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引种试验

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引种试验

一、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博[1](2020)在《玉米穗粒腐病抗病遗传规律解析及全基因组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轮枝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穗粒腐病(FER)具有分布广泛、破坏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穗粒腐的病原真菌在地区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大,病原菌能够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病害,其发病机制复杂,且FER抗性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因此迄今为止尚未鉴定到免疫材料,对其抗性遗传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严重阻碍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遗传资源的挖掘及优良抗病品种的培育。利用连锁群体鉴定抗病性的主效QTL和利用关联群体鉴定抗病关联SNPs(GWAS)已被证明是解析抗病机制的有效途径,利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可快速聚合多个微效抗病基因,提高育种效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来自于三个热带玉米关联分析群体(包含874份自交系)开展了FER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三个(包含462份双单倍体系)DH双亲群体开展了FER抗性的连锁分析,挖掘重要的主效及微效抗性分子靶点,从而全面解析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的遗传基础,并为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改良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FER抗性的全基因组预测(GS)研究,初步探索了如何利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改善FER抗性,提高育种效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环境下各群体FER抗性统计分析:在4~6个环境下,采用针刺果穗接种法对所有1336份自交系进行了FER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三个关联分析群体和三个连锁群体的FER抗性变异丰富,尤其热带种质在FER抗性上有广泛的表型变异。所有群体在单环境下三次重复数据的遗传力变异范围在0.53-0.91之间,多环境联合分析的遗传力变异范围在0.54-0.84之间,多环境联合方差分析在所有群体中都观测到遗传方差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在P值为0.01时为极显着,环境间FER抗性的相关系数有很大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FER抗性受遗传因素控制,同时存在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因此需要使用多环境联合分析表型值开展后续遗传分析。2、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挖掘FER抗性QTL。在P值阈值为1×10-4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在CML群体、DTMA AM群体、SYN_DH群体以及所有874份自交系群体中分别检测到了12个、5个、22个和19个与FER抗性显着关联的SNPs,这些SNPs可解释的平均表型遗传变异分别为7.01%、5.01%、4.88%、1.60%。关联分析鉴定到的稳定、重复出现的抗性染色体区域集中在第三染色体3.04/05 bin、第七染色体7.02/04 bin、第九染色体9.00/01 bin、9.04/06/07 bin和第十染色10.03/04 bin,这些位点都富含与FER抗性显着相关的SNPs位点,其中第九染色体9.00/01 bin和9.04 bin为新鉴定的QTL位点。在检测能力上,874个自交系的群体和SYN_DH群体关联到的显着性SNPs标记显着多于CML群体和DTMA AM群体,从SYN_DH群体中检测到的显着性SNPs,其P值更低,MAF值也相对较小,说明本试验所用群体中,这两个群体检测抗性位点的能力更强,更适合用于FER抗性位点的挖掘。另外,关联分析的结果充分证实FER抗性为复杂的数量遗传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且关联分析结果受所研究遗传群体的影响较大,因此,本试验中使用具有独特表型和基因型的多亲本遗传交配设计群体,结合大群体的多环境表型数据有效保证了FER抗性位点的检出功效。3、连锁分析方法鉴定FER抗性相关QTL。在三个双亲DH群体中总共定位到4个LOD阈值大于3.0的与FER抗性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抗病表型遗传变异的PVE值在11.84%~21.19%之间。其中四个新的主效QTL位点分别位于第二染色体21.78 MB~26.27MB、第三染色体1.87 MB~2.55 MB、第四染色体167.17 MB~175.21 MB、和第五染色体42.70 MB~57.76 MB之间。4、多群体、多环境一致性QTL位点分析及FER抗性关键候选基因预测。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检测到一致性QTL位点位于第四染色体和第五染色体,此两个新的QTL位点在多个环境和多个遗传群体中可稳定被检测到,说明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属于环境稳定性一致性QTL位点。其余检测到的QTL位点多属于环境特异性QTL。说明穗粒腐病抗性受环境的影响显着。本研究在MLM关联分析结果中检测到39个与FER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不同群体间只发现了1个被重复检测到的候选基因GRMZM2G146020,该基因为转录因子Pos F21,该候选基因同时在SYN_DH群体和包含874份所有自交系的群体内被检测到。此外还有少数候选基因的基因功能注释与抗病性有关,如7.03 bin的GRMZM5G879570、8.03 bin的GRMZM2G025997、9.07 bin的GRMZM2G061314和10.03 bin的GRMZM2G127416等。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初步预测GRMZM2G146020是一个关键的FER抗性候选基因。5、全基因组FER抗性预测。本试验中,以三个关联分析群体为材料,使用多环境表型数据建模,对FER抗性表型值的预测精度在0.50左右,高于使用单个环境的表型值的预测精度,因此,使用包含大量自交系的群体开展多环境表型鉴定可以提高FER抗性的全基因组预测精度;当利用与FER抗性显着相关的SNPs标记建模对FER抗性表型值的预测精度在0.55-0.74之间,这表这表明利用关联分析结果进行全基因组预测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当建模群体和预测群体相互独立且亲缘关系较近时,预测精度中等,约为0.45;在建模群体中添加遗传距离远的材料不能提高预测精度,在建模群体中添加遗传距离近的材料,可提高全基因组预测精度。因此,增大建模群体可提高预测精度,可以预测育种过程中产生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量新系。这些结果表明全基因组预测和选择技术是改善FER抗性的潜在有效方法和技术,可替代部分表型选择来改良FER抗性,提高育种效率。

罗吉[2](2020)在《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文中认为玉米灰斑病(gray leaf spot)是危害中国乃至世界玉米的叶部病害,其危害大、分布广,给玉米生产造成极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止病害最根本的措施。本研究以来源广泛的241份自交系构建关联群体,在灰斑病重病区进行田间自然发病抗性评价;运用覆盖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灰斑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预测,以期为灰斑病抗性育种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关联群体的241份玉米自交系在两年的灰斑病田间抗性评价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材料间以及年份×材料间差异极显着;两年抗性评价中都表现中抗及以上(抗性等级≤5)的材料有102份,其中抗病(R)的材料44份、高抗(HR)的材料5份,可以在灰斑病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2.对SNP芯片获得的基因型数据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后,利用筛选得到的20586个高质量SNP标记对关联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中国/美国玉米种质的基因多样性大于CIMMYT/泰国的玉米种质,中国玉米种质表现出较美国种质更高的基因多样性,黄粒玉米种质表现出较白粒玉米种质更高的基因多样性。3.通过群体结构的分析成功将241份自交系分成了五个亚群,分别为热带/亚热带群(TST)群、温带SS群、温带NSS群、温带唐四平头群和混合(Mixed)群,划分结果与自交系系谱基本吻合。4.LD分析的结果显示,有57.14%的成对SNP在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LD,其中10.32%的成对SNP的R2值大于0.1,热带玉米中处于LD的成对SNP座位的比例明显低于温带玉米和所有玉米材料。5.利用20586个高质量SNP标记和两年灰斑病的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显着水平P≤0.001(-lgP≥3)下,一共检测到44个与灰斑病抗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34个位于基因内,分别对应于31个基因,分布在除10号染色体外的其它染色体上;除了其中4个基因不在前人研究的灰斑病QTL位点内,其余27个基因均分布在已知QTL区间内。6.将本研究检测到的位于前人研究的灰斑病QTL位点内的27个基因在生物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共获得8个与抗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的基因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赵鑫哲[3](2019)在《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外来优良种质开展种质创新是我国拓宽玉米种质,增加群内遗传方差的有效途径,而创制育种新材料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选系基础群体。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8年,根据育种实践筛选出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和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制57个F1杂交组合(SS类群21个杂交组合,NSS类群36个杂交组合),再以CA193和CA749配制三交杂交组合。利用不完全区组田间试验设计,种植在吉林公主岭、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和河南新乡,评价其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效应,以及构建的F1杂交组合配合力表现,综合分析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应用潜力,为玉米种质创新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评估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鉴定出8份产量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并且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分别为:Jing66、PHB1M、MBPM、PH6JM、PH4CV、PH09B、PH1CRW和XY828M。同时,Jing66能缩短受体自交系生育期和秃尖长、降低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B1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收获时含水量,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MBP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6J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缩小秃尖长;PH4CV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PH09B和PH1CRW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缩小秃尖长;XY828M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2.针对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的不良性状,综合被测系配合力,以及F1杂交组合性状配合力表现,最终筛选出与骨干自交系组配的7份F1杂交组合,作为选系基础群体用来开展种质创新。其中CA749×PH09B可用于改良CA749产量性状;H446×XY828M可用于改良H446穗行数性状;四144×PH6JM可用于改良四144百粒重性状;W9706×Jing66可改良W9706的产量性状;PHB1M、Jing66和XY828M与CA193构成选系基础群体,改良CA193的百粒重性状。3.比较SS类群和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与7个国内骨干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发现SS类群的7份玉米自交系比9份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更加广泛,利用潜力更大。

张华[4](2017)在《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文中指出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ospora zeae-maydis)、玉米尾孢菌(Cerospora zeina)等引起的的一种叶部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西南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种植抗灰斑病玉米品种是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重要手段,而抗性品种的选育依赖于对遗传背景不同的抗性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及基因层面的筛选、鉴定与发掘。近年来,利用全基因组学的方法鉴定、分离抗病基因已成为分子抗病育种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345份来源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及IBM Syn10群体为供试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上述自交系的玉米灰斑病抗性进行鉴定;运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结构及分子特征;利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对与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的SNP位点进行检测;利用先前构建的IBM Syn10群体的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灰斑病抗性QTL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56110个SNP分子标记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共获得43070个高质量SNP分子标记,覆盖了整个染色体组。其中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共计6724个,占比15.6%,10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共计3075个,占比7.1%。共检测到86140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3607,变幅为0.09530.500,PIC平均值为0.2884,变幅为0.05070.375;群体结构分析表明,345份玉米自交系可以被划分为6个亚群,根据自交系的划群结果与已知系谱比较分析,可将其中4个亚群与国内杂种优势群相对应,包括BSSS、Reid、PA、PB,另外2个亚群分别为北方种质群及热带亚热带种质群。2.对34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4个环境下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39份自交系后,共有306份自交系统计到4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自交系都表现为感病,感病(S)和高感(HS)自交系的比例高达71.6%,抗性材料较少,高抗(HR)和(R)抗病自交系仅占14%;抗性稳定性方面,306份自交系中,抗鉴结果保持一致的自交系有34份,抗鉴结果相差1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14份,抗鉴结果相差2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25份,抗鉴结果相差3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0份,抗鉴结果相差4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份;对来源于不同群体的自交系抗性进行分析,热带亚热带种质、PB种质中的高抗(HR)、抗性(R)自交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种质,因此热带亚热带种质及PB种质可作为选育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的优良种质资源。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logP≥3水平下,4个环境中(2014年宝兴、泸定,2015年宝兴、泸定)共检测到142个与玉米灰斑病抗性相关联的SNP标记(不含重复标记),其中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个,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4个。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出现的15个标记中,共有10个标记位于1号染色体上,占66.6%,其中位于bin1.05、bin1.06的标记共有7个,进一步印证了bin1.05-bin1.06可能是抗性QTL挖掘的重点区域。4.对IBM Syn10群体的280份DH系及亲本B73和Mo17进行6个环境下(2013年德宏、宝兴、泸定,2014年德宏、宝兴、泸定)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20份自交系后,共有260份自交系统计到6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合前期研究构建的玉米IBM Syn10群体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5万个SNP位点、2916个SSR/RFLP标记以及6618个bin marker位点),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分析。总共检测到19个抗性QTL,分布在1、2、3、4、5、6、8、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bin2.04处的QTL被检测到3次,分别为QTL qmGLS2-1、q13lGLS2-1、q14lGLS2-1,位于bin3.07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lGLS3-1、q14lGLS3-1,位于bin8.03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dGLS8-1、q14dGLS8-1,其中q14lGLS2-1可解释的表型变异最大,为10.24%,可能为1个主效抗性QTL。

董玲,杨德光[5](2015)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文中提出概括了热带和亚热带玉米(Zea mays)种质特别是来自CIMMYT的群体或基因库在美国和中国的研究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接力式改良和组配半外来群体等方法在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等高纬度地区的应用。

朱立娟[6](2013)在《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改良温带种质已经成为玉米种质资源拓宽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对热带种质的改良和利用进行了多年尝试并选育出系列杂交种,同时提出了温热不同的互导比例,但观点不一。本研究前期已经用来自CIMMYT并经过国内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从南到北接力改良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Pob21、Pob28、Pool18分别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我国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了的含25%、50%、75%温带种质比例的半外来群体。本试验拟以这些半外来群体中的部分早代优良选系为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与可能与之具有较大杂种优势的测验种测交组配杂交组合,从而分析这些早代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关系,依据配合力来确定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依据产量以及杂种优势来确定早代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CIMMYT玉米群体合理利用及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含2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Pool1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00、13301、13305、13306、13311和13312;13300、13301、13306、1331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1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13312×鲁原9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Pob2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256和13257;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均为Lancaster群;组合13257×龙抗11、合344、东8112,13255×丹340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Pob21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48、13349和13353;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均为Reid群;组合13348×B84、13349×B84、13353×904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2)含50%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20、13321、13322、13327、13332、13334和13338;1332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20、13322、13327、13332、13334、1333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鲁原92×13320、13338,丹340×13322、13332、13334,13322×掖478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261、13265、13272和13277;13261、13277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265、1327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丹340×13262、13265、13267、13268、13270、13272、13276、13277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58、13359、13360和13363;1335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359、13360、13363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组合13363×B84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3)含7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早代选系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半外来群体(Mo17×Pool18)×Mo17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40和13341;13340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13341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组合13340×掖478、13340×丹340、13341×丹340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掖478×Pob28)×掖478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79、13280、13282、13283、13285、13286、13294和13295;13286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282、13294、13295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旅大红骨群,13280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或旅大红骨群;组合丹340×13282、13283、13286、13292、13294、13295、13296,合344×13286、13291,东65003×13295、13286,鲁原92×13280、1329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半外来群体(黄早四×Pob21)×黄早四中,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13368、13371、13372、13378、13380、13381和13382;13371、13378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群,13368、13372、13380、13381、13382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组合B84×13372、13382、13384,郑58×13378、13381,9041×13374,金黄96B×13374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以及杂种优势。(4)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改良价值与杂种优势利用方向在分别以Pool18、Pob28、Pob21为基础群体构建的三个含不同温带种质比例的半外来群体中,应进行重点改良和利用的半外来群体为:理论上含50%温带血缘的Mo17×Pool18,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Reid群;理论上含75%温带血缘的(掖478×Pob28)×掖478,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类群;理论上含75%温带血缘的(黄早四×Pob21)×黄早四,杂种优势利用方向为Lancaster类群。

雍洪军[7](2011)在《20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及育种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导入外来种质是增加遗传变异、拓宽玉米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我国已引进了一批优良热带、亚热带和美国温带种质,研究这些种质与国内种质的遗传关系,是应用外来种质改良国内种质的基础。本研究利用20个CIMMYT、美国及国内群体为材料,以代表主要种质类群的群体中综5号(四平头群)、中综7号(PA群)、Lancaster(兰卡斯特群)、BSSS(Reid群)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不完全区组设计(α-Lattice Design)进行两年三点(2009-2010年,北京顺义、辽宁沈阳、吉林公主岭)田间试验鉴定,应用Miranda Filho and Geraldi(1984)模型,评价供试群体的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效应、配合力表现,研究供试群体与中国主要种质类群间的遗传关系。同时采用Dudely遗传参数,评估群体对改良优良单交种吉单261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群体改良,拓宽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在两种群体测验种(中综5与中综7号,Lancaster与BSSS)背景下,可以有效地评价供试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其中中综5号与Lancaster群体作为测验种,可以研究国内外群体与东北区主要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2、通过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效应分析,发现CIMMYT群体Pob43、Suwan1,国内群体吉综A、中综3号、中综4号、豫综5号、WBMC-4,美国群体BS29农艺性状的品种效应和一般配合力(GCA)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应注重对Pob43、Suwan1、吉综A、WBMC-4群体株高、生育期等性状的改良。3、在Lancaster×中综5号杂种优势利用模式背景下,Pob28、Pob446、QPM-Y、陕综3号、WBMC-4、BS28、BS29、BS30等群体与Lancaster种质遗传关系较近,可以与Lancaster种质融合并相互改良;Pob43、Stay Green Yellow (SG-Y)、Suwan1、Tuxpeno、辽旅综、中综3号、中综4号、BS16、BSCB1等群体与四平头种质遗传关系较近,可以与四平头种质融合并相互改良。4、依据TCSC、PTC与Dudley方法Lplμ’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评估群体作为有利基因供体改良优良单交种的简单途径(TCSC–PTC鉴定法)。即第一年待测群体与优良单交种杂交,获得F1,综合评估各性状TCSC参数表现,鉴定出有应用潜力的群体;第二年将这些群体与单交种亲本自交系杂交,分别获得F1,综合评估各性状PTC参数估计值表现,鉴定出改良单交种的最佳供体。5、通过分析20个国内外群体的8个农艺性状LpLμ'参数估计值,认为CIMMYT、美国及国内群体均存在进一步改良单交种吉单261(W9706×吉853)多个性状的潜力。群体吉综A作为有利基因供体,可以改良吉单261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百粒重、产量等性状,中综4号可以同时改良单交种的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产量等5个性状, Pob43可以改良单交种的穗长、行粒数、粒长、产量等4个性状,BS30改良单交种的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等4个性状,中综3号、Suwan1通过穗粗、粒长、产量同时改良单交种W9706×吉853的3个性状。6、综合分析,认为国内群体(吉综A、中综4号、WBMC-4、中综3号等)、外来优良种质(Pob43、Suwan1、BS30等)可作为改良四平头或Lancaster种质的供体,在改良W9706×吉853多个性状上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应注意到Pob43、Suwan1等热带群体导入到国内种质时,会引起生育期、株高等性状改变,可以通过与国内种质建立复合群体,进行群体改良,再进一步作为有利基因供体改良优良单交种等性状。

张德贵[8](2010)在《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叶以来,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拓宽玉米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玉米育种者的共识。对于遗传基础狭窄的中国来说,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改良和拓展现有种质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地区种植通常表现出不适应性,如雌雄开花不协调、空秆率高等,大多不能作为直接选系的原始材料,这是玉米具有光周期敏感性造成的。为了使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适应温带生态条件,需要进行种质的适应性改良。在群体改良方案中,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保持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又可以防止近交衰退。许多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通过混合选择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原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采用控制双亲授粉的混合选择法成功改良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POOL33和POOL34,改良后的基因库分别被命名为中群13和中群14。本研究以POOL33和POOL34及其改良群体中群13和中群14、热带玉米群体POB43和SUWAN-1、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原始群体CO及采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的不同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年2点试验分析其在适应性改良过程中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各个群体不同轮次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揭示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间遗传变异水平和适应性的改良效果,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热带环境(海南)下,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多数性状差异不显着;在温带环境(北京)下,开花期等大多数性状在同一群体的不同轮次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多数性状对混合选择发生了显着的相关响应,主要表现为:(1)开花期提前、ASI缩短,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抽丝期分别从99.2d和90.7 d缩短为79.5 d和76.2 d,平均每轮提前4.9 d和3.6 d,散粉期从90.8 d和77.8 d缩短为76.7 d和74.7 d,平均每轮提前3.5 d和0.8 d,抽丝散粉间隔(ASI)分别从8.3 d和12.8 d缩短为2.8 d和3.5 d,平均每轮缩短1.4 d和2.3 d;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抽丝期分别从78.3 d和81.8 d缩短为69.2 d和69.0 d,平均每轮提前2.3 d和3.2 d,散粉期分别从71.0 d和72.5 d缩短为67.5 d和68.0 d,平均每轮提前0.9 d和1.1 d,抽丝至散粉间隔(ASI)分别从7.3 d和9.3 d缩短为1.7 d和2.7 d,平均每轮缩短为1.4 d和1.7 d。抽丝期和散粉期的选择响应幅度不同,散粉期提前的幅度较小,因而散粉至抽丝间隔(ASI)缩短。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和RD值随改良轮次增加而降低。(2)植株高度和穗位逐渐降低,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株高分别从378,8cm和310.0cm降低至334.1cm和301.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11.2cm和2.2cm;穗位分别从213.1cm和179.6cm降低至176.1cm和166.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9.3cm和3.4cm;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株高分别从301.2cm和287.5cm降低至270.3cm和263.2cm,平均每轮分别降低7.7cm和6.1cm,穗位从144.8cm和142.3cm分别降低至131.9cm和131.6cm,平均每轮降低3.2cm和2.7cm。(3)产量、出籽率和结穗率大幅度提高,热带群体POB43和SUWAN-1的出籽率分别从62.8%和81.4%提高至81.1%和80.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4.58%和-0.18%,结穗率分别从36.1%和71.0%提高至85.1%和85.0%,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3%和4.4%,籽粒产量分别从1232.1 kg/hm2和3693.7公斤/hm2提高至6228.2公斤/hm2和5726.9公斤/hm2;亚热带群体POB69和POB70的出籽率分别从77.7%和79.4%均提高至82.7%,平均每轮分别提高1.25%和0.83%,结穗率分别从68.1%和58.6%均提高至86.9%,平均每轮提高4.7%和8.6%,产量分别从3419.3 kg/hm2和2642.8 kg/hm2提高至4559.0 kg/hm2和4624.3kg/hm2,平均每轮分别提高284.93kg/hm2和508.30kg/hm2。(4)穗部性状及其它农艺性状大多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响应,但群体不同,响应方向和响应程度不同。(5)测交种的开花期也在提前,株高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2.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玉米群体的DNA样本进行扩增,用全自动DNA遗传分析仪的SSR荧光标记检测。40对SSR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检测出343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nc133等)-17(phi090等)条,平均每个位点8.575个。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257-0.899,平均值为0.747;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H))分布范围为1.038-2.494,平均值为1.657。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相比,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显着变化。(1)40对SSR引物在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检测到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04、111、105、107、108和101,与其原始群体CO检测到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98、114、87、88、106和102)差别不明显。(2)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411、0.400、0.395、0.394、0.423和0.366,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PIC值(分别为0.346、0.420、0.333、0.359、0.422和0.363)相比,没有降低。(3)计算六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POOL33、POOL34、POB43、SUWAN-1、POB69和POB70的改良群体C4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87、1.281、1.286、1.283、1.284和1.279,与各自原始群体C0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74、1.281、1.285、1.281、1.287和1.274)无明显差异。(4)从各改良群体与原始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POB43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55-0.845之间,SUWAN-1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32-0.848之间,POB69各轮次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00-0.793之间,POB70各轮次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726-0.819之间;利用遗传相似系数对24个群体进行聚类,发现POB43、SUWAN.1和POB69的原始群体CO分别和各自的改良群体C1-4聚在了一类,而POB70的原始群体和改良群体C1-3聚在了一类,C4没有聚在一起。结论:利用控制双亲授粉混合选择法改良热带、亚热带群体可有效提高其在温带的适应性,缩短ASI,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结穗率和产量等,同时可有效地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改良群体为提高我国温带玉米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提供有效的种质材料。

郭然[9](2010)在《含75%温带血缘的玉米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改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用来自CIMMYT的热带、亚热带低纬度群体和与之杂种优势关系最近的我国温带核心种质代表系杂交构建的含7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群体,把这些半外来群体中的部分选系与各自的测验种测交,通过田间试验和杂种优势来分析其中的优良选系和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方向,为黑龙江省继续改良和利用CIMMYT群体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中,半外来群体(B73×Pob45)×B73的13个选系与合344、Mo17、吉846、龙抗11四个Lancaster群的测验种和丹598、丹337、丹340、E28四个旅大红骨群的测验种测交,半外来群体(Mo17×Pob46)×Mo17的8个选系与丹598、丹337、丹340、E28四个旅大红骨群的测验种和K10、掖478两个Reid群的测验种测交,半外来群体(掖107×Pob69)×掖107的11个选系与合344、Mo17、吉846、龙抗11四个Lancaster群的测验种和丹598、丹337、丹340、E28四个旅大红骨群的测验种测交,半外来群体(丹340×Pob70)×丹340的8个选系与合344、Mo17、吉846、龙抗11四个Lancaster群的测验种和K10、掖478、U8112三个Reid群的测验种测交,半外来群体(Pob101×掖478)×掖478的8个选系与合344、Mo17、吉846、龙抗11四个Lancaster群的测验种和丹598、丹340、E28三个旅大红骨群的测验种测交。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半外来群体(B73×Pob45)×B73的选系杂种优势相对值的平均值较高,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85276、85278、85280、85281、85282、85284、85285、85289。其中,85282、85284和85289的重点组配方向为Lancaster群;85276、85278、85280和85281的重点组配方向为旅大红骨群;85285的重点组配方向是Lancaster群或旅大红骨群。(2)半外来群体(Mo17×Pob46)×Mo17的选系杂种优势相对值的平均值偏低,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85360、85363、85365、85369。其中,85360的重点组配方向是为旅大红骨群;85363的重点组配方向是Reid群;85365和85369的重点组配方向是旅大红骨群或Reid群。(3)半外来群体(掖107×Pob69)×掖107的选系杂种优势相对值的平均值偏低,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85410、85412、85417、85420、85425、85430。其中,85410、85412、85420和85425的重点组配方向是Lancaster群,85417、85430的重点组配方向是旅大红骨群。(4)半外来群体(丹340×Pob70)×丹340的选系杂种优势相对值的平均值较高,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85316、85320、85322、85328。其中,85320和85328的重点组配方向是Lancaster群;85322的重点组配方向是Reid群;85316的重点组配方向是Lancaster群或Reid群。(5)半外来群体(Pob101×掖478)×掖478的选系杂种优势相对值的平均值较高,可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选系为85462、85473、85474、85477。其中,85474、85477的重点组配方向是Lancaster群;85462和85473的重点组配方向是旅大红骨群。

卢艳丽[10](2010)在《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及耐旱相关性状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文中指出玉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研究遗传、进化和作物驯化的模式作物。干旱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玉米耐旱育种是提高玉米品种耐旱性、减少干旱造成产量损失的有效途径,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对包括耐旱性在内的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应用基因组学等方法从玉米种质资源中发掘出有益的耐旱基因,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功能标记,并有效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耐旱育种效率。本研究从全球(墨西哥、津巴布韦、肯尼亚、巴西、中国)玉米育种项目中共收集了2000多份温带、热带、亚热带玉米材料,并对其中的77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等分析。同时从中筛选出了447份核心玉米自交系,利用大规模的SNP标记对其进行了基因内与基因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及标记间的LD分析。此外,本研究根据玉米自交系的生物与非生物抗性等特征从中筛选出了550份材料,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两种处理下对其进行耐旱性评价。分子标记的分析是基于两个1536-SNP芯片,其中一个为随机SNP芯片(random chip, RA芯片),另一个为耐旱候选基因SNP芯片(drought tolerance chip, DT芯片)。最后在构建SNP连锁图谱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分离群体的连锁作图定位了与株高、不同时期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反映植株生物量)及ASI相关的QTL,并以ASI为例,比较了这两种作图方法及连锁—连锁不平衡整合作图的定位结果和检测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全基因组SNP标记进行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全基因组的RA芯片所包含的1034个SNP标记对77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068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为0.259,并从中筛选出了449个高质量的核心SNP标记。基于模型聚类、NJ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分类结果,可将770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温带玉米和热带/亚热带玉米两大类群,温带玉米类群又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即PA、BSSS、PB、Lancaster、旅大红骨和四平头。比较不同类型的玉米种质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发现温带玉米和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之间的差异最大,黄色与白色玉米间差异次之,马齿与硬粒玉米间差异最小。对杂种优势的长期选择导致了在两个杂种优势群间,有20%的SNP标记存在显着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不同地理来源玉米种质间等位基因的差异,分别在中国(282份)和CIMMYT玉米(394份)中检测到9个和2个特异等位基因。两个紧密连锁的SNP标记PZA03254.1和PZA03587.1,来源于染色体4上的同一个基因,在PA和Lancaster两杂种优势群中具有相同的等位基因变化趋势,而且这两个标记的一个等位基因同时在巴西玉米中缺失,但在中国玉米中频率高达20%,表明这两个相隔142 kb的标记处于一个连锁不平衡的区域内。2.玉米核心自交系基因内与基因间的遗传多样性及标记间的LD分析。本研究从770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447份核心材料,利用RA和DT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内、基因间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447份玉米自交系中基因间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多态性高于基因内标记,内含子标记所揭示的多样性高于外显子标记。另外本研究按照3个SNP标记的窗口、10 kb的遗传窗口(10 kb范围内的所有标记)和基因窗口(一个基因内的所有标记)组成了不同类型的单倍型,并发现窗口的遗传距离越大,其单倍型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也越高,其中3个SNP窗口的遗传距离最大,.所构成的单倍型在447份玉米自交系中所检测到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66;10 kb窗口的单倍型次之,其PIC平均值为0.437;基因窗口的单倍型最小,其PIC平均值为0.291,但三种类型的单倍型均高于单个SNP所检测的遗传多样性。全基因组水平上的LD分析表明,447份玉米材料中有33.97%的成对SNP在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LD,160份温带玉米自交系中有34.14%的成对SNP标记存在显着LD,287份热带玉米自交系中仅有5.55%的成对SNP存在显着LD,远远少于温带玉米和所有玉米材料。在热带玉米和整个玉米材料中,10条染色体上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5-10 kb,而温带玉米中10条染色体上的平均LD衰减距离为10-100 kb(R2>0.1的水平上)。由此可见,供试的温带玉米中LD水平高于热带玉米和整个玉米材料。在这三个群体中,随着成对标记在染色体上物理距离的增加,LD的变化都表现出了一致的逐渐降低的趋势。3.两种水分处理下玉米耐旱性评价和多个选择指标的比较。本研究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两种处理下对55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耐旱性评价。我们在干旱处理前后进行10次NDVI的测量,用NDVI来衡量植株不同营养生长阶段的生物量。其他与耐旱相关的选择指标包括ASI、叶片衰老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电导率、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耐旱指数。在干旱处理下粒重是最为稳定的性状。与其他指标性状相比,根电导率和耐旱指数的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最低,不能作为可靠的耐早性评价指标。不同生长时期所测得的NDVI值之间具有很高的遗传相关,表明对植株生长的测量可以选择在一个或两个时间点进行,而不需要在整个生长阶段多次进行。由于下午叶片发生卷曲,使得同一天下午所测得NDVI比早上所测值显着降低。另外,研究还发现NDVI值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较高,表明NDVI能有效地反应植物生物量,建议被用作新的耐旱性评价指标,同时NDVI也可以用于评价干旱处理下叶片的卷曲度。除根电导率外,籽粒产量与其他耐旱指标性状的相关在两个水分处理条件下都达到显着。根据非产量耐旱指标和产量构成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分别解释籽粒产量变异的40%和95%。此外,本研究以10株籽粒数作为选择耐旱种质资源的指标,共筛选获得了45份强耐旱的自交系,其中7份来自中国温带玉米生态区,但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旱性,在干旱逆境下可获得与热带玉米相当的产量。这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耐旱玉米种质应该同时被温带和热带生态区育种项目所利用。4.SNP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全基因组遗传重组变异与偏分离对遗传育种研究的影响。利用RA和DT芯片对550份玉米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分别筛选出1035和1017个高质量、多态性的SNP标记,以550份材料中的3个重组自交系群体{XB(X178×B73), C5 (Ac7643×Ac7729/TZSRW)和C6 (CML444×Malawi)}为连锁作图材料,构建了整合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长度为1346 cM,共包括了1443个标记,其中SNP标记1155个,另外本研究还整合了214个SSR和74个定义bin边界的核心标记。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46(26%)个显着偏分离的标记(α=5%)和13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其中一个偏分离热点区域(总长度为2.2 Mbp)与ga2(配子体因子2)位于相同的位置。本研究还发现同一标记区域在三个群体间存在高达4.5倍的重组率差异,从着丝粒到端粒区域,遗传重组频率从0.06 cM/Mbp增加到8.47cM/Mbp,可见端粒区域的重组频率是着丝粒区域的100多倍。根据重组抑制规律,本研究推断bin1.05、bin3.04和bin8.03为着丝粒区域。在XB群体中检测到了11个严重重组抑制的非着丝点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大块的结构性凝聚异染色质(也称为异染色质纽,knob)所引起。本研究还评价了整合连锁图谱、基因组范围的遗传重组变异和偏分离对遗传研究、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影响。5.两种水分处理下玉米株高及不同时期NDVI的QTL分析。本研究利用上述RA和DT芯片中的2052个多态性SNP标记及其所组成的386个单倍型座位,对C5、C6、XB重组自交系群体和305份自交系进行了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处理下玉米株高及不同时期NDVI的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连锁作图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60个与不同时期NDVI相关的标记区间,利用单标记和单倍型连锁不平衡作图分别检测到50个显着的SNP和14个显着的单倍型座位,在不同时期中均检测到了相同的QTL区间,同时也发现了各时期特有的QTL。NDVI各时期QTL的数目随着测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连锁作图、基于单标记和单倍型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在两个水分条件下分别检测到15、13和5个控制株高的QTL。其中有3个控制株高的QTL和4个控制NDVI的QTL均在三种作图方法中被检测到。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13个同时控制株高与NDVI两个性状的QTL。6.利用连锁-连锁不平衡的联合作图提高QTL分析的效率:以散粉-吐丝间隔期为例。QTL定位效率受到作图群体大小、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定位方法自身性质的影响。利用上述相同的标记和群体进行平行的连锁作图和连锁不平衡作图,同时结合这两种群体进行了连锁—连锁不平衡的整合作图,阐述了不同定位方法中存在的限制因素。ASI是玉米耐旱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在灌溉处理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条件下对其进行测定。与单标记SNP作图相比,单倍型作图显着地改善了作图的效率,其P值从5.8×10-4降低到7.59×10-8,解释的总变异从5.38%增加到28.63%。连锁作图和LD作图结果相互补充,共检测到了13个QTL。连锁—连锁不平衡的整合作图检测到另外17个QTL,这些QTL主要受到RIL群体与自交系群体间的遗传效应、背景效应或两个效应的同时影响。在277个等位基因频率小于5%的标记中,有113个(40.8%)标记在至少一个RIL群体中恢复了等位基因频率的正常分布,其中还有3个标记在XB RIL群体中被发现与ASI显着相关。此外,本研究在多重检测水平下检测到两个显着的单倍型座位,其中一个与编码SET结构域蛋白的基因相关,在植物发育及ASI的两个主要组成性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另一个显着的单倍型座位与醛酮还原酶基因相关,该基因参与逆境胁迫下的解毒代谢途径,并对植物细胞进行渗透调节,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连锁—连锁不平衡的联合作图提高了复杂性状QTL定位的检测效率。

二、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穗粒腐病抗病遗传规律解析及全基因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穗粒腐病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及其危害
        1.1.2 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1.1.3 玉米穗腐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1.1.4 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1.1.5 玉米穗腐病抗源鉴定及种质遗传基础
        1.1.6 玉米穗腐病抗病遗传规律解析
    1.2 复杂数量遗传性状的QTL作图方法及其应用
        1.2.1 复杂数量遗传性状的连锁分析
        1.2.2 复杂数量遗传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2.3 复杂数量遗传性状的联合关联-连锁分析
        1.2.4 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进展
        1.2.5 玉米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个群体的关联分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鉴定环境与试验设计
        2.1.3 病原菌种培养与接种
        2.1.4 病害调查与分级
        2.1.5 表型数据分析
        2.1.6 DNA提取
        2.1.7 基因型数据获取及SNPs数据过滤
        2.1.8 关联分析方法及分析
        2.1.9 候选基因鉴定和功能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变异和环境间穗腐病抗性的相关性
        2.2.2 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2.2.3 使用GLM方法的关联分析结果
        2.2.4 使用MLM方法的关联分析结果
        2.2.5 关联分析中检测到的候选基因结果
    2.3 讨论和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三个双亲群体的连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鉴定环境与试验设计
        3.1.3 表型鉴定方法和分析
        3.1.4 基因型数据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5 连锁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变异和环境间穗腐病抗性的相关性
        3.2.2 基因型分析和连锁图谱结果
        3.2.3 双亲群体连锁分析结果
    3.3 讨论和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全基因组预测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4.1.3 全基因组预测的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每个群体中采用5层交叉验证方案估计出的全基因组预测准确性
        4.2.2 每个群体中使用和FER抗性显着性关联的SNPs标记估计的全基因组预测精度
        4.2.3 建模群体和验证群体独立时估计出的全基因组预测精度
    4.3 讨论和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种质的鉴定
        5.1.2 表型变异和环境间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的相关性
        5.1.3 三个群体的关联分析研究
        5.1.4 三个双亲群体的连锁分析
        5.1.5 穗粒腐病抗性的相关候选基因
        5.1.6 穗粒腐病抗性的全基因组预测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灰斑病的概述
        1.1.1 玉米灰斑病的危害
        1.1.2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及发病症状
        1.1.3 玉米灰斑病的侵染和流行
        1.1.4 玉米灰斑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种质鉴定
        1.1.5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1.1.6 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定位
    1.2 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1.2.1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2.2 连锁不平衡与关联分析
        1.2.3 关联分析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试验与表型鉴定
    2.3 基因型数据
    2.4 数据分析
        2.4.1 基因型分析
        2.4.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4.3 群体结构分析
        2.4.4 连锁不平衡分析
        2.4.5 表型数据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4.6 显着性位点的整合与基因信息
3 结果与分析
    3.1 灰斑病抗性表型结果
    3.2 基因型分析结果
        3.2.1 基因型数据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群体结构分析
        3.2.4 连锁不平衡分析
    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关联基因与已知QTL比较
    3.5 关联基因生物学信息
4 讨论
    4.1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与抗性种质
    4.2 SNP标记在解析玉米遗传结构上的应用
    4.3 玉米灰斑病抗性位点与候选基因预测
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3)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概述
        1.1.1 玉米种质的概念
        1.1.2 我国玉米种质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1.1.3 外来玉米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1.2 基于配合力效应评估玉米种质利用潜力的研究进展
        1.2.1 配合力的概念
        1.2.2 配合力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1.3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1.3.1 杂种优势群概念
        1.3.2 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
    1.4 遗传多样性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1 形态学水平
        1.5.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
        1.5.3 分子(DNA)水平
    1.6 玉米种质创新的关键环节
    1.7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表型性状调查
        2.3.2 基因型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配合力分析
        2.4.2 表型性状分析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外引玉米自交系与拟改良系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SS类群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1.3 NSS类群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2 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3.2.1 三交组合的表型方差分析
        3.2.2 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2.3 N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3 基因分型结果与分析
        3.3.1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外引自交系与我国骨干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外引种质的配合力表现
        4.1.2 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潜力
        4.1.3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玉米灰斑病病原学特征
        1.2.1 病原菌分类
        1.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3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及鉴定方法
        1.3.1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
        1.3.2 玉米灰斑病的病级分类
    1.4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1.4.1 抗病资源的鉴定、培育
        1.4.2 其他防治措施
    1.5 玉米灰斑病的分子遗传研究
    1.6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6.1 国外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2 国内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3 DNA 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 玉米 QTL 定位研究进展
        1.7.1 连锁分析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2 玉米研究对关联分析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材料
    2.2 供试材料灰斑病抗性鉴定
        2.2.1 田间种植
        2.2.2 抗性鉴定
    2.3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1 SNP基因型分型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群体结构分析
        2.3.4 灰斑病抗性QTL连锁分析
        2.3.5 灰斑病抗性 QTL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SNP标记的分子特征
    3.2 群体结构分析
    3.3 灰斑病抗性分析
        3.3.1 供试材料的灰斑病的抗性评价
        3.3.2 抗性结果的稳定性分析
        3.3.3 不同种质群体的玉米灰斑病抗性分析
    3.4 345 份玉米自交系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 玉米抗灰斑病连锁分析
        3.5.1 DH群体及双亲抗性差异性分析
        3.5.2 抗性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玉米灰斑病抗源的鉴定、利用
        4.1.1 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鉴定
        4.1.2 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利用
        4.1.3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指标分析
    4.2 SNP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4.3 供试自交系的种质类群划分
    4.4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温带主要利用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来源及特性
        1.2.2 国外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1.2.3 我国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1.2.4 国内外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2.5 我国玉米育种与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6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与种质资源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含 25%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2 含 50%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3 含 75%温带种质的半外来改良群体部分早代选系的评价
        1.3.4 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群体改良效果的初步探讨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来源以及遗传背景
        2.1.2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以及测验种
    2.2 试验方法
        2.2.1 测交组合配制
        2.2.2 测交组合鉴定
        2.2.3 小区产量测定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方差分析
        2.3.2 配合力分析
        2.3.3 杂种优势分析
        2.3.4 数据处理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差分析
    3.2 含 2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2.1 半外来改良群体(Mo17×Pool18)×Pool18 的早代选系
        3.2.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Pob28 的早代选系
        3.2.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Pob21 的早代选系
    3.3 含 50%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3.1 半外来改良群体 Mo17×Pool18 的早代选系
        3.3.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 的早代选系
        3.3.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 的早代选系
    3.4 含 75%温带血缘的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
        3.4.1 半外来改良群体(Mo17×Poo18)×Mo17 的早代选系
        3.4.2 半外来改良群体(掖 478×Pob28) ×掖 478 的早代选系
        3.4.3 半外来改良群体(黄早四×Pob21) ×黄早四的早代选系
    3.5 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群体改良效果的初步比较
        3.5.1 以 Pool18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3.5.2 以 Pob28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3.5.3 以 Pob21 为基础群体的三个含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的比较
4 讨论
    4.1 关于杂交选系配合力测定世代
    4.2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的一般配合力
    4.3 半外来改良群体选系的特殊配合力
    4.4 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
    4.5 半外来种质中低纬度热带的比例
    4.6 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设想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20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及育种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群体改良
        1.1.1 群体改良原理
        1.1.2 群体改良的作用
        1.1.3 群体改良的方法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遗传关系研究
        1.2.1 CIMMYT 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2 美国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3 欧洲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4 中国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5 巴西玉米种质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分析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模型的比较
    1.3 群体作为改良单交种有利等位基因供体评价方法
        1.3.1 有利基因转移理论
        1.3.2 其他改良参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试验设计路线
第二章 20 个国内外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种质的遗传关系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方差分析
        2.2.2 供试群体和测验种株高效应值分析
        2.2.3 供试群体、测验种穗长性状效应分析
        2.2.4 供试群体、测验种穗粗性状效应分析
        2.2.5 供试群体、测验种穗行数性状效应分析
        2.2.6 供试群体、测验种行粒数性状效应分析
        2.2.7 供试群体、测验种粒长性状效应分析
        2.2.8 供试群体、测验种百粒重性状效应值分析
        2.2.9 供试群体、测验种籽粒产量效应分析
        2.2.10 Lancaster ×中综 5 号杂种优势模式背景下分析供试群体与测验种群体的遗传关系
        2.2.11 Lancaster × BSSS 杂种优势模式背景下分析供试群体与测验种的遗传关系
        2.2.12 供试群体的中亲优势
        2.2.13 CIMMYT 群体的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综合评价
        2.2.14 美国群体的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综合评价
        2.2.15 国内群体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综合评价
        2.2.16 测验种群体的品种效应、品种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效应
        2.2.17 测验种适宜性评价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对模型的阐述
        2.3.2 群体作为测验种研究群体遗传关系的适宜性分析
        2.3.3 供试群体的配合力表现
        2.3.4 供试群体的杂种优势类群
        2.3.5 CIMMYT、美国及国内种质改良方案
第三章 20 个国内外玉米群体对改良优良单交种吉单 261 的育种价值评估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差分析
        3.2.2 改良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3.2.3 20 个玉米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产量性状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4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穗长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5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穗粗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6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穗行数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7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行粒数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8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粒长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9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百粒重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10 20 个群体对单交种 W9706 ×吉 853 株高进行改良的最佳供体分析
        3.2.11 改良优良杂交种 W9706 ×吉 853 多个性状的供体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利用玉米群体改良优良单交种的可行性
        3.3.2 鉴别群体作为有利基因供体的途径
        3.3.3 群体作为有利基因供体改良单交种 W9706 ×吉 853 方案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1.2.1.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
        1.2.1.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种类
        1.2.1.3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1.2.1.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优利用模式
        1.2.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应用
        1.2.1.6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1.2.2 玉米群体改良
        1.2.2.1 群体改良方法
        1.2.2.2 影响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因素
    1.3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1.3.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1.3.3 SSR标记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24个群体
        2.1.2 40测交组合
    2.2 田间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田间数据分析方法
    2.3 分子标记试验方法
        2.3.1 引物
        2.3.2 试验方法
        2.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2.3.2.2 扩增体系
        2.3.2.3 扩增产物的纯化和产物的变性
        2.3.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差异分析
        3.1.1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期性状的选择响应
        3.1.2 热带亚热带群体不同轮次开花性状光敏性RD值的变化
    3.2 热带亚热带群体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对混合选择的相关响应
        3.2.1 株高和穗位各轮次的差异及光周期敏感性RD值变化
        3.2.2 穗部性状各轮次间差异及光敏性RD值变化
        3.2.3 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相关响应及光敏性RD值变化
    3.3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对混合选择响应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3.3.1 40对SSR引物在24份玉米群体样本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变异
        3.3.2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3.3.3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分析
        3.3.4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3.3.5 24份玉米群体样本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3.4 热带亚热带群体测交种的选择响应
        3.4.1 POB43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2 SUWAN-1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3 POB69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3.4.4 POB70测交种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选择响应
4 讨论
    4.1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降低
    4.2 供试群体开花期及其它农艺性状发生了显着的选择响应,但选择响应程度因群体不同而异
    4.3 改良过程中,同一群体不同轮次的选择响应程度不同
    4.4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4.5 热带亚热带群体的测交种抽丝期提前,穗位降低,产量逐步提高
    4.6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育种价值的初步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含75%温带血缘的玉米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1.2.2 外来种质利用现状
        1.2.3 玉米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1.2.4 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研究和利用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半外来群体的来源和遗传背景
        2.1.2 半外来群体选系及测验种
        2.1.3 测交组合
    2.2 田间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
        2.2.2 调查项目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方差分析
        2.3.2 杂种优势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差分析
    3.2 (B73×Pob45)×B73 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3.3 (Mo17×Pob46)×Mo17 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3.4 (掖 107×Pob69)×掖 107 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3.5 (丹 340×Pob70)×丹 340 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3.6 (Pob101×掖 478)×掖 478 半外来群体的选系
4 讨论
    4.1 低纬度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
        4.1.1 低纬度种质资源的直接应用
        4.1.2 构建半外来群体
    4.2 半外来群体选系的进一步改良和利用
    4.3 进一步改良和利用的设想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及耐旱相关性状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全球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1.1.1 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扩增
        1.1.2 玉米种质资源的耐旱性鉴定和评价
        1.1.3 玉米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及在基因发掘方面的利用
    1.2 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
        1.2.1 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1.2.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2.3 利用分子标记划分杂种优势群
    1.3 新一代的分子标记—SNP及其单倍型
        1.3.1 SNP标记的特点和检测方法
        1.3.2 高通量SNP基因型鉴定平台
        1.3.3 SNP单倍型与连锁不平衡
    1.4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偏分离分析
        1.4.1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
        1.4.2 分子标记偏分离分析
        1.4.3 染色体遗传重组的变异
    1.5 QTL作图及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QTL研究
        1.5.1 玉米的耐旱性改良
        1.5.2 QTL的连锁作图和连锁不平衡作图
        1.5.3 QTL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
        1.5.4 选择性基因型鉴定和建池DNA分析
        1.5.5 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利用全基因组SNP标记进行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DNA的提取
        2.1.3 SNP基因型分析
        2.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2.1.5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
        2.1.6 群体结构分析
        2.1.7 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NP标记的分子特征和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2.2.2 770个自交系的遗传结构及种质类群划分
        2.2.3 种质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及等位基因差异
    2.3 讨论
        2.3.1 SNP芯片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利用
        2.3.2 比较SSR和SNP标记在多样性和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2.3.3 驯化和育种过程对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类群划分的影响
        2.3.4 SNP标记辅助的种质资源评价
第三章 玉米核心自交系基因内与基因间的遗传多样性及标记间的LD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DNA的提取与SNP基因型分析
        3.1.3 单倍型的构建
        3.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3.1.5 SNP标记间LD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NP和SNP单倍型特征分析
        3.2.2 不同类型SNP标记及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3.2.3 SNP标记间的LD分析
        3.2.4 SNP标记间的LD衰减
    3.3 讨论
        3.3.1 基因组不同区域的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分析
        3.3.2 遗传标记间的LD及其影响因素
        3.3.3 LD与单倍型分析
        3.3.4 LD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第四章 两种水分处理下玉米耐旱性评价和多个选择指标的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田间实验和耐旱相关性状调查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方差分析所揭示的遗传变异
        4.2.2 不同生长阶段NDVI的比较
        4.2.3 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分析
        4.2.4 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4.2.5 耐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2.6 选择指数与玉米耐旱性
        4.2.7 玉米耐旱种质资源的产量表现
    4.3 讨论
        4.3.1 耐旱性的次级性状及其相对重要性
        4.3.2 NDVI(生物量)可作为评价耐旱性的可靠指标
        4.3.3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耐旱性筛选
        4.3.4 耐旱选择进展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SNP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偏分离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DNA的提取和SNP基因型分析
        5.1.3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
        5.1.4 整合连锁图谱的构建
        5.1.5 SNP、SSR和核心标记物理位置的确定
        5.1.6 偏分离的检测
        5.1.7 遗传重组变异的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NP标记信息
        5.2.2 连锁图谱和整合连锁图谱的构建
        5.2.3 偏分离分析
        5.2.4 遗传重组及遗传距离与物理距离的比率
    5.3 讨论
        5.3.1 整合连锁图谱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5.3.2 与偏分离相关联的染色体区域
        5.3.3 染色体遗传重组的变异
第六章 两种水分处理下玉米株高及不同时期NDVI的QTL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6.1.3 SNP基因型鉴定
        6.1.4 数据分析
        6.1.5 连锁作图
        6.1.6 LD作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NP和SNP单倍型的基本统计分析
        6.2.3 利用连锁作图进行NDVI与株高QTL的检测
        6.2.4 利用LD作图进行NDVI与株高QTL的检测
        6.2.5 单标记和单倍型LD作图结果的比较
        6.2.6 连锁作图和LD作图结果的比较
        6.2.7 NDVI与株高QTL的比较分析
    6.3 讨论
        6.3.1 基于SNP标记全基因组扫描的LD分析
        6.3.2 LD作图时群体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6.3.3 新耐旱指标—NDVI的QTL定位分析
        6.3.4 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6.3.5 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第七章 利用连锁—连锁不平衡的联合作图提高QTL分析的效率:以散粉—吐丝间隔期为例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7.1.3 数据分析
        7.1.4 遗传结构的分析
        7.1.5 连锁作图与LD作图
        7.1.6 连锁—连锁不平衡的联合作图
        7.1.7 整合QTL图谱的构建
    7.2 结果与分析
        7.2.1 525份玉米自交系中SNP和SNP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
        7.2.2 群体结构分析
        7.2.3 连锁作图所鉴定的ASI QTL
        7.2.4 基于LD的ASI QTL分析
        7.2.5 基于连锁—连锁不平衡整合作图的QTL分析
        7.2.6 连锁作图、LD作图和连锁-LD整合作图的比较
        7.2.7 关联SNP所揭示的候选基因
    7.3 讨论
        7.3.1 选择性基因型分析的效率
        7.3.2 群体大小对QTL作图的影响
        7.3.3 等位基因数目和等位基因频率对LD作图的影响
        7.3.4 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提高了QTL作图的效率
        7.3.5 玉米耐旱QTL的研究
        7.3.6 育种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供试材料名称、来源及表型特征
    附录2 用3个RIL群体所构建的整合遗传连锁图谱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穗粒腐病抗病遗传规律解析及全基因组预测研究[D]. 刘玉博.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2]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D]. 罗吉. 云南大学, 2020(08)
  • [3]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D]. 赵鑫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4]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D]. 张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5]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J]. 董玲,杨德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2)
  • [6]玉米不同温热比例半外来改良群体早代选系的评价[D]. 朱立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7]20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及育种价值评估[D]. 雍洪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3)
  • [8]六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适应性改良进展及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D]. 张德贵.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 [9]含75%温带血缘的玉米半外来群体选系的改良研究[D]. 郭然.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10]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及耐旱相关性状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D]. 卢艳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CIMMYT亚热带玉米种质引种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