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京国际微电子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

2000年北京国际微电子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

一、2000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周潇[2](2015)在《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及技术路线图研究 ——以纳米导药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中叶,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全面爆发,这类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固有的生活模式,让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纪元。在这类新技术中,新兴技术的作用尤为突出,它具备创造并改变传统行业模式及经济结构的重大作用。在技术更替不断加快的今天,各国政府只有及时的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准确评估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不败。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在众多技术中识别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并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vealing Innovation Pathways(揭示技术创新路径)(1064146)”以及教育部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项目“面向新兴技术的技术发展路径研究:以纳米药物递呈系统为例(13YJC630042)”,重点针对纳米导药系统这一新兴技术领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在方法创新以及案例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1)本文提出了一个识别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的方法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纳米导药系统进行了有效验证。本文对比及总结了“新兴技术”“高新技术”“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等相关概念,识别其异同点,并借此归纳出新兴技术热点领域可能具备的相关特征。除此之外,对历史上新兴技术热点领域案例的有效总结,也为进一步确定“热点”特征奠定了基础。在模型建立上,本文充分利用案例总结、工作组研讨、文本挖掘及数学模型这四种工具,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识别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的方法,并创新性的将可靠性模型融入到模糊综合评价中,使得判定结果更加具有逻辑性。由此,本文共识别出纳米导药系统中4个热点方向。这些研究结论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本文融合定性及定量信息,有效建立了一个识别新兴技术热点领域技术创新路径的综合模型,并以固体脂质纳米粒子(SLN)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这一部分,本文利用技术结构分解及SAO理论的相关思路及方法,对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的技术演化过程进行深入挖据,并利用技术路线图(TRM)将其创新过程可视化。在这一模型中,本文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1)利用技术结构分解、主题词簇合并与主成分分析法,有效识别领域子系统及技术簇;2)利用SAO理论的相关方法,明确技术簇间的动态演化关系;3)利用技术路线图的相关思路与方法将演化关系可视化。在这一部分,本文统合了三类数据源的相关信息,利用了多种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建立起一个识别新兴技术热点领域创新路径的通用模型。这一部分的结论也为下阶段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本文在充分挖掘新兴技术热点领域阶段特征及风险效益的基础上,基于图论及净增效益法,提出了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模型。在这一部分,本文创造性的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法”与“净增效益法”结合起来,动态选择技术发展的最优路径。本文在这里的研究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识别了SLN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并明确各阶段面临的风险效益。第二,结合多准则决策模型以及净增效益法对技术各阶段的风险效益进行有效评估。第三,结合图论中“最短路径法”的相关思路与方法,动态选择技术发展的最优路径。因此,该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出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创新路径,还能够明确每条路径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及效用情况,其结论还可以帮助国家或行业投资者,按照技术发展的阶段有针对性的做出投资及扶植计划。

朱凤凯[3](2014)在《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传统农村居民点在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和功能演变,选取北京市郊区农村典型样带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式、特征及成因,探寻土地利用转型背后的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规律和机理。同时,将规律和机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提出基于功能需求和演变规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调控模式,为实现农村居民点可持续利用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科学支撑。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显性转型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上。随着与中心城距离的拉近,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不断增加,土地利用格局也从农村住宅占主导的单一形式,逐渐转变为住宅、产业、公共服务等用地形式并存。作为土地利用结构的补充,农户宅基地的多功能利用,从近郊到远郊,存在商、住、工业和旅游接待等农户自住用途之外的功能衍生。农村居民点显性形态在空间上的圈层分异,符合竞租理论。城市扩张和功能外溢是农村居民点显性转型的主要外部驱动因素。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降低租值消散,将外在收益内部化的努力,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显性转型的内生动力。(2)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转型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去集体化和农村非农产业升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农村建设用地经营利用中“集体意志”的逐渐退出,代表着农村生产资料配置模式的市场化转变;后者则代表着农村经济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趋势,是农村居民点服务范围扩大的一种间接体现。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反映出,农村居民点用地由原来的保障性功能逐渐衍生出收益功能,从而影响着农户的生计。(3)土地利用转型是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表征属性。土地利用的显性转型,反映了作为聚落个体的农村居民点经济产出的变化;而土地利用的隐性转型,则预示着城乡系统的要素流动和市场配置中,农村居民点角色的转变。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背后,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由内生型向外生型的根本性转变。三个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演变案例分析,从微观上印证了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时空规律和机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呈现出的土地利用形态与功能的空间分异,实际上是传统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功能外溢这三股发展驱动力,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作用范围上叠加的结果。农村居民点的功能演变和分化过程,也是外部环境对其“自然选择”的过程。土地利用形态,则是作为“基因”的功能,在农村居民点本体上的表达。(4)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城中村整治案例的分析,提炼出以功能调控为主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框架。基于功能需求的现状分析和基于功能演变规律的功能规划,是功能调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功能调控原则应是,保护和继承有需要的功能,引导和剔除不需要的功能。

郭金明[4](2013)在《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术研发计划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论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为深化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并且为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科技哲学领域的科技与社会理论。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是文献调研方法,即论文研究以对各种学术资料和政府管理文件进行分析为基础。其次论文研究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针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每一个重要的组织管理问题,论文都会比较国内外为解决问题已经采取的办法。再次是从研究逻辑上看,论文采用了先对重要的组织管理问题单独研究然后再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最后,论文也采用了其它如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论文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首先通过计划的历史和环境分析发现并提出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面临的真正问题,包括计划成果如何向产业有效扩散、企业怎样有效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科技经费的法律监管以及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等。在综合考虑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上,论文选择前四个问题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第二部分,论文对第一部分选择的四个组织管理问题,对应地简称为成果扩散问题、企业参与问题、计划定位问题和法律监管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办法的设想。针对计划定位问题,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的状况、原因及纠正政策,考察了国外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的情况,提出了将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重新定位于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的设想;针对成果扩散问题,论文首先提出并分析国家科技营销理念,接着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别考察境外和境内政府促进科技成果扩散的做法,最后设想在我国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针对企业参与问题,论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包括企业实验室在内的影响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主要因素,然后考察了国外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并且专门分析了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两点关于企业参与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设想;针对法律监管问题,论文对科技经费监管主要手段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分析,对美国的科技经费监管体系特别是部门监察制度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监管法律体系的设想。第三部分,论文对计划定位问题、成果扩散问题、企业参与问题和法律监管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最后建议。综合分析首先是四个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分析四个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在问题单独分析后提出的关于解决办法的设想得到了检验,这些设想相互一致,不存在冲突。综合分析随后把四个问题看着组成一个系统然后分析这个系统的环境因素对四个问题产生的影响。最后,论文在综合考虑解决办法相容性以及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建议。第四部分,论文对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首先讨论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以及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机制问题。接着讨论的是高技术研发计划新阶段的管理手段问题。最后讨论了计划领域调整以及国际合作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三部分提出的综合解决四个问题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论文建议将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于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建议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关键措施包括在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内部组建科技营销组织以及以商业计划为中心选择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等;建议科技计划管理部门鼓励企业全程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并且明确规定企业与国家分担高技术研发成本的原则;建议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监管部门的司法机制以及强调在实践中以司法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科技经费进行监管等内容。论文的主要创新有两处。其一是为系统解决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成果扩散问题,论文创造性地提出并分析了国家科技营销理念。国家科技营销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中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借鉴企业市场营销的思想和做法,从而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地扩散。其二是论文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不同科技经费监管手段的优劣并且系统深入地考察了美国的部门监察制度,论证了在我国建立以司法手段为中心的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的必要性。

戴鹏[5](2012)在《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主要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国内外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生产持续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国民经济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成为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瓶颈,亟需进行产业调整。金融危机在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世界主要产业加快向我国转移,为我国参与产业再分工创造了历史机遇。当前,我国必须加速产业调整和发展,扩大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和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体系具有迫切性,而鉴于财税政策对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深远影响,构建和完善推进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分配无所不包,既有缺位分配,又有越位分配,高度集中统一,居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地位,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核心;财政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制约和支持包含在财政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分析之中,至多在财政收入来源的国民经济部门构成和财政分配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分析中显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各自活动的领域和范围,财政活动介入生产领域的实现形式相应也有所变化。目前,财政已经从计划经济运作的核心转型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核心,需要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配置理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地对产业的存量进行有效的转换与调整,对产业的增量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发展,即推动产业调整和发展。本文以财税政策为主线,从产业的视角对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结构理论、自主创新理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做了文献综述;从财政的视角概括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再生产理论、政府功能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十大振兴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全局性特征。本文检视了我国现有产业调整和发展财税政策的不足,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全文由八章组成,约10万字,基本按照理论分析——经验分析——对策建议的路径展开,重点放在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构建上。第一章,导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论文的创新及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本文从产业的视角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其重点是对产业结构理论、产业自主创新理论、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本文从财政的视角对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述评,主要是对经济再生产理论、政府功能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在产业调整和发展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提炼。第三,本文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对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政策基础进行了综述,分别阐释了财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最后,对上述文献综述做了一个简要的小结。第三章,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界定、财政机理与效应。首先,本文尝试性的界定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目标体系和主要任务;其次,本文分析了财税政策促进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机理;最后,本文分析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政效应,即对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第四章,中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环境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指出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及区域间产业分工不合理;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现状,指出我国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业技术水平落后,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第三,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探讨了资源和环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不足,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欠佳。第五章,财政政策变迁与产业调整和发展。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改革开放中期(1992-2003),科学发展新时期(2004-2008)、国际金融危机以来(2008-),并就各阶段财政政策对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六章,中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障碍。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调控机制障碍;其次,本文分别分析了我国现有财税政策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障碍性因素。第七章,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历史背景和国情,分别制定了富有成效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其中,美国“锈带复兴”成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示范;日本制定了系统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决策和实施机制科学合理;韩国作为后发国家在扶持战略性产业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方面的成效显着。美日韩在产业调整和发展方面的相关举措,为中国完善财税政策促进产业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第八章,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完善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调控机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防止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失效;其次,本文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政策建议,主张不仅要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布局;第三,本文提出了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主张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拓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持功能;第四,本文提出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主张构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和税收政策体系;第五,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主张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激励政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通过对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规划、国家相关政策性文件和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科学界定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系统阐述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目标体系和主要任务等内容。其中,将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界定如下:为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通过实施一定政策扶持措施,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经济活动。二是根据经济再生产理论、政府功能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完善了公共财政介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财政与产业发展的一般关系出发,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功能理论,探究了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所涉及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对于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全局性特征。揭示了财税政策促进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了产业调整和发展对于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以及产业发展各阶段的财政效应。三是系统的梳理了制约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障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特别是,主张不仅要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布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张完善财税政策体系,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然,由于本文可供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且本人理论研究水平尚有较大程度的不足,导致本文尚存在不少局限。一是本文对财政介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但囿于现有文献相对较少,阐述尚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本文着力于分析和构建财政政策框架体系,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不足。三是本文分别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但相关政策尚有待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尚难以断定。

杨阳[6](2012)在《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预控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毒品,走私等有组织犯罪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犯罪手段的日益现代化,洗钱犯罪也日益猖獗。何谓洗钱犯罪?洗钱犯罪是怎样形成的?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如何?打击洗钱犯罪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已经有很多学者在洗钱犯罪的概念、成因、犯罪方法和预控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洗钱犯罪的预控研究尚属空白。通过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可以清晰看到洗钱犯罪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如何利用宏观经济调控预防和控制洗钱犯罪应该是当今反洗钱研究的新方向。从1997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今的稳健财政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宏观经济学也在不断创新,目前正在从宏观层面阶段发展到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鉴于此,宏观调控的方向也在从总量调整转为局部调控。可以说,在积极财政政策阶段,由于国家正在大面积促进经济发展,致使一些经济犯罪包括洗钱犯罪的大量产生,04年之后的国民经济稳健发展,在一定层面上控制了洗钱犯罪的扩张,以房地产宏观调控为例,2000年从减免税收,下降贷款利率等方面大力促进发地产也发展,导致大量洗钱者通过购买商品房进行洗钱,直到2010年9月,房产限购政策出台,才有效遏制了直接通过购买房产洗钱的犯罪数量。随着本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毒品犯罪、走私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猖獗,洗钱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为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活动,遏制其进一步泛滥,各国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纷纷制订相关法律予以惩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强,洗钱犯罪在我国正逐步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和探讨洗钱犯罪产生的原因,提出其预防对策,对于我国进一步打击洗钱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洗钱的力度加强,传统的洗钱方法越来越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为了规避现有的反洗钱措施,犯罪分子将洗钱活动从现实世界转向了虚拟空间,利用电子货币轻而易举地将犯罪所得转移到世界的任一角落,利用网络银行或者利用网上赌场进行更为隐秘的洗钱犯罪。另外,由于我国对洗钱范围的界定只限于上游犯罪,从而助长了赌博、组织卖淫、私分国有资产等犯罪行为,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洗钱方法。针对这种高科技和中国特色的洗钱犯罪活动,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防范和惩治措施,通过立法、科技、金融、建立预防机制,特别是利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措施,以有效地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待反洗钱问题的态度不一致。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对洗钱采取纵容的态度可能会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洗钱存在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不仅掩盖了赃款的真实来源,切断了警方追查犯罪的线索,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且也影响了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及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认为反洗钱可能会影响外商投资、经济发展的认识是片面的、短视的。有效地控制洗钱犯罪活动不是单纯地打击犯罪,更为重要的是保护金融体系的纯洁性,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创造和平和稳定的生活秩序。当前,洗钱活动之猖獗,洗钱手段之高科技,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笔者认为,容忍这股势力继续蔓延的结局将是一场灾难,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洗钱活动的打击刻不容缓。本文就洗钱犯罪的方法及预控洗钱犯罪的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期望能够对反洗钱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德富[7](2011)在《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资金、规模和行业竞争等条件的约束,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小而精”、“小而专”的利基战略。然而,大量研究表明,选择利基战略中小企业的绩效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小企业利基战略与绩效逻辑关系中的调节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立足中国情境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借鉴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的理论成果,从理论上推衍出影响采用利基战略中小企业绩效的调节因素,即企业发展阶段、政治关系和技术能力;进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案例研究方法,给出了利基战略与上述调节因素协同作用于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思路和结论如下:第三章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模型。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利基战略对绩效的影响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耦合中演化的:在“时间”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绩效影响不同;在“空间”上,从外部影响环境中找出“政治关系”,从内部影响环境中找出“技术能力”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绩效的主要调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模型”。第四章利用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机械设备行业2007~2009年数据,基于动态的观点,把发展阶段作为调节因素,实证研究利基战略对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企业产品利基与绩效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产品利基和企业发展阶段的相互作用对中小企业的绩效有正向影响,即在创业期产品利基对其绩效结果有正向的影响关系。第五章基于强关系理论、弱关系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机械设备行业2007~200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小企业政治关系的强弱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强政治关系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产品利基和强政治关系的相互作用对中小企业的绩效有正向影响。第六章用MY公司的案例,把技术能力作为调节因素,通过访谈、实地研究、历史与档案数据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利基企业绩效因素中,利基市场选择与技术能力演化路径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技术能力与利基市场动态匹配是决定MY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并给出了一些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许颖[8](2009)在《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决策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现代化的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对增强公共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强化对公共政策过程的监督,提高公共决策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三部分。文章第一部分阐述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构成及作用。文章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主体、客体及信息流程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探讨了经济、体制或制度、文化、技术环境因素对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影响,阐述了信息系统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我国公共决策中的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但在公共决策主体、信息流程及环境等三个方面还存在着制约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发展的因素。文章第三部分提出,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应以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实现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主体的多元化、完善信息系统运行机制、优化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环境。

何文成[9](2008)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以说,任何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二○○四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指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是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西方学者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对象,其成果对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企业指导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国际化主要研究一个国内企业怎样发展为一个跨国公司。国外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缺乏战略因素的考虑,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引入战略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进入的是复杂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充满不同风险的全球市场,周密的战略实施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成功非常重要,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外部的市场环境仅仅是提供了进行跨国发展的机会,企业自身的能力才是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末来的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哥本哈根商学院尼古莱·J·福斯教授提出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能力观”。在我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很肤浅。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表明,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是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入手,或是纯粹地从战略到战略,只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本身,而不研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管理与控制,再从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由于忽视战略控制问题而造成国际化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对当今居于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而言,每一家的成长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几乎都经受过挫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控制力从而导致企业面临困境甚至死亡的例子非常多,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即是典型的一例。论文针对现有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不足,在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控制能力的新视角,重新思考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整合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定位,建立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综合理论框架和思路,强调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构建及整合优势不应该是对企业既定国际化战略的被动适应,而应发展成为企业赢得国际化可持续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点:(1)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能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的最新发展研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研究视角,对其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2)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机理与内核进行了论述,从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演化机制,并对国际化战略风险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之间的动态转化机制作了剖析。(3)构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概念模型,从5个维度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全球化反应能力、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和跨文化融合能力来考察分析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力度,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国际化战略控制模型,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4)建立了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客观评价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对分析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制约瓶颈,进而明确企业未来努力方向,维持国际竞争优胜地位,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5)探讨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构建的提升路径,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最后,选取中国大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对本文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杨若凡[10](2008)在《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一直坚持“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指导思想,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体系,同时也通过评估,特别是借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高等职业院校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等院校类型的多样,特别是技术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现有的理论和评估方案已难以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现状,如何充分发挥评估指挥棒的作用,促进技术本科院校的健康发展,并使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当前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内外现有高等教育评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手段,以期对技术本科院校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就开展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背景、意义展开说明,同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研究的方法等。第二章,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沿革。主要从评估理论和评估工作实践两条主线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所取得的成绩和历史意义,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对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现实诉求。在分析我国技术本科院校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技术本科院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此提出对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必然性。第四章,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高等教育评估理念的变革以及院校分类理论的发展与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关系等3个方面,揭示对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构建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第五章,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国际视野。主要从国(境)外高等教育评估管理制度、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及高等教育评估范式、方式和方法的比较分析入手,阐述对构建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借鉴作用。第六章,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对比分析现有高职和本科评估方案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方法,同时根据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特征,提出构建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基本构建了技术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第七章,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实施过程。主要就技术本科院校评估实施过程的3个主要阶段:评估前的准备、实地评估、评估结果的等级判断及整改等的基本任务、应注意的事项及主要方法进行阐述。

二、2000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及技术路线图研究 ——以纳米导药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当前研究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新兴技术的相关概念
        2.1.1 新兴技术的定义及相关特征
        2.1.2 新兴技术的分类
    2.2 技术识别、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相关研究
        2.2.1 技术识别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2.2 技术评价及技术选择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3 技术发展路径的相关研究
        2.3.1 技术发展路径的概念
        2.3.2 识别技术发展路径的主要方法
    2.4 新兴技术商业化评估
        2.4.1 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相关概念综述
        2.4.2 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方法及指标选择的研究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模型研究
    3.1 新兴技术相关概念的辨析
    3.2 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的特征识别
        3.2.1 历史上新兴技术热点领域案例总结
        3.2.2 小结
    3.3 新兴技术热点领域特征分类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技术分层及指标分类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指标的量化
    3.4 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模型的建立
        3.4.1 可靠性理论概述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3.4.3 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模型的构建
    3.5 案例研究
        3.5.1 NEDD领域的介绍及发展
        3.5.2 NEDD领域的数据获取
        3.5.3 NEDD子系统划分及主要研究领域识别
        3.5.4 NEDD热点领域识别
        3.5.5 总结与讨论
第4章 基于SAO理论及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研究
    4.1 基于技术结构分解理论的技术簇识别及子系统划分研究
        4.1.1 技术结构分解理论在系统分层上的相关研究
        4.1.2 主题词簇合并(Term clumping)的相关研究
        4.1.3 PCA算法及技术组自动识别与分类技术的相关研究
    4.2 基于SAO理论的技术簇关系识别研究
    4.3 技术路线图的相关理论研究
    4.4 基于SAO理论及技术路线图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模型构建
    4.5 实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图论及净增效益法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模型研究
    5.1 技术系统演化的阶段论
    5.2 各阶段的技术风险及效用分类
    5.3 技术阶段性风险效用评估研究
        5.3.1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风险效用评估研究
        5.3.2 基于净增效益法的技术风险效用评估研究
        5.3.3 基于图论的技术阶段性风险效用选择研究
    5.4 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及净增效益法的技术风险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5.5 实证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3)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选择
    3.2 研究区自然条件
    3.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显性形态的空间分异
    4.1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分异
    4.2 农村住宅多功能利用的空间分异
    4.3 显性转型与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显性转型的成因与驱动力分析
    5.1 空间分异现象的城市经济学解释——竞租理论的应用
    5.2 空间分异现象的制度经济学解释——租值消散理论的应用
    5.3 农村居民点显性转型的驱动力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转型时空特征及效应
    6.1 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转型的背景分析
    6.2 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转型的特征
    6.3 农村居民点用地隐性转型的效应
    6.4 小结
第七章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机理及微观验证
    7.1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资源配置
    7.2 样带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功能演变的过程和机理
    7.3 样带农村居民点演变机理的微观验证
    7.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功能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治调控研究
    8.1 研究案例概况
    8.2 城中村屡拆不止的原因分析
    8.3 基于功能需求的城中村调控对策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及研究现状
        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2.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2.3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和环境分析
    2.1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历史沿革
        2.1.1 863计划跟踪阶段的历史和特点
        2.1.2 863计划跨越阶段的历史和特点
    2.2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管理环境的变化
        2.2.1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2.2.2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2.3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
        2.3.1 计划成果如何向产业有效扩散
        2.3.2 企业怎样有效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
        2.3.3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
        2.3.4 科技经费的法律监管
        2.3.5 其它比较明显的组织管理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科学定位
    3.1 概述
        3.1.1 计划科学定位的必要性
        3.1.2 计划定位在国际范围内的争论
        3.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3.2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理论分析
        3.2.1 高技术产业化链条
        3.2.2 高技术研发市场失灵的状况及原因
        3.2.3 矫正市场失灵的不同政策选择
        3.2.4 理论定位:共性技术研发
    3.3 发达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3.3.1 美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3.3.2 日本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3.3.3 欧盟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定位
        3.3.4 西方共识:定位于共性技术
    3.4 对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定位的设想
        3.4.1 新定位:重大共性技术研发
        3.4.2 重新定位之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成果扩散
    4.1 概述
        4.1.1 成果扩散问题的复杂性
        4.1.2 系统解决成果扩散问题的必要性
        4.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4.2 国家科技营销理念
        4.2.1 引入市场营销理念的基础
        4.2.2 国家科技营销的基本思想
        4.2.3 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管理高技术研发计划
        4.2.4 组建科技营销组织,履行科技营销各项职能
        4.2.5 国家营销与企业营销的区别
    4.3 发达国家或地区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4.3.1 美国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4.3.2 日本促进成果扩散的做法
        4.3.3 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做法
        4.3.4 境外成功经验的总结
    4.4 我国促进成果转化做法的分析
        4.4.1 国内高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4.4.2 国内科技成果的营销渠道
        4.4.3 国内科技成果的促销措施
        4.4.4 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不足
    4.5 在我国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的设想
        4.5.1 科技计划管理部门组建科技营销组织
        4.5.2 以商业计划为中心选择管理项目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企业参与
    5.1 概述
        5.1.1 企业参与问题的实质
        5.1.2 影响企业参与的多因素性
        5.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5.2 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影响因素
        5.2.1 企业实验室
        5.2.2 企业商业模式
        5.2.3 企业创新文化
    5.3 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计划情况的考察
        5.3.1 美国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5.3.2 日本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5.3.3 欧盟企业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的情况
        5.3.4 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总结
    5.4 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变迁
        5.4.1 1992年以前我国企业实验室的状况
        5.4.2 1992年至今我国企业实验室的发展
        5.4.3 我国企业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趋势
    5.5 有关企业参与问题的两点设想
        5.5.1 鼓励企业全程参与高技术研发计划
        5.5.2 明确规定企业与政府的成本分担原则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的经费监管
    6.1 概述
        6.1.1 我国科技经费监管概况
        6.1.2 法律监管问题的具体含义
        6.1.3 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6.2 主要监管手段的比较分析
        6.2.1 科技经费监管的道德手段
        6.2.2 科技经费监管的行政手段
        6.2.3 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手段
        6.2.4 司法手段为中心的法律监管体系
    6.3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体系考察
        6.3.1 以部门监察制度为基础的监管体系
        6.3.2 美国部门监察制度介绍:以NSF为对象
        6.3.3 美国部门监察具体案例分析
        6.3.4 美国科技经费监管经验:司法是关键
    6.4 在我国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的设想
        6.4.1 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监管的司法机制
        6.4.2 以司法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监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优化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建议
    7.1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相互作用
        7.1.1 成果扩散是共同目标
        7.1.2 计划定位明确扩散成果
        7.1.3 企业参与促进成果扩散
        7.1.4 法律监管规范企业参与
    7.2 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的环境影响
        7.2.1 其它组织管理问题的作用
        7.2.2 密切相关科技计划的制约
        7.2.3 相关立法和司法工作的影响
    7.3 针对主要组织管理问题综合解决的建议
        7.3.1 高技术研发计划重新定位
        7.3.2 实施国家科技营销政策
        7.3.3 鼓励并规范企业参与计划
        7.3.4 建立科技经费法律监管体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高技术研发计划组织管理问题拓展讨论
    8.1 新产业培育与专家参与计划管理
        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8.1.2 专家参与计划管理的机制
    8.2 高技术研发计划新阶段的管理手段
        8.2.1 新阶段管理手段问题的一般讨论
        8.2.2 技术预见手段运用问题的专门探讨
    8.3 计划领域调整与国际合作
        8.3.1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领域调整
        8.3.2 高技术研发计划的国际合作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的总结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主要的高技术研发计划
    附录2 美国AT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附录3 美国TIP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附录4 美国IMI计划管理办法(摘录)
    附录5 向美国NSF OIG进行的邮件咨询
    附录6 2009-2011年美国NSF OIG监察案例一览
致谢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1.5 创新点与局限
2. 文献评述
    2.1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产业视角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自主创新理论
        2.1.3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
    2.2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财政视角
        2.2.1 经济再生产理论
        2.2.2 政府功能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3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政策基础:财税政策
        2.3.1 财税政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2 财税政策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3.3 财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4 财税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4 小结
3.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界定、财政机理与效应
    3.1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目标与任务
        3.1.1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概念
        3.1.2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目标
        3.1.3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3.2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机理
        3.2.1 财税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
        3.2.2 财税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机理
        3.2.3 财税政策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
        3.2.4 财税政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理
    3.3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政效应
        3.3.1 产业调整和发展对财政收支规模的影响
        3.3.2 产业调整和发展对财政收支结构的影响
        3.3.3 产业成长各阶段的财政效应
4. 中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中国的产业结构分析
        4.1.1 三次产业间比重不合理
        4.1.2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4.1.3 区域间产业分工不合理
    4.2 中国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4.2.1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4.2.2 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4.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4.3 中国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分析
        4.3.1 资源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4.3.2 环境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4.4 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
        4.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不足
        4.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环境欠佳
        4.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欠佳
5. 财税政策变迁与产业调整和发展
    5.1 改革开放初期的财税政策与产业发展(1978-1991)
        5.1.1 财税政策目标
        5.1.2 财税政策内容
        5.1.3 财税政策效应
    5.2 改革开放中期的财税政策与产业发展(1992-2003)
        5.2.1 财税政策目标
        5.2.2 财税政策内容
        5.2.3 财税政策效应
    5.3 科学发展新时期的财税政策与产业发展(2004-2008)
        5.3.1 财税政策目标
        5.3.2 财税政策内容
        5.3.3 财税政策效应
    5.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财税政策与产业发展(2008-)
        5.4.1 财税政策目标
        5.4.2 财税政策内容
        5.4.3 财税政策效应
6. 中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障碍
    6.1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调控机制障碍
    6.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政策障碍
        6.2.1 以增收为目标的财税制度及其局限性
        6.2.2 流转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及其局限性
        6.2.3 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局限性
    6.3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障碍
        6.3.1 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6.3.2 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局限性
        6.3.3 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局限性
    6.4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障碍
        6.4.1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障碍
        6.4.2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障碍
    6.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障碍
        6.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障碍
        6.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障碍
7. 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7.1 美国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及其启示—来自“锈带复兴”的经验
        7.1.1 美国“锈带复兴”政策的主要内容
        7.1.2 美国“锈带复兴”政策的启示
    7.2 日本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及其启示
        7.2.1 日本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7.2.2 日本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启示
    7.3 韩国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及其启示
        7.3.1 韩国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7.3.2 韩国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的启示
8. 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8.1 完善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调控机制
    8.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政策建议
        8.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方针
        8.2.2 促进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8.2.3 促进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8.2.4 促进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8.3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建议
        8.3.1 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方针
        8.3.2 完善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体系
        8.3.3 完善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体系
        8.3.4 完善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府采购政策
    8.4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8.4.1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针
        8.4.2 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8.4.3 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税收政策体系
    8.5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8.5.1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方针
        8.5.2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8.5.3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预控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洗钱犯罪概述
    1.1 洗钱犯罪的概念
        1.1.1 洗钱犯罪产生的背景
        1.1.2 洗钱犯罪涵义
    1.2 洗钱犯罪实证分析
        1.2.1 洗钱犯罪现状
        1.2.2 洗钱犯罪特征
        1.2.3 洗钱犯罪的规律
    1.3 洗钱犯罪的危害
        1.3.1 恣纵特定的犯罪行为
        1.3.2 扰乱稳定的金融秩序
        1.3.3 破坏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
        1.3.4 对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2 洗钱犯罪的方法
    2.1 传统洗钱方法
        2.1.1 利用现金交易洗钱
        2.1.2 利用银行洗钱
        2.1.3 综合利用实业与银行洗钱
        2.1.4 以国际商品和资本流动为载体洗钱
        2.1.5 经由证券、期货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洗钱
        2.1.6 经由非金融机构洗钱
    2.2 新型洗钱方法
        2.2.1 地下钱庄跨境洗钱
        2.2.2 预付卡洗钱
        2.2.3 利用房地产洗钱
    2.3 利用高科技洗钱方式
        2.3.1 借助虚拟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交易平台洗钱
        2.3.2 信息技术支持下旧有洗钱方式的升级
3 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成因
    3.1 传统洗钱犯罪的原因
        3.1.1 犯罪活动能产生巨大的非法收益
        3.1.2 上游犯罪所产生的非法收益不能合法地消费和流通
        3.1.3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过窄
        3.1.4 刑法对洗钱犯罪规定的刑事处罚力度不够
    3.2 宏观经济立法与体制层面的原因
        3.2.1 反洗钱的立法缺乏系统化
        3.2.2 监管组织体系不完善
        3.2.3 监管机构配合不协调
    3.3 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原因
        3.3.1 对外开放及国际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3.2 司法实践中贯彻反洗钱措施效率低
        3.3.3 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目标错位现象
    3.4 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原因
        3.4.1 洗钱与反洗钱中的成本收益机制
        3.4.2 洗钱与反洗钱中的“外部经济效应”
        3.4.3 洗钱与反洗钱机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4.4 国际反洗钱机制中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
4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制度构建
    4.1 宏观经济调控与洗钱犯罪的关联性
        4.1.1 宏观经济调控影响洗钱犯罪的经济模型分析
        4.1.2 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的手段及其必要性
    4.2 传统洗钱犯罪预控模式
        4.2.1 完善刑事立法
        4.2.2 完善刑事司法
    4.3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洗钱犯罪的新思路
        4.3.1 利用宏观经济行政活动改善宏观经济体制层面的漏洞
        4.3.2 利用开放性国际合作解决宏观经济政策引致的洗钱犯罪
        4.3.3 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层面的措施
        4.3.4 完善宏观经济立法
5 利用宏观调控解决反洗钱面临的难题
    5.1 地下钱庄跨境洗钱问题
        5.1.1 加强本外币现钞出入境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5.1.2 美国治理汇兑型地下钱庄路径的启示
        5.1.3 运用宏观经济立法加强本外币现钞出入境控制
    5.2 预付卡洗钱问题
        5.2.1 预付卡市场洗钱风险分析
        5.2.2 运用宏观行政调控规制预付卡市场反洗钱建议
    5.3 房地产业洗钱问题
        5.3.1 限购政策背景下的房地产业洗钱犯罪
        5.3.2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进一步加强预防和遏制房地产业洗钱犯罪
    5.4 电子货币洗钱问题
        5.4.1 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提高预控电子货币洗钱的科技含量
        5.4.2 宏观经济行政管理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预控作用
    5.5 利用网络赌博问题
        5.5.1 打击网络赌博的紧迫性
        5.5.2 运用宏观经济调控预控网络洗钱犯罪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7)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案例
        1.1.2 研究问题
        1.1.3 现实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2.1 利基与利基战略
        2.1.1 利基与利基战略的内涵
        2.1.2 利基战略的动因与特点
    2.2 利基战略与绩效
        2.2.1 基于生态学的利基战略与绩效
        2.2.2 基于管理学的利基战略与绩效
    2.3 影响利基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外部因素
        2.3.1 社会网络理论
        2.3.2 产业价值链理论
    2.4 影响利基战略与绩效关系的内部因素
        2.4.1 企业资源观
        2.4.2 核心能力观
        2.4.3 动态能力观
    2.5 企业发展阶段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2.5.1 生命周期理论
        2.5.2 发展阶段特点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2.6 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3.1 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特点
        3.1.1 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
        3.1.2 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
        3.1.3 我国中小企业的劣势
    3.2 我国中小企业的利基战略选择与绩效
        3.2.1 我国中小企业选择利基战略的条件与理由
        3.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2.3 利基战略与我国中小企业绩效
    3.3 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的发展阶段分析
        3.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3.3.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两个发展阶段的比较
        3.3.3 发展阶段对利基和绩效的调节作用
    3.4 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的内部调节因素分析
        3.4.1 外部调节因素的分类
        3.4.2 政治关系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
    3.5 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的内部调节因素分析
        3.5.1 内部调节因素的分类
        3.5.2 技术能力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
    3.6 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 中小企业利基战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发展阶段的调节作用
    4.1 问题的引出
    4.2 一个典型案例的引入
        4.2.1 案例背景材料
        4.2.2 企业战略分析
        4.2.3 企业绩效
        4.2.4 案例启示
    4.3 理论和假设
        4.3.1 创业期与企业绩效
        4.3.2 产品利基和企业绩效
        4.3.3 创业期产品利基和企业绩效
    4.4 方法
        4.4.1 机械设备行业
        4.4.2 样本与数据
        4.4.3 测量
    4.5 结果与分析
        4.5.1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2 稳健性检验
    4.6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中小企业利基战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政治关系的调节作用
    5.1 问题的引出
    5.2 一个典型案例的引入
        5.2.1 案例背景材料
        5.2.2 企业战略分析
        5.2.3 企业的政治关系
        5.2.4 企业绩效
        5.2.5 案例启示
    5.3 理论和假设
        5.3.1 政治关系与绩效
        5.3.2 利基战略与政治关系的交互作用
    5.4 方法
        5.4.1 样本与数据
        5.4.2 测量
    5.5 结果与分析
    5.6 讨论与结论
        5.6.1 与现有政治关系理论研究的联系
        5.6.2 政治关系与利基战略作用的内在机理
        5.6.3 结论
第六章 中小企业利基战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
    6.1 问题的引出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
        6.2.1 案例背景材料
        6.2.2 资料(数据)收集
    6.3 案例分析及一般启示
        6.3.1 不同阶段技术能力与利基市场的描述
        6.3.2 初创期:把握机会进入专有市场
        6.3.3 成长期:多利基市场探索
        6.3.4 成熟期:回归核心利基市场
    6.4 案例讨论及一个动态演化模型
        6.4.1 技术能力对企业利基市场选择与绩效关系的动态调节作用
        6.4.2 一个整合的动态演化模型
    6.5 结束语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 本文创新点
一、公共决策中信息系统的构成及作用
    (一)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
    (二)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内部要素
        1.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主体
        2.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客体
        3. 信息流程体系
    (三)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
        1. 经济环境是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基本因素
        2. 体制或制度条件是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支撑因素
        3. 文化环境是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4. 技术环境是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
    (四) 信息系统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1. 信息系统是公共决策的支持系统
        2. 高效的信息系统是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关键
        3. 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有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二、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一)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1. 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2. 各类信息机构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突显
        3. 法制基础初步确立
    (二) 制约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的因素分析
        1.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主体因素
        2.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流程体系各环节因素
        3.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
三、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优化的对策
    (一) 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1. 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优化的目标
        2. 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原则
    (二) 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优化的路径选择
        1. 实现信息系统主体多元化
        2. 完善公共决策信息系统运行机制
        3. 优化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实践背景
        1.1.2 研究动因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1.2.1 企业国际化研究
        1.2.2 战略控制相关研究
        1.2.3 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及评述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研究
    2.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界定
        2.1.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概念的理论渊源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界定
    2.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理论内核
        2.2.1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解释
        2.2.2 企业能力论的解释
        2.2.3 企业知识论的解释
        2.2.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核心
    2.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力动态演化机理
        2.3.1 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2.3.2 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动态性适应
    2.4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的机制分析
        2.4.1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重点
        2.4.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控制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研究
    3.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过程分析
        3.1.1 企业国际化战略内容
        3.1.2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执行与控制
    3.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构建分析
        3.2.1 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要素
        3.2.2 国际市场的运作能力要素
        3.2.3 全球化反应能力要素
        3.2.4 国际化的组织变革能力要素
        3.2.5 国际化的跨文化融合能力
        3.2.6 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构建模型
    3.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特征分析
    3.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分析
        3.4.1 企业能力系统的功能
        3.4.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
    4.1 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评价研究及其不足
    4.2.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流程设计
    4.3.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目标
    4.5.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4.5.1 传统战略控制指标体系辨析
        4.5.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4.6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4.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的确立
        4.6.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步骤
        4.6.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价值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案例与实证分析
    5.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现状
        5.1.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5.1.2 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差距
        5.1.3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现状
        5.1.4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析
    5.2 典型案例背景材料:海尔集团
    5.3.案例诊断与剖析
        5.3.1 海尔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5.3.2 海尔的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分析
        5.3.3 海尔的全球化反应能力分析
        5.3.4 海尔的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分析
        5.3.5 海尔的跨文化融合能力分析
    5.4 案例研究的结论
    5.5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5.5.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5.5.2 问卷分析方法
        5.5.3 实证分析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辨析
    6.2 全球学习效应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提升
        6.2.1 全球学习效应提升全球化反应能力
        6.2.2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全球学习效应的构建
    6.3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
        6.3.1 全球战略并购
        6.3.2 全球战略联盟
    6.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的外部性分析
        6.4.1 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扩张的外部支撑体系分析
        6.4.2 我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沿革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工作实践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现实诉求
    第一节 技术本科院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技术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
    第三节 对技术本科院校独立评估的必然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质量观演进
    第二节 高等教育评估理念变革
    第三节 院校分类理论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国际视野
    第一节 境外高等教育评估管理制度借鉴
    第二节 境外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借鉴
    第三节 境外高等教育评估范式、方式、方法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现有本科与高职方案的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目标和要求
    第三节 技术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实施过程
    第一节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前的准备
    第二节 技术本科院校的实地评估
    第三节 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结果的等级判断及整改
    本章小节
结束语
附录1 美国中北部地区协会鉴定标准
附录2 英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2007-2008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3 印度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体系
附录4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
附录5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
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0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新兴技术热点领域识别及技术路线图研究 ——以纳米导药系统为例[D]. 周潇.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3]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研究[D]. 朱凤凯.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我国高技术研发国家计划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 郭金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5]我国产业调整和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戴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6]宏观经济调控视野下的洗钱犯罪预控新模式研究[D]. 杨阳. 武汉大学, 2012(07)
  • [7]我国中小企业利基战略、调节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 陈德富.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8]我国公共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 许颖. 内蒙古大学, 2009(03)
  • [9]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D]. 何文成. 中南大学, 2008(02)
  • [10]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杨若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2000年北京国际微电子研讨会新闻报道背景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