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加入原子吸收法测定碳化钨中微量Fe,Mg,Ca,K和Na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翟世民[1](2021)在《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炭的制备成本低、孔隙率高、官能团丰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以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然而,由于废弃生物质中的无机组分占比较高,造成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比常规活性炭低,且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通生物炭往往只对带特定电荷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普适性差;另外,生物炭使用后进行堆积或填埋处理,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上述原因限制了废弃生物质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以制革污泥和竹子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调控热裂解条件、引入活性官能团和负载金属氧化物等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和性能的生物炭,研究所制备生物炭材料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改变制备条件调控生物炭(BCs)的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电势,然后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制备改性生物炭(MBCs),提高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研究发现BCs仅对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BC50用量为10 g/L时对100 mg/L的Cr(Ⅵ)最大去除率为43.5%,8 g/L的BC50对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200mg/L)的去除率分别为0.1%、17.9%、99.1%和0.05%;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后,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明显提高,在上述相同条件下MBCs对Cr(Ⅵ)、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的最大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且被吸附污染物在模拟环境中未出现明显的脱附现象;在MBCs表面负载Fe3O4粒子后,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MBCs从水中的快速分离,提高了生物炭的实际应用性能。为实现生物炭的循环使用,研究以Fe粉和竹粉为原料,通过热裂解制备生物炭Fe-BC,然后在Fe-BC多孔结构上负载TiO2、Mg O和Zn O,得到具有吸附-催化功能的生物炭复合材料(TiO2@Fe-BC和Mg O/Zn O/TiO2@Fe-BC),将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和乙酸作用下,TiO2@Fe-BC(0.1 g)对Cr(Ⅵ)(10 m L,25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3.29%,而Mg O/Zn O/TiO2@Fe-BC对Cr(Ⅵ)的去除率为79.97%;在紫外光照射下,0.8 g/L的Mg O/Zn O/TiO2@Fe-BC可以实现50 mg/L亚甲基蓝(MB)的100%脱色,且Mg O/Zn O/TiO2@Fe-BC循环使用4次后,其对MB的去除率仍在80%以上。将竹片经水热碳化得到生物炭微球(BM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Ms表面包覆Mg O-Zn O和TiO2-Ag,制备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复合材料(DSMs),氧化煅烧去除BMs,得到内层为非光敏催化材料Mg O-Zn O、外层为光敏催化材料TiO2-Ag的中空催化微球(HCMs),以提高催化材料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HCMs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HCMs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拓展到了可见光范围(580 nm);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Xe灯,150W),HCMs在水中可以产生·O2-、e-和·OH等活性物质,当HCMs使用量为0.01 g时,可以将100 m L浓度为5 mg/L的MB催化降解,HCMs循环使用5次后对MB的去除率仍然可达到80%,与所制备的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Mg O/Zn O/TiO2@Fe-BC)、商品级锐钛矿和金红石相比,HCMs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催化降解能力更高。为拓展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以腈纶纤维为骨架,在纤维表面包覆沉积Mg(OH)2,分别在纤维间填充竹粉或制革污泥,经模板压制成形和高温无氧煅烧,制备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热能转化效率高、亲水性强的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BC3-0和BC3-1)。研究BC3-0和BC3-1对活性红X-3B废水的净化效果表明,BC3-1对光能的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78.98%;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通过太阳能-蒸汽-冷凝水的界面转化,可以去除活性红X-3B废水(10 g/L)中绝大部分污染物,其中利用BC3-0收集到的净化水中活性红X-3B、COD、TOC、TC和IC浓度分别为4.67 mg/L、17.52 mg/L、34.33mg/L、46.94 mg/L和12.61 mg/L,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直接排放的要求。
李慧[2](2021)在《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发酵制氢烷气开发清洁燃料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发酵微生物群落内部电子流动和种间相互作用机制亟待阐明以设计高效的发酵产气过程。本文探究了产电细菌与产氢细菌互营代谢产氢系统的微生物电子传递途径,揭示了产电细菌与产甲烷古菌共培养体系的生物膜对添加导电碳毡及外加电压的响应机制,利用碳化金属有机骨架、磁铁矿纳米颗粒等导电材料强化微生物电子传递和互营代谢,显着促进了生物质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揭示了产电细菌(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与产氢细菌互营代谢发酵产氢机理,阐明了产电细菌作为外部氧化还原平衡调节器对产氢菌群代谢路径、电子传递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与产氢混合菌群的接种体积比为60 m L/30 m L(总挥发性固体TVS之比为0.08)时发酵产氢量达到327.1 m L/g,相比未接种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的对照组提高了65.2%。产氢菌降解葡萄糖产生的乙酸等可溶性代谢产物被金属还原地杆菌氧化产生电子改善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NADH/NAD+比值从1.03提高到1.26,有利于强化NADH产氢途径(NADH++→++H2)。金属还原地杆菌胞外聚合物中存在的细胞色素c(c-Cyt)作为电子穿梭体/氧化还原介体提高了产氢菌的胞内电子传递系统(ETS)活性和胞外电子传递(EET)能力。添加金属还原地杆菌培养物使菌群中主要产氢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的相对丰度从61.5%增加到76.7%,两者形成良好的互营共生关系,从而显着提升系统发酵产氢性能。探明了产电细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硫还原地杆菌)与产甲烷古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甲烷八叠球菌)共培养体系的生物膜在添加导电碳毡/外加电压时的电子传递响应机制。添加导电碳毡后的共培养体系甲烷产率从191.5 m L/g提高到358.1 m L/g;而将碳毡作为电极施加0.5 V电压后,甲烷产率仅能达到222.7 m L/g。SEM分析表明:硫还原地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共同在导电碳毡表面富集;而施加0.5 V电压的阳极碳毡上仅附着了硫还原地杆菌,该菌降解底物乙酸产生电子传递给阳极,阴极碳毡上仅附着了甲烷八叠球菌,该菌接受阴极产生的电子结合质子还原CO2产甲烷。当施加的电压超过析氢电位后一部分质子在阴极直接结合电子生成氢气。电化学分析表明:附着了硫还原地杆菌的阳极碳毡电容比无菌碳毡提升了1.1倍;而附着了甲烷八叠球菌的阴极碳毡电容降低了19.8%;未施加电压时附着两种菌生物膜的碳毡电容提高了23.9%,这主要与碳毡附着的生物膜成分有关。三维荧光光谱及多糖成分测试表明:阳极碳毡生物膜中血红素类物质的含量最高,有利于提升电化学性能;而阴极碳毡生物膜中血红素类物质的含量低且多糖类物质含量高,不利于甲烷八叠球菌接受电子产甲烷;未施加电压时碳毡的生物膜血红素类物质含量介于二者之间,微生物接受电子产甲烷性能优于碳毡阴极,因此甲烷产率更高。提出将沸石咪唑酯骨架(ZIF-67)衍生多孔碳用作微生物高速电子传递通道,揭示了微生物多层胞外聚合物的荧光和电化学响应机制。添加100 mg/L在碳化温度800℃下制备的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PC-800)时,厌氧发酵获得的生物甲烷产量提高了28.2%达到614.0 m L/g。电化学分析表明:添加PC-800使产甲烷菌群的氧化还原峰值电流和电导率增加,自由电荷传递电阻降低。PC-800可充当非生物导电介体以促进种间直接电子传递,从而导致与导电菌毛(e-pili)和血红素蛋白相关的功能基因表达丰度降低。此外,PC-800刺激了产甲烷菌群产生更多的氧化还原活性腐殖质胞外聚合物。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紧密粘附的胞外聚合物(TB-EPS)中腐殖质的荧光响应百分比增加最大,这主要归因于多孔碳颗粒对TB-EPS中腐殖质成分的羟基/羧基/酚基官能团的强络合能力。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添加PC-800后,互营/产电细菌以及氢营养/摄取电子的产甲烷菌得到富集,从而提升了发酵产甲烷能力。将导电磁铁矿纳米颗粒加入到分别接种了产气肠杆菌和产甲烷混合菌群的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中。添加200 mg/L磁铁矿纳米颗粒后,在产氢阶段中产气肠杆菌的NADH/NAD+比值、氢酶活性和电子传递系统活性均得到提高,有利于通过NADH途径产氢,氢气产量提高了21.1%。随后产甲烷阶段的甲烷产量提高了22.9%,电化学分析表明:加入磁铁矿纳米颗粒后,产甲烷混合菌群的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提高,这主要归功于磁铁矿纳米颗粒及其诱导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胞外聚合物(类腐殖酸和类黄腐酸)。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互营单胞菌和甲烷八叠球菌是磁铁矿纳米颗粒存在时富集起来的主要共生菌。参与CO2还原产甲烷途径的功能基因表达丰度显着提高。故通过添加磁铁矿纳米颗粒改善了微生物的电子传递性能,建立了一个更高效的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采用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促进生物质厌氧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产电地杆菌通过还原水铁矿得到生物磁铁矿纳米颗粒,细菌与磁铁矿纳米颗粒形成杂化体系。电化学分析表明:杂化体系的氧化还原峰值电流提高,面积电容从25.3提高到27.5 m F/cm2。该杂化体系应用于生物质原料(水花生为例)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系统中。九月份收获的水花生碳氮摩尔比(26.8)适宜,纤维素含量(20.3%)较高,灰分与挥发分的质量比(0.1)较低,适用于发酵产气。利用此水花生通过两阶段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得到氢气产率48.4 m L/g VS,甲烷产率209.9 m L/g VS,总能量转化效率44.8%。当加入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后,水花生发酵产气的能量转化效率提高到64.9%。
阮梦飞[3](2021)在《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氧逸度和物质迁移是当前俯冲带过程研究的前沿课题。变价元素V和高场强元素Zr的地球化学行为分别是俯冲带氧化还原状态和物质迁移的重要指标,研究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理解俯冲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俯冲板片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及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开展了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钒(V)的地球化学行为,评估了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是否显着迁移,并利用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的关系式估算含单斜辉石天然样品的氧逸度。另外,我们通过开展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实验,系统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及为俯冲带熔/流体迁移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我们使用活塞圆筒装置模拟含水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V的分配行为并用于估算地幔楔氧逸度。钒(V)是常见的变价元素,其在矿物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氧逸度控制。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板块俯冲过程中,V能否迁移是理解俯冲带V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探讨俯冲带地幔楔氧逸度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初始物为含5.0wt%H2O的平均洋中脊玄武岩,压力为2.5GPa,温度为900~1125℃,样品管为金钯铁合金管。测定了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与硅酸盐熔体之间V的分配系数,并计算了实验氧逸度ΔFMQ介于-5.24到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1)V在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金红石中为相容元素,并且DVrut>DVcpx>DVgrt。(2)V的分配系数也是氧逸度、温度和熔体聚合度的函数,并与氧逸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熔体聚合度呈正相关。部分熔融模拟结果表明在榴辉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交代地幔楔不能明显改变地幔的V含量。因此,我们认为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应当是不运移的,并且可利用V在矿物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估算地幔氧逸度。其次,单斜辉石作为地幔微量元素的重要储库,在地幔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过程中,对许多微量元素的分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活塞圆筒在0.5GPa、1000~1100℃和NNO、HM氧逸度条件下模拟了V在单斜辉石和安山质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结合前人数据拟合了V在单斜辉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与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log DVcpx/melt=-4.19(±0.33)+0.94(±0.15)?DAl+5730(±480)/T-0.24(±0.01)?△FMQ(n=71,r2=0.92),可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天然岩石样品的氧逸度。最后,我们测定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近年来,俯冲带锆的化学迁移及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含锆的熔/流体交代当地幔橄榄岩,当Zr含量达到饱和时,将结晶大量的交代锆石,因此研究地幔矿物中锆的溶解度对理解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利用活塞圆筒装置和六面顶砧大压机进行高温高压实验,测定地幔矿物中Zr的溶解度。实验条件为:2.0-6.0 GPa和1050-1200℃;初始物为橄榄岩与碧玄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1.5~5.0wt%的锆石(Zr Si O4);水含量:5.0~10wt%。实验结果表明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Zrol(3.68±0.27 ppm)<SZropx(4.67±0.23ppm)<SZrcpx(28-1403 ppm)≤SZrgrt(294-2222 ppm),角闪石和氧化物中Zr的溶解度分别为SZramp:189-546ppm和SZroxide:263-630 ppm。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Zr的溶解度很小,且不受温度、压力及组成的影响。单斜辉石和石榴石中Zr溶解度的变化取决于各自的矿物成分和温压条件。两种矿物中Zr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单斜辉石中Zr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矿物组成Al2O3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石榴石中Zr的溶解度随着端元组分XAlm的升高而增大。从这些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报道了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数据。(2)在地幔橄榄岩中,Zr在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中的溶解度最低,单斜辉石中次之,石榴子石中最高。因此,当含Zr熔体交代地幔楔时,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很容易达到Zr饱和产生锆石;石榴子石是地幔橄榄岩中主要的Zr储库。(3)石榴子石中的Zr溶解度与铁铝榴石端元组分(XAlm)和温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log SZrgrt=6.87(±0.36)+0.023(±0.003)?XAlm+5990(±490)/T(n=12,r2=0.96),为含石榴子石的岩石(石榴橄榄岩和榴辉岩等)提供了潜在的锆石饱和温度计。
李亮[4](2021)在《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钛白粉的必需原料,是钛产业链中重要中间产品。我国是世界上钛资源储量大国,但资源特点在于原料中Ti O2品位低;冶炼的低品钛渣因钙、镁杂质含量高而无法直接用于沸腾氯化工艺生产TiCl4。高钙镁钛渣用于熔盐氯化工艺制备TiCl4是目前为止我国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碳热氯化反应机理与熔盐物性尚不明确等科学问题、以及钛渣中各组分选择氯化规律和反应过程稳定控制等应用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钛渣碳热氯化多相反应热力学、碳热氯化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反应机理、NaCl基熔盐体系物性及工业实践应用等系列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高效高值利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工业实用价值。对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及其碳热氯化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钛渣主要由黑钛石相、金红石组成,黑钛石中掺杂了Mg、Ca、Al、Si、Mn等杂质元素。在700℃~800℃条件下,钛渣碳热氯化过程中有可能主要发生26个反应,各组分的碳热氯化趋势为:Ca O>Fe2O3>Fe3O4>Fe O>Mg O>Fe2Ti O5>V2O5>Ca O*Ti O2>Mn O>Fe Ti2O5>Mg Ti2O5>Ti O2>Al2O3>Si O2。氯化产物中的SiCl4、VOCl3、TiCl4、AlCl3、FeCl3挥发性极强,将进入粗TiCl4产品中,可进一步分离去除;而FeCl2、MnCl2、MgCl2、CaCl2的饱和蒸气压值较小,将进入氯化残渣中,为实现低品位高钙镁钛渣选择性氯化提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钛渣中M3O5型黑钛石、金红石TiO2、CaO以及中间产物COCl2的氯化过程行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金红石Ti O2的碳氯化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Cl原子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在C表面形成的Cl原子是活性氯的重要来源,氯化过程中C首先将Ti O2表面Cl2分子解离、Cl原子与Ti成键,但仅在C、Cl原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打破Ti O2体系中Ti-O键,吸附态的C夺走表层Ti O2中的O形成CO、CO2分子,而聚集态C难以从Ti O2体系中夺走O原子。Mg Ti4Fe O10的碳氯化模拟结果表明:Cl2可在C及Ti原子表面解离,而Mg对Cl2的解离并无作用。解离后的Cl原子优先与Mg和Fe成键,导致镁和铁氧化物的优先氯化,Mg Ti4Fe O10晶体结构发生断裂,使得钛渣中黑钛石相较金红石Ti O2相更易氯化。中间产物COCl2不能稳定存在,将吸附于金红石上解离出CO和Cl原子,作为氯源之一继续发生氯化反应;Ca O在Cl原子和C原子的作用下Ca-O键断裂,O被C夺走生成CaCl2。动力学模拟研究揭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碳热氯化微观行为规律。对多元NaCl-MgCl2-FeCl2-CaCl2的复合熔盐体系相图及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700℃~800℃内可形成低熔点均相混合熔盐体系,NaCl基熔盐体系有较宽的MgCl2、CaCl2容纳能力;体系密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随NaCl含量增加而减少;体系粘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体系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实验研究结果确立获得钛渣碳热氯化用熔盐体系中较佳组分为:MgCl2含量<26.3%、CaCl2含量<10%、NaCl含量>38.5%,可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研究,获得了各组元氯化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钛渣中各组分氯化率随温度升高、氯化时间延长、配碳比增大、钛渣粒度的降低、氯气浓度增大而增加。实验确立的较优的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为:熔盐温度750℃~780℃、氯化时间>60min、氯气浓度为85%~90%、C:Ti O2质量比为0.2~0.25。各组元对应氯化率为Ti-96.1%、Ca-98.5%、Mg-98.3%、Fe-99%、V-97.8%、Mn-97.6%、Al-61%、Si-2.3%,氯化后残渣主要由残留C、难氯化的Al2O3与Si O2组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分析结论吻合。结合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提出NaCl基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碳热氯化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1)Cl原子的解离;(2)黑钛石中能优先于Ti O2碳热氯化的Ca、Mg、Fe、Mn等组元的选择性氯化;(3)Ti O2的碳热氯化;(4)难氯化组分Al/Si氧化物的选择氯化。在碳热氯化过程中同时伴随O与游离的C反应生成CO2或CO,以及NaCl、Na2MgCl4为主的多组元混合熔盐体系的形成。通过开展熔盐氯化工业应用、氯化残渣与粗TiCl4产品表征、粗TiCl4净化提纯、精TiCl4的应用实践研究,进一步确立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碳热氯化应用过程能够实现熔盐温度、熔盐组分的稳定调控,粗TiCl4实际产量达90~102t/d,钛的氯化率达95.5%~97.6%,实际氯化效果较小型实验更佳。经沉降-除钒-精馏后所得精TiCl4纯度大于99.9%,成功用于OA级高品质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的生产制备,打通了我国低品位钛资源高效高值化应用途径。
杨剑[5](2020)在《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硼的分离提纯方法以及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是硼同位素应用研究的基石,硼同位素分析方法的优化能够促进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的快速发展。本论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进行了盐湖碳酸盐沉积物硼的提取、前处理过程中沉淀的消除、硼同位素测定中有机质影响的消除、以及pH值控制下人工无镁卤水无机碳酸盐沉积的硼同位素分馏特征和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碳酸盐硼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前人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HCl、HAc和EDTA-2Na)来提取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的硼。实验结果表明1 mol/L的HAc提取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的硼最为合适。相对其它溶剂而言,1 mol/L的HAc能效地溶解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同时对粘土、石膏等矿物影响较小;在用Amberlite IRA 743树脂分离硼时,将溶液pH值调至弱碱性时所用到的亚沸NH3·H2O的量较少,从而引入的本底也较少。2.研究发现,向含硼样品中加入适量饱和EDTA-2Na溶液能与溶液中共存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可以有效避免酸溶相样品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用氨水的淋洗树脂床,质谱测定过程中增加电流,持续烧蚀样品,能有效抑制EDTA-2Na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硼同位素标准物质(NIST SRM951)中硼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以上;硼同位素比值范围在4.05146±0.00006~4.05628±4.00003之间;测得的实际样品,包括三亚沉积物、大柴旦湖心沉积物及大柴旦湖心晶间卤水沉积物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值)分别为+17.64‰±0.70‰、-5.74‰±0.14‰及+1.8‰±0.01‰。3.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和微升华技术联用方法除去硼同位素中EDTA-2Na对硼同位素测定的干扰。首先采用Amberlite IRA 743树脂分离纯化硼,再用微升华方法除去残留的EDTA-2Na,最后使用混合树脂除去残留的以H+和Cl-为主的其它杂质离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和微升华技术联用方法得到的硼同位素标准物质(NIST SRM 951)中硼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硼同位素比值范围在4.04984±0.00019~4.05124±0.00017之间,其硼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分馏。实际样品的δ11B值和三步离子交换法及多次沉淀法得到的值接近。该联用方法的前处理过程简单高效,为硼含量较低的样品进行硼同位素组成的准确分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4.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人工无镁卤水碳酸盐沉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Mg(OH)2生成的情况下,B含量随着母液pH值的增加而增加,说明pH值对碳酸盐B含量影响较大。一方面是较高的pH值增加了母液中B(OH)4-的含量,B(OH)4-与碳酸盐共沉淀造成碳酸盐中B含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卤水中Ca2+含量很高,使得碳酸钙沉淀速率变快,从而增加了碳酸盐中硼的含量。沉积碳酸钙δ11B值的结果表明,随着母液pH值的增加,碳酸钙与母液间的分馏系数增大,说明碳酸钙相对富集11B,并且随着pH值的增大,碳酸盐与母液间硼同位素分馏程度降低。碳酸钙的δ11B值与计算的人工无镁卤水的δ11B4并不平行,在高pH值条件下时有轻微偏离,偏离程度约1.1‰~3.3‰,表明pH值越高B(OH)3更容易与碳酸钙结合,导致碳酸盐δ11B值偏离了计算的δ11B4。5.盐湖碳酸盐沉积的δ11B表明,随着蒸发作用的进行,大苏干湖的pH值降低,B含量增加,沉积碳酸盐的δ11B值也随之增加,说明沉积碳酸盐的δ11B值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盐度可以保持一致。当水体中B含量较低时,水中只有B(OH)3和B(OH)4-两种形态,B(OH)3/B(OH)4-比值受到pH、B含量、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当水体中B含量较高(大于290 mg/L)时水体中的多聚硼酸根离子的量不容忽视。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碳酸盐δ11B值范围为-14.78‰~-0.21‰,平均值为-8.33‰。碳酸盐δ11B值与B含量、Mg/Ca比值等盐度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碳酸盐δ11B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盐度指标。碳酸盐δ11B值及其它盐度指标指示了东台盐湖两次成盐期间共经历了四次淡化-浓缩过程。
宋强[6](2020)在《镁元素在硅酸盐熟料和水泥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实现高镁石灰石资源高效利用是硅酸盐水泥熟料化学研究的现实需要,是水泥工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考察了石灰岩中白云石结晶状态、分布形式与熟料中方镁石赋存状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熟料中方镁石结晶生长过程,晶体尺寸分布规律和方镁石矿巢形成原因;研究了MgO对铝相、铁相晶型和含量的作用规律;揭示了水化产物中水化硅酸镁(M-S-H)的存在形式;表征了用低活性MgO制备的M-S-H和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s)的结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Mg2+在水泥中赋存形式的认识,对解决高镁石灰石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对不同MgO含量的水泥熟料用石灰岩的背散射电子图像(BSE)分析表明:石灰岩中的白云石以分散和聚集两种方式分布,粒径范围从泥晶到巨晶。分散分布的白云石多呈平直晶面斑状晶。(2)对11种工业熟料的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照片(OM)、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SEM)、BSE分析表明:熟料中MgO含量小于2.0%时,其方镁石含量变化不大,超过2.0%后,方镁石含量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工业熟料中的方镁石析晶首先形成片状、板状,在生长空间充裕的情况下可形成八面体自形晶,生长空间受限时也可形成半自形晶或他形晶。方镁石晶粒尺寸主要分布在1μm~6.5μm之间,其中2.5μm~3.0μm之间晶体最多,最大粒径可达40μm。集中分布的方镁石矿巢多呈椭圆形,高纯度大颗粒白云石是导致熟料中方镁石矿巢集中分布的原因。(3)对3种不同煅烧制度合成的2种不同配比的典型高镁熟料,以及15个不同MgO掺量的铝相和铁相的XRD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和BSE分析表明:方镁石晶体尺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和煅烧温度提高而增加,晶体自形程度提高,他形晶或无定型MgO逐渐转变为自形晶和半自形晶,最可几粒径朝大尺寸方向移动。固溶于熟料铁相和铝相中的方镁石发生聚集,连生,晶体长大。同时,随着MgO含量增加,合成铝相中的C12A7有所增加,高铁铝相中的C4AF衍射峰逐渐增强。提高煅烧温度有利于MgO固溶于熟料玻璃相中,熟料中的方镁石含量明显降低。(4)11种工业熟料制备的水泥微分热重(DTG)和SEM分析表明,7 d和28 d时,20℃养护样品Mg(OH)2含量均为80℃养护样品中Mg(OH)2的40%左右。相同水化条件下方镁石早期水化速度较快,方镁石后期水化主要受离子扩散控制,水化速度下降。方镁石早期水化形成的Mg(OH)2呈六方片状或边缘不规则的片状晶体。随着水化进行,Mg(OH)2晶体沿c轴方向生长速度比a轴方向快,晶体厚度增加,多层状、块状或板状。Ca(OH)2附近是Mg(OH)2生成的富集区,这部分Mg(OH)2与Ca(OH)2共同发生碳化,碳化产物为CaMg(CO3)2晶体。(5)对高镁水泥中富镁区域的SEM和能谱(EDAX)分析表明,Mg2+可替代C-S-H中的Ca2+形成M-S-H和水化硅酸钙镁。从熟料中引入的Mg2+可形成Mg-Al LDHs,生成的Mg-Al LDHs的Mg:Al摩尔比约为2和3。(6)通过XRD,热重(TG),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表征了不同活性MgO制备的M-S-H和Mg-Al LDHs。结果表明,50℃左右水浴养护有利于M-S-H的形成,过高或较低的温度则会降低M-S-H的形成速度。但提高养护温度,M-S-H硅氧四面体的聚合程度会提高,Q2硅氧四面体转变为Q3硅氧四面体。MgO活性和养护温度的提高都会加速Mg-Al LDHs的形成。(7)MgO含量超过3.0%的熟料,方镁石含量与水泥浆体体积变形有很好的相关性。方镁石含量越高的水泥在干燥和水浴环境中具有更小收缩和更大的膨胀。
蔡璐[7](2020)在《基于贻贝壳的新型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生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优良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但从光催化产业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光催化剂在成本、稳定性和规模化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开发出价格低廉、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或者为一些高效光催化剂寻找合适且廉价的载体材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废弃贻贝壳,采用不同的改性方法,制备具有光催化活性的贝壳硅基和贝壳钙基材料;以贝壳钙基材料作为一种光催化剂载体与半导体光催化剂复合制得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稀土离子掺杂方式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归纳以下:(1)采用酸化法制备了贝壳硅基天然光催化剂(HAS)。SEM和TEM表征显示,HAS为一种排列不均匀的纳米棒状骨架材料。利用ICP-OES、FESEM、XRD和FTIR手段对HAS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AS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含有丰富的羟基基团,并有多种过渡金属元素均匀分布于其中。以罗丹明B(RhB)和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HAS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HAS对MB和Rh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14%和92.59%。通过LC-MS法分析降解中间产物,提出了HAS对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路径,其中对MB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脱甲基和脱氨基实现的,而对RhB的降解是通过N-脱乙基和破坏其共轭结构实现的。(2)采用碳化法制备出4种具有一定光催化活性的贝壳钙基天然光催化剂(CMS)。SEM表征显示,CMS是具有特殊孔穴结构的介孔材料。采用XRD、FTIR和ICP-OES分析得出,CMS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OH)2,同时含有C、H、N、O、S、B及Na、Mg、Sr、Al、S、Fe、Li、Mn和Zn等多种元素。4种CMS对MB溶液均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其中CMS-1000在可见光照射60min时对MB的光催化降解率高达96.4%,但是,可见光照射120min时对RhB的降解率仅为12.5%。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结果显示,CMS-1000对MB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2-和·OH。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及计算,CMS的禁带宽度约为5.7 eV,不能被可见光激发,因此CMS对MB的光催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染料间接光敏化引起的。(3)以不同温度碳化CMS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出新型Bi2MoO6/MSB复合光催化剂。分别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法、FT-IR和UV-vis DR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与不同温度碳化CMS复合后,Bi2MoO6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且各样品间差异显着;复合光催化剂主要成分为Bi2MoO6和CaCO3,且CMS的引入并未引起Bi2MoO6晶相结构的改变。在可见光照射下对Rh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显示,与纯Bi2MoO6相比,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其中900-BCMS性能最优,在可见光照射120min后对RhB溶液的降解率高达94.4%,为纯Bi2MoO6的1.36倍。Bi2MoO6负载量和反应液初始pH均会对光催化反应产生较大影响,当Bi2MoO6负载量为1.75、反应液初始pH为7时,降解率最高。同时,900-BCMS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Bi2MoO6/CMS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增强与二者的异质结构、CMS形貌结构以及CMS所含有的微量金属元素密切相关。(4)采用溶剂热-热解法,在Bi2MoO6/CMS复合光催化剂基础上制备了稀土Y3+掺杂的Bi2MoO6/CMS。分别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法、FTIR、XPS和UV-vis DRS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稀土Y3+对催化剂的形态、尺寸和比表面积起着重要影响,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掺杂量为0.5%时,比表面积达到最高42.50m2/g,呈现花簇状结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Y3+掺杂可使光催化剂吸收边带明显红移,禁带宽度从3.00eV最低降至2.83eV,对可见光响应能力明显增强。可见光催化降解RhB实验显示,与未掺杂样品相比,Y3+掺杂Bi2MoO6/CMS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其中0.5%Y3+掺杂量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在可见光照射60min后降解率高达99.7%,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PL光谱显示,0.5%Y3+掺杂组样品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未掺杂组,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重组受到抑制,这可能是由于Y3+掺杂产生氧空位和新的缺陷位点,充当捕获光生电子的中心,除此之外,Y3+掺杂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使光催化活性位点增多,也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加快反应物与降解产物的快速分离和迁移,从而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
张晨西[8](2020)在《新一代地质全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元素、硅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岩石、沉积物、土壤或矿物等地质样品中的主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同位素比值信息为研究地球演化、环境变化、矿床成因、矿产资源分布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地质样品中的元素和同位素整体分析是地球化学实验室日常最基本一项工作。测定岩石、沉积物或土壤等地质样品中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都需要首先对地质样品进行制备(消解)。传统的地质样品消解技术不仅过程繁琐,而且要消耗大量的酸、碱等化学试剂。对于同位素分析,为了降低基体效应,溶液分析一般还需要把待分析同位素跟样品基体进行过柱分离。据初步估计,我国境内近万家实验室每年消耗的各种酸碱及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达数万吨,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和废液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大量酸碱不可避免会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损害。开展无污染和低污染低消耗地质样品消解技术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地质实验测试过程必须符合和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这也是地质实验室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LA-ICP-MS)是一种直接固体进样分析技术,完美的达到了绿色分析方法的要求,避免了湿化学消解流程。但LA-ICP-MS无法较好地直接应用于岩石、沉积物或土壤等地质样品中的主微量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的测定。这主要是因为地质样品基体复杂且非常不均一,LA-ICP-MS是一种微区分析技术,每次分析进样量非常少(小于1μg),剥蚀的样品量太小无法代表实际样品的化学组成,造成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较差(10-40%)。提高激光剥蚀地质样品的均一性(代表性)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因此,如何将全岩粉末样品制备成均一、稳定、可直接用于激光剥蚀的样品靶是该方法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岩石、沉积物、土壤或矿物等地质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同位素比值分析本身也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估计全国每年完成的样品量应该在4-5千万级,这是一个年产值百亿级的市场。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LA-ICP-MS直接采样分析的地质全岩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的应用于岩石、沉积物、土壤、铝土矿等多种地质样品中主微量元素的测定。基于该样品前处理技术,再结合基体效应抑制技术,成功建立了LA-MC-ICP-MS准确快速测定地质全岩样品中Si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新方法。1、研发绿色高效的激光熔融样品制备技术,突破LA-ICP-MS无法直接应用于全岩样品分析的瓶颈。本文提出使用高能量、长脉宽红外激光器直接熔融地质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这是激光器首次用于全岩地质样品前处理的成功尝试。该技术简单高效,可以把包括富含难熔副矿物的花岗闪长岩在内的硅酸盐岩石样品(包括难熔矿物锆石等)熔融成均一的玻璃,每个样品的熔融过程仅需要几十到几百个毫秒;且全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试剂和样品容器装置,绿色环保。相比直接粉末压片的样品制备方法,该技术将玄武岩标准样品BHVO-2中主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RSD)平均提高5.2倍;将花岗闪长岩标准样品GSP-2中主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RSD)平均提高一个数量级。另外,实验采用该技术对五种USGS硅酸盐岩石标准物质(玄武岩BHVO-2、BCR-2,安山岩AGV-2,花岗闪长岩GSP-2,流纹岩RGM-2)进行熔融,使用LA-ICP-MS测定了标准物质中的45种主、微量元素,除了易挥发元素Cu、Zn和Pb,大部分元素的测定值与推荐值的偏差均在10%以内;主量元素的分析精度(RSD)小于5%,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RSD)小于15%。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样品在24μm的尺度上元素分布仍然均一,可以满足主、微量元素分析的要求。该法极大地提高了地质样品分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研究的一个典范。2、改进激光熔融前处理技术,把激光熔融玻璃法成功应用于沉积物、土壤、铝土矿等含有高挥发性组分的样品分析。沉积物和土壤等地质样品的基体复杂多变,铝土矿中也通常包含有很多难熔矿物(如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等),这些样品通常含有较高的挥发性组分。对于含有高挥发性组分的样品,直接激光熔融无法较好制备成玻璃熔片。针对这几类地质样品,我们对激光熔融前处理技术进行了改进,先通过高温烧蚀去除挥发分,再对样品进行照射熔融。实验对比了直接粉末压片法、直接熔融法以及改进后的样品熔融技术对沉积物和土壤样品的熔融性能。经过烧蚀去除挥发分的样品与火成岩岩石样品一样,可以被熔融成均一的玻璃,相比粉末压片法,将MSCS-3、MSCS-5和GSS-8中各元素的分析精密度平均提高7.7、3.9和3.9倍。采用该样品熔融技术熔融制备了5个海洋沉积物样品、4个土壤样品和6个铝土矿样品:对于海洋沉积物样品,大部分元素的测试值与参考值的偏差都在10%以内;主量元素的分析精度在5%以内,REEs的分析精度在15%以内,其他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通常在10%以内。对于土壤样品,大部分主量元素的测试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微量元素的测试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偏差通常都在15%以内;主量元素的分析精密度在5%以内,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密度在10%以内。对于铝土矿样品,元素分析数量达到了44个,首次给出了W元素的测试值;NIST 697、GBW07178和GBW07181样品中大部分元素的分析精度都在10%以内,与文献报道值的偏差在15%以内;NIST 698、NIST 69b和GBW07177中各元素的分析精密度较高,与文献报道值有较大偏差(15-40%),其中NIST 698微量元素的测试值与最近的文献报道值更为接近(15%以内)。3、建立一种适用于全岩地质样品Si同位素高精度分析的新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已知建立的最快捷的地质样品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硅(Si)是地壳中丰度仅次于氧的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也非常广泛,这就使得对其在各大地质储库中丰度和同位素分布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MC-ICP-MS的出现使得快速高精度的Si同位素测试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Si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溶液法进行同位素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流程更加复杂,而目前对于激光剥蚀进样技术应用于全岩地质样品中Si同位素分析的研究很少。基于新的激光熔融玻璃样品前处理技术,我们建立了LA-MC-ICP-MS准确快速测定地质全岩样品中Si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相比粉末压片方法,30Si/28Si的单点测试精度可以提高~5.7倍。实验分别探究了在使用飞秒激光和纳秒激光进行Si同位素测试时的基体效应:飞秒激光测试时,采用基体匹配的岩石标样BHVO-2G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测试结果,但是采用石英标样NBS-28校正时,测试偏移较大(偏移量δ29Si~0.24‰,δ30Si~0.49‰);使用纳秒激光进行同位素测试时,即使标样和样品样品类型匹配,基体元素组成差异较大时仍然无法准确校正。基体效应在“湿”等离子体模式下被有效抑制。在相同的信号强度下,飞秒激光的分析内部精度和外部精度比纳秒激光分别提高1.85和2.4倍。使用fs-LA-MC-ICP-MS对6个国际和国内标准参考物质进行Si分析,测试值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测试精度较前人的激光分析结果均得到了显着提升,δ29Si的分析精度在0.06‰到0.11‰之间,δ30Si的分析精度在0.10‰到0.17‰之间。该分析流程基于激光熔融玻璃样品制备技术,是目前准确测定全岩地质样品中Si同位素组成最快的方法,极大的简化了分析流程、提高了分析效率。
阮博[9](2020)在《蒙脱石介导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等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在环境中累积,极大地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有机污染土壤中活性降解菌与土壤中矿物之间缓慢、持续的共存关系是表生环境中特别重要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之一,对土壤中PAHs的修复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论文选取PAHs中的模式化合物菲(Phenanthrene)为研究对象,利用从PAHs污染土壤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粘土矿物蒙脱石(Mt)结合,构建粘土-微生物复合体,极大地提升了对菲的降解效率。同时,为进一步探究菲、降解菌、蒙脱石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将此复杂体系划分为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矿物对微生物生长及活性的影响、微生物对矿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即通过对吸附、降解、矿物溶解等过程的深入剖析,系统地阐述粘土-微生物复合体中粘土与微生物的界面反应机制、菲的降解机理、细菌对矿物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以期为菲等PAHs的生态修复和矿物材料的环境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上述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探究了菲生物降解过程中细菌对矿物(包括蒙脱石和硬脂酸改性蒙脱石)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首先,进行了微生物-矿物复合体对菲的降解实验,在48 h内复合体对初始浓度为100 mg L-1的菲能够降解达到99%以上,相比游离GY2B的降解(约为80%),经蒙脱石吸附固定后的复合体对菲的降解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粘土矿物的加入促进了细菌的增殖和菲的降解。然后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评价细菌对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结构和形貌的改变,特别是测定溶液中矿物主要元素Si和Al的溶出浓度,揭示了矿物溶解过程中四面体片中Si的优先溶出规律。最后,对粘土矿物介导菲降解过程中矿物的溶出机制进行了分析,即pH效应和配体促进共同作用的结果。(2)揭示了鞘氨醇单胞菌GY2B在蒙脱石表面吸附作用机制。采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模型结合扩展DLVO理论研究了细菌在蒙脱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7)和Langmuir模型(R2=0.995)。热力学分析揭示了此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过程的本质,这点能够被扩展DLVO理论证实。测定了不同离子强度下蒙脱石与细菌的表面特性(Zeta电位,水动力学直径和疏水性),并以此计算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能,结果显示在低离子强度下(1-20 m M),细菌吸附在矿物表面主要受长程DLVO力驱动(如静电斥力),而在高离子强度下(50-100 m M),短程(分离距离<5 nm)疏水性作用力和范德华力在矿物对细菌的吸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3)在低有机质水环境下,系统研究了两种典型粘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对水相中低浓度(1 mg L-1及以下)菲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探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如反应时间、溶液pH、矿物投加量、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反应开始60 min内菲便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能够很好地吻合。实验中溶液pH对菲吸附过程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是由于菲在选定的pH范围内无法发生电离导致的;离子强度的加入能够极大促进菲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这主要是由于盐析作用。矿物对菲的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低温更有利于菲的吸附。饱和阳离子蒙脱石吸附实验表明,菲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过程既有疏水性作用的驱动,又受到矿物比表面积和层间可交换阳离子类型的影响。实验中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高岭石,一是由于比表面积的差异,二是与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弱有关。
杨明顺[10](2020)在《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碱低阶煤资源储量丰富、应用比例逐年增大,但这类煤在燃烧或气化等转化利用中易在锅炉、气化炉内发生煤灰沉积、结渣,严重制约装置的安稳运行。论文以高碱低阶煤灰沉积、结渣问题为导向,采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伊宁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白音华矿区的高碱低阶煤样品,以及工业粉煤锅炉、气流床气化炉的灰渣样品,开展高碱低阶煤的逐级化学萃取(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experiment,SCEE)、热解、燃烧、水热处理(脱碱)等试验,应用XRD、XRF、SEM-EDS、FT-IR、TG等,考察高碱低阶煤中碱金属赋存特性、钠钾热迁移行为,探究水热脱碱后煤的成浆、热解、燃烧等加工转化性能的变化及机制。此外,结合Fact Sage、MATLAB、Aspen Plus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高温下煤中矿物质演化、水煤浆气化等建模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煤灰熔融性和黏温特性(简称煤灰熔/黏特性)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高碱低阶煤中Na、K的赋存特性区别明显。各试验煤样中Na元素均以水溶态为主,而K元素则以白榴石KAl Si2O6、正长石KAl Si3O8、钾长石KAl Si O4等不溶态为主。干基煤中Na含量较高,准东煤ZD-1-R、ZD-2-R的分别为3.257mg/g、2.915mg/g,胜利煤SL-6-R的为2.072mg/g,伊宁煤YN-1-R、YN-2-R的依次为1.840mg/g、1.554mg/g;K含量相对较低,胜利煤的为0.493mg/g,准东、伊宁煤的介于0.15~0.3mg/g。Na、K含量均显着高于Cl含量,说明碱金属并非以Na Cl、KCl为主要赋存形式。随着自然煤层纵向加深,准东煤中Na含量降低、K含量变化不大;胜利煤中K显着降低,Na则呈现中层低,上、下层高的“夹板”特征。高碱低阶煤中Na、K的热演化行为差异显着。在燃烧或热解升温过程中,Na、K在500℃时已开始析出。在815℃燃烧温度下,煤灰中Na2O、K2O的逃逸率分别达到35.81%、26.79%。与Na相比,K以钙长石(Ca,Na)(Si,Al)2Si2O8、白榴石KAl Si2O6和K(Si3Al)O8等形式富集于煤灰渣中,逃逸率较低,在高温下呈现相对“惰性”。在工业气流床气化装置中,Na主要向飞灰中富集,而K同时向飞灰、灰渣中富集。Fact Sage模拟显示,气化温度超过1200℃后,Na转化为Na2SO4(g)、Na2O(s)和Na(g)等形式,K转化为K2O(s)、K(g)和KO(s)等形式。高碱低阶煤灰的熔融性指标(FT、ST、DT)、黏温特性指标(T2.5、T25、Tcv)与其灰分、灰成分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K含量越高,煤灰熔/黏特性温度指标随之增大,Na与之相反。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预测模型,FT、ST、DT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分别为0.459%、0.583%、0.409%,小于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的误差1.705%、1.699%、2.186%;T2.5、T25、Tcv预测模型的训练误差分别为0.813%、0.323%、1.193%,明显小于线性回归方法拟合的误差2.539%、3.808%、3.258%。提出了煤气化适应性指数(AIG),赋予K元素在高碱低阶煤转化中的“示踪”功能,建立了简单明了、计算方便的K2O-AIG预测解析式(r2=0.87~0.97)。高碱低阶煤在300℃、60min的水热处理条件下,煤质显着提高,干基灰分中Na2Oeq含量降低至2%以下,准东煤灰Na2O、K2O脱除率最高分别达82.05%、67.39%。煤中大部分Na可经水热脱除,但K以白榴石KAl Si2O6、正长石KAl Si3O8、钾长石KAl Si O4等形式存在,相对难以脱除。水热脱碱机制是涉及脱水、脱氧、脱硫、脱灰、脱碱和碳化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简称“五脱一化”过程),煤中元素发生了迁移变化,Na+、K+等无机成分进入液相当中,少量C、S等有机质以CO、CO2和H2S等形式进入气相。经水热脱碱后,煤灰熔融性特征温度上升,粘污和结渣倾向性减弱。实验室水热处理最高可将低阶煤的成浆浓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但以工业气化废水为水热介质时提浓幅度下降约2~3个百分点。基于水热废液合成的聚羧酸型添加剂FY-AD,比商品添加剂制浆浓度增加约1个百分点。搭建了水热处理提浓制浆连续中试装置(0.2t/d干煤),使工业煤浆浓度提升近7个百分点。水煤浆气化模拟表明,褐煤水煤浆浓度增大,合成气有效气(H2+CO)增加,CO2下降,比煤耗、比氧耗指标均明显降低。经水热处理后,胜利煤的热解表观活化能由9.418KJ/mol上升为14.323KJ/mol,准东煤的热解表观活化能由14.206KJ/mol增加至16.985KJ/mol;燃烧表观活化能也发生明显变化。试验煤样热解、燃烧性能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煤中有机质在水热过程中的流失行为,Na等碱金属主要是在热解或燃烧后期与煤中炭基质发生反应。
二、标准加入原子吸收法测定碳化钨中微量Fe,Mg,Ca,K和Na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加入原子吸收法测定碳化钨中微量Fe,Mg,Ca,K和Na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概况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1.3 印染废水的治理 |
1.2 生物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炭材料的制备 |
1.2.2 生物炭材料的改性研究 |
1.2.3 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炭材料比表面积和官能团的调控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响应面的因素与水平设计 |
2.2.4 污泥/竹材生物炭(BCs)的制备 |
2.2.5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建立 |
2.2.6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 |
2.2.7 生物炭(BCs)的活化 |
2.2.8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MBCs)的制备 |
2.2.9 磁性生物炭(Fe_3O_4-MBCs)的制备 |
2.2.10 生物炭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2.11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试验 |
2.2.12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试验 |
2.2.13 吸附机理研究 |
2.2.14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3.2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与补充 |
2.3.3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
2.3.4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 |
2.3.5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 |
2.3.6 吸附机理研究 |
2.3.7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生物炭多孔材料BC的制备 |
3.2.4 生物炭复合材料TiO_2@Fe-BC的制备 |
3.2.5 生物炭复合材料MgO/ZnO/TiO_2@Fe-BC的制备 |
3.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3.2.7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试验 |
3.2.8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
3.2.9 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
3.3.2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 |
3.3.3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 |
3.3.4 生物炭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生物炭金属氧化物中空催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生物炭微球(BMs)的制备 |
4.2.4 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材料(CSMs和 DSMs)的制备 |
4.2.5 中空催化微球(HCMs)的制备 |
4.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4.2.7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
4.2.8 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球样品的表征 |
4.3.2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 |
4.3.3 模拟太阳光下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 |
5.2.4 光照条件下材料的热能转化 |
5.2.5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5.2.6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照条件下生物炭材料的热能转化效果 |
5.3.2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表征 |
5.3.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净化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二:部分缩略词对照表 |
(2)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氢烷气的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发酵制氢机理及电子传递强化 |
1.2.1 微生物发酵制氢气的反应机理 |
1.2.2 产氢菌NADH平衡调控及电子传递强化 |
1.3 微生物发酵制甲烷机理及电子传递强化 |
1.3.1 微生物发酵制甲烷的反应机理 |
1.3.2 产甲烷菌群种间电子传递机制与比较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菌种的分离和培养 |
2.1.1 纯菌培养基的配制 |
2.1.2 纯菌培养方法 |
2.1.3 混合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
2.1.4 混合菌种的分离和富集 |
2.2 实验设备 |
2.2.1 微生物发酵产气系统 |
2.2.2 其他实验设备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生物质成分测试方法 |
2.3.2 微生物及导电材料微观理化表征 |
2.3.3 溶解性成分测试方法 |
2.3.4 微生物氢酶、电子传递系统活性及NAD(H/~+)含量测试方法 |
2.3.5 微生物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6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表征方法 |
2.3.7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方法 |
2.3.8 气相成分和液相代谢产物测试方法 |
2.3.9 发酵产气及底物代谢的数据分析与计算 |
3 产电细菌与产氢细菌组成互营产氢体系的电子传递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金属还原地杆菌、混合产氢菌种及细胞色素c材料 |
3.2.2 暗发酵产氢 |
3.3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促进暗发酵产氢 |
3.3.1 金属还原地杆菌与产氢菌不同接种比下的发酵产氢性能 |
3.3.2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多层胞外聚合物对暗发酵产氢影响 |
3.4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对产氢菌的胞内代谢影响 |
3.4.1 产氢菌的氢酶活性 |
3.4.2 产氢菌的电子传统系统活性 |
3.4.3 产氢菌的NAD(H/~+)水平 |
3.5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提升产氢系统电化学性能 |
3.6 金属还原地杆菌及其胞外聚合物对产氢菌群结构的影响 |
3.7 金属还原地杆菌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8 细胞色素c促进暗发酵产氢 |
3.9 金属还原地杆菌与产氢菌互营代谢促进暗发酵产氢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4 产电细菌与甲烷古菌互营产甲烷:生物膜成分与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菌种及材料 |
4.2.2 硫还原地杆菌与甲烷八叠球菌共培养产甲烷 |
4.3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产气性能 |
4.4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生物膜的微观形貌 |
4.5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下共培养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
4.5.1 碳毡生物膜的电化学性能 |
4.5.2 悬浮液的电化学性能 |
4.6 外源碳毡和电刺激对共培养体系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4.6.1 碳毡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6.2 碳毡生物膜胞外聚合物中多糖浓度变化 |
4.6.3 悬浮液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发酵产甲烷的电子传递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2.1 沸石咪唑酯骨架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5.2.2 厌氧发酵菌种 |
5.2.3 厌氧发酵产甲烷 |
5.3 沸石咪唑酯骨架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微观表征 |
5.4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乙醇发酵产甲烷 |
5.5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提升产甲烷系统的电化学性能 |
5.6 多孔碳弱化纳米导线/血红素蛋白介导的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
5.7 多孔碳强化氧化还原胞外聚合物介导的种间间接电子传递 |
5.7.1 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5.7.2 胞外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7.3 胞外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变化 |
5.8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对菌群结构的影响 |
5.9 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多孔碳促进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机理 |
5.10 本章小结 |
6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氢菌及产甲烷菌电子传递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案 |
6.2.1 发酵细菌及磁铁矿纳米颗粒 |
6.2.2 第一阶段暗发酵产氢 |
6.2.3 第二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 |
6.3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第一阶段暗发酵产氢 |
6.3.1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气肠杆菌的细胞微观形貌影响 |
6.3.2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气肠杆菌的产氢路径和氢酶活性影响 |
6.3.3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气肠杆菌的胞内电子传递 |
6.3.4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气肠杆菌发酵产氢 |
6.4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第二阶段厌氧发酵产甲烷 |
6.4.1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产氢尾液厌氧发酵产甲烷 |
6.4.2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甲烷菌电子传递能力及胞外聚合物影响 |
6.4.3 磁铁矿纳米颗粒对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
6.4.4 产甲烷代谢功能分析 |
6.5 磁铁矿纳米颗粒促进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机理 |
6.6 两阶段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能量转化效率 |
6.7 本章小结 |
7 产电细菌与纳米磁铁矿杂化体系促进生物质联产氢气和甲烷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案 |
7.2.1 水花生原料及发酵菌种 |
7.2.2 水花生原料发酵产氢/产甲烷实验 |
7.2.3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制备 |
7.2.4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促进水花生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 |
7.3 水花生原料成分及发酵产气性能 |
7.3.1 水花生原料成分随收获月份的变化规律 |
7.3.2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发酵产氢性能 |
7.3.3 发酵产氢尾液联产甲烷性能 |
7.3.4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单阶段发酵产甲烷性能 |
7.3.5 不同月份收获的水花生发酵产气的能量转化效率 |
7.4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表征 |
7.4.1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表观形貌 |
7.4.2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
7.5 地杆菌-磁铁矿纳米颗粒杂化体系提升水花生发酵产气性能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氧逸度 |
1.1.2 榴辉岩部分熔融 |
1.1.3 V的性质及其应用 |
1.1.4 V进入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金红石的方式 |
1.1.5 Zr的性质及锆石在地质中的应用 |
1.1.6 造山带橄榄岩中的锆石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的研究现状 |
1.2.2 V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存在的问题 |
1.2.3 锆石相关的研究现状 |
1.2.4 锆石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2 地幔矿物中锆石溶解度的测定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初始物制备 |
2.2 装样及封装过程 |
2.3 活塞圆筒装置 |
2.3.1 活塞圆筒工作原理 |
2.3.2 实验样品管选择及设计 |
2.3.3 活塞圆筒样品腔组装 |
2.3.4 活塞圆筒部件组装及实验过程 |
2.4 六面顶砧大压机 |
2.4.1 样品组装 |
2.4.2 大压机实验操作步骤 |
2.5 实验样品制靶 |
2.6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6.1 扫描电镜 |
2.6.2 电子探针分析 |
2.6.3 LA-ICP-MS元素分析 |
2.6.4 EPMA与 LA-ICP-MS分析结果对比 |
第3章 实验平衡判断依据 |
第4章 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钒分配 |
4.1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配实验的结果 |
4.1.1 实验产物及矿物组成 |
4.1.2 熔体和样品管组成及氧逸度计算 |
4.1.3 V在榴辉岩各矿物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4.2 讨论 |
4.2.1 V在榴辉岩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 |
4.2.2 V在榴辉岩部分熔融过程中的迁移性 |
4.2.3 V分配系数的应用 |
4.3 结论 |
第5章 钒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影响因素 |
5.1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分配的实验结果 |
5.1.1 实验产物 |
5.1.2 矿物及熔体组成 |
5.1.3 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
5.2 讨论 |
5.2.1 氧逸度和温度对V分配的影响 |
5.2.2 体系组成对V分配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6章 地幔橄榄岩中锆石溶解度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产物 |
6.2 产物组成及Zr在矿物中的溶解度 |
6.2.1 橄榄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2 斜方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3 单斜辉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4 石榴子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5 角闪石组成及Zr溶解度 |
6.2.6 氧化物组成及Zr溶解度 |
6.2.7 熔体组成及Zr溶解度 |
6.3 Zr在地幔矿物中的溶解度 |
6.4 造山带橄榄岩中锆石的成因启示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1 全球钛资源分布 |
1.1.2 中国钛资源特点分析 |
1.1.3 钛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
1.2 四氯化钛的需求及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四氯化钛的需求分析 |
1.2.2 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3 熔盐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4 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3 钛渣碳热氯化基础研究进展 |
1.3.1 钛渣氯化热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
1.3.2 氧化物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
1.3.3 氯化物熔盐体系物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特性及碳热氯化热力学 |
2.1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原料特性研究 |
2.1.1 钛渣化学组成分析及粒度 |
2.1.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相分析 |
2.1.3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扫描电镜分析 |
2.1.4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矿物解离MLA分析 |
2.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热力学 |
2.2.1 碳热氯化热力学理论基础 |
2.2.2 M-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3 M-C-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4 M-O-Cl体系优势区图分析 |
2.2.5 氯化过程有机物生成热力学 |
2.2.6 氯化产物热力学行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3.1 动力学模拟计算VASP软件简介 |
3.2 具体计算方法 |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金红石碳热氯化过程动力学模拟 |
3.3.2 MgTi_4FeO_(10)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3.3 COCl_2在TiO_2和MgTi_4FeO_(10)表面的行为研究 |
3.3.4 CaO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渣氯化用NaCl-MgCl_2-CaCl_2熔盐体系物性研究 |
4.1 熔盐体系组成分析 |
4.2 熔盐物性研究实验原理及方法 |
4.2.1 密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2 粘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3 表面张力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4 实验用主要原料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熔盐体系密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2 熔盐体系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3 熔盐体系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分析 |
4.4 熔盐体系的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及反应机理研究 |
5.1 实验方法及原料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实验原料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氯化温度的影响 |
5.2.2 氯化时间的影响 |
5.2.3 钛渣粒度的影响 |
5.2.4 还原剂种类及配比的影响 |
5.2.5 氯气浓度的影响 |
5.2.6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优选 |
5.3 钛渣碳热氯化过程熔盐及残渣表征 |
5.3.1 氯化过程熔盐表征 |
5.3.2 氯化过程未反应残渣表征 |
5.4 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 熔盐中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1 氯化工艺及设备 |
6.1.2 氯化过程温度调控 |
6.1.3 氯化过程的熔盐组成调控 |
6.1.4 工业试验氯化残渣表征 |
6.2 粗四氯化钛产品表征 |
6.3 粗四氯化钛的净化提纯 |
6.3.1 粗四氯化钛沉降效果分析 |
6.3.2 粗四氯化钛中溶解性杂质的去除 |
6.4 精四氯化钛的应用 |
6.4.1 精TiCl_4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 |
6.4.2 精TiCl_4在钛白生产中的应用 |
6.5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与前景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
(5)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硼的地球化学性质概述 |
1.1.1 硼的基本性质 |
1.1.2 硼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1.1.3 硼的地球化学循环 |
1.2 硼同位素的研究现状 |
1.2.1 硼同位素的基本性质 |
1.2.2 不同地质体中的δ~(11)B值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硼的提取、分离、纯化及δ~(11)B值的质谱测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硼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2.2.1 固体样品的分解 |
2.2.2 硼的分离和纯化 |
2.3 B浓度的测定 |
2.4 δ~(11)B值的质谱测定方法 |
2.4.1 热电离质谱法(TIMS) |
2.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4.3 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 |
第3章 不同溶剂对碳酸盐组分硼的提取及对δ~(11)B值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盐湖沉积物的成分分析 |
3.2.3 样品中的水溶性成分分离过程 |
3.2.4 不同溶剂对沉积物碳酸盐组分中硼的提取过程 |
3.2.5 沉积物硼的离子交换分离 |
3.2.6 沉积物δ~(11)B值的测定 |
3.3 不同溶剂溶解沉积物后不溶物残渣的成分分析 |
3.4 不同溶剂对白云石标准样品及石膏试剂的溶解实验 |
3.5 不同溶剂对沉积物样品Y19提取出的B含量以及δ~(11)B值 |
3.6 方法重复性实验 |
3.7 小结 |
第4章 络合剂及微升华法用于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干扰的消除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于前处理过程中沉淀的消除 |
4.3.1 沉积物样品硼的提取 |
4.3.2 离子交换过程 |
4.3.3 样品δ~(11)B值的测定 |
4.3.4 加入EDTA-2Na后 NIST SRM951 中硼的回收率 |
4.3.5 分离过程中硼的分馏 |
4.3.6 加入EDTA-2Na对天然碳酸盐沉积物硼同位素的影响 |
4.4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消除残留EDTA-2Na对硼同位素测定的影响 |
4.4.1 微升华实验装置及微升华过程 |
4.4.2 微升华对EDTA-2Na的去除效果 |
4.4.3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对NIST SRM951 硼回收率和δ~(11)B值的影响 |
4.4.4 离子交换与微升华联用对实际样品硼的回收率和δ~(11)B值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pH值条件下人工无镁卤水无机碳酸盐沉积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人工无镁卤水的配制 |
5.2.3 实验装置 |
5.2.4 实验过程 |
5.2.5 样品中硼的分离纯化 |
5.2.6 合成无机碳酸盐δ~(11)B值质谱测定 |
5.3 沉积物的成分 |
5.4 合成碳酸钙沉积的化学组成 |
5.5 合成碳酸钙的δ~(11)B值 |
5.6 小结 |
第6章 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碳酸盐的δ~(11)B值 |
6.1 引言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样品的采集 |
6.4 样品的前处理 |
6.4.1 样品的成分分析 |
6.4.2 样品的预处理 |
6.4.3 样品中硼的分离纯化 |
6.4.4 东台剖面碳酸盐质谱测定 |
6.5 东台剖面矿物组成特征 |
6.6 东台剖面碳酸盐的B含量及δ~(11)B值特征 |
6.7 东台剖面碳酸盐δ~(11)B值与其它盐度指标对东台盐湖盐度的指示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镁元素在硅酸盐熟料和水泥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料组成对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水化膨胀的影响 |
1.2.2 煅烧制度对熟料中MgO存在状态和方镁石膨胀的影响 |
1.2.3 MgO对水泥熟料矿物相含量和强度的影响 |
1.2.4 MgO-SiO_2-H-2O胶凝体系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2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1 原料 |
2.1.1 高镁石灰石原料 |
2.1.2 工业熟料和石膏 |
2.1.3 铝土矿和硅灰 |
2.1.4 化学试剂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合成熟料的烧成 |
2.2.2 自制铝相和铁相的烧成 |
2.2.3 XRD内标法基准熟料的烧成 |
2.2.4 SO_3和F~-掺杂实验 |
2.2.5 不同活性MgO制备水化硅酸镁(M-S-H) |
2.2.6 不同活性MgO制备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 LDHs) |
2.3 分析试样的处理和养护 |
2.3.1 显微观察样品的处理 |
2.3.2 水泥净浆试样的养护 |
2.4 水泥胶砂收缩实验 |
2.5 分析测试方法和仪器参数 |
2.5.1 X射线衍射 |
2.5.2 热分析 |
2.5.3 红外光谱 |
2.5.4 核磁共振 |
2.5.5 扫描电镜 |
2.5.6 富镁相确定过程 |
3 镁元素在石灰石原料及工业硅酸盐熟料中的赋存状态 |
3.1 高镁石灰石中白云石的赋存状态 |
3.2 MgO对熟料中A矿晶型和中间相含量的影响 |
3.3 熟料中方镁石矿物的光学显微特征 |
3.4 熟料断面中方镁石的SEM图像分析 |
3.5 C11熟料抛光样品的元素面扫描分析和BSE图像分析 |
3.6 C11熟料中方镁石的晶粒粒度 |
3.7 C10熟料的BSE图像分析 |
3.8 C10熟料中方镁石晶粒粒度分析 |
3.9 小结 |
4 合成高镁熟料和高镁中间相中镁元素的赋存状态 |
4.1 不同条件下合成高镁熟料中方镁石含量和分布特征 |
4.2 镁元素对合成铝相晶型和含量的影响 |
4.2.1 煅烧温度对典型铝相和铁相的影响 |
4.2.2 MgO含量对铝相晶型和含量的影响 |
4.2.3 合成铝相的微观形貌和微区元素分布 |
4.3 镁元素对合成铁相晶型和含量的影响 |
4.3.1 不同MgO掺量的铁相晶型 |
4.3.2 合成铁相的微观形貌和微区元素分析 |
4.4 离子掺杂对高镁熟料中方镁石含量的影响 |
4.4.1 K值的确定 |
4.4.2 SO_3掺杂对高镁熟料中矿物相含量的影响 |
4.4.3 CaF_2掺杂对高镁熟料矿物相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高镁水泥的体积稳定性及其水化 |
5.1 水泥砂浆的体积稳定性 |
5.2 高镁水泥水化产物的XRD分析 |
5.3 高镁水泥浆体中方镁石的水化 |
5.4 高镁水泥中方镁石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
5.4.1 断面BSE分析 |
5.4.2 水泥净浆断面SEM和EDAX分析 |
5.4.3 水泥净浆抛光表面BSE和EDAX分析 |
5.5 含镁相在水泥中的碳化 |
5.6 小结 |
6 低活性方镁石水化形成的M-S-H Mg-Al LDHs的性质和结构表征 |
6.1 低活性方镁石水化形成的M-S-H的性质和结构表征 |
6.1.1 煅烧MgO的活性和XRD分析 |
6.1.2 不同活性MgO水化形成的M-S-H的强度,流动性和pH值 |
6.1.3 MgO和SF水化产物XRD,TG分析 |
6.1.4 MgO和SF水化产物的FTIR和NMR分析 |
6.2 低活性方镁石水化形成的Mg-Al LDHs的性质和结构表征 |
6.2.1 合成LDHs的XRD分析 |
6.2.2 合成LDHs的DTG和DSC分析 |
6.2.3 合成LDHs红外光谱分析 |
6.2.4 合成LDHs微观形貌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贻贝壳的新型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贝壳概述 |
1.2.1 贝壳的结构 |
1.2.2 贝壳的组成 |
1.2.3 贝壳的应用 |
1.3 光催化概述 |
1.3.1 光催化基本原理 |
1.3.2 光催化剂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1.3.3 反应条件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
1.3.4 光催化剂改性 |
1.3.5 光催化剂载体 |
1.4 几种重要光催化剂简介 |
1.4.1 TiO_2光催化剂 |
1.4.2 新型Bi系光催化剂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化学试剂与原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贝壳基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1 贝壳预处理 |
2.2.2 贝壳基酸化材料(HAS)的制备 |
2.2.3 贝壳基碳化材料(CMS)的制备 |
2.2.4 Bi_2MoO_6/CMS和钇掺杂Bi_2MoO_6/CMS光催化剂的合成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2.3.7 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分析 |
2.3.8 元素分析 |
2.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2.3.10 热重-差热分析法 |
2.3.11 光致发光光谱 |
2.3.12 总有机碳分析 |
2.4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2.4.1 光催化降解装置 |
2.4.2 光催化降解实验 |
2.4.3 循环实验 |
2.4.4 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
第三章 贝壳硅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形貌分析 |
3.2.2 化学组分分析 |
3.2.3 光吸收特性分析 |
3.2.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3.2.5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3.2.6 降解产物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贝壳钙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贝壳的TG/DTA分析 |
4.2.2 形貌分析 |
4.2.3 化学组分分析 |
4.2.4 光吸收特性分析 |
4.2.5 光催化性能研究 |
4.2.6 光催化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_2MoO_6/CM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形貌分析 |
5.2.2 化学组分分析 |
5.2.3 光吸收特性分析 |
5.2.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5.2.5 光催化机理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钇掺杂Bi_2MoO_6/CM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形貌分析 |
6.2.2 化学组分分析 |
6.2.3 光吸收特性分析 |
6.2.4 光催化性能研究 |
6.2.5 光催化机理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新一代地质全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元素、硅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适用于激光剥蚀进样的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2 硅同位素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建立地质全岩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2 地质全岩样品的Si同位素分析 |
第二章 仪器设备简介 |
2.1 高能量红外激光器 |
2.1.1 仪器概述 |
2.1.2 整机原理及组成 |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2.2.1 溶液进样系统 |
2.2.2 等离子体源 |
2.2.3 接口锥区域 |
2.2.4 离子聚焦系统 |
2.2.5 质量分析器 |
2.2.6 检测器 |
2.3 激光剥蚀系统 |
2.3.1 激光剥蚀系统简介 |
2.3.2 激光参数对剥蚀性能的影响 |
2.3.3 元素分馏效应 |
第三章 绿色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2 样品及样品前处理过程 |
3.2.3 元素测定及数据处理 |
3.2.4 实验方案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次数对样品熔融结果的影响 |
3.3.2 与粉末压片法的分析结果对比 |
3.3.3 校正方法结果对比 |
3.3.4 五种国际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 |
3.3.5 小束斑模式下熔融玻璃的均一性评估 |
3.3.6 挥发性元素的挥发行为探讨 |
3.4 小结 |
第四章 样品前处理技术用于各类地质样品元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2 样品及样品前处理过程 |
4.2.3 元素测定及数据处理 |
4.2.4 实验方案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前处理方法对瞬时信号的影响 |
4.3.2 前处理方法对主微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
4.3.3 海洋沉积物样品元素分析结果 |
4.3.4 土壤成分样品元素分析结果 |
4.3.5 铝土矿样品元素分析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快速熔融技术在同位素测试中的应用——Si同位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2.2 样品及样品前处理过程 |
5.2.3 硅同位素测试及数据处理 |
5.2.4 实验方案设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快速熔融玻璃法和粉末压片法Si同位素分析对比 |
5.3.2 飞秒激光测试Si同位素中的基体效应 |
5.3.3 加水对飞秒激光测试Si同位素中基体效应的影响 |
5.3.4 纳秒激光用于Si同位素分析 |
5.3.5 地质样品标准物质中Si同位素组成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火成岩地质样品标准物质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2 海洋沉积物地质样品标准物质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 3 土壤成分地质样品标准物质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4 铝土矿地质样品标准物质元素分析结果 |
附表 5 地质样品标准物质 Si 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 |
(9)蒙脱石介导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环芳烃及其危害 |
1.2 PAHs污染常用治理技术 |
1.2.1 吸附去除PAHs |
1.2.2 微生物降解去除PAHs |
1.3 粘土矿物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1.3.1 粘土及粘土矿物 |
1.3.2 粘土矿物在环境修复方面的应用 |
1.4 粘土矿物与细菌吸附作用研究 |
1.4.1 矿物对微生物吸附机理的研究 |
1.4.2 矿物对微生物吸附的理论与模型研究 |
1.4.3 矿物对微生物吸附的表征技术研究 |
1.5 粘土矿物-微生物-PAHs相互作用研究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菲降解过程中鞘氨醇单胞菌GY2B与蒙脱石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鞘氨醇单胞菌GY2B的培养 |
2.2.4 蒙脱石-细菌对菲的降解 |
2.2.5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游离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实验 |
2.3.2 蒙脱石-细菌复合体对菲的降解 |
2.3.3 菲降解过程中细菌对蒙脱石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菲降解过程中鞘氨醇单胞菌GY2B与蒙脱石相互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脱石对鞘氨醇单胞菌GY2B吸附作用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蒙脱石对鞘氨醇单胞菌的吸附 |
3.2.4 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表征 |
3.2.5 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动力学 |
3.3.2 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分析 |
3.3.3 蒙脱石与鞘氨醇单胞菌GY2B相互作用能计算 |
3.3.4 低分子量有机配体对蒙脱石吸附细菌的影响 |
3.3.5 蒙脱石吸附鞘氨醇单胞菌GY2B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粘土矿物对菲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吸附实验 |
4.2.4 菲的测定分析 |
4.2.5 材料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时间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 |
4.3.2 pH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 |
4.3.3 矿物投加量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 |
4.3.4 离子强度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 |
4.3.5 温度对矿物吸附菲的影响 |
4.3.6 不同饱和阳离子蒙脱石对菲的吸附 |
4.3.7 材料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菲降解过程中鞘氨醇单胞菌GY2B对硬脂酸改性蒙脱石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鞘氨醇单胞菌GY2B的培养 |
5.2.4 硬脂酸改性蒙脱石的制备 |
5.2.5 改性蒙脱石-细菌对菲的降解 |
5.2.6 材料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菲降解过程中矿物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 |
5.3.2 菲降解过程中矿物表面形貌的变化 |
5.3.3 菲降解过程中矿物微结构的变化 |
5.3.4 菲降解过程中矿物元素的溶出释放 |
5.3.5 菲降解过程中矿物溶出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碱煤中碱金属赋存特性研究进展 |
1.1.1 煤中钠钾元素赋存形态 |
1.1.2 煤中钠钾元素丰度定量研究 |
1.2 高碱煤中钠钾的热迁移研究进展 |
1.3 高碱煤中钠钾对煤灰化学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
1.3.1 煤灰沉积、结渣的危害 |
1.3.2 煤中钠钾元素对煤灰化学行为影响机制解析进展 |
1.4 高碱煤的灰熔/黏特性模拟预测研究进展 |
1.5 高碱煤中碱金属的脱除研究进展 |
1.6 文献综述结论 |
1.7 论文研究的目标、技术路线、内容及方案 |
1.7.1 研究目标 |
1.7.2 技术路线 |
1.7.3 主要内容与方案 |
1.8 本章小结 |
2 样品、装置与研究方法 |
2.1 煤样采制与编号 |
2.2 主要化学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1 煤的元素分析仪 |
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
2.3.5 X-荧光光谱仪(XRF) |
2.3.6 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 |
2.3.7 热重分析仪(TG) |
2.3.8 气相色谱仪(GC) |
2.3.9 煤灰熔融性测试仪 |
2.3.10 煤灰黏温特性测试仪 |
2.4 主要实验方法 |
2.4.1 煤的逐级化学萃取试验 |
2.4.2 实验室煤的快速升温热解试验 |
2.4.3 实验室煤的燃烧试验 |
2.4.4 煤的热重热解/燃烧试验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
2.4.5 工业粉煤气流床气化与粉煤燃烧锅炉装置取样分析 |
2.4.6 高碱煤的水热处理(脱碱)试验 |
2.5 主要模拟及计算方法 |
2.5.1 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 |
2.5.2 Fact Sage模拟研究 |
2.5.3 水煤浆气化过程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特性 |
3.1 试验方法 |
3.2 煤质特性 |
3.3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特征 |
3.3.1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的丰度 |
3.3.2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赋存的形式 |
3.3.3 高碱低阶煤中主要矿物成分 |
3.3.4 钠钾在高碱低阶煤层的纵向分布特征 |
3.3.5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与氯的伴生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在热转化过程中的演化 |
4.1 试验方法 |
4.2 实验室规模研究 |
4.2.1 碱金属在高碱低阶煤快速升温热解中的迁移 |
4.2.2 碱金属在高碱低阶煤燃烧中的迁移 |
4.3 工业装置规模研究 |
4.3.1 碱金属在工业粉煤锅炉燃烧中的迁移 |
4.3.2 碱金属在工业粉煤气流床气化中的迁移 |
4.4 碱金属的热迁移及矿物质演化模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建模研究 |
5.1 样本量的建立 |
5.1.1 煤灰熔融性建模数据 |
5.1.2 煤灰黏温特性建模数据 |
5.2 高碱低阶煤灰熔融性建模研究 |
5.2.1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5.2.2 线性回归分析 |
5.2.3 BP神经网络建模 |
5.3 高碱低阶煤灰黏温特性建模研究 |
5.3.1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5.3.2 线性回归分析 |
5.3.3 BP神经网络建模 |
5.4 高碱低阶煤气化适应性指数的提出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碱低阶煤中钠钾的水热法深度脱除 |
6.1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水热处理温度对煤中碱金属的影响 |
6.2.2 水热处理时间对煤中碱金属的影响 |
6.2.3 水热处理后煤质变化 |
6.2.4 水热处理后煤的表面官能团变化 |
6.2.5 水热处理后煤灰成分变化 |
6.2.6 水热处理反应的副产物特性 |
6.2.7 高碱低阶煤水热脱碱机理的探究 |
6.3 本章小结 |
7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加工转化性能的影响 |
7.1 试验方法 |
7.2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灰熔/黏特性的影响 |
7.2.1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7.2.2 水热脱碱对煤灰黏结性能的影响 |
7.3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的成浆及模拟气化性能的影响 |
7.3.1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
7.3.2 基于工业固定床气化废水对褐煤进行水热提浓制浆 |
7.3.3 基于水热废液制备聚羧酸型水煤浆添加剂 |
7.3.4 褐煤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模拟 |
7.3.5 低阶煤水热处理提浓制浆连续性中试装置(0.2t/d)的建设与运行 |
7.4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热解性能的影响 |
7.4.1 高碱低阶煤热解特征参数 |
7.4.2 高碱低阶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解析 |
7.5 水热脱碱对高碱低阶煤燃烧性能的影响 |
7.5.1 高碱低阶煤燃烧特征参数 |
7.5.2 高碱低阶煤燃烧反应动力学解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标准加入原子吸收法测定碳化钨中微量Fe,Mg,Ca,K和Na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翟世民. 江南大学, 2021(01)
- [2]产电细菌及碳/铁基导电材料促进微生物电子传递强化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研究[D]. 李慧. 浙江大学, 2021
- [3]俯冲带钒和锆地球化学行为的实验研究[D]. 阮梦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李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盐湖碳酸盐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优化及其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剖面中的应用[D]. 杨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6]镁元素在硅酸盐熟料和水泥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D]. 宋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7]基于贻贝壳的新型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D]. 蔡璐. 东华大学, 2020(01)
- [8]新一代地质全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元素、硅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D]. 张晨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9]蒙脱石介导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D]. 阮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高碱低阶煤中钠钾对灰熔/黏特性影响及其水热脱除[D]. 杨明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