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把握胸痛诊断的线索(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珍[1](2021)在《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纪鑫毓[2](2021)在《“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诊疗思维贯穿于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始终,是医者对疾病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转化的隐性思考过程。“象”“气”“神”相关范畴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诊疗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注重三者相关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中医的学术流派和诊疗方法派系繁多,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不同的辨证模式。多种辨证模式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但其深层次的诊疗思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并且学术的百花齐放使得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流派分歧、选择倾向等问题。所以,进一步探寻不同辨证模式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把握中医临床的诊疗思维模式的核心。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假说。本文通过对“象”“气”“神”概念的界定,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关联关系,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突破即有的“象”“气”“神”分而论之的认识,将三者有机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阐述“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科学内涵,系统梳理“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揭示“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彰显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提供新思路。目的本研究欲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界定本研究中“象”“气”“神”的内涵,诠释“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第二,通过分析代表性的医家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方式及运用方式,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不同辨证中的不同体现,以揭示诊疗思维的客观化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挖掘和整理历代文献中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选取代表性的着作,对“象”“气”“神”的内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采用发生学的方法,反映和揭示“象”“气”“神”概念的发生、演化。采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理解和解释,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后续研究夯实基础。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对“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在历代医家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分析。以真实世界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象”“气”“神”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建立临床数据库,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信息内容。使用R软件(4.6)对回顾性研究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对一般研究性指标进行频数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组内检验的统计方法采用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运气时段患病百分比的差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挖掘,界定“象”“气”“神”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及整体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象”“气”“神”的哲学内涵均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而形成的,保留了体验和概括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统一的特点。“象”存在于周易的卦象以及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老子的“大象无形”“道中有象”、儒家的“象以比德”、庄子的“象以筑镜”等方面都是援引“象”来阐述学术理念,是古人对于世界探知的方法;不同的时代对“气”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仍存在着相同之处。如“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具有物质性和不断运动的功能属性,能够沟通天地万物,决人生死。道家以“气”来论道,老子援引“气”诠释道、无、朴的内涵。庄子援引“气”论述不受客观事物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神”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观察以及鬼神的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神”有不同的内涵,如原始社会的灵魂和鬼神的观念,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动物神的崇拜,以及父系社会时期对“祖先神”的崇拜。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逐渐加深,“神”渐渐褪去了自然和动物的形态,而向附有人性的“神”过度。2.界定“象”“气”“神”在本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本文研究的“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具有“物象”和“意象”两个层面。“物象”是指事物所展现的表象,医者通过对“物象”的思考抽提凝练为“意象”,展现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间节段相对静止的状态,具有物我合一的属性;“气”主要指气机,即自然万物与人体之气的运行机制和功能活动,涉及升降出入等活动状态;“神”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角度,“神”是自然万物运动的玄妙和变化规律,这种变化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狭义角度指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情感等。3.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本文认为“象”是“气”“神”的外在表现和相对静止的状态;“气”的运动是“象”“神”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主宰,但也同时以“象”“气”为物质基础。“象”“气”“神”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时注重“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的舌象、脉象、面象、形态等能够探知人体内部“气”的运动和“神”(精神、意识、情绪)的状态变化;人体之气和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能够导致人体之“象”和“神”的状态变化;人的“神”(精神、意识、情绪)能够影响“象”的改变和人体之“气”的运动。从狭义角度来讲,医者通过人体所呈现的“物象”经过思考形成“意象”,以判断人体“气”与“神”的状态,从真义角度来讲,“象—气—神”包含“形气神”和“精气神”的内涵。4.“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中,医者通过对患者的“物象”的观察,经过思维的分析加工形成“意象”,“象”包括“物象”与“意象”,通过相对静止的“象”来认识人体中变化的“气”“神”。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人体“气”“神”之偏颇,从而达到恢复人体之“象”的正常状态。在诊疗思维过程中,“象”“气”“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中医诊疗过程中是把“象”“气”“神”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完整揭示疾病本身存在的客观的本质,更客观有效地诊治疾病。通过对历代医家的论着进行分析,探索“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发现不同的医家着作对“象—气—神”的诊疗思维模式不尽相同。5.以冠心病的回顾性研究为例,分析天地之气对人体之“象”和“神”的影响,探索性分析三者在现代临床中的关联,根据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换算成五运六气、节气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在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病人数最多(485人),在客运为土运时发病人数最多(595人);冠心病的兼证如睡眠欠佳会随着客气以及客运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所有症状均与两目少神,面色晄白存在关联关系。6.“象—气—神”三位—体诊疗思维模式虽然源自古代医家,但是与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的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能把中医诊疗思维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融合,使得理论和现代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那么将会使中医诊疗思维模式更加清晰化、客观化、技术化。结论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挖掘和分析,从哲学和中医的角度发现“象”“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从而构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探索性分析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整体观的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探讨了该模式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医家着作中的“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揭示“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挖掘“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象”是“气”“神”状态的展现,“气”是“象”“神”的变化的动力,“神”是“象”“气”的运动主宰。其次“象”“气”“神”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一起共同展现人体的状态,“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包含了“形气神”与“精气神”的内涵。2.揭示了“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结构和内涵,其内涵是中医诊疗体系中,不仅时刻关注诊察主体的“象”,更注重象所反映出来的气运动的功能和“神”(意识、精神、情绪)的情况,不仅关注人的疾病,也将人置身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整体把握诊察时的功能状态。其结构具有动态时空性、普遍性、稳定结构性、可演化性、注重体悟性等特点。3.系统挖掘并分析了部分中医名家的代表着作,探究“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潜在的表达和运用方式。发现各个时期的医家着作对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的运用不尽相同,“象”“气”“神”三者在古代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4.探索性分析了在真实世界临床中,“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五运六气、节气)能够影响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的变化,人体的神(精神状态)与人体之象(疾病的症状)存在一定相关趋势。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角度,验证“象”“气”“神”三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王心意[3](2021)在《室早与颈椎影像学异常相关性及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中医证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临床上存在着许多无明显心脏器质性病变、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导致治疗方面无从下手。临床上很多心血管科大夫在治疗时,应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后效果不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引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心律失常和颈椎病在临床均很常见,往往被认为是两种独立不相关的疾病。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心律失常和颈椎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有人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提出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颈椎病变与心律失常的种类可能存在对应关系。但目前关于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病例报告、治疗措施等,对于颈椎影像学异常表现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等具体问题研究较少。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大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但目前对于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人群的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1.对脊柱相关性心脏疾病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动态前沿;2.探索室性早搏和颈椎影像学异常的相关性及相关危险因素;3.探讨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一:基于CiteSpace的脊柱相关性心脏疾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1.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核心合集为数据源,检索脊柱相关性心脏疾病的文献,借助CiteSpace V.5.7.R1软件和CNKI平台自带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期刊、学科分布进行分析,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2.结果:共纳入1851篇文献,研究呈波动增长;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为《临床误诊误治》、《颈腰痛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等;载文量前三名的学科为外科学、中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该领域发文量前三名学者为陆明华、段俊峰、刘健;发文量前三名的机构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心病科、国际脊椎矫正学联合会中国分会;不同研究团队、机构之间缺乏合作;本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颈源性高血压、颈心综合征、颈源性心绞痛、颈源性心律失常等颈椎引起的心脏疾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法。预测未来将围绕治疗对策继续深入研究。3.结论:分析结果揭示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可参考的选题内容和研究方向。研究二:室性早搏和颈椎影像学异常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1.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服务平台系统中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0月1日的具有动态心电图(Holter)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结果的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收集详细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室性早搏(VPB)组和对照组。所有临床资料采用Excel 2019录入,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结果:对入选的187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一般资料:VPB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着差异;(2)VPB与心率变异性:VPB组和对照组的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不同水平人数分布不同(P<0.05),对照组的RMSSD、pNN50水平显着低于VPB组(P<0.05)。两组的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3)VPB与颈椎影像学异常的相关性:VPB组在C5/6位置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PB的发生与否和C5/6病变显着相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196,P=0.007),与颈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VPB次数和C5/6、C6/7病变显着相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171,P=0.019),(r=0.164,P=0.025),与颈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4)VPB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33(95%CI:1.006-1.060,P<0.05),C5/6:OR=4.051(95%CI:1.297-12.654,P<0.05),RMSSD:OR=2.517(95%CI:1.535-4.128,P<0.05),均为VPB发生的危险因素。3.结论:VPB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年龄、RMSSD、pNN50、C5/6病变有显着差异;C5/6、C6/7病变可能导致VPB次数增加;年龄、C5/6病变、RMSSD是VPB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供了 VPB和颈椎病具有相关性的临床证据,为开展颈心病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研究三: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研究1.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充分调研后,制定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纳入病例,填写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构建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心律失常及颈椎影像学指标的关系。2.结果:共纳入121例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91例,年龄16-86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头晕、乏力、失眠、胸闷、食少纳呆、心悸、口干咽燥、肢体麻木、头痛、恶心呕吐、口苦、气短、急躁易怒、痰多、胸痛、眩晕、脘腹胀满、颈项强、耳鸣等为其主要症状及体征。经KMO和Bartlett的检验显示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7个公因子。公因子1为肝阳证因子;公因子2为痰湿证因子;公因子3为气虚证因子;公因子6为血瘀证因子;公因子7为单一的舌象,可属于气虚、阳虚、血虚等证。公因子4只有头晕、头痛两个症状,未能归入单一的证型。将公因子聚类分析后得到3种主要中医证型,分别为痰湿中阻、气虚血瘀、肝火炽盛。并初步探索了中医证型与心律失常、颈椎影像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发生室性早搏时,出现痰湿中阻证的几率较低;室性早搏次数越多,出现气虚血瘀证的几率越高;发生心动过缓时,出现痰湿中阻证的几率较高;C2/3存在病变时,出现痰湿中阻证的几率较低;C2/3存在病变时,出现肝火炽盛证的几率较高。3.结论:目前初步探索出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中医证型与心律失常、颈椎影像学指标的关系,为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中医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秦明芳,韦丽华,廖华,王思婷[4](2021)在《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临床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应用为主要方法,报道了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实践,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为优化护理临床教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方法以临床多学科协作结合PBL为主要教学表现形式,构建护理教学查房临床带教模式。结果临床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培养了护士和学生的综合评估能力和创新能力。结论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应用,能够优化临床护理教学,值得在医学院校中推广应用。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5](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认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李佳音[6](2020)在《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确认葛根芩连汤方证,并通过整理导师黄煌教授应用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经验,以“方-病-人”学说为指导,归纳出葛根芩连汤适用人群特征和主治疾病谱,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葛根芩连汤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煌教授门诊病案记录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近五年效案80例,并择取古今名家医案75例作为参照研究对象,通过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诊疗模式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确认葛根芩连汤方证,以及适用人群体质特征和适用的主治疾病谱。结果:(1)葛根芩连汤适用人群体质特征。以男性45-55岁左右,肥胖倾向者,及女性17-29岁,体格中等偏胖者为多见。体貌特征包括:头面、肩背皮肤异常,如皮肤油腻、好发痘疹、色素沉着、体毛较重、毛孔角化甚或黑棘现象。面红,肤色较暗,眼睑红或巩膜红染,男性眼皮脂肪厚,脂肪型眼袋突出。唇红或暗红,或有酒渣鼻,或额红。腹部充实,上腹部或有满闷不适,或有弥漫性压痛,但按之则有弹性。颈肩背肌肉厚实,拘急不舒,筋肉板凝,常感身重乏力,尤以腰骶下肢为甚。时有烦躁焦虑,部分患者记忆力减退或思维迟钝。舌红,多暗红,质坚老,苔黄、厚、腻,或舌底静脉充盈。脉有力,或数或滑。多有不良饮食及习惯,喜食辛辣油腻及饮酒等。(2)适用症状包括便溏、腹泻、粘滞不畅、便频、肛门灼热、腹胀、腹痛、反酸、嗳气、呕恶、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口干口渴、口腔溃疡、视物模糊、咽喉肿痛、鼻衄齿衄、多汗、盗汗、头颈汗出、心悸、胸闷、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及性功能下降、小便短赤、尿痛、尿热、身热,怕热、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雄激素等。(3)适用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脑中风、颈椎病、头痛、失眠、冠心病、心律失常(过速)、神经证、急慢性肠炎、反流性胃食管炎、痢疾、痤疮、湿疹、耳鸣耳聋、多囊卵巢综合征、前列腺炎、阴道炎、流行性感冒、口腔溃疡、牙周炎、牙周脓肿、小儿中毒性肠炎、肠伤寒、麻疹、乙型脑炎等。结论:在“方-病-人”诊疗模式指导下,对导师医案及古今名家医案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明确了葛根芩连汤方证,包括适用病症及适用人群的特质;以病案数据为基础,明确并验证了导师提出的“葛根背”的具体含义,并对导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了总结。
吴东,张抒扬[7](2020)在《诊断错误的原因和对策》文中提出诊断错误是常见的临床现象,其原因可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两方面。客观条件包括无错型误诊和系统因素。主观认识以病情掌握不充分,对急危重症估计不足以及各类认知错误为代表。多数诊断错误是由于医生的临床思维偏差所致,而非能力不够或知识欠缺。常见的认知错误包括可获得性偏倚、代表性偏倚、确认偏倚、过于自信及锚定错误。全面、动态观察病情并注意反思,有利于减少诊断错误。临床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采用正确的思维和严谨的作风,才能不断提高诊断水平,从而造福患者。
田彬[8](2020)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误诊研究 ——附84例临床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分析误诊原因,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共84例,年龄1177岁,中位数39.5岁,男性62例(73.8%),女性22例(26.2%),男女比例为2.8:1。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当病例出现符合IE的疑诊条件时,根据医师是否意识到存在IE的可能,将病例分为未误诊组和误诊组。分析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从中发现被医师忽略的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线索。结果:体温在38℃以上的占比97.6%(82/84),心脏杂音82.1%(69/84),脾大27.4%(23/84),心衰27.4%(23/84),栓塞46.4%(39/84)。本组资料首诊误诊率为73.8%,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原因待查、下呼吸道感染是较常见的误诊病种。在患者就诊过程中,IE易患因素(P=0.001)、血管征象(P=0.001)、心脏杂音(P=0.034)、栓塞(P=0.004)等临床表现未引起医师重视而出现误诊,而随着被忽视的次要标准增多(P=0.005),越容易出现误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E是误诊率高的疾病,对于不明原因反复发热、存在心脏杂音,以及合并栓塞等血管征象和各种IE易患因素的患者,应警惕IE的可能,及时采用IE诊断基石。提高医师对IE的认识,注意加强多专业协作,从而减少IE的误诊。
路漫漫[9](2020)在《《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体质是人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中医体质学的提出,对于体质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五形人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黄帝内经》论述最为完整的体质类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需要对其理论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挖掘。本研究从《黄帝内经》出发,对五形人相关内容及其结合历代医家的注解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并借鉴近现代相关研究的交叉点,对五形人体质成因,分类依据,体质辨识特征等进行梳理,建立调理方法。并在现代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其辨识特征初步研制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试图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意在丰富中医体质学内容,为临床辨体论治与辨体养生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采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类型进行梳理,从体质内涵、辨识标准、调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在调查问卷设计时采用专家访谈法,对调查问卷的维度和条目提供了专业的意见。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黄帝内经》体质总览。从体质的思维及概念出发,首先了解当时对于体质思维的认识,再对《黄帝内经》的体质观进行梳理,对其中体质思想及内容进行宏观把握。第二部分为《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辨识。首先对五形人框架涉及的阴阳、五行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以便对其体质形成的内涵进行把握。再对五形人体质参照现代体质学框架进行梳理,综合古今文献对其体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形成五形人体质的辨识内容。并将五形人体质与《黄帝内经》中其他体质分类方式,与目前应用较多的体质相比较,找到其联系,对体质理论进行丰富。第三部分为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的初步研制。将五形人体质参照现代医学、体质学、心理学等辨识量表或问卷的标准,初步研制具有中医特色并符合现代体质学标准的调查问卷。以实现五形人体质类型的应用。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根据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五种体质的不同形成5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4个维度,包括形态特征、心理特征、发病倾向、适应能力,根据已经总结的体质类型特征建立条目,采用专家访谈法对条目内容进行筛选,初步形成调查问卷。第四部分为五形人体质的调理,《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出的五形人针刺规律,又根据五形人的体质特点,相对应的五行属性等内容,归纳总结出五形人各自的调理和养生办法,包括药物调理、针刺调理、音乐调养、饮食调摄、运动养生五个方面,基本形成了五形人的调理原则和方案。结论:1.《黄帝内经》形成了特有的以天人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为主的体质观内容,对体质进行总体的把握。同时,《黄帝内经》的体质虽具有不同的分类角度和依据,但都强调了体质形成的先天和生理因素,重视体质的动态平衡,在具体论述时侧重气血的描述,重视结合临床,突出因人制宜。2.五形人体质分类依据引用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偏于抽象的概念,将其作为分类框架依据,以五行为依据,先将人分为五种体质,再将每种体质细分为五五二十五种,借五音的高低命名,实际将阴阳五行有机的结合,体现了“阴阳可分”“五行互藏”的理念,同时在内容的论述上又结合了藏象学说。巧妙而形象的突出了中医特色,也使五形人成为后世体质分类的蓝本。3.五形人体质类型的形成主要依靠先天因素,即生活的地域、性别、父母的遗传以及所处的社会因素等均会对体质内容所论及的形态结构、心理特征、适应能力、疾病的发病倾向和易感性等五形人体质的组成方面产生区别和影响,参考现代相关标准后,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4.五形人与《黄帝内经》其他体质分类内容横向相比,从体质的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心理特征、气质性格,以及与体质的形成具有影响因素的地域、年龄等方面,具能找到相通的论述,强调了人的综合特性。5.五形人与朝医四象人都以人的先天生理为体质形成的因素,虽在理论基础和框架上有差别,但从脏腑角度木形人-太阳人、金形人-太阴人、土形人-少阴人、水形人-太阴人一一对应,九种体质的形成原因包含了先天禀赋和后天相关因素,因此五形人与其从脏腑、气血以及易患疾病方面,木形人-气郁体质、火形人-阴虚体质、土形人-痰湿体质、金形人-气虚体质、水形人-阳虚体质进行一一对应。在形态特征、心理特征、易患疾病方面均具有相通之处,对五形人体质的论述和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6.结合阴阳五行以及脏象学说,提出了体质的调理方法,以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纠正体质出现的偏颇。主要可采用针灸和方药形式,日常的调养从饮食、音乐、情志和四季养生方面进行。
李建国,齐惠军,郭慧,申张顺[10](2019)在《正确的诊断源于科学的思维》文中研究说明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批判性思维,是不断分析、证实、补充、修改临床决策的思维过程;降阶梯思维是临床思维的第一原则,是保障病人安全的根本;重视病人的症状学,以症状学导向的诊疗模式更符合疾病诊断的临床实践,是通向病人"真实世界"的便捷、高效途径;大型仪器检查是医生思维的延伸,不能有效扩展医生的横向思维;建立思维"清单"可以减轻医生记忆负担,减少漏诊的可能性;流程化思维是将复杂的临床决策过程简单化并流程化落实的思维过程。
二、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把握胸痛诊断的线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把握胸痛诊断的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2)“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诊疗思维研究进展 |
1.1 传统文化对中医诊疗思维的影响 |
1.2 基于古籍的中医诊疗思维研究 |
1.3 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研究 |
1.4 中医诊疗模式的革新研究 |
1.5 中医诊疗思维方法的研究 |
1.6 研究评述 |
1.7 展望 |
2 中医“象”范畴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象”的内涵研究 |
2.2 中医“象”的特点研究 |
2.3 中医象思维的研究 |
2.4 “象”与象思维在中医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
3 中医“气”的研究进展 |
3.1 中医“气”的内涵研究 |
3.2 中医“气”的特点研究 |
4 中医“神”内涵的研究进展 |
4.1 中医“神”的内涵研究 |
4.2 中医“神”的特点研究 |
5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5.1 “象”与“气”的相关性 |
5.2 “气”与“神”的相关性 |
5.3 “象”与“神”的相关性 |
5.4 “象”“气”“神”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6 小结 |
前言 |
第一部分 “象”“气”“神”概念的界定 |
1 “象”概念的界定 |
1.1 “象”概念的发生 |
1.2 “象”的哲学内涵 |
1.2.1 符号之象——象征万物的起源 |
1.2.2 象以比德——从意象上升至德行圭臬 |
1.2.3 随物赋形——主观与客观的天道象征 |
1.3 “象”的中医内涵 |
1.3.1 天地自然之“象” |
1.3.2 人体之“藏象” |
1.3.3 诊疗活动中的“象” |
1.4 小结 |
2 “气”概念的界定 |
2.1 “气”概念的发生 |
2.2 “气”的哲学内涵 |
2.2.1 冲气为和—《老子》以“气”释道 |
2.2.2 气是宇宙的本源—《列子》论“气” |
2.2.3 气聚而有生—《庄子》论“气” |
2.2.4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淮南子》论“气” |
2.2.5 太虚即气—张载论“气” |
2.3 “气”的中医内涵 |
2.3.1 天地自然之“气” |
2.3.2 人体之“气” |
2.3.3 诊疗活动中的“气” |
2.4 小结 |
3 “神”概念的界定 |
3.1 “神”概念的产生 |
3.2 “神”的哲学内涵 |
3.2.1 天神 |
3.2.2 变幻莫测 |
3.2.3 万物的内在规律 |
3.2.4 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 |
3.3 “神”的中医内涵 |
3.3.1 阴阳不测—天地自然运动的规律 |
3.3.2 精神内守—人体生命活动之“神” |
3.3.3 诊疗活动中的“神”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1 “象”“气”“神”相互关联 |
1.1 “象”是“气”“神”的状态体现 |
1.1.1 藏象—藏于内,象见于外 |
1.1.2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
1.2 “气”是“象”“神”的本质与动力 |
1.2.1 人体之气的运动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2.2 天地自然之气导致人体之象、神的变化 |
1.3 “神”是“象”“气”的主宰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
2.1 “象—气—神”的广义内涵 |
2.2 “象—气—神”的狭义内涵 |
2.3 “象—气—神”的真义内涵 |
2.3.1 “象气神”与“精气神”发微 |
2.3.2 “象气神”与“形气神”发微 |
第三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理论研究 |
1 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含义 |
1.1 诊疗的基本含义 |
1.2 思维模式的含义 |
1.3 中医诊疗思维的特点 |
2 “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 |
2.1 象的不同的层次 |
2.2 司外揣内 |
2.3 知常达变 |
2.4 见微知着 |
3 中医“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特点 |
3.1 变化溟蒙含时空 |
3.2 荡摇浮世生万象 |
3.3 相生相融亦相变 |
3.4 心悟者上达之机 |
第四部分 基于“象—气—神”三位一体诊疗思维模式的临床运用研究 |
1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5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
7 李东垣《脾胃论》 |
8 张景岳《景岳全书》和《类经》 |
9 吴鞠通《温病条辨》 |
10 小结 |
第五部分 以冠心病为例在真实世界中探讨“象—气—神”三位一体的临床关联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排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库的建立 |
2.2 入院日期的转化 |
2.2.1 五运主运、客运的时间转化 |
2.2.2 六气主气、客气的时间转化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单一运气时段、节气与冠心病罹患的关系研究 |
3.2 基于五运六气研究运气与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关系 |
3.3 基于五运六气分析患者症状与情绪的关系 |
4 研究结果 |
4.1 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 |
4.1.1 一般资料 |
4.1.2 合并症的频次 |
4.2 五运六气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分析 |
4.2.1 主气、客气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2 主运、客运与疾病发病情况 |
4.2.3 二十四节气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
4.3 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客气情况下症状与情绪状态的研究结果 |
4.3.1 不同客气的症状情况 |
4.3.2 客运与症状情绪的关联 |
4.4 冠心病症状的相互关联关系 |
5 讨论 |
第六部分 从“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角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 |
1 “象—气—神”诊疗思维模式是复杂的巨系统 |
2 从表象到意象—状态与知识的转化 |
3 从“气”的运动状态到中西医的交叉融合 |
4 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 |
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 |
(3)室早与颈椎影像学异常相关性及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律失常与颈椎病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情况 |
2 西医研究进展 |
3 中医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
1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2 中医药数据挖掘中存在的问题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基于CiteSpace的脊柱相关性心脏疾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年发文量分析 |
2 文献来源分布 |
3 学科分布情况 |
4 作者共现分析 |
5 研究机构共现 |
6 关键词分析 |
三、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小结 |
研究二 室性早搏和颈椎影像学异常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采集指标 |
5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
2 两组之间HRV指标的比较 |
3 颈椎病变与VPB的相关性分析 |
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讨论与小结 |
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2 研究结果的分析 |
3 本研究特点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小结 |
研究三 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诊断标准 |
5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
2 中医证候的频数分析 |
3 基于因子分析的证候特征研究 |
4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候特征研究 |
5 中医证型分布 |
6 中医证型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
7 中医证型与颈椎影像学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8 中医证型与心律失常、颈椎影像学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三、讨论与小结 |
1 关于中医证型研究方法的讨论 |
2 对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的中医证型的分析 |
3 中医证型与与心律失常、颈椎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1. 师资力量与培训 |
2. 教学内容的编写构建 |
3.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二、教学实施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效果评价 |
三、结果 |
四、总结与体会 |
(一)教学案例的编写 |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
(三)存在问题 |
1. 案例设计问题 |
2. 学生学习效果问题 |
3. 教师导学的问题 |
五、结束语 |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6)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方证相应 |
二、方-病-人诊疗模式 |
第一章 葛根芩连汤方论及研究现状 |
1 历代方论 |
1.1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
1.2 利遂不止 |
1.3 脉促 |
1.4 表未解 |
1.4.1 具体病位 |
1.4.2 病邪性质 |
1.4.3 对分歧的思考 |
1.5 喘而汗出 |
1.6 小结 |
2 药论与方解 |
2.1 葛根 |
2.2 黄芩 |
2.3 黄连 |
2.4 甘草 |
2.5 方解 |
3 现代研究 |
3.1 药理学研究 |
3.2 现代临床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黄煌经验之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资料纳入 |
1.2 工具软件 |
1.3 数据整理 |
1.4 统计及数据挖掘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适用体质研究 |
2.2 适用症状研究 |
2.3 适用疾病研究 |
2.4 主体适用人群病症研究 |
2.5 用方规律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讨论 |
1 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 |
1.1 体质特征 |
1.1.1 主体适用人群的确定 |
1.1.2 体貌特征 |
1.1.3 精神心理状况 |
1.1.4 生活方式 |
1.2 适用症状 |
1.3 药证相关 |
1.3.1 葛根证 |
1.3.2 黄连证、黄芩证 |
1.3.3 甘草在葛根芩连汤中的作用 |
1.4 葛根芩连汤与肠道菌群 |
1.4.1 葛根芩连汤适用疾病 |
1.4.2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适用疾病的相关性 |
1.4.3 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 |
1.4.4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证发病趋向 |
1.4.5 肠道菌群与葛根芩连汤作用机制 |
1.5 小结 |
2 黄煌经验探讨 |
2.1 GGQLT综合征 |
2.2 Ⅱ型糖尿病 |
2.2.1 用方经验 |
2.2.2 葛根的剂量 |
2.2.3 大黄、肉桂 |
2.2.4 葛根的煎煮法 |
2.2.5 药物炮制与丸剂的使用 |
2.3 方证鉴别 |
2.3.1 病症相类 |
2.3.2 方组相类 |
2.3.3 患者身形相类 |
2.4 使用注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1 葛根芩连汤方证 |
1.1 适用人群 |
1.2 适用病症 |
1.3 方证提要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数据标准化-加味药物名称及品种 |
附录二: 数据标准化-体征 |
附录三: 数据标准化-症状 |
附录四: 数据标准化-现代病名 |
附录五: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
附录六: 葛根芩连汤方人体貌特征图谱 |
附录七: 黄煌教授验案举隅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诊断错误的原因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创造和改善诊断的客观条件 |
1.1 尽量减少无错型误诊 |
1.2 研究、控制与改进系统因素 |
2 避免主观认识错误 |
2.1 重视基本临床信息 |
2.2 优先考虑急危重症和可以治疗的疾病 |
2.3 努力减少认知错误 |
2.4 高度重视随访 |
(8)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误诊研究 ——附84例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实验室检查 |
2.3 超声心动图 |
2.4 误诊情况 |
2.5 就诊过程 |
2.6 治疗结局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3.3 实验室检查情况 |
3.4 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
3.5 误诊原因分析 |
3.6 减少误诊的措施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体质理论概说 |
1 《黄帝内经》体质概念 |
2 《黄帝内经》体质观 |
2.1 天人一体观 |
2.2 形神一体观 |
2.3 五脏一体观 |
3 《黄帝内经》体质分类的特点 |
3.1 分类方式多种,论述不离气血 |
3.2 强调先天因素,重视动态平衡 |
3.3 理论结合临床,突出因人制宜 |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辨识 |
1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涉及相关概念解读 |
1.1 阴阳学说 |
1.2 五行学说 |
2 五形人体质类型 |
2.1 木形人体质类型 |
2.2 火形人体质类型 |
2.3 土形人体质类型 |
2.4 金形人体质类型 |
2.5 水形人体质类型 |
3 五形人体质与《黄帝内经》其他体质理论的联系 |
3.1 体质分类划分依据 |
3.2 生理功能形态机能 |
3.3 心理特征性格气质 |
3.4 地域不同产生体质差异 |
3.5 不同年龄段产生体质差异 |
4 五形人体质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
4.1 朝鲜四象体质分类 |
4.2 中医九种体质 |
第三部分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的初步研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2.1 全面梳理论述五形人体质类型的特征表现 |
2.2 科学阐述五形人体质的理论内核 |
2.3 编制具有实用性的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 |
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3.1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维度构架 |
3.2 条目池的编制依据 |
3.3 五形人体质辨识问卷条目池建立和筛选 |
3.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调理与养生 |
1 五形人体质调理 |
1.1 药物调养 |
1.2 经络调理 |
2 五形人养生原则 |
2.1 四时养生 |
2.2 饮食调养 |
2.3 音乐疗法 |
2.4 情志调摄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10)正确的诊断源于科学的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 批判性思维 |
2 临床思维的“降阶梯思维”原则 |
3 重视症状学有助于深入病人的“真实世界” |
4 正确选择临床思维模式 |
5 流程化思维 |
6 结语 |
四、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把握胸痛诊断的线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学检查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探究[D]. 卢建珍.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2]“象-气-神”三位一体中医诊疗思维模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D]. 纪鑫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室早与颈椎影像学异常相关性及心律失常合并颈椎病中医证候研究[D]. 王心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实践[J]. 秦明芳,韦丽华,廖华,王思婷. 高教学刊, 2021(11)
- [5]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6]基于黄煌经验的葛根芩连汤方证研究[D]. 李佳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诊断错误的原因和对策[J]. 吴东,张抒扬.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03)
- [8]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误诊研究 ——附84例临床报告[D]. 田彬.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9]《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及应用研究[D]. 路漫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正确的诊断源于科学的思维[J]. 李建国,齐惠军,郭慧,申张顺. 医学与哲学,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