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英德西牛大桥病害检测及加固处治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钿[1](2018)在《GL高速公路交通预测及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投资决策前,在调查分析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方法对可选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来论证项目建设的合理性,是项目投资决策、初步设计、筹措建设资金等的依据。公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也是其建设前期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在其建设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和程序,结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以GL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从交通量预测、技术和社会经济评价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期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加和依据。首先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预测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介绍了交通预测的基本思路、相关理论和方法,在交通预测“四阶段法”的基础上,建立交通预测模型,作为技术经济评估分析的基础。其次,确定项目的影响区域,并就社会经济环境与项目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初步论证项目的宏观作用。然后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的交通现状和发展规划的分析进一步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通过公路交通调查,全面了解项目影响区域的交通量构成、交通流向、流量的现状,采用“四阶段法”预测出项目未来特征年的交通量情况,从而进一步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对项目自然条件和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并确定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同时综合考虑路线总体走向、地形地质、城镇规划等因素,对项目起终点、线路走向方案进行比选,选取了项目实施的最优工程方案,从而确定了项目建设的技术可行性。最后,从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国民经济、土地利用、节能减排和社会影响六个层面对项目进行社会经济评价,权衡利弊,论证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及可行性。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指导GL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他公路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张晓莹[2](2018)在《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发展迅猛,截至到201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13.65万公里。早期,基于半刚性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由于其整体强度高、板体性强、可就地取材等诸多优点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经过多年高速公路运营的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存在诸如对重载交通敏感、抗冲刷能力弱、半刚性基层强度衰减快等缺点。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或推迟高等级公路结构病害发生,一种新型的、发展前景良好的路面结构形式被提出和应用,也就是本文的中心内容——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将以广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对这种以碾压混凝土为基础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特性及工程应用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国内外相关资料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并总结分析了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发展状况,认为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发展的一个方向。2、对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在这种路面结构下的相应的分析指标以及检验方案,也提出了如何对碾压混凝土为基础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最优组合的手段。3、针对普通混凝土材料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开展了碾压混凝土温缩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基层温度应力远小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广东地域的温差影响下,通常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温度对碾压混凝土基层的影响。4、以广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开展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及控制指标分析,并相关指标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碾压混凝土的研究方案,能够让以碾压混凝土为基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表观质量和力学性能有优异表现,并能较好地提高路面的耐久性,特别是在某些经常有大型载货车辆经过的路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可为碾压混凝土基层上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罗兰(Roland Marcaille Okoua)[3](2017)在《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刚果(布)位于非洲中西部,官方语言为法语,国土面积为34.2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刚果(布)目前有1200公里沥青道路,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本国缺少可供使用的沥青路面养护规范,使得沥青路面的病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养护处治,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能力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研究适用于刚果(布)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论文首先收集了相关国家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归纳、总结刚果(布)沥青路面病害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刚果(布)本地条件,参考中国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为刚果(布)沥青路面养护提出了路面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指标,运用路面损坏指数(PCI)、行驶质量指数(RQI)、车辙深度指数(RDI)、抗滑性能指数(SRI)和结构强度系数(PSSI)等指标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基于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提出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方案;提出了沥青路面的日常性养护技术、常见病害的维修、罩面养护技术、翻修与再生利用技术以及大修补强技术以及材料设计方法。为在刚果(布)有效推广应用硕士论文翻译成了法语。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刚果(布)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支持。
高诗明[4](2017)在《下伏岩溶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汉阳段)Ⅱ标段“前马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下伏岩溶穿越砂土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研究,结合现场注浆处治试验及管片结构变形现场监测试验,提出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处治对策。首先,在典型的地铁隧道穿越地层塌陷区地质情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岩溶地质形成机理、分布情况、发育规律及塌陷机理展开研究。而后,对特殊地质结构“灰岩岩溶与砂土直接接触”的地层条件下,溶洞的塌陷机理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不同溶洞顶板厚度d、直径D、跨度w及充填程度ω下,隧道管片结构的轴力、剪力、弯矩及其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砂土强度低、自稳能力差的特点,利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溶洞顶板的安全厚度及下伏溶洞与隧道间的水平安全距离。最后,利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岩溶地质塌陷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如岩溶水通道隔断技术、溶洞填充加固处治技术等,并对岩溶处治结果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岩溶裂隙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变化情况,非含水层(组)发育条件及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了武汉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岩溶发育分析提供了依据。通过室内物理化学试验,研究了可溶岩化学成份及矿物成份,并结合武汉地区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了构造运动对岩溶的作用。(2)通过地下水位监测试验,分析了地下水对岩溶形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同一组水位观测孔中取出的岩溶水和砂层孔隙水水化学成分和酸碱度、总硬度、矿化度等主要指标均十分接近,认为孔隙水与岩溶水具有相同补给来源或水力联系密切。利用物探CT及钻探的方法确定了地铁六号线穿越区溶洞发育规模、充填特性、空间高程及溶洞与基岩面距离分布情况等特征。(3)分析了地铁穿越区岩溶分布地质条件,将其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地质结构类型,并根据塌陷的土体变形特性,将可能发生的塌陷分为砂漏型、土洞型和泥流型等三种塌陷模式。根据武汉地区曾经发生的岩溶塌陷情况,从不同岩溶塌陷触发因素出发,将I类地质结构类型的塌陷机理划分为失托增荷致塌、潜蚀致塌、机械贯穿致塌、荷载致塌及复合致塌等。(4)一定范围内,盾构管片结构水平收敛值与溶洞距离基岩面距离d呈正相关的关系,下伏溶洞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片的水平收敛变形。(5)随着溶洞直径D的增大,隧道拱顶沉降逐渐增大,拱底隆起位移逐渐减小;D小于一定值时,溶洞对隧道管片结构的变形影响较小,对管片各特征点处的内力影响也较小。相比于其他各特征点,拱底处所受的轴力、剪力值变化幅度最小,受溶洞直径D影响最小。随着D的增大,管片内力最大值由拱脚范围向拱底处转移,均发生在隧道拱底1/2隧道半径范围内。(6)随着溶洞跨度w的增大,拱顶、拱底处管片水平位移大致呈逐渐增大趋势,隧道各特征点处管片竖向位移逐渐增大。同一溶洞跨度w的情况下,管片拱底处的轴力、剪力及弯矩内力大于管片拱顶及两侧拱腰位置处内力值。隧道管片各特征点处的轴力、剪力与w值大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w的减小,产生剪力、轴力及弯矩最大值的位置由拱脚处逐渐向拱底靠拢,均发生在隧道拱底1/3隧道半径范围内。(7)填充程度由ω=0(无充填)增大到ω=0.75时,隧道管片的水平收敛和竖向变形的增量远远小于由ω=0.75增大到ω=1.0时水平收敛值和竖向变形的增量,这说明了溶洞注浆处治时必须要填充完全。随着填充程度的增大,隧道管片结构所受轴力、剪力及弯矩大致呈增大发展趋势,内力最大值由拱腰位置向拱底发展,管片所受内力的最大值均发生在隧道拱腰以下区域。(8)分析了特殊条件(下伏岩溶穿越砂层)下,盾构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根据结构力学计算方法、散体理论公式,对隧道结构的安全厚度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计算公式。(9)针对地铁六号线穿越的特殊地层,引入了“水平安全距离”概念,结合几何塌陷模型,并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岩溶渗漏通道形成后隧道与溶洞间的水平安全距离,得出了水平安全距离L0=20.0m。(10)通过现场注浆监测,结合钻孔取芯、标贯试验等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质量检测,确定了0.30.5MPa注浆压力作用下,纯水泥浆液充填固结后的结石体强度达到预期要求。通过现场监测可知,K12+536断面处溶洞因前期勘察中并未被发现,变形速率较大,经过及时注浆处治后管片的变形速率放缓,最终变形量也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而通过模拟可知,若该溶洞不经过处治,隧道管片结构将会遭到破坏,由此可见,溶洞注浆加固效果良好。(1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溶洞的灌浆处治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溶洞灌浆加固之后,隧道管片的沉降最大值为3.8mm,其沉降值相比灌浆加固前减少了94%,在管片衬砌竖向变形的最大允许变形值之内;由此可见,岩溶灌浆加固的处置效果较好。比较分析单、双排桩和三排桩支护效果,认为隧道外轮廓线6m处采用三排旋喷桩加固,应力最大值为256.36kPa,低于高喷墙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在溶洞完全塌陷时三排旋喷桩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而不发生破坏。
龙驻[5](2013)在《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岩溶采空区,如何提高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地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地基处理的新课题。本文在总结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区的分布规律以及路基工程对岩溶地基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对高速公路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最小安全厚度等进行分析,并针对娄新高速公路岩溶段处治方案进行比选:决定采用强夯+局部注浆+双层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治理方案,并提出的相应的建议。具体工作如下:1.阐述了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的形成条件及岩溶发育地区各种岩溶形态在空间的分布规律。2.研究了岩溶塌陷区路基移动与变形特征,以及路基施工对岩溶的影响深度,提出了地表塌陷的来源深度计算方法。3.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推导了岩溶塌陷引起的地表及岩土体的位移及变形公式,提出了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的确定方法。4.依据规范对岩溶盖板进行了结构设计与计算,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路基填筑荷载作用下盖板及地基的受力、变形分布特征。5.对娄新高速K30+882.47-K31+380岩溶段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现场调研与分析。通过岩溶地基处治方案的比选,提出了“强夯+局部注浆+双层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的处治方案,并对强夯试验进行设计。
张树春[6](2013)在《某T型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及评价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在我国曾经历了一个建设高峰期,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与运营时间的增长,T型刚构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桥面板渗漏,箱梁梁体出现裂缝,T构悬臂端严重下挠,牛腿和挂梁衔接处拐点明显等,影响桥梁美观和行车舒适感。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营和提升桥面行车的平顺和舒适性,对T型刚构桥进行加固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首先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在归纳总结T型刚构桥常见损伤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加固设计技术,基于广东省内某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加固设计工程实例,分析评价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缓解T构悬臂端下挠的效果。利用桥梁博士软件依据竣工图纸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研究桥梁结构在各类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根据加固设计方案,在原桥模型基础上,对比分析T构施加体外预应力前后的正应力、主应力、变形及强度验算,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能有效增大T构截面的应力储备,控制T构悬臂端变形,从理论上验证了该加固方案的可行性;根据加固后T构的静载试验结果,实测桥梁刚度大于理论计算值,实测悬臂段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根据运营期间长期健康监测结果,桥面标高稳定,牛腿处下挠趋势减缓,桥面线形较平顺;理论计算、静载试验与长期健康监测结果,验证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黄友帮[7](2012)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实用健康监测系统及安全性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范围内大量桥梁相继进入老化阶段,在现有的以人工养护为主的桥梁管理体系下,不可避免地出现桥梁安全事故频发。为了确保大桥的长期安全运营,安装桥梁健康监控系统对桥梁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是有必要的。长期的桥梁健康监测,实时获知桥梁的结构损伤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更好的保障桥梁的安全健康的运营。本文以重庆交通科技项目的“重庆市江津长江大桥监测实用技术研究”为依托,结合相关规范分析研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健康监测技术以及桥梁安全性评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对国内外现有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特点和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合适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长期健康监测的方法。对大跨径刚构桥梁的主要病害进行分析,为健康监测子系统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充分比较分析现有桥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实用、经济、有效的健康监测技术,为桥梁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数据基础。②对本桥及类似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进行下挠问题的敏感因素识别,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掌握桥梁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奠定基础,并为构建安全性评价标准做必要的准备。③安全性评估标准研究是论文的核心。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识别出“零”活载点,找到在真实活载及温度影响下的应力和变形,并找到相关的方法和限值对其进行分析和安全性评判。在此基础上结合规范和理论分析,分别提出单活载、活载+温度、恒载+活载+(温度)工况下桥梁健康监测预警指标(安全性评价)。
欧亚斌[8](2012)在《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双曲拱桥具有结构新颖、轻巧、省料、便于施工等优点,它不仅吸收了传统石拱桥的优点,而且也具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优点。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是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建设最多的一种拱桥形式,为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限于当时设计水平和荷载等级标准较低,加之结构的钢材用量少,双曲拱桥存在着先天不足,特别是在长期重荷载、大交通量的运营情况下,再加上养护监管不到位,使得双曲拱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的产生影响了桥梁的承载能力,而且大都还在继续发展,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直接威胁着桥梁的安全使用以及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该文在总结分析双曲拱桥各种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双曲拱桥的结构评定方法和适用于双曲拱桥的各种加固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MIDAS CIVIL2010建立全桥的三维模型,模拟全桥在恒载和荷载状态下各个截面的内力和结构变形情况,进而可以深入的了解各个构件的使用性能状况并对加固前后的结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现有双曲拱桥进行结构评定并进行合理的加固改造,可以恢复提高其承载能力,对于消除交通隐患、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商洛市仍需加固的双曲拱桥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唐万春[9](2011)在《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文中指出厚覆盖型岩溶是指可溶岩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所覆盖,覆盖层厚度为1030m的岩溶区,高速铁路穿越这种厚覆盖型岩溶区,将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及运营。本文在对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环境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情况的调查总结基础上,对研究区岩溶路基破坏机理、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下水动力响应、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覆盖型岩溶路基物理模拟及判据、基于GIS技术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技术及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了一套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的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既丰富了岩溶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于高速铁路穿越厚覆盖型岩溶区的设计、施工又具有重大的工程实践意义。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凝炼了厚覆盖型岩溶的概念,即可溶岩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所覆盖,覆盖层厚度范围为1030m的区域为厚覆盖型岩溶区。(2)在厚覆盖型岩溶区土洞、溶洞、溶蚀破碎带的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覆盖层结构特征的研究区岩溶路基变形破坏的地质模式,即“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粉质粘土+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粉质粘土+卵石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地质模式等。(3)从触发因素的角度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地下水动力响应。在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基础上,对四种地质模式下的地下水位变化对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变形破坏的影响程度及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单一模式下,水位下降同样的深度时可溶岩上方覆盖层的厚度对土洞直径的发展有直接联系,且可溶岩上部覆盖层越薄,发生地表塌陷的几率越大;在复合模式中,由于模型Ⅱ土洞发育在卵石土层,卵石土层的强度较低,在天然状态下洞顶的位移就偏大,且稍强烈的水位波动即可引起土洞直径的不断加大,若遭遇人工强降水则发生地表塌陷的几率较大。模型Ⅲ、模型Ⅳ由于土洞发育在粘土层,故水位下降过程中洞顶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模型Ⅰ-1模型Ⅰ-3相似。(4)从触发因素的角度研究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列车荷载动力响应。以“粉质粘土+可溶岩”结构为地质原型,建立起了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并对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动荷载作用下拉应力主要集中在路基下方的3-5m处,大于5m埋深的土洞对应力分布没有实质影响。当土洞跨度相对土洞顶板厚度较大时,塑性区首先出现在土洞顶板顶部土体,表现为压剪屈服。随着动荷载的不断影响,塑性区逐渐向下发展延伸,土洞顶部的塑性区逐渐向上发展延伸,最后塑性区贯通。(5)为深入研究厚覆盖层(土洞)塌陷的发育判据,建立了研究区的大型实体模拟,对第四系下部的粉质粘土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塌陷形成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第四系水位的变化对土层的破坏作用不明显;相同土层结构条件下,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岩溶水含水层关系密切的地区,发生塌陷的可能性大;土层的破坏与岩溶管道裂隙系统水水位下降速度和渗透坡度有关,可以作为塌陷发育的判据。对于原新沙口站一带,岩溶水位下降的临界速度大致为0.225m/min,临界水力坡度为0.4~1.59。(6)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岩溶塌陷预测评价模型,选取了基岩岩性、线岩溶率、土层厚度、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与基岩面关系等6个因素作为岩溶塌陷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确定研究区有12段为岩溶塌陷易塌区,这些段落为岩溶塌陷重点整治段。(7)合理的制定了岩溶整治设计原则、岩溶整治主要工程措施,并对加固深度、注浆孔距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岩溶整治最大深度以30m为宜,注浆压力在0.2~0.5MPa时,注浆孔距宜取3.5~7.0m为宜。采用电测法及面波法对厚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工程进行了检测。(8)针对武广客运专线面临的厚覆盖型岩溶塌陷问题,通过系统研究,建立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地段厚覆盖型岩溶塌陷,从勘察、预测评价到防治工程的技术体系。
姜云楼[10](2010)在《某公路双曲拱桥结构性能评估及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急速增长,车辆轴载不断增大,对公路桥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公路桥梁因老化、交通事故引起的结构损伤及原设计标准偏低,导致桥梁承载力不足,性能退化,甚至威胁到了桥梁安全使用。在此情况下,对出现病害的桥梁进行检测、安全性评估和必要的加固维修,对于公路功能的发挥、保证桥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一座缺乏原始设计资料的双曲拱桥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主要受力构件的几何和材料性质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构件的实际病害对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力学模型的影响,通过结构分析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和结构构件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研究了原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反算了构件的主要病害形成原因,为科学地评估这一类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文末讨论了该双曲拱桥加固技术方案及其施工技术,实际加固工程实践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二、广东英德西牛大桥病害检测及加固处治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英德西牛大桥病害检测及加固处治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GL高速公路交通预测及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可行性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预测理论体系 |
2.1 交通预测基本方法 |
2.1.1 交通生成 |
2.1.2 交通分布 |
2.1.3 交通方式划分 |
2.1.4 交通分配 |
2.2 交通预测理论体系搭建 |
2.2.1 高速公路交通预测技术路线 |
2.2.2 高速公路交通预测主要影响因素 |
2.2.3 高速公路交通预测主要工作内容 |
2.2.4 高速公路交通预测基础工作 |
2.2.5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L高速公路项目实施必要性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1 社会经济现状 |
3.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
3.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 |
3.3.1 交通运输现状 |
3.3.2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3.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 |
3.4.1 交通量调查分析过程 |
3.4.2 交通量预测结果 |
3.5 GL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L高速公路项目技术可行性与建设方案比选分析 |
4.1 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
4.1.3 其他影响因素 |
4.2 项目技术标准论证与确定 |
4.2.1 公路等级论证 |
4.2.2 设计车速论证 |
4.2.3 车道数论证 |
4.2.4 主要技术标准确定 |
4.3 项目建设方案比选 |
4.3.1 建设项目起点论证 |
4.3.2 建设项目终点论证 |
4.3.3 路线走向方案比选 |
4.4 推荐方案 |
4.4.1 推荐方案的起终点、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
4.4.2 推荐方案的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4.3 路基工程 |
4.4.4 路面工程 |
4.4.5 桥涵工程 |
4.4.6 隧道工程 |
4.4.7 交叉工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L高速公路项目社会经济评价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投资估算概述 |
5.1.2 估算结果 |
5.2 财务评价 |
5.2.1 财务评价概述 |
5.2.2 评价参数 |
5.2.3 收费标准及收入 |
5.2.4 收费标准财务评价 |
5.3 国民经济评价 |
5.3.1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
5.3.2 评价参数与费用调整 |
5.3.3 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
5.3.4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 |
5.4 土地利用评价 |
5.5 节能减排评价 |
5.5.1 建设期耗能分析 |
5.5.2 运营期节能分析 |
5.6 社会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2)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结构路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1.3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碾压混凝土基层温缩特性及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碾压混凝土温缩特性影响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
2.3 基于基层层位功能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3.1 原材料性能的基本情况 |
2.3.2 碾压混凝土基层结构特性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分析 |
3.2.1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计算模型 |
3.2.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3.3.1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
3.3.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控制指标及设计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4.1 广乐高速公路概况 |
4.2 碾压混凝土基层控制指标及施工工艺 |
4.2.1 碾压混凝土基层控制指标及配合比设计 |
4.2.2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施工关键工序控制 |
4.3 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监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欧美国家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研究现状 |
1.2.3 刚果(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刚果(布)公路情况调查 |
2.1 刚果(布)的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质构造 |
2.1.5 区域土壤 |
2.2 刚果(布)的公路网 |
2.2.1 公路网现状 |
2.2.2 公路网规划 |
2.3 刚果(布)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
2.3.1 路面设计方法 |
2.3.2 路面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
2.3.3 路面结构 |
2.4 刚果(布)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4.1 裂缝 |
2.4.2 坑槽 |
2.4.3 车辙 |
2.4.4 其他病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 |
3.1 路面损坏状况检测 |
3.2 平整度检测 |
3.2.1 三米直尺法 |
3.2.2 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
3.3 车辙检测 |
3.4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
3.4.1 摆式仪法 |
3.4.2 路面横向抗滑系数测试车 |
3.5 路面承载能力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定 |
4.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定 |
4.1.1 路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1.2 路面损坏(PCI) |
4.1.3 路面行驶质量(RQI) |
4.1.4 路面车辙(RDI) |
4.1.5 路面抗滑性能(SRI) |
4.1.6 路面结构强度(PSSI) |
4.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
5.1 沥青路面日常性养护 |
5.1.1 一般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
5.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 |
5.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维修 |
5.2.1 裂缝的维修 |
5.2.2 坑槽的维修 |
5.2.3 车辙的维修 |
5.2.4 拥包的维修 |
5.2.5 沉陷的维修 |
5.2.6 波浪和搓板的维修 |
5.2.7 冻胀和翻浆的维修 |
5.2.8 麻面和松散的维修 |
5.2.9 泛油的维修 |
5.2.10 脱皮的维修 |
5.2.11 啃边的维修 |
5.2.12 磨光的维修 |
5.2.13 桥面沥青铺装的养护与维修 |
5.3 罩面养护技术 |
5.3.1 罩面 |
5.3.2 封层 |
5.4 翻修与再生利用 |
5.4.1 翻修 |
5.4.2 再生利用 |
5.5 沥青路面大修补强技术 |
5.5.1 补强设计 |
5.5.2 补强施工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检测路段数据整理方法 |
附录B 交通量观测 |
附录C 公路养护每 100km机具配备参考表 |
附录D 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 |
附录E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附录F 高速公路的巡查 |
附录G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技术标准 |
附录H 养护质量标准 |
致谢 |
(4)下伏岩溶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伏岩溶—灰岩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塌陷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岩溶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4 岩溶地层塌陷处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铁隧道穿越区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 |
2.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 |
2.1.1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
2.1.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穿越区岩溶发育基本条件及特征 |
2.2.1 岩溶发育基本条件 |
2.2.2 岩溶发育的特征 |
2.3 穿越区岩溶发育规模 |
2.3.1 物探CT异常点规模 |
2.3.2 现场溶洞发育情况 |
2.4 穿越区岩溶空间分布特征 |
2.4.1 溶洞高程分布特征 |
2.4.2 溶洞与基岩面的空间关系 |
2.5 穿越区溶洞充填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穿越区地质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塌陷机理分析 |
3.1 穿越区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 |
3.1.1 岩溶裂隙发育与塌陷的关系 |
3.1.2 上覆地层性质及厚度与塌陷的关系 |
3.1.3 岩溶水与塌陷的关系 |
3.1.4 岩溶地面塌陷触发因素 |
3.2 穿越区地质结构类型及塌陷模式 |
3.2.1 穿越区地质结构分类 |
3.2.2 岩溶塌陷模式 |
3.3 不同触发因素下I类地质结构类型岩溶致塌机理 |
3.3.1 失托增荷致塌机理 |
3.3.2 潜蚀致塌机理 |
3.3.3 机械贯穿致塌机理 |
3.3.4 荷载致塌机理 |
3.3.5 复合致塌机理 |
3.4 穿越区Ⅰ类地质结构类型的潜在塌陷区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伏溶洞穿越砂土隧道管片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
4.1 模拟方案研究 |
4.1.1 研究目的及思路 |
4.1.2 计算软件分析 |
4.1.3 本构模型的选择 |
4.1.4 计算参数的取值 |
4.2 溶洞顶距基岩面距离d对隧道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4.2.1 管片结构位移分析 |
4.2.2 管片结构内力分析 |
4.3 溶洞直径D对隧道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4.3.1 管片结构位移分析 |
4.3.2 管片结构内力分析 |
4.4 溶洞跨度w对隧道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4.4.1 管片结构位移分析 |
4.4.2 管片结构内力分析 |
4.5 溶洞填充程度ω对隧道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
4.5.1 管片结构位移分析 |
4.5.2 管片结构内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及水平安全距离分析 |
5.1 溶洞顶板的安全厚度分析 |
5.1.1 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理论介绍 |
5.1.2 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理论计算分析 |
5.1.3 溶洞顶板厚度的数值分析计算 |
5.2 下伏溶洞水平安全距离 |
5.2.1 下伏侧部溶洞水平安全距离定义 |
5.2.2 水平安全距离的数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层塌陷处治对策研究 |
6.1 岩溶处治技术 |
6.1.1 溶洞灌浆处治 |
6.1.2 地层加固技术 |
6.2 地铁隧道穿越区岩溶地面塌陷数值计算研究 |
6.2.1 数值计算方案分析 |
6.2.2 不同岩溶加固技术处治后隧道安全数值模拟计算 |
6.3 现场溶洞注浆充填实例分析 |
6.3.1 现场注浆处治方案 |
6.3.2 现场注浆监测结果分析及效果评价 |
6.4 结合现场位移监测评价隧道结构安全性 |
6.4.1 地铁隧道管片位移控制标准 |
6.4.2 现场隧道管片结构变形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技术 |
1.2.2 岩溶区治理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2 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分布基本规律 |
2.1 岩溶区域性分布概述 |
2.2 岩溶发育条件及基本规律 |
2.2.1 岩溶的形成条件 |
2.2.2 岩溶发育规律 |
2.3 岩溶地貌形态 |
2.4 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分布概况及规律 |
2.4.1 娄新高速岩溶分布 |
2.4.2 地层岩性 |
2.5 本章小结 |
3 路基施工对岩溶地基的影响分析 |
3.1 岩溶塌陷区路基移动与变形特征 |
3.1.1 岩溶塌陷区公路损害特征 |
3.1.2 水平变形对公路的影响分析计算 |
3.1.3 地表倾斜变形对公路的影响分析计算 |
3.2 路基施工对地基的影响分析 |
3.2.1 路基施工的影响深度计算 |
3.2.2 路基施工的影响深度计算工程实例 |
3.3 地表塌陷的来源深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路基岩溶顶板安全厚度确定方法 |
4.1 随机介质理论简介 |
4.2 溶洞塌陷引起的地表及岩土体的位移计算 |
4.3 溶洞顶板最小安全厚度确定 |
4.4 工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娄新高速岩溶塌陷治理分析计算 |
5.1 按规范计算塌陷区盖板 |
5.1.1 跨越直径为5.2m塌陷区盖板配筋计算 |
5.1.2 外力计算 |
5.1.3 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
5.1.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5.2 有限元分析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工况的设定 |
5.2.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娄新高速K30+882.47~K31+380岩溶段处治方案设计 |
6.1 工程概况 |
6.1.1 水文地质条件 |
6.1.2 地质构造 |
6.1.3 岩溶塌陷基本概况 |
6.2 岩溶处理的一般原则 |
6.2.1 一般原则 |
6.2.2 岩溶的处理 |
6.3 岩溶处理建议 |
6.3.1 方案比选 |
6.3.2 “强夯+局部注浆+双层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施工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某T型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及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T 型刚构桥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1.2.1 T 型刚构桥的发展历程 |
1.2.2 T 型刚构桥的特点 |
1.3 T 型刚构桥加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T 型刚构桥的损伤与加固对策 |
2.1 T 型刚构桥常见损伤 |
2.1.1 桥面病害 |
2.1.2 梁体裂缝及成因 |
2.1.3 悬臂端过度下挠 |
2.2 T 型刚构桥常用加固技术分类 |
2.2.1 桥面补强加固技术 |
2.2.2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
2.2.3 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
2.2.4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 |
2.2.5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设计理论 |
3.1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简介 |
3.2 体外预应力加固计算原理 |
3.2.1 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 |
3.2.2 应力计算 |
3.2.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3.2.4 转向装置计算 |
3.2.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 T 型刚构桥加固设计与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原桥概况 |
4.1.2 设计技术标准 |
4.1.3 材料技术标准 |
4.1.4 主桥病害现状 |
4.2 加固设计方案 |
4.2.1 加固设计依据的规范 |
4.2.2 加固设计的目标 |
4.2.3 加固方案的设计 |
4.3 原桥结构验算 |
4.3.1 主桥计算模型的简化 |
4.3.2 计算模型参数的设定 |
4.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应力验算 |
4.3.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应力验算 |
4.3.5 T 构变形验算 |
4.3.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 |
4.3.7 墩身强度验算 |
4.4 体外预应力加固计算 |
4.4.1 加固设计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2 新增预应力钢束对主梁受力的影响 |
4.4.3 主梁加固后的受力分析 |
4.4.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分析 |
4.4.5 恒载作用下 T 构加固前后的挠度 |
4.5 加固方案效果评价 |
4.5.1 桥面标高监测结果 |
4.5.2 静载试验结果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实用健康监测系统及安全性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实用健康监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应用情况 |
1.3 论文所作的工作 |
1.3.1 论文研究背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梁实用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
2.1 现有桥梁监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分析 |
2.1.1 挠度监测系统 |
2.1.2 裂纹监测系统 |
2.1.3 温度监测系统 |
2.1.4 应变监测系统 |
2.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使用期间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1 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 |
2.2.2 连续刚构桥箱梁常见裂纹问题的分析 |
2.3 具有适用性的监测指标及监测体系的提出 |
2.3.1 现有的管养及监测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
2.3.2 适用性的监测指标和监测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津长江大桥实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3.1 江津长江大桥基本情况 |
3.1.1 江津长江大桥概况 |
3.1.2 江津长江大桥加固前病害 |
3.1.3 江津长江大桥加固实施情况分析 |
3.2 桥梁病害发展、加固效果及后续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大桥中跨下挠发展分析及加固效果分析 |
3.2.2 大桥裂缝发展及加固效果分析 |
3.3 监测系统设计和实施情况 |
3.3.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
3.3.2 安装实施方案 |
3.3.3 桥梁健康监测长期监控的主要实施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实测数据的桥梁变形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2 预应力损失对桥的变形与应力的影响分析 |
4.3 收缩徐变对桥的变形与应力的影响分析 |
4.3.1 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 |
4.3.2 收缩徐变天数变化的影响 |
4.4 温度对桥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 |
4.5 实测挠度值与各参数计算值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安全性评估标准研究 |
5.1 根据实测数据识别零活载点位 |
5.2 基于静态实测数据对桥梁健康状态预警级别的研究 |
5.2.1 单活载的预警级别 |
5.2.2 活载+温度的预警级别 |
5.2.3 恒载+活载+(温度)的预警级别 |
5.2.4 裂缝监测系统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 |
5.3 长期监测数据的规律性分析研究 |
5.3.1 监测子系统长期监测状况 |
5.3.2 实测挠度和应力监测周期性的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曲拱桥概述 |
1.1.1 双曲拱桥的产生与发展 |
1.1.2 双曲拱桥的组成与特点[3][4] |
1.2 双曲拱桥加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3 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状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曲拱桥的病害类型与原因分析 |
2.1 双曲拱桥的病害类型分析 |
2.1.1 桥面系病害 |
2.1.2 腹拱病害 |
2.1.3 主拱圈病害 |
2.1.4 侧墙病害 |
2.1.5 墩台及基础病害 |
2.2 双曲拱桥的病害原因分析 |
2.2.1 双曲拱桥结构的先天不足 |
2.2.2 设计缺陷 |
2.2.3 施工原因 |
2.2.4 使用因素 |
2.2.5 其它原因 |
2.3 双曲拱桥的病害预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曲拱桥的检测方法研究及承载力评定方法 |
3.1 桥梁检测概述 |
3.2 双曲拱桥常用检测方法 |
3.3 双曲拱桥的承载能力评定方法 |
3.3.1 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定的特点 |
3.3.2 外观调查法[25] |
3.3.3 分析计算法 |
3.3.4 荷载试验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曲拱桥的加固方法研究 |
4.1 双曲拱桥加固方法概述及原理分析 |
4.1.1 加固方法概述 |
4.1.2 加固方法原理分析 |
4.2 双曲拱桥下部结构加固方法 |
4.3 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加固方法 |
4.3.1 主拱圈加固方法 |
4.3.2 拱上建筑加固方法 |
4.3.3 桥面系的加固改造方法 |
4.4 双曲拱桥加固方法选择 |
4.4.1 双曲拱桥加固方法选择原则 |
4.4.2 双曲拱桥加固方法优选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曲拱桥加固实例及其计算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病害状况及原因分析 |
5.3 双曲拱桥的结构验算 |
5.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2 荷载工况 |
5.3.3 计算结果 |
5.4 桥梁荷载试验 |
5.4.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5.4.2 试验方案及测试项目 |
5.4.3 加载方式 |
5.4.4 试验数据分析 |
5.5 结构评定 |
5.6 加固设计方案 |
5.6.1 加固方案原则 |
5.6.2 加固方案的比较 |
5.6.3 加固方案的选定与设计 |
5.6.4 加固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研究历程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铁路岩溶路基塌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典型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 |
2.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3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及主要地质工程问题 |
3.1 概述 |
3.2 典型研究区覆盖型岩溶基本特征 |
3.2.1 第四系覆盖层的成分、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质 |
3.2.2 路基段地下岩溶发育情况 |
3.3 厚覆盖型岩溶概念的厘定 |
3.4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4章 岩溶路基破坏机理研究 |
4.1 研究区典型岩溶路基破坏实例 |
4.1.1 英德玻纤厂岩溶塌陷 |
4.1.2 英德硫铁矿马口矿区岩溶塌陷 |
4.1.3 京广铁路冬瓜铺站塌陷 |
4.1.4 武广铁路地质钻探引发的塌陷 |
4.2 岩溶路基变形破坏的地质模式 |
4.2.1 “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2 “粉质粘土+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3 “粉质粘土+卵石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4.2.4 “卵石土+粉质粘土+可溶岩”型岩溶塌陷模式 |
第5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下水动力响应研究 |
5.1 典型研究区水动力现场监测分析 |
5.1.1 监测内容和方法 |
5.1.2 监测结果 |
5.2 水动力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依据 |
5.2.2 模型参数取值 |
5.2.3 典型的地质模式下的塌陷模型计算 |
5.2.4 成果分析 |
第6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列车荷载动力响应研究 |
6.1 路基设计荷载分析 |
6.1.1 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 |
6.1.2 静载 |
6.1.3 动载 |
6.2 路基结构动应力衰减分析 |
6.2.1 纵向方向 |
6.2.2 横向方向 |
6.2.3 深度方向 |
6.3 列车荷载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应力分析 |
6.3.3 塑性区发展过程分析 |
6.3.4 无土洞路基应力分析 |
第7章 覆盖型岩溶路基物理模拟及判据研究 |
7.1 概述 |
7.2 物理模型试验 |
7.2.1 模型的组成 |
7.2.2 模型试验过程 |
7.2.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7.3 渗透变形试验 |
7.3.1 试验测定方法原理 |
7.3.2 试验结果 |
7.4 岩溶塌陷判据分析 |
7.4.1 机理分析 |
7.4.2 岩溶塌陷发育判据分析 |
第8章 基于 GIS 技术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 |
8.1 概述 |
8.2 潜在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模型 |
8.2.1 评价范围 |
8.2.2 评价指标 |
8.2.3 评价模型建立 |
8.2.4 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结果 |
8.3 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 |
8.4 综合分析 |
第9章 厚覆盖型岩溶路基整治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
9.1 概述 |
9.2 岩溶整治主要设计参数及技术要求 |
9.2.1 加固处置主要参数 |
9.2.2 加固处置方案设计 |
9.3 施工质量检验技术研究 |
9.3.1 电测深法检测成果分析 |
9.3.2 面波法检测结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某公路双曲拱桥结构性能评估及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路旧桥结构检测与评估的意义 |
1.2 现有桥梁结构检测与评估研究方法 |
1.2.1 现有桥梁结构检测与评估的步骤 |
1.2.2 现有桥梁结构检测与评估研究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某双曲拱桥结构检测 |
2.1 工程概述 |
2.2 某双曲拱桥结构检测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双曲拱桥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某双曲拱桥主桥荷载效应计算 |
3.2.1 桥梁空间受力分析力学模型及结果 |
3.2.2 桥梁平面受力分析力学模型及结果 |
3.3 某双曲拱桥主拱肋结构承载能力验算 |
3.3.1 设计状态的承载能力验算 |
3.3.2 考虑实际病害状态的承载能力验算 |
3.4 某双曲拱桥主拱肋承载能力验算的主要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 |
4.1 概述 |
4.2 某双曲拱桥加固技术方案 |
4.2.1 加固和维修内容 |
4.2.2 双曲拱桥主桥主拱圈加固方案 |
4.2.3 引桥拱圈的加固方案 |
4.2.4 重铺桥面铺装 |
4.2.5 混凝土构件裂缝、露筋、混凝土边角剥落等处治 |
4.3 某双曲拱桥加固设计与施工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广东英德西牛大桥病害检测及加固处治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GL高速公路交通预测及技术经济分析[D]. 陈丹钿.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基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D]. 张晓莹.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3]刚果(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中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刚果(布)的应用[D]. 罗兰(Roland Marcaille Okoua). 长安大学, 2017(03)
- [4]下伏岩溶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 高诗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5]娄新高速公路下伏岩溶区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D]. 龙驻. 中南大学, 2013(03)
- [6]某T型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及评价分析[D]. 张树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实用健康监测系统及安全性评价标准研究[D]. 黄友帮.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5)
- [8]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D]. 欧亚斌. 长安大学, 2012(S2)
- [9]高速铁路厚覆盖型岩溶路基地质工程问题系统研究 ——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花都段为例[D]. 唐万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6)
- [10]某公路双曲拱桥结构性能评估及加固技术研究[D]. 姜云楼.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