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通六县(市)城镇地表水水质的聚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令冉[1](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刘冬瑞[2](2020)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对于湿地生态功能认知的加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的关注点。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的湿地保护形式,能够将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生态旅游等功能相结合,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大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程度及效能,同时能反映出地区绿色生态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保护效益逐渐凸显,但是湿地公园在受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和政策法规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差异性。在生态大保护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湿地公园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能够为优化湿地公园分布格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地理学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2005-2018年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区湿地公园的时空分布差异,探明江苏省湿地公园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发展演变态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政策三方面出发,识别影响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核心因子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类型分布以湖泊型和河流型为主,多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20-40km的近郊区,各市湿地公园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湿地公园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2)在时空序列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速三个阶段,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发展均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各地级市在湿地公园的建设时间上起步不一,并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江苏省湿地公园在空间分布类型上总体上呈现“总体集聚,局部均匀”分布的特征,经历了均匀型→随机型→集聚型的发展过程,逐渐出现聚拢的趋势;湿地公园核密度经历了无核→单核→双核的过程,并逐渐呈现出以苏南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苏中地区为次要聚集区的演变特征;在空间分布方向上,由初期的“东—西”分布,旋转至“东南—西北”分布,湿地公园的分布中心从“常州-无锡”一带转变到“扬州-镇江”一带,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在逐渐增大,分布区域逐渐向东扩展;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方面来看,江苏省湿地公园在地级市层面分布较为集中,但是集中程度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的影响因子探测上,在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在前期主要取决于湿地资源的禀赋优劣程度,在后期社会经济的促进与政府的指导作用在逐步加强。交互探测表明江苏省湿地公园任意两个影响因子交互后的呈现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但是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变化中,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逐渐变强,并且与自然资源因素产生明显的交互关系。(4)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增强湿地公园建设投入和加强湿地公园管理等发展策略。
张怡[3](2020)在《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来水供给的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自来水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保障自来水供给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之一。苏州市的城市自来水发展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水源地实施了重点保护,城市自来水水质已达到国家二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同时也具备较为先进的工艺及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但是随着群众对自来水质量及数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城市自来水服务带来了一些困境。因此,急需从源头克服这些难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结合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以及服务型政府理论等相关理论内容,深入剖析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改革经验,重点研究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的优化策略。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城市自来水的概念、属性、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以及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等,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所需的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以及服务型政府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现状及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根据上述章节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的优化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还存在供水质量未完全达到“健康而安全”的水平、应急管理能力不足、自来水价格不合理以及窗口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因此需要站在多方联合的角度,加快供水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水费计价方式、健全自来水供给服务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及建立健全针对自来水行业的政府监管等方面优化,以此更好的为苏州市城市供水进行服务,为群众提供满意的用水服务。
曹鑫[4](2020)在《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内涵和特征,针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省情特点,通过对国家战略和江苏省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分析,明确开展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性。根据评价需求,运用“五位一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合和PSR模型,通过文献统计分析筛选指标集,构建出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为目标层,生态环境(NE)-经济发展(E)-社会进步(S)为系统层,P-S-R为准则层,共3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DBM(双基准渐进法),以国家、江苏省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为依据设立双重目标进行指标标准化,再对比常用的熵值法和PCA法的赋值结果,选取更适宜的PCA法赋权结果,并引入变权思想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此进行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和路径特征的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通过评价指数和协调度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8年江苏全省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协调合理性,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Q型聚类对13个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子系统建设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得到江苏各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时间尺度变化和空间差异。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根据评价指数,2007年所有城市都未达到60分良好状态,到2018年除宿迁为59.96外,其余城市均达到良好及以上,但总体上距离90分优秀仍然有较大差距;(2)分析协调性的空间变化,研究期内协调性最好的地区从江苏中部转移到江苏南部,苏北的宿迁、淮安、盐城在研究期协调性提升最显着,总体上江苏省生态文明融入各方面的合理性较好;(3)根据耦合协调度,2007年江苏11个设区市为初级协调发展类,到2018年13个城市都提升为良好协调发展类,整体水平提升显着。根据Q型聚类结果:第一类-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最高,第二类-苏州、常州和南京水平较高,第三类-南通、泰州、扬州、镇江为中高水平,水平提升明显,第四类-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水平较低,总体上江苏各设区市的综合水平差异逐步缩小;(4)通过对三个子系统指数的测算,淮安、盐城、宿迁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建设突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经济发展系统最优,各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进步系统表现最稳定。基于PSR层面,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2年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时间节点,将研究期分为第一阶段(2008-2012年)和第二阶段(2013-2017年),运用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探究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特点。结果表明:(1)除常州、南通外,其余城市均属于高度及以上路径相关,且连云港、盐城、宿迁、泰州、苏州还属于全锁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依赖度较高;(2)根据因子分析,第一阶段南京、苏州、无锡产业优化减排成效显着,无锡、淮安、常州生态人居发展最优,南通、盐城、常州经济发展均衡且资源利用高效;第二阶段苏州、常州、无锡的呈现出高发展高治理模式,泰州、镇江、南通表现出较强的绿色经济模式,淮安、泰州、苏州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突出;(3)分析路径提升差异,南通、泰州、淮安的路径提升效应最显着,无锡、苏州、南京的路径提升程度最低,其提升路径主要体现在减小自然压力层面。通过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和路径发展特点的结果讨论与分析,明确江苏需根据各城市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创新建设体系,打破低水平地区的路径锁定,缩小地区差异,以实现下一阶段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效提升。
朱俊华[5](2020)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下,生态化发展将是滨江城市建设的主题和方向,而滨江空间重构优化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长江沿线城市城区段滨江区域是长江大保护政策的直接管控区域,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在流域生态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游区域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多数城市局限于沿江大堤内部的城区建设,忽略了建设条件改善之后“江-城”关系的转向,从而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空间规划与生态化发展模式背道而驰,滨江区域经济低质量发展。如何利用长江大保护契机调整滨江三生空间结构、优化滨江三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选择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具有综合性、联结性、地域性的滨江区域为研究范围;选择地理空间上属于长江中游城市,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的荆州市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荆州市城区段滨江空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总结长江大保护在“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的政策落实重点,并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江-堤-城”空间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进行研究,明晰大保护视角下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对荆州市的影响分析,明确现时态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明晰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同时,针对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明确生态化发展思路,树立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荆州城区段江北滨江空间,以三生空间为切入点,从生态红线落地、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整体空间管控三个层面提出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
刘文[6](2020)在《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作为城市的元素,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城市的灵魂,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健康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2018版)》,依据科学性、全面性、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和主客观相结合原则,选取反映甘肃省实际的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由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及健康文化等5个方面组成的甘肃省健康城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加权法将两种权重进行复合,确定最终指标权重;根据健康指数函数计算甘肃省14个市州的健康指数,并对其健康城市建设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甘肃省健康城市发展不协调。采用GIS将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呈现在空间上,分为低级、中级和较高级三级。兰州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最高,其城市的健康指数为0.736,嘉峪关市、张掖市、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白银市、临夏州及酒泉市居于中间水平,武威、金昌和甘南三市州的建设水平较低。(2)从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的不同方面来看,1)健康环境指数最高的是张掖市,为0.1496,最低的是庆阳市,为0.0877,大部分市州的健康环境指数在平均值附近分布;2)各市州健康社会建设差异相对较大,健康社会指数最高的是兰州市,为0.2922,最低的是甘南州,为0.0450,其他市州的健康环境指数均处于0.05-0.20之间;3)各市州的健康服务差异相对较小,健康指数最高的依然是兰州市,为0.1013,最低的武威市,健康服务指数为0.0333,大部分市州的健康指数在平均值0.0628附近分布;4)健康人群各市州差异也相对较小,健康人群指数最高的是天水市,为0.1236,最低的是嘉峪关市,为0.0707,且大部分市州的健康人群指数在平均值0.1001附近分布;5)健康文化指数最高的是兰州市,为0.0929,最低的是武威市,为0.0143,且大部分市州的健康指数在平均值0.1001附近分布。(3)针对各市州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和健康文化5方面所处的等级不同,各城市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抓住城市建设的机遇,合理推进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
石晓倩[7](2019)在《石家庄市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但是多数研究都着眼于碳的自然来源,对于人为来源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的人类活动剧烈,城市化和城市扩展过程已经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人为活动严重影响周围土壤碳的自然分布,城市周边也是人为源碳汇集的主要地区。本研究期望通过对石家庄土壤碳的空间分布与溯源研究,取得一套适宜城市人为源的碳源追踪方法。本文以石家庄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碳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并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碳同位素追踪土壤碳的来源,分析影响土壤含量的自然来源和人为因素。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能够填补前述研究空白,为宏观的碳库研究及碳排放源的贡献等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对进一步研究城市碳循环系统和建设低碳型城市都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土壤碳分布特征主要与古今河道及河流冲洪积分布、城区人类活动及郊区农业耕种活动等有关。(2)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含量主要由该地区土壤母质含量决定。而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排放等的影响。(3)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分析(δ13CSOC)可用于追踪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归宿,并在自然和人为资源库之间提供碳循环约束,如煤、岩石和植物。δ15N和δ13CSOC值可以判断城市表层土壤的人为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出城市化发展与土壤成分变化之间密切相关。
曾妍妍[8](2018)在《新疆喀什地区西部劣质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喀什地区西部位于新疆喀什噶尔河三角洲内,所属流域为喀什噶尔河流域。以研究区中部的库木塔格背斜为分界线,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分为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和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受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研究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地下水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而该区地下水水质超标严重,这将对当地用水需求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劣质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地下水劣化的主要因素,可以为该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于地质、气候等条件相似地区劣质地下水的研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西部劣质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法、同位素分析法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研究地下水化学组分特征,划分劣质地下水类型,讨论影响地下水劣化的主要因素,阐明地下水水化学形成及演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潜水水化学类型以SO4型水为主,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SO4·Cl型水为主;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潜水水化学类型以SO4·Cl、Cl·SO4型水为主,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SO4·Cl型水为主。1985年至2014年研究区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面积变幅较大,SO4型水的面积整体呈降低趋势,Cl型水、HCO3型水的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2)研究区地下水质量极差,地下水中TDS、TH、Na+、Cl-、SO42-、F-、As、Fe和Mn的点位超标率较高,是导致地下水劣化的主要指标。(3)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地下水流动系统,将研究区劣质地下水分为10类。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中潜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由西向东由AⅠ类(高TDS、高TH、高F-、高Fe、高Mn)过渡到BⅠ类(高TDS、高TH),浅层承压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以CⅠ类(高TDS、高TH、高F-、高As、高Fe、高Mn)为主,深层承压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以EⅠ类(高TDS、高TH、高F-、高Fe、高Mn)为主;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中潜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均为AⅡ类(高TDS、高As、高Fe、高Mn),浅层承压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以CⅡ类(高TDS、高TH、高F-、高Fe、高Mn)为主,深层承压水的劣质地下水类型均为EⅡ类(高TDS、高TH、高Fe、高Mn)。(4)研究区劣质地下水主要受到原生地质环境、气候、水文地质、地表水水质、地下水化学环境(p H值)及人类活动(地下水开采和生活、工业、农业污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浅层地下水劣化的主要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是影响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深层承压水劣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地下水劣化受生活和工业污染源的影响较大,而只在局部区域受到农业污染源的影响。(5)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与演化过程主要受到溶滤、蒸发浓缩、阳离子交换、脱硫酸和混合等作用的影响。石膏、岩盐和萤石矿物发生溶解,为地下水中的SO42-、Na+、Cl-和F-提供重要来源;石膏、长石类、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矿物的溶解,为地下水中的Ca2+和Mg2+提供主要来源。Gibbs图解法表明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地下水主要受岩石风化和蒸发浓缩双重作用的影响;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潜水和承压水的补给水源水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个别浅层承压水采样点还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北部克孜勒苏河地下水系统中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强于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的;同时,阳离子交换作用随着含水层深度的逐渐增加而增强。南部盖孜河地下水系统局部地段发生脱硫酸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混合作用,不同含水层之间也存在着混合作用。(6)地表水和地下水δD和δ18O值均分布在当地大气降水线的下方,表明降水补给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蒸发;垂向上,潜水、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δD、δ18O值相近,表明不同含水层之间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7)研究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典型剖面上各模拟路径均经历了矿物溶解沉淀作用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其中矿物溶解沉淀作用略大于阳离子交换作用。
周亮[9](2015)在《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10年来,淮河流域城镇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致使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大增,水环境污染压力空前。同时,长期的污染积累,持续的污染增量,粗放型增长方式,非理性的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唯“GDP论”的考核模式,加剧了流域居民的生存环境恶化,流域癌症村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成本与健康成本激增,“人-水”矛盾愈发尖锐。针对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发展问题。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未来中国将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为目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大背景下,未来的15年(2015-2030年),淮河流域依然需要承担超过75亿吨粮食增产任务,承接大批来自长三角的污染转移产业,这无疑徒增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难度与变数。因此,当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遭遇“掠夺式”发展的现实,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准确的解析污染来源,切实可行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是流域实现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认识,论文以大尺度的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人-水”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这条主线,在充分考虑流域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特征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复杂理论与极限增长理论,以“3S”地理空间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3维”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评价模型,系统的从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水污染压力、水污染防控预警能力三个方面,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以期为构建大尺度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鉴此,论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叠置分析法、空间探索性分析模型以及重力模型等方法。首次系统的对淮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资源、水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机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三化”发展迅速,“三化”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持续增大。其中,城镇化与农业化对水环境胁迫程度明显上升,工业化则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10年流域人口城市化率和土地城市化率年均分别上升1.34%与1.51%,十年间流域超过22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超过4498.45 km2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流域污染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明显,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50.93%,年均增长约1%。流域粮食产量增加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速度提升,化肥使用量年均增长14.6%,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超过点源上升为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2000-2012年流域供水量、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流域86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趋好,但V类以上水质比重仍然较高,重度污染区域面积呈现较明显缩减趋势,但污染物排放的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依然集中分布在流域中游的沙颍河、洪河、涡河等子流域和流域省界附近(跨省断面污染严重)。耦合协调分析表明,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之间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偏低,流域35个地市耦合度与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292与0.140。流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着,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水环境敏感性(WES),压力(WEPC)与防治能力(WPPC)的“三维”水资源环境支撑力模型。分别从流域自然基底、水质-水量,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监测预警等10个方面对流域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流域173个县市(市区)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整体水平偏低,流域173个县市中有87个支撑力偏低,占流域总面积的57.12%。支撑力空间格局整体呈现淮河干流以南地区高于干流以北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沂沭泗河流域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同时,以郑州-开封为支撑力低值中心,呈现由低到高的圈层梯度扩散分布规律,即以郑州-开封经济区为核心的地区,支撑能力最低,邻近地区次之,距离中心越远支撑能力则越高。流域水环境敏感性整体较高,流域104个县市水环境敏感性中等偏高,占流域总面积的52.44%。敏感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淮河干流以南,中游大部分地区敏感性总体较高。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整体偏高,173个县市(市区)中89个污染压力偏高,占流域面积的55.75%,其中农业面源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流域污染胁迫程度最高,污染压力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整体高于西部,市辖区高于一般县区的特征。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普遍较低,173个县市(市区)中,88个县市(市区)防治能力中等偏低。防治能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东地区。形成敏感性、压力、防治能力与支撑能力空间差异显着的原因与流域综合评价体系的30项指标息息相关,但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区位、自然基础、区域发展水平、水资源效率和水环境管理水平。最后,依据流域“三维”支撑力模型中水环境敏感性、污染压力与防治能力的评价结果,对流域进行基于支撑力的水资源环境分区。并依据分区类型对流域进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分区研究表明,流域8种分区类型中高敏感-低压-低防治类型(H-L-L型)在流域分布最广,约占流域面积的1/4,其次是高敏感-高压-高防治类型(H-H-H型)、低敏感-高压-高防控类型(L-H-H型)与低敏感-低压-低防控类型(L-L-L型),四个类型共占流域面积的73.67%,是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的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分区类型特征,提出切合流域实际的综合空间发展策略,即优化流域国土与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流域城乡统筹融合,调整流域工农业产业结构,适度承接转移产业等。淮河流域下游以及干流以南地区虽然污染的胁迫约束程度也较高,但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小,污染防治能力较高,在严格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前提下,适宜布局基础产业;流域中游和沂沭泗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大,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流域上游,饮用水源地,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以及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建议严格的限制或保护性开发,确保良好生态环境功能和清洁水源供给。
刘冠凤[10](2012)在《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建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已严重阻碍了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水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我国都是极为迫切的课题。本文选取海河流域内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聊城市为研究对象,针对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社会、经济、人口历史及发展现状,研究了聊城市的水资源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容量以及主要的水环境管理问题,探讨了解决聊城市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以期对于改善聊城市的水环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其水资源供水以地表水为主,且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加剧了水环境的污染,使得聊城市污水排放总量较大。由于一些县区仍然存在一些造纸、化工、印染等高污染企业,加之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工业废水排放量大,且存在大量超标排放。各监测点均有2种以上污染指标严重超标。农药、化肥污染,养殖生产、农村生活及农业垃圾污染也十分严重。聊城市主要城区、县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城县区域管网等建设尚未完全到位,许多农村污水没有进行收集处理。本文在大量调研和数据收集基础上,使用非汛期流量和汛期弃水量联合估算方法对聊城市连续8年的地表水可利用量及可利用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估算研究。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研究,得出了影响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人均生活用水量提高,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到2015年,地表水取用量达到7.85×108m3,加之水污染,届时,缺水问题可能将会变得非常严重。这种思路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环境危害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聊城市地表水的主要污染物中三氮最严重,生活污染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其主要排放源,在主要河流中除二干渠外,其它河流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浓度因河流、季节、水期的不同而变化。利用MIKE11负荷评估模型估算了聊城市8年间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并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聊城市“十二五”期间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预测,其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生活/商业、工业、畜禽养殖业和农业。从聊城市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定量综合分析了聊城市水污染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危害,使用詹姆斯的“损失-浓度曲线”估算了聊城市地表水污染所致的经济损失;使用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及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该市污水灌溉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综合估算2007年聊城市水环境污染所导致对经济的损害,约占当年聊城市GDP总量的4.21%,经济损害以废水排放所致的经济损失为主,高达29×108元人民币。污灌区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应以金属Cd、Hg为主,使土壤pH值维持在中碱性环境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防治非常重要。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聊城市6条主要河流主要污染物的容量,扣除非点源污染入河量后,CODCr、NH3-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6809.25t/年和4155.08t/年,分配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徒骇河、马颊河、小运河、漳卫河、金堤河、黄河。综合考虑所有经济、治理措施及污染源对水体贡献等因素,聊城市地表水不能满足相应的水域功能要求,几乎已无容量可利用,需削减污染物CODCr和NH3-N的排放量。偏相关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水资源影响较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农业产值与用水量相关度较弱。工业与城市化发展导致排污量和耗水量增加。在对聊城市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聊城市上游水域被赋予过大的纳污能力;聊城市地表水资源管理机构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和职能错位;聊城市地表水环境治理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结合聊城市实际情况,从环境战略与规划、水污染防治技术、调整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增加环保投入、实施重点环保工程、建立区域地表水环境风险预警应急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聊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聊城市水资源市场化运作、流域生态资源利用、污水防治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取得了经济社会的良好效益。
二、南通六县(市)城镇地表水水质的聚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通六县(市)城镇地表水水质的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保护的全球认同 |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湿地保护发展 |
1.1.3 江苏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
1.1.4 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途径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江苏省2005-2018年间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 |
1.3.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1.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建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结合爬虫方法 |
1.4.2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
1.4.3 地理探测器 |
1.5 研究数据及来源 |
1.5.1 文献数据 |
1.5.2 矢量数据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域分异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2.6 核心边缘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湿地公园建设及评价研究 |
2.3.2 湿地公园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3 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
2.3.4 江苏省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
2.3.5 地理探测器研究 |
2.3.6 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社会地理及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1 江苏省地理及社会经济背景概况 |
3.1.1 江苏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地理与环境状况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1.4 生态文明保护状况 |
3.2 江苏省湿地资源类型及空间布局概况 |
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江苏省湿地公园总体特征 |
4.1.1 湿地公园等级分布特征 |
4.1.2 湿地公园类型分布特征 |
4.1.3 不同地区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
4.1.4 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
4.1.5 数量分布密度特征 |
4.1.6 缓冲区分析 |
4.2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间特征变化 |
4.2.1 江苏省湿地公园不同增长阶段分析 |
4.2.2 江苏省不同类型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2.3 江苏省各地级市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3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演变特征 |
4.3.1 空间分布类型的演变 |
4.3.2 核密度的演变 |
4.3.3 空间分布方向性的演变 |
4.3.4 市域层级地理集中度的演变 |
4.3.5 市域层级均衡度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 |
5.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影响因子选择原则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江苏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探测分析 |
5.3.1 因子探测分析 |
5.3.2 影响因子的交互探测 |
5.4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资源禀赋 |
5.4.2 社会经济状况 |
5.4.3 政策指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
6.1 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完善湿地保护网络 |
6.1.1 创建“增长极”,发挥辐射作用 |
6.1.2 填补湿地公园空白区,增加湿地公园多样性 |
6.1.3 契合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沟通与联系 |
6.2 加快促进湿地公园发展,拓展湿地保护规模 |
6.2.1 综合考虑影响因素,促进湿地公园建设 |
6.2.2 合理拓展全省湿地公园面积 |
6.3 强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湿地公园等级认定及考核体系 |
6.3.2 合理管理湿地公园分类与分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自来水 |
(二)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二)公共事业管理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现状及问题 |
一、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现状 |
(一)水质监管的基本情况 |
(二)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
(三)水价调整的基本情况 |
(四)窗口服务 |
二、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供水质量未完全达到“健康而安全”的水平 |
(二)应急管理能力不足 |
(三)自来水价格不合理 |
(四)窗口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四章 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制度不健全 |
(一)缺乏自来水供给服务的具体法规制度 |
(二)自来水价格形成制度不健全 |
二、队伍建设滞后 |
(一)人员冗余 |
(二)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
(三)服务意识淡薄 |
(四)缺乏系统的培训 |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
四、政府监管存在漏洞 |
(一)监管体制不健全 |
(二)供水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
(三)监管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低效 |
第五章 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优化对策 |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
(一)制定供给服务的专项法规制度 |
(二)健全水价形成制度 |
二、加强队伍建设 |
(一)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
(二)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水平 |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三、加快供水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
(一)完善输配设施的建设 |
(二)规范施工管理,避免施工造成水质二次污染 |
(三)重视对输配设施的定期巡检、维护 |
四、提高政府监管能力 |
(一)建立健全针对自来水供给服务的政府监管 |
(二)提高供水安全的监管能力 |
(三)厘清职能,提升协作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的访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 |
1.3.1 生态文明起源和发展 |
1.3.2 生态文明内涵与特征 |
1.3.3 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与内容 |
1.4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生态文明相关评价研究 |
1.4.2 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
1.5 对已有研究评述 |
1.6 问题提出 |
1.7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
2.1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2.1.1 江苏13个设区市基本概况 |
2.1.2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2.2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与挑战 |
2.2.1 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 |
2.2.2 缓解自然资源约束的压力 |
2.2.3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基础及概念模型 |
3.1.1 “五位一体”生态整合 |
3.1.2 PSR系统内涵与机理 |
3.2 指标体系层次构建和分类 |
3.2.1 建立指标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2.3 指标归类与遴选确定 |
3.2.4 指标内涵确定 |
3.3 DBM方法数据处理 |
3.3.1 DBM方法简介 |
3.3.2 DBM标准化体系 |
3.4 指标赋权方法 |
3.4.1 矩阵构建 |
3.4.2 客观权重赋值-熵权法、PCA |
3.4.3 变权权重 |
3.5 综合评价模型 |
3.5.1 评价指数核算 |
3.5.2 协调度模型 |
3.5.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NE-E-S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权重计算结果 |
4.2.1 指标常权选取-熵值法对比PCA法 |
4.2.2 指标变权权重 |
4.3 建设成效与协调度分析 |
4.3.1 建设成效评价 |
4.3.2 协调度评价 |
4.4 综合水平及子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4.4.1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
4.4.2 三大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S-R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究 |
5.1 基于PSR层面的路径依赖测度 |
5.1.1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理论 |
5.1.2 Person相关的路径依赖测度方法 |
5.1.3 PSR层面的路径依赖分析 |
5.3 基于PSR层面建设路径的因子分析 |
5.3.1 因子分析理论 |
5.3.2 分阶段因子分析结果 |
5.4 基于PSR层面建设路径差异分析 |
5.4.1 子系统PSR层面变化 |
5.4.2 阶段差异聚类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主要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三大子系统指标集重要度计算 |
附录 B 江苏全省设区市2007-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度结果 |
附录 C 江苏全省设区市路径依赖Person相关性检验 |
致谢 |
(5)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共抓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1.2.2 发展背景: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流域生态化发展趋势 |
1.2.3 现实背景:长江大保护促进滨江区域空间重构 |
1.3 相关概念梳理 |
1.3.1 长江大保护 |
1.3.2 城区段滨江区域 |
1.3.3 三生空间 |
1.3.4 空间优化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流域层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层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1.4.3 滨水空间层面:空间重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1.4.4 小结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1.6.1 研究对象的样本意义 |
1.6.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长江大保护政策与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
2.1 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分析 |
2.1.1 国家政策 |
2.1.2 省级政策 |
2.1.3 市县政策 |
2.1.4 小结 |
2.2 长江中下游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
2.2.1 发展视角下长江中下游滨江城市分类 |
2.2.2 “江-城”分离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
2.2.3 “江-城”一体类城市滨江区域空间特点 |
2.2.4 小结 |
2.3 大保护视角下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
2.3.1 空间生态化重组 |
2.3.2 产业生态化发展 |
2.3.3 城区段滨江区域成为城市地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与挑战 |
3.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现状 |
3.1.1 长江防洪工程建设及其对荆州城区段影响 |
3.1.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3.1.3 水系水质现状分析 |
3.1.4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 |
3.2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防洪安全存在隐患 |
3.2.2 生态系统整体性面临挑战 |
3.2.3 岸线利用有待提升 |
3.2.4 滨江可达存在阻碍 |
3.3 荆州城市江城关系重构转向 |
3.3.1 由“城因水生”转向“水因城活” |
3.3.2 由“沿江伸展”转向“拥江发展” |
3.3.3 由“江城分离”转向“江城互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思路 |
4.1 遵循生态化整体发展基本理念 |
4.1.1 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协调发展 |
4.1.2 滨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
4.2 生态产业成为滨江区域经济增长点 |
4.2.1 生态农业 |
4.2.2 生态旅游 |
4.2.3 文创产业 |
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三生空间组织 |
4.3.1 三生空间组织方法——横断面规划 |
4.3.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化发展适应性分析 |
4.3.3 滨江三生空间重构稳定生态安全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 |
5.1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思路 |
5.2 长江大保护下的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落地 |
5.2.1 上位规划对于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划定 |
5.2.2 城区段滨江区域生态红线细化逻辑 |
5.2.3 长江大保护政策推动荆州城区段滨江生态红线精准落地 |
5.3 长江荆州城区段滨江分段空间生态化营造 |
5.3.1 滨江空间的生态化营造愿景 |
5.3.2 连续性生态空间营造 |
5.3.3 生产空间生态化营造 |
5.3.4 开放性生活空间营造 |
5.4 通过横断面规划对城区段滨江区域进行整体空间管控 |
5.4.1 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横断面选取 |
5.4.2 荆州城区段滨江现状空间梯度分区特性分析 |
5.4.3 荆州城区段滨江区域整体空间导则管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荆江河断面要素历年变化表(基本河槽) |
附录3 2018 年荆州市城区主要河湖水质状况 |
附录4 荆州市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数量 |
附录5 荆州市境内主要水系自然保护区名录 |
附录6 荆州市城区段滨江区域用地规划图 |
(6)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2.3.1 空气质量状况 |
2.3.2 水环境状况 |
2.3.3 其他相关环境状况 |
2.4 甘肃省医疗卫生状况 |
2.5 甘肃省健康城市发展历程 |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预处理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3.4.2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3.4.3 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 |
3.5 健康城市评价指数的确定 |
4 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 |
4.1 甘肃省健康城市的总体水平评价 |
4.1.1 健康城市建设的指数分析 |
4.1.2 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 |
4.2 甘肃省健康环境建设水平评价 |
4.2.1 健康环境指数分析 |
4.2.2 健康环境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4.3 甘肃省健康社会建设水平评价 |
4.3.1 健康社会指数分析 |
4.3.2 健康社会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4.4 甘肃省健康服务建设水平评价 |
4.4.1 健康服务指数分析 |
4.4.2 健康服务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4.5 甘肃省健康人群建设水平评价 |
4.5.1 健康人群指数分析 |
4.5.2 健康人群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4.6 甘肃省健康文化建设水平评价 |
4.6.1 健康文化指数分析 |
4.6.2 健康文化建设水平空间分布 |
5 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对策 |
5.1 健康环境水平提升对策 |
5.2 健康社会建设水平提升对策 |
5.3 健康服务水平提升对策 |
5.4 健康人群水平提升对策 |
5.5 健康文化水平提升对策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甘肃省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2:甘肃省健康城市评价指标解释 |
附录3:数据指标标准化处理 |
附录4:各评价因子一致性检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石家庄市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填补石家庄地区土壤碳研究的空白 |
1.1.2 建立一套土壤无机碳人为来源的溯源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碳的来源识别研究 |
1.2.2 城市土壤碳的分布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土壤碳的多元统计分析 |
1.3.2.2 碳同位素研究 |
1.3.3 技术路线 |
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4.1 采样方法 |
1.4.2 样品处理 |
1.4.3 数据整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象水文特征 |
2.1.4 土壤分布规律及特征 |
2.1.5 水文地质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经济文化 |
2.2.3 自然资源 |
第三章 研究区土壤碳分布特征 |
3.1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结合研究区地质图分析 |
3.1.2.2 结合地貌叠加分析 |
3.1.2.3 结合土壤分布图叠加分析 |
3.2 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分布特征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石家庄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储量估算 |
3.2.2.1 无机碳储量估算方法 |
3.2.2.2 无机碳储量估算结果 |
3.2.3 研究区浅层土壤无机碳分布特征 |
3.2.4 研究区深层土壤无机碳分布特征 |
3.2.5 石家庄研究区土壤深层与表层无机碳的均值 |
3.2.6 石家庄研究区土壤深层与表层无机碳的比值 |
3.2.7 讨论 |
3.2.7.1 石家庄研究区土壤无机碳空间分布特征讨论 |
3.2.7.2 石家庄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储量讨论 |
第四章 土壤碳来源研究分析 |
4.1 多元统计研究 |
4.1.1 石家庄地区土壤碳与其他因素的聚类分析 |
4.1.2 石家庄地区土壤碳与其他因素的因子分析 |
4.1.3 讨论 |
4.2 同位素溯源研究 |
4.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2.2 δ~(13)CSOC的空间特性 |
4.2.3 δ~(15)N的空间特征 |
4.2.4 来源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4.1 δ~(13)CSOC和δ~(15)N的含义 |
4.2.4.2 δ~(15)N与C/N的关系 |
4.2.4.3 Zn/Pb与δ~(15)N的相关性 |
4.2.5 NS、CS和SS的比较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疆喀什地区西部劣质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
第3章 水样采集与分析测试 |
3.1 数据来源 |
3.2 采样点布设 |
3.3 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 |
3.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4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
4.1 现状地下水化学特征 |
4.2 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 |
4.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4 地下水质量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劣质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 劣质地下水类型划分 |
5.2 劣质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下水水质劣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原生地质环境 |
6.2 气候条件 |
6.3 水文地质条件 |
6.4 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
6.5 地下水化学环境 |
6.6 人类活动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劣质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与演化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7.1 第四系含水层的矿物组成 |
7.2 劣质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典型剖面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8.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简介 |
8.2 典型剖面的选取 |
8.3 水流路径上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分析 |
8.4 “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
8.5 电荷平衡计算 |
8.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水”矛盾空前突出 |
1.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
1.1.3 流域水污染久治不愈的现实 |
1.1.4 流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长期博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方法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3 技术路线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理论方法支撑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行政区划与水功能区划 |
2.1.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 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 |
2.2.1 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 |
2.2.2 研究的基本概念 |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
2.3.2 研究方法 |
2.3.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时空耦合特征分析 |
3.1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1 流域城镇化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流域工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3 流域农业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 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3.2.2 流域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3.3 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空间耦合分析 |
3.3.1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 |
3.3.2 流域经济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域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支撑力评价 |
4.1 支撑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流程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2 支撑能力“三维”评价模型构建 |
4.1.3 评价权重厘定 |
4.1.4 评价单元选取 |
4.1.5 综合评价方法 |
4.2 流域水环敏感性分区评价 |
4.2.1 流域水环境本底基础 |
4.2.2 流域水环境容量 |
4.2.3 流域水资源量-水质 |
4.2.4 流域水敏感性环境评价 |
4.3 流域水环境污染压力分区评价 |
4.3.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胁迫影响 |
4.3.2 快速工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3 农业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压力 |
4.3.4 主要污染物排放压力 |
4.3.5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评价 |
4.4 流域水污染防治能力 |
4.4.1 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 |
4.4.2 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
4.4.3 流域水污染投入管理能力 |
4.4.4 流域水环境防治能力分区评价 |
4.5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分区评价 |
4.5.1 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整体分析 |
4.5.2 上中下游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域水环境分区与空间规划引导 |
5.1 流域水资源环境支撑力分区 |
5.2 基于支撑力分区的城镇布局与产业引导 |
5.2.1 城镇空间布局优化 |
5.2.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引导 |
5.2.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5.3 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
5.3.1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
5.3.2 探索适合淮河流域环境经济政策 |
5.3.3 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与控污协同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章小结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本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10)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环境与水环境问题 |
1.1.1 区域水环境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
1.1.2 我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水环境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研究背景 |
1.2.2 国内外水环境研究概况 |
1.2.3 水环境评价技术 |
1.2.4 我国水环境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现状 |
2.1 聊城市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概况 |
2.1.3 水文概况 |
2.2 聊城市社会发展现状 |
2.2.1 聊城历史简况 |
2.2.2 人口与行政区划 |
2.2.3 经济和人文发展状况 |
2.2.4 产业结构 |
2.3 聊城市地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
2.3.1 水资源现状 |
2.3.2 地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
2.4 聊城市水资源污染现状 |
2.4.1 废水排放现状 |
2.4.2 地表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
2.5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治理配套公共环境设施建设 |
2.5.1 污水处理设施 |
2.5.2 固体废物处置 |
2.6 小结 |
第3章 聊城市地表水需求量及其预测分析 |
3.1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估算方法 |
3.1.1 定义 |
3.1.2 估算方法 |
3.2 城市地表水可利用量的估算 |
3.2.1 最小允许基流量 |
3.2.2 弃水系数 |
3.3 地表水资源取用水量估算 |
3.3.1 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3.2 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构建 |
3.3.3 聊城市地表水资源取水量的模拟与预测 |
3.4 小结 |
第4章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 |
4.1.1 DO、BOD_5和COD_(Mn)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分析 |
4.1.2 三氮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分析 |
4.1.3 重金属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分析 |
4.1.4 TP、石油类及SS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分析 |
4.2 聊城市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年际变化规律 |
4.2.1 地表水COD_(Mn)浓度年际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地表水质总氮年际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
4.2.3 地表水总磷年际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聊城市地表水污染预测及水污染危害研究 |
5.1 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分析 |
5.1.1 污染源的划分 |
5.1.2 污染源负荷现状 |
5.2 污染负荷预测分析 |
5.3 地表水环境污染危害 |
5.3.1 地表水污染所致经济损失 |
5.3.2 污水灌溉农田所致重金属污染危害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的冲突问题分析 |
6.1 排入主要水体的废水量及污染物量 |
6.2 主要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分析 |
6.2.1 地表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 |
6.2.2 聊城市水环境容量利用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性污染的问题 |
7.1 水资源短缺对聊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
7.1.1 偏相关分析理论 |
7.1.2 第一、二、三产业用水情况表 |
7.1.3 产业与用水结构 |
7.2 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对聊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影响 |
7.2.1 工业与城市化发展导致排污量和耗水量增加 |
7.2.2 行业产值与废水排放量的偏相关分析 |
7.3 农业生产技术结构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环境政策、地表水环境管理及环保投融资与环境问题 |
8.1 环境政策体系 |
8.2 聊城市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8.3 聊城市既往环境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8.3.1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变化的货币化成本测算 |
8.3.2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变化的政策驱动力模型及环境治理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8.4 环保投融资及地表水环境规划的问题 |
8.4.1 环保投融资概念与特点 |
8.4.2 我国环保投融资问题分析 |
8.4.3 聊城市环保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8.5 小结 |
第9章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成效 |
9.1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
9.1.1 建立新的聊城市地表水环境战略和地表水环境规划 |
9.1.1.1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战略 |
9.1.1.2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规划 |
9.1.1.3 尽快建立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及目标 |
9.1.2 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
9.1.2.1 水污染防治与水土保持 |
9.1.2.2 水资源开发及水系治理 |
9.1.2.3 流域生态修复和河岸带植被建设 |
9.1.2.4 人工湿地设计与污水处理 |
9.1.2.5 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
9.1.2.6 建设城市雨洪利用示范工程 |
9.1.2.7 强化工业污染全过程防治 |
9.1.2.8 整体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
9.1.3 调整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
9.1.4 增加环保投入,创建和引入市场机制 |
9.1.4.1 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 |
9.1.4.2 创新环保产业的投融资模式 |
9.1.4.3 拓宽投融资渠道 |
9.1.5 通过科技进步加快地表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重点环保工程项目 |
9.1.5.1 通过政策引导及技术引进加快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
9.1.5.2 人工湿地和旅游景观相结合,推进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建设 |
9.1.6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的完善 |
9.1.6.1 水环境安全常规保障体系 |
9.1.6.2 应急保障体系 |
9.2 部分水环境问题解决对策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
9.2.1 水资源市场化运作 |
9.2.2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9.2.3 聊城市流域生态资源利用 |
9.2.4 人工湿地防治污水 |
9.2.5 完善工业污染监督性监测体系 |
9.2.6 推进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
9.2.7 拓宽聊城市环保投融资渠道,创建环保投入市场机制 |
9.2.8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聊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 |
9.2.9 推动聊城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方案制定 |
9.2.10 为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9.3 小结 |
第10章 结论及建议 |
10.1 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本论文工作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南通六县(市)城镇地表水水质的聚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冬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3]苏州市城市自来水供给服务优化对策研究[D]. 张怡.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江苏全省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路径探究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及Person系数和因子分析[D]. 曹鑫. 南京大学, 2020(02)
- [5]长江大保护下荆州城区段滨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朱俊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甘肃省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D]. 刘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石家庄市土壤碳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D]. 石晓倩.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8]新疆喀什地区西部劣质地下水形成机理研究[D]. 曾妍妍.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9]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环境支撑力研究[D]. 周亮. 南京大学, 2015
- [10]聊城市地表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冠凤.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