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中间体(论文文献综述)
余淑贤,李华,蒋永荣,秦永丽,罗丽艳,谭静,韦春媚,孟莹[1](2018)在《粉煤灰为载体的固定化季铵盐制备及杀菌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种共价键合方式将季铵盐接枝在粉煤灰载体表面,制备得到水不溶性杀菌剂:方法1直接利用有机硅季铵盐中的硅氧基水解后与粉煤灰表面的硅羟基反应,使有机硅季铵盐在粉煤灰表面固载,制得短链烷基固定化季铵盐(IQAS);方法2通过硅烷的偶联,将聚乙烯亚胺(PEI)键合在粉煤灰表面,随后用1-溴己烷进行N-烷基化修饰,制备长链烷基IQAS。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种方法中的季铵盐均已接枝到粉煤灰上。杀菌性能检测表明,短链烷基IQAS对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3 g/mL,其对应的杀菌率分别为86%和60%;长链烷基IQAS对S.aureus和E.coli的MBC为0.02 g/mL,其对应的杀菌率分别为92%和97%,长链烷基IQAS的杀菌效率明显高于短链烷基IQAS。
张冰[2](2013)在《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和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制备、表征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由于不同种细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开发具有抗菌性能的材料,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减少疾病的产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课题。在众多抗菌剂中,如臭氧、次氯酸钠、金属离子、季磷盐、季铵盐、卤胺类、酚类以及天然壳聚糖等,卤胺类抗菌剂由于其独有的可再生性能和优异的广谱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绝大部分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等常见病菌,甚至对某些病毒也有杀灭作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基体材料上赋予单一的卤胺抗菌官能团时往往会导致材料表面亲水性的下降而不易和有害微生物接触等。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季铵盐和卤胺双官能团的抗菌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次通过共价接枝的方式制备了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和抗菌硅胶,获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1)采用廉价、易得的5,5-二甲基海因作原料,与N,N-二甲基氯乙胺进行脱氯化氢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有叔胺官能团的水溶性卤胺前置体,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然后通过一种创新的,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的工艺将其接枝到棉布上并通过IR、XPS和SEM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首先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棉布上,然后通过DEADH的叔胺官能团和棉布上的氯丙基之间的季铵化反应将DEADH接枝到棉布上,形成载有季铵化卤胺前置体的棉布,最后通过氯化反应获得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该工艺避免了在接枝之前合成季铵化海因硅烷,该合成耗时、耗能和需要使用有机溶剂。采用AATCC100-199方法对其进行抗菌功效测试,结果表明: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具有非常高效的杀菌能力,在1分钟的接触时间内能完全杀死1.41×107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63×107CFU/mL的大肠杆菌,抑菌率达到100%。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接枝和氯化工艺基本没有降低棉布的拉伸强度。另外,该季铵化的卤胺抗菌棉布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和耐洗性。(2)利用硅胶表面上大量的羟基能够与水解后的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脱水缩合,首先将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硅胶上,然后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DEADH的叔胺官能团和硅胶上的氯丙基之间的季铵化反应将DEADH接枝到硅胶上,形成载有季铵化卤胺前置体的硅胶,最后通过氯化反应获得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并通过IR、XPS和SEM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振荡法对其进行抗菌功效测试,结果表明:0.75g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在10分钟的接触时间内能完全杀死浓度为3.30×106CFUs/mL的75mL细菌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浓度为1.25×107CFUs/mL的75mL细菌液中的大肠杆菌,抑菌率达到100%。另外,通过流动水实验,证明该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在水中具有持续杀菌的能力。
金栋,王璐,吕效平,林陵,沈旋[3](2010)在《一种新型硅胶固载季鏻盐杀菌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用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卤代烷基三苯基膦溴化物反应,制得硅胶固载季鏻盐杀菌剂。此反应是伯胺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研究表明:KH550与溴代烷基三苯基膦溴化物摩尔比为2:1,无水乙醇为溶剂,在此条件下,首先用无水乙醇溶解溴代烷基三苯基膦溴化物,再逐滴加入,产物的产率较高。生产的季鏻化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手段进行表征,验证了各步反应的进行并确认其结构。杀菌性测试表明杀菌剂用量为10mg·mL-1时,40min后对异养菌的杀菌率可达100%,重复杀菌4次后杀菌性能减到75%左右,再生后杀菌性能可恢复到96%以上。
曹承进,邱树毅,黄民生[4](2008)在《共价接枝聚季铵盐型杀生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文中认为研制了一种表面接枝的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杀生剂,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的各种菌体的杀生效果,通过对活化剂和硅胶载体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制备方案。结果表明,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代替4-溴丁酰氯作为活化剂,载体硅胶的选择范围广泛,可以采用比表面积大、价格低廉的硅胶作为载体。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检测表明杀生功能基团已共价接枝到载体硅胶上。杀生性能检测表明该杀生剂可以在低浓度、短时间内降低水溶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的活菌量。显微镜观察发现,杀生剂的灭藻过程是杀生剂表面吸附(藻体)、接触、灭藻。结果表明,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具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的能力,对藻类也具有杀灭作用,是一种高效、广普、性质稳定的水处理杀生剂。
李党军,崔爱军,陈圣春,何明阳,陈群[5](2008)在《新型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杀菌性能》文中指出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在碘化钾催化下,制备了有机硅氧烷叔胺单体[N(C3H6Si(OC2H5)3)3];单体经水解、缩合、季铵化,得到聚硅氧烷季铵盐型树脂。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5.4×103个/mL的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分别以15 mL/min的流速通过1 g树脂层后,树脂对其杀菌率分别为100%和99.80%,再生后的树脂对两种细菌的杀菌率分别可以恢复到100%和99.76%。
张昕[6](2007)在《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固载化及抗菌与缓蚀特性》文中指出本文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采用叔胺化与季铵化两步高分子反应过程,制备了季铵化的聚乙烯亚胺(QPEI),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环氧丙烷,可绿色化地实现PEI大分子伯胺、仲胺基的叔胺化,该叔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叔胺化程度降低,故需在低温下进行反应(3℃);以氯化苄为季铵化试剂,在50℃下30h内可使90%以上的叔胺基实现季铵化,从而使PEI大分子链中的总N原子数实现50%的季铵化度。将制备的QPEI应用于杀菌实验中;以大肠杆菌(E.coli)为致病菌体,重点研究了高分子季铵盐QPEI的抗菌活性;采用平板活菌记数法考察了季铵化度及pH值等因素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TTC-脱氢酶活性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两种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QPEI的抗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QPEI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对浓度为109 CFU/mL的菌悬液,在药剂量为15mg/L、接触时间为4min的条件下,抗菌率可达100%;QPEI的阳离子度对其抗菌性能影响很大,阳离子度越高,抗菌性能越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pH值越高,抗菌性能越好。TTC-脱氢酶活性测定与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QPEI的抗菌机理是基于杀菌过程,而不只是抑菌作用。将制备的QPEI应用于缓蚀实验中,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与电化学极化曲线测定法,研究了在硫酸溶液中QPEI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与缓蚀机理,并使用扫描电镜对缓蚀样片表面膜层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QPEI对低碳钢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在0.5mol/L的硫酸介质中,QPEI的浓度仅为5mg/L,A3钢片的腐蚀时间为72h时,缓蚀率高达91%;QPEI可同时抑制阴极过程与阳极过程,其缓蚀作用属混合型;在吸附成膜与聚合物成膜的协同作用下,QPEI在碳钢表面会形成致密的膜层,因此QPEI兼具有吸附型与成膜型缓蚀剂的双重功能;它在钢板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以硅胶为载体,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MS)作为偶联剂,将PEI接枝在硅胶上。以环氧丙烷作为叔胺化试剂、氯化苄作为季铵化试剂将接枝在硅胶上的PEI季铵化,制备了硅胶接枝的聚乙烯亚铵季铵盐水不溶抗菌材料(QPEI/SiO2)。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大肠杆菌为致病菌体,重点研究了QPEI/SiO2的抗菌性能,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考察了季铵化度对QPEI/SiO2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β-半乳糖苷酶及TTC-脱氢酶活性测定法,探索了QPEI/SiO2的抗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不溶抗菌材料QPEI/SiO2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对浓度为109 CFU/mL的菌悬液,在药剂量为15g/L、接触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抗菌率可接近100%;且随季铵化度的增大,其抗菌性能也增强;QPEI/SiO2的抗菌机理类似于QPEI;是基于杀菌过程,而不只是抑菌作用。与小分子消毒剂相比,水不溶高分子抗菌材料不仅由于抗菌基团集中在高分子链上从而形成高浓度消毒剂区,使杀菌效率高、消毒时间短;而且由于高分子抗菌剂固载到不溶性载体上,可有效地避免水体的二次污染。
曹承进,邱树毅,吴远根[7](2006)在《以硅胶为载体制备高分子季铵盐型水处理杀生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制了一种表面接枝的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杀生材料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的各种菌体的抑制/杀灭效果,通过对活化剂和硅胶载体的优化选择确定了制备工艺方案。检测表明此材料可以在低浓度、短时间内降低水溶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霉菌的活菌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材料接枝上高分子季胺盐抗菌剂。
曹承进[8](2006)在《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材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考察了一种新型表面接枝的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杀生剂的制备方法。实验选用硅胶作为载体,以硅胶表面的表面硅醇为反应位点,用适当的活化剂对它们进行处理,使硅胶表面带上活性功能基团;然后将具有活化基团的硅胶与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在适当的有机溶液中进行反应,使PEI共价接枝在硅胶上;最后用卤代烷对接枝在硅胶上的PEI进行修饰,使其形成具有抗菌杀生功能的高分子季铵盐,从而制备出表面接枝的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杀生剂,杀生功能基团与硅胶是以共价方式连在一起的。 论文对新型高分子杀生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分别采用四溴丁酰氯和Y—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不同的活化剂,制备出两种高分子杀生剂,并分别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检测。论文还考察了载体种类的选择,采用不同的载体硅胶进行制备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分子杀生剂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都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螺旋藻也有吸附、杀灭作用。 论文还对新制备的高分子杀生剂进行了应用实验的研究。利用直接投料法将一定量的该产品直接投入菌悬液或工业循环水中,进行抗菌性能检测。包括:不同高分子杀生剂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抗菌的长效性和抗菌的操作稳定性等进行研究:另外,利用该高分子杀生剂采用PVA包埋,制备成具有抗菌性能的PVA小球,然后制成填充柱床,利用该填充柱床进行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投药法和PVA抗菌填充柱床法均是有效的工业循环水水处理方法。
徐霞[9](2006)在《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它们极易被吸附到固体材料表面,并迅速生长繁殖,尤其是通过公共设施,在人群中传播,形成交叉感染。解决人接触的各种场所和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微生物污染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现行的一次性消毒,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是一次性的,消毒后的物体或材料表面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而使用抗菌材料有长效和方便的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抗菌材料正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的门类,也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季铵盐类抗菌剂由于价格低廉,杀菌速度快,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但如同一般的小分子有机抗菌剂一样,季铵盐抗菌剂存在着易流失,作用时间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天然植物多糖,有良好的增稠性、凝胶性,成膜性和可降解性,使其在工业中广泛使用,尤其适合在医药和食品包装中应用。壳聚糖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多糖,同时也是自然界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抗菌、防腐、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优良特性。
姜鹏飞[10](2006)在《新型医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脲酸和尿素吸附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尿毒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当肾功能衰竭时,体液内尿素和脲酸的积聚是尿毒症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血液净化可有效地清除机体内积累的脲酸和尿素,可很大程度上缓解病患者的中毒症状。继血液透析之后,血液灌流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血液净化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拥有高效、大容量、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吸附材料。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制备针对脲酸与尿素的新型医用吸附材料,并探讨其对脲酸和尿素的吸附特性与吸附机理。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偶联,将功能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偶合接枝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得了对脲酸有强吸附性能的复合型医用吸附材料 PEI/SiO2,较深入地研究了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凭借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硅胶表面的聚胺大分子 PEI 对脲酸的互变异构体三羟基嘌呤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满足 Freundlich 吸附方程,饱和吸附量可达 84.9 mg/g。介质的 pH 值对吸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在中性溶液中(pH=6~7),复合吸附材料 PEI/SiO2凭借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并有静电相互作用的协同对脲酸具有强吸附能力;而在酸性溶液中,PEI 分子链上的 N原子 70 %是质子化的,故 PEI/SiO2表面的 PEI 与嘌呤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很弱,PEI/SiO2对脲酸的吸附能力较弱;在碱性溶液中 PEI/SiO2与脲酸之间的作用力以 PEI 与对嘌呤负氧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为主,但由于在碱性溶液中,PEI 链上的 N 原子质子化度大大减小,故静电相互作用较弱,导致 PEI/SiO2对脲酸的吸附量也较小;温度对吸附性能也有影响,升高温度吸附量增大。虽然本研究的吸附体系中,吸附类型以物理吸附为主,但也伴随着 Schiff 反应导致的化学吸附,该化学吸附是一吸热过程,故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本研究通过聚苯乙烯傅-克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将聚苯乙烯转化为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然后通过Sommelet反应,制成带有醛基的聚苯乙烯树脂即聚乙烯基苯甲醛,较深入地考察其对尿素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基苯甲醛通过Schiff碱反应对尿素可产生强的化学吸附,吸附量达64.49 mg/g,该化学吸附同样为吸
二、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中间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中间体(论文提纲范文)
(1)粉煤灰为载体的固定化季铵盐制备及杀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与试剂 |
1.2 试验菌种 |
1.3 粉煤灰的活化 |
1.4 IQAS的制备 |
1.5 IQAS的红外光谱结构特征 |
1.6 IQAS杀菌性能的检测[9, 10] |
2 结果与讨论 |
2.1 IQAS的红外表征 |
2.1.1 方法1制备的IQAS红外表征 |
2.1.2 方法2制备的IQAS红外表征 |
2.2 IQAS的杀菌性能 |
2.2.1 方法1制备的IQAS杀菌效果 |
2.2.2 方法2制备的IQAS杀菌效果 |
2.3 两种不同方法制备IQAS的性能比较 |
3 结论 |
(2)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和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制备、表征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菌剂的定义 |
1.2 抗菌剂的分类 |
1.2.1 无机抗菌剂 |
1.2.2 有机抗菌剂 |
1.2.3 天然抗菌剂 |
1.2.4 高分子抗菌剂 |
1.3 抗菌材料的应用 |
1.3.1 抗菌纤维制品 |
1.3.2 抗菌涂料 |
1.3.3 抗菌塑料 |
1.3.4 抗菌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 |
1.4.1 薄膜密着法 |
1.4.2 滴下法 |
1.4.3 振荡接触法 |
1.4.4 盖玻片法 |
1.4.5 抑菌圈法 |
1.5 抗菌剂的选择条件 |
1.5.1 抗菌谱 |
1.5.2 持久性 |
1.5.3 加工适应性 |
1.5.4 耐候性 |
1.5.5 稳定性 |
1.5.6 反应惰性 |
1.5.7 安全性 |
1.5.8 价格 |
1.6 本课题的提出 |
1.6.1 合成新型含有叔胺官能团的水溶性卤胺前置体 |
1.6.2 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
1.6.3 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
第二章 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2.3.1 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的合成 |
2.2.3.2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的合成 |
2.2.3.3 棉布纤维接枝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2.2.3.4 棉布纤维接枝季铵化卤胺前置体 |
2.2.3.5 氯化实验 |
2.2.4 棉布纤维力学性质的测试 |
2.2.5 抗菌实验 |
2.2.5.1 培养基的制备 |
2.2.5.2 菌液的准备 |
2.2.5.3 棉布的抗菌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条件对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产率的影响 |
2.3.1.1 温度的影响 |
2.3.1.2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 DEADH 产率的影响 |
2.3.1.3 反应溶剂的影响 |
2.3.2 棉布硅烷化条件的选择 |
2.3.2.1 温度的影响 |
2.3.2.2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的影响 |
2.3.3 棉布纤维接枝季铵化卤胺前置体条件实验 |
2.3.3.1 固化时间的影响 |
2.3.3.2 固化温度的影响 |
2.3.3.3 DEADH 质量分数的影响 |
2.3.4 氯化实验 |
2.3.4.1 浸泡时间的影响 |
2.3.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3.5.1 耐洗性测试 |
2.3.5.2 稳定性测试 |
2.3.5.3 力学性能测试 |
2.3.5.4 抗菌性能测试 |
2.3.6 DEADH 的表征 |
2.3.6.1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的红外光谱图 |
2.3.6.2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的核磁共振光谱 |
2.3.6.3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的元素分析结果 |
2.3.7 接枝季铵化卤胺前置体的棉布纤维的表征 |
2.3.7.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7.2 XPS 光谱 |
2.3.7.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2.3.1 试剂的纯化 |
3.2.3.2 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的合成 |
3.2.3.3 3-二甲基胺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DEADH)的合成 |
3.2.3.4 -(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3-乙基)二甲基氯乙胺(QAS)的合成 |
3.2.3.5 硅胶接枝 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3-乙基)二甲基氯化胺(QAS) |
3.2.3.6 硅胶接枝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3.2.3.7 硅胶接枝季铵化卤胺前置体 |
3.2.3.8 氯化实验 |
3.2.3.9 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在流动水中稳定性的研究 |
3.2.3.10 再生性 |
3.2.4 抗菌实验 |
3.2.4.1 培养基的制备 |
3.2.4.2 菌液的准备 |
3.2.4.3 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条件对 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3-乙基)二甲基氯乙胺(QAS)产率的影响 |
3.3.1.1 溶剂的影响 |
3.3.2 硅胶接枝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条件 |
3.3.2.1 温度的影响 |
3.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2.3 反应物 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的影响 |
3.3.3 硅胶接枝季铵化卤胺前置体条件实验 |
3.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2 DEADH 用量的影响 |
3.3.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4 再生性 |
3.3.5 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在流动水中稳定性测试 |
3.3.6 抗菌实验 |
3.3.7 表征 |
3.3.7.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3.3.7.2 XPS 能谱 |
3.3.7.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3.3.8 两种方法优越性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一种新型硅胶固载季鏻盐杀菌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卤代烷基三苯基膦溴化物 |
2.2.2 合成季鏻化硅烷偶联剂 |
2.2.3 以硅胶类无机材料为载体水不溶性季鏻盐型杀菌剂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杀菌剂及其中间产物结构表征 |
3.1.1 红外光谱表征 |
3.1.2 核磁表征 |
3.1.3 元素分析 |
3.2 杀菌剂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1 反应物配比对合成的影响 |
3.2.2 投料方式对产率的影响 |
3.2.3 合成季鏻化硅烷偶联剂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
3.3 杀菌剂性能 |
3.3.1 杀菌性能检测 |
3.3.2 不同投料量杀菌剂杀菌性能检测结果 |
3.3.3 杀菌剂的寿命 |
3.3.4 杀菌剂的再生 |
4 结论 |
(5)新型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杀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原料 |
1.2 聚硅氧烷季铵盐型树脂的合成 |
1.3 杀菌活性评定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反应原理 |
2.2 树脂的表征 |
2.3 单体的合成条件对树脂杀菌性能的影响 |
2.4 水解、缩合条件对合成树脂的杀菌性能的影响 |
2.5 树脂杀菌效果评定 |
3 结论 |
(6)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固载化及抗菌与缓蚀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杀菌剂的发展现状 |
1.1.1 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2 水溶性高分子抗菌剂 |
1.1.3 水不溶性高分子抗菌材料 |
1.2 工业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2.1 缓蚀剂的发展历程 |
1.2.2 缓蚀剂的作用类型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2.1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 |
2.2 水溶性聚乙烯亚胺季铵盐的抗菌特性与抗菌机理的研究 |
2.3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对低碳钢缓蚀性能与机理的研究 |
2.4 硅胶接枝PEI季铵盐水不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特性研究 |
3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 |
3.1 试验部分 |
3.1.1 原料与仪器 |
3.1.2 聚乙烯亚胺的叔胺化过程 |
3.1.3 聚乙烯亚胺的季铵化过程 |
3.1.4 叔胺化聚乙烯亚胺与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聚乙烯亚胺叔胺化及季铵化反应过程 |
3.2.2 叔胺化及季铵化产物化学结构的表征 |
3.2.3 各种条件对叔胺化反应的影响 |
3.2.4 各种条件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抗菌性能与抗菌机理的研究 |
4.1 试验部分 |
4.1.1 原料与仪器 |
4.1.2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 |
4.1.3 QPEI对大肠杆菌抗菌能力的测定 |
4.1.4 不同pH条件下QPEI抗菌性能的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阳离子度的PEI季铵盐的制备 |
4.2.2 PEI季铵盐对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 |
4.2.3 季铵化度对QPEI抗菌性能的影响 |
4.2.4 pH值对QPEI抗菌性能的影响 |
4.2.5 PEI季铵盐的抗菌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对低碳钢缓蚀性能与机理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与仪器 |
5.1.2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 |
5.1.3 失重法测定QPEI的缓蚀性能 |
5.1.4 扫描电镜分析 |
5.1.5 极化曲线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阳离子度的QPEI的制备 |
5.2.2 用失重法对QPEI缓蚀性能进行评价 |
5.2.3 用电化学方法对QPEI缓蚀性能进行评价 |
5.2.4 缓蚀机理分析 |
5.2.5 扫描电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硅胶接枝PEI季铵盐水不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特性研究 |
6.1 试验部分 |
6.1.1 原料与仪器 |
6.1.2 在硅胶表面接枝聚乙烯亚胺 |
6.1.3 水不溶抗菌材料QPEI/SiO_2 的制备与表征 |
6.1.4 QPEI/SiO_2 对大肠杆菌抗菌能力的测定 |
6.1.5 季铵化度对QPEI/SiO_2抗菌能力的影响 |
6.1.6 QPEI/SiO_2 抗菌机理的探索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制备复合微粒QPEI/SiO_2的反应过程 |
6.2.2 复合微粒QPEI/SiO_2的表面结构与组成 |
6.2.3 QPEI/SiO_2对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 |
6.2.4 季铵化度对QPEI/SiO_2抗菌性能的影响 |
6.2.5 QPEI/SiO_2的抗菌机理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以硅胶为载体制备高分子季铵盐型水处理杀生剂(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的制备 |
1.2.1 以4-溴丁酰氯为活化剂制备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 |
1.2.2 以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活化剂制备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 |
1.3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杀生性能的测定 |
1.3.1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对细菌的抗菌性能测定[7-10] |
1.3.2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对霉菌的抗菌性能测定[7-9] |
1.4 新型高分子抗菌材料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
2 结果和讨论 |
2.1 活化剂的选择 |
2.2 载体的选择 |
2.3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的检测实验 |
2.3.1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抗细菌实验 |
2.3.2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抗霉菌实验 |
2.4 固定化有机高分子季铵盐类杀生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 结 论 |
(8)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材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杀生剂及杀生材料 |
1.2 杀生剂的分类及其杀生机理 |
1.2.1 氧化性杀生剂 |
1.2.2 非氧化性杀生剂 |
1.3 水处理杀生材料中杀生基团的引入方式 |
1.3.1 包埋/复合和涂覆 |
1.3.2 用配位键固定杀生基团 |
1.3.3 用共价键固定杀生基团 |
1.4 立题的背景、意义及课题的设计 |
第二章 硅胶表面接枝高分子聚季铵盐水不溶性杀生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原料及来源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及内容 |
2.3.1 硅胶表面接枝高分子聚季铵盐水不溶性杀生剂的制备工艺和步骤 |
2.3.2 硅胶表面接枝高分子聚季铵盐水不溶性杀生剂产品性能检测 |
2.3.2.1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抗细菌性能检测 |
2.3.2.2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抗真菌性能检测 |
2.3.2.3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灭藻性能检测 |
2.3.2.4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中间体中氯的固载量的确定 |
2.3.2.5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结构的红外光谱表征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4.1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抗细菌性能 |
2.4.2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抗真菌性能 |
2.4.3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杀灭藻类性能 |
2.4.4 活化剂的选择 |
2.4.5 载体硅胶的选择 |
2.4.6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中间体接枝效果评价 |
2.4.7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结构的红外光谱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直接给药法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原料及来源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 |
3.3.2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杀生性能检测 |
3.3.2.1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抗细菌性能检测 |
3.3.2.2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抗真菌性能检测 |
3.3.2.3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灭藻性能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浓度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对细菌的作用 |
3.4.2 不同作用时间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
3.4.3 不同浓度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对真菌的作用 |
3.4.4 不同浓度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对藻类的杀生作用 |
3.4.5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杀生长效性能以及稳定性能研究 |
3.4.5.1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杀生长效性能研究 |
3.4.5.2 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杀生重复利用性能研究 |
3.4.6 新型高分子杀生剂对工业冷却水水样的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充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的固定柱床应用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原料及来源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菌PVA小球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 |
4.3.1.1 抗菌PVA小球的制备方法 |
4.3.1.2 抗菌PVA小球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菌PVA小球的制备方法及优化 |
4.4.2 抗菌PVA小球中杀生剂添加量的确定 |
4.4.3 抗菌PVA小球填充柱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4.3.1 抗菌填充柱床中填充柱直径的确定 |
4.4.3.2 抗菌填充柱(Φ30 300)柱高的确定 |
4.4.3.3 抗菌填充柱(Φ30 300)中处理液停留时间的确定 |
4.4.3.4 抗菌填充柱(Φ30 300)中处理液流速的确定 |
4.4.3.5 抗菌填充柱床扩大化(Φ50 500)实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检测结论 |
5.1.2 抗菌PVA小球的制备及固定化抗菌填充柱床的应用实验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9)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微生物的危害及抗菌的必要性 |
1.1 微生物的危害 |
1.2 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生长 |
1.3 抗菌的必要性 |
2 抗菌材料的使用及抗菌剂分类 |
3 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1 抗菌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
5.2 抗菌性能测试 |
5.3 抗菌机理初探 |
5.4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在制革上的应用 |
5.4.1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在涂饰中添加方式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5.4.2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的用量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5.4.3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与硅油手感剂和消化纤维光亮剂的复物合物的不同涂饰层数的抗菌效果 |
5.4.4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在涂饰中的消光作用 |
第二部分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等为载体的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 |
第一章 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1.1 实验部分 |
1.1.1 仪器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DMAE-BC 的~1HNMR |
1.2.2 KGM 和DMAE-BC 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 |
1.2.3 KGM 和DMAE-BC 接枝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KGM 和KGM-DMAE-BC 的FTIR 分析 |
1.2.5 KGM-DMAE-BC 的1HNMR |
1.2.6 KGM 的DSC 分析 |
1.2.7 KGM 和KGM-DMAE-BC 的Zeta 电位 |
1.3 小结 |
第二章 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Chitosan 和DMAE-BC 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结果 |
2.2.2 Chitosan 和 DMAE-BC 反应的单因素实验 |
2.2.3 Chitosan 和Chitosan- DMAE-BC 的FTIR 分析 |
2.2.4 Chitosan 和Chitosan-DMAE-BC 的~1HNMR 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1.1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的基本特性 |
3.1.2 实验目的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FS 与硅烷偶联剂反应的正交试验结果 |
3.3.2 NFS 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3.3.3 FTIR 分析 |
3.3.4 MNFS-2 粒径 |
3.3.5 Zeta 电位分析 |
3.4 小结 |
第三部分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等为载体的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一章 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
1.1 实验部分 |
1.1.1 仪器和试剂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中和试验结果 |
1.2.2 杀菌效果 |
1.3 小结 |
第二章 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Chitosan-DMAE-BC 及DMAE-BC 的最小抑菌浓度 |
2.2.2 中和试验结果 |
2.2.3 杀菌效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和材料 |
3.1.2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NFS-2 的最小抑菌浓度 |
3.2.2 中和试验结果 |
3.2.3 14a-MNFS-2 在不同作用时间的抗菌率 |
3.2.4 MNFS-2 的抗菌实验 |
3.3 小结 |
第四部分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等为载体的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机理研究 |
第一章 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机理 |
1.1 实验方法 |
1.1.1 仪器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KGM-DMAE-BC 的吸附动力学 |
1.2.2 TTC 法测定细菌活性 |
1.2.3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1.3 小结 |
第二章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的抗菌机理 |
2.1 实验方法 |
2.1.1 仪器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14a-MNFS-2 吸附动力学 |
2.2.2 MTT 法测定细菌活性 |
2.2.3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
2.3 小结 |
第五部分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材料 |
1.1.1 主要仪器 |
1.1.2 材料和试剂 |
1.1.3 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1.2.1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
1.2.2 14a-MNFS-2 在涂饰中不同添加方式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1.2.3 14a-MNFS-2 的用量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1.2.4 14a-MNFS-2 与硝化纤维光亮剂和硅油手感剂混合后涂饰不同次数的处理处理 |
1.2.5 抗菌涂饰后的革样的抗菌实验 |
1.2.6 4a-MNFS-2 在涂饰中的消光作用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在聚氨脂涂饰中14a-MNFS-2 的抗菌效果 |
2.2 在丙烯酸树脂涂饰中14a-MNFS-2 的抗菌效果 |
2.3 硝化纤维光亮剂对14a-MNFS-2 的抗菌效果的影响 |
2.4 蛋白涂饰剂对14a-MNFS-2 抗菌效果的影响 |
2.5 硅油手感剂对14a-MNFS-2 抗菌效果的影响 |
2.6 硝化纤维光亮剂涂饰后,再不同用量的14a-MNFS-2 处理革样的抗菌效果 |
2.7 不同用量的14a-MNFS-2 和硅油手感剂复配使用时的抗菌效果 |
2.8 14a-MNFS-2 与硝化纤维和硅油手感剂复配时,多次涂饰对抗菌效果的影响影响 |
2.9 14a-MNFS-2 的消光作用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新型医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脲酸和尿素吸附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尿毒症的毒素及其去除 |
1.1.1 尿毒症的症状 |
1.1.2 尿毒症的毒素 |
1.1.3 尿毒症毒素的去除 |
1.2 生物医用吸附材料概述 |
1.2.1 多糖类骨架介质 |
1.2.2 无机类骨架介质 |
1.2.3 合成有机高分子类介质 |
1.3 吸附理论概述 |
1.3.1 吸附质与吸附剂间的作用力 |
1.3.2 吸附理论 |
1.4 脲酸与尿素吸附材料的研究状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设计 |
2.1 复合型吸附材料PEI/SiO_2的制备与表征 |
2.2 复合型吸附材料PEI/SiO_2吸附特性的研究 |
2.3 聚乙烯基苯甲醛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2.4 聚乙烯基苯甲醛微球对尿素吸附特性的研究 |
3. PEI/SiO_2的制备及其对脲酸吸附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与仪器 |
3.1.2 PEI/SiO_2复合型吸附材料的制备 |
3.1.2.1 硅胶的活化处理 |
3.1.2.2 硅胶的氯丙基化 |
3.1.2.3 硅胶表面偶合接枝PEI |
3.1.3 PEI/SiO_2表面结构组成与结构的表征 |
3.1.3.1 红外光谱的测定 |
3.1.3.2 PEI 接枝量的测定 |
3.1.4 静态法测定PEI/SiO_2对脲酸的吸附 |
3.1.4.1 脲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4.2 吸附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3.1.4.3 等温吸附曲线的测定 |
3.1.5 考察各种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3.1.5.1 温度对复合吸附材料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5.2 pH对复合吸附材料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5.3 PEI 接枝量对复合吸附材料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制备PEI/SiO_2的反应过程 |
3.2.1.1 硅较的处理对硅胶硅氧烷改性反应的影响 |
3.2.1.2 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基硅烷反应溶剂的选择 |
3.2.1.3 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基硅烷反应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
3.2.1.4 氯丙基化硅胶与聚乙烯亚胺反应条件的确定 |
3.2.2 复合吸附材料的红外光谱 |
3.2.3 吸附动力学曲线 |
3.2.4 吸附等温线 |
3.2.5 各种因素对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5.1 pH 对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5.2 温度对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5.3 PEI 在硅胶表面的键合量对PEI/S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聚乙烯基苯甲醛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尿素吸附特性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2 聚乙烯基苯甲醛的制备与表征 |
4.1.2.1 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的制备 |
4.1.2.2 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的制备 |
4.1.2.3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4.1.2.4 聚乙烯基苯甲醛的制备 |
4.1.2.5 聚乙烯基苯甲醛制备过程中各物质的表征 |
4.1.3 聚乙烯基苯甲醛对尿素吸附性能的测定 |
4.1.3.1 尿素浓度标准曲线的测定 |
4.1.3.2 吸附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
4.1.3.3 等温吸附曲线的测定 |
4.1.4 各种因素对吸附影响规律的考察 |
4.1.4.1 pH 值对尿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
4.1.4.2 温度对尿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聚乙烯基苯甲醛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4.2.1.1 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反应 |
4.2.1.2 聚乙烯基苯甲醛的制备工艺 |
4.2.1.3 吸附材料的红外光谱表征 |
4.2.2 静态法研究聚乙烯基苯甲醛对尿素的吸附特征 |
4.2.2.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4.2.2.2 吸附等温曲线 |
4.2.3 各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4.2.3.1 pH 对对聚乙烯基苯甲醛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3.2 温度对聚乙烯基苯甲醛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中间体(论文参考文献)
- [1]粉煤灰为载体的固定化季铵盐制备及杀菌性能[J]. 余淑贤,李华,蒋永荣,秦永丽,罗丽艳,谭静,韦春媚,孟莹.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7)
- [2]季铵化卤胺抗菌棉布和季铵化卤胺抗菌硅胶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 张冰. 上海师范大学, 2013(S2)
- [3]一种新型硅胶固载季鏻盐杀菌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 金栋,王璐,吕效平,林陵,沈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0(04)
- [4]共价接枝聚季铵盐型杀生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J]. 曹承进,邱树毅,黄民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03)
- [5]新型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杀菌性能[J]. 李党军,崔爱军,陈圣春,何明阳,陈群. 化工进展, 2008(01)
- [6]季铵化聚乙烯亚胺的制备、固载化及抗菌与缓蚀特性[D]. 张昕. 中北大学, 2007(05)
- [7]以硅胶为载体制备高分子季铵盐型水处理杀生剂[J]. 曹承进,邱树毅,吴远根.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 [8]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材料的试验研究[D]. 曹承进. 贵州大学, 2006(12)
- [9]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和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抗菌材料的研究[D]. 徐霞. 四川大学, 2006(03)
- [10]新型医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脲酸和尿素吸附特性的研究[D]. 姜鹏飞. 中北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