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棉花产销有序化运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侯智[1](2018)在《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研究(1949-1992)》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客观和现实原因,新疆的现代化棉纺织工业发展几乎是一张白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支持新疆工业的建设发展,不断改善工业发展基础施设,加大投资力度,新疆的纺织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在乌鲁木齐创建新疆第一座现代化棉纺织厂,标志着现代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开端。新疆棉纺织工业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到1992年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少有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具有棉、毛、丝、印染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化纺织工业体系。新疆的棉纺织产品不仅满足了新疆本地社会需求,而且还将部分棉纺织产品出口或者销往内地,为新疆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新疆实际环境,叙述晚清和民国时期新疆纺织工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疆和平解放初期和“一五”计划时期,“二五”计划与“三年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三部分,总结新疆棉纺织业发展的成就和相关经济分析。第四部分,论述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背景、过程、意义,对现今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杜希英[2](2013)在《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商贸流通中间行业的近代天津货栈业,其产生和发展与明清以来天津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天津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至明清时期,己成为漕运之总汇,畿辅之屏障,商业贸易逐步兴盛起来。在此基础上,至清中期,天津货栈业兴起。天津开埠后,进出口贸易兴盛、中外企业出现、交通更为发达,在此条件下,货栈业获得较大发展,在数量、经营商品种类、业务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扩展。“一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扩大、腹地范围的扩展、人口的增加以及金融业的发展等,天津货栈业迅速发展,并达到繁盛。经营数量大增,业务进一步扩展,竞争激烈,不仅打破了行业垄断,形成内部分工,同时还建立了同业组织,其经济、社会地位也得到大大提高。“七七事变”爆发后,天津被日军侵占,整个华北地区相继沦陷,农村经济破产、城镇工商业萧条,加之交通不便,天津货栈业客源减少、货源短缺,购销困难重重,开始走向衰落。此后历经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建国后的恢复发展,直至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天津货栈业全行业实现了公私合营,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代天津货栈业的空间分布接近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便于商品交易之地。而且随着天津商业空间的变化,出现了营业重心的转移,由华界向租界迁移,并形成同业聚集与区域集中的分布规律。因各货栈资本大小及业务繁简不同,其行号规模颇有差距,但整体以中小型货栈为主,且营业设施多不完善,在资金与使用人数方面,具有资金集中、人员分散的特点,行业内部两级分化现象比较突出。各货栈都具备了基本的部门与人事组织,并形成以交易及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分工负责制,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从而保证了商号的正常与高效运转。而且,货栈业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兼顾股东、经营者及普通员工三方面的利益,有利于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及发展动力。可见,近代天津货栈业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些特征。不过,在货栈的人事构成、帮派特色、职员升迁、账簿与员工管理方面又体现出该行业明显的传统特色。随着城市近代化进程与对外贸易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规模的扩大,近代天津货栈业经营商品种类日趋增加,范围不断扩展,遍及大宗商品贸易的各个行业。总体而言,其货源大部分来自华北、东北、西北各地,少量来自华南与西南,销售去向则主要为天津市内(本埠)、外埠、出口三个方向。各货栈都有固定的营业区域与客户对象,所接待的客户主要以同乡为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而且因经营商品种类、客货来源的不同,各货栈间又呈现明显的帮派特色。加上货栈内部人员构成上的地缘特色,使近代天津货栈业呈现出强烈的地域与族群集中的特点。近代天津货栈业具有广泛的市场职能,包括中介说合、代客买卖、代客存储、寄宿客商、代客垫款、担保信用与货付等等,形成以委托代理为核心内容的经营模式。而且,随着行业的发展,部分货栈还兼自营购销,成为近代代理商与批发商的合体。货栈凭借其广泛的市场职能,充分介入到商品运销的具体过程,并与各行业、各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网络,充分发挥了其连接产销、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等强大的市场作用,从而成为近代天津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天津与腹地的经济联系。资本问题实为货栈营业的根本问题。近代天津货栈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普遍以合伙为主,采取掌柜领东经营的方式。货栈的投资者身份呈现多元化色彩,而以工商界为主,资本构成除自有资本外,往往还吸收各种形式的外来资本,以充实营业资金,方便资金周转。银行号存款、堂号存款、客号存款为货栈资本的重要来源,而对客垫款则为其资本运用的最主要部分。货栈收入多样化,既包括代客交易所收取的各项费用,还有依靠自营购销赚取的批零差价,其中又以代客交易所抽取的佣金、代存货物所收取的栈租、代客垫款所收取的利息为主。货栈的开支则因其营业结构与职能的不同而有别,总体上讲主要包括职员薪金、馈送、日用福食、房租、税捐、及日常杂费等,此外,经营中的诸多风险也增加了货栈的经营成本。货栈的利润分配,都是对其营业纯益的分配,在股东与职员间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例,并充分参考了职员劳绩情况。其利润主要用于扩大营业规模、充实营业资金。而且,七七事变作为货栈业发展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货栈业的资本构成、运用及其利润分配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出战后该行业发展的相关变化。随着货栈业的快速发展,至民国二三十年代,天津市货栈业同业公会应运而生。其经历了七七事变前、日伪时期、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后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相应地,其内部组织体制,也经历了委员制、董事制、理事制、并重归委员制的发展变化。然而,在公会内部组织设置与运作方面却大同小异,其各阶段的发展变化更多是在政府强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组织,天津货栈业同业公会在其组织设置与运作方面体现了明显的近代特色,但仍有诸多缺陷。它的成立,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不仅维护了会员的行业发展利益,而且也成为政府管理市场的重要中介。
吴伟平[3](2010)在《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文中提出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制度建设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文总结和借鉴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这四个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特色及主要内容,以为上海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从全球化、地方政府竞争和国际贸易转型三个方面分析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改革三个维度,探讨了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最后,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本研究所论述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是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等制度性的安排来划分各行为者的利益格局,调整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引导国内外各种与贸易有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快上海走向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本文由导言、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正文和结语共6个部分组成,全文紧扣如何以制度建设降低国际贸易中心的交易成本来展开。第一章是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制度建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达到国际贸易中心高效率运转的目标。为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交易成本以外,还须对交易成本作外延的扩展,从提升比较优势、促进要素集聚和增强软实力等方面来开展制度建设。第二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管理困境、开放困境、产业困境和主体困境四种困境。第三章选取了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四个世界城市,对其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汲取可供上海借鉴之处。第四章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经济全球化、合作的区域化,以及我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化浪潮给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从国内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所面临的竞争态势;第三,从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关于路径研究,本文选取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影响的三个维度,即:市场主体建设、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改革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参与。同样,本文认为:市场体系发育程度是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主要参照系数,上海应该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完整性的建设,促进市场体系的尽快成熟。在政府改革问题上,本文在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进行了反思后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工合作是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全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以供决策参考。主要观点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必须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前提,以自由和便捷为基本取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作用为保障而展开。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在完善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的制度性安排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小贸易商的培育;要对行业协会参与制度建设作出切实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安排;要加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和制度建设。本文综合采用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纵横结合的研究。
房庆安[4](2009)在《新农村建设中泰安市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己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供销合作社生于“三农”、源于“三农”,长期扎根农村,与“三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家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供销合作社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应有的职能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和论证,以更好地实现其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无疑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泰安市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发挥职能作用的考察,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可以给予其四项基本职能定位: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成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主导力量;代表市政府推动、指导、协调、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织推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主干力量;指导协调相关关系,促进基层供销社的发展。给予泰安市供销合作社上述职能定位的基本依据:一是该定位合情、合理、合法;二是已有理论和实践对该定位进行了证明;三是有政策和法律支撑。(2)近年来,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力量不断壮大,在实践过程中四项职能基本得到发挥,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供销社“四项职能”的定位是可以肯定的;供销社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应用合作制的理念和市场经济的观点来指导供销社的各项工作;供销社生存之根在“三农”,业务之本在流通;政府的支持是供销社发展的关键。(3)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在发挥职能作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不管是供销社自身的职能定位,还是政府给予其的定位,都存在不足之处;二是“一网两台”的建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基层供销社的发展都分别存在着许多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对供销合作社性质和地位的认识有分歧、供销社的职能与作用弹性大,缺少协调部门工作的权威以及供销社的生存空间受挤压。(4)为保证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二是政府对供销社要有具体可行的政策支持;三是在供销社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好政策保障、产权改革等问题。
王永德[5](2009)在《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使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应对机遇与挑战、克服危机影响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全面深入的评估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绩效、潜力与影响因素,进而就如何把竞争力潜力转变为好的竞争力绩效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国内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翔实的文献综述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建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竞争力潜力和竞争力实现三层次的概念框架和相应的评估指标,竞争力绩效的主导评估指标为市场份额和盈利性,效率作为盈利性的参照指标,竞争力潜力的主导评估指标为成本和质量指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各自农产品出口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相反,对各自农产品出口贡献截然相反。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而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给其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等不同市场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参照效率指标,揭示了中美两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绩效及其动态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指标显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与美国农产品相比差距很大;但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获取指数指标则显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绩效呈改善趋势,与美国的差距有望缩小。基于成本和质量指标对中美大米和小麦等6种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潜力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就不同市场而言,中美两国均拥有国际竞争潜力较大的产品,优势产品数量差距不大。从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识别对比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种子、农资、机械与能源、水资源、资金、劳动力、土地、税收与保险、经营管理、科技和农业补贴政策11种因素;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运输和保险、国内运输和营销2种因素。最后在识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机制。对于具有国际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主要依赖于流通环节的国际市场推广与营销,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会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力潜力;对于不具有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则首先依赖于生产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而后同时也依赖于流通环节的成本质量控制与国际营销。通过构建概念框架和评估指标,从中美比较视角,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初步回答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于农产品出口的贡献有多大,竞争力绩效表现到底如何,哪些农产品具有竞争力潜力,未来如何实现好的竞争力绩效等现实问题,同时也为国内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任生德[6](2008)在《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五次农村改革为脉络,以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变化与秩序演变为研究对象和核心,借鉴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政治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近年来在公共选择和国家治理理论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运用定量分析、规范研究以及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并解构农村五次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效应及机理,并在尊重和借鉴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从实现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系统提出了强化农村改革中的管理权威和构建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秩序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三个部分共十章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在简要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学术的发展是累积性的,问题的确立离不开对既往研究的梳理,另一方面,建立在既有研究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最终理论分析框架,不仅需要交待其来源,更需要有一个对比认知。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八章的内容共同构成,主要分析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次农村改革历程及绩效评价。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与农村改革现实现象的解读,得出结论:新中国五次农村改革迄今为止50余年,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到1978年农民自下而上的自发改革探索,以及目前中央政府正在推进的主导型改革——新农村建设,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权威领导。秩序的存在和服从成为至关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同样也发现,正是因为部分改革的失误和扭曲导致了政府权威遭到侵蚀并被消解,以至于每一次改革紧随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之后,接着就是经济增长的缓慢,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凸现,改革乃至发展失序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常态。而失序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和激化了政府权威在农村的流失和弱化,并演变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第三部分由第九章和第十章两章内容组成。这是本文研究中的最重要的结论和观点归纳以及对策建议部分。第九章主要从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功能、构建及其秩序效应研究入手,分别在农村社会层面和政治系统层面研究权威与秩序之间的演变历程,为当前和今后权威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探寻路径。第十章主要从历史的继承和延续即路径依赖角度,拓展考察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并延伸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变迁进行观察。并在尊重和借鉴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从实现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利用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权威与秩序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异化,新农村建设中的权威与秩序问题,社会资本与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社会秩序再建的推动等等做出解释,并就新时期执政党的权威构建系统提出自己的观点。
刘路刚[7](2006)在《国家与市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逻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考察和研究1949年10月-1956年底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试图以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为视角,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范式,考察建国之初国家与市场的变迁过程,揭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内在逻辑;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从法理学的意义上重构经济法制的模型。 “法律文明的历史发展,有其固有的运动逻辑”。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切实完善国家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制度层面上建构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固然重要,但对经济法制发展进程的把握以及对其中的重要历史阶段的关注也必不可少。因此,研究以完善国家的调控职能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法制发展问题,有必要将这一时代性课题纳入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背景中加以把握。这不仅有着浓郁的理论旨趣,更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法制产生发展过程及社会经济机理的深入考察,全面把握其生成和发展的逻辑,进而确证建国之初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调控的历史正当性,这确乎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只有这样,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功能定位和以调控国家与市场关系为枢纽的经济法制模型的时代重构,才有深厚的历史感,才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也才能在现实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卢秀茹[8](2006)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生产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棉花作为一种工业初级原料,商品率高达95%,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产业不仅是我国3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关系到1000万纺织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及棉纺工业发展。 针对棉花生产、经营出现大小年的局面,价格忽高忽低,质量不能保证,出现惜售、压库、霉烂、变质等情况。本文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对棉花生产、经营、管理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第一章阐述了问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应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现状,明确了行文过程中几个重要概念,如风险、风险管理、不确定性、信息技术等;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和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 2.第二章给出了信息技术规避棉花风险的基本理论:(1)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信息经济理论;(2)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风险,与人们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但带来的效用是不可低估的;(3)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带动着整个棉花链条的生产率提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棉农的福利待遇:(4)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棉花的精准生产,开展了期货期权交易,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程度;(5)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产出关系;(6)风险管理理论为人们认识风险、利用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3.第三章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现状。认识了棉花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了解了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情况以及加剧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第四章分析了棉花产业与其它各业的市场关系、棉农因素、体制因素、市场环境等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分析的影响。 4.第五章阐述了规避棉花生产风险,由于棉花生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且面临着物资风险、生长管理风险、区域规划风险和种植风险,对种植面积、产量、贸易、政策等信息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构建了单位面积产量的预测模型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相关关系,以供棉农参考,规避决策风险。同时,辩证利用棉农行为与信息技术采用特点,提高棉花的精准生产。 5.第六章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转移、回避价格风险,进行风险投资获取风险收益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棉花经营成本,摒弃了棉花现货交易的诸多缺陷,可以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风险控制、节省仓储资金、稳定供销渠道,赚取风险利润。 6.第七章阐述了棉花风险管理的客观必要性,分析棉花分析管理的战略意义及目标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风险融资、内部风险抑制等风险管理方法,期货期权、保险市场作为风险管理的措施。构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棉花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7.第八章提出了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建立信息网络体
曾松亭[9](2006)在《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与供应系统。但是,中国种子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种子市场管理严重失控。海外公司抢占国内市场,中国种子行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如何提高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本项研究借鉴企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经济学企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水平成为本研究的在理论上探索的问题。研究方法采用了系统分析、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应用。本项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一是在竞争力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 第一、从产权制度和企业经济学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的内部、外部经济学特征,该特性是中国种子企业发生,成长的原动力。 第二、从经典企业竞争力理论角度阐明中国种子企业党争力源泉,其实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技术变迁理论是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从上述理论中汲取经典理论和现代理论之精华。 第三、运用上述理论,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构建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四个种子部门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100家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50%的中国水稻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0%的中国玉米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2%的中国小麦种子企业具竞争力。通过对100家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41%的中国棉花种子企业具竞争力。取得了重要的分析结果。 三是提出了中国种子企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的政策建议。 改革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修改不相适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公共财政对种子企业的支持政策;深化种子企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要逐步形成不断提高支持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
叶长卫[10](2005)在《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这一新时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经济工作的重点,同时这一时期对农产品优质化、农业发展区域化、农业经营产业化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一切都要求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在此新背景下,农业产业化这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并且在山东、浙江等地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农业产业化甚至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之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与其同时随着产业化理论的逐渐完善、产业化实践中种种不协调问题的凸现,合作经济组织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弥补产业化经营不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从理论上讲,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对伴生兄弟,互有需要,互相促进,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经济基础,两者协调发展会实现双赢的目标。同时,两者的发展又都有利于推进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促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完成与实现,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合作社,实际上涵盖了合作经济组织除了农业保险与信贷功能以外的所有经营内容,是农村最具优势的合作经济组织。从历史发展来看,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历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对供销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视,1995年中央5号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以及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都曾明确地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了供销合作社。显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已成为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0世纪末以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现在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中合作经济组织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能有效地与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供销合作社嫁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于促
二、对棉花产销有序化运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棉花产销有序化运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研究(1949-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晚清和民国时期新疆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
(一)晚清时期的手工纺织作坊 |
(二)民国时期新疆的纺织工业 |
二、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阶段 |
(一)新疆和平解放初期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 |
1.新疆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
2.新疆棉纺织工业的发轫 |
(二)“二五”计划与“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 |
1.“二五”期间自治区纺织工业发展规划 |
2.全疆境内棉纺织厂的兴建与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
1.新疆棉纺织工业在“文革”中的严重破坏 |
2.“文革”中新疆棉纺织工业的个别发展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 |
1.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2.新疆棉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 |
三、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相关经济分析 |
(一)效益概况 |
(二)经济活动分析 |
四、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成就及特征 |
(一)成就 |
1.形成现代化的棉纺织工业体系 |
2.促进新疆国民经济发展 |
(二)特征 |
1.发轫于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 |
2.政府主导的工业运营模式 |
3.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布局特征 |
4.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
5.工业基础薄弱 |
6.产品深加工不足 |
(三)影响 |
1.新疆棉纺织工业从无到有的演化 |
2.对现今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时间断限、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史料概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肇兴 |
一、明清漕运与天津城市及商业发展 |
二、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繁盛 |
三、天津货栈业的肇兴 |
四、特点 |
第二节 初步发展 |
一、发展原因 |
二、特点 |
第三节 繁盛 |
一、原因 |
二、繁盛的表现 |
三、特点 |
第四节 衰落 |
一、抗日战争时期 |
二、解放战争时期 |
三、解放后 |
第二章 空间分布、行号规模与组织管理 |
第一节 空间分布 |
第二节 行号规模 |
一、使用人数 |
二、资本金额 |
三、营业设施 |
第三节 组织结构 |
一、机构设置 |
二、人事组织 |
三、投资者与经营者概况 |
四、员工来源及其地缘特色 |
第四节 管理制度 |
一、账簿管理 |
二、员工薪酬与福利待遇 |
三、行规、铺规 |
第三章 市场经营与关系网络 |
第一节 经营商品概述 |
一、商品种类 |
二、货物来源与销售去向 |
三、地域、行业与帮派特色 |
四、营业过程 |
第二节 市场职能 |
一、交易媒介 |
二、代客买卖 |
三、寄宿客商、贮存客货 |
四、代客垫款、预付货款 |
五、担保买卖双方信用与货付 |
六、提供行情 |
七、报关、纳税 |
八、其它 |
第三节 市场运作实态——以粮食、棉花运销为例 |
一、货栈与天津粮食业运销——以斗店、粮栈为例 |
二、货栈与天津棉花运销 |
第四节 关系网络 |
一、货栈业与银钱业 |
二、货栈业与运输业 |
三、货栈业与经纪业 |
第四章 货栈的资本分析 |
第一节 原始资本的组织与经营形式 |
一、组织形式 |
二、经营方式 |
第二节 资本构成的分析 |
一、自有资本 |
二、他人资本 |
三、自有资本与他人资本及其构成要素的比率及其历年变化 |
第三节 资本运用的分析 |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率 |
二、固定资本构成要素的比率 |
三、流动资本构成要素的比率 |
四、资本的流动性、浮动性及股本的高利贷性 |
第四节 营业损益与利润分配 |
一、货栈的营业收支 |
二、经营与交易风险 |
三、收支构成要素的比率及其历年变化 |
四、利润分配 |
五、利润流向 |
第五章 天津货栈业同业公会 |
第一节 产生与发展 |
一、产生的背景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内部组织与运作 |
一、内部组织机构设置 |
二、组织运作 |
第三节 职责与历史作用 |
一、公会职责 |
二、历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五节 章节和内容安排 |
第一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交易成本与制度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三节 提升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四节 促进要素集聚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五节 增强"软实力"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二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及其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货物和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进程 |
第四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
第三章 境外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纽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二节 伦敦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三节 东京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四节 香港在走向国际贸易中心进程中制度建设的特色 |
第五节 主要国际都市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四章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环境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
第二节 市场主体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市场体系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 |
结语: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农村建设中泰安市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新农村建设中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及其依据 |
2.1 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的社会需求分析 |
2.2 国内已有的理论与实践对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的佐证 |
2.3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职能定位的政策和法律支撑 |
2.4 新农村建设中泰安市供销合作社的基本职能定位 |
3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发挥职能作用的有益实践及其启示 |
3.1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
3.2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发挥职能作用的有益实践 |
3.3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发挥职能作用的有益启示 |
4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职能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4.2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职能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对策 |
5.1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地位 |
5.2 具体可行的政府支持 |
5.3 切实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稳中有变 |
1.1.2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挑战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与衡量方法文献评述 |
2.1 竞争力的定义与层次 |
2.1.1 竞争力的定义 |
2.1.2 竞争力的层次 |
2.2 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2.1 传统贸易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资源基础理论 |
2.3 影响竞争力的因素 |
2.3.1 理论层面 |
2.3.2 实证层面 |
2.4 竞争力的衡量方法 |
2.4.1 赢利性与市场份额指标 |
2.4.2 成本指标 |
2.4.3 综合竞争力指数 |
2.4.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4.5 效率和增长指标 |
2.4.6 实际汇率指标 |
2.4.7 FDI指标 |
2.5 小结 |
3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框架与评估指标 |
3.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
3.1.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界定 |
3.1.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层次 |
3.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指标 |
3.2.1 竞争力绩效的评估指标 |
3.2.2 竞争力潜力的评估指标 |
3.3 小结 |
4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农产品出口的贡献比较 |
4.1 中美农产品出口变动:2002~2007 |
4.1.1 中国农产品出口变动 |
4.1.2 美国农产品出口变动 |
4.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
4.3 实证估计结果 |
4.3.1 数据来源与分解步骤 |
4.3.2 CMS模型的分解估计结果 |
4.4 小结 |
5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 |
5.1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世界市场 |
5.1.1 基于所有农产品加总数据的比较 |
5.1.2 基于各大类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1.3 基于25种代表性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2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中美市场 |
5.2.1 基于所有农产品加总数据的比较 |
5.2.2 基于分类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2.3 基于23种具体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3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第三地市场 |
5.3.1 基于所有农产品加总数据的比较 |
5.3.2 基于分类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3.3 基于26种代表性农产品数据的比较 |
5.4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比较:基于盈利性指标 |
5.4.1 基于农业整体盈利性的比较 |
5.4.2 基于若干重要农产品盈利性的比较 |
5.5 小结 |
6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 |
6.1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成本指标 |
6.1.1 中美农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组合成本比较 |
6.1.2 中国农产品出口美国市场的组合成本 |
6.1.3 美国农产品出口中国市场的组合成本 |
6.2 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潜力比较:质量指标 |
6.2.1 日本市场 |
6.2.2 美国市场 |
6.3 进一步的综合评估 |
6.4 小结 |
7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7.1 识别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 |
7.1.1 物质性资源投入因素 |
7.1.2 资金因素 |
7.1.3 劳动力资源因素 |
7.1.4 科技因素 |
7.1.5 政策性因素 |
7.2 识别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 |
7.2.1 国际运输和保险因素 |
7.2.2 国内运输和营销等因素 |
7.3 各因素对6种农产品的具体影响 |
7.4 小结 |
8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机制 |
8.1 生产环节:成本与质量控制机制 |
8.1.1 强化良种开发和管理,确保质高价平 |
8.1.2 确保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 |
8.1.3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 |
8.1.4 继续改革灌溉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8.1.5 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
8.1.6 逐步建立农民培训证书制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
8.1.7 规范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8.1.8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力度 |
8.1.9 规范农业补贴制度,积极进行反补贴谈判 |
8.2 流通环节:成本质量控制与国际营销机制 |
8.2.1 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农产品国内流通成本 |
8.2.2 以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
8.2.3 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强化国际营销 |
8.3 6种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机制 |
8.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权威理论与秩序基础 |
第一节 权威认识及认同 |
一、权威的学术认识 |
二、当代社会权威谱系 |
三、权威的特点 |
四、权威认同及其后果 |
第二节 秩序要素和构建及实现 |
一、秩序范畴与分类 |
二、秩序要素与构成 |
三、秩序实现路径 |
第三节 权威、秩序及社会关联 |
一、权威与秩序关联 |
二、权威、秩序与社会稳定关联 |
三、权威、秩序与农村改革关联 |
第三章 农村改革历史背景及历程 |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渊源 |
一、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现状 |
二、中国共产党对“三农”的认识 |
三、农村改革的萌芽与实践 |
第二节 土改演变与传统农业改造 |
一、政治的土改 |
二、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探索 |
三、人民公社运动 |
第三节 历史机遇与农村改革拐点 |
一、基本背景 |
二、改革的基本历程 |
三、改革的整体脉络 |
第四章 历次改革遗产与绩效评价 |
第一节 历次改革经验与历史遗产 |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
二、历史遗产之一:政治遗产 |
三、历史遗产之二:经济遗产 |
四、历史遗产之三:社会遗产 |
第二节 农村历次改革绩效评价 |
一、农村改革的经济效率 |
二、历次改革效益对比分析及差异化分析 |
三、改革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及解释 |
第三节 改革的困境与疲态 |
一、城乡差距 |
二、农村改革的“黄宗羲定律” |
三、机制性脱序:外力退出后的公益困境 |
四、权威的消解与隐伏 |
第五章 农村改革异化成因解构 |
第一节 制度及其效率 |
一、制度设计不符合实际 |
二、制度弹性过大 |
三、部门利益作祟 |
第二节 制度供给及执行效率 |
一、政策传递效率 |
二、政策执行效率 |
三、政策执行的零效率—改革的形式化 |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中的负效率—利益博弈 |
一、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
二、利益冲突下的直接对抗 |
三、权威遮蔽下的违纪与腐败 |
第六章 农村再改革的条件与议题 |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的外部压力 |
一、“三农”问题与中国发展瓶颈 |
二、社会稳定的乏力与疲态 |
三、执政党合法性认同出现危机 |
第二节 农村再改革的内在需求 |
一、改革的民意诉求 |
二、市场经济改革的需求 |
三、地方政府创新需求 |
第三节 农村再改革及议题 |
一、农村再改革启动 |
二、农村再改革议题 |
三、农村再改革路径 |
第七章 农村再改革中的秩序与控制 |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的秩序需求与控制 |
一、稳定:社会稳定与有序 |
二、秩序:改革行动的组织化与有序 |
三、保障:改革风险管理与控制 |
第二节 改革过程再认识与讨论 |
一、“三农”问题与城乡差别认识 |
二、改革规律再认识 |
三、城乡融合 |
第三节 农村再改革的秩序保障机制 |
一、矫正与补偿:农村改革路线之变 |
二、冲突与调适:国务院统一领导和指挥 |
三、整合与优化:政治改革配套 |
四、约束与控制:中央纪委介入 |
第八章 农村再改革绩效评价 |
第一节 农村再改革绩效 |
一、“三农”问题得到缓解 |
二、农村综合改革推向纵深 |
三、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一、再犯形式主义 |
二、改革政策被异化 |
三、改革遮蔽下的违纪与腐败 |
第三节 改革失序的障碍因素分析 |
一、改革资源缺失 |
二、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的冲突 |
三、认识能力不足 |
四、监管不力 |
第九章 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演变及其效应 |
第一节 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及其效应 |
一、农村改革秩序的权威功能 |
二、农村改革中的权威建构 |
三、农村改革中权威的秩序效应 |
第二节 农村改革秩序与权威的演化 |
一、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合约—一般分析框架 |
二、中国农村社会秩序演变的合约解释 |
三、农村社会秩序下的法律权威和道德规范构架 |
第三节 农村改革秩序与政府权威演变 |
一、全能政治下的秩序机制 |
二、分权体制下的地方博弈 |
三、条块体制下的利益分割 |
第十章 当代权威理论建构与政府权威重塑 |
第一节 当代权威认识与理论建构 |
一、现象困局与困惑 |
二、理论框架构建 |
三、权威供求分析:对困局的解释 |
第二节 强国战略与权威政府的生成 |
一、强国战略的权威逻辑 |
二、权威政府的特征 |
三、权威政府及生成 |
第三节 农村社会权威重建 |
一、政治:赋权农民 |
二、经济:构筑集体经济 |
三、社会:社会资本重建 |
第四节 当代政府权威重塑 |
一、社会秩序的新思维 |
二、执政能力建设(三个能力建设) |
三、制度体系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国家与市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建国之初国家与市场的地位变迁 |
一、变迁过程 |
二、变迁结果 |
三、变迁机理 |
第二章 建国之初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一、国家经济管制权概述 |
二、国家经济管制权的创设 |
三、国家经济管制权的行使 |
第三章 建国之初计划经济体制的法权特征 |
一、一体化的国家所有权模式 |
二、高度集中的国家经济管制权 |
三、国家本位的法权诉求 |
四、他律式的法律调整模式 |
五、权力主导下的计划经济秩序 |
第四章 建国之初国家经济管制权的若干个案 |
一、国营企业的国家管制权分析 |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国家管制权分析 |
三、粮食统购统销的国家管制权分析 |
第五章 历史的反思 |
一、建国之初国家经济管制权的历史正当性 |
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功能定位 |
三、经济法制模型的时代重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
1.3.3 中美棉花政策的比较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棉花生产经营 |
1.4.2 信息技术 |
1.4.3 农业信息技术 |
1.4.4 不确定性 |
1.4.5 风险 |
1.4.6 风险管理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和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经济理论依据 |
2.1 信息经济理论 |
2.2 风险效用理论 |
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1 信息技术要素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 |
2.3.2 信息技术可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
2.4 精准农业理论 |
2.4.1 精准农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
2.4.2 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准农业的科学性原则 |
2.4.3 精准生产技术作用机理 |
2.5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2.5.1 农业生产函数分析 |
2.5.2 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市场分析 |
2.6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6.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6.2 识别自然风险 |
2.6.3 识别市场风险 |
2.6.4 风险分析方法 |
2.6.5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现状 |
3.1 棉花风险的种类 |
3.1.1 棉花自然风险 |
3.1.2 棉花市场风险 |
3.1.3 政策风险 |
3.1.4 体制风险 |
3.1.5 信用风险 |
3.1.6 社会风险 |
3.1.7 健康及生态风险 |
3.1.8 信贷风险 |
3.2 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情况 |
3.3 加剧我国棉花风险的主要原因 |
3.3.1 供求失衡 |
3.3.2 成本增加 |
3.3.3 生产价格波动剧烈 |
3.3.4 粮棉争地现象严重 |
3.3.5 灾害频繁 |
3.3.6 缺乏合理的调控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因素分析 |
4.1 棉花产业与其它各业的市场关系 |
4.2 棉农因素 |
4.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2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需求和传播途径现状分析 |
4.2.3 农村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4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经验和成绩 |
4.3 信息服务体系因素 |
4.4 政策与体制因素 |
4.4.1 政府观念的影响 |
4.4.2 农村基层互助组织的衰落 |
4.4.3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不健全 |
4.4.4 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善 |
4.5 相关行业因素 |
4.5.1 棉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4.5.2 充分发挥棉花行业协会的作用 |
4.5.3 加大整改力度,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
4.6 市场环境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的风险 |
5.1 棉农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为特征 |
5.1.1 棉农固有的行为特性 |
5.1.2 棉农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为过程 |
5.2 棉花生产风险的分析 |
5.2.1 物资风险 |
5.2.2 种植风险 |
5.2.3 生长管理风险 |
5.2.4 区域规划风险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经营的风险 |
6.1 棉花现货交易的特点 |
6.1.1 传统棉花生产经营的弊端 |
6.1.2 棉花现货交易的特点 |
6.2 棉花价格变动对经营带来的风险 |
6.3 棉花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程序 |
6.3.1 期货市场产生背景 |
6.3.2 期货交易市场运行程序 |
6.4 棉花期货市场需要新的市场环境 |
6.4.1 价格市场化 |
6.4.2 棉花产业化 |
6.4.3 统一健全的棉花市场体系 |
6.4.4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风险的协调 |
6.4.5 高效的棉花储备运作系统 |
6.5 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及经济效应 |
6.5.1 期货市场的功能 |
6.5.2 期货市场的经济效益 |
6.6 套期保值交易的操作案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棉花风险管理 |
7.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的客观必要性 |
7.1.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提供行业安全发展空间 |
7.1.2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促进宏观调控规避风险 |
7.1.3 实施风险管理控制棉花生产波动 |
7.2 棉花风险管理的战略意义及目标 |
7.2.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涉棉人员的利益 |
7.2.2 实行棉花风险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我国现有农业资源 |
7.2.3 实行风险管理可实现棉花可持续发展 |
7.2.4 实行风险管理可合理承担棉花风险损失 |
7.3 棉花风险管理的方法 |
7.3.1 风险控制 |
7.3.2 风险融资 |
7.3.3 内部风险抑制 |
7.4 棉花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
7.4.1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体系 |
7.4.2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
7.4.3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商务管理体系 |
7.4.4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物流管理体系 |
7.4.5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市场管理体系 |
7.4.6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
8.1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工作 |
8.1.1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
8.1.2 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工作 |
8.2 提高棉花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启动储备棉应急机制 |
8.3 棉花风险管理的措施 |
8.3.1 期货期权风险管理 |
8.3.2 保险市场的应用 |
8.4 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强化棉农对风险的认识 |
8.5 加强棉农信息素质教育 |
8.5.1 确立棉农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 |
8.5.2 提高棉农信息素质的途径和对策 |
8.6 建立棉花数据库 |
8.7 加强棉花信息化研究和服务,建立棉花预警系统 |
8.7.1 研究和开发棉花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
8.7.2 棉花预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
8.8 加强棉花生产风险的管理措施 |
8.8.1 设立棉花生产风险基金 |
8.8.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棉花生产的精准度 |
8.9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 |
9.1 全文的总结 |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高等农业教育 |
(9)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1 农业的竞争首先是良种的竞争 |
1.2.2 加快建设先进的中国种子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
1.2.3 是入世后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关于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3.2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3.3 关于植物品种保护的主要结论 |
1.4 国内有关种子企业问题的文献分析 |
1.4.1 育、繁、推、销一体的种子企业集团化战略。 |
1.4.2 育种高科技化战略 |
1.4.3 品种研发商品化战略: |
1.4.4 经营网络化战略 |
1.4.5 经营国际化战略 |
1.4.6 关键种子企业技术的主要结论 |
1.4.7 关于种子企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结论 |
1.5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行业发展动力理论 |
1.5.2 行业集中度对种子供给和种子企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 |
1.5.3 非市场壁垒理论 |
1.5.4 一体化经营理论 |
1.5.5 集团化经营理论 |
1.5.6 品种产权制度对种子供给和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集团化经营 |
1.5.7 竞争优势理论 |
1.5.8 技术创新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6.1 思路 |
1.6.2 结构安排 |
1.6.3 论文结构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1.7.2 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1.7.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7.4 综合指数分析方法 |
1.7.5 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 |
1.8 研究方案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1 研究方案 |
1.8.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9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种子企业特征性研究 |
2.1 中国种子企业现阶段总体特质 |
2.1.1 跨国种子企业公司直接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
2.1.2 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步履艰难 |
2.1.3 育种科研体制改革缓慢,衰减了种子产业发展动力 |
2.1.4 民营种子产业方兴未艾 |
2.2 中国种子产业的市场特质 |
2.2.1 市场结构的二重性 |
2.2.2 种子需求的价格弹性低,供给的价格弹性高 |
2.2.3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 |
2.2.4 种子消费行为价格取向 |
2.3 中国种子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
2.3.1 中国种子产业交易费用 |
2.3.2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特征分析 |
2.3.3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弹性分析 |
2.3.4 中国种子产业供给特征分析 |
2.3.5 中国种子市场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源泉 |
3.1.1 企业竞争力的提出 |
3.1.2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 |
3.1.3 企业竞争力理论 |
3.2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形成 |
3.2.1 比较优势 |
3.2.2 战略、结构、绩效(SSP)理论 |
3.2.3 技术变迁利制度演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理论应用 |
第五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5.1.1 综合评价方法 |
5.1.2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多变量综合的主成分旋转法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
5.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3 评价指标体系 |
5.2.4 指标体系的内涵 |
5.3 数据获得及处理 |
第六章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1 中国水稻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6.1.1 中国水稻生产 |
6.1.2 中国水稻消费 |
6.1.3 我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动力 |
6.2 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6.2.1 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6.2.2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
6.3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3.1 我国水稻种子经营状况 |
6.3.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6.3.3 指标体系内涵 |
6.3.4 数据处理 |
6.4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6.5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6.5.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6.5.2 水稻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6.6 促进我国水稻种子产业化推进战略 |
6.6.1 革故鼎新,加快育、繁、推、销一体化 |
6.6.2 优质精品,创立杂交水稻种子名牌 |
6.6.3 严格管理,规范杂交水稻种子市场 |
6.6.4 外向发展,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 |
第七章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1 中国玉米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7.1.1 中国玉米生产 |
7.1.2 玉米需求分析 |
7.1.3 影响玉米生产的环境因素 |
7.1.4 玉米育种研究的技术创新方向 |
7.1.5 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7.1.6 商业育种与体制改革 |
7.1.7 玉米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7.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7.2.1 我国玉米种子经营总体状况分析 |
7.2.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7.2.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7.3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7.3.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7.3.2 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7.4 促进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7.4.1 政府引导,规范企业行为 |
7.4.2 保护知识产权 |
7.4.3 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 |
7.4.4 设立种子风险基金 |
第八章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8.1.1 小麦生产现状 |
8.1.2 我国小麦生产的优势 |
8.1.3 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问题 |
8.2 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8.3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8.3.1 我国小麦种子经营状况 |
8.3.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8.3.3 数据处理 |
8.3.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8.4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8.4.2 小麦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8.5 促进我国小麦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8.5.1 基础工程对策 |
8.5.2 科技制高点或品牌对策 |
8.5.3 规模效益对策 |
8.5.4 优化布局,合理规划,提高我国优质小麦比重 |
8.5.5 加快品种引进、改良、筛选和扩繁,打好优质小麦生产基础 |
8.5.6 加强保优节本高效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确保商品小麦质量稳定 |
8.5.7 加强组织服务,扩大产销衔接,推进产业化经营 |
8.5.8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中试中心建设,加大优质商品基地建设力度 |
8.5.9 加强内外检疫及病虫害预防,确保小麦和粮食生产安全 |
第九章 中国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1 中国小麦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条件及产业化现状 |
9.1.1 中国棉花生产 |
9.1.2 中国棉花种植制度与技术 |
9.2 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
9.2.1 我国棉花种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
9.2.2 棉花种子企业经营问题 |
9.3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
9.3.1 我国棉花种子经营状况 |
9.3.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9.3.3 指标体系内涵 |
9.3.4 数据处理 |
9.3.5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
9.4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9.4.1 竞争力水平判断标准 |
9.4.2 棉花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9.5 促进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
9.5.1 更新观念,加强联合 |
9.5.2 支持科技创新,加强产权保护 |
9.5.3 增强质量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
9.5.4 理顺品种管理制度,促进公平竞争 |
第十章 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
10.1 种子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10.2 深化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 |
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 |
11.1 登海种业 |
11.1.1 创业 |
11.1.2 产业发展 |
11.1.3 企业管理 |
11.1.4 经营理念 |
11.1.5 公司业绩 |
11.2 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有关供销合作社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研究动态及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国内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现状 |
第二节 国外供销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简介 |
第三节 国外的典型案例借鉴 |
第三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湖北省农业发展背景 |
第二节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
第四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和成效 |
第一节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成效 |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供销合作社为载体的实践和成效 |
第五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三节 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
第一节 互动机制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互动机制的启动环节:动力机制及其整合 |
第三节 互动机制的中间环节:互动模式及其构建 |
第四节 互动机制的最后环节:绩效评价机制及其设计 |
第七章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
第一节 主要原则 |
第二节 主要对策 |
第八章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产业化运作的历程 |
第三节 宜昌市供销合作社参与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棉花产销有序化运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研究(1949-1992)[D]. 侯智. 新疆大学, 2018(01)
- [2]近代天津货栈业研究[D]. 杜希英. 南开大学, 2013(07)
- [3]关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制度建设的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思考和建议[D]. 吴伟平. 复旦大学, 2010(11)
- [4]新农村建设中泰安市供销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及对策研究[D]. 房庆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5]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王永德.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6]农村改革中的权威与秩序[D]. 任生德.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5)
- [7]国家与市场:建国之初经济法制的逻辑[D]. 刘路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 卢秀茹.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9]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D]. 曾松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1)
- [10]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 叶长卫.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2)