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污染与防治

室内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室内环境的污染及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沈晋明,刘燕敏[1](2021)在《探讨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及防控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疫情中使人困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冠病毒传播方式。认为介于飞沫传播与空气传播两者之间应该还存在气溶胶云的传播方式。如用气溶胶云的传播理论来分析疫情中各种案例就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新的传播方式会对干预措施和个人防护等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及关注点。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2021)在《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中国疾控中心: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山东房地产教育培训中心[3](2020)在《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文中提出前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将设施管理从传统的物业管理范围内脱离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与物业管理相比较,设施管理是一门相当新的交叉学科,除了使用技术原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转外,还能够保证最终实现物业设施保值增值。反观国内物业管理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化推进以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郭庆勇[4](2020)在《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底隧道工程建设也发展迅速。海底隧道的建设不同于陆地隧道,海洋底部的地质情况一般较为复杂,海底隧道工程通常面临巨大的环境灾害风险,而且相关风险的危害程度比陆地隧道要高很多,海底隧道项目建设工程采用的技术及运营维护工作复杂,也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的风险评估与防治对策工作,已经成为亟待继续研究和完善解决的基础性学术课题。工程中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及防治需具有严格的经验总结及技术规定。本文针对海底隧道工程在建设和运营中的特点,结合施工和运营中环境污染的有关风险评估及防治经验,分析研究海底隧道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事件,建立海底隧道施工过程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流程,为海底隧道工程中环境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法的推理思想,采用定量分析法中的风险概率模型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利用分解分析法将复杂的风险研究对象简单化,将大型复杂系统层层分解为若干小的系统,进一步识别大系统的复杂风险;采用定性分析法中的故障树分析法及专家经验法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本文的研究对海底隧道工程中的环境风险事件防控防治有一定现实意义。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归纳总结了海底隧道工程中环境事件风险管理特点。2)梳理了海底隧道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法。3)提出了防范海底隧道工程环境风险的针对性措施。

叶茂[5](2020)在《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商业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项目越来越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这类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问题尤为突出,往往都是只关注逐个单体建筑的设计,而忽略了项目整体运营管理的客观需求,从而在项目整体交付运营的时候才发现公共区域成为设计和施工的真空地带,项目内各功能建筑独立运行,人造孤岛比比皆是。这对于以“良好体验”,和“优质服务”决定成败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而言,这是最大的痛点。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这类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统一各功能建筑接入园区管理的技术标准;增加项目整体的可扩展性,尽量减少后期改造投入;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带来显着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型文旅类综合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并归纳了其中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对园区运营和管理带来的困扰。本文采用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完成了如下内容:总体方案设计部分,首先对项目背景、类似项目和周边环境进行了调研分析(境外部分非自行调研成果),并总结分析了现有新技术发展方向;参考前面调研成果和相关规范对总体架构、运营模式、管控模式及其职能分类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设计。各子系统方案设计部分,对各子系统用途作了简要介绍、详细描述了各系统结构、技术选型、重要功能,以及与园区平台的集成要求,最后对设计规范之外,新增的智能化系统的使用价值作了归纳总结。园区集成管理平台设计部分,先对园区集成管理平台的用途和功能作了简要介绍,系统分析了对园区集成管理平台的集成需求、功能架构、通信接口及应用具体应用。其他智慧化应用建议部分,结合高级办公、高级酒店和大型商业的使用需求,总结整理了以往相同或类似项目案例中,成功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对其进行了归类整理和简要介绍,期望在本项目或其他项目建设中提供引导。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本文做了总体概括和总结,对后续类似项目智能化总体规划设计的创新和需要注重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基于人性化、精准服务和智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将是本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的的核心。通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各个方面增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创新服务。对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带来了显着社会和经济效益。

李峰,郑雪玲[6](2020)在《某高校综合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文中认为通过对某高校综合体育馆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于2018年11月采用撞击式采样法对一座综合性体育馆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的采样测定,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场馆内人员进行主观感觉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总数不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不同的专项教学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健美操教学区细菌总数最高,乒乓球教学区次之,篮球教学区第三,网球教学区最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锻炼场地的空气洁净度关注较高,但对如何预防呈现一定的盲区。结论:本体育场馆内细菌总数超标,需要加强场馆内环境治理和对学生健康意识知识的普及。

刘晔[7](2020)在《三种风险源真菌气溶胶的排放特征 ——浓度、物种组成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是重要的城市市政设施,也是重要的生物气溶胶风险源。上述设施处理的废物和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质是真菌的主要生长介质,因此其处理过程是真菌气溶胶的重要来源。此外,真菌具有致病和致敏性以及可释放臭气的特征,其所导致的健康和环境影响值得关注。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华南地区综合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三个风险源的真菌气溶胶特征,利用了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法获得了真菌气溶胶浓度、粒径和物种组成特征,探讨了风险源的健康风险和环境臭气影响。结果如下:(1)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三个风险源各单元的平均真菌气溶胶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047-3173 CFU/m3、810-4081 CFU/m3和636-2061 CFU/m3。(2)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观测显示,降雨可影响真菌气溶胶的浓度,主要体现在小雨或中雨有利于真菌气溶胶浓度的增加而大雨对真菌气溶胶具有清除作用。在垃圾填埋场内,进场口真菌气溶胶浓度最高且各点位真菌气溶胶浓度无显着差异。在垃圾焚烧厂内,真菌气溶胶浓度在卸料平台最高而在办公区室内最低。在污水处理厂内,粗格栅真菌气溶胶浓度高于其他点位,生化反应池和污泥脱水间真菌气溶胶浓度最低。不同点位的真菌气溶胶浓度差异表明除了处理方式,车辆运输、空气混合、封闭条件、曝气技术以及气象条件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真菌气溶胶的浓度产生影响。(3)三个风险源中可培养真菌气溶胶的粒径主要分布在1.1-4.7μm范围,2.1-3.3μm是可培养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高峰。且估算的真菌在细粒径中的含量占比也较高,真菌气溶胶在细粒径范围的积累表明真菌气溶胶可随呼吸作用进入人体。(4)子囊菌门(Ascomycota,AMC)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BMC)是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大气中最主要的真菌门。(5)三个风险源的健康风险评估表明真菌气溶胶暴露风险很小。但同时也识别出Alternaria、Penicillium sp.和Epicoccum sp.等系列致病致敏性真菌存在于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的大气细颗粒物中,显示其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健康风险。(6)在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中检测到了Cladosporium、Penicillium、Aspergillus和Candida等可以释放臭气生物挥发性有机物(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MVOCs)的真菌属。这些具有臭味的MVOCs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释放并随大气扩散传输至其他区域,造成臭气的扩散与不良环境影响。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何素艳[9](2020)在《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科学应对、有效防范我国学校体育中的雾霾风险,研究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问题,引入了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变量,探讨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风险认知概念维度及其测量,调查了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认知、风险沟通和应对行为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现象理论,揭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机制,提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措施,以期为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提高研究效度,研究采用了探索性序列混合研究设计、聚敛混合研究设计和嵌套混合研究设计,具体采用了知识图谱方法、访谈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得出如下结论:(1)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概念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概念包括信息告知、宣传平台、信息反馈三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概念包括主观感受、主观评价、理性判断三个维度。(2)研究编制的《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量表》是单维度,即积极应对;《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量表》包含主动获取知识和被动接收信息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量表》包含危害性和恐惧性两个维度,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测量推荐标准,可以用来测量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三个变量。(3)雾霾影响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呈现出高雾霾风险认知和弱应对行为,学校呈现出低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4)人口统计学变量是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风险沟通、风险认知、应对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总体解释力较弱,风险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验和政策监管,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程度和信息传播,应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危害认知、信息传播和行业制度。(5)体育活动雾霾应对知行悖离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及现象,主要观点为:在行政干预下,风险沟通能引发积极应对行为;在现实条件限制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雾霾危害共识导致回避应对行为,肤浅的危害认知难以促进参与者的积极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对积极应对行为的影响离不开条件因素的支持。(6)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沟通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沟通正向影响风险认知,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在风险沟通对应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雾霾风险知识讲授与雾霾信息告知,促进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风险。(7)北方多数地方的雾霾天学校体育活动叫停标准存在阈值设置偏高和学校叫停户外体育活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故研究提出雾霾天体育活动叫停标准的建议,即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分别根据AQI>150、AQI>200、AQI>300阈值标准,达到阈值即刻叫停户外体育活动。(8)总体看,体育活动参与者视角的雾霾应对措施较为有限,有利的场馆环境条件和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是促进参与者个体积极应对雾霾的有力保障。未来研究需要转向相关政策和制度方面,解决雾霾影响后体育教学的补偿问题、体育活动叫停标准问题和学校规范开展风险沟通的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政策和制度,如《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应急预案》,以促进参与者个体的雾霾积极应对行为,保障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规范、合理开展。

张露[10](2020)在《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供水系统很容易遭到系统事故、蓄意破坏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风险的威胁,这是由于城市供水系统具有系统、复杂、开放性等特点。城市供水系统一旦遭受这些风险威胁,将对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析及进一步的风险评价,根据得出的风险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给出风险防范措施以此来降低其风险带来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对提高其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指导城市风险管理、优化运行以及安全用水保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三角模糊数、模糊综合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在对南方某市某区全流程供水系统水资源构成、水质状况、基础设施、供用水量、生产运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供水系统的现状及潜在风险因素,共筛选出23个风险因素指标,并建立了风险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全流程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评价研究。在进一步对供水系统风险因素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分析,发现共有7个风险因素指标超过平均风险权重。在得出各层次风险权重的基础上,进行隶属度调查,得出南方某市某区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的概率分别为:7.64%、32.32%、37.65%、18.06%、4.33%。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可知南方某市某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隶属于t3级别,其风险评定为Ⅲ级,中等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中等风险为可接受风险范围,但需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处理措施,有针对性地降低供水系统对应的指标因素风险以达到降低整个供水系统综合风险来减少损失的目的。根据此风险评价结果,本文结合其自来水直饮改造项目的推进,针对性的给出了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各个环节降低其风险权重的风险防范措施及自来水直饮改造后的水质分析验证内容。

二、室内环境的污染及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环境的污染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典型案例探讨传播途径
2 探讨新冠病毒新的传播方式
3 气云传播机理与综合控制对策
    3.1 气云传播特性与暴露感染
        1) 气云能在空间局部保持最小感染剂量。
        2) 气云可到达室内空间任何地点。
        3) 气云的传播途径与方向性较为清晰。
        4) 气云的传播面较窄。
        5) 气云悬浮面高度合适。
        6) 气云的暴露时间较长。
    3.2 控制气云传播的综合对策
4 结语

(3)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研究背景
    1.1研究的必要性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1.3.1基础理论
        1.3.1.1隐患、危害因素与风险
        1.3.1.2风险管理
        1.3.2相关文献综述
    1.4研究创新点
        1.4.1研究技术路线
        1.4.2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含义与类别
    2.1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含义
    2.2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的类别
        2.2.1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2电梯升降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3空调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4给排水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5消防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6弱电系统的安全风险类别
        2.2.7房屋及设施的安全风险类别
第三章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1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基础和保障条件
    3.2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1供配电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2电梯升降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3空调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4给排水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5消防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6弱电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3.2.7房屋及设施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2研究不足与展望
        4.2.1研究不足
        4.2.2研究展望
结语
附件
    附件一:《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调研提纲
    附件二:调研实录(节选)
    附件三:承接查验、运行维护阶段设施设备系统风险点汇总表
    附件四:典型案例分析(以消防系统为例)
    附件五:与本课题相关的法规引用

(4)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问题的提出
    1.5 国内外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风险研究综述
    1.6 本文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风险管理
    2.1 海底隧道工程特点
        2.1.1 工程自然环境特点
        2.1.2 工程施工特点
        2.1.3 工程环境风险特点
    2.2 风险管理定义
    2.3 风险管理原则
    2.4 风险评估方法选型
    2.5 风险评估流程
    2.6 工程环境事件风险识别与筛选
        2.6.1 常见工程环境事件风险类型
        2.6.2 工程环境事件风险识别
    2.7 风险分析
        2.7.1 运营期海水倒灌事故的环境风险分析
        2.7.2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的环境风险分析
        2.7.3 施工期坍塌涌水的环境风险分析
        2.7.4 施工期溢油的环境风险分析
        2.7.5 运营期污水排放环境的风险分析
        2.7.6 运营期火灾环境的风险分析
        2.7.7 运营期偶然性荷载的风险分析
        2.7.8 其他风险分析
    2.8 风险评估及管理
        2.8.1 采用综合分析法开展风险评估
        2.8.2 工程环境事件的风险管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的防范对策
    3.1 工程环境防治的主要问题
        3.1.1 海洋工程环境的法律界定有争议
        3.1.2 海洋工程环境评价制度不足
        3.1.3 海洋工程排污收费制度不完善
    3.2 海洋工程环境防治制度研究
        3.2.1 科学界定“海洋工程环境”
        3.2.2 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2.3 完善海洋工程排污收费制度
    3.3 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的防范对策
        3.3.1 自然环境事件防范对策
        3.3.2 施工期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防范对策
        3.3.3 运营期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防范对策
        3.3.4 偶然性荷载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3.3.5 危险品运输风险事故防范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横琴新区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实例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施工技术及工艺对环境影响分析
    4.3 工程环境风险识别
    4.4 工程环境风险筛选
    4.5 工程环境风险管理
        4.5.1 污染物排放风险管理
        4.5.2 非污染影响风险管理
        4.5.3 溢油对环境的影响风险管理
        4.5.4 海水倒灌事故风险管理
        4.5.5 服务设施风险对环境的影响风险管理
        4.5.6 交通意外风险对环境的影响风险管理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类似案例调研分析
        1.2.1 国内类似项目
        1.2.2 国外类似项目
        1.2.3 经验借鉴
    1.3 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2.1 项目背景调研分析
        2.1.1 项目背景分析及项目设计定位
        2.1.2 新技术发展调研分析
    2.2 需求分析及设计目标
        2.2.1 需求分析
        2.2.2 设计目标
    2.3 总体架构规划设计
        2.3.1 建设总体架构分析
        2.3.2 建筑业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建议
        2.3.3 智能化系统综合管控模式建议
        2.3.4 三种系统综合管控的集成模式比选
        2.3.5 两种集成模式组合
        2.3.6 综合管控平台的职能分类分析
    2.4 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2.5 智能化职能中心规划设计
第三章 各子系统方案设计
    3.1 总体设计说明
        3.1.1 设计范围
        3.1.2 设计依据
        3.1.3 智能化重要机房设置
    3.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2.1 系统介绍
        3.2.2 系统设计
        3.2.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3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3.3.1 系统介绍
        3.3.2 系统设计
        3.3.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4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设计
        3.4.1 系统介绍
        3.4.2 系统设计
        3.4.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5 电子巡更系统设计
        3.5.1 系统介绍
        3.5.2 系统设计
        3.5.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3.6.1 系统介绍
        3.6.2 系统设计
        3.6.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7 能耗计量系统设计
        3.7.1 系统介绍
        3.7.2 系统设计
        3.7.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8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设计
        3.8.1 系统介绍
        3.8.2 系统设计
        3.8.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9 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3.9.1 系统介绍
        3.9.2 系统设计
        3.9.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0 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3.10.1 系统介绍
        3.10.2 系统设计
        3.10.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1 车位引导管理系统设计
        3.11.1 系统介绍
        3.11.2 参考案例与分析
        3.11.3 系统设计
        3.11.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2 紧急求助系统设计
        3.12.1 系统介绍
        3.12.2 参考案例与分析
        3.12.3 系统设计
        3.12.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3.13.1 系统介绍
        3.13.2 参考案例与分析
        3.13.3 系统设计
        3.13.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4 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3.14.1 系统介绍
        3.14.2 参考案例与分析
        3.14.3 系统设计
        3.14.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5 客流统计系统设计
        3.15.1 系统介绍
        3.15.2 参考案例与分析
        3.15.3 系统设计
        3.15.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3.16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3.16.1 系统介绍
        3.16.2 系统架构设计
        3.16.3 系统功能设计
        3.16.4 对比传统能源管理的优势
        3.16.5 系统数据对接
        3.16.6 系统效益分析
    3.17 智能系统应用效益总结
        3.17.1 设计与应用说明
        3.17.2 增补智能系统应用经济价值估算
第四章 园区集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
    4.1 系统简介
    4.2 参考案例及分析
    4.3 系统设计
        4.3.1 系统总体架构
        4.3.2 关键技术选型
        4.3.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指导建议
    4.4 平台设计总体需求
        4.4.1 子系统与平台通信接口说明
        4.4.2 子系统集成需求
    4.5 平台子系统集成管理功能要求
        4.5.1 防盗报警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2 视频监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3 门禁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4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5 环境监测模块功能标准
        4.5.6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7 背景音乐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8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9 机房监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10 消防联动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11 电子巡更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12 停车场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4.5.13 信息发布系统集成模块功能标准
        4.5.14 客流统计系统集成模块功能标准
    4.6 平台重要基础功能模块
第五章 其他智慧化应用建议
    5.1 高级办公楼智慧化应用
    5.2 高级酒店智慧化应用
    5.3 大型商业智慧化应用
总结与展望
    一、论文总结
    二、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某高校综合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的设置
    1.2 采样时间
    1.3 细菌采样方法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体育馆内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
    2.2 馆内人员对场馆内污染的认知现状
    2.3 馆内人员对锻炼场地的空气洁净度的关注度及防范措施调查
3 讨论
    3.1 体育馆内不同教学区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3.2 馆内人员对场馆内污染的认知现的关注度分析
4 体育馆内细菌污染的防范措施

(7)三种风险源真菌气溶胶的排放特征 ——浓度、物种组成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真菌气溶胶的定义
        1.1.2 开展风险源真菌气溶胶研究的必要性
    1.2 真菌气溶胶的研究进展
        1.2.1 真菌气溶胶的检测技术
        1.2.1.1 在线检测方法
        1.2.1.2 离线检测方法
        1.2.2 真菌气溶胶在不同风险源的分布特征
        1.2.2.1 浓度特征
        1.2.2.2 粒径特征
        1.2.2.3 物种特征
        1.2.3 真菌气溶胶的影响因素
        1.2.4 真菌气溶胶的影响
        1.2.4.1 健康影响
        1.2.4.2 环境影响
    1.3 研究方案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特色与创新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真菌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真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
        2.1.1 真菌气溶胶分级样品的采集
        2.1.2 PM2.5样品的采集
    2.2 真菌气溶胶样品的分析
        2.2.1 真菌气溶胶分级样品的浓度分析
        2.2.2 PM_(2.5)样品的物种分析
        2.2.2.1 DNA提取和PCR扩增
        2.2.2.2 Illumina Hi Seq测序
        2.2.3 致病致敏菌的识别
        2.2.4 产生MVOCs相关真菌的识别
        2.2.5 健康风险评估
        2.2.6 其他辅助数据
第三章 垃圾填埋场真菌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真菌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真菌气溶胶浓度特征
        3.3.1.1 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3.1.2 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3.2 真菌气溶胶粒径特征
        3.3.3 真菌气溶胶物种特征
        3.3.4 真菌气溶胶潜在影响
        3.3.4.1 潜在健康影响
        3.3.4.2 潜在环境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垃圾焚烧厂真菌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真菌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真菌气溶胶浓度特征
        4.3.1.1 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1.2 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2 真菌气溶胶粒径特征
        4.3.3 真菌气溶胶物种特征
        4.3.4 真菌气溶胶潜在影响
        4.3.4.1 潜在健康影响
        4.3.4.2 潜在环境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真菌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真菌气溶胶的采集与分析
        5.2.1 样品采集
        5.2.2 样品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真菌气溶胶浓度特征
        5.3.1.1 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1.2 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2 真菌气溶胶粒径特征
        5.3.3 真菌气溶胶健康风险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体育活动风险应对行为与风险认知研究
        1.2.2 风险沟通研究
        1.2.3 雾霾风险与体育活动应对研究
        1.2.4 我国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的考虑
    1.3 研究的具体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方法
        2.2.2 资料分析方法
3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调查问卷》编制
    3.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3.1.1 引言
        3.1.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量表编制
        3.2.1 引言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调查问卷》其他题项的编制
        3.3.1 引言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现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问卷调查法
        4.2.2 数理统计法
        4.2.3 访谈法
        4.2.4 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调查总体情况
        4.3.2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讨论
        4.4.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总体特征
        4.4.2 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4.4.3 混合研究方法的结果验证
    4.5 小结
5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理论研究
    5.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实质理论研究
        5.1.1 引言
        5.1.2 研究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1.5 小结
    5.2 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形式理论研究
        5.2.1 问题的提出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方法
        5.2.4 结果与分析
        5.2.5 讨论
        5.2.6 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6.1 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叫停标准研究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分析方法
        6.1.3 文本制定存在的问题
        6.1.4 “叫停”实践存在的问题
        6.1.5 讨论
        6.1.6 小结
    6.2 建议出台《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应急预案》
        6.2.1 实践问题
        6.2.2 具体建议
    6.3 建议出台《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6.3.1 实践问题
        6.3.2 具体建议
    6.4 自下而上的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实践
        6.4.1 相关提案
        6.4.2 提案效果评价
    6.5 研究局限与展望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录Ⅴ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供水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国内供水系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供水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展示
第二章 风险评价理论及其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2.1 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
        2.1.1 风险及风险评价的含义
        2.1.2 风险评价的流程
        2.1.3 风险评价的方法
    2.2 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理论
        2.2.1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分类
        2.2.2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特征
    2.3 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评价
        2.3.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2.3.2 基于FAHP的指标权重确定
第三章 供水系统现状潜在风险特征识别
    3.1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
        3.1.1 原水系统
        3.1.2 制水系统
        3.1.3 市政配水系统
        3.1.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
        3.1.5 安全管理环节
    3.2 供水系统诊断分析
        3.2.1 水质风险
        3.2.2 基础设施
        3.2.3 生产运营管理
    3.3 小结
第四章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的标准
        4.1.1 风险评价等级
        4.1.2 风险接受准则
    4.2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识别
        4.2.1 原水系统风险识别
        4.2.2 制水系统风险识别
        4.2.3 市政配水系统风险识别
        4.2.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风险识别
        4.2.5 安全管理环节风险识别
    4.3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4.3.1 指标体系筛选构建原则
        4.3.2 确立层次结构指标评价体系
    4.4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评价
        4.4.1 评价集的确定
        4.4.2 因素集的建立
        4.4.3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4 确定风险隶属度向量
        4.4.5 综合评价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1 原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1.1 风险防范措施
        5.1.2 验证内容
        5.1.3 小结
    5.2 制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2.1 风险防范措施
        5.2.2 验证内容
        5.2.3 小结
    5.3 市政配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3.1 风险防范措施
        5.3.2 验证内容
        5.3.3 小结
    5.4 小区及室内给水系统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4.1 风险防范措施
        5.4.2 验证内容
        5.4.3 小结
    5.5 安全管理环节风险防范措施及验证
        5.5.1 风险防范措施
        5.5.2 验证内容
        5.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四、室内环境的污染及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及防控对策[J]. 沈晋明,刘燕敏. 暖通空调, 2021(10)
  • [2]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J].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21(05)
  • [3]物业设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A]. 中国物协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山东房地产教育培训中心. 202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20
  • [4]海底隧道工程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及防范研究[D]. 郭庆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D]. 叶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某高校综合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J]. 李峰,郑雪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2)
  • [7]三种风险源真菌气溶胶的排放特征 ——浓度、物种组成及影响研究[D]. 刘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D]. 何素艳. 山西大学, 2020
  • [10]南方某市某区供水系统全流程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 张露. 广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室内环境污染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