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迈向新世纪 再攀新高峰——本刊举行创刊100期迎接新世纪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燕[1](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提出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刘曼琦[2](2015)在《企业内刊对企业文化传播作用研究 ——对《顶新通讯》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呈现出了逐渐萎缩的态势,甚至有人发出了“纸媒已死”的感叹,而就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内刊却如同一枝红杏,冲出了围墙,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趋势,其潜在的影响力已经越发受到了企业主的青睐,成为企业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平台。企业内刊独有的传播方式,能够将其所承载的企业文化传播到特定的受众群体中,使企业文化得以扩散和传承。笔者通过查阅前人论文、着作以及一些典型的企业内刊获取相关资料,在走访调查与采访的基础上展开论述。首先对企业内刊进行界定,并明确企业内刊可以作为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其传播的内核是企业文化,进而归纳出企业内刊的文化传播特性以及其对企业文化的传播作用,通过对天津市企业报刊传播委员会卢盘卿会长及杨毅秘书长、滨海时报等媒体记者和一些企业内刊编辑部人士的采访,总结出企业内刊在塑造、体现企业文化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为了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企业内刊发展现状,以及其对企业文化传播的作用效果,笔者于2014年3月开始对顶新集团进行了调查走访,查阅了顶新集团内刊《顶新通讯》从创刊至131期的全部内容,采访了《顶新通讯》编辑部主编张百清等人,希望通过对顶新集团内刊《顶新通讯》的个案分析,向读者介绍企业内刊的企业文化传播情况,通过这个典型的例子向人们展示企业内刊这一传播介质在企业中是如何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也期望能够对企业内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启示,使企业内刊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发挥更大作用。
曹爱民[3](2014)在《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围绕“新闻人”这一中心,梳理了黄天鹏的人生历程,系统探讨了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和新闻思想观念,并希冀对民国新闻史研究有所补益,对中国当代新闻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地点的变换为纬,对黄天鹏新闻人生历程进行总体概括。展示了他在普宁、汕头、厦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活动,着重揭示黄天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以及他人生之路选择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原因。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和四章,主要是在横向上展开,分别从新闻实践、新闻学术和新闻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方面,重点阐释他在《时事新报》的业务改革以及负责《重庆各报联合版》出版和发行工作的情况,对黄天鹏离开《申报》赴日留学的原因进行考证和分析,概括黄天鹏主编期间《青光》副刊的内容特点,然后总结了他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黄天鹏不断革新新闻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黄天鹏的新闻学术活动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他通过创建北京新闻学会,主编新闻学术刊物,写作和编撰大量新闻学着作,建立新闻学研究室,开展新闻学术史分期研究等活动,旨在追求实现“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的目标,推进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开启的新闻学科建设事业,将新闻学科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黄天鹏的新闻思想观念是他一切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章是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前两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主要从新闻内涵、新闻事业性质、新闻事业管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及新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对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内涵、发展、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天鹏试图改变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状况的努力和探索。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本章认为黄天鹏新闻实践、新闻学术研究以及新闻思想观念的总体特征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并从政治视角、专业视角、价值视角对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予以评价,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为当前新闻学科和新闻理论建设提出一些富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思考。
杨文堂[4](2010)在《2000年以来《澳门日报》副刊文学“澳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澳门日报》副刊文学在整个澳门汉语新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价值,是了解原生态澳门文学的重要窗口。对它的研究与整理,不仅能体现出丰富的文化特质,而且能为世界华文文学保存、开发出一套真实生动、富有活力的文学和文化标本。《澳门日报》副刊文学的核心在于其澳门性。澳门性包含了本土性、现代性、主体性、人文性和文化性等丰富内涵。《澳门日报》副刊文学在品牌、文体上均对澳门性不同方面的内涵有多重表现:品牌表现上,《新园地》的多元和丰满,《镜海》的学术与先锋,《小说》的现代及困惑,《澳门街》的专注且鲜明,饶富个性;文体表现上,散文澳门性的多重发挥,诗歌澳门性的新旧辉映,小说澳门性的复调表达,各放华彩。在多媒体时代扑面而来、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之下,肩负新的文学和文化使命的《澳门日报》副刊文学面临总体水平不高、竞争意识不强、发展格局不利、革新力度不够等问题。而且,副刊文学本身兼具的报学和传媒、文学与文化的多重特殊身份,也增加了其在弘扬、深化和拓展澳门性时的复杂性和难度。这些问题应引起注意,也必须解决。
李诠林[5](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提出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二、迈向新世纪 再攀新高峰——本刊举行创刊100期迎接新世纪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迈向新世纪 再攀新高峰——本刊举行创刊100期迎接新世纪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企业内刊对企业文化传播作用研究 ——对《顶新通讯》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企业内刊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企业内刊的界定 |
2.1.2 企业内刊的传播学界定 |
2.2 企业内刊溯源 |
2.3 企业内刊发展动因分析 |
2.3.1 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需要 |
2.3.2 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 |
2.3.3 企业营销传播的新载体 |
2.3.4 打造企业新的利益增长点 |
2.4 企业内刊的文化传播特性 |
2.4.1 对企业的依附性 |
2.4.2 内容的相对单一性与准确性 |
2.4.3 受众对象的固定性与传播的有效性 |
2.4.4 企业历史文化的可记录性 |
第三章 企业内刊对企业文化的传播作用 |
3.1 整合企业文化的传播渠道与内容 |
3.1.1 内刊整合企业文化传播渠道 |
3.1.2 内刊整合企业文化内容 |
3.2 打造企业文化的公共空间与社会联系 |
3.2.1 对内打造公共空间 |
3.2.2 对外建立社会联系 |
3.3 建立企业文化互动平台 |
3.3.1 对内促进员工间交流与培训 |
3.3.2 对外增进文化的借鉴交流 |
3.4 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承 |
第四章 企业内刊在塑造企业文化方面面临的挑战 |
4.1 企业内刊的内容与渠道的宏观管理不足 |
4.2 高质量公共空间的缺乏 |
4.3 互动力度不够 |
4.4 内刊的文化建设缺乏战略性 |
第五章 典型个案分析:《顶新通讯》 |
5.1 选择《顶新通讯》的原因 |
5.2 企业文化的类目 |
5.3 《顶新通讯》反映的企业文化 |
5.3.1 价值观:顶新人的“种子”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基因 |
5.3.2 英雄人物:“魏氏兄弟”开拓创新以及对优秀员工的表彰 |
5.3.3 企业形象建设:积极进取、绿色健康、有责任感的形象塑造 |
5.3.4 仪式和活动:对员工进行肯定,营造“亲情感”和如家的氛围 |
5.3.5 社会责任:突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量的公益活动 |
第六章 企业内刊改善策略及未来趋势 |
6.1 企业内刊的改善策略 |
6.1.1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
6.1.2 保持相对独立的媒体意识 |
6.1.3 具备企业文化战略眼光 |
6.2 企业内刊的发展趋势 |
6.2.1 内刊职能扩大化 |
6.2.2 内刊形式网络化 |
6.2.3 内刊内容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顶新通讯》文本研究表 |
致谢 |
(3)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结构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黄天鹏的时代和人生历程 |
第一节 家世与影响:家学的熏陶 |
一、黄天鹏的家世渊源 |
二、黄天鹏的出生年份考 |
三、黄天鹏的家世对他的影响 |
第二节 辗转与探寻:从普宁到京城(1905-1928) |
一、普宁求学 |
二、涉足报界 |
三、步入新闻学术界 |
第三节 彷徨与革新:离上海又返上海(1928-1937) |
一、上海办刊编报 |
二、离沪赴日留学 |
三、重回上海新闻界 |
第四节 拼搏与转折:从重庆回南京(1937-1949) |
一、参与重建“新闻长城” |
二、开展新闻专业教育 |
三、从事文化出版业管理和研究 |
四、当选国大代表 |
第五节 坚持与梦想:从大陆到台湾(1949——1982) |
一、继续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 |
二、担任“新闻记者出生的民意代表” |
三、考察指导东南亚侨报 |
第二章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初入报界,立志革新 |
一、学生时代的报刊活动 |
二、进入《申报》,尝试改革 |
三、离开《申报》,事出有因 |
第二节 《时事新报》十年 |
一、组办新闻讲习班 |
二、改革报纸版面 |
三、采写系列调查报道 |
四、主编《青光》副刊 |
五、离开《时事新报》 |
第三节 主持出版《重庆各报联合版》 |
一、不惧生命危险坚持“联合版”正常出版 |
二、积极协调关系提高“联合版”工作效率 |
三、努力增加发行扩大“联合版”社会影响 |
第四节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
一、以“革新新闻业”为出发点 |
二、因“兴趣”而投身新闻界 |
三、勇于承担“记者”的历史使命 |
第三章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倡建北京新闻学会 |
一、北京新闻学会创建的学术背景 |
二、北京新闻学会的创建和发展 |
三、北京新闻学会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之比较 |
第二节 创编新闻学术刊物 |
一、主编北京新闻学会会刊《新闻学刊》 |
二、改组《新闻学刊》扩大为《报学月刊》 |
三、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主要内容特点 |
四、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 整理出版新闻文献资料 |
一、进行新闻学书籍和作品的编目工作 |
二、编辑出版早期中国新闻学研究文集 |
三、主持与计划编辑新闻学研究大型丛书 |
四、编辑出版个人新闻作品文集 |
第四节 构建新闻学科体系框架 |
一、侧重新闻规律探讨的新闻理论研究 |
二、重在总结实际经验的新闻实务研究 |
三、梳理新闻业发展理路的新闻史研究 |
第五节 创建全国性新闻学术研究中心 |
一、黄天鹏组建新闻学研究室缘起 |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室的筹建及其运作 |
第六节 开启中国新闻学史分期研究先河 |
一、计划编撰《中国新闻学史》 |
二、“五阶段说”与“四阶段说”之比较 |
三、三种不同时域下新闻学史分期之比较 |
第七节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的特征探析 |
一、明确的学科目标:“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坚定的路径选择:专业化建设与普及推广并重 |
三、科学的史料意识:注重史料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探微 |
第一节 黄天鹏的主要新闻思想观念 |
一、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建设“新时代的新Journalism” |
三、建设“崭新而完美的新闻学” |
第二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内涵 |
一、“新闻”中的“事实”具有“四种属性” |
二、报纸是“公共利益代言人” |
三、社会应该“尊重、扶植和善待新闻界” |
四、新闻记者应“专业技能与职业修养兼备” |
五、应该对大众“普及新闻教育” |
第三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特征探析 |
一、“西方新闻学”是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来源 |
二、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的新闻本体意识明显 |
三、注重“新闻记者伦理”的作用和培养 |
第五章 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政治视角: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一、大胆针砭社会时弊 |
二、积极主张奋力抗日 |
三、努力倡导民主政治 |
第二节 专业视角:中国新闻学科体系建构的积极探索者 |
一、最先提出“建设中国本位新闻学”的目标和路径 |
二、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专业化 |
三、填补了新闻教学和研究的诸多空白 |
第三节 价值视角:充满新闻理想的悲情人物 |
一、新闻专业主义追求遭遇尴尬而“罢笔” |
二、新闻学术理想停留在“设想层面”留下“遗憾” |
三、放弃挚爱新闻业转上仕途使学术理想成“黄粱梦” |
第四节 民国新闻人黄天鹏对当前新闻学研究的启示 |
一、应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
二、应该“理性看待”新闻专业主义 |
三、通过“新闻普及化”促进新闻专业化 |
四、应以“己严人宽”态度对待新闻批评 |
结语:新闻人与“黄粱梦” |
附录 |
A、黄天鹏生平大事记(1905—1982) |
B、黄天鹏新闻学着述全览与简评 |
C、黄天鹏参与创办或主编的报刊简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2000年以来《澳门日报》副刊文学“澳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几个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澳门日报》副刊文学扫描 |
第二章 "澳门性" |
第一节 "澳门性"的提出 |
第二节 "澳门性"的内涵 |
第三章 "澳门性"在《澳门日报》副刊文学中的表现 |
第一节 品牌表现 |
第二节 文体表现 |
第四章 余论:"澳门性"在副刊文学表现上的几点思索 |
第一节 副刊·报学·文学·文化·澳门性 |
第二节 《澳门日报》副刊文学:施展与尴尬 |
第三节 生存上:网络时代的诗意“危机”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
第一节 概述 |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
四、文言楹联 |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
二、王松、施天鹤 |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五、闽南语流行歌 |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
二、歌仔和歌仔册 |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
一、钟理和 |
二、吕赫若、周青 |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
一、吴浊流 |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致谢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迈向新世纪 再攀新高峰——本刊举行创刊100期迎接新世纪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2]企业内刊对企业文化传播作用研究 ——对《顶新通讯》的个案分析[D]. 刘曼琦.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3]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D]. 曹爱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4]2000年以来《澳门日报》副刊文学“澳门性”研究[D]. 杨文堂. 暨南大学, 2010(10)
-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