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邓锐[1](2021)在《基于标杆分析的地方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以W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各省市"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和推进,学界基本形成了共识,一流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于一流学科,一流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一流师资队伍。这可以从"双一流"提出之后,各高校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可见一斑。地方高校要实现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标杆分析法为研究地方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运用标杆分析法,比较了W大学与标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差距和症结所在,并实施靶向治疗,从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大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W大学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实施路径。
王亚鹏[2](2020)在《“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行动方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双高计划"进入高职院校自主建设的实战阶段后,入选建设单位的高职院校合乎规律性的创新发展路径会演化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场域中的制度逻辑,获得众多院校的高度认同并被借鉴或超越,催生高水平高职院校群聚式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我国高职院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参与"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引领者,应正确认识高水平专业和高水平院校的共生关系,加快从建设逻辑向自组织逻辑过渡,形成内生性自主办学机制,引领全国高职院校自觉践行"双高计划"所蕴含的质量理念、质量标准、质量文化,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充分发挥"双高计划"建设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系统整体性发展的溢出效应。
童肖[3](2018)在《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是我国近代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的重要基地,对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延聘欧美专家学者、引进留学生以及设立农学院校培养人才,中大农学院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大创立起国内领先乃至国际一流的农学学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和科研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将中大农学院的主体——农学家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这一群体形成的背景、过程、群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学科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对中国当代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具有借鉴意义。处于社会政治的变革时期,民国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大农学家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三个时期的发展与充实,中大农学家群体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丰硕。在群体结构上,构成这一群体的核心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大多在25-44岁,且青年学者的数量持续增长。群体中外籍学者以日本和欧美籍居多,中国学者近半数来自江浙地区。作为学科最为齐备的农学研究中心,中大农学院中农学家群体的学科构成广泛,几乎涵盖了近代农学的各个方向,同时在数个学科形成了突出的学术优势。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们大多在国内接受基础科学教育,同时学术上普遍受到西方的影响,90%以上的成员有国外留学经历,近一半在美国获得最高学历,由此形成中大农学院与国际学术界的紧密对接。但无论是科研活动还是教育活动,中大农学家都立足中国的现实需要,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而孜孜以求。中大农学家们农学素养深厚,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精神投入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中,成为近代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面对中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的局面,秉持着“师夷长技”以救国的思想,他们立足农学发展,以农兴国。其中不少农学家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正是这份爱国情怀激励他们,他们在中大农学院开课授业,传播农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大批近代农业人才;将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引进中国,结合中国实情,开创具有本国特色的农业学科;培育适宜中国生长繁育的良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卓越。除此之外,他们协助创建科研机构以推动农学研究,并在日常科研教学中,创办学术刊物如《农学月刊》、《农学丛刊》、《农科通讯》等,通过这些学术刊物,他们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研究信息,刊登最新的农学研究动态,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大农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农学家的群体特征,本文总结了几点可供当代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借鉴之处。首先,农业科研应切合社会生产的需要,走为农服务的道路;其次,注意加强与农业机构、兄弟院校等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博采众长,推动一流学科的建立;三、农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应重视学人精神品质和学术精神的塑造及传承,从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化意识、爱国忧民的农业科研人才;最后,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为人才集聚创造优良的学术环境。
张欢欢[4](2017)在《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与反思(1912-1953)》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学科体系日益成熟完善。当下,面临新的时代背景,教育学科的发展的迎来新的挑战。教育系科作为教育学科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我们进行教育学科发展与改革的切入点。湖南大学作为我国书院制向现代大学转型、古代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过渡的典型代表,作为湘楚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系科的发展在我国教育系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根据对湖南大学教育系科发展史的梳理,将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教育系科的萌芽阶段(1912-1926);教育系阶段(1926-1937);哲学教育系、哲学心理系阶段(1938-1941);教育系科在人民湖大(1949-1953年)。根据每一阶段历史状况的分析,发现教育系科在湖南大学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培养目标注重社会需求;课程设置文理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修制与学分制并行;教师队伍以国外留学生为主,教员履历丰富;生源较少,学生就业以教育行业为主;教学管理严格,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这对当下我国教育系科发展的启示是:人才培养目标应因时而动;课程与专业设置应灵活多变;教师发展应注重兼容并包,学生培养应注重全面发展。同时,根据对教育系科在湖南大学发展的思考,得出未来我国教育系科在发展中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识教育本质,定位教育系科发展,重视政府政策影响;二是增强学科意识,奠基大学建设理论,增强学科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整合系科功能,重塑教育师资“母机”,注重课程设置的革新;四是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教育系科发展学术与服务社会两大功能整合观。
赵艳云[5](2016)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高校切实实行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倡导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积极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以便于服务经济改革发展。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因此,文章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角度分析,提出相对有效建议,希望能对"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师资队伍发展有所裨益。
高岩,卢珊[6](2016)在《“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隐忧及消除》文中研究说明"双一流"战略将会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应对。一流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过于拘泥"浅层"的观念,忽视教师发展的规划;过于偏重"形式"的追求,忽视队伍结构的优化;过于倾向惯习的"操作",忽视管理制度的建设等。因此,学校应该确立"科学量才"的用人观念、建立"岗位聘任"的引才机制和推行"动态变化"的评价方式等。
刘孟玥[7](2014)在《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需要。”创建研究型大学有很多科学衡量指标,但作为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它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强大的教师阵容是一流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通过竞争获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985工程”大学是代表国家冲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种子队,“985工程”大学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多年来,“985工程”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那么这些大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究竟如何呢?本研究主要依据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公布的((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985工程”大学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试图从三个层面对“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分析:“985工程”大学专任教师规模、“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结构、“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情况,其中“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生师比与师员比、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高端教师结构等几个方面,然后借助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理论、高校教师的成长理论以及激励理论分析了“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确立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先进理念;适度扩大“985工程”大学专任教师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强化学术权力,提倡学术自由;协调教师个人发展与“985工程”大学发展的关系。
廖志豪[8](2012)在《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亦因此而成为当今时代世界诸国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这些战略的实现而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加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了量的扩张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阶段亦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的二十个基本问题之一,充分体现了破解这一艰深命题的极度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由于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内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其最终回归点都将指向对培养对象的某种与创新相关的素质或能力的培育方面。由此而引发出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且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其中又包括哪些具体素质要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特定人才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关键素质要素的开发培育提供更为客观的和具体的逻辑依据。而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素质模型这一研究工具来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以系统地勾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性素质特征,明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并以该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作为参照,着重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创新素质建构的角度来探讨未来潜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求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现实难题破解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论文研究是以素质模型理论、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脉络而展开,即(1)什么是创新型科技人才?(2)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3)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进行文献回顾、关键概念界说和相关理论阐释之后,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论文分别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论文采用McCelland等人所开发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构方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要素来揭示这一人才群体在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综合能力和个性品格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解答问题之一提供了客观而清晰的认知图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2项素质要素对于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中归纳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之素质特征为:广博精深且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思维风格;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素质开发应以此为取向而进行。论文检视了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的现实状况,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理念主张、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向,以及探索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具体问题,讨论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不利影响,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之中探寻问题之二存在的基本原因。论文认为,我国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的隐性阻力”、“先期人才培养模式惯性作用的影响”等一系列障碍因素,以及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个链条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培养对象创新素质的生成。论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主张与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协同条件建设问题,作为对问题之三的具体回应。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为参照,将其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给定值,以控制论思想进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并说明相关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系统培育的目标指向,阐述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具体路径;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三个协同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图通过加强这些协同条件的建设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建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模型对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诸如“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态向矩阵式课程体系形态转变”等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主张或新论点。
李云飞[9](2012)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理念、制度、投入》文中提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拟从职校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理念、制度、投入三个维度对建设职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度剖析和讨论,以真正实现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
张晓倩[10](2011)在《新形势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素质及培养路径探析》文中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国近年来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全面提高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从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两个维度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从教师个人、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路径。
二、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标杆分析的地方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以W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杆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一)标杆分析法的意涵 |
(二)标杆分析法的类型和步骤 |
1. 标杆分析法的类型 |
2. 标杆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三)标杆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二、W大学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标杆分析 |
(一)W大学师资队伍的现状 |
(二)标杆高校的确定 |
(三)标杆分析数据搜集 |
(四)与标杆高校的差距及其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分析 |
三、W大学一流师资队伍的路径分析 |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 |
(二)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加大中青年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四)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
(2)“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行动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逻辑机理 |
(一)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的共生逻辑 |
(二)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生成逻辑 |
三、行动方略 |
(一)以办学理念强化价值建设,实现有灵魂的卓越发展 |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
(三)遵循自组织和他组织逻辑,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
(四)坚持整体素质观,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
(3)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动因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形成的过程 |
第二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年龄结构与籍贯分布 |
第二节 学科结构 |
第三节 学历结构 |
第三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活动与影响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科研活动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教育活动 |
第三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推广活动 |
第四章 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学术特征 |
第二节 中大农学家群体的精神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4)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与反思(1912-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教育学与教育学科 |
1.2.2 教育系科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育学科发展史的研究 |
1.3.2 教育系科发展史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阶段 |
2.1 教育系科的萌芽阶段(1912-1926) |
2.1.1 教育系科萌芽的背景 |
2.1.2 教育系科的出现 |
2.2 教育系阶段(1926-1937) |
2.2.1 湖南大学到国立湖南大学的沿革 |
2.2.2 教育系科的设置 |
2.2.3 教育系科的发展特征 |
2.2.4 师资状况 |
2.3 哲学教育系、哲学心理系阶段(1938-1941) |
2.3.1 抗战时期的湖南大学 |
2.3.2 教育系科的短暂发展 |
2.4 教育系科在人民湖大(1949-1953年) |
2.4.1 人民湖大的诞生 |
2.4.2 教育系科的重置与停办 |
第3章 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特征 |
3.1 培养目标 |
3.1.1 社会需求影响 |
3.1.2 政策影响 |
3.2 课程设置 |
3.2.1 课程科目不断调整 |
3.2.2 重视外文 |
3.2.3 选修制与学分制并行 |
3.2.4 注重文理渗透 |
3.2.5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3.2.6 重视体育 |
3.3 教师队伍 |
3.3.1 教师构成 |
3.3.2 教员履历 |
3.3.3 着名教师 |
3.4 学生来源 |
3.4.1 学生人数统计 |
3.4.2 学生就业情况统计 |
3.5 教学管理 |
3.5.1 入学及毕业规定 |
3.5.2 成绩考察规则 |
3.5.3 毕业论文 |
3.6 学生活动 |
3.6.1 文艺活动 |
3.6.2 学生会—学生自治组织 |
第4章 湖南大学教育系科发展的启示 |
4.1 因时而动的培养目标 |
4.2 灵活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
4.3 广延名师,兼容并包 |
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5章 关于教育系科的思考与展望 |
5.1 认识教育本质,定位教育系科发展 |
5.2 增强学科意识,奠基大学建设理论 |
5.3 整合系科功能,重塑教育师资“母机” |
5.3.1 树立教育系科两大功能整合观 |
5.3.2 重塑教育师资“母机” |
5.4 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隐忧及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是地方高校的时代机遇 |
二、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教师队伍存在隐忧表现 |
(一)过于拘泥“浅层”的观念,忽视教师发展的规划 |
(二)过于偏重“形式”的追求,忽视队伍结构的优化 |
(三)过于倾向惯习的“操作”,忽视管理制度的建设 |
三、“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教师队建设路径 |
(一)确立“科学量才”的用人观念,促进教师发展 |
(二)建立“岗位聘任”的引才机制,督促成果产出 |
(三)推行“动态变化”的评价方式,激发教师活力 |
(7)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三)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的预期创新点和难点 |
(一)预期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
(一)基本目标 |
(二)主要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师 |
(二)教师队伍结构 |
(三)高校教师 |
(四)高校教师队伍 |
(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 |
(二)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理论 |
(三)激励理论 |
第三章 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现状 |
一、专任教师规模 |
二、教师队伍结构 |
(一)生师比与师员比 |
(二)学历结构 |
(三)职称结构 |
(四)学缘结构 |
(五)年龄结构 |
(六)高端教师结构 |
三、教师队伍的流动状况 |
第四章 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学科分布不均衡 |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三)中西部地区教师流失严重 |
(四)教师培训体系不系统 |
(五)教师管理体制不科学 |
(六)“985工程”大学未科学引导教师充分履行高校三大职能 |
二、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高校行政化造成高校办学自主权缺失 |
(二)教师管理理念滞后 |
(三)受历史条件的影响 |
(四)受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制约 |
(五)缺乏国际视野 |
第五章 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进措施研究 |
一、确立有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先进理念 |
二、适度扩大专任教师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一)“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确定合理生师比与师员比 |
(二)防止“近亲繁殖”,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缘结构 |
(三)延聘名师,进行教师队伍高端人才梯队建设 |
(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
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 |
(一)改革与完善聘任制度 |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 |
(三)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
五、强化学术权力,提倡学术自由 |
六、协调教师个人发展与“985工程”大学发展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关键概念界说与相关理论阐述 |
2.1 关键概念界说 |
2.1.1 创新 |
2.1.2 创新型科技人才 |
2.1.3 素质 |
2.1.4 培养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素质模型理论 |
2.2.2 创造力理论 |
2.2.3 创新教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构建的方法选择 |
3.2 效标样本的甄选标准 |
3.3 素质要素项目的采集 |
3.3.1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采集素质要素 |
3.3.2 通过传记分析法来采集素质要素 |
3.3.3 两种素质要素采集方式结果汇集 |
3.4 素质要素问卷调查及分析 |
3.4.1 调查目的与问卷编制 |
3.4.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4.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5 素质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
3.5.1 素质模型的提出 |
3.5.2 素质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与素质开发取向 |
4.1 模型视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
4.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 |
4.2.1 建构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
4.2.2 开发利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
4.2.3 培养科技创新实践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
4.2.4 塑造富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现状检视 |
5.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与理念主张 |
5.1.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
5.1.2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主张 |
5.2 高校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
5.2.1 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
5.2.2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动向 |
5.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
5.3.1 模式探索进程中障碍因素分析 |
5.3.2 探索进程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5.4 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的现状略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
6.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与影响因素 |
6.1.1 培养模式优化的系统构造 |
6.1.2 培养模式优化的影响因素 |
6.2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与总体原则 |
6.2.1 培养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 |
6.2.2 培养模式优化的总体原则 |
6.3 培养模式优化的路径探寻 |
6.3.1 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 |
6.3.2 培养目标合理定位与培养规格合理设计 |
6.3.3 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制定与规范化评审 |
6.3.4 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
6.3.5 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
6.3.6 学生评价体系的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条件建设 |
7.1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
7.1.1 创新型教师队伍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
7.1.2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
7.1.3 加强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7.2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科技训练平台建设 |
7.2.1 科技训练平台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
7.2.2 科技训练平台建设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 |
7.2.3 完善学生科技训练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
7.3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教育环境建设 |
7.3.1 高校创新教育环境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
7.3.2 影响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因素 |
7.3.3 改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创新型科技人才行为事件访谈(BEI)提纲 |
附录B: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要素采集传记人物录 |
附录C: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D: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理念、制度、投入(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的理念: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
(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
(二) 拥有整体素质观的观念 |
(三) 保持学习型组织观的信念 |
(四) 追求“三师型“观的意念 |
二、规范的制度: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
(一) 教师的希冀: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 |
(二) 教师资格的制度完善:从“终身制”到“定期复审” |
(三)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师考核制度 |
(四) 健全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和弹性的实训师资职称评审体系 |
三、必要的投入: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动力 |
(一) 法制驱动:保障职校师资建设的天然源泉 |
(二) 物质投入:提高教师素质以及增强职业吸引力 |
1.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
2. 学校给予物质激励以迎合师资建设的需要。 |
(三) 情感支持:自我超越以追求教育的幸福 |
1. 重塑职校教师从业情感。 |
2. 建立精神激励制度。 |
(10)新形势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素质及培养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素质 |
1. 个体素质 |
2. 整体素质 |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
1. 教师要有责任和危机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2. 高校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为教师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氛围 |
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营造教师素质提升的大环境 |
四、整体素质观: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标杆分析的地方高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以W大学为例[J]. 邓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2]“双高计划”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行动方略[J]. 王亚鹏. 教育与职业, 2020(16)
- [3]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家群体研究[D]. 童肖.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湖南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与反思(1912-1953)[D]. 张欢欢. 湖南大学, 2017(07)
- [5]“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研究[A]. 赵艳云.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 2016
- [6]“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隐忧及消除[J]. 高岩,卢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 刘孟玥. 兰州大学, 2014(10)
- [8]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理念、制度、投入[J]. 李云飞. 职教通讯, 2012(04)
- [10]新形势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素质及培养路径探析[J]. 张晓倩.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