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昊[1](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刘俊平[2](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亮[3](2012)在《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变,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为何有着相似或互补性的企业能够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群,以及这种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特别是集群内成员相对固定所造成的知识锁定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基于大型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引起了经济地理学者的关注。这类短暂存在的企业空间集聚所创造的信息繁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传统产业集群,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仍展现出蓬勃的生机。论文以导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研究课题为支撑。2010年,通过与国际知名经济地理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Harald Bathelt教授和导师曾刚教授的研究团队一行8人对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暂时性集群展开了深入的实证调研,获得了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和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国际气体技术、设备与应用展览会(IG-China)共计133个有效参展商访谈问卷。这些实地调研工作为本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外学术文献表明,暂时性集群正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热点。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暂时性集群较好地克服了行政地域边界的限制,推动了来自不同地方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知识与信息交流,暂时性集群已成为企业间互利合作的新平台。从研究对象看,学者们比较关注瑞典、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发达国家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暂时性集群研究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证分析,从问卷访谈到定量模拟,从线性关系分析向实地网络关系调研的过程。从研究重点来看,暂时性集群研究经历了从集群的外部效益到集群成员之间关系的转变,从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分析到集群成员社交网络研究的转变,从重视时间尺度分析到重视时空尺度的转变。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暂时性集群的研究成果较少,中文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对暂时性集群的产生、发展、升级、演化过程研究很不充分。而中国暂时性集群的研究更是严重缺失,本文拟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暂时性集群的概念、内涵,并对暂时性集群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形成机制、阶段特征、驱动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对上海、成都等地部分展览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暂时性集群发展过程、地域差异。归纳起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政府和行业协会是中国市场上暂时性集群演化的两种重要驱动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政府对暂时性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建设、促进暂时性集群发展的决定一般能快速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各种资源向暂时性集群建设领域集聚,能更容易获得国际组织的认证,并为专业中介机构提供本地“准入”的机会,进而加快暂时性集群的发展。与政府主导的暂时性集群不同,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专业性更强、资源利用效率更高。这类暂时性集群能够更专业地组织大型展会活动,运营比较灵活,有利于将不同城市、不同地域间的企业团结起来,建设服务于暂时性集群的空间合作网络,较好地克服了行政分割带来的企业间交流合作障碍。由于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专业化更强,因而集群内部创新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充分,对暂时性集群的发展、行业的技术进步均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很多城市暂时性集群建设顺利,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暂时性集群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暂时性集群发展经历了信息由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演变的历程。由于暂时性集群存在时间短暂,需要企业及其客户必须快速地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暂时性集群内部的信息流动来看,初期主要表现为由展商向市场中的随机、单向流动,而后期则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客户之间有目的的双向流动。在信息单向流动的初级阶段,展商的特性体现在位置锁定性和信息扩散性,而客户(具体表现为展会参观者)的特性体现在流动性和信息捕捉性;在信息双向流动阶段,信息除了由展商向客户流动外,客户的需求信息、其他参展企业的创新信息也同时流向展商。也就是说,从时间发展过程来看,展商经历了由最初只注重向展会参观者提供展品信息,到开始搜集顾客反馈信息,进而又重视与其他参展同行企业之间进行创新信息交流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间信息的交流合作,为集群的升级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三,上海、北京、广州是我国三大暂时性集群集聚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暂时性集群密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拥有相对完善的场馆服务设施和交通网络、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为上海暂时性集群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而成都中国国际气体技术、设备与应用展览会国际化程度较低,但会展针对性、专业性较强,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颇具吸引力,已经成为这类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对该地暂时性集群的促进作用也不容低估。然而,放眼全球,我国暂时性集群的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技术合作影响相对较小第四,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逐渐步入成熟期。依据演化经济地理学原理,从发展过程来看,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可以分为孕育期(1999-2002)、成长期(2003-)、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孕育期,政府对上海暂时性集群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媒体宣传、参展企业和参观企业的积极配合也发挥了辅助作用。在此阶段,展览会、暂时性集群的影响区域仅限于上海及其邻近区域,参展企业、参观企业的联系也以纵向联系为主;在成长期,支撑上海暂时性集群的硬件设施大幅改善,来自上海以外的展商迅速增加,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首次成长为国家级重要展会,上海暂时性集群的交流合作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参展企业、参观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系进一步加深,横向联系开始建立。行业协会开始参与博览会的组织和运营,市场化管理开始对上海暂时性集群产生影响;在成熟期,越来越多的专业中介组织参与上海暂时性集群的建设。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化程度提高,境外专业观众大幅增加,国际影响开始显现。在此阶段,依托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内部的信息流动开始呈现双向流动的特点,上海的中国经济中心、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对暂时性集群的促进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然而,从长时间尺度看,上海暂时性集群最终也会进入衰退期。其他城市的展览会地位上升,上海展览会地位下降,依托于展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领先地位可能被其他区域暂时性集群所超越、取代,上海暂时性集群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黄玉妹[4](2011)在《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马克思的交换理论为会展业奠定理论基础。我国现代会展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换的速度快、效率高,必然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产品是订单化生产,产品的交换范围从一个国家扩大到国际区域,传统的交换媒介已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展业因其对提高交换效率的重要作用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力求揭示出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现代产业分类来看,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其在产品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现代会展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本、技术、信息,为促进交换的快速有效进行提供了商务平台,为会展举办地的城市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会展活动举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现代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绿色产业、无烟产业等美称,其实质是一种低碳产业。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会展业是“引爆行业”,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它可以带动诸如建筑、交通、通讯、运输、广告、旅游、宾馆、餐饮、城市建设等系列产业的发展,联动效应达到1:9。此外,现代会展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会展业的举办能够提升举办城市的形象,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会展业的举办使其迅速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外界人士了解该城市,吸引投资。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促进经济进步的新引擎。现代会展业通过高科技推广与展示功能、产业联动功能、经济辐射功能、提升软实力等功能,推动会展城市集群和会展产业带的出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未来,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将朝着生态化、高科技和信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等的方向发展,现代会展业的后劲足、潜力大,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董赤[5](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本刊编辑部,花而,胡江路,刘晶,林达,Alex,Sky,耿伟,PET杨[6](2008)在《寻找2008全球会奖地标》文中认为国际会奖旅游市场上风云变幻,但对中国会奖组织者来说,有哪些将成为2008年指引方向的全球会奖地标呢?《商务奖励旅行》希望通过对这些标志性事件的寻找,来预见2008年全球会奖行业的最新动向,以期给更多关心会奖行业的读者带来一幅更清晰的全球会奖业蓝图。
张隽[7](2001)在《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侧记》文中研究说明
袁水源[8](2000)在《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及装备展将在上海举行》文中研究说明
李群[9](2003)在《中国会展信息参考》文中提出 信息分类说明轻纺家电类:(含美容、化妆、洗涤、体育、健身、休闲、食品、医药、保健、饮料、纺织、面料、辅料、服装、鞋帽、皮革、服饰、家具、家电、婚庆、宠物、花卉、钟表、珠宝、黄金、眼镜、礼品、玩具等产品及相关设备)
刘玥[10](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产业集群研究领域转向 |
1.1.2 展览会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新节点 |
1.1.3 中国处在展览业升级重要时期 |
1.2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关键问题 |
1.3 核心概念解析 |
1.3.1 暂时性集群 |
1.3.2 国际展览会 |
1.4 暂时性集群研究综述 |
1.4.1 暂时性集群国外研究综述 |
1.4.2 暂时性集群国内研究综述 |
1.4.3 暂时性集群基本特征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1.5.2 文献分析与实地访谈相结合 |
1.5.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第二章 暂时性集群的理论基础 |
2.1 演化经济地理学 |
2.1.1 演化经济地理学基本主张 |
2.1.2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创新性 |
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现有学派 |
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2.3 产业集群形成动力机制 |
2.2.4 产业集群的演化周期 |
2.3 演化经济地理学影响下的产业集群 |
第三章 展览业的演化 |
3.1 世界展览业演化 |
3.2 中国展览业演化 |
3.2.1 中国展览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会展经济带 |
3.2.3 中国展览业发展现状 |
3.3 中国展览业地区分布 |
3.3.1 上海展览业 |
3.3.2 广州展览业 |
3.3.3 北京展览业 |
3.4 中国展览会影响力分析 |
3.4.1 海外参展商地区分布 |
3.4.2 国内观众地区分布 |
3.5 中国展览业分化特征 |
第四章 暂时性集群演化阶段分析—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
4.1 案例选择依据 |
4.1.1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4.1.2 完善的交通网络 |
4.1.3 领先的国际影响力 |
4.1.4 专业化的软硬件优势 |
4.2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
4.2.1 工博会简介 |
4.2.2 工博会发展历史 |
4.3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演化阶段及主要特征 |
4.3.1 孕育期(1999-2002) |
4.3.2 成长期(2003-) |
4.3.3 成熟期 |
4.3.4 衰退期 |
第五章 政府驱动型暂时性集群分析—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为例 |
5.1 研究方法的制定 |
5.2 访谈问卷的制定 |
5.2.1 问卷选择依据 |
5.2.2 问卷设计标准 |
5.3 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
5.3.1 展商、观众构成 |
5.3.2 参展企业规模 |
5.3.3 参展初衷 |
5.4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
5.4.1 参展初衷转变 |
5.4.2 纵向联系多于横向联系 |
5.4.3 非出口型展会 |
5.4.4 专业性和影响力不足 |
5.4.5 组织能力不足 |
5.4.6 专业中介机构形成 |
5.4.7 展位设置重要性 |
5.5 信息与通信应用技术展 |
5.5.1 非自身意愿参展 |
5.5.2 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竞争 |
5.5.3 展馆主题模糊 |
5.5.4 企业参展计划周密 |
5.5.5 信息流动的特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行业协会驱动型暂时性集群分析——以气体设备展览会为例 |
6.1 案例选择依据 |
6.1.2 中西部重要展览城市 |
6.1.3 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展览设施 |
6.2 参展初衷转变 |
6.2.1 注重宣传与合作 |
6.2.2 展示市场占有率 |
6.3 专业性突出 |
6.3.1 迎合外资企业需求 |
6.3.2 外资企业注重信息反馈 |
6.3.3 进入中国市场的踏板 |
6.4 展商间信息流动频繁 |
6.4.1 横向联系建立 |
6.4.2 中国领头羊企业缺席 |
6.5 展会地域特性显着 |
6.5.1 针对南亚产品输出 |
6.5.2 独具优势的展出方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暂时性集群发展的两种重要驱动力 |
7.1.2 暂时性集群中信息流动的特性 |
7.1.3 中国暂时性集群的地域分化 |
7.1.4 基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上海暂时性集群逐渐步入成熟期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构建了中国暂时性集群的基本理论框架 |
7.2.2 归纳了暂时性集群的基本特征 |
7.2.3 发现了中国暂时性集群发展演化的动力因子及其空间格局 |
7.3 需进一步研究深化的问题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石 |
第二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为本文研究指明方向 |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涵义及特点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条件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变迁 |
第四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产业关联效应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
第五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经济辐射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特色会展产业带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六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竞争力的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城市软实力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
第七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市场化 |
第四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
第五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联盟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
第六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趋势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
三、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上海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2]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3]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D]. 刘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4]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 黄玉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6]寻找2008全球会奖地标[J]. 本刊编辑部,花而,胡江路,刘晶,林达,Alex,Sky,耿伟,PET杨. 商务奖励(旅行), 2008(Z1)
- [7]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侧记[J]. 张隽. 航空工程与维修, 2001(01)
- [8]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及装备展将在上海举行[J]. 袁水源. 航空计测技术, 2000(03)
- [9]中国会展信息参考[J]. 李群. 中国会展, 2003(09)
- [10]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