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电方式对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饶贞标[1](2021)在《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器性能优化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我国工业规模庞大,导致近年来空气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工业生产导致的微细粉尘以及烟尘是破坏大气空气质量、引发城市雾霾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损害工人健康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为此微细粉尘净化治理问题成为工业部门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微细粉尘降尘技术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使用的除尘系统是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系统,其是结合了文丘里、振弦栅与电旋风多种降尘机理而设计的一种综合型复合除尘系统,通过使用自制降尘装置对其降尘性能与配置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降尘系统的理论分析,采用逐步实验法,优化适合装置结构特性的两种电晕极结构,再以电极电场特性为评价指标,使用试验对比的分析方法选取最优电极,并研究了电极与水膜综合作用时的降尘效果。在此基础上依次对入口风速、电晕极放电电压、喉管喷雾量、振弦栅板数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其对装置的降尘性能。根据单因素试验选取各因素三个水平进行优化配置的正交试验,以获取各因素协同作用的最优配置。通过试验分析表明,经过优化后所确定的电极放电性能优良,与水膜综合作用后有较高的降尘效率。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降尘系统随着风速的增加其降尘效率先增加后下降;加入电场后对于低风速下的降尘效率提高幅度大,高风速降尘效果提升小,喷雾量与振弦栅的增加降尘效率随之提高。在阻力试验结果中显示入口风速、喷雾量与振弦栅增大或增多都会增加降尘系统阻力。在采用方差与极差对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后得出,对降尘效率影响显着性排序为:入口风速>工作电压>振弦栅数>喷雾量,对阻力影响显着性排序为:入口风速>振弦栅数>喷雾量。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风速与电压,影响阻力的主要因素是风速。并且得出各因素协同作用的最佳组合是除尘器入口风速为6.4m/s,振弦栅数量为2块,电晕电压为40k V,喷雾量为2.88L/min,并测得其除尘效率为99.18%,阻力为772.34Pa。并在最优配置下测试入口平均粉尘浓度与除尘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其对除尘器降尘效率影响较小。根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降尘技术是一种高效降尘技术,对微细粉尘降尘效率高,清灰方便可以有效防止二次扬尘,在未来工业降尘技术的应用中会有较好的前景。
王建朋[2](2021)在《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煤锅炉排放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国内外对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浓度要求日益严格。其中,工业锅炉多采用布袋除尘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烟气含尘浓度高问题,以至于无法满足颗粒物超低排放标准和低能耗需求,本文利用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在工业锅炉现场测试基础上,对耦合电袋除尘器进行结构设计并探讨其除尘性能优劣。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基于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针对电除尘区和袋除尘区三种结构匹配方式,从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两方面比较不同结构下除尘器性能,结果表明:对一级静电除尘区和二级电袋结合区同时施加-14k V~-16k V电压时,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5mg/m3,满足重点地区超低排放标准且总耗能水平较低。进而优化一级电场比集尘面积,结果表明:当比集尘面积为10.44 m2·m-3·s时,除尘器性能最佳。在第一阶段结论基础上提高入口颗粒物浓度,比较不同浓度下的除尘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浓度增加,颗粒物排放浓度也会相应增大,当入口浓度小于80g/m3时,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0mg/m3,符合超低排放标准。继续探讨过滤风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将入口浓度定为临界值10mg/m3,发现随着过滤风速的增加,除尘器出口浓度逐渐增加,当过滤风速≤1.62m/min时,排放总浓度小于10mg/m3。
高珊[3](2021)在《气化炉粉尘化学团聚促进电除尘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雾霾频发,燃煤污染日益严重,极大地危害了人体健康,为了缓解这一现状,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煤发电技术,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手段,但气化后的煤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直接用于发电会对发电机组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净化。现有湿法洗涤净化工艺存在除尘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使用电除尘器替代传统湿法除尘装置是近些年研究的重点;但因气化炉粉尘粒径过小,处理难度大,处理效果不理想。化学团聚技术可以在既不改变正常生产条件,也不改变现有除尘设备的条件下,有效地促进粉尘团聚,使粉尘粒径增大为易捕集的颗粒。本课题尝试将化学团聚技术引入到IGCC(整体联合循环)煤气净化系统中,探究影响化学团聚效果的因素。本文对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影响化学团聚性能的影响因素,化学团聚对气化炉粉尘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在电场中喷入化学团聚剂、在管道段改变喷入位置进行湍流混合和在湿式除尘器中进行水雾荷电协同作用,研究了化学团聚对粉尘粒径,电晕放电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气化炉煤气粉尘以C、O、Fe元素为主,中位径为23.25μm,比表面约为7.8 m2/g,比电阻范围在104~106Ω·cm之间。团聚剂XTG(黄原胶)团聚效果最好;湍流混合作用在进气箱位置处团聚效果最好;在使用实心喷嘴时水雾荷电作用对粉尘团聚性能最佳,粒径增大效果最好。(2)化学团聚对气化炉粉尘电晕放电性能有影响。添加团聚剂、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了火花电压,而四齿芒刺线、团聚剂中添加石墨粉都可以扩大气化炉粉尘电晕放电区间,提高放电电流。(3)团聚液性质对粉尘脱除效率有影响。当团聚剂为XTG,团聚液浓度达到0.1 g/L,使用表面活性剂吐温80时粉尘脱除效率最高。在XTG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磷酸后,粉尘脱除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工况条件对粉尘脱除效率有影响。当电场电压在40 kV、流量1.5 L/h、电场风速为1.0 m/s、烟气浓度在180 mg/L、极配型式为鱼骨线时粉尘脱除效率最高。湍流混合协同作用对粉尘脱除效率有影响,进气箱处粉尘脱除效率最高,中间段时在管道风速大于11.2 m/s粉尘脱除效率最高,迎流角为180°的脱除效率大于迎流角为90°时;电压对湍流混合作用基本不产生影响。三种位置处粉尘脱除效率都随团聚液浓度、团聚液喷入流量的提高而提高。水雾荷电协同作用对粉尘脱除效率有影响。水压在0.5 MPa、喷嘴使用实心喷嘴粉尘脱除效率最高,粉尘脱除效率99.12%。添加比电阻调节剂对粉尘脱除效率有影响。在团聚剂XTG中添加石墨粉后粉尘脱除效率提高,除效率90.28%。使用化学团聚促进气化炉粉尘电除尘技术,解决了采用电收尘器捕集气化炉粉尘因粒径过小而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我国气化炉煤化的净化提供了新思路,本课题的研究为电除尘器在气化炉粉尘净化方面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鲁果[4](2021)在《水泥窑烟气脱硝前高温电除尘器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国内水泥总产量不断增大,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上升。水泥窑氮氧化物(NOX)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为应对未来更加严格的NOX排放标准,本文针对水泥5000t/d生产线采取“高温除尘器+SCR”降低NOX排放的工艺路线中的高温电除尘器展开研究与应用。本文对水泥窑高温电除尘器的高温应用展开针对性研究,通过高温放电实验确定了300℃~350℃放电性能;根据高温工况的变化对比常规电除尘的应用,选择适应高温工况的电除尘器配套件,选择了95瓷绝缘子、C220极板、芒刺线和高频电源来匹配电除尘300℃~350℃运行工况,选取匹配5000t/d水泥生产线规模的高温电除尘器规格。通过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高温电除尘器主要承载力部件顶梁和侧板展开强度和挠度校核,对比常规电除尘器应用,选取了适应高温工况的Q345材质来保证结构安全稳定。高温工况的热膨胀问题,以热膨胀对阳极系统的影响展开,结果表明阳极振打轴受高温热膨胀影响较大,采取增设联轴节来解决振打传动轴热膨胀问题。利用CFD模拟分析手段,在高温电除尘器进气口增设导流板后,高温电除尘器一电场断面风速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从39.32%降低到24.95%,使高温电除尘器内部的气流均布性得到提升,提高收尘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氨水的均布效果。对高温电除尘器阻力进行计算,高温电除尘器运行阻力137Pa,达到设计指标。根据本文中研究的成果,应用到高温电除尘器中,建成高温电除尘器示范项目,对5000t/d水泥窑烟气净化工程的案例进行测试,高温电除尘器出口浓度从94.15g/Nm3降低到19.05g/Nm3,达到设计目标,工程项目成功运行。
王宏成[5](2020)在《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除尘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高压静电除尘器因为发展时间久、易维护、可靠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对烟气的实际净化效果,优化除尘工艺过程,针对国内某燃煤电厂实际静电除尘系统,以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代原有的直流电源,通过动态运行试验和现场测试分析,获得不同电源运行方式下静电除尘器电源能耗和除尘效率测试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源作为电厂静电除尘器电源,除尘器出口烟气质量浓度从原先的42.8 mg/Nm3降低至20 mg/Nm3,除尘效果显着改善;4种电源运行工况下的除尘效率分别为99.91%、99.89%、99.79%和99.82%,均符合静电除尘器设计值99.78%的要求;在机组满负荷和除尘效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高频电源相比,脉冲电源能耗显着降低。基于理论计算,进一步探讨高压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的分级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表明,脉冲电源和高频电源替换传统的工频直流电源之后,荷电区离子浓度值达1014个/m3,甚至1015个/m3,与传统工频直流电源静电除尘器相比高出了1-2个数量级,可明显增大粉尘的荷电量,提高除尘效率。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一套低逸出功阴极脉冲放电与除尘实验系统,制备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稀土钨阴极,开展高压脉冲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常温、空气环境下,电压较低(15 k V以下)时,未见明显的气体放电,随着电压升高到某一临界值Vc,开始出现剧烈的电晕放电现象,Vc的值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呈正相关关系。除尘特性的理论分析发现,选用不同稀土钨材料为阴极,除尘器分级除尘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尽管除尘效率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论采用哪种稀土钨材料作为阴极,对于所建立的除尘装置和特定的工况条件,其对PM2.5的捕集效率均可达95%以上。烟气流量对除尘效率有较大影响,当烟气流量从1.5 m3/h提高到16.5 m3/h后,除尘效率从95%以上下降至不足30%。
王新[6](2020)在《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煤炭燃烧污染严重、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煤气化技术很好的实现了煤炭的洁净高效利用,但气化炉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粉尘等杂质,会对后续的工艺设备造成损害,所以要对气化炉煤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传统的湿法除尘工艺热损失严重且浪费水资源,干法过滤除尘技术净化效果不理想、可靠性差,电除尘器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阻力损失小且运行稳定的优点,若将其应用于气化炉粗煤气净化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气化炉煤气中H2含量高,粉尘平均粒径小,比电阻小,极易产生电晕放电不稳定和二次扬尘现象,采用电除尘器净化需要解决上述技术瓶颈,因此需要掌握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及影响规律。粉尘的电气性能主要包括:电晕放电及荷电性能、导电性、凝并性能、粘附性以及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等。研究气化炉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将为其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其次研究了气化炉煤气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晕放电特性,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化学和荷电的方法对气化炉粉尘凝并性能的影响,之后又测定了粉尘的粘附性,并探究了粉尘粒子在收尘极板上的沉降规律,最后进行电除尘实验,找出除尘效率最佳时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气化炉煤气粉尘疏松多孔,中位径为23.25μm,比表面约为7.8 m2/g,其比电阻范围在104106Ω·cm之间。(2)煤气中各组分的电晕放电顺序为:H2>N2>CH4>CO>CO2,并且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起晕电压增大,二次电流降低,影响电晕放电特性。(3)水雾荷电、电场特性及化学凝并剂均对气化炉粉尘的凝并产生影响。采用实心1/4型喷嘴、当水压为0.5 MPa、电压为40 KV、阴极为鱼骨线时,凝并效果最好;在加入凝并剂后凝并效果增强了,其中在XTG浓度为1.0×10-2 g/L、LS-30浓度为0.5×10-2 g/L时凝并效果最好。(4)气化炉粉尘的含水率为2.28%,其粘附力为31.62 mg/cm2,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粘附力也逐渐增大;在单独加入凝并剂后,其粘附力增大的效果不明显,而在凝并剂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其粘附力增加效果最好,为45.92 mg/cm2。(5)在水压为0.5 MPa、喷嘴为实心1/4型喷嘴、电场风速为1.0 m/s、阴极线选用鱼骨线时,除尘效率最好,加入凝并剂XTG浓度为时1.0×10-2 g/L时,除尘效果最佳,为99%。研究气化炉煤气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找到了粉尘在电除尘器中电晕放电、粉尘荷电、化学凝并和粉尘沉降的规律,得到了提高除尘效率的最佳工作条件,证明了使用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是可行的,使电除尘器应用于气化炉煤气粉尘的净化成为一个新的方向,为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陈泉霖[7](2020)在《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发展以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不仅可以生产电力,而且可以将煤炭中高品位的油气资源提取出来,有助于实现煤炭的清洁、梯级利用,但热解产生的高温煤气中含有大量粉尘颗粒,对各组分(焦油、煤气)的后续利用不利。静电除尘技术具有效率高、压降低以及处理烟气量大等优点,在常规电厂已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然而,针对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尚不完善,优化设计与运行的经验严重匮乏,无法满足煤炭热解多联产工艺的要求,亟需开展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开展了高温热解煤气环境中静电除尘器放电机理与除尘特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期为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技术工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数据和理论指导。本文首先搭建了线管式高温放电实验装置,研究了温度、气体介质对放电特性的耦合影响规律。高温会促进放电过程,降低起晕电压并且增大电流,但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导致除尘器运行电压区间缩短。在CO2等电负性气体放电过程中,随着输出电压升高,依次可以观察到三种类型的放电阶段,即电晕放电、辉光放电和弧光放电。然而,在H2等非电负性气体放电过程中,只观察到了辉光放电。在CH4气体和CO气体放电过程中,由于气体分子本身较为活跃,与高能电子的碰撞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体碳。化学反应对CO气体的放电特性几乎无影响,对CH4气体放电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碳丝的生长与掉落的过程会导致放电极间距变化,并造成放电电流剧烈波动;(2)在某些情况下,碳丝的生长较为稳定,并且会触碰到阳极,造成阴阳极之间短路。在高温放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高温放电模型,用于分析放电过程中的电荷分布以及电场强度分布。在空气负直流放电过程中,电子浓度随着半径r先增加,并在电离边界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负离子浓度分布与电子分布相似,不过负离子是在吸附边界处达到最大值。正离子在阴极表面浓度最大,在电离区中浓度急剧降低,并在电离边界处降为0。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电负性差的气体放电过程中,电子浓度较高,负离子浓度较低,电场强度较低。非电负性气体,如N2、H2,在放电过程中不存在负离子,迁移区电荷均由电子构成。正极性放电过程中,电子主要集中在电离区,迁移区中仅存在少量从电离区漂移过来的电子,迁移区中电荷主要由正离子构成,正离子的浓度比电子浓度高4个数量级。本文搭建了小管径高温静电除尘实验装置,研究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静电除尘器的效率和能耗的影响。高温对静电除尘器运行不利,温度升高,导致除尘效率下降、能耗升高。气氛对静电除尘器运行有较大影响,在600℃,热解煤气气氛中的最高除尘效率为77.12%,对应的能耗为58.35 W/(g/Nm3)。针对高温煤气静电除尘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气氛调质和正极性电源两种优化方法。通过向热解煤气中添加CO2气体,在400℃,最大除尘效率提升了6.02%,并且在12kV输出电压的条件下,能耗指数降低了4.08 W/(g/Nm3)。正极性电源对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能耗具有优化效果,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正极性电源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优化效果加强。在600℃,正极性电源将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的最高除尘效率提升了11.8%,并且在10kV输出电压的工况中,正负极性静电除尘器的能耗指数分别为17.01W/(g/Nm3)和39.54W/(g/Nm3)。基于实验研究结果,本文设计并搭建了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装置。在500℃含油热解煤气条件下除尘器运行稳定性良好,并未出现短路等情况,除尘效率虽在61-78%之间波动,但随运行时间并没有明显下降。添加水蒸气可以优化放电特性,提高击穿电压,从而提升除尘效率。在500℃的烟气气氛中,通过水蒸气吹扫将水蒸气浓度从6.89%提升至18.53%,击穿电压从35kV增加至45kV,最高除尘效率从71%提升至78%。
李姗姗[8](2019)在《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机械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金属加工液的大量使用。在使用金属加工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雾。这些油雾颗粒在车间内扩散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危害了工人的健康。因此,研究工业油雾收集装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车间收集油雾的装置主要有静电过滤器、纤维过滤器和旋风分离器,其中静电除尘器具有低能耗、低风阻、高效率等优点,另外由于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荷电区和集尘区是分开布置的,集尘区可以采用小极板间距从而获得较大的集尘面积,因此双区静电除尘器已逐渐成为车间油雾净化的主流设备。本文首先对自制的双区静电模块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荷电区的放电极形状、电压、接地极板长度、异极距,集尘区的电压、极板长度、异极距以及风速这八个参数对双区静电模块收集油雾颗粒分级效率的影响,并且基于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地判断了七个参数对采用锯齿芒刺电极的双区静电模块效率的影响程度,这个分析结果对双区静电除尘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多种单区静电除尘器理论效率模型的总结和分析,选择Deutsch模型进行湍流扩散的修正建立出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半经验效率模型,并使用1stOp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公式的修正系数值。为了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将半经验模型和实验测量值、已发表数据以及其他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该半经验模型在预测双区静电除尘器效率时的优越性。以某机械加工厂为例介绍了双区静电除尘器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该指标在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对比和优化中的应用。另外,对每个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的客观因素的限制进行了详细地说明,结合各参数对优化指标的影响给出了双区静电模块优化的建议。
刘岩[9](2019)在《热电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例如近几年出现的PM2.5,很多城市地区雾霾天气天数明显增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健康问题。当今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国各地都兴建电厂,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燃煤电站发电仍会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煤炭能源的消耗总是伴随着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电厂中各种类型的除尘设备应运而生,本论文针对热电站电除尘设备进行研究,参考国内外电厂除尘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学习电除尘控制技术,以优化除尘效率为目的,完成了电除尘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首先简要介绍除尘设备的种类及优缺点,然后从理论上研究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除尘效率的方法。然后分析研究了电除尘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反电晕的产生原因及影响,结合热电站配套的电除尘器,以提高除尘效率为目的,分析研究更为高效的电除尘系统。根据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高压静电除尘器控制系统结构。基于高压静电的电场力对粉尘颗粒有吸附作用的原理,从高压电控制环节与低压电控制环节入手,分析研究电气控制系统。高压电控制环节中,研究高压整流设备特性,研究间歇供电方式和脉冲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通过和传统的直流供电方式相对比,能够提高除尘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电场供电采用浊度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加入浊度仪实时监测烟气浓度,及时根据工况调节各个电场电压,以降低能耗。介绍了除尘设备安装及调试等注意事项,在构建了稳定高效的硬件工作控制之后,利用计算机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构建系统控制总线,在DCS与PLC基础之上编写上位机指令,进行了硬件组态,实现电除尘设备的总体控制。最后,分析了振打装置的工作情况,针对振打装置的振打时序进行软件编程,提高除尘效率。
王雨川[10](2019)在《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最近几年,雾霾、酸雨频发,燃煤污染日益严重,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迫在眉睫。煤气化技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手段,但气化后的煤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直接用于发电会对发电机组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净化。现有湿法洗涤净化工艺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使用电除尘器替代传统湿法除尘装置是近些年研究的重点。气化炉煤气成分复杂,且存在爆炸可能,必须要解决其电晕放电的难题。因此本文通过探究气化炉煤气在湿式电除尘器中的电晕放电机理,找出气化炉煤气的电晕放电规律,为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对气化炉煤气粉尘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气化炉煤气组分进行电晕放电试验和空载状态下的水雾荷电试验,最后通过湿式电除尘器的除尘试验,测得不同条件下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粉尘的除尘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气化炉煤气粉尘疏松多孔,比表面约为7.8 m2/g,远大于一般工业粉尘,中位径为35.14μm,粉尘粘附性较强,应用湿式电除尘器具有更好效果。(2)气化炉煤气中各组分对于电晕放电影响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为:H2>N2>CH4>CO>CO2,H2S和SO2的含量越低,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获得更大的二次电流。(3)在相同条件情况下,选用实心1/4型喷嘴雾化性能最优,在0.7 MPa水压时,雾滴中位径达到47.49μm;随着水压的提高,相同电压下的二次电流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在喷淋液中增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增强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效果,以SDBS型表面活性剂效果为最优,在极配形式为鱼骨线+480C阳极板条件下,除尘效率可以由97%提高到99.5%。(5)当水压为0.5 MPa,电场风速为1.0 m/s,极配形式为四齿芒刺线+480C阳极板,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喷嘴选择实心1/4型喷嘴时,可以获得最佳除尘效果,除尘效率可达99%。出口粉尘浓度在10 mg/m3以下。使用湿式电除尘器净化气化炉煤气,解决了湿法洗涤净化煤气时效率低,运行费用较高的难题,为我国气化炉煤气的净化提供了新思路,本课题的研究为湿式电除尘器在气化炉煤气净化的工业应用提供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二、供电方式对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供电方式对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器性能优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丘里除尘技术 |
1.2.2 湿式振弦栅除尘技术 |
1.2.3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
1.2.4 旋风除尘技术 |
1.3 实验研究的内容与方案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机理分析 |
2.1 文丘里水膜振弦栅降尘机理 |
2.1.1 文丘里水膜除尘机理 |
2.1.2 湿式振弦栅除尘机理 |
2.2 电降尘机理 |
2.2.1 气体的电离 |
2.2.2 尘粒的荷电 |
2.2.3 荷电尘粒的运动 |
2.3 旋风降尘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相关参数测定 |
3.1 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器实验系统 |
3.1.1 文丘里振弦栅除尘系统 |
3.1.2 旋风静电水膜除尘系统 |
3.1.3 供水系统 |
3.1.4 发尘与排风系统 |
3.2 相关参数的测定 |
3.2.1 放电特性的测定 |
3.2.2 板电流密度的测定 |
3.2.3 空气密度的测定 |
3.2.4 风速的测定 |
3.2.5 实验装置管道流量的测定 |
3.2.6 入口平均粉尘浓度的测定 |
3.2.7 除尘器阻力测定 |
3.2.8 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 |
3.2.9 除尘效率的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极优化与水膜匹配实验研究 |
4.1 电极结构的确定 |
4.1.1 电晕极与收尘极间距的影响 |
4.1.2 电晕极纵向极距的影响 |
4.1.3 不同芒刺数对环形电极的影响 |
4.2 成型后的电极结构及电场特性 |
4.2.1 成型后电极结构参数 |
4.2.2 成型后电极的电场特性 |
4.3 电极与水膜的匹配 |
4.3.1 水膜供水压力对电极的V-I的影响 |
4.3.2 不同水膜压力对除尘效率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器优化试验研究 |
5.1 入口风速的影响 |
5.2 电压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
5.3 喉管喷雾量的影响 |
5.4 振弦栅数量的影响 |
5.5 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正交试验 |
5.5.1 试验因素的选取与方案的编制 |
5.5.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5.5.3 最优组合的确定 |
5.6 入口平均粉尘浓度与降尘效率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2)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路线 |
1.2.2 电袋除尘器研究现状 |
1.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1.2.4 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本文主要目标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1.3.3 主要技术路线 |
2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系统设计 |
2.1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系统简介 |
2.2 实验系统主体结构设计 |
2.2.1 实验系统主体内部结构设计 |
2.2.2 实验系统供料器设计 |
2.3 实验平台分析测试系统 |
2.3.1 压差测试系统 |
2.3.2 风速流量测试系统 |
2.3.3 除尘效率采样测试系统 |
2.4 实验用粉尘特性 |
2.4.1 粉尘粒径分布 |
2.4.2 粉尘外貌特性分析 |
2.4.3 粉尘灰成分分析 |
2.5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自身特性研究 |
2.5.1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伏安特性 |
2.5.2 耦合电袋除尘器实验平台布袋压降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耦合电袋除尘器不同结构性能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耦合电袋除尘不同结合方式除尘性能比较研究 |
3.2.1 AHPC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
3.2.2 COHPAC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
3.2.3 耦合结构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
3.3 耦合电袋除尘不同结合方式技术经济性比较 |
3.4 前区比集尘面积对除尘器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运行条件对耦合电袋除尘实验平台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
4.1 电袋除尘器入口浓度参数设计 |
4.1.1 工业测试方法 |
4.1.2 测试结果 |
4.2 实验平台对入口颗粒物浓度适用范围研究 |
4.3 滤袋过滤风速对实验平台除尘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气化炉粉尘化学团聚促进电除尘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气化炉粗煤气净化技术 |
1.3 化学团聚技术概述 |
1.3.1 团聚技术对比 |
1.3.2 化学团聚技术原理 |
1.3.3 化学团聚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内容 |
2.1 实验装置 |
2.1.1 电除尘实验系统 |
2.1.1.1 进尘系统 |
2.1.1.2 低压控制系统 |
2.1.1.3 高压控制供电系统 |
2.1.1.4 风机系统 |
2.1.1.5 喷淋系统 |
2.1.1.6 极配系统 |
2.1.2 化学团聚装置 |
2.2 分析测量装置与使用方法 |
2.2.1 采样装置 |
2.2.2 粉尘粒径测量装置 |
2.2.3 粉尘扫描电镜测量SEM、EDS分析 |
2.3 实验材料 |
2.3.1 气化炉粉尘 |
2.3.2 化学团聚剂的筛选 |
2.4 化学团聚增强气化炉粉尘团聚性能的研究 |
2.4.1 化学团聚对气化炉粉尘团聚性能影响 |
2.4.2 团聚剂性质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2.4.3 湍流混合协同作用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2.4.4 水雾荷电协同作用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2.5 化学团聚对粉尘电晕放电影响的研究 |
2.6 化学团聚增强粉尘脱除效率的研究 |
2.6.1 团聚液性质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6.2 工况条件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6.3 湍流混合作用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6.4 水雾荷电作用作用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6.5 调节粉尘比电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团聚增强气化炉粉尘团聚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气化炉粉尘物理化学特性 |
3.2.1 气化炉粉尘SEM电镜分析 |
3.2.2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 |
3.2.3 气化炉粉尘比电阻分析 |
3.2.4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3 化学团聚机理分析 |
3.3.1 团聚剂种类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3.3.2 添加表面活性剂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3.3.3 团聚液浓度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3.4 湍流混合协同作用对团聚性能影响的研究 |
3.5 水雾荷电协同作用对团聚性能影响的研究 |
3.5.1 水雾荷电作用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3.5.2 喷嘴类型对团聚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化学团聚对电晕放电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化学团聚剂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4.2.1 团聚剂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2.2 表面活性剂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2.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3 电场结构参数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4.3.1 电场风速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3.2 极配型式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3.3 喷嘴类型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4 调质对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4.4.1 团聚剂添加石墨粉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4.2 表面活性剂添加石墨粉对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团聚增强粉尘脱除效率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团聚液性质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1 团聚剂种类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2 团聚液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2.3 添加表面活性剂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2.4 添加磷酸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 工况条件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1 电场电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2 团聚液流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3 电场风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3.4 极配型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4 湍流混合协同作用对除尘效率影响 |
5.4.1 喷入团聚液位置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4.2 团聚液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5.4.3 团聚液喷入流量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4 管道烟气流速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5 湍流工作电压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6 迎流角大小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5 水雾荷电协同作用对粉尘脱除效率影响 |
5.5.1 水压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5.2 喷嘴类型对粉尘脱除效率的影响 |
5.6 添加比电阻调节剂对除尘效率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水泥窑烟气脱硝前高温电除尘器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泥行业污染物治理现状和趋势 |
1.2 高温除尘技术应用 |
1.2.1 旋风除尘技术 |
1.2.2 金属滤料除尘技术 |
1.2.3 陶瓷过滤除尘技术 |
1.2.4 静电除尘技术 |
1.2.5 高温电除尘的国内外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水泥行业高温电除尘器针对性研究 |
2.1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
2.2 电除尘器高温放电性能的研究 |
2.2.1 高温放电性能实验装置 |
2.2.2 实验内容 |
2.2.3 实验结论 |
2.3 水泥窑尾高温电除尘器规格选型 |
2.3.1 水泥窑尾粉尘特性 |
2.3.2 高温电除尘器横断面积 |
2.3.3 高温电除尘器极板面积 |
2.3.4 高温电除尘器间距选择 |
2.3.5 高温电除尘器溜灰方式 |
2.4 高温电除尘器配主要部件选择 |
2.4.1 高温电除尘器阴极线选择 |
2.4.2 高温电除尘器阳极板选择 |
2.4.3 高温电除尘器绝缘材料的选择 |
2.4.4 高压电源的比较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温电除尘器壳体在高温工况的研究 |
3.1 水泥窑用电除尘器的主要结构部件 |
3.1.1 进出气口及气流均布装置 |
3.1.2 壳体的构成部件 |
3.1.3 阴阳极系统 |
3.1.4 振打清灰系统 |
3.2 高温电除尘器壳体强度分析 |
3.2.1 顶梁分析 |
3.2.2 侧板分析 |
3.3 阳极系统热膨胀分析 |
3.3.1 阳极系统Z轴和X轴向膨胀位移量分析 |
3.3.2 阳极振打轴(Y向)的热膨胀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温电除尘器的气流数值模拟 |
4.1 气流模拟综述 |
4.2 高温电除尘器气流模拟分析 |
4.2.1 高温电除尘器内部气流优化 |
4.2.2 高温电除尘器阻力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工程基础数据 |
5.3 高温电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 |
5.4 高温电除尘器运行情况 |
5.4.1 测试位置和内容 |
5.4.2 测试原理 |
5.4.3 试验仪器 |
5.4.4 测试步骤 |
5.4.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旋风除尘器 |
1.2.2 陶瓷过滤除尘器 |
1.2.3 袋式除尘器 |
1.2.4 颗粒层除尘器 |
1.2.5 静电除尘器 |
1.3 本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测试与分析 |
2.1 电厂静电除尘系统简介 |
2.1.1 脉冲电源 |
2.1.2 高频电源 |
2.2 静电除尘器主要设计参数 |
2.3 粉尘性质 |
2.4 试验操作步骤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不同电源运行工况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2.5.2 4种电源运行工况除尘器出口烟尘质量浓度的变化 |
2.5.3 脉冲电源节能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厂脉冲电源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理论分析计算 |
3.1 电场的离子密度分布特性 |
3.1.1 理论模型 |
3.1.2 计算及数据分析 |
3.2 分级除尘效率 |
3.2.1 粉尘荷电量 |
3.2.2 除尘效率计算 |
3.2.3 计算过程与分析 |
3.3 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脉冲电源稀土钨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 |
4.1 引言 |
4.1.1 热电子发射原理 |
4.1.2 放电阴极材料的制备 |
4.2 试验系统及装置 |
4.2.1 放电试验装置结构与主要构件 |
4.2.2 脉冲电源 |
4.2.3 程控系统 |
4.2.4 其他设备 |
4.2.5 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分析 |
4.4.1 阴极材料的放电特性 |
4.4.2 除尘性能理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学研究与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化炉粗煤气净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电除尘技术在煤气净化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晕放电原理 |
1.3.1 气体放电 |
1.3.2 电晕放电 |
1.4 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凝并 |
1.5 粉尘的粘附性 |
1.6 粉尘的比电阻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物料 |
2.1 实验系统 |
2.1.1 气体电晕放电实验装置 |
2.1.2 多功能电除尘实验平台 |
2.2 分析测试系统及仪器设备 |
2.2.1 颗粒物形貌分析系统 |
2.2.2 粉尘粒径分布测试系统 |
2.2.3 粉尘粘附力测试系统 |
2.2.4 粉尘含量测试系统 |
2.3 实验物料 |
2.3.1 气化炉粉尘 |
2.3.2 气化炉煤气各组分气体 |
2.3.3 化学药剂 |
第3章 气化炉粉尘特性及气体电晕放电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
3.3.1 气化炉煤气粉尘SEM电镜分析 |
3.3.2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3.3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3.3.4 气化炉粉尘比表面积分析 |
3.3.5 气化炉粉尘比电阻分析 |
3.4 气体电晕放电规律研究 |
3.4.1 气体组分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2 极线放电端相对方向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3 气体压力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4.4 加入气化炉粉尘对电晕放电规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化炉煤气粉尘凝并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水雾荷电凝并实验研究 |
4.3.1 电压及水雾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2 水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3 喷淋覆盖率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3.4 喷嘴类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 电场特性对凝并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
4.4.1 电压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2 极配形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4.3 放电极数量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 化学凝并实验研究 |
4.5.1 凝并剂种类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2 凝并剂浓度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5.3 表面活性剂对凝并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化炉粉尘的粘附性及其在极板上的沉降规律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粉尘粘附性测量实验研究 |
5.3.1 实验仪器的改装与操作方法 |
5.3.2 粉尘含水量和化学凝并剂对粘附性的影响 |
5.4 粉尘沉降规律实验研究 |
5.4.1 材料准备与实验操作步骤 |
5.4.2 沉降规律结果与分析 |
5.5 粉尘收尘效率实验研究 |
5.5.1 水雾荷电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2 电场特性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5.3 化学凝并对粉尘收尘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高温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
1.2.1.旋风除尘器 |
1.2.2.多孔过滤式除尘器 |
1.2.3.颗粒层除尘器 |
1.2.4.静电除尘器 |
1.3.高温静电除尘技术文献综述 |
1.3.1.高温放电特性 |
1.3.2.高温环境中颗粒的静电迁移和捕集 |
1.3.3.高温强化捕集 |
1.3.4.高温静电除尘中试研究 |
1.3.5.存在的不足 |
1.4.本文研究内容 |
2.高温直流放电特性 |
2.1.引言 |
2.2.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电加热温控炉 |
2.2.2.线管式放电装置 |
2.2.3.电路系统 |
2.2.4.实验气氛 |
2.2.5.实验方法 |
2.3.温度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
2.3.1.温度对起晕、击穿电压的影响 |
2.3.2.温度对放电电流的影响 |
2.4.气氛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 |
2.4.1.气氛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
2.4.2.电负性气氛和非电负性气氛放电特性比较 |
2.4.3.一氧化碳放电特性 |
2.5.高温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2.6.本章小结 |
3.高温直流放电的数值计算模型 |
3.1.引言 |
3.2.放电模型 |
3.2.1.负直流放电模型 |
3.2.2.正直流放电模型 |
3.3.离子迁移率的计算与讨论 |
3.3.1.离子迁移率拟合计算 |
3.3.2.气体介质对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
3.3.3.温度对离子迁移率的影响 |
3.3.4.利用离子迁移率预测放电电流 |
3.4.计算结果 |
3.4.1.模型检验 |
3.4.2.电场电荷分布 |
3.4.3.温度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4.4.气氛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4.5.电源极性对放电特性影响规律 |
3.5.本章小结 |
4.高温煤气颗粒静电捕集特性 |
4.1.引言 |
4.2.实验系统 |
4.2.1.高温静电除尘器本体 |
4.2.2.配气系统 |
4.2.3.给料系统 |
4.2.4.粉尘浓度采样及测量系统 |
4.2.5.粉尘特性 |
4.2.6.实验步骤 |
4.3.温度对颗粒静电捕集特性的影响规律 |
4.3.1.除尘器内电晕放电特性 |
4.3.2.温度对除尘性能的影响 |
4.3.3.运行参数选择 |
4.4.气氛对颗粒静电捕集特性的影响规律 |
4.4.1.除尘器内放电特性 |
4.4.2.气氛对除尘性能的影响 |
4.4.3.煤气气氛对静电除尘器运行的挑战 |
4.5.本章小结 |
5.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优化技术 |
5.1.引言 |
5.2.实验装置 |
5.3.气氛调质 |
5.4.正极性电源 |
5.4.1.电源极性对放电过程的影响 |
5.4.2.电源极性对颗粒捕集的影响 |
5.4.3.正极性电源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5.5.本章小结 |
6.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试验研究 |
6.1.引言 |
6.2.试验方法 |
6.2.1.高温煤气静电除尘器设计 |
6.2.2.高温煤气静电除尘中试试验方法 |
6.3.试验结果与讨论 |
6.3.1.冷态试验结果 |
6.3.2.高温烟气静电除尘试验结果 |
6.3.3.含尘含油煤气静电除尘试验结果 |
6.3.4.高温热解煤气静电除尘器设计参考 |
6.4.本章小结 |
7.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7.2.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油雾控制研究现状 |
1.2.1 减少或控制污染源 |
1.2.2 过滤法 |
1.2.3 离心分离 |
1.2.4 静电沉积 |
1.3 双区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
1.4 双区静电除尘器研究现状 |
1.5 静电除尘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区静电除尘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2.1 双区静电除尘器收集油雾的测量实验 |
2.1.1 实验系统 |
2.1.2 静电模块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电极形式 |
2.2.2 荷电区电压 |
2.2.3 荷电区接地极板长度 |
2.2.4 荷电区异极距 |
2.2.5 集尘区电压与极板长度 |
2.2.6 集尘区异极距 |
2.2.7 风速 |
2.3 敏感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区静电除尘器半经验效率模型的研究 |
3.1 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 |
3.1.1 颗粒荷电 |
3.1.2 荷电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 |
3.2 单区静电除尘器的理论效率模型 |
3.2.1 Deutsch模型 |
3.2.2 Cooperman模型 |
3.2.3 Leonard模型 |
3.2.4 Zhibin& Guoquan模型 |
3.3 双区静电除尘器半经验效率模型的推导与验证 |
3.3.1 半经验公式推导 |
3.3.2 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
3.3.3 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测试数据对比 |
3.3.4 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区静电除尘器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
4.1 指标关系式的建立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指标在双区静电除尘器对比中的应用 |
4.4 指标在双区静电除尘器优化中的应用 |
4.4.1 优化参数的确定 |
4.4.2 评价指标与各参数的关系 |
4.4.3 分析与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热电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除尘器简介 |
1.2 高压静电除尘器 |
1.3 国内外电除尘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电除尘技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电除尘技术发展现状 |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5 主要硏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2 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原理 |
2.1 高压静电除尘器主要构件 |
2.1.1 电气部分 |
2.1.2 本体部分 |
2.2 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
2.3 高压静电除尘器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2.3.1 高压静电除尘器的特点 |
2.3.2 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
2.4 提高高压静电除尘器效率方案 |
2.4.1 烟尘进入之前的预除尘 |
2.4.2 静电除尘 |
2.4.3 尾气除尘 |
2.5 本章小结 |
3 静电除尘器电气控制部分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除尘控制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
3.3 高压供电部分的电气控制 |
3.3.1 高压整流设备 |
3.3.2 火花率的控制 |
3.3.3 间歇供电 |
3.3.4 脉冲供电 |
3.3.5 浊度闭环反馈控制 |
3.4 低压部分的电气控制设计 |
3.5 其他环节的电气控制设计 |
3.5.1 组网通讯及控制功能 |
3.5.2 自补偿超线性光耦传输技术 |
3.5.3 变压器高阻抗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电除尘设备设置与控制系统 |
4.1 引言 |
4.2 设备安装使用检查重点 |
4.2.1 设备安装、检查注意事项 |
4.2.2 变压器吊芯检查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
4.2.3 设备启动前的检查 |
4.3 设备总线设计 |
4.4 上位机控制系统 |
4.5 软件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气化炉煤气技术与气体放电机理 |
1.2.1 气化炉煤气原理 |
1.2.2 气体电晕放电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化炉煤气净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湿电除尘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内容 |
2.1 气体电晕放电装置 |
2.1.1 高压供电系统 |
2.1.2 极配系统 |
2.2 湿式电除尘器 |
2.2.1 发尘装置 |
2.2.2 低压控制系统 |
2.2.3 喷淋系统 |
2.2.4 采样系统 |
2.3 粉尘的理化性质 |
2.3.1 气化炉粉尘的扫描电镜(SEM)测量 |
2.3.2 气化炉粉尘特性分析 |
2.3.3 气化炉粉尘比表面积 |
2.3.4 粉尘的粒径分布分析 |
2.4 气体电晕放电试验内容 |
2.4.1 实验条件 |
2.4.2 实验步骤 |
2.4.3 实验内容 |
2.5 水雾荷电试验内容 |
2.5.1 实验条件 |
2.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6 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试验 |
2.6.1 实验条件及步骤 |
2.6.2 实验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气性能及除尘效率分析 |
3.1 气化炉粉尘的理化性质分析 |
3.1.1 气化炉粉尘SEM分析 |
3.1.2 气化炉粉尘EDS分析 |
3.1.3 气化炉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
3.1.4 气化炉粉尘BET分析 |
3.2 气体电晕放电机理分析 |
3.2.1 极板间距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2 线间距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3 空载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4 气体组分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5 气体压力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2.6 煤气介质中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的影响 |
3.3 雾化效果分析 |
3.3.1 水压对于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2 喷嘴类型对于粒径分布的影响 |
3.4 水雾特性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分析 |
3.4.1 水压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2 喷嘴类型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3 喷淋量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4 喷淋液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5 极配形式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6 电场风速对于电晕放电性能的影响 |
3.5 除尘效率分析 |
3.5.1 水压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5.2 喷嘴类型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5.3 喷淋液类型对于除尘效果的影响 |
3.5.4 极配形式对于除尘效果的影响 |
3.5.5 电场风速对于除尘效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供电方式对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丘里静电水膜除尘器性能优化实验研究[D]. 饶贞标.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耦合电袋除尘器结构设计及除尘性能实验研究[D]. 王建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3]气化炉粉尘化学团聚促进电除尘技术的研究[D]. 高珊. 燕山大学, 2021(01)
- [4]水泥窑烟气脱硝前高温电除尘器的研究与应用[D]. 鲁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高压脉冲电源阴极放电的静电除尘器除尘特性研究[D]. 王宏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气化炉粉尘粒子在电除尘器中的电气性能实验研究[D]. 王新. 燕山大学, 2020(01)
- [7]基于热解煤气的高温静电除尘技术研究[D]. 陈泉霖. 浙江大学, 2020(07)
- [8]双区静电除尘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李姗姗. 天津大学, 2019(01)
- [9]热电站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D]. 刘岩.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10]气化炉煤气净化用湿式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性能研究[D]. 王雨川. 燕山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