近缘种茎横切面特征的比较 |
3.3.3 珠芽景天叶片表面观 |
3.3.3.1 上表皮特征 |
3.3.3.2 下表皮特征 |
3.3.4 珠芽景天与本属 3 个近缘种叶表面观特征的比较 |
3.3.5 珠芽景天全草粉末 |
3.3.6 珠芽景天与本属 3 个近缘种粉末显微特征的比较 |
3.3.7 珠芽景天与垂盆草、佛甲草、凹叶景天的薄层色谱比较鉴别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珠芽景天总黄酮及其槲皮素、山柰素的含量测定 |
4.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试药及对照品 |
4.1.3 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珠芽景天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 HPLC 含量测定 |
4.2.1.1 药材的水分测定 |
4.2.1.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
4.2.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1.5 线性关系考察 |
4.2.1.6 精密度试验 |
4.2.1.7 稳定性试验 |
4.2.1.8 重现性试验 |
4.2.1.9 回收率试验 |
4.2.1.10 样品的含量测定 |
4.2.2 珠芽景天总黄酮含量测定 |
4.2.2.1 供试液溶液的制备 |
4.2.2.2 对照品液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2.3 方法学考察 |
4.2.2.4 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 |
4.3 讨论 |
4.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
4.3.2 样品水解方法的选择 |
4.3.3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
4.3.4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3.5 小结 |
第5章 珠芽景天总黄酮的提取纯化 |
5.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与对照品 |
5.1.3 实验材料 |
5.2 方法与结果 |
5.2.1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1.2 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2.1.3 总黄酮含量测定 |
5.2.2 总黄酮的提取纯化 |
5.2.2.1 大孔树脂法 |
5.2.2.1.1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5.2.2.1.2 上样溶液的制备 |
5.2.2.1.3 上样与洗脱 |
5.2.2.2 大孔树脂与聚酰胺联用法 |
5.2.2.2.1 聚酰胺的预处理 |
5.2.2.2.2 上样及洗脱 |
5.3 讨论 |
第6章 珠芽景天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及总黄酮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1.1 药材样品 |
6.1.1.2 肿瘤细胞株 |
6.1.1.3 实验试剂与试药 |
6.1.1.4 实验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1.2.1 试样的制备 |
6.1.2.2 癌细胞的培养 |
6.1.2.3 MTT 法测定各提取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
6.2 结果 |
6.2.1 珠芽景天各提取部位的制得 |
6.2.2 珠芽景天各提部位对 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6.2.3 珠芽景天各提部位对 EC109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6.2.4 珠芽景天各提部位对 SW480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6.2.5 珠芽景天各样品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比较 |
6.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有关植物及腊叶标本图片 |
四、凹叶景天的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壮药苏铁抑制NSCLC生长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绍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2]壮药凹叶景天叶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J]. 丘琴,陈明伟,甄汉深,黄丽锦,许玉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14)
- [3]凹叶景天茎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J]. 丘琴,陈明伟,甄汉深,黄丽锦,许玉华. 广州化工, 2017(12)
- [4]两种景天对灰水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D]. 李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5]三种石韦属植物的光照胁迫研究[D]. 杨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6]陇山山地自然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研究[D]. 邢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八宝景天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余梅燕.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8]正交试验优选凹叶景天中黄酮的提取工艺[J]. 马若寒,陈京. 现代医药卫生, 2012(17)
- [9]5种景天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外源ABA的缓解效应[D]. 王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10]珠芽景天的鉴定、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胡婧.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